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蛋白质化学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总结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总结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总结
1. 生物化学基本概念
-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脂质
- 酶:催化生化反应的生物催化剂
- 代谢路径:物质在生物体内相互转化的路径
2.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 蛋白质:结构、功能、种类、合成和降解
- 核酸:DNA和RNA的结构、功能、复制和转录
- 多糖:单糖、二糖、多糖的结构、功能、合成和降解- 脂质:脂肪酸、甘油三酯、磷脂的结构、功能和代谢
3. 代谢途径与调控
- 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糖原代谢
- 脂肪代谢:脂肪酸氧化、甘油三酯合成、脂肪酸合成-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降解、蛋白质合成、氨基酸代谢- 核酸代谢:DNA和RNA的代谢途径及调控机制
4. 其他重点知识点
- 酶动力学:酶的活性、酶动力学参数、酶抑制剂
- 信号转导与调控:细胞信号传导、信号通路、蛋白质磷酸化- 生物膜:细胞膜结构、跨膜转运和信号传导
5. 实验技术
-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PCR、DNA测序、蛋白质电泳
- 生物化学分离和分析方法:色谱技术、质谱技术、光谱技术
以上是生物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总结,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生物化学总结 蛋白质

生物化学总结 蛋白质

蛋白质一、概述1.蛋白质:一切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由天然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其种类繁多,各具有一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复杂的分子结构和特定的生物功能;是表达生物遗传性状的一类主要物质。

2.元素组成:CONH。

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为无分支的长链,该长链又称为多肽链)。

一些蛋白质含有非氨基酸成分.3.分类:按形状和溶解性:纤维状蛋白质(形状呈细棒或纤维状,多不溶于水);球状蛋白质(形状接近球形或椭球形,可溶于水);膜蛋白(与细胞的各种膜系统结合而存在。

“溶于膜”)。

4.性质:生物大分子;胶体性质;带电性质;溶解性与沉淀;灼烧时可以产生特殊气味;颜色反应;可以被酸、碱或蛋白酶催化水解。

5.为什么加热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性?二、氨基酸1.α-氨基酸结构:2.分类:必需/半必需/非必需~~根据R基团的化学结构:脂肪族/芳香族/杂环~~根据R基团的极性和带电性质:a.非极性氨基酸:Gly、Ala、Val、Leu、Ile、Phe、Met、Pro、Trpb.极性氨基酸:不带电:Ser、Thr、Tyr、Asn、Gln、Cys;带正电:His、Lys、Arg;带负电:Asp、Glu*非极性氨基酸:R基团为一个氢原子/R基团为脂肪烃/R基团为芳香环。

*不带电荷的极性氨基酸:R基团含有羟基/R基团含有巯基(SH)/R基团含有酰胺基。

*带负电荷的极性氨基酸,R基团带有负电。

*带正电荷的极性氨基酸,R基团带有正电。

3.酸碱化学: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氨基酸在水溶液中或在晶体状态时都以不带电形式和兼性离子形式离子形式存在,在同一个氨基酸分子上带有能放出质子的-NH3+正离子和能接受质子的-COO-负离子。

氨基酸完全质子化时,可以看成是多元酸,侧链不解离可看作二元酸(阳离子—兼性离子—阴离子)。

氨基酸的解离常数K1/K2可用测定滴定曲线的实验方法求得,二元酸的滴定曲线可大致分解为2条一元酸的滴定曲线。

医学生生物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医学生生物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1.主要组成元素:C(50%~55%), H(6%~7%), O(19%~24%) N,(13%~19%)S(0~4%)。

有些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的磷和金属元素铁,铜等,个别蛋白质还含有碘。

其中蛋白质的含氮量比较稳定,平均为16%。

2.含氮量和蛋白质的计算公式:1gN = 6.25gPr3.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人体内有20种氨基酸参与蛋白质的合成,通常是L-a-氨基酸)4.结构通式:R-CH-COOH(其中R表示侧链基团)INH25.氨基酸的分类:(1)酸性氨基酸: 谷氨酸(GIu),天冬氨酸(Asp)(2)碱性氨基酸:精氨酸(Arg),赖氨酸(Lys),组氨酸(His)6.氨基酸具有的理化性质:(1)具有两性电离的性质。

其解离方式取决于其所处溶液的酸碱度。

所有的氨基酸都含有碱性的a-氨基和酸性a--羧基,可在酸性溶液中与质子(H+)结合带正电荷的阳离子(NH3+),也可在碱性溶液中与OH-结合,失去质子变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COO-)。

7.氨基酸的等电点:某一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电子,成电中性,该溶液的PH值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8.肽键:一分子氨基酸的a-羧基和一分子氨基酸的a-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即-CO-NH-。

氨基酸戒肽键联结成多肽链,是蛋白质分子中的主要共价键,性质比较稳定。

9.多肽:十个以上和五十个以下的氨基酸残基。

10.谷胱甘肽(GSH):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组氨酸组成的三肽。

GSH的巯基(-SH)具有还原性,抗氧化作用强。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1)概念:氨基酸的排列顺序(2)主要化学键:二硫键(-S-S-)(3)结构特点:结构各不相同,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空间构象和特异生物学功能的基础。

2.二级结构(1)概念:多肽链的局部有规则重复的主链构象。

(2)主要类型:A.参与肽键形成的6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

生物化学蛋白质章节考点总结

生物化学蛋白质章节考点总结

第三章蛋白质第一节蛋白质概论蛋白质是所有生物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分子和功能分子,几乎所有的生命现象和生物功能都是蛋白质作用的结果,因此,蛋白质是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研究的重点和归宿点。

一、蛋白质的化学组成与分类1、元素组成碳50% 氢7% 氧23% 氮16% 硫0-3% 微量的磷、铁、铜、碘、锌、钼凯氏定氮:平均含氮16%,粗蛋白质含量=蛋白氮³6.252、氨基酸组成从化学结构上看,蛋白质是由20种L-型α氨基酸组成的长链分子。

3、分类(1)、按组成:简单蛋白:完全由氨基酸组成结合蛋白:除蛋白外还有非蛋白成分(辅基)详细分类,P 75 表3-1,表3-2。

(注意辅基的组成)。

(2)、按分子外形的对称程度:球状蛋白质:分子对称,外形接近球状,溶解度好,能结晶,大多数蛋白质属此类。

纤维状蛋白质:对称性差,分子类似细棒或纤维状。

(3)、功能分:酶、运输蛋白、营养和贮存蛋白、激素、受体蛋白、运动蛋白、结构蛋白、防御蛋白。

4、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含量(干重) 微生物50-80%人体45%一般细胞50%种类大肠杆菌3000种人体10万种生物界1010-10121二、蛋白质分子大小与分子量蛋白质是由20种基本aa组成的多聚物,aa数目由几个到成百上千个,分子量从几千到几千万。

一般情况下,少于50个aa的低分子量aa多聚物称为肽,寡肽或生物活性肽,有时也罕称多肽。

多于50个aa 的称为蛋白质。

但有时也把含有一条肽链的蛋白质不严谨地称为多肽。

此时,多肽一词着重于结构意义,而蛋白质原则强调了其功能意义。

P 76 表3-3 (注意:单体蛋白、寡聚蛋白;残基数、肽链数。

)蛋白质分子量= aa数目*110对于任一给定的蛋白质,它的所有分子在氨基酸组成、顺序、肽链长度、分子量等方面都是相同的,均一性。

三、蛋白质分子的构象与结构层次蛋白质分子是由氨基酸首尾连接而成的共价多肽链,每一种天然蛋白质都有自己特有的空间结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蛋白质的(天然)构象。

生物化学总结复习笔记

生物化学总结复习笔记

11章.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代谢1.蛋白质的酶促降解1.1.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一般认为真核细胞对蛋白质的降解有两个体系.其一是溶酶体降解.其二是依赖ATP,在细胞溶胶中以泛素标记的选择性蛋白质的降解.1.2外源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外源蛋白质进入体内,必须先经过水解作用变为小分子的氨基酸,然后才能被吸收.就高等动物来说,外界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和体内合成及组织蛋白质经降解的氨基酸,共同组成体内氨基酸代谢库.所谓氨基酸代谢库即指体内氨基酸的总量.氨基酸代谢库中的氨基酸大部分用于合成蛋白质,一部分可以作为能源,体内有一些非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也是以某些氨基酸作为合成的原料.2.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氨基酸的共同分解代谢途径包括脱氨基作用和脱羧基作用两个方面.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生成氨及α-酮酸.氨基酸经脱羧基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及胺.胺可随尿直接排出,也可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可被排出的物质和合成体内有用的物质.氨基酸脱氨基的方式有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非氧化脱氨基作用和脱酰胺基作用.3.氨的排泄方式水生动物排氨鸟类及爬行动物排尿酸哺乳动物排尿素尿素是哺乳动物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10章.脂质代谢1脂质的酶促水解1.1三酰甘油的酶促水解三酰甘油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可氧化供能也可糖酵解途径生成糖.脂肪酸可彻底氧化供能.1.2磷脂的酶促水解磷脂酶A1和A2分别专一的出去Sn-1位或sn-2位上的脂肪酸,生成的仅含有一个脂肪酸的产物称溶血磷脂.溶血磷脂是一种很强的表面活性剂,能使细胞膜和红细胞膜溶解.2.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2.1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指:脂肪酸在氧化分解时,碳链的断裂发生在脂肪酸的β位,即脂肪酸的碳链的断裂方式是每次切除2个碳原子.细胞溶胶中的长链脂肪酸首先被活化为脂酰辅酶A,然后长链脂酰辅酶A在肉碱的携带下进入线粒体.需要肉碱脂酰转移酶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四步: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循环一次,产生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辅酶A和一分子乙酰辅酶A.1mol软脂酸彻底氧化需要进行7次β-氧化,产生8mol乙酰辅酶A.每次β-氧化产生1mol FADH2 和1mol NADH+H+ ,则共产生7molFADH2和7molNADH+H+ .进入呼吸链氧化生成28mol ATP1.5×7+2.5×7=28;8mol 乙酰辅酶A进入TCA循环氧化可生成80molATP10×8;这样1mol软脂酸彻底氧化一共产生108molATP,因活化时消耗2molATP,故净得106molATP.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与饱和脂肪酸基本相同,单不饱和脂肪酸氧化需要△3-顺,△2-反烯脂酰辅酶A异构酶;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还需要△2-反,△4-顺二烯脂酰辅酶A还原酶和△3-反,△2-反烯脂酰辅酶A异构酶的共同作用.3.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统称为酮体.酮体在肝中产生,可被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生成:在肝中脂肪酸的氧化不是很完全,二分子的乙酰辅酶A可以缩合成乙酰乙酰辅酶A;乙酰乙酰辅酶A再与一分子乙酰辅酶A缩合成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后者裂解成乙酰乙酸;乙酰乙酸在肝线粒体中可以还原生成β-羟丁酸,乙酰乙酸可以脱羧生成丙酮.酮体的氧化:在肝中形成的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进入血液循环后送至肝外组织,通过三羧酸循环循环氧化.β-羟丁酸首先氧化成乙酰乙酸,然后乙酰乙酸在β-酮脂酰辅酶A转移酶或乙酰乙酸硫激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酰乙酸辅酶A,再与第二个辅酶A作用形成两分子一线辅酶A,乙酰辅酶A可进入三羧酸循环循环进行氧化.9.糖的分解代谢1.淀粉的酶促水解1.1 α-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中任何部位的α-1,4糖苷键,β-淀粉酶只能从非还原端开始水解.,β-淀粉酶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水解淀粉中的α-1,6糖苷键的酶是α-1,6糖苷酶.2.糖的分解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葡萄糖醛酸途径、乙醛酸途径.3.糖酵解无氧条件下,1mol葡萄糖变成2mol丙酮酸并伴随ATP生成的过程称为糖酵解.丙酮酸的三条代谢去路:①在组织缺氧情况下丙酮酸还原为乳酸;②酵母菌可以使丙酮酸还原为乙醇;③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糖酵解从葡萄糖开始,分为10步酶促反应,均在细胞液中进行.糖酵解的调控: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植物都存在糖酵解过程,其生理意义主要是释放能量,使机体在缺氧情况下仍能进行生命活动.糖酵解的中间产物可为机体提供碳骨架.糖酵解主要受3中酶的调控:①果糖磷酸激酶;①果糖磷酸激酶是最关键的限速酶.1.ATP/AMP比值对该酶活性的调节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当ATP浓度较高时,果糖磷酸激酶几乎无活性,糖酵解作用减弱;当AMP积累,ATP减少时,酶活性恢复,糖酵解作用增强.2.氢离子H可抑制果糖磷酸激酶的活性,防止肌肉中形成过量乳酸而使血液酸中毒.3.柠檬酸可增加ATP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果糖-2,6-二磷酸能消除ATP对酶的抑制效应,使酶活化.②己糖激酶活性的调节.果糖-6-磷酸是的别构抑制剂.③丙酮酸激酶活性的调节.果糖-1,6-二磷酸是丙酮酸激酶的激活剂;丙氨酸是该酶的别构抑制剂.ATP、乙酰CoA 也可以抑制该酶的活性.糖酵解中ATP的变化:糖酵解阶段中,由己糖激酶和果糖磷酸激酶催化的两步反应,各消耗1分子的ATP.在丙糖阶段,甘油酸—1,3—二磷酸和烯醇丙酮酸磷酸经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个生成1分子ATP,由于果糖—1,6—二磷酸在醛缩酶催化下裂解,相当于生成2分子甘油醛—3—磷酸.因此,每分子葡萄糖在糖酵解阶段净生成2分子ATP.在糖酵解过程中有3步不可逆反应,分别由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其中果糖磷酸激酶是最关键的限速酶,其活性被ATP、柠檬酸所抑制;被AMP和果糖-2,6-二磷酸变构激活.2.糖的有氧分解将糖的有氧分解分为3个阶段,第一是糖酵解阶段,第二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被氧化脱羧成乙酰辅酶A.第三阶段是乙酰辅酶A进入柠檬酸循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三羧酸循环循环: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为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循环.丙酮酸经三羧酸循环循环途径能形成12.5个ATP,每分子葡萄糖能产生2分子的丙酮酸,将产生25个ATP.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是调控三羧酸循环循环的限速酶.其活性受ATP、NADH等物质的抑制.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净生成32分子ATP.乙醛酸途径两种关键酶是苹果酸合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戊糖磷酸途径:两个5碳糖相加生成3碳和7碳糖,后二者相加在生成6碳和4碳糖,5碳与4碳糖相加生成3碳和6碳糖.糖原的分解与合成的关键酶是磷酸化酶与糖原合酶.糖异生:糖异生作用是指非糖物质如甘油,生糖氨基酸和乳酸等合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为什么糖异生并非完全是糖酵解的逆转反应8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1ATP是生物细胞内能量代谢的偶联剂.从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到高等的人类,能量的释放、贮存和利用都是以ATP 为中心.ATP含有一个磷酯键和两个由磷酸基团形成的磷酸酐键.6 酶1酶的概念与特点:酶是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的生物催化剂.三层含义:一,酶是催化剂;二,酶是生物催化剂;三,酶在行使催化剂功能时,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的特点酶的催化效率可以用转换数来表示.2酶的化学本质与组成除核酶外,酶都是蛋白质.酶可以分为单纯蛋白质与缀合蛋白质.缀合蛋白质除了氨基酸残基外,还含有金属离子、有机小分子等化学成分,这类酶称为全酶.全酶中蛋白质部分称为辅酶.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因子.酶的分类:1.氧化还原酶类;2.转移酶类;3.水解酶类;4裂合酶类;5异构酶类;6合成酶类.酶的专一性分类:①结构专一性分为绝对专一性与相对专一性;②立体异构专一性旋光异构专一性和几何异构专一性酶的作用机制:活化分子:反应物一种更高能量的状态.过渡态:活化分子所处的这种需要更多能量的状态.基态:与活化分子相对应的普通反应物分子所处的状态.活化能:处于过渡态的分子比处于基态的分子多出来的Gibbs 自由能.酶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酶活性部位的结构是酶作用机理的结构基础.酶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分子机制:酶分子的活性部位结合底物分子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在酶的帮助下,底物分子进入一种特定的状态,形成此类过渡态所需的活化能远小于非酶促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反应能够顺利进行,形成产物释放出游离的酶,使其能够参与其余底物的反应.与该分子机理相关的因素:1.邻近效应:邻近效应指酶与底物结合以后,使原来游离的底物集中于酶的活性部位,从而减少底物之间或底物与酶的催化基团之间的距离,使反应更容易进行.2.定向效应:指底物的反应基团之间、酶的催化基团与底物的反应基团之间的正确定位与取向所产生的增进反应速率的效应.3.促进底物过渡态形成的非共价作用:当酶与底物结合后,酶与底物之间的非共价可以使底物分子围绕其敏感键发生形变,从而促进底物过渡态的形成.4.酸碱催化:5.共价催化:酶促反应动力学:酶底物中间复合物学说:即酶首先和底物结合生成中=v 间复合物,中间复合物再生成产物.米氏方程:m K S S v v +=][][max ;K m 物理意义:K m 值是反应速率为最大值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其单位是mol/l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抑制剂、温度、ph 值,激活剂.1,通过改变酶必需基团的化学性质从而引起酶活力的降低或丧失的作用称为抑制作用.酶的抑制剂包括不可逆抑制剂与可逆抑制剂.可逆抑制剂可分为:竞争性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剂、反竞争性抑制剂.氯离子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酶活性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方式:1.通过改变酶的分布于数量来调节酶的活性.2.通过改变细胞内已有的酶分子的活性来调节酶的活性.酶的别构调控许多酶具有活性部位外,还具有调节部位.酶的调节部位可与某些化合物可逆的非共价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改变酶的活性,这种酶活性的调节方式称为别构调节.对别构酶加热或用化学试剂处理,可以使别构酶解离并失去调节活性,称为脱敏作用.对酶分子具有别构调节作用的化合物称为效应物.效应物对别构酶的调节作用可分为同促效应与异促效应.同促效应中,酶的活性部位与调节部位是相同的,效应物是底物,底物与别构酶的某一活性部位相结合可促使剩余底物与其它剩余活性部位相结合,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增加,这称为正协同效应.如果底物与酶的某一活性部位结合导致剩余底物更难与其余剩余活性部位结合,则称为负协同效应.异促效应中,酶的活性部位与调节部位是不同的.效应物是非底物分子.酶原的激活酶原:指的是生活物体内合成的无活性的酶的前体.酶原激活:在特定蛋白水解酶的催化作用下,酶原的结构发生改变,形成酶的活性部位,变成有活性的酶.酶原的激活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5脂质与生物膜1.1.1动植物油的化学本质是脂酰甘油.1.1三酰甘油的理化性质:1.3磷脂分为甘油磷脂与鞘磷脂.最简单的甘油磷脂是磷脂酸.1.4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与脂质.4糖类单糖一般是含有3--6个碳原子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最简单的单糖是甘油醛和二羟丙酮.单糖的构型以距离醛基最远端不对称碳原子为准,羟基在左边的为L构型,羟基在右边的为D构型.单糖分子中醛基和其他碳原子上羟基成环反应生成的产物为半缩醛.六元环是吡喃糖,五元环为呋喃糖.六元环更稳定.连接半缩醛羟基的碳称为异头碳.异头物的半缩醛羟基与决定构型的羟基在同侧着为α型,在相反者为β构型.单糖的构型:椅式构象更稳定.糖类衍生物甘露醇在临床上用来降低颅内压和治疗急性肾衰竭.葡糖醛酸是人体一种重要的解毒剂.寡糖寡糖是少数单糖2-10缩合的聚合物,低聚糖是指20个以下单糖缩合的聚合物.麦芽糖成键类型:α1-4糖苷键,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基以糖苷键相连而成的高聚物.多糖没有还原性和变旋性.淀粉天然淀粉一般由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组成.直链淀粉是D—葡萄糖基以α—1,4糖苷键连接的多糖链.直链淀粉分子的空间构象是卷曲成螺旋形的,每一回旋为6个葡萄糖基.显色螺旋构象是碘显色的必要条件,碘分子进入淀粉螺旋圈内,糖游离羟基称为电子供体,碘分子成为电子受体,形成淀粉碘络合物,呈现颜色.其颜色与糖链的长度有关.直链淀粉成蓝色,支链淀粉成紫红色.纤维素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是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线性的由D—吡喃葡糖基以β—1,4糖苷键3.核酸RNA:核糖核酸DNA:脱氧核糖核酸A 腺嘌呤T 胸腺嘧啶G 鸟嘌呤C胞嘧啶U 尿嘧啶核苷:是戊糖和含氮碱基生成的糖苷.核苷酸间的连接键是3,5—磷酸二酯键.碱基序列表示核酸的一级结构,DNA双链的螺旋形空间结构称DNA的二级结构.A与T配对形成2个氢键,G与C配对形成3个氢键.增色效应:核酸水解为核苷酸,紫外吸收值增加.核酸结构的稳定性因素:1 碱基对间的氢键.2 碱基堆积力.3 环境中的正离子核酸变性在核酸变性时,将紫外吸收的增加量达到最大增量的一半时的温度值称溶解温度,即Tm.影响Tm的因素:1.G—C对含量,G—C对含量越高,Tm也越高.2.溶液的离子强度离子强度较低的介质中,Tm较低.3.溶液的Ph4.变性剂复性:变性核酸的互补链在适当的条件下重新缔合成双螺旋的过程成为复性.变性核酸复性时需要缓慢冷却,故又称退火.变性核酸复性后,核酸的紫外吸收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减色效应.影响复性的因素:1 复性的温度 2单链片段的浓度 3 单链片段的长度 4 单链片段的复杂度 5 溶液的离子强度分子杂交:在退火条件下,不同来源的DNA互补区形成双链,或DNA单链和RNA单链的互补区形成DNA—RNA杂合双链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2蛋白质1.蛋白质的分类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2.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等电点:。

生物化学复习重点

生物化学复习重点

⽣物化学复习重点⽣物化学复习重点第⼀章蛋⽩质1.蛋⽩质的元素组成:C、H、O、N、S及其他微量元素,蛋⽩质含氮量:16%公式:每克样品含氮量×6.25×100=100克样品蛋⽩质含量(克%)2.氨基酸通式特点:α-L -氨基酸,只有⽢氨酸没有⼿性(旋光性),脯氨酸为亚氨基酸。

3.氨基酸分类:(1)、酸性氨基酸:⼀氨基⼆羧基氨基酸,有天冬氨酸、⾕氨酸,带负电荷(2)、碱性氨基酸:⼆氨基⼀羧基氨基酸,有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带正电荷(3)、中性氨基酸:⼀氨基⼀羧基氨基酸,有⽢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氨酸、酪氨酸、脯氨酸、天冬酰胺、⾕氨酰胺、丝氨酸、苏氨酸。

不带电荷。

(4)含S氨基酸:甲硫氨酸、半胱氨酸(5)含羟基氨基酸:丝氨酸、苏氨酸(6)芳⾹族氨基酸:苯丙氨酸、⾊氨酸、酪氨酸(7)含酰胺基氨基酸:天冬酰胺、⾕氨酰胺4.氨基酸的等电点PI:氨基酸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的溶液pH。

pI=(pK1,+pK2,)/25.氨基酸紫外吸收:280nm,苯丙氨酸、⾊氨酸、酪氨酸有紫外吸收6.蛋⽩质的⼀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它是指蛋⽩质中的氨基酸按照特定的排列顺序通过肽键连接起来的多肽链结构。

肽键:⼀个氨基酸的a-COOH 和相邻的另⼀个氨基酸的a-NH2脱⽔形成共价键。

7.蛋⽩质⼆级结构的概念:多肽链在⼀级结构的基础上,按照⼀定的⽅式有规律的旋转或折叠形成的空间构象。

其实质是多肽链在空间的排列⽅式蛋⽩质⼆级结构主要类型有:a-螺旋、β-折叠、β-转⾓维持⼆级结构的作⽤⼒:氢键a-螺旋(a-Helix)⼜称为3.613螺旋,Φ= -57。

,Ψ= -47。

结构要点:(1)、多个肽键平⾯通过α-碳原⼦旋转,主链绕⼀条固定轴形成右⼿螺旋。

(2)、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上升⼀圈,相当于0.54nm。

(3)、相邻两圈螺旋之间借肽键中C=O和N-H形成许多链内氢健,即每⼀个氨基酸残基中的NH和前⾯相隔三个残基的C=O 之间形成氢键,这是稳定α-螺旋的主要键。

生物化学考试复习要点总结

生物化学考试复习要点总结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为16%.2.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除甘氨酸外属L-α-氨基酸。

3.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4.半胱氨酸巯基是GSH的主要功能基团。

5.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

6.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因素是氢键7.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

8.溶液pH>pI时蛋白质带负电,溶液pH<pl时蛋白质带正电。

9.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空间结构的改变,并不涉及一级结构的改变。

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 RNA和DNA水解后的产物。

2.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

3.核酸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3′,5′-磷酸二酯键。

4. DNA的二级结构的特点。

主要化学键为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与T, c 与G.5. Tm为熔点,与碱基组成有关6. tRNA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型、三级结构为倒L型。

7.ATP是体内能量的直接供应者。

cAMP、cGMP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第二信使。

三酶1.酶蛋白决定酶特异性,辅助因子决定反应的种类与性质。

2.酶有三种特异性: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立体异构特异性酶活性中心概念:必须基因集中存在,并构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直接参与酶促反应的区域叫酶的活性中心3.B族维生素与辅酶对应关系。

4. Km含义;Km值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对于不能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量,可参照约定参考标尺,或参照测量程序,或两者都参照的方式表示。

5.竞争性抑制特点。

某些与酶作用底物相识的物质,能与底物分子共同竞争酶的活性中心。

酶与这种物质结合后,就不能再与底物相结合,这种作用称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抑制是可逆的,抑制作用的大小与抑制剂和底物之间的相对浓度有关。

四糖代谢1.糖酵解限速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净生成ATP:2分子ATP;产物:乳酸2.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糖原合成酶。

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磷酸化酶。

生化复习知识点总结

生化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主要元素:C、H、O、N、S(P7)2、定氮法:样品中含蛋白质克数=样品的含氮克数×6.253、肽键: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α-羟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全面行成的化学键,是蛋白质分子中的主要共价键,性质比较稳定。

(P11)4、肽:肽是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的化合物,蛋白质不完全水解的产物也是肽。

10个以下氨基酸组成成寡肽,10个以上氨基酸组成称多肽。

(P11)5、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均称为氨基酸残基。

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的肽称为活性肽。

(P11)6、蛋白质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从N端到C端的排列顺序,即氨基酸序列。

主要化学键为肽键。

(P12)7、蛋白质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中相邻氨基酸残基的局部肽链空间结构,是其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

主要化学键为氢键。

(P13)8、蛋白质三级结构:指整条多肽链中所有氨基酸残基,包括主链和侧链在内所形成的空间结构。

主要化学键为疏水键。

(P15)9、结构域:分子量大的蛋白质分子由于多肽链上相邻的超二级结构紧密联系,形成多个相对独特并承担不同生物学功能的超三级结构。

(P16)10、蛋白质四级结构:指各具独立三级结构多肽链以各种特定形式接触排布后,结集在此蛋白质最高层次空间结构。

在此空间结构中,各具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亚基。

主要化学键为疏水键,氢键,离子键。

(P16)第三章、酶1、同工酶: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化学特性不同的一组酶。

亚基:骨骼肌形和心肌形。

组成的五种同工酶:LDH1(H4)、LDH2(H3M)、LDH3(H2M4)、LDH4(HM3)、LDH5(M5)。

(P40)2、酶促反应的特点:催化性、特异性、不稳定性、调节性。

(P41)第五章、糖代谢1、糖酵解反应的特点:在无氧条件下发生的不完全的氧化分解反应,整个过程均在胞质中完成,无需氧的参与,终产物是乳酸;反应中适放能量较少,一分子葡萄糖可净生成二分子ATP。

生物化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生物化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蛋白质: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联系起来的含氮高分子化合物,是机体表现生理功能的基础。

2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

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4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5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6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

7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 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 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8D N 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D N A分子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 N A 双螺旋结构松散,变成单链,称D N A变性。

9D N A的复性:变性D N 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可以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称为D N A的复性。

10核酸酶: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

可分为D N A酶和R N A酶。

11酶: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机体内催化各种代谢反应最主要的催化剂。

12核酶:是具有高效,特异催化作用的核酸,是近年发现的一类新的生物催化剂。

13酶原:无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

14酶的必需基团:酶分子结构中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

15同工酶: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16糖酵解: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糖的过程。

17酵解途径: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18必需脂酸:某些不饱和脂肪酸,动物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要从植物油摄取,是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称为必需脂酸。

生物化学第二章蛋白质知识点归纳

生物化学第二章蛋白质知识点归纳

一、概述
结合蛋白:由简单蛋白与其它非蛋白成分结合而成。按辅基种类分为: 1 核蛋白(nucleoprotein ) 核酸 2 脂蛋白(lipoprotein ) 脂质 3 糖蛋白(glycoprotein) 糖 4 磷蛋白(phosphoprotein) 磷酸基 5 血红素蛋白(hemoprotein ) 血红素 6 黄素蛋白(flavoprotein ) FAD 7 金属蛋白(metallaprotein ) 金属
据R基团 极性分类
例外:
COO+α
H3N C H
R
Gly —— 没有手性
构型与旋光方向没有直接对应关系,L-α-氨基酸有的为左旋,有的为右旋, 即使同一种L-α-氨基酸,在不同溶剂也会有不同的旋光度或不同的旋光方向。
二十种常见蛋白质氨基酸的分类、结构及三字符号
据R基团化学 结构分类
脂肪族AA(烃链、含羟基或巯基、羧基、碱性基团) 杂环AA(His、Pro) 芳香族AA(Phe、Tyr、Trp)
6 结构蛋白(structural protein)
7 防御蛋白(defense protein) 8 异常蛋白 (exotic protein)

氨基酸
1.蛋白质的水解 2.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 3.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一、蛋白质水解
完全水解得到各种氨基酸的混合物; 部分水解通常得到肽片段及氨基酸的混合物。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 大多数的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这20种
一、概述
按生物功能分:
1 酶(enzyme)
2 调节蛋白(regulatory protein)
3 转运蛋白(transport protein) 4 储存蛋白(nutrient and storage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形成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

2.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

3.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所带净电荷为零,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4.肽键:一个氨基酸的a-羧酸与另一个氨基酸的a-氨基脱水缩和形成的化学键。

5.蛋白质的别构效应:又称为变构效应,是寡聚蛋白与配基结合改变蛋白质的构象,导致蛋白质生物活性改变的现象。

6.蛋白质的协同效应:一个寡聚体蛋白质的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寡聚体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结合的现象。

7.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8.凝胶过滤:利用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的分子筛作用利用各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来进行分离9.层析:待分离的蛋白质溶液经过一个固定物质时,根据待分离的蛋白质颗粒的大小,电荷多少及亲和力使待分离的蛋白质在两相中反复分配,并以不同流速经固定相而达到分离蛋白质的目的。

10.胶原蛋白:胶原纤维经过部分降解后得到的具有较好水溶性的蛋白质。

P6211.结构域: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三级结构通常可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者纤维状的区域,折叠得较为紧密,各行期能,成为结构域。

12.免疫球蛋白: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血清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13.波尔效应:pH对血红蛋白氧亲和力的这种影响。

14.热休克蛋白:是在从细菌到哺乳动物中广泛存在一类热应急蛋白质。

当有机体暴露于高温的时候,就会由热激发合成此种蛋白,来保护有机体自身。

15.次级键:除了典型的强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依靠氢键、盐键以及弱的共价键和范德华作用力(即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的各种化学键的总称。

16.肽平面:肽键具有一定程度的双键(C-N键)性质(参与肽键的六个原子C、H、O、N、Cα1、Cα2不能自由转动,位于同一平面)。

生物化学(1)

生物化学(1)

第四章蛋白质化学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有哪些特点?已知生物样品含氮量怎样计算生物样品蛋白质含量?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包括哪些?2、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什么?何谓肽键?3、蛋白质多肽链的方向是怎样的?4、何谓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5、蛋白质二级结构有哪些基本形式?6、维系蛋白质各级结构的化学键分别是什么?第四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1、蛋白质的最大紫外吸收峰是多少?2、什么是蛋白质的等电点?当溶液PH小于、等于、大于PI时,蛋白质在溶液中分别带何种电荷?3、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因素是什么?4、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什么?蛋白质变性后理化性质有哪些改变?蛋白质变性的应用第五章核酸化学第一节核酸的分子组成1、核酸分为哪两大类?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3、核苷酸的基本组成成分有哪些?第二节核酸的分子结构1、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是什么?何谓核酸的一级结构?2、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有哪些?Chargaff法则有哪些?第三节核酸的理化性质6、何谓Tm?DNA分子中的G-C含量或A-T含量与Tm有何关系?7、何谓DNA变性?DNA变性的实质是什么?核酸变性后有什么特征?8、核酸的最大紫外吸收峰是多少?第六章酶第一节酶的分子组成与活性中心1、全酶的组成成分有哪些?各组成成分的作用是什么?2、何谓酶的活性中心?酶活性中心内有哪两种必需基团?第二节酶促反应的特点和机制1、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不同点有哪些?2、酶具有高效性的机制是什么?第三节酶促反应动力学1、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2、何谓Km?有何意义?3、酶的抑制作用包括哪几类?4、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5、什么叫竞争性抑制作用及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动力学参数有何变化?各有什么主要特点?6、反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动力学参数有何变化?7、高温及低温影响酶活性的机制分别是什么?8、激活剂的定义?唾液淀粉酶的非必需激活剂是什么?第四节酶的调节1、酶原的定义及其无活性的根本原因。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笔记(完整版)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一、组成蛋白质的元素1、主要有C、H、O、N和S,有些蛋白质含有少量磷或金属元素铁、铜、锌、锰、钴、钼,个别蛋白质还含有碘。

2、蛋白质元素组成的特点: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

3、由于体内的含氮物质以蛋白质为主,因此,只要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就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推算出蛋白质的大致含量:100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g % )= 每克样品含氮克数×6.25×100二、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氨基酸的分类1.非极性氨基酸(9):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苯丙氨酸(Phe)脯氨酸(Pro)色氨酸(Try)蛋氨酸(Met)2、不带电荷极性氨基酸(6):丝氨酸(Ser)酪氨酸(Try) 半胱氨酸 (Cys) 天冬酰胺 (Asn) 谷氨酰胺(Gln ) 苏氨酸(Thr )3、带负电荷氨基酸(酸性氨基酸)(2):天冬氨酸(Asp ) 谷氨酸(Glu)4、带正电荷氨基酸(碱性氨基酸)(3):赖氨酸(Lys) 精氨酸(Arg) 组氨酸( His)(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1. 两性解离及等电点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

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2. 紫外吸收(1)色氨酸、酪氨酸的最大吸收峰在280 nm 附近。

(2)大多数蛋白质含有这两种氨基酸残基,所以测定蛋白质溶液280nm的光吸收值是分析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快速简便的方法。

3. 茚三酮反应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共热,可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

由于此吸收峰值与氨基酸的含量存在正比关系,因此可作为氨基酸定量分析方法三、肽(一)肽1、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

2、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生物化学 复习资料 重点+试题 第一章 蛋白质

生物化学 复习资料 重点+试题 第一章 蛋白质

第一章蛋白质一、知识要点〔一〕氨基酸的结构蛋白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其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均为α-氨基酸。

每个氨基酸的α-碳上连接一个羧基,一个氨基,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R基团。

20种氨基酸结构的差异就在于它们的R基团结构的不同。

根据20种氨基酸侧链R基团的极性,可将其分为四大类:非极性R基氨基酸〔8种〕;不带电荷的极性R基氨基酸〔7种〕;带负电荷的R基氨基酸〔2种〕;带正电荷的R基氨基酸〔3种〕。

〔二〕氨基酸的性质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

由于氨基酸含有酸性的羧基和碱性的氨基,所以既是酸又是碱,是两性电解质。

有些氨基酸的侧链还含有可解离的基团,其带电状况取决于它们的pK值。

由于不同氨基酸所带的可解离基团不同,所以等电点不同。

除甘氨酸外,其它都有不对称碳原子,所以具有D-型和L-型2种构型,具有旋光性,天然蛋白质中存在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

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在280nm 处有最大吸收值,大多数蛋白质都具有这些氨基酸,所以蛋白质在280nm处也有特征吸收,这是紫外吸收法定量测定蛋白质的根底。

氨基酸的α-羧基和α-氨基具有化学反响性,另外,许多氨基酸的侧链还含有羟基、氨基、羧基等可解离基团,也具有化学反响性。

较重要的化学反响有:〔1〕茚三酮反响,除脯氨酸外,所有的α-氨基酸都能与茚三酮发生颜色反响,生成蓝紫色化合物,脯氨酸与茚三酮生成黄色化合物。

〔2〕Sanger反响,α-NH2与2,4-二硝基氟苯作用产生相应的DNB-氨基酸。

〔3〕Edman反响,α-NH2与苯异硫氰酸酯作用产生相应的氨基酸的苯氨基硫甲酰衍生物〔PIT-氨基酸〕。

Sanger反响和Edmen反响均可用于蛋白质多肽链N端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化合物称为肽,由2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二肽,由3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三肽,少于10个氨基酸肽称为寡肽,由10个以上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多肽。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在细胞、组织和器官水平上的化学过程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了生命体内物质的合成、降解和转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生命活动的调控和影响。

生物化学知识点包括了生物分子的结构及功能、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表达等内容。

下面就对生物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一、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丰富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起着结构支持、酶催化、运输、信号传导等重要功能。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能量来源,也是构成细胞壁、核酸、多糖等物质的重要成分。

3. 脂类:脂类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量储存物质,同时也是细胞膜的主要构成成分。

4. 核酸: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包括DNA和RNA两类,它们负责存储遗传信息和传递遗传信息。

二、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1. 糖代谢:糖代谢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包括糖原合成、糖原降解、糖酵解等过程。

2. 脂质代谢:脂质代谢包括脂肪酸的合成、分解和氧化,以及胆固醇的合成和降解。

3.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代谢包括蛋白质合成、降解和氨基酸的代谢。

4. 核酸代谢:核酸代谢包括核苷酸的合成和降解过程。

5. 能量代谢:生物体内能量的产生主要依靠有机物的氧化和磷酸化过程。

这些过程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等。

三、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1.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双螺旋结构,由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

DNA负责存储遗传信息,并通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进行表达。

2. RNA的结构和功能:RNA是单链结构,由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

RNA包括mRNA、tRNA和rRNA等,它们分别参与遗传信息的转录、转运和翻译。

3.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指DNA的信息转录成RNA的过程,而翻译是指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匹配,从而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大学生物化学简答题总结(蛋白质)免费

大学生物化学简答题总结(蛋白质)免费

第二章蛋白质蛋白质分类1、根据蛋白质分子的外形,可以将其分作3类。

①球状蛋白质:分子形状接近球形,水溶性较好,种类很多,可行使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

②纤维状蛋白质:分子外形呈棒状或纤维状,大多数不溶于水,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成分,或对生物体起保护作用,如胶原蛋白和角蛋白。

有些可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聚集成固态,如血纤维蛋白原。

还有一些与运动机能有关,如肌球蛋白。

有些纤维状蛋白质是由球蛋白聚集形成的,一般归类于球蛋白,如微管蛋白和肌动蛋白。

③膜蛋白质:一般折叠成近球形,插入生物膜,也有一些通过非共价键或共价键结合在生物膜的表面。

生物膜的多数功能是通过膜蛋白实现的。

2、根据分子组成可将蛋白质分为两类。

(1)简单蛋白质:仅由肽链组成,不包含其它辅助成分的蛋白质称简单蛋白质(simple protein),按照溶解度的差别,可将简单蛋白质分为7类,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精蛋白、组蛋白、硬蛋白(2)结合蛋白质:结合蛋白质(conjugated protein)由简单蛋白质和辅助成分组成,其辅助成分通常称为辅基。

根据辅基的不同,结合蛋白质可分为5类: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色蛋白和金属蛋白。

3、按功能将蛋白质分为10类。

(1)酶:酶是具催化活性的蛋白质,是蛋白质中种类最多的类群,新陈代谢的每一步反应都是由特定的酶催化完成的。

(2)调节蛋白:许多蛋白质具有调控功能,这些蛋白质称为调节蛋白。

其中一类为激素,如调节动物体内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刺激甲状腺的促甲状腺素,促进生长的生长素等。

另一类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它们能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转录或翻译。

(3)贮存蛋白质:有些蛋白的生物功能是贮存必要的养分,称贮存蛋白。

例如,卵清蛋白为鸟类胚胎发育提供氮源。

许多高等植物的种子含高达60%的贮存蛋白,为种子的发芽准备足够的氮素。

铁蛋白能贮存铁原子,用于含铁蛋白如血红蛋白的合成。

(4)转运蛋白质:主要有两类,一类存在于体液中,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运氧气,血清蛋白转运脂肪酸。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全)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全)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第一章蛋白质化学第一节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凯氏定氮法:每克样品蛋白质含量(g)=每克样品中含氮量x 6.25氨基酸结构通式:蛋白质是由许多不同的α-氨基酸按一定的序列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具有生物学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氨基酸分类:(1)脂肪族基团: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脯氨酸(2)芳香族基团: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3)含硫基团:蛋氨酸(甲硫氨酸)、半胱氨酸(4)含醇基基团:丝氨酸、苏氨酸(5)碱性基团: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6)酸性基团:天冬氨酸、谷氨酸(7)含酰胺基团: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必需氨基酸(8种):人体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必需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

蛋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氨基酸的两性性质:氨基酸可接受质子而形成NH3+,具有碱性;羧基可释放质子而解离成COO-,具有酸性。

这就是氨基酸的两性性质。

氨基酸等电点:指氨基酸的正离子浓度和负离子浓度相等时的pH值。

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和酪氨酸两种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在波长2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

镰刀形细胞贫血:血红蛋白β链第六位上的Glu→Val替换。

第二节肽肽键: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综合而形成的酰胺键叫肽键。

肽键是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之间的主要连接方式,它是由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缩合脱水而形成的酰胺键。

少于10个氨基酸的肽称为寡肽,由10个以上氨基酸形成的肽叫多肽。

谷胱甘肽(GSH)是一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重要三肽,含有一个活泼的巯基。

参与细胞内的氧化还原作用,是一种抗氧化剂,对许多酶具有保护作用。

化学性质:(1)茚三酮反应:生产蓝紫色物质(2)桑格反应第三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氨基酸在肽链中的排列顺序。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本身的折叠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化学复习总结1、蛋白质概念:是由20种α-氨基酸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具有特定空间构象和生物学活性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几乎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2、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含氮16%(凯氏定氮),粗蛋白质含量=蛋白氮(样品含氮量)×6.25。

3、氨基酸(amino acids)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组成蛋白质的标准氨基酸有20种,19种氨基酸具有一级氨基(-NH2)和羧基(-COOH)结合到α碳原子(Cα),同时结合到(Cα)上的是H原子和各种侧链;Pro具有二级氨基(α-亚氨基酸),各种氨基酸的差别在于侧链R基的不同。

4、20种氨基酸都属于L-构型。

20种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38。

5、氨基酸的分类:⑴根据R的化学结构:①脂肪族氨基酸;②芳香族氨基酸;③杂环氨基酸;④杂环亚氨基酸。

⑵根据R的极性:①非极性氨基酸;②极性、不带电荷氨基酸;③酸性氨基酸;④碱性氨基酸。

6、一般物理学性质:①形态:均为白色结晶或粉末,不同氨基酸的晶型结构不同。

②溶解性:一般都溶于水,不溶或微溶于醇,不溶于丙酮,在稀酸和稀碱中溶解性好。

③熔点:氨基酸的熔点一般都比较高,一般都大于200℃,超过熔点以上氨基酸分解产生胺和二氧化碳。

④旋光性:除甘氨酸外的氨基酸均有旋光性。

⑤光吸收:氨基酸在可见光范围内无光吸收,在近紫外区含苯环氨基酸有光的吸收。

⑥紫外吸收:蛋白质在280nm波长下的紫外吸收性质绝大部分是由色氨酸和酪氨酸所引起的。

色氨酸:279nm苯丙氨酸;259nm;酪氨酸:275nm。

7、氨基酸的化学性质:⑴两性解离(amphoteric ionization):氨基酸在水溶液中或在晶体状态时都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在同一个氨基酸分子上带有能放出质子的-NH3+正离子和能接受质子的-COO-负离子,所以氨基酸为两性电解质。

氨基酸在酸性环境中,主要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在碱性环境中,主要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

在某一pH环境下,以两性离子(兼性离子)的形式存在。

该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所以氨基酸的等电点可以定义为:氨基酸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的溶液pH。

⑵等电点( isoelectric point,pI ):在一定的pH条件下,氨基酸分子中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数相等,即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用pI 表示。

氨基酸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

当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主要从两性离子形式存在。

pH<pI时,氨基酸主要以正离子形式存在。

pH>pI时,氨基酸主要以负离子形式存在。

pK值:指某种解离基团有一半被解离时的pH值。

计算pI:pI = ( pK1+pK2 ) / 2。

酸性氨基酸可以直接把靠酸性的那两个pKa平均;碱性氨基酸可以把较大的两个pKa值平均。

8、蛋白质的N-末端的测定:⑴与茚三酮反应:茚三酮与水反应生成的水合茚三酮,在微酸条件下与α-氨基酸共热,引起氨基酸的氧化脱氨、脱羧反应,最后,茚三酮与反应产物氨和还原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物质(λmax=570nm)。

例外:Pro黄色;Asn、Gln棕色。

⑵与2.4一二硝基氟苯(FDNB)反应(Sanger反应):DNP-氨基酸,黄色,层析法鉴定,被Sanger用来测定多肽的N末端氨基酸。

最先用于胰岛素一级结构的测定。

⑶近年来,广泛使用5-二甲氨基萘磺酰氯(DNS-Cl)代替FDNB来进行测定。

⑷亚硝酸反应(α-氨基特有的反应):氨基酸和亚硝酸反应生成羟酸、氮气和水。

⑸甲醛的反应:用过量的中性甲醛与氨基酸反应,可游离出氢离子,然后用NaOH滴定,从消耗的碱量可以计算出氨基酸的含量。

此法称为间接滴定法。

可以直接测定氨基酸的浓度。

9、蛋白质的水解:⑴酸水解:6mol/LHCl,110-120℃,24h(色氨酸被破坏,Gln和Asn变成Glu和Asp)⑵碱水解:5mol/LNaOH,110℃,24h(部分的水解产物发生消旋化)⑶酶水解:不会破坏氨基酸,也不会发生消旋化,但水解不完全,中间产物多。

蛋白质酸碱水解常用于蛋白质的组成分析,而酶水解用于制备蛋白质水解产物。

10、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以特殊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1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包括肽链数目和二硫键位置。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的分子基础,它包含了决定蛋白质分子所有结构层次构象的全部信息。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包括:⑴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数目;⑵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⑶多肽链内或链间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

其中最重要的是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它是蛋白质生物功能的基础。

12、肽键(peptide bond):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之间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共价键称为肽键。

又称酰胺键(amide linkage)。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连接的基本方式是肽键,肽键大多为反式构型。

肽平面(peptide unit):由肽键中的四个原子和与之相邻的两个碳原子共同构成的刚性平面(CαCONHCα)。

肽平面的意义:是蛋白质结构最小单位,限制了肽链构象数。

13、氨基酸末端分析:N末端:⑴2.4-二硝基氟苯法(FDNB):生成DNP-氨基酸衍生物,黄色,其余都是游离aa。

⑵二甲基氨基萘磺酰氯(DNS-Cl);⑶苯异硫氰酸法(PITC)(Edman降解法)C末端:⑴肼解法(hydrazinolysis):C-terminal 氨基酸以游离形式存在,其余转变成相应的氨基酸酰肼化合物。

⑵羧肽酶法(carboxypeptidase):羧肽酶A:除Lys,Arg,Pro,或倒数第二个为Pro;羧肽酶B:仅水解Arg,Lys,但倒数第二位不可以是Pro。

二硫键:⑴过甲酸氧化法;⑵二硫苏糖醇还原法。

化学法和酶法:⑴化学法:溴化氰(CNBr)裂解法:专一性水解甲硫氨酸(Met)的羧基形成的肽键。

⑵胰蛋白酶法:只断裂R和K的羧基参与形成的肽键。

⑶胰凝乳蛋白酶/糜蛋白酶:断裂疏水性(芳香族)氨基酸的羧基端(F.Y.W)。

⑷胃蛋白酶:断裂键的两端均为疏水氨基酸(R1、R2):主要水解Phe,Leu,Trp,Tyr及其他疏水性残基。

当R1为Pro时不水解。

一般在分析二硫键位置的时候使用胃蛋白酶水解含二硫键的蛋白质。

14、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骨架中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不涉及侧链的构象,也就是该肽段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

维持二级结构的力主要为氢键。

二级结构与侧链R的构象无关。

α-螺旋是蛋白质中最常见和含量最丰富的二级结构。

15、维持蛋白质构象的作用力:⑴氢键(hydrogen bond);⑵离子键(盐键)(electrostatic bond);⑶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force);⑷疏水作用( hydrophobic interaction);⑸二硫键(disulfide bridge)。

16、α-螺旋与17、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在球状蛋白质分子中,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元件(主要是α-螺旋和β-折叠片)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二级结构组合, 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称为超二级结构。

超二级结构有3种基本组合形式:αα、βαβ、βββ。

超二级结构在结构层次上高于二级结构,但没有聚集成具有功能的结构域。

18、结构域(structural domain):多肽链在二级结构或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三级结构的局部折叠区,它是相对独立的紧密球状实体,称为结构域或域。

对于小分子球状蛋白质来说,结构域和三级结构是一个概念,即这些蛋白质或亚基是单结构域;对于大分子球状蛋白质或亚基来说,其三级结构往往由两个或多个结构域缔合而成。

结构域之间常形成裂隙,比较松散,往往是蛋白质优先被水解的部位。

酶的活性中心往往位于两个结构域的界面上。

19、蛋白质的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多肽链中,各个二级结构的空间排布方式及有关侧链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称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三级结构主要靠非共价键(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及共价键的二硫键来维持。

三级结构的特点:三级结构只存在于球状蛋白中,不存在于纤维状蛋白中。

维持三级结构的键除二硫键外都是次级键。

对小分子球蛋白来说,结构域就是它的三级结构。

球状蛋白在水溶液中,大多数非极性侧链总是埋在分子内部,形成一个疏水核。

大部分极性侧链则分布在蛋白质分子的表面,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蛋白质分子周围拥有一层水膜。

所以球蛋白通常都是水溶性蛋白。

20、蛋白质的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独立折叠的球状蛋白质通过非共价键缔合在一起,形成聚集体的方式,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在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中,每一个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该蛋白质的亚基,也称亚单位。

在一种蛋白质中的亚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亚基一般以α,β,γ等命名。

亚基之间以非共价键联系,包括疏水键、盐键、氢键、范德华力。

四级结构的特点:⑴维持四级结构的作用力是次级键;⑵四级结构破坏,蛋白质活性丢失;⑶亚基单独不具生物活性;⑷亚基可为同种或异种,数量不同;⑸亚基在蛋白质中的排布一般是对称的,对称性是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的重要性质之一;⑹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

21、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天然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影响时,其二级结构以上的高级结构遭受破坏,从而导致生物活性丧失,溶解度降低,不对称性增高及其它物理化学常数发生改变,此过程称为蛋白质变性。

实质:维持蛋白质高级结构的次级键(包括二硫键)被破坏,天然构象解体。

变性不涉及一级结构的破坏。

22、蛋白质的复性(renaturation):变性蛋白在去除变性因素后可重新恢复到天然构象,恢复其生物活性,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复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