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起源目的和终极标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道德概述 PPT

道德概述 PPT

(二)道德的作用方式
1、道德通过道德舆论的褒扬和贬斥来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 2、道德通过传统习惯的力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3、道德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 道德作用方式的基本特征: 非强制性,以“教化”为主
三、道德观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 1、主要规范:互助、平等 2、基本观念:正义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
2、什么是道德?
在伦理学意义上,道指做人之道,即人之因此为人必须共同遵守的普遍原 则,德则指修道有得,即人遵循为人处事之道所具有的行为和品德。 “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宋朱熹注《论语》)德的 实质就是心中得道,行为合乎一定的规矩。
■道德的概念: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重要道德规范:自由、平等、博爱 资产阶级的道德核心与原则:利己主义
感谢您的聆听!
《管子》牧民篇:“仓廪实,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 律”。 ---马克思 马克思在这个地方所说的“自律”,是指人类依据自己制定的道德 原则、道德规范对自己的言行加以指导和约束。“他律”则指人 们的言行受超人类和社会之外的神的力量和神的意志的支配,而人 类本身则丧失了对自己支配、控制的精神和能力。如此,马克思通 过“自律”和“他律”把社会道德和宗教神学道德对人类精神的 不同作用方式区别开来。
3)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三个方面:ⅰ)道德的变化同经济关系的变化并不同步;
关系和作用;
ⅱ)道德相对独立地直接通上层建筑的其他成分发生
ⅲ)道德有它自己独立的发展历程。
4)道德具有阶级性
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同阶级关于好与坏、善与恶、正义与邪恶的道德标 准是不同的;

道德的起源发展及其规律概述(PPT 43页)

道德的起源发展及其规律概述(PPT 43页)

3、社会意识是道德起源的精神条 件。人类社会意识的形成,使人明确认 识到活动的环境与对象,并且给活动注 入了目的和意图,使活动具有了自觉自 为的成分。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社会 交往的频繁,人际交往需要约束个人行 为的要求越来越明朗,当这种普遍的、 共同的要求经过一定的集中概括,“应 该”的要求从一般的价值观念中分离出 来,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出现,就形成了 比较严格和系统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二、道德发展中的批判继承规律
道德发展是新道德取代旧道德的过 程,而这一过程是批判(克服)与继承 (保留)的辩证统一。通过批判,新道 德超越旧道德,获得崭新的性质;通过 继承,新道德保留旧道德中优秀的成份, 为自己的发展打下基础。
对中华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态度
传统道德中的优秀方面:
重视人伦关系的和谐相处,如孔子的“仁者 爱人”,“五伦: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三、道德起源的具体进程
在愚昧时代有野蛮时代的早期、中期,道 德处于孕育、萌芽状态。当时,萌芽状态的道 德与朴素的风俗习惯、自发的宗教、图腾崇拜 等混杂在一起,共同构成原始人的社会意识, 起着调节原始人社会关系的作用。到了野蛮时 代的高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 了两次社会在分工,使当时的社会关系复杂化, 并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及不同群体之间的矛 盾。在矛盾的产生与解决的多次反复中,原始 人逐步确立了比较明确的道德要求,如维护氏 族与部落的整体利益、平等、互助、共同劳动 等。但是当时的道德是过渡型的,还不具备构 成道德的三大要素的全部内容。
与资产阶级道德相对立,无产阶级形成了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新兴道德,并代表了人类 道德发展的方向。
第三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从道德的历史发展中,展示出道德 在人类生活中千姿百态的表现,透过这 些表现,以辩证的、历史的眼光去看, 在其背后,存在着深刻的、稳定的、必 然的规律。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与发展(《伦理学》PPT课件)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与发展(《伦理学》PPT课件)
物质表现就是金钱,它代表一切事物,人们和社会关 系的价值”。 第二,工人在平等和自由的表象下成为资本的奴隶。 第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劳动异化的根源。
(二)以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道 德
(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抽象性和虚伪 性
(四) 无产阶级道德开始形成并在实践中发展 第一,崇尚集体主义精神。 第二,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 第三,与资产阶级斗争的革命勇气。
一、原始社会道德 二、奴隶社会道德 三、封建社会道德 四、资本主义社会道德 五、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一、原始社会道德
原始社会道德是人类道德的最初形态,也是人类文明 最原初的展示。
(一) 平等互助的原始共同体道德 (二) 单纯质朴的道德形式及其绝对的道德权威 (三) 超脱于蒙昧的道德与野蛮并存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野中,“物质生活的生产 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 程”。
因此,道德的起源只能从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以及人们在其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去思索和把握。
(一)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道德是人和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动物的本能行为中 不存在真正的道德。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创造 了人、社会和社会关系,也创造了人类社会的道德。
二、道德在善恶矛盾的辩证运动中发展
道德自形成起就存在着善恶矛盾,不同所有制条件 下存在不同性质的善恶矛盾。道德在善恶矛盾的辩 证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总趋势是进步的,但这种 进步体现为在曲折中上升和前进。
(一)辩证理解恶在道德进步中的作用 (二)善恶观念的碰撞与澄清推动道德观念的更新 (三)扬善抑恶的评价和行为推动道德行为的进步

道德的起源发展及其规律概述(PPT 43张)

道德的起源发展及其规律概述(PPT 43张)


泸沽湖素有“东方女儿国”之称, 居住湖畔的摩梭人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初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保留着母系社 会男不娶、女不嫁,男女之间建立偶居 婚姻关系的走婚习俗,带给人们一种神 秘的感觉,并且成为当今世界研究人类 社会形态和母系社会婚姻习俗的鲜活材 料。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当政府 主导下,泸沽湖边的摩梭人开始发展旅 游产业。先是一家一户招揽游客,后来 由多家联合成立旅游开放公司开展旅游 产业。 由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原始纯朴的 摩棱风俗与伦理道德发生了实质性的变 化。
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前提。劳动 是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使人真正人的起点。 劳动不但创造了人本身,而且也创造出社会, 创造出社会关系,创造出人的道德。劳动成 为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前提,这集中体现在以 下在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创造了道德的主体; 第二,劳动创造了人对道德的需要; 第三,在劳动中形成了道德产生和发展的 动力。

2、社会关系是道德起源的直接基 础。只有在社会中,发生个人与整体、 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之后,只有 当人将其合群的本能上升交往关系时, 道德才有可能发生。 道德从萌芽到形成,是同社会关系 的日趋复杂相一致。临时的社会关系 (原始社会早期)→稳定的社会关系 (原始社会中期以后)。 原始的图腾崇 拜、风俗习惯→道德。


3、社会意识是道德起源的精神条 件。人类社会意识的形成,使人明确认 识到活动的环境与对象,并且给活动注 入了目的和意图,使活动具有了自觉自 为的成分。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社会 交往的频繁,人际交往需要约束个人行 为的要求越来越明朗,当这种普遍的、 共同的要求经过一定的集中概括,“应 该”的要求从一般的价值观念中分离出 来,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出现,就形成了 比较严格和系统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1第二章 道德的本性和起源.ppt伦理学课件

1第二章 道德的本性和起源.ppt伦理学课件

/show/1HEjPvKyKcy D9dRX.html(虐牛)
社会的道德需要
两个女孩儿的命运 (关于罪名的界定) 人类社会:利益合作体系;人是社会动物 社会道德需要:道德的起源和目的 关于人类的社会活动——财富的活动 精神的活动 人际交往活动 基于社会性活动的管理——创造财富的管理活动 不 创造财富的管理活动(政治和德治) 政治(权力管理)——暴力强制 行政强制 德治(非权力管理)——自愿服从的力量 舆论强制
无私利他:己他利益冲突的道德终极标准 柯华文与尾生之比较 自我牺牲与损人利己 必要性(对自我牺牲的误区) 己他利益冲突时,“最大利益净余额”和“最大多 数人最大利益”标准表现为“自我牺牲”(无私利 他) “当私人利益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发生冲突时, 功利主义比常识更严格要求自我牺牲”——西季威 克 无私利他仅仅适用于自我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 而不适用于利益一致可以两全的情况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代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类才是目的,才拥有自己的善和 利益,而一切非人类存在物都不过是为人类利益服务的手 段,只具有工具价值,而不具有自己的善或利益。 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权力论者辛格、雷根 一切生物甚至整个生态系统都应该得到道德关怀而成为道 德共同体的成员,一切道德善恶都应该以人类与非人类存 在物的利益为标准。
无害一人地增进利益总量:利益不相冲突的道德终 极标准(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孟子) 哈曼实验 1.一个医生,如果把极其有限的医药资源用来治疗 一个重病人,另外5个病人就必死无疑;如果用来 救活这5个病人,那个重病人就必死无疑。如何? 2.有5个分别患有心脏病、肾病、肺病、肝病、胃 病的人和一个健康人。这5个病人如果不进行器官 移植,就必死无疑;如果杀死那个健康人,把他的 这些器官分别移植于这5个病人身上,这5个病人 就一定能活命,而且会非常健康。如何?

道德的起源、目的和终极标准23页PPT

道德的起源、目的和终极标准23页PPT

道德的起源、目的和终极标 准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谢谢!
36、自己的鞋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道德的起源和发展演变(PPT 45张)

道德的起源和发展演变(PPT 45张)

一、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道德赖以产生的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是人们在社会生 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 在人的所有活动中,最伟大、最有价值、也是把人真 正同动物严格区分开来的,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劳 动。劳动不但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出社会,创造出 社会关系,创出人的道德。由于劳动,人才认识到人 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各种意识。人 的一切知识,包括道德意识和知识,都是从社会实践, 首先是从社会生产实践中获得的。道德是人们的社会 存在即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物质生活和 社会实践中产生和逐步形成的。
一、道德的起源

简单来说,道德的起源过程可简单概括如下: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相互之间的 社会关系和交往联系复杂化了,就出现了个人利益与 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于 是便产生调整这种矛盾的要求和意识。这种要求和意 识起初只是少数人的,以后经过总结和传播,逐步成 为多数人的意识和要求,形成具有道德规范意义的风 俗习惯,产生了履行这种风尚习俗的责任感和义务观 念,这便是最初的道德现象。
一道德的起源?人类最早并没有道德规范而是有一些风俗后成习惯以后发展成为族规民约后来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样化才产生的初步的道德以后不断逐步演变成为比较牢固的道德意识道德心理和道德感情特别是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道德便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意识形态统一的道德也分裂成为彼此相对立的阶级道德
一、道德的起源

(3)劳动活动创造了道德产生与发展的 动力。
原始劳动的“完满性”决定了人与人、个人与整体在根本上的一 致;个人没有自我观念,没有对利益的追求,一切都从属于整体 、从属于劳动过程。随着劳动的发展,劳动产品的剩余,使得原 始人产生了利益的观念和追求;利益的追求又把自然的差别与分 工变成了社会的差别与分工。人与人、个人与整体的统一被打破 了,而氏族要保持自身的存在,又必须维护这种统一。早已存在 的风俗习惯第一次被自觉地赋予这方面的功能,进而又创造出种 种其它形式的东西,行使着约束行为的功能。人际关系的差距越 大,对道德的需要越大,道德发生的动力也就越大。劳动不仅产 生了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引起人与人的差距和矛盾,推动着道德 的产生,而且也产生了人们对自身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道德(1)PPT课件

道德(1)PPT课件
(2):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推动了道德的 发展。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本质是指道德区别于其他事物 的根本性质,是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 联系和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 性 、规律性的总和。
道德是受社会经济关系制约的一种 社会意识
道德的本质既不能从人的主观意志中,也 不能从神或上帝的意志中去寻找,道德的 本质蕴藏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社会经济 生活中。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首先,道德对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
固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其次,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 量。
第三,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进行阶级斗争的重
要武器。
第四,道德通过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
的 其他部分发生影响,从而间接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
第五,道德对社会稳定和人们日常生活及交往
道德能够通过激励、评价等方式,造成社会
舆论,形成社会风尚,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 想人格,来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境界和 道德品质。
道德教育是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
4:辩护功能:
也叫道德的论证功能,指对某些事物 和现象特别是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进 行道德的辩护和论证。
道德的辩护能够促使现实的经济基础 及其上层建筑深入到社会成员的道德 意识中,以获得道义上的支持。
道德观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的含义道德:
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本质:经济基础、关系
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 (存在方 式)
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总和) 评价:“善”—“恶”
主要内容:
一: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 道德的历史发展
主要特点: (1)道德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认识社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功能[优质ppt]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功能[优质ppt]
社会感情,即对同胞的同情心的发展的必然结果。 爱尔维修:道德是人们这种自爱感情的产物和反映。 费尔巴哈:没有快乐感的地方,也就不会有善与恶的区
别。
5、需要论
认为道德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自己为自 己立法的产物。
道德作为人类理性的结晶,不是表达个人的偏爱和 欲求,而是表现人们的共同愿望和需要。
就是动物合群性道德情感的表露。 同种之间互相扶持的事实(狼群、大象、企鹅)
马克·比科夫:动物们也有道德感
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生态学家 “人类拥有道德感、动物没有道
德感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信奉,但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件事远 非这么简朴。就像人类一样,不 同的动物中也存在着道德感。但 各种动物间的道德标准都有其生 物特别性,所以很难互相进行比 较或和人类进行比较。” 咬伤同伙的狼和山狗会被“放 逐”
道德规范独立表现出来。
二、道德的本质
【学生关于道德本质的看法】: 道德的本质是人性的潜在发展 内化 是人们对各类行为所追求的,认为是正确的、理应遵守的准则,是良知引导的一种约束。作用 知道人们如何为人处事,塑造真善美。真善美化作行动。(多人这样认为)内化 符合人们追求集体美好而存在的潜在的约束。规范 道德是人类的进化。起源 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力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体现了人类最伟大的一面。作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规范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规范 复杂庞大的准则体系。规范 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只是在人的一生中没被意识到并发掘而已。本体 摩西十诫。规范 人的精神行为准则。内化的规范 心灵的底线,凭自己的良心。内化的规范 社会运转的隐性维持元素。从作用来说 为人类社会保持正常秩序的规范。从作用来说 道德是衡量一个人行为好坏的标尺,而这个标尺以舆论为准则、何谓道德的底线、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1.中国传统道义论的观点
第一,义以为上,舍生取义。 第二,见利思义,以义制利。 第三,义为利本,义以生利。 第四,兴天下利,利济苍生。
14
2.西方道义论的主要观点:以康德思想为例
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 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 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 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
15
人是理性的存在。 道德义务是人的理性自律。 绝对命令就是普遍法则。 “要只按照你 同时愿意也能够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 动”。 人是目的。
16
道德终极标准
1、道德终级总标准:增加全社会和每 个人的利益总量
内涵: (1)增加还是减少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 益总量,是评价一切行为善恶的终极标准。 (2)增加还是减少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 益总量,是评价一切道德优劣的终极标准。
1
一、道德的起源
1. 道德自然起源说 2. 道德契约起源说 3. 道德神赐说 4. 道德交往起源说
2
道德自然起源说认为:人类的道德起源 于人类自身的本性、本能或理性,并且是自 然而然而不是人为出现的。
主要代表学说: 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 情感欲望论
3
道德契约起源说认为:区分善恶的道 德起源于人们的契约,人们通过相互协商 来约定行为的善恶。
17
2、道德终级分标准 (1)最大利益净余额——利益冲突不可两全时 的标准。
第一,在他人利益之间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最 大利益净余额原则就表现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 益”, “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原则。
第二,在自我利益与社会、他人利益发生冲突 的情况下,最大利益净余额原则一般说来表现为 “自我牺牲”原则。
19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20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21
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荀子 化性起伪 尼采 强人意志
4
道德神赐说: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 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
西汉董仲舒提出: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 变,道亦不变”。从这一 观点出发,他把封建道德 纲常神圣化、宗教化,认 为触犯封建道德就是违反 天意。
5
“摩西十诫”:在西方伦理史上被称 为“黄金定律”,奠定了基督教道德的基 *础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
(2)不损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利益一致 可以两全情况时的标准。
讨论:
1.难住了自己的假想实验 美国当代伦理学家哈曼曾设计了两个假想实验。
实验一:一个医生,如果把极其有限的医药资源用 来治疗1个病人,另外5个病人就必死无疑;如果用 来救活这5个病人,那个危重病人就必死无疑。医 生显然应该救活5人。实验二:有5个分别患有心脏 病、肾病、肺病、肝病和胃病的人和1个健康人。 这5个病人如果不进行器官移植,就必死无疑;如 果杀死那个健康人,把他的器官移植给这5人,则5 个病人就能活命,而且会非常健康。医生应该怎么 办?为什么第一个案例应该为救活5人而牺牲1人, 第二个案例却不应该为救活5人而牺牲1人?这个问 题难住了哈曼自己,他也回答不出来。
9
三、道德的评价与标准
1. (一)目的论的观点:以功利主义为 例
2. (二)道义论的观点 3. (三)王海明的观点:道德终极标准
10
1.功利主义伦理思想方法的逻辑线索
(1)人是追求快乐的,快乐是人存在的目的 (2)快乐是判断一切善恶的最终依据,是人们 行为选择的最终标准 (3)快乐可以量化,并通过量化得到比较 (4)寻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5)为了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应当遵 守道德规范
* 不可亵渎上帝之名; * 谨守圣安息日; * 孝敬父母; * 不可杀人; * 不可奸淫; * 不可偷盗; * 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 * 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 * 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
6
道德交往起源说:道德起源于 人类的交往活动。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 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 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 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 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7
道德产生的条件: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 条件
(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 产生的主观条件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 统一的社会条件
8

二、道德的目的
1.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 2.道德他律论与道德自律论之争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只能是他律的, 只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利益。
12
3.功利主义伦理思想方法的局限性
其一,以趋乐避苦一类的感觉经验作为根本价 值依据与最初出发点,有其先天缺陷。
其二,忽视乃至贬抑了人类的美德精神。 其三,可能造成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间的裂隙。 其四,多数人权利对少数人权利的侵犯可能。 其五,功利主义伦理思想方法的解释力有明显 局限,例:牺牲精神、忘我的利他主义品德、社会 正义、个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与培育、道德理想的确 立与巩固,等等。
11
2. 功利主义伦理思想方法的可取之处
其一,以自己的方式主张人类一切活动最终都 应当是指向自身,以人类自身的幸福(或进步解放) 为一切价值选择的最终依据。
其二,对利己采取较为理性的态度,即合理利己 主义立场。
其三,功利主义价值要求及思想方法是与市场经 济相适应的。
其四,在个人行为选择、尤其是社会行为选择中, 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