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第7章换热网络合成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初, ℃ 60 180 30 150
T终, ℃ 180 40 105 40
热量Q,kW -360 280 -195 440 165
假设△Tmin为10 ℃, 热物流温度:170,30;140,30。
冷物流温度:60,180;30,105。
温度区间:180-170-140-105-60-30
③冷、热物流按各自的始温、终温落入相应的温 度区间(注意,热物流的始温、终温应减去最小 允许温差△Tmin)。
★夹点概念以及夹点设计法的建立
Linnhoff在温度区间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夹点的概
念,最后发展为一套夹点设计法。该方法具有很 强的实用性并已被过程设计所采用。

人工智能方法的建立
7.3 换热网络合成—夹点技术
7.3.1 第一定律分析
Q FCp(T初 T终 )
Q——物流与外界交换的能量;
FCp——热容流率;
FCp,KW/℃ 3.0 2.0 2.6 4.0
T 初, ℃ 60 180 30 150
T终, ℃ 180 40 105 40
热量Q,kW -360 280 -195 440 165
假设△Tmin为10 ℃, 热物流温度:170,30;140,30。
冷物流温度:60,180;30,105。
温度区间:180-170-140-105-60-30

Qi [ ( FCp) H .i ( FCp)C .i ]Ti
7.3.3 最小公用工程消耗
一、问题表 问题表可以计算换热网络所需最小公用工程消耗量。 问题表计算步骤如下: 1. 确定温区端点温度T1、T2、…、Tn+1,将原问题划 分为n个温度区间。
物流号 1 2 3 4
类型 冷 热 冷 热
第七章
换热网络合成
7.1 换热网络的作用和意义

换热是化工生产不可缺少的单元操作过程。 对于一个含有换热物流的工艺流程,将其中的 换热物流提取出来,组成了换热网络系统 其中被加热的物流称为冷物流,被冷却的物流 称为热物流。


换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物流温度满足工 艺要求,而且也是为了回收过程余热,减 少公用工程消耗。 基于这种思想进行的换热网络设计称为换 热网络合成。 换热网络合成的任务,是确定换热物流的 合理匹配方式,从而以最小的消耗代价, 获得最大的能量利用效益。



换热网络的消耗代价来自三个方面:换热单 元(设备)数,传热面积,公用工程消耗, 换热网络合成追求的目标,是使这三方面的 消耗都为最小值。

实际进行换热网络设计时,需要在某方面做 出牺牲,以获得一个折衷的方案。
7.2
换热网络合成问题
7.2.1 换热网络合成问题的描述 一组需要冷却热物流H和一组需要加热的冷 物流C,每条物流的热容流率FCp,热物流 从初始温度TH初 冷却到目标TH终 ,冷物流 从初始温度TC初 加热到目标温度TC终 。
意义在于从理论上导出了换热网络的两个理想 状态,从而为换热网络设计指明了方向

Linnhoff和Flower的工作
★合成能量最优的换热网络。 从热力学的角度出发,划分温度区间和进行热平 衡计算,这样可通过简单的代数运算就能找到能 量最优解(即最小公用工程消耗),这就是著名 的温度区间法(简称TI法) ★对能量最优解进行调优。
3 Qi 4 5
Di I i Qi (Ti Ti 1 )( FCpC FCpH )
列 温 区 1 2 3 4 5 FCP 热流股 (2) (4) 180 150 115 70 40 2.0 4.0 流股与温度 T,℃ 180 170 140 105 60 30 3.0 2.6 冷流股 (1) (3) 10 30 35 45 30 Ti-Ti+1 1 Di 2 Ii

若Qi为负值,则表示热量从第i+1个温区向第i 个温区传递,这种传递是不可行的。
列 1 Di 2 Ii 3 Qi 4 5 流股与温度 最大允许热 冷流股 (1) (3) 10 30 35 45 30 3.0 2.6 Ti-Ti+1
温 区 1 2 3 4 5 FCP 热流股 (2) (4)
T,℃ 180 180 150 115 70 40 170 140 105 60 30
列 温 区 1 2 3 4 5 FCP 热流股 (2) (4) 180 150 115 70 40 2.0 4.0 流股与温度 T,℃ 180 170 140 105 60 30 3.0 2.6 冷流股 (1) (3) 10 30 35 45 30 Ti-Ti+1 1 Di 2 Ii 3 Qi 4 5
物流号 1 2 3 4
类型 冷 热 冷 热
FCp,KW/℃ 3.0 2.0 2.6 4.0
T初, ℃ 60 180 30 150
T终, ℃ 180 40 105 40
热量Q,kW -360 280 -195 440 165
3 4 5
Di I i Qi (Ti Ti 1 )( FCpC FCpH )
列 温 区 1 2 3 4 5 FCP 热流股 (2) (4) 180 150 115 70 40 2.0 4.0 流股与温度 T,℃ 180 170 140 105 60 30 3.0 2.6 冷流股 (1) (3) 10 30 35 45 30 Ti-Ti+1 1 2
最大允许热
∑ CPC∑ CPH
列 温 区 1 2 3 4 5 FCP 热流股 (2) (4) 180 150 115 70 40 流股与温度 T,℃ 180 170 140 105 60 30 冷流股 (1) (3) Ti-Ti+1
1 Di
2 Ii
3 Qi
4
5
最大允许热
∑ CPC∑ CPH
流量,kW 输入 输出
问题表计算步骤:
物流号 1 2 3 4
类型 冷 热 冷 热
FCp,KW/℃ 3.0 2.0 2.6 4.0
T 初, ℃ 60 180 30 150
T终, ℃ 180 40 105 40
热量Q,kW -360 280 -195 440 165
列 温 区 1 2 3 4 5 FCP 热流股 流股与温度 T,℃ 180 180 150 115 70 40 170 140 105 60 30 冷流股 Ti-Ti+1
∑ CPC∑ CPH
3.0 1.0 -3.0 -0.4 -3.4
流量,kW 输入 输出
+30 +30 -105 -18 -102
0 -30 -60 +45 +63
-30 -60 +45 +63 +165
2.0 4.0
为了保证Qi均为正值,可取步骤3中计算得 到的所有Qi中负数绝对最大值作为第一个温区的 输入热量,重新计算。注:如果上一步计算得到 的Qi均为正值,则这步计算是不必要的。
3.0 1.0 -3.0 -0.4 -3.4
Di
Ii
Qi
流量,kW 输入 输出
物流号 1 2 3 4
类型 冷 热 冷 热
FCp,KW/℃ 3.0 2.0 2.6 4.0
T 初, ℃ 60 180 30 150
T终, ℃ 180 40 105 40
热量Q,kW -360 280 -195 440 165
1 Di
2 Ii
3 Qi
4
5
最大允许热
∑ CPC∑ CPH
流量,kW 输入 输出
物流号 1 2 3 4
类型 冷 热 冷 热
FCp,KW/℃ 3.0 2.0 2.6 4.0
T 初, ℃ 60 180 30 150
T终, ℃ 180 40 105 40
热量Q,kW -360 280 -195 440 165
I i 1 Qi
( 7- 5)
Qi 1 I i 1 Di 1 Qi Di 1 (7-6) 利用上述关系计算得到的结果列入问题表。
物流号 1 2 3 4
类型 冷 热 冷 热
FCp,KW/℃ 3.0 2.0 2.6 4.0
T 初, ℃ 60 180 30 150
T终, ℃ 180 40 105 40
通过确定物流间的匹配关系,使所有的物 流均达到它们的目标温度,同时使装置成 本、公用工程(外部加热和冷却介质)消 耗成本最少。
7.2.2 换热网络合成的研究


Hohmann的开创性工作。
在温焓图上进行过程物流的热复合,找到了换 热网络的能量最优解,即最小公用消耗;

提出了换热网络最少换热单元数的计算公式。
递给第i+1个子温区的热量,或表示传递给外部
冷却器的热量。
物流号 1 2 3 4
类型 冷 热 冷 热
FCp,KW/℃ 3.0 2.0 2.6 4.0
T 初, ℃ 60 180 30 150
T终, ℃ 180 40 105 40
热量Q,kW -360 280 -195 440 165
Di I i Qi (Ti Ti 1 )( FCpC FCpH )
最大允许热
∑ CPC∑ CPH
3.0 1.0 -3.0 -0.4 -3.4
流量,kW 输入 输出
+30 +30 -105 -18 -102
3. 设第一个温区从外界输入的热量I1为零,则该 温区的热量输出Q1为:
Q1 I1 D1 D1
( 7- 4)
在根据温度区间之间热量传递特性,并假定各 温度区间与外界不发生热量交换,则有:
热量Q,kW -360 280 -195 440 165
3 Qi 4 5
Di I i Qi (Ti Ti 1 )( FCpC FCpH )
列 温 区 1 2 3 4 5 FCP 热流股 (2) (4) 180 150 115 70 40 2.0 4.0 流股与温度 T,℃ 180 170 140 105 60 30 3.0 2.6 冷流股 (1) (3) 10 30 35 45 30 Ti-Ti+1 1 Di 2 Ii
列 1 Di 流股与温度
2 Ii
3 Qi
4
5
温 区 1 2 3 4 5 FCP 热流股 (2) (4)
最大允许热 冷流股 (1) (3) 10 30 35 45 30 Ti-Ti+1
ຫໍສະໝຸດ Baidu
T,℃ 180 180 150 115 70 40 170 140 105 60 30
∑ CPC∑ CPH
流量,kW 输入 输出
①根据工程设计中传热速率要求,设置冷、热物 流之间允许的的最小温差△Tmin ②将热物流的起始温度与目标温度减去最小允许 温差△Tmin,然后与冷物流的起始、目标温度一 起按从大到小排序,分别用T1、T2、…、Tn+1表 示,从而生成n个温度区间。
物流号 1 2 3 4
类型 冷 热 冷 热
FCp,KW/℃ 3.0 2.0 2.6 4.0
T——初始或目标温度。
第一定律可计算物流温度变化时,从外界吸收 或释放的能量。
Q FCp(T初 T终 )
物流号 1 2 3 4 类型 冷 热 冷 热 FCp,KW/℃ 3.0 2.0 2.6 4.0 T 初, ℃ 60 180 30 150 T终, ℃ 180 40 105 40 热量Q,kW -360 280 -195 440 165
④落入各温度区间的物流已考虑了温度推动力, 所以在每个温度区间内都可以把热量从热物流传 给冷物流,即热量传递满足第二定律。
温度区间具有以下特性:

可以把热量从高温区间内的任何一股热物流传给 低温区间内的任何一股冷物流。 热量不能从低温区间的热物流向高温区间的冷物 流传递。
每个区间的传热表达式为

2. 对每个温区进行流股焓平衡,以确定热量净需求量
Di I i Qi (Ti Ti 1 )( FCpC FCpH ) Di -区间的净热需求量

Ii -输入到第i个温区的热量,这个量或表示从
第 i-1 个温区传递的热量,或表示从外部的加热 器获得的热量;

Qi -从第i个温区输出的热量。这个量或表示传
计算得到:由外界(公用工程系统)提供165kW 的热量

第一定律计算算法没有考虑一个事实,即:只 有热物流温度超过冷物流时,才能把热量由热 物流传到冷物流,即没有考虑温度推动力。 因此所开发的任何换热网络既要满足第一定律, 还要满足第二定律。

7.3.2
温度区间
能量集成分析中,同时考虑第一、第二定 律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划分温度区间。
最大允许热
∑ CPC∑ CPH
3.0 1.0 -3.0 -0.4 -3.4
流量,kW 输入 输出
+30 +30 -105 -18 -102
0 -30 -60 +45 +63
-30 -60 +45 +63 +165
4. 若Qi为正值,则表示热量从第i个温区向第 i+1个温区,这种温度区间之间的热量传递是 可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