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土教材的编制
1乡土教材的编制
乡土教材的编制一、编写乡土地理教材的意义乡土地理是地理课程的四大块内容之一,其重要作用体现在:第一,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第二,作为“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三大块内容的延伸和实证,在学习基本知识和区域地理的基础上,结合周围的地理事物展开较为深入的探究,逐步养成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区域分析能力。
第三,由于乡土地理教材主要由地方上完成,并且纳入地方课程的开发计划,因而有利于调动当地地理教师的积极性,并促进他们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编写的基本要求1.确定范围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乡土”范围指县一级行政区,或直辖市区一级的行政单位,比如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普陀区等。
乡土地理所阐述的区域要有明确的地理界线,构成一定的区域空间。
乡土地理的叙述应先交待清楚其行政隶属关系、具体地理位置、区域界线以及与周围地区的关系,还应当阐明学校和家乡的详细区位,比如大致经纬度,与河流、山脉、湖泊、铁路、高速公路、城乡中心、车站等地理标志物的位置关系。
2.要有特色为了建立完整的区域地理概念,乡土地理的阐述可涉及地形地貌、天气气候、河流与湖泊、植被与动物、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城镇建设等诸多方面,但不宜平铺直叙,而要突出特色,重点讨论区域地理特征。
要通过一个区域多方面的探讨,构建特色鲜明、界线清楚、功能明确的地理单元,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地域空间概念,对于区域内的地理事物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有正确的认识。
3.突破“封闭”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一个地理区域不是封闭而是相对开放的。
它与外界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和人的交流,这些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在我国全面推行市场经济、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开放化,与外界的各种交流亦不断扩大。
因此,在阐述乡土地理时,要有开放的、动态的观点,并将其置身于宏观大背景下来讨论,决不能就“乡土”论“乡土”。
基础教育中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
基础教育中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基础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在基础教育的很多方面,乡土音乐教材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基础教育中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
乡土音乐教材是什么?乡土音乐教材是一种在基础教育中使用的音乐教材,它的内容基于本土文化和传统音乐。
它主要包括乡土音乐的歌曲、舞蹈和器乐。
为什么需要乡土音乐教材?乡土音乐教材对于基础教育的意义是多样的。
首先,它可以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而乡土音乐可以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方式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本土文化。
其次,乡土音乐教材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们的成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拥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是必要的,而通过乡土音乐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和乐器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乡土音乐教材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中国拥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音乐,乡土音乐正是这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乡土音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背景,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文化。
如何编写乡土音乐教材?编写乡土音乐教材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
首先,教材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标准和育人要求。
其次,教材应该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地体验到乡土音乐的魅力。
更重要的是,教材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乡土音乐对于他们的生活和成长所带来的影响。
在编写教材内容时,应该尽可能地涵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流派的乡土音乐。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并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此外,编写教材还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
乡土音乐教材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歌唱、演奏和舞蹈等。
通过不同的手段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乡土音乐的学习中,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度地理解和体验乡土音乐。
乡土历史、地理教材的编写与教学
乡土历史、地理教材的编写与教学乡土历史、地理教材的编写与教学一、乡土历史、地理教材编写的基本方法1、坚持实践性和丰富性。
乡土历史、地理教材的编写,必须注重实践性,充分利用一线研究、社会参观、历史古迹和文献资料,加强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以丰富的案例和实例,增强学生对乡土历史、地理的认识和感受。
2、坚持多学科交叉性。
乡土历史、地理教材的编写,要坚持多学科交叉性,充分利用历史、地理、文化的联系、结合和发挥,表现出乡土历史、地理的多元性,复杂性,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汇总历史文献、调查资料等。
3、坚持生活性和动态性。
乡土历史、地理教材的编写,要坚持以生活性和动态性为主,以易于接受的文字和可视化图片表现乡土历史、地理,提供学生生活贴近、内容新颖、有趣并具有实践价值的乡土历史、地理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之在学习乡土历史、地理中方便真实发挥自己的能力、及时实现自我价值。
二、乡土历史、地理教材教学1、注重大环境的引导。
乡土历史、地理教材教学,要把握全局结构和重点,注重用课外活动、学生调查、专家讲话等方式把学生引入乡土历史、地理的话题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解新课的内容打下基础。
2、强调分阶段教学。
乡土历史、地理教材教学,要采取分阶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重复、复习、辅以跨学科活动,解答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在感性中获取信息,用理性思维探讨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乡土历史、地理教材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放大实践性,利用社会资源,结合有效的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研究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乡土历史、地理的认识和感知,唤起学生促进乡土发展的浓厚兴趣,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对语文乡土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对语文乡土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为了配合高中新课标的实施,不少学校都在组织编写语文乡土教材,使语文课程更符合新的要求,我作为一名曾参加过编写语文乡土教材的编者,想给正在准备编写乡土教材的同行们提几点建议。
一、必须明确乡土教材的概念何谓乡土教材?简单地说就是反映家乡历史文化、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材。
乡土教材能让学生更贴近生活。
对土生土长的学生来说,乡土文化是更有生命力,更能深入人心。
我们对乡土教材的编写与研究,就是让学生对乡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尊重乡土文化,就是尊重人类文化。
明确了乡土教材的概念,我们所编写的内容就不会偏离主旨。
二、必须弄清本地区的悠久历史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悠久历史。
这期间已出过不少的历史人物,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有些地区出了不少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等。
在编写乡土教材时,我们应以介绍这些人物为主,便于学生了解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
在编写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应将本土文明成果与其他民族地区的文明成果进行比较,让学生既看到本民族地区的文化亮点,也看到其他民族地区的文化亮点,并吸收其他民族地区的文化精华。
三、必须明确选文的背景及研究价值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
特别是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的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为了更好地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民族,我们对乡土教材的编写要突出乡土味。
我们通过乡土教育,使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承和宏扬,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能更多更好地造就高素质的人才。
四、必须明确编写的目标、内容及重点1、编写目标。
乡土教材的编写与研究目的,就是更好地对下一代进行乡土教育。
因为乡土教育有很强的生命力和亲和力,编写乡土教材,实施乡土教育,研究乡土教材,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
2、编写内容。
根据本地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乡土语言、乡土历史、乡土文化、乡土地理、乡土自然和乡土艺术是我们的编写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乡土教材编写方案
-认识家乡: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
-家乡的节日: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及其庆祝活动。
-家乡的名人:讲述家乡名人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2.初中阶段
-家乡的历史:详细介绍家乡的历史变迁、重要事件等。
-家乡的地理:分析家乡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
-家乡的文化:探讨家乡的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4.持续更新:根据教育政策和社会发展需求,定期更新教材内容。
本乡土教材编写方案旨在为地方教育部门、学校和编写团队提供明确的编写方向和操作流程,以确保教材编写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家乡的孩子们提供富有特色、富有教育意义的乡土教材。
第2篇
乡土教材编写方案
四、编写范围
1.地理环境: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貌特征等。
2.历史文化:挖掘家乡的历史事件、名人典故、文化遗产等。
3.风俗民情:展现家乡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4.产业发展:介绍家乡的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经济发展等。
5.社会进步:展示家乡在教育、科技、卫生、环保等方面的成果。
五、编写内容
3.增强教材的地方特色,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
三、编写原则
1.教育性: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科学性:确保教材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和逻辑性。
3.实用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性与操作性。
4.创新性:鼓励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5.地方性:突出地方特色,展示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修改完善:根据评审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
3.审核阶段
-提交地方教育部门审核:确保教材内容符合教育政策要求。
-修订定稿:根据审核意见,对教材进行修订,形成定稿。
地理乡土教材
地理乡土教材
地理乡土教材是指以本地区特点为主题,通过介绍本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特色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教育的教材。
地理乡土教材的编写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并关注自己所在地区的地理特点,加深对本地区地理环境和特色的认识。
通过对地理乡土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所在地区的地理特点,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土壤等方面的特点,理解地理过程与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提高地理观察能力和认识水平。
地理乡土教材的编写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包括地理位置、陆地形状、海洋位置
等内容,介绍地理位置带来的特点和影响。
2.气候和气候特点:介绍当地的气候类型、气温、降水量、季
节变化等内容。
3.土地利用和农业文化:介绍当地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农业
发展状况和特色农产品等内容。
4.地貌和地形特点:介绍当地的地貌类型、地势特点、地貌景
观等内容。
5.水文地理和水资源:介绍当地的水文地理特点、水资源状况、江河湖泊等内容。
6.人文特色和人文地理:介绍当地的历史人文背景、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
地理乡土教材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地理特点,
加强对本地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观察力和研究能力。
通过学习地理乡土教材,学生能够理解地理现象与当地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当地的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提供参考和思路。
乡土教材编写方案
乡土教材编写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乡土教育正逐渐受到重视。
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增强他们对于家乡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的认知,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因此编写乡土教材,不仅对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于保护乡土文化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编写目的本编写方案的目的是制定一套科学、实用、符合实际的乡土教育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对乡土的热爱和认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三、编写内容1. 教材的编写原则①突出地方特色与优势针对各地方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特色,有针对性的编写教材,体现核心竞争力;②与时俱进,注重实效采用先进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现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③严谨规范,注重规范严谨学术,确保教材内容的正确性和权威性,注重规范和规律。
2. 教材的编写内容教材的编写内容包括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相关知识,并通过课文、图表、图片等形式进行展示。
具体内容如下:①政治:介绍本地区的政治地位,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引导学生培养珍爱祖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②历史:介绍家乡的历史沿革、人物故事、历史名胜等,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变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③地理: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提高地理素养。
④文化:介绍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情况,发掘本土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
四、编写方法1.调研阶段调研本地学生、家长、教师的需求,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乡土教育的兴趣度,收集资料和各种数据,全面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文化、社会发展和经济形势。
2.编写阶段根据调研结果,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采用图表、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家乡的文化和自然风光,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家乡。
3.试用阶段在编写完成后,进行试用阶段,在全校或者全市范围内进行试用,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不断完善教材,提高编写质量,保证教学效果。
地理乡土教材
地理乡土教材地理乡土教材对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起着重要作用。
它帮助学生从一个更深入、更具体的角度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意识。
本文将探讨地理乡土教材的编写原则、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以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建议。
一、编写原则地理乡土教材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1.准确性:地理乡土教材需要提供准确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貌特征、气候环境等。
这些内容必须经过科学验证和实地考察,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与时俱进:地理乡土教材应随时代发展而更新。
它应该反映社会、经济、科技的最新进展,以便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最新发展动态。
3.贴近学生:地理乡土教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出发,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和热爱。
二、内容安排地理乡土教材的内容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概念:教材应该介绍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如城市、乡村、河流、山脉等,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地理知识体系。
2.地貌特征:教材应该介绍家乡的地貌特征,如平原、丘陵、山区等,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不同地貌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气候环境:教材应该介绍家乡的气候环境,包括温度、降水、季风等要素。
通过对气候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的形成原因和对生活的影响。
4.资源分布:教材应该介绍家乡的资源分布情况,如农田、水资源、矿产等。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资源的分布规律,认识资源的重要性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5.人文地理:教材还应介绍家乡的人文地理特点,如人口分布、民俗文化、乡村发展等。
通过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地理乡土教材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
1.讲授与演示:教师可以结合课件、图片、地图等多媒体资料,对地理乡土知识进行讲授和演示,使学生对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更清晰的认识。
2.实地考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体验家乡的不同地理特点。
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方法
一、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原则
一、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原则
1、地域性原则:乡土地理教材应突出地域特色,充分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人文历史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培养地域认 同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原则
2、实践性原则:乡土地理教材应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调查、实验等方式获取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教材中应提供相 应的实践材料和案例,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二、编写国别化对外汉语教材的原则
4、注重跨文化交际:教材应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引入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方式,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编写国别化对外汉语教材的原则
5、保持科学性和系统性:教材内容应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和顺序,从简单到 复杂,从基础到高级,逐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二、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方法
2、搜集整理资料:搜集与家乡相关的地理资料是编写乡土地理教材的重要环 节。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走访等方式获取丰富的资料,包括地图、照片、统 计数据等。在整理资料时,要注意筛选和核实信息的准确性,确保教材内容的质 量。
二、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方法
3、组织编写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搜集的资料,组织编写教材内容。可以采 用章节式或主题式等不同的编写方式,将内容分为不同的模块或单元。同时,要 注重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地理教材的编写也在不断演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 分享我在地理教材编写过程中的感悟,包括对教材内容的优缺点、编写过程中的 收获和体会等。
一、确定主题
一、确定主题
在编写感悟前,首先需要明确文章的主题。根据关键词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 析,我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应围绕地理教材编写的重要性和编写过程中的挑战与 收获展开。
小学乡土教材实施方案
小学乡土教材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
乡土教育是指以农村为背景,以农村为教材,以农村为实验场所,以农村为实践基地,以农村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乡土教材是指以农村为内容,以农村为主题,以农村为素材的教材。
小学乡土教材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小学生对于乡土知识的需求,促进乡土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对乡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乡土情怀和文化素养。
二、实施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乡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乡土情怀;2. 丰富小学生的乡土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对乡土的探索和发现;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乡村振兴,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三、实施内容。
1. 课程设置,在小学教育阶段,将乡土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如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乡土风情和特色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乡土的魅力。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乡村,开展田野调查、农耕体验、乡村游学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乡土的风土人情,增强对乡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乡土教材编写,编写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乡土教材,内容包括乡村风物、农耕文化、民俗传统等,形式丰富多样,生动有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4. 乡土教育资源整合,整合乡土教育资源,建设乡村实践基地、乡土文化馆、乡村图书馆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乡土教育机会和资源支持。
四、实施策略。
1. 教师培训,加强乡土教育理念的宣传和普及,组织教师参加乡土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乡土教育意识和水平,增强他们的乡土教育教学能力。
2. 学校支持,学校要积极支持乡土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和经费支持,营造良好的乡土教育氛围。
3.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乡土教育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乡土教育成长。
4. 社会参与,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乡土教育,建立乡土教育联盟,共同推动乡土教育的发展。
五、实施保障。
1.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文件,明确乡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为乡土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乡土教材实施方案
乡土教材实施方案
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乡土教材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的乡
土意识和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进乡土教材的实施工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乡土教材的编写是实施方案的重要环节。
在编写乡土教材时,需要结合
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突出乡土教育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同时,编写乡土教材还需要注重与学科教学内容的衔接,确保乡土教材既能传承地方文化,又能满足学科教学的需求。
其次,乡土教材的推广和应用是实施方案的关键环节。
在推广和应用乡土教材时,需要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乡土教材的编写和使用。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乡土教材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使乡土教材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
此外,乡土教材的评估和监督是实施方案的保障环节。
在评估和监督乡土教材
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评估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对乡土教材的编写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乡土教材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乡土教材的质量和有效性。
总体来说,乡土教材的实施方案需要从编写、推广应用、评估监督等方面全面
考虑,确保乡土教材能够真正发挥其在乡土教育中的作用。
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乡土教材实施工作,为提高学生的乡土意识和文化自信心做出积极贡献。
乡土教材期末总结
乡土教材期末总结一、前言乡土教材是一种本土化的教材,以本地文化、地理特点、历史风貌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对乡土的热爱和认同感。
乡土教材的特点是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参与性。
期末到了,我们对这应兴起乡土教材的总结和评估,以期指导今后的教与学实践。
二、教与学实践总结1. 教师端(1)教材编写。
乡土教材的编写需要教师对本地的文化、地理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将本土特色融入到教材中,使其具有地方色彩和民俗风味。
(2)教学方法。
乡土教材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评估方式。
乡土教材的评估方式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写作、实地考察等方式,以期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2. 学生端(1)参与程度。
乡土教材的学习需要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和研究来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
(2)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增强对乡土的认同感和热爱,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演讲、展览等方式来展示他们对乡土的理解和感悟,以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收益。
三、乡土教材的优势和不足1. 优势(1)贴近学生生活。
乡土教材以本地特色为基础,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自己所处的环境。
(2)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性。
乡土教材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参与性,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乡土教材通过实践活动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2. 不足(1)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乡土教材的编写标准和评估标准还不够统一,导致一些教材内容的权威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
(2)教材资源不足。
乡土教材的编写需要大量的本地资料和数据支持,但目前教材编写者缺乏相关资源的支持,导致一些乡土教材的质量有待提高。
编写乡土地理教材,素材收集是关键一步
言表达方式。材料使用要遵循教材编写 原则,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增 设 阅 读、 活 动、 思 考、 作 业 等 环 节, 采用图表、文字、漫画等多种呈现方式, 增强趣味性,由浅入深,启发学生思考, 激发乡土情感;其次要尽可能多地选取 易于转化为图表的资料,使材料更具有 可读性。
64
实践者说
编写乡土地理教材,素材收集是关键一步
文 | 高小青
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需要搜集大量 的资料,而资料筛选的质量直接决定后 续工作成效。如何从繁杂多样的资料中 采选到需要的素材?首先要构思提纲, 明确选取内容,并提炼采选的原则与方 法,让编写者有法可循;其次要明确材 料来源,反复核实材料的科学性;最后 要符合学情需要,规范使用地理术语, 突出育人功能。
此外,要加强地图的选用。“ 左图 右书”是地理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地 理教学必须突出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 协调、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地图是 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区域认知也是学 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乡土地图的采 选难度大,是乡土地理选材中的难点之 一,存在图片来源不明、模糊不清、缺 少地图基本要素、亲自拍摄受设备和摄 影技术的限制、图片不美观等问题。针 对上述问题,编者要选取有明确来源的 区域地图,一般选用已经出版的专著中 的专业地理图件或国家指定网站的图片 素材作为底图,然后通过绘图软件,对 地图进行编辑;编者自己拍摄图片,需 要使用像素较高的摄影设备,确保图片 美观、实用。
明确素材来源,确保科学准确
我们搜集的材料大多来自文献、报 刊、媒体、政府网站、实地调查等渠道, 资料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也带来了材料 不充分、素材老旧、地图模糊、数据来 源不明等问题。例如近年来渝黔高铁、
浅谈中小学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方法
浅谈中小学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方法浅谈中小学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方法摘要:广东省是《美术课程标准》施行的实验省份之一,本文以广东省为例,探讨了有关课程资源开发中乡土美术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为:统筹于美术新课标的原则,突出地方性的原则,坚持实用性原则。
方法有:教师自编,学校与社会单位合编,地方学校汇编等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乡土美术教材编写原则方法“教材是课程标准规定下的课程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转化的产物”。
[1]美术教材有着各种各样的呈现方式,有教科书教材、视听教材、现实教材、电子教材等。
这些都可以概括为文本教材和非文本教材两种。
乡土美术教材对现行通用美术教材之下的弹性空间是一种充实。
乡土美术教材不是一个新名词,《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乡土教材”的解释是:“以本地方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状况等为内容的教材。
”[2]美术学科的乡土教材,根据我国美术教育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常锐伦先生的解释可以分为两种:其一“可以理解为在这块土地上滋生和延续的具有本地特色艺术风格的美术和在这块土地历史上人们创造的美术遗存”。
其二是“地方版教材,是相对过去由中央统编教材而言,故称地方教材”。
[3] 广东省是新一轮《美术课程标准》施行的实验省份之一,全省各地方的美术资源应有尽有,为了拾取这些曾一度被通用教材忘却的资源,很有必要根据地方情况编写若干套地方特色浓郁的乡土美术教材,以满足《美术课程标准》有关课程资源开发的需求。
现笔者根据个人多次带领美术教育学生教育实习积累的经验,谈谈中小学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方法。
一、原则“教育部门明确规定,实验区选用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应是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材,省级教育部门必须全部印发教育部的《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实验区根据情况自行选用,并规定以县级实验区为单位组织实验教材的选用。
”[4]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是编写乡土美术教材的一个核心的指导原则。
温州乡土教材录像资源编制方案
附件:温州乡土教材录像资源编制方案(2009 --2011年)一、编制背景和意义:温州是浙江省的教育大市,是浙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是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 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温州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雁荡山、楠溪江等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雁荡山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它的科学价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5个项目已经文化部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人们创造了无数奇迹,闻名遐迩。
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温州地方特色,也为了进一步挖掘温州乡土特色资源,拟组织编制温州乡土教材资源录像教材。
顾名思义,乡土教材是和本乡本土关系密切的教材形式,内容涵盖当地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民族风情习俗、民间工艺等。
录像教材可以打破地域界限、还原事件真相,将主要内容系统、形象地传授给学生,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
二、编制指导思想遵循“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的原则,充分反映温州的地方特色,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传承、风土人情,认识家乡社会发展的现状,感受奋发向上的“温实用文档州精神”,尤其是帮助学生形成公民道德、保护自身、遵纪守法、民族团结、善待环境、重视国防等基本观念,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感情。
紧密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让学生能通过录像资源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要体现科学性,突出资源的教学性,力求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教材的编制
一、编写乡土地理教材的意义
乡土地理是地理课程的四大块内容之一,其重要作用体现在:第一,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第二,作为“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三大块内容的延伸和实证,在学习基本知识和区域地理的基础上,结合周围的地理事物展开较为深入的探究,逐步养成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区域分析能力。
第三,由于乡土地理教材主要由地方上完成,并且纳入地方课程的开发计划,因而有利于调动当地地理教师的积极性,并促进他们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编写的基本要求
1.确定范围
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乡土”范围指县一级行政区,或直辖市区一级的行政单位,比如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普陀区等。
乡土地理所阐述的区域要有明确的地理界线,构成一定的区域空间。
乡土地理的叙述应先交待清楚其行政隶属关系、具体地理位置、区域界线以及与周围地区的关系,还应当阐明学校和家乡的详细区位,比如大致经纬度,与河流、山脉、湖泊、铁路、高速公路、城乡中心、车站等地理标志物的位置关系。
2.要有特色
为了建立完整的区域地理概念,乡土地理的阐述可涉及地形地貌、天气气候、河流与湖泊、植被与动物、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城镇建设等诸多方面,但不宜平铺直叙,而要突出特色,重点讨论区域地理特征。
要通过一个区域多方面的探讨,构建特色鲜明、界线清楚、功能明确的地理单元,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地域空间概念,对于区域内的地理事物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有正确的认识。
3.突破“封闭”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一个地理区域不是封闭而是相对开放的。
它与外界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和人的交流,这些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在我国全面推行市场经济、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开放化,与外界的各种交流亦不断扩大。
因此,在阐述乡土地理时,要有开放的、动态的观点,并将其置身于宏观大背景下来讨论,决不能就“乡土”论“乡土”。
4.人地协调
当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不少地方自然灾害愈演愈烈,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因此,乡土地理必须突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强调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人地协调。
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列举一些生动的地理事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会怎么样,违背自然规律、搞短期行为会造成什么恶果。
还可分析本区的环境生态状况是好转还是恶化?原因在哪里?区内的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界有哪些影响?区内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以及所应采取的减灾防灾措施。
5.关注变化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可较为系统地介绍这些年来本区所发生的显著变化,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并介绍本区在新时期的发展规划和将要建设的重点项目,使学生对未来产生美好憧憬。
还可列举本区不同时期的地图:看一看家乡有哪些重大变化?一些重点工程建设对于本区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6.强化实践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多安排一些探究性学习的内容。
在课程活动的安排上,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调研,多考察,开展专题讨论或撰写小论文,就家乡某一方面的发展提
出设想。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乡土地理课程中,至少安排一次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
可在乡土地理教材中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7.结构多样
乡土地理教材的结构不必强调一致,可考虑以部门地理阐述为主线,也可考虑以区域专题探讨为主线,或者两者相互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