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合集下载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部分和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部分和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部分和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能够表示数列中第n个数与n的关系的公式,而部分和公式则是指数列的前n项和能够表示成与n的关系的公式。

本文将分别介绍数列的通项公式和部分和公式,以及应用举例。

一、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通项公式是能够表示数列中第n个数与n的关系的公式。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n-1)d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个数。

例如,对于等差数列1,4,7,10,13,……,其首项a₁为1,公差d为3,根据通项公式可得:an = 1 + (n-1)3 = 3n - 2因此,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3n - 2。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则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q^(n-1)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个数。

例如,对于等比数列2,6,18,54,……,其首项a₁为2,公比q 为3,根据通项公式可得:an = 2 * 3^(n-1)因此,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 * 3^(n-1)。

二、数列的部分和公式数列的部分和是指数列前n个数的和,部分和公式是能够表示数列前n项和与n的关系的公式。

1. 等差数列的部分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部分和)Sn可以表示为:Sn = (a₁ + an) * n / 2其中,a₁表示数列的首项,an表示数列的第n个数。

以等差数列1,4,7,10,13,……为例,根据通项公式3n - 2,部分和公式可表示为:Sn = (1 + (3n - 2)) * n / 2 = (3n + 1) * n / 22. 等比数列的部分和公式对于等比数列,前n项和(部分和)Sn可以表示为:Sn = a₁ * (1 - q^n) / (1 - q)其中,a₁表示数列的首项,q表示数列的公比。

数列的概念和计算

数列的概念和计算

数列的概念和计算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由一系列有序的数字组成。

数列的概念与计算对于数学的学习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数列的定义、常见类型和计算方法。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序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字称为这个数列的项,用a₁,a₂,a₃,……表示。

数列中的每个项之间有着特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公式、递推公式、递归式等形式来表示。

二、常见类型的数列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

设数列为{a₁,a₂,a₃,……},公差为d,那么有 a₂ - a₁ =a₃ - a₂ = d。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 a₁ + (n-1)d,其中n表示项数。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

设数列为{a₁,a₂,a₃,……},公比为r,那么有 a₂/a₁ = a₃/a₂ = r。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 a₁ * r^(n-1),其中n表示项数。

3.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的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项通常为1,1或0,1,根据定义可以得到后续项。

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公式为 an = a(n-1) + a(n-2),其中n表示项数。

三、数列的计算1. 求和求和是数列计算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在数列求和时,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 = n/2 * (a₁ + an),其中Sn表示前n个项的和。

-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 = a₁ * (1 - r^n) / (1 - r),其中Sn表示前n 个项的和。

- 斐波那契数列求和:Sn = a(n+2) - 1,其中Sn表示前n个项的和。

2. 项数计算在一些问题中,我们需要求解数列的项数。

常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等差数列的项数:n = (an - a₁) / d + 1,其中n表示项数。

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由一系列有规律的数字组成。

数列可以在各种数学问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描述数列中每一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的公式。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概念和应用,并通过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是由一系列数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

我们可以将数列记作{a₁, a₂, a₃, ...},其中a₁,a₂,a₃等表示数列中的每一项。

数列的项数可以通过小写字母n表示,即数列中的第n项记作aₙ。

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用Sn表示,即Sₙ = a₁ + a₂ + a₃ + ... + aₙ。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用来表示数列中每一项与项数之间关系的公式。

通项公式的形式因数列的类型而各异,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₁+(n-1)d,其中a₁为首项,d为公差。

应用举例:假设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求该数列的第10项。

按照通项公式an=a₁+(n-1)d,代入a₁=2,d=3,n=10,可得:a₁₀ = 2 + (10-1) * 3= 2 + 9 * 3= 2 + 27= 29因此,该等差数列的第10项为29。

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₁*r^(n-1),其中a₁为首项,r为公比。

应用举例:假设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3,公比为2,求该数列的第8项。

按照通项公式an=a₁*r^(n-1),代入a₁=3,r=2,n=8,可得:a₈ = 3 * 2^(8-1)= 3 * 2^7= 3 * 128= 384因此,该等比数列的第8项为384。

四、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的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n-1+an-2,其中a₁=1,a₂=1。

数列的概念

数列的概念

数列的概念(1) 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第作a n(2) 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j 的第n 项与项数 n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a n = f(n)来表示,那么就把这个公式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注意:①数列的通项公式实际上是一种定义域特殊的函数解析式,即② 并非所有的数列都能写出他的通项公式③ 如果一个是数列有通项公式,在形式上可以不止一个。

④ 数列中的项必须是数(3) 数列不是集合,用符号「a n [表示数列,只不过是“借用”集合的符号,他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而数列中的项可以是相同的。

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序的,而数列中的项必须按一定顺序排列。

(4) 数列的分类按照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来分 :有穷数列,无穷数列. ⑴关键看省略号来判断数列是否有界按照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分:递增数列与递减数列统称为单调数列 .⑵观察数列通项的特点,通项公式是单调函数的就是递增数列 ;通项中有_1n的一般为摆动数列;公差d=0的为常数列按照任何一项的绝对值是否都不大于某一正数来分:有界数列、无界数列.⑶判断通项的值域,值域的绝对值小于等于某正数时成为有界函数 ,否则叫做无界函数练习:1、判断下列数列的类型⑴ 1,2,3,4,5; 2,4,6,8,10,,; ⑵ a =3; 1,-1,1,-1,1,, ; 6,6,6,6,,n 项记a n = f (n)。

1a. =3 --⑶ n;a n = n2 3n _12由下列各组元素能构成数列吗?如果能构成数列是有穷数列,还是无穷数列?并说明理由。

(1)-3,-1,1,x,5,7, y,11 ( 2)无理数;(3)正有理数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同一个数列在数列中可能重复出现C 、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 N *的函数D 、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唯一的。

4、 已知数列1,订3,』5,、- 7,…j2n -1,…则3•:f 5是它的() A 、第22项 B 、第23项 C 、第24项D 、第28项5、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______________ .①二的不足近似值: 3 , 3.1,3.14,3.141,……没有通项公式。

数列的极限与通项公式

数列的极限与通项公式

数列的极限与通项公式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经常在各个领域中被使用。

数列的极限与通项公式是数列研究中的关键内容,本文将介绍数列的基本概念,探讨数列极限及其性质,最后讲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序列。

一般用字母表示数列的一般项,常用形式为{a_n}或(a_1, a_2, a_3, ...)。

其中,a_n表示数列的第n项,n表示项的顺序。

二、数列的极限数列的极限是指当数列中的项数趋于无穷大时,数列中的项的极限值。

记作lim(a_n)或a_n→∞。

1. 数列的极限存在若存在一个实数L,使得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都存在正整数N,当n>N时,有|a_n - L| < ε,则称L为数列{a_n}的极限,并记作lim(a_n) = L。

2. 数列的极限性质(1)极限的唯一性:如果数列{a_n}有极限,则极限是唯一的。

(2)夹逼准则:若数列{a_n},{b_n},{c_n}满足a_n ≤ b_n ≤ c_n,并且lim(a_n) = lim(c_n) = L,则lim(b_n) = L。

(3)有界性:若数列{a_n}有极限,则数列是有界的。

(4)收敛数列与发散数列:若数列{a_n}有极限,则称之为收敛数列;反之,称为发散数列。

三、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表示数列第n项的一般形式。

通过通项公式,我们可以根据项的顺序n计算数列中的特定项的值。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_1,公差为d,则它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 (n-1)d。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_1,公比为q,则它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 q^(n-1)。

3.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斐波那契数列是指首项和第二项都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应用

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应用

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应用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

在数列中,每个数字被称为数列的项,而数列中的规律可以通过通项公式来表示和描述。

本文将介绍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并探讨其中的数学理论和实际应用。

一、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数列是一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通常以 a₁, a₂, a₃,..., aₙ 的形式表示。

其中 a₁, a₂, a₃,..., aₙ 分别表示数列的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 n 项。

数列中的规律可以通过第 n 项与前面项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连续两个项之间都有相同的差值。

设等差数列的第一项为 a₁,公差为 d,则它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 an = a₁ + (n-1)d,其中 an 表示数列的第 n 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财务分析中,等差数列可以用来计算投资的回报率。

此外,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等差数列可以用来描述速度、加速度等连续变化的量。

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连续两个项之间的比值都相同的数列。

设等比数列的第一项为 a₁,公比为 q,则它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 an = a₁ *q^(n-1),其中 an 表示数列的第 n 项。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在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复利计算中,等比数列可以用来计算贷款或投资的本息总额。

此外,在生物学和经济学中,等比数列可以用来描述生长速度、复利增长等连续变化的现象。

四、斐波那契数列及其应用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前两项都为 1,而后面的每一项都是其前两项的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 an = an-1 + an-2,其中 a₁ = 1,a₂ = 1。

斐波那契数列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自然界中,许多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动物的繁殖规律都可以用斐波那契数列来描述。

此外,在计算机科学和金融学中,斐波那契数列也被广泛应用于算法设计和金融模型的建立。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列的概念与常见数列的计算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列的概念与常见数列的计算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列的概念与常见数列的计算数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数列的概念进行归纳,并介绍一些常见数列的计算方法。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由一列有序的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项的位置称为项号。

常用的表示数列的方法有两种:1. 通项公式:一般形式为an,表示第n项的值。

例如:an = 2n表示一个等差数列,首项为2,公差为2;2. 递推公式:一般形式为an+1 = an + d,表示第n项与第n+1项之间的关系。

例如:an+1 = an + 2表示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

二、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最常见的数列之一,其中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例如,考虑等差数列1, 3, 5, 7, 9,其中a1 = 1,d = 2。

根据通项公式可以计算出该数列的第n项的值。

三、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相邻两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

例如,考虑等比数列1, 2, 4, 8, 16,其中a1 = 1,r = 2。

根据通项公式可以计算出该数列的第n项的值。

四、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数列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即F(n) = F(n-1) + F(n-2),其中F(1) = F(2) = 1。

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几项为1,1,2,3,5,8,13,21...五、算术数列与等差数列的计算算术数列的计算主要涉及到等差数列的各种性质,如首项、公差、项数等。

可以利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1. 首项a1 = an - (n-1)d;2. 项数n = (an - a1)/d + 1;3. 求和Sn = (a1 + an) * n / 2。

例如,对于等差数列1, 3, 5, 7, 9,可以计算出该数列的首项a1 = 1,公差d = 2,项数n = 5,和Sn = 25。

数列概念知识点总结

数列概念知识点总结

数列概念知识点总结一、数列的基本概念1.数列的定义数列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次序依次排列的一列数。

数列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有限的数列通常用下标表示,如$a_1,a_2,a_3,\cdots,a_n$;无限的数列通常用$n$表示,如$a_1,a_2,a_3,\cdots,a_n,\cdots$。

2.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有特定的位置和数值,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可以用某种规律或公式表示出来,这种表示每一项的公式被称作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常用$a_n$或$u_n$表示数列的第$n$项,通项公式可以写为$a_n=f(n)$或$u_n=f(n)$。

3.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的前n项和指的是数列中从第1项到第n项的和,通常用$S_n$表示,即$S_n=a_1+a_2+\cdots+a_n$。

4.数列的递推关系数列中的每一项通常都可以通过前一项或前几项的关系来确定,这种关系被称为数列的递推关系。

数列的递推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出来,比如$a_{n+1}=a_n+2$。

5.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列,指的是一个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n-1)d$,其中$d$为公差。

6.等比数列等比数列也是一种常见的数列,指的是一个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都相等。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cdot q^{n-1}$,其中$q$为公比。

二、常见数列1.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其中差值称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n-1)d$,其中$a_1$为首项,$d$为公差。

2.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都相等的数列,其中比值称为公比。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cdot q^{n-1}$,其中$a_1$为首项,$q$为公比。

3.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的值都是前两项的和,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n-1}+a_{n-2}$,其中$a_1=1,a_2=1$。

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总结

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总结

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总结一、数列的概念1.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2.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

3.项数:数列中数的个数。

4.首项:数列的第一项。

5.末项:数列的最后一项。

6.公差: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

7.公比:等比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

二、数列的递推公式1.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an = a1 + (n-1)d–an:第n项–a1:首项2.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an = a1 * q^(n-1)–an:第n项–a1:首项3.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公式:an = an-1 + an-2–an:第n项–an-1:第n-1项–an-2:第n-2项三、数列的通项公式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n-1)d–an:第n项–a1:首项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q^(n-1)–an:第n项–a1:首项3.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1/√5) * [((1+√5)/2)^n - ((1-√5)/2)^n]–an:第n项四、数列的性质1.收敛性:数列的各项逐渐接近某个固定的数。

2.发散性:数列的各项无限增大或无限减小。

3.周期性:数列的各项按照一定周期重复出现。

五、数列的应用1.数学问题:求数列的前n项和、某项的值、数列的收敛性等。

2.实际问题:人口增长、贷款利息计算、等差数列的求和等。

六、数列的分类1.有限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

2.无限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

3.交错数列:正负交替出现的数列。

4.非交错数列:同号连续出现的数列。

5.常数数列:所有项都相等的数列。

6.非常数数列:各项不相等的数列。

综上所述,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是数列学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求解数列的各种问题。

同时,了解数列的性质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列。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求第10项的值。

答案:a10 = 3 + (10-1) * 2 = 3 + 18 = 21解题思路:利用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an = a1 + (n-1)d,将给定的首项和公差代入公式,求得第10项的值。

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是数学中一种非常基础的概念,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简单而有效的描述一系列数字规律的方法。

在数列中,我们可以通过数列中前若干个数字的值来预测后面的数字,从而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什么是数列通项公式,以及如何通过数列中的规律来求解通项公式。

一、什么是数列在数学中,数列是指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

比如,1,2,3,4,5就是一个从1开始,每次加1的等差数列,而1,1,2,3,5,8,13...就是一个按照斐波那契数列规律排列的数列。

数列是一种非常基础的数学概念,它们在各个数学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微积分和代数中都会用到数列。

数列中的元素可以是自然数、整数、有理数以及实数等各种类型的数字。

而数列中的规律可以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也可以是具有复杂逻辑的函数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重点介绍数列中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类数列。

二、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个元素之间相差相同的一种数列。

比如,1,3,5,7,9,11就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其中的等差就是每个元素之间的差值。

在这个例子中,每个元素之间的差值都是2。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差,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公式来求出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这个公式就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一般形式如下: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数列中的第n项,a1表示数列中的第一项,d表示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值。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求出等差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例如,对于一个公差为3,前5项和为45的等差数列,我们可以通过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来求出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首先,我们需要先求出数列中的第一项a1。

由于前5项和为45,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a1 + (a1 + 3) + (a1 + 6) + (a1 + 9) + (a1 + 12) = 45将方程化简后,可以得到a1=3。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通过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来求出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构成。

数列可以有无限项,也可以有有限项。

在数列中,每一项都有一个对应的位置,称为项号。

数列中的每一项按照次序排列,通常用字母表示。

数列的一般形式是:a1, a2, a3, ..., an,其中a1表示第一项,an表示第n项。

为了便于描述数列的规律,我们引入了通项公式的概念。

通项公式是指描述数列中第n项与项号n之间的关系式。

它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计算数列中的各项数值。

根据数列的规律和特点,可以找出适合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差值都相等的数列。

差值通常被称为公差,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等差数列中的第n项,a1表示第一项,d表示公差。

例如,考虑等差数列1, 4, 7, 10, 13...,首项a1为1,公差d为3。

根据通项公式,可以得到第n项的值:an = 1 + (n-1)3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3n - 2二、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

比值通常被称为公比,用字母q表示。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q^(n-1)其中,an表示等差数列中的第n项,a1表示第一项,q表示公比。

例如,考虑等比数列1, 2, 4, 8, 16...,首项a1为1,公比q为2。

根据通项公式,可以得到第n项的值:an = 1 * 2^(n-1)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2^(n-1)三、斐波那契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n-1) + a(n-2)其中,an表示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n项。

例如,考虑斐波那契数列1, 1, 2, 3, 5...,可以根据通项公式计算出后续项的值。

数列知识点、公式总结

数列知识点、公式总结

数列知识点、公式总结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的概念:一般地,按一定次序排列成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123,,,,,n a a a a ,简记为数列{}n a ,其中第一项1a 也成为首项;na 是数列的第n 项,也叫做数列的通项.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取值时,该函数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是这个数列.2、数列的分类:按数列中项的多数分为:(1) 有穷数列:数列中的项为有限个,即项数有限; (2) 无穷数列:数列中的项为无限个,即项数无限.3、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n a 与项数n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成()n a f n =,那么这个式子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4、数列的函数特征:一般地,一个数列{}n a ,如果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前面的一项,即1n n a a +>,那么这个数列叫做递增数列;如果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前面的一项,即1n n a a +<,那么这个数列叫做递减数列;如果数列{}n a 的各项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叫做常数列.5、递推公式:某些数列相邻的两项(或几项)有关系,这个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叫做递推公式.二、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久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即1n n a a d +-=(常数),这也是证明或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的依据.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差为d ,则通项公式为:()()()11,n m a a n d a n m d n m N +=+-=+-∈、.3、等差中项:(1)若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且=2a bA +; (2)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则12,,n n n a a a ++成等差数列,即1n a +是n a 与2n a +的等差中项,且21=2n n n a a a +++;反之若数列{}n a 满足21=2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4、等差数列的性质: (1)等差数列{}n a 中,若(),m n p q m n p q N ++=+∈、、、则m n p q a a a a +=+,若2m n p +=,则2m n p a a a +=;(2)若数列{}n a 和{}n b 均为等差数列,则数列{}n n a b ±也为等差数列;(3)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则{}0n d a >⇔为递增数列,{}0n d a <⇔为递减数列,{}0n d a =⇔为常数列.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n S :(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1231,n n a a a a a n N -++++++∈;(2)数列{}n a 的通项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11,1.,2n n n S n a S S n -=⎧=⎨-≥⎩(3)设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差为d ,则前n 项和()()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6、等差数列前n 和的性质:(1)等差数列{}n a 中,连续m 项的和仍组成等差数列,即12122,,m m m m a a a a a a ++++++++21223m m m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即232,,,m m m m m S S S S S --成等差数列);(2)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11==,222n n n d d S na d n a n -⎛⎫++- ⎪⎝⎭当0d ≠时,n S 可看作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不含常数项;(3)若等差数列{}n a 共有2n+1(奇数)项,则()11==,n S n S S a S n++-奇奇偶偶中间项且若等差数列{}n a 共有2n (偶数)项,则1==.n nS a S S nd S a +-偶奇偶奇且7、等差数列前n 项和n S 的最值问题: 设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差为d ,则(1)100a d ><且(即首正递减)时,n S 有最大值且n S 的最大值为所有非负数项之和;(2)100a d <>且(即首负递增)时,n S 有最小值且n S 的最小值为所有非正数项之和.三、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是同一个不为零的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0q ≠). 即()1n na q q a +=为非零常数,这也是证明或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的依据.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比为q ,则通项公式为:()11,,n n m n m a a q a q n m n m N --+==≥∈、.3、等比中项:(1)若a A b 、、成等比数列,则A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且2=A ab ;(2)若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则12,,n n n a a a ++成等比数列,即1n a +是n a 与2n a +的等比中项,且212=n n n a a a ++⋅;反之若数列{}n a 满足212=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4、等比数列的性质: (1)等比数列{}n a 中,若(),m n p q m n p q N ++=+∈、、、则m n p q a a a a ⋅=⋅,若2m n p +=,则2m n p a a a ⋅=;(2)若数列{}n a 和{}n b 均为等比数列,则数列{}n n a b ⋅也为等比数列;(3)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比为q ,则{}1100101na a a q q ><⎧⎧⇔⎨⎨><<⎩⎩或为递增数列,{}1100011n a a a q q ><⎧⎧⇔⎨⎨<<>⎩⎩或为递减数列,{}1n q a =⇔为常数列.5、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1231,n n a a a a a n N -++++++∈;(2)数列{}n a 的通项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11,1.,2n n n S n a S S n -=⎧=⎨-≥⎩(3)设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比为()0q q ≠,则()11,1.1,11n n na q S a q q q=⎧⎪=-⎨≠⎪-⎩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可知,已知1,,,,n n a q n a S 中任意三个,便可建立方程组求出另外两个.6、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性质:设等比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公比为()0q q ≠,则(1)连续m 项的和仍组成等比数列,即12122,,m m m m a a a a a a ++++++++21223m m ma a a +++++,仍为等比数列(即232,,,m m m m m S S S S S --成等差数列); (2)当1q ≠时,()()11111111111111n n n n n a q a a a a aS q q q qq q q q q -==⋅-=-⋅=⋅-------, 设11a t q =-,则n n S tq t =-.四、递推数列求通项的方法总结 1、递推数列的概念:一般地,把数列的若干连续项之间的关系叫做递推关系,把表达递推关系的式子叫做递推公式,而把由递推公式和初始条件给出的数列叫做递推数列. 2、两个恒等式: 对于任意的数列{}n a 恒有:(1)()()()()12132431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2)()23411231,0,nn n n a a a a a a a n N a a a a +-=⨯⨯⨯⨯⨯≠∈3、递推数列的类型以及求通项方法总结: 类型一(公式法):已知n S (即12()n a a a f n +++=)求n a ,用作差法:{11,(1),(2)n nn S n a S S n -==-≥类型二(累加法):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1a ,且()()1,n n a a f n n N ++-=∈,求n a 通项.给递推公式()()1,n n a a f n n N ++-=∈中的n 依次取1,2,3,……,n-1,可得到下面n-1个式子:()()()()21324311,2,3,,1.n n a a f a a f a a f a a f n --=-=-=-=-利用公式()()()()12132431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可得:()()()()11231.n a a f f f f n =+++++-类型三(累乘法):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1a ,且()()1,n na f n n N a ++=∈,求n a 通项.给递推公式()()1,n na f n n N a ++=∈中的n 一次取1,2,3,……,n-1,可得到下面n-1个式子:()()()()23412311,2,3,,1.nn a a aa f f f f n a a a a -====- 利用公式()23411231,0,nn n n a a a a a a a n N a a a a +-=⨯⨯⨯⨯⨯≠∈可得:()()()()11231.n a a f f f f n =⨯⨯⨯⨯⨯-类型四(构造法):形如q pa a n n +=+1、n n n q pa a +=+1(q p b k ,,,为常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k 的等比数列后,再求n a 。

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基本概念】1.数列、数列的项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2.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a n}的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3.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4.数列可用图象来表示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序号为横坐标来表示一个数列.图象是一些相应的项为纵坐标来描点画图孤立的点,它们位于第一象限、第四象限或x轴的正半轴.5.数列的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a n}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4)1,-23,35,…,-1n -1·n 2n -1,…; (5)1,0,-1,…,sin nπ2,…. 其中,有穷数列是________,无穷数列是______,递增数列是_______,递减数列是________,摆动数列是_______,周期数列是________.(将合理的序号填在横线上)2.观察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例2 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11×2,-12×3,13×4,-14×5; (2) 22-12,32-13,42-14,52-15; (3)112,223,334,445; (4)9,99,999,9999.3.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例3 (1)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n 2n 2+1,试判断0.7是不是数列{a n }中的一项?若是,是第几项?(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3-2cos nπ2.求证:a m +4=a m . 4.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并归纳通项公式例4 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数列的前四项,并归纳猜想它的通项公式.(1)a 1=0,a n +1=a n +2n -1 (n ∈N *)(2)a 1=1,a n +1=a n +a n n +1. (3)a 1=2,a 2=3,a n +2=3a n +1-2a n (n ∈N *)【总结提升】1.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的第n 项a n 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函数式a n =f (n )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注意:数列的通项与通项公式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函数值,后者是一个函数的解析式.2.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对任一数列{a n},每一项的序号n与这一项a n的对应关系,可以看成序号集合到另一个数的集合的映射.因此,从映射、函数的观点看,数列可以(或它的有限子看成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集{1,2,3,…,n})的函数,即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函数值(右图),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反过来,对于函数y=f(x),如果f(i)(i =1,2,3,…,n,…)有意义,那么可以得到一个数列f(1),f(2),f(3),…,f(n),….3.数列的表示法从函数观点看,数列除了可以用通项公式表示外,还有如下表示方法:(1)列表法(又称列举法),即通过列举数列的前n项来表示数列的方法.(2)图象法,由于数列是定义在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上的函数,因此,数列的图象是相应的曲线(或直线)上横坐标为正整数的一些孤立的点.4.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区别通项公式直接反映a n和n之间的关系,即a n是n的函数,知道任意一个具体的n值,通过通项公式就可以求出该项的值a n;而递推公式则是间接反映数列的式子,它是数列任意两个(或多个)相邻项之间的推导关系,不能由n直接得出a n.5.如何用递推公式给出一个数列用递推公式给出一个数列,必须给出①“基础”——数列{a n}的第1项或前几项;②递推关系——数列{a n}的任一项a n与它的前一项a n(或前几项)之间的关系,并且这个-1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法

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法

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法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指由一系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序列。

数列的研究在数学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研究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法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之一。

本文将介绍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定义以及求解方法。

一、数列的通项公式定义数列是由若干个元素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序列。

具体来说,数列可以表示为:$a_1,a_2,a_3,\cdots,a_n,\cdots$其中,$a_n$ 表示数列的第 $n$ 项,$n$ 表示项数。

如果数列的每一项都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出来,那么这个公式称为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方法对于一个数列,要确定它的通项公式,一般需要进行以下三步:1. 推导出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在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差为一个固定的数,称为数列的公差。

那么可以通过求出数列前两项之间的差,来计算出数列的公差。

假设数列的第一项为 $a_1$,公差为 $d$,那么数列的第 $n$ 项可以表示为:$a_n=a_{n-1}+d$而数列的首项 $a_1$ 可以直接由数列的题目给出或者通过求出数列前几项之间的关系得到。

2. 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在知道了数列的首项和公差之后,可以尝试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大多数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_n=a_1+(n-1)d$其中,$a_n$ 表示数列的第 $n$ 项,$a_1$ 表示数列的首项,$d$ 表示数列的公差。

这个公式通常也被称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些数列,它们的通项公式并不是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这时需要根据数列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公式来求解。

3. 验证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否正确在求解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之后,需要进行验证,确保这个公式可以正确地表示出数列的每一项。

验证方法一般是通过随机选取数列中的某几项,将它们代入通项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否与实际数列中对应的项相符。

三、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实例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演示如何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数列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数列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数列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不同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数列的概念与基本性质,帮助读者对数列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由一组有序的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序列。

数列可以用符号表示为{an},其中n表示项的位置,an表示该位置上的数。

常见的数列包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中,相邻项之间的差是常数d,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

而等比数列中,相邻项之间的比是常数q,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a1 * q^(n-1),其中a1为首项。

二、数列的基本性质1. 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用来计算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公式。

通过观察数列中的规律,可以得到通项公式。

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上述已经介绍了其通项公式。

2. 首项和末项:数列中的第一项称为首项,而最后一项称为末项。

在等差数列中,末项可以通过首项和公差计算得到,即an = a1 + (n-1)d。

而在等比数列中,末项可以通过首项和公比计算得到,即an = a1 *q^(n-1)。

3. 公差和公比:在等差数列中,相邻项之间的差是常数,称为公差。

而在等比数列中,相邻项之间的比是常数,称为公比。

公差和公比可以描述数列中的增长规律,对于数列的计算和研究非常重要。

4. 前n项和:数列的前n项和是指数列中前n项的和。

根据数列的增长规律和通项公式,可以通过求和公式计算前n项和。

对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可以用求和公式Sn = n * (a1 + an) / 2计算;对于等比数列,前n项和可以用求和公式Sn = a1 * (1 - q^n) / (1 - q)计算。

5. 数列的性质:数列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例如有界性、单调性和有限性等。

有界性是指数列的数值都在一定范围内;单调性是指数列中的数值递增或递减;而有限性是指数列中的项数是有限的。

6. 递推关系:递推关系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可以通过前一项计算得到。

数列知识点公式总结

数列知识点公式总结

数列知识点公式总结一、数列的定义1. 数列的概念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元素组成的有序集合。

数列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特定的位置,通常用自然数来表示。

2. 数列的表示方式数列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如an,其中n表示元素的位置,an表示第n个元素的值。

也可以用递推式表示,如an = an-1 + d,其中d表示公差。

3. 数列的分类数列可以根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进行分类。

常见的数列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费波那契数列等。

二、常见数列的特点和求解方法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值都是相同的数列。

它的一般形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n(a1 + an)/2,其中n为项数,a1为首项,an为末项。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求得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3.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值都是相同的数列。

它的一般形式为an = a1 * 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a1 * (1 - q^n)/(1 - q),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

4.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求得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5. 费波那契数列费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列,它的前两项为1,后面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

即an = an-1 + an-2。

费波那契数列的特点是它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它的通项公式比较复杂,一般表示为an = (φ^n - (1-φ)^n)/√5,其中φ为黄金分割比例。

6. 求解数列的方法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我们通常可以通过求和公式和通项公式来求解。

对于费波那契数列,我们可以通过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来求解。

数列的概念及其表示

数列的概念及其表示

数列的概念(an 与Sn的关系、最大项和最小项、递推关系式求通项)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2.数列的分类分类原则类型满足条件按项数分类有穷数列项数有限无穷数列项数无限按项与项间的大小关系分类递增数列an+1>an其中n∈N*递减数列an+1<an常数列an+1=an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3.数列的表示法:数列有三种常见表示法,它们分别是列表法、图象法和解析法.4.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5.数列的前n项和:一般地,我们称a1+a2+a3+…+a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用Sn表示,即Sn=a1+a2+a3+…+an.1.求数列中最大项和最小项的方法在数列{an}中,若ann≥an-1,n≥an+1.若ann≤an-1,n≤an+1.(n≥2) 2.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定义域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是数列.3.数列通项公式的注意点(1)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2)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在形式上未必唯一;(3)对于一个数列,如果只知道它的前几项,而没有指出它的变化规律,是不能确定这个数列的.4.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an}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从第2项(或某一项)开始的任一项an与它的前一项an-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5.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异同点不同点相同点通项公式可根据某项的序号n 的值,直接代入求出a n都可确定一个数列,也都可求出数列的任意一项递推公式可根据第1项(或前几项)的值,通过一次(或多次)赋值,逐项求出数列的项,直至求出所需的a n ,也可通过变形转化,直接求出a n6.数列{a n }的a n 与S n 的关系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通项为a n ,则a n S 1,n =1,S n -S n -1,n ≥2.已知S n 求a n 的一般步骤(1)当n =1时,由a 1=S 1求a 1的值;(2)当n ≥2时,由a n =S n -S n -1,求得a n 的表达式;(3)检验a 1的值是否满足(2)中的表达式,若不满足,则分段表示a n ;(4)写出a n 的完整表达式.7.由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1)已知a 1且a n -a n -1=f (n ),可用“累加法”求a n .例:a 1=0,a n +1=a n +2n -1(n ∈N *);(2)已知a 1且a n a n -1=f (n ),可用“累乘法”求a n .例:a 1=1,a n =n n -1a n -1(n ≥2,n ∈N *);(3)已知a 1且a n +1=qa n +b ,则a n +1+k =q (a n +k )(其中k 可由待定系数法确定),可转化为等比数列{a n +k }.例:a 1=1,a n +1=3a n +2(n ∈N *);(4)形如a n +1=Aa nBa n +C(A ,B ,C 为常数)的数列,可通过两边同时取倒数的方法构造新数列求解.例:a 1=1,a n +1=a n1+3a n(n ∈N *).8.利用递推公式探求数列的周期性的两种思想思想一: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n 项直到出现周期情况后,利用a n +T =a n 写出周期(n +T )-n =T .思想二:利用递推公式“逐级”递推,直到出现a n +T =a n ,即得周期T =(n +T )-n .9.判断数列的单调性的两种方法。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公式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公式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公式数列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指的是由一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字所组成的序列。

数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对于数学学科的发展和科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数列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介绍常见的数列公式。

一、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数列是由一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字所组成的序列。

通常用字母表示数列的第几项,如$a_1, a_2, a_3, \ldots$,其中$a_n$表示数列的第$n$项。

数列中的每个数字称为数列的项。

数列的常见表示方式有三种:1. 列举法:直接写出数列的每一项。

例如:$2, 4, 6, 8, \ldots$2. 通项公式法:通过一个通项公式来表示数列的每一项。

例如:$a_n=2n$表示数列的第$n$项是$n$的两倍。

3. 递归公式法:通过前一项或前几项的值来确定后一项的值。

例如:$a_1=1, a_n=a_{n-1}+2$表示数列的第一项是1,后一项是前一项加2。

二、常见数列的类型和性质1. 等差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相等。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 + (n-1)d$,其中$a_1$为首项,$d$为公差。

2. 等比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都相等。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 \times q^{(n-1)}$,其中$a_1$为首项,$q$为公比。

3. 等差-等比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4. Fibonacci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首两项通常为1。

例如:$1, 1, 2, 3, 5, 8, \ldots$5. 平方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一个平方数。

例如:$1, 4, 9, 16, 25, \ldots$三、常见数列的求和公式数列的求和是数列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

下面是一些常见数列的求和公式: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_n=\frac{n}{2}(a_1+a_n)$,其中$S_n$表示前$n$项和。

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数列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的集合。

它是数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能够确定数列中第n项的公式。

通常使用字母an表示数列的第n项,使用n表示项数。

数列可以分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种常见类型。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这个固定的差值称为公差,通常用d表示。

例如,1,4,7,10,13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数列的首项,d为公差。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等差数列的一些基本性质包括:1. 任意项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表示为Sn = (a1+an)/2 * n,其中a1为首项,an为第n项,n为项数。

2. 项与项之和:等差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的对称项之和等于首项与末项之和。

即an + an-1 = a1 + an。

3. 对称性:等差数列中,关于中间项(an/2)对称的项相等。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这个固定的比值称为公比,通常用q表示。

例如,1,2,4,8,16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公比为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q^(n-1)其中a1为数列的首项,q为公比。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等比数列的一些基本性质包括:1.任意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表示为Sn=(a1(1-q^n))/(1-q),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

2. 项与项之比:等比数列中的两个相邻项之比等于公比。

即an /an-1 = q。

3. 对称性:等比数列中,关于中间项(an/2)对称的项相等。

三、其他类型的数列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之外,还存在其他类型的数列。

1.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前两项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是数列的第一课,目标让学生很好理解数列的概念。

对数列概念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没有困难的。

因此,通过对简单概念的学习,让学生体会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数列的概念,从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通过对概念的学习,规范数列的写法,让学生能用数学符合语言来准确描述数列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实际情景,产生数列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悟出数列的概念
2、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例题对概念的剖析,了解数列通项的基本概念,函数概念和图像概念
4、通过对概念的学习,规范数列的写法,使得学生能用数学符合语言来准确描述数列 教学重点难点
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策略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数列的学习。

2、通过阅读教材学习数学的概念。

3、学会用符合语言表示数列的通项。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对半还价法
从他们的讨价还价中,我们得到一串数列: 600,300,500,350,450,380……
二.一次展览会上展出一套由宝石串联制成的工艺品,如图所示.若按照这种规律依次增
加一定数量的宝石,则第五件产品有多少颗珠宝?(1322++=n n a n )
第4件
第3件 第1件 第2件
三.兔子繁殖问题(斐波那契数列):有一天,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外面散步,看见一个男孩在院子里养了一对可爱的白兔。

几个月后,他又去那儿散步,看见里面大大小小的兔子很多。

于是就问小孩:“你又买了一些兔子吗?”小孩回答说:“没有,小兔子都是原先一对老兔子繁殖出来的。

”经过询问之后,斐波那契知道,一对兔子每月都要生一对小兔,并且小兔子出生后两个月就可以再生一对小兔子。

这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经过思考,他提出了一个问题:
Fibonacci数列:
1,1,2,3,5,8,13,21,…………
四.循环程序图
A=3,N=1
前5项是:3,6,30,870,756030
提问:同学们能不能再举出一两个这样的一列数,它们可能是你生活中遇到的,也可能是你最喜欢,最难忘的一列数
【过程】
1.阅读教材第二项内容(第一段到第三段)
提问1:谁能给出数列的定义
提问2:数列1,3,5,7,9与9,7,5,3,1是同一数列吗?为什么?
提问3:请同学们自我创造满足以下条件的数列
① 有穷递增(减)数列
② 无穷递增(减)数列
2.阅读第四段到第七段内容,完成以下内容
① 给出通项公式(1)12+-=n n a n (2)n
n a ⎪⎭
⎫ ⎝⎛-+=4344 要求:(1)写出前五项的值
(2)作出散点图
(3)用光滑的曲线连接散点,能否写出相应的函数解析式
② 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
(1)
(2)0,2,0,2,0,2
[教学反思]
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预先的教学设计,达到了预计的教学效果。

在陌生的班级上课,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充分,不太了解学情,能够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还是不错的一节课。

特总结以下几点:
1、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数列,了解数列的概念
2、通过多个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数列、数列的基本表达式、数列的通项公式、递推公式。

3、基本达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讲解到位。

4、完成二期课改的要求,让学生从最近发展区自我发现新的知识点,逐步建立新的知识框架。

以下谈几点不足之处:
1、数列的函数概念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始终停留在形式上,没有挖掘到本质。

需要在接下
来的课堂上继续挖掘数列的函数概念。

2、如何引入数列的函数思想,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原来打算通过数列的单调性引出函数的
思想,但是最后效果不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专家点评]
何维安:(上海市特级教师)
1、通过课本介绍的例子,学生自己举实例,媒体介绍的实例,媒体介绍的实例,媒体介绍的实例,引入数列的概念,较为自然,对数列概念中的“序”能举例说明,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性。

能在课内几次让学生阅读讲义,既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通过数列“0,2,0,2,0,2”等例子,让学生说明通项公式不唯一,效果好
2、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数列概念,师生先后举11个例子,照例已水到渠成,可由学生归纳出数列的定义,可惜的是还是由老师自己下了定义。

且对通项公式表达成“数列的第几节叫通项”是不妥的,应知道数列不一定有通项公式。

因此教师没有举通项公式不存在的例子,也没有让学生举这方面的例子。

这对概念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没有确切说明数列是特殊的函数。

因此在即将下课时布置了一个不妥的思考题:“函数可以画图,数列是否可以画图”。

a与{}n a。

{}n a与数集的区别,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加以区别。

对符号
n
教师还应该注意数学语言的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