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论述类文本阅读公开课解析
2016-2019高考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详解
3.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题思路】B项“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错误。第3 段强调虚构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更加清晰,小说家更侧 重于虚构;第4段强调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体现在 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甚至故事和表述的中心被挪到 故事之外。“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 验……显得更有意味”可知,小说家对虚构的依赖没有降低。
“论述类文本”的四步解题法
速读全文→审读题干→找信息区间→文题比对。
1.读——读4.比——比文题。
将选项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仔细加比较,求同求异,确认对 还是错。
⑴形同意同(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⑵形异意同(有所转换 实质一致) ⑶形似意异(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没置选项时是对 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 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 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 式设误。
3.D【解析】选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 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曲解文意,原文最后一段意思可知,“ 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也是“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 的凭依”,而“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只是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 国文字学的改造”。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 析综合C。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 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 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6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1-论述类文本阅读(Word版,含解析)
一、【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6 ~ 28 题。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
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
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
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
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
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
”这里没提到《中庸》。
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
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
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
”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
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
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
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
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26.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
(4 分)27.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5分)28.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
(6 分)【答案】26.《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
27.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中庸》的心法。
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2018年高考一、【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
2016高考论述类题解析
2016年语文高考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2016年新课标Ⅰ卷1【答案】D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D 项“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范围扩大,原文是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只能证明“殷王世系是基本可靠的”和“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这两点,并不是选项所说的“所载内容”,扩大了范围。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内查语意。
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B项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无情批判”,并没有泛指旧史学,漏掉了修饰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没置选项时是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扭曲文意。
原文“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白斌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意思是说“中国的文字学家很早就把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探究先民造字之法的凭依”了,而“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只是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关系错误。
高考语文(课标版)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 论述类文本阅读+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十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纲解读分析解读①考查内容:注重文化积淀,关注传统文化。
选文常为严谨的学术论文,题材涉及经济、文化、美学、史学、文艺学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文本大都具有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和人文性。
②考查形式:题型、分值稳定,一般设3道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③主要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为考查热点。
命题探究(2017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9分)①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②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③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
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随文助读第①段简要交代了提出气候正义这个概念的时代背景、大致过程。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附详解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论述类(科技类)文本阅读(全国新课标卷)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
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
论述类文本阅读公开课
第一步
初步感知
交代金融发展的背景
(新课标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9分)
①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
分 别 介 绍 各 类 信 用 形 式 特 点 及 作 用
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深层理解,重视逻辑分析。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畏难。 —— “放弃训练、考试撞运” 。 第二、迷茫。 ——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却拿不到分。 第三、低效。 ——不会比较、转换,不懂逻辑推理,越做越糊涂。
几点启发
1.要适应新形势,在整体阅读理解的训练上下功夫, 找对策。 2.要改变学生答题时点对点比较的简单思维方式,强 化其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3.要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归纳、推理等 方面的能力。 4.要选择合适的文本进行训练。
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 其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 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新型信用工具产生 的背景和必要性
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 、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 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
(一)句的辨认意识——精明地读
1. 从内容上看,抓住能揭示文章观点、主旨的语句, 抓住每一个段落概括段意语句。
2. 从表达上看,注意文章中表程度范围(非常、十 分、凡是、全部、基本上、大都等) 指代(其、这 个、那些等) 、关联词语(一旦、如果、因此、但 是、然而等)、时间时态(已经、将来等)否定 (不会、不能、不能不)语气(也许、可能、大概、 必定等)、重要的动词、形容词等标志性的语句。
2016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具体操作: 指定第一行中间,垂直逐行下移,禁止左右逐行移动, 眼球快速转动扫瞄每行文字。
训练步骤:
(1)逐段扫描,回顾总结,可反复多次,直到明白文本大意。
(2)提出任意信息,中线贯通,要求迅速找到所属区间。 (3)提出文本中多次出现信息,中线贯通,要求迅速找全。
第1页,共72页。
第2页,共72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
常见设误类型和解题思路
第3页,共72页。
一、考纲解读
“论述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自然科
学现象和社会科学现象的文章,它包括自
然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
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
第4页,共72页。
社科文本占主导的原因
自然科学类
第9页,共72页。
1B“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 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 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 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 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 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 “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
第14页,共72页。
2、紧扣语境,把握内涵
(1)要准确理解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就要紧密联系 语境,注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信息,从而把 握其内涵。
(2)常用方法︰ ①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 ②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析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 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③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 、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 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
2016论述类文本阅读公开课详解
1、从信息范围的大小上看,有范围不清
和以偏概全两种错误
2、从信息的有无上看,有无中生有和有 意缺失两种错误。 3、从因果逻辑关系上看,有强加因果和 因果颠倒两种错误。 4、从信息指代内容上看,有偷换概念和 指代不明两种错误。 5、从信息的时态上看,有未然说成已然 和已然说成未然两种错误。
三、常 见 错 误 类 型
设误方法 1、以偏概全
•
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以个别替
代一般,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特别注意重要词
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
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有
时” “全都”“全部”
例1【对应文段】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 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 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 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原文】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 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 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 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 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 的解决线索。
【试题】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
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
、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设误方法 4、因果混乱
一到般了有清两代种,情“况茶:马一互是市因”果作颠为倒一,种就重是要把制“度因” 错逐断渐为从“历果史”地,平线“上果消”失错,断取为而“代因之”的,是颠“倒了边两茶 者贸的易关”系制;度二。是藏族强对加茶因叶果的,需就求是有把增没无有减因,果对关其系 他产品如丝绸的、说布成料是、因铁器果等关的系需。求也开始增加 ;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 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 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 ,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 间贸易更加繁荣。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真题例示.doc
专题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2014·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
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
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年高考(2016-2018)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 Word版含解析推荐
2018年高考一、【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
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高考方向及解题策略附解析答案课件
高考总复习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技法 演示
试题 选项
对应 原文
(2016·山东卷)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 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 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 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 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比对 结果
从原文可知,“格律限制并不严格”也是古体诗的特点,和“篇幅可 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是并列关系,不 是因果关系,所以选项中的“因而”属于强加因果
高考总复习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6.范围不清
概念释义 范围不清是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高考总复习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策略二:越过设题陷阱
了解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的设题误区,有助于明确文本阅读的方向,提升阅读 效率,提高答题精度。
1.时序颠倒
时序颠倒,就是命题者在事物或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上设置干扰, 概念释义 故意把先期说成后期,把已然说成未然,把或然说成必然
主要是把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混淆,把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 设错方式 想、推论说成是既成事实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4.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是指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 概念释义 也就是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设错方式 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原文并无此意,凭空捏造
2016江苏卷高考语文阅读题全解析
2016高考语文阅读题分析(江苏卷)总述2016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着眼于《2016年江苏省高考说明》的相关要求,立足于大语文视野所关注的“传统与现代”的二重关系命题,基本保持了近几年试卷的结构、题型。
总体来说,题型规范,难度较前几年有所降低。
下面就阅读考查的试题作一评述。
惊喜的发现,今年文言文终于没有考佶屈聱牙式的说理的论述文了,而是选用了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一篇记叙类文本。
题型与去年一样,文言实词的理解较好解答,对文本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也是表达简洁,意思清楚,没有故意在每个选项上设置重重机关为难考生。
古诗词鉴赏,依然是紧贴《考试说明》,材料选择了“唐诗宋词”中的宋词——辛弃疾的一首即兴感怀,借古讽今的词。
考题设置上由去年的三道题变成两道题变成了两道,比往年少了一道,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概括、表达效果的分析以及情感的感悟体会。
值得注意的是,此词涉及到《史记选读》中《李将军列传》里的相关内容。
同时,第11题的命题方式与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的第101页“品读与探讨”里第二题如出一辙。
可见,语文的教学要回归语文教材、注重知识积累,平时训练要扣本扣纲。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的是沈从文的短篇小说《会明》,文本讲的是一个旧时代军队中的伙夫的事情,借他的视角讲述那个时代生命的卑微和老百姓对生活的基本诉求。
选材的宽广程度超越了去年《比邻而居》,深入人性的根本,突显悲悯、卑微但又乐观、坚强的双面人格,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认识。
四个题目从概括情节、人物分析、情节作用和探究意蕴的角度出题,强调答题的精准度,答题角度的全面性。
答题过程中也可能遇到波折,但难度在正常范围之内,需要细心审题、理清答题思路。
论述类文本节选北师大教授郭英德的《成人不自在》,以孙悟空为例论述人面对“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中如何找到最佳位置。
选文体现对自由与约束的深层思考,摆脱了去年纯文艺理论的思考,既有文化色彩,又有现实反思意味,是一篇很不错的文化随笔,在设题上与去年类似。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分析概括PPT课件
得主的偏颇认识;(2分)
• ②提醒中国作家关注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两个缺陷;(2分)
• ③表达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现实忧思。(2分)
总结失误
缺少审题意识 • ①文不对题,答非所问
• ②理解错误,心中无底
缺少文体意识 • ③只图简单,答案缺漏
• ④惟恐答漏,多多益善
缺少规范意识 • ⑤主次不分,表意不明
参位失考明答老案人:在穷③困潦文倒学的作际品遇中应,该依有然丰关心富自的己寓
的收藏品,发现德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
意国,、在深最刻为的艰难思的想时,候留,国给民读对者艺再术的思追考求的依空然 间没看不有。丧见(失的2财。分他富)所,即收藏伟的大的不仅民是族精艺术神品—,—更只是要一信种仰
还在,民族复兴就有希望。
• 参考答案 • ①在媒介施政过程中要处理好公共问
题与个人问题、问题解决与政策讨论、 监督与献策的关系。 • ②对传媒而言,“媒介施政”仅是其 主体效能的一部分,不能随意扩大。
温馨提示
• 注意点: • (1)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 • (2)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层次的分
析是不遗漏要点的保证。 (3)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
• 概括段落大意要注意关键句。要抓 住主要,舍弃次要,要特别注意主 旨句。
实战演练
• 5.形成“媒介施政”趋势的相关背 景有哪些?请分点陈述。(6分)
参考答案 ①“媒介化社会”的出现, ②施政部门缺乏足够的社会信任, ③人们对社会事务的诉求往往付诸媒体。
6.作者认为,在媒介施政的过程中要 注意哪些问题?请简要概括。(6分)
高三语文备课组
分析概括类考题的常见设问形式
1、某某的原因是什么? 2、某某有哪些(相同、不同)特点? 3、概括文意回答某某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不符
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湖南卷第8题)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 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 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例2【对应文段】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 ……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 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 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 ,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第二段)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 饮茶……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 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第三段 )
设误方法
5、主次颠倒
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 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 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 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对应文段】到宋代……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 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 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 境的安全。
设误方法
•
1、以偏概全
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以个别替 代一般,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特别注意重要词 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 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有 时” “全都”“全部”
例1【对应文段】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 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 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 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1、从信息范围的大小上看,有范围不清 和以偏概全两种错误 2、从信息的有无上看,有无中生有和有 意缺失两种错误。 3、从因果逻辑关系上看,有强加因果和 因果颠倒两种错误。 4、从信息指代内容上看,有偷换概念和 指代不明两种错误。 5、从信息的时态上看,有未然说成已然 和已然说成未然两种错误。
三、常 见 错 误 类 型
例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D.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 幅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
原因分析
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幅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 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用“使”将两个片 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 段之间确定为因果联系,而原文的表述是:“藏族 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 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 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 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 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介绍 的是对马匹等需要量减少,对皮革、黄金,以及 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是“需要”决定的,两者 是时间先后的推移联系。这样,用 “使”连接, 属于强加因果。
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
常见设误类型
学习目标
1、了解命题者在选择题中设误的常用手段 2、熟悉在选择题中设置干扰项的常见类型
学习方法
练-析-练
一、真題导入
例1: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1题 【原文】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 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 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 、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 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 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 “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 的需要。……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设误方法
4、因果混乱
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 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 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 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 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 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 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 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 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 ,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 间贸易更加繁荣。
【试题】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 误的一项是( )(全国卷l第3题)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
设误方法
3、无中生有
是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 也不能从有效信息句中推断出来。
例3【对应文段】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 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 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 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 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 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 7080万份。 凭空捏造 【试题】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上海卷) 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 、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试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 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 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二、把握命题规律
了解论述类阅读题设置错误选项的方法, 有助于提高解题准确性,命题者设计错误选 项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