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保护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标准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标准答案汇报人:日期:contents•农村环境保护概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目录•农村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保护的未来发展01农村环境保护概述农村环境保护的意义和目的意义农村环境保护是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维护农村生态平衡、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一个良好的农村环境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保持生物多样性,确保农产品安全,同时也有助于减缓城市环境压力,为城市提供生态屏障。
目的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治理、教育等手段,保护和改善农村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农村环境污染,维护和提升农村生态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现状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面源污染、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等问题。
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一些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环境压力。
面临的问题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民环保意识相对薄弱,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二是农村环保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三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化肥、农药等过量使用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四是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农村环境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也对农村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法规包括《农药管理条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这些法规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特定领域进行了详细规定。
政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旨在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02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非农用地,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提高耕地质量。
耕地保护防治土壤污染水土保持加强对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推广有机肥料,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题1-4之欧阳计创编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32、塑料薄膜对土壤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措施?2、化肥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3、农药对土壤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措施?4、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途径是什么?技术政策有哪些,有什么特点?5、垃圾填埋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6、调查自己家庭中每天的垃圾量和种类有哪些?应该如何做才符合环境要求?7、什么是环境监测和农业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方针是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8、什么是环境标准?分为几类?参考答案:1、塑料薄膜对土壤的危害:塑料薄膜大多是烯烃类的高分子聚合物,其中烷基链含碳数不同的各类酞酸(PAES)约占2/3。
据研究,高浓度二正丁酯(DNBP)对土壤脲酶有一定的激活效果,但对蔗糖酶有较强抑制效果。
胡萝卜块根、白菜茎叶、大豆及水稻籽实中均可自土壤中富集DNBP。
人食用PAES超标的食物后,PAES转化为酞酸酯后易引起肝肿大,致畸、致突变倾向。
防治措施:(1)从价格和经营体制上优化和改善对对废塑料制品的回收和管理,并建立生产粒状再生塑料的加工厂,有利于废塑料的循环利用。
(2)研制可控光解和热分解等农膜新产品,以代替现用高压农膜,减轻农田残留负担。
(3)尽量使用分子最小,生物毒性低相对易降解是塑料增塑膜,并加强其生化降解性能和农业环境影响的研究。
2、化肥对土壤的危害:化肥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除了化肥中所含的重金属元素、放射性元素的影响外,化肥施用通过反馈过程对土壤环境以及对水、气环境也发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是土壤的性质的变化,水环境的富营养化,以及土壤气体对大气圈的影响。
(1)化肥对土壤重金属污染(2)施用化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的酸度的影响。
减少化肥对土壤环境污染的控制对策:(1)调整化学肥料结构(2)普及平衡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用料(3)有机无机肥混合施用(4)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损失(5)合理灌溉,减少化肥流失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肥源,减少化肥使用量。
农村环境保护综合练习及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地球表面水域很大,海域占地球表面的( B )。
A.65%B.71%C.69%D.79%2.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C )。
A.1/2 B.1/3 C.1/4 D.1/5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 A )。
A.500亿元B.600亿元C.700亿元D.800亿元4.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要流掉水( C )。
A.4吨B.5吨C.6吨D.7吨5.一个漏水马桶,一个月要漏掉水( C )。
A.18吨B.19吨C.20吨D.21吨6.目前我国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其有效利用率仅为( D )。
A.55%左右B.50%左右C.45%左右D.40%左右7.因为缺水,每年给我国工业造成的损失达( C )。
A.1500亿元B.1800亿元C.2000亿元D.2200亿元8.因为缺水,每年给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达( C )。
A.1000亿元B.1200亿元C.1500亿元D.1800亿元9.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其丰度占世界第( C )。
A.六位B.七位C.八位D.九位10.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北半球居( A )。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11.下面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C )A.农田B.果园C.草原D.城市12.下面属于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B )A.森林B.农田C.湖泊D.城市13.下面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D )A.农田B.果园C.草原D.城市14.所有以生产者为食物的动物属于( B )。
A.第一营养级B.第二营养级C.第三营养级D.第四营养级15.所有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为( C )。
A.第一营养级B.第二营养级C.第三营养级D.第四营养级16.在能量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及流动的过程中,平均每个营养级的转移效率约为( B )。
A.5%B.10%C.15%D.20%17.著名的玛雅生态农场位于( D )。
《农村环境保护》试题和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根据1997年人口、耕地计算,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
A. 1/2 B. 1/3C. 1/4 D. 1/52.下面能构成食物链的是( )。
A. 肉食性鱼类→浮游动物→草食性鱼类→浮游植物B.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草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C. 浮游植物→草食性鱼类→浮游动物→肉食性鱼类D.浮游植物→肉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浮游动物3.( )又称为高效氧化塘,水深约15-30cm,阳光可透过水层到达塘底。
A.厌气氧化塘B.好气氧化塘C.通气氧化塘D. 兼性氧化塘4.1968 年初,日本九州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病症。
症状是眼皮发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严重者呕叶恶心,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
即当时轰动世界的"米糠油事件"。
是由( )引起的。
A. 有机磷农药 B.有机汞农药C. 有机氯农药 D.多氯联苯5.( )是水质的物理指标。
A.嗅和味 B.生化需氧量(BOD)C. 有机物D. 植物营养物质6.污水的生物处理主要是( )。
A.利用筛网和捞毛机占除纤维类杂物B.利用辐流式沉淀池分离污泥C. 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以净化污水D.利用气浮沾处理饮用水的浊度、藻类和浮游生物7,酸雨包括所有pi{值低于( )的雨、雾、雪、露、霜等降水形式。
A. 8 B. 7.9C.5.6 D.6.58.自对流层顶至55km左右为( ),其下部气温稳定,上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A. 对流层 B.平流层C.中间层 D.热成层9.( )足通过质量力的作用达到除尘目的的除尘装置。
A. 机械式除尘 B.过滤式除尘C.湿式除尘 D. 静电除尘10.( )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系列活动中产生的,-般不在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赋存的物质,或者是提取目的组分后弃之不用的剩余物质。
农村环境保护历年试题与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因干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5。
正常年份全国灌区年缺水约300亿m3,我国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 ( A. 500 )亿元。
2.因为缺水,每年给我国工业造成的损失达——亿元,给农业造成的损失达——亿元。
( C. 2000 1500 )4.( C. 通气氧化塘 )又称为曝气氧化塘。
水深一般为2~5m ,由于采用机械通气,故塘内能保持良好的充气状态,提高了BOD的负荷,缩短了处理时间。
5.4.( A. 厌气氧化塘 )主要靠大气供应氧气,在塘底进行厌气分解,污染物仅在表层进行好气性分解。
5。
( A. 有机磷农药 )的主要危害是其急性中毒作用。
急性中毒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出现诸如共济失调、震颤、思睡、神经错乱、抑郁、记忆力减退和语言失常等症状。
5.( C. 有机氯农药 )在人体则蓄积于脂肪器官,如肝、肾、肠,各种腺体内,可引起白血病、癌症等,但尚无定论。
对鱼类和水鸟则可影响生长和繁殖,甚至中毒死亡,已有明显的事例。
6.( C. 铅 )的毒性影响神经系统、骨骼和血液,可造成贫血、神经炎、肾炎等症状。
6.( B.汞 )在人体中蓄积于肾、肝、脑中,主要毒害神经系统,破坏蛋白质、核酸,出现手足麻痹、神经紊乱等症状。
7。
( A.嗅和味 )是水质的物理指标。
8.自对流层顶至55km 左右为( B.平流层 ),其下部气温稳定,上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9.自平流层顶至85km 左右为( C. 中间层 ),该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降低。
10.C. 湿式除尘 )该方法是用液体(一般为水)洗涤含尘气体,使尘粒与液膜、液滴或雾沫碰撞而被吸附,聚集变大,尘粒随液体排出,气体得到净化。
1.地球表面水域很大,海域占地球表面的——%,陆地占——%。
( B.71 29) 2.一般表层( B.20 )cm土壤含盐量0—0.6%称为盐化土,含盐量0.6~2.0%或以上的称盐土。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兼考前复习资料1)作业1(第一章----第三章)1、什么叫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是什么?P2-4环境:广义的环境一般来说是指除生物圈之外的其他圈层是广大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狭义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人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动植物等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环境。
农业环境:农作物(或以农业生产)为主题的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农业环境可以由两部分组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其主要组成要素如下:(1)大气环境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CO2,借助于叶片中的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中的化学能,从而供给植物生长。
而植物在这一过程中产生O2释放到大气层中。
(2)水体环境水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可为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确实很少,随着农业的发展,水体污染严重,污染物质主要分为有机污染物合物及污染物两大类。
(3)土壤资源环境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减少,质量也不断下降,主要有: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问题。
c、土地盐碱化。
d、土壤污染问题。
(4)聚落环境聚落环境是人类聚居的场所,活动的中心。
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镇环境。
2、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P8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污水灌溉由于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只能利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
(2)土壤退化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物理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结,肥效降低,反过来又使施用量不断增加,是农产品的成本增加,并造成对环境及农业的污染。
(3)农药污染农药是人为投放到环境中数量最大的有毒物质,已经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威胁,农药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世界十大公害之一。
(4)畜禽粪便、生活垃圾(5)焚烧秸秆 (6)社区—庭院垃圾 (7)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蔬菜硝酸盐积累过量使用氮肥使蔬菜体内的硝酸盐超标,人食用后硝态氮在人体消化道内转化为毒性很大的亚硝酸盐,对人危害极大,尤其是婴儿更容易中毒。
农村环境保护综合练习-问答题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综合练习答案问答题1.沼气发酵有哪些工艺条件?答:沼气发酵的工艺条件有:(1)厌氧环境;(2)温度;(3)营养平衡;(4)搅拌;(5)干物质浓度;(6)接种物;(7)适当的酸碱度;(8)水料比。
2.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有些?答: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曾先从叶背气孔周围细胞开始,逐渐扩散到海绵和栅栏组织细胞,使叶绿素破坏,组织脱水坏死,形成许多点状、块状或条状褪色斑点,受害部位与健康组织之间界限分明。
受二氧化硫伤害的植物,初期主要在叶脉间出现白色伤斑,轻者只在叶背气孔附近,重者则从叶背到叶面均出现伤斑,这是二氧化硫危害的主要特征,后期叶脉也褪成白色,叶片脱水,逐渐枯萎。
3.大气中的氟化物对植物的危害有哪些?答:大气中的氟化物对植物的危害症状表现为从气孔或水孔进入植物体内,但不损害气孔附近的细胞,而是顺着导管向叶片尖端和边缘部分移动,在那里积累到足够的浓度,并与叶片内钙质反应,生成难溶性氟化钙沉淀于局部,从而干扰酶的催化活性,阻碍代谢机制,破坏叶绿素和原生质,使得遭受破坏的叶肉因失水干燥变成褐色。
当植物在叶尖、叶缘出现症状时,受害几小时便出现萎缩现象,同时绿色消退,变成黄褐色,二、三天后变成深褐色。
4.大气中光化学烟雾对植物的危害有哪些?答:光化学烟雾中对植物有害的成分主要是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
臭氧对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从叶背气孔侵入,通过周边细胞、海绵细胞间隙,到达栅栏组织,使其首先受害,然后再侵害海绵细胞,形成透过叶片的密集的红棕色、紫色、褐色或黄褐色的细小坏死斑点。
同时,植物组织机能衰退,生长受阻,发芽和开花受到抑制,并发生早期落叶、落果现象。
一般臭氧浓度超过0.1×10-6mg/m3时,便对植物造成危害。
过氧乙酰硝酸酯(PAN)是光化学烟雾的剧毒成分,对植物的毒性很强。
它在中午强光照时反应强烈,夜间作用降低。
PAN危害植物的症状表现为,叶子背面海绵细胞或下表皮细胞原生质被破坏,使叶背面逐渐变成银灰色或古铜色,而叶子正面却无受害症状。
农村环境保护综合练习-2选择题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综合练习-2选择题1、农业环境是( C )赖以生存的大气、水源、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与生活环境,包括广大农村、农区、牧区、林区等。
A、农田B、大气C、农业生物 C、土壤2.地球表面水域很大,海域占地球表面的( B )%,陆地占( B )%。
A.65 35 B.71 29 C.69 31 D.79 213.根据1997年人口、耕地计算,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C )。
A.1/2 B.1/3 C.1/4 D.1/5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因干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 5 。
正常年份全国灌区年缺水约300 亿m3 ,我国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 A )亿元。
A.500 B.600 C.700 D.8005.用水浪费的现象很普遍,据估计,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要流掉( C )吨水;一个漏水马桶,一个月要漏掉( C )吨水。
A.5 18 B.5 20 C.6 20 D.6 186.用水效率低下,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 D )%左右,远低于欧洲等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
生产同样的粮食,我们比美国多用一倍的水。
A.55 B.50 C.45 D.407.因为缺水,每年给我国工业造成的损失达( C )亿元,给农业造成的损失达( C )亿元。
A.1500 1800 B.1500 2000 C.2000 1500 D.2000 18008.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其丰度占世界第( C )位,北半球居第1位。
A.六B.七C.八D.九9.一般表层( B )cm土壤含盐量0~0.6%称为盐化土,含盐量0.6~2.0%或以上的称盐土。
A.15 B.20 C.25 D.3010.下面能构成食物链的是( B )A.肉食性鱼类→浮游动物→草食性鱼类→浮游植物B.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草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C.浮游植物→草食性鱼类→浮游动物→肉食性鱼类D.浮游植物→肉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浮游动物11.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大小,又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湖泊和海洋等),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果园)和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
农村环境保护培训试题及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培训试题及答案农村环境保护培训试题及答案 1一、单项选择题(10分)1、环境法上的环境概念包括:AA、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B、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C、工业环境与农业环境D、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2、环境法以调整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属于:CA、公法范畴B、私法范畴C、社会法范畴D、国际法范畴3、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CA、排污收费制度B、限期治理制度C、“三同时”制度D、环境事故报告制度4、征收排污费的对象包括:DA、一切开发建设项目B、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C、一切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D、一切超标排污的企事业单位5、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A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危险责任原则6、下列不属于环境行政责任形式的是:DA、环境行政处分B、环境行政处罚C、环境行政赔偿D、环境行政强制7、下列不属于水污染防治特殊制度的是:DA、总量控制与核定制度B、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制度C、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D、“三同时”制度8、固体废物污染属于:AA、有毒有害物质污染B、环境要素污染C、生态资源破坏D、生活环境污染9、下列不属于生物资源保护范畴的有:CA、野生动物保护B、森林资源保护C、土地资源保护D、渔业资源保护10、下列不属于人文生态环境保护的有:DA、风景名胜区B、人文遗迹C、城市环境D、自然保护区二、判断题(10分)1、人类环境与生态环境两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完全重合的。
2、以环境问题的危害后果为标准,环境问题可区分为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
3、环境法调整的内容主要可分为污染防治与生态资源保护。
4、协调发展原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环境法中的具体体现。
5、限期治理的决定权在于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6、环境行政处分的对象仅限于环境行政相对人。
7、行为违法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8、废气污染是最严重的一种环境要素污染。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答案
生活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乱倒、生 活污水乱排,影响农村
环境卫生。
工业污染
部分乡镇企业环保意识 薄弱,违法排污,对农
村环境造成威胁。
农村生态破坏问题
不合理的采伐导致森林覆盖率 下降,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水资源过度开发
不合理的灌溉和采矿导致水资 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
土地退化
过度开垦和放牧导致土地沙化 、盐碱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生物多样性减少
捕猎、采集等人类活动威胁野 生动植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
少。
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
环保意识薄弱
部分农民缺乏环保意识,对环 境问题不够重视。
缺乏有效监管
环保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污染 企业和个人违法成本低。
经济利益驱动
部分企业和个人为追求经济利 益,忽视环境保护。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答案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农村环境现状分析 • 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农村环境保护的措施 • 农村环保政策与法规 • 农村环保的成功案例
01
农村环境现状分析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农业污染
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
养殖业污染
畜禽养殖产生大量粪便 和污水,处理不当导致
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 ,导致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
得不到有效处理。
02
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农村环境保护名词解释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综合练习答案名词解释1、环境——环境是指与人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那部分外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自然因素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称为社会环境。
2、农业环境——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水源、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和生活的环境,包括广大农村、农区、牧区、林区等。
3、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来源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极其重要的社会财富。
4、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其价值观是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和谐。
5、资源节约型社会——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更低环境污染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的不同区域,在各种自然因素,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的长期作用下以及人类活动的干预下而形成的自然经济系统。
7、土壤资源——土壤是指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土地,如耕地、草地、林地、绿化地等。
但是一般用于中指的土壤、牧草用地、渔业、养殖用地,才称为农业土壤资源。
8、土地荒漠化——荒漠化是干旱区、半干旱区及某些湿润地区生态系统的贫瘠化,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干旱共同影响的结果。
9、土地沙化——是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土地呈现出沙质或砾质为主的土地退化,沙化土地是地表呈现出以沙质为主的土地。
10、水土流失——以水为动力引起的土地侵蚀现象,叫水蚀或者水土流失。
也可以说,水土流失是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并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
11、生物资源——指地球生物圈中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的总和。
1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变异及其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它通常包括三个层次的相互关联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1标准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1答案————————————————————————————————作者:————————————————————————————————日期:《农村环境保护》形成性考核作业1(调研报告或小论文)从以下任选一题作为调研报告或小论文1.研究性学习题目:调查乡镇企业固体废弃物状况调查一家乡镇企业,记录这家企业生产什么?利用什么原料?产品和固体废弃物是什么?对固体废弃物是如何处理的?专业社区教育班班级2012农村班指导教师李国学被调查企业名称:兴萝生猪养殖基地使用的主要原材料:饲料生产的主要产品:生猪中间产物和固体废物名称:粪便企业处理方法:发酵建议(1000字左右):建议使用好氧堆肥技术:1通过固液分离后的粪污/沼渣直接送入堆肥区进行好氧堆肥,车卸直接布料,作业简单灵活静态条垛式堆肥,透气性强,水蒸汽扩散快;2一对一风机设置, 氧温-通风联锁控制,保证了含氧量及高温,降低能耗整个堆肥过程仅需7-10天;3 堆肥一天内温度可升至50℃甚至更高并持续保持高温;4纯静态堆肥,避免翻抛等机械干扰;5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独特冷造粒技术:摒弃了传统的加水-造粒-烘干-冷却的高耗能造粒工艺,实现冷造粒;德国罗迪格犁铧式专用造粒机,高效均匀混合,停留时间短;将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水凝胶混入肥料中制成缓释肥;保水剂投加量仅需约1‰,低成本可制高价肥;肥料制作系统布局紧凑,可在养殖厂区直接进行;整个系统设备少,占地小,投资低,能耗省;造粒后的肥料经短时间的自然晾干即可包装出厂售卖。
2.实践性综述题:垃圾排放和处理。
做一次调查,分析你所在农村周围生活环境中经常产生哪些固体废物?是如何处置的?查阅有关资料,看看发达国家是如何处置的?完成一份1500字左右的垃圾排放和处理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团结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一些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场合强调指出,要关注“三农”,要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类。
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自我更新或者可以通过人类的努力得以再生的资源,如水、森林、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一旦使用就无法再生的资源,如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等。
2、自然资源的特点: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和地域性等特点。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意味着资源的使用必须考虑到长期的可持续性,不可替代性意味着某些资源的短缺可能会导致经济和社会的崩溃,地域性意味着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改写:环境是指除生物圈之外的其他圈层,是广大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农业环境是农作物(或以农业生产)为主题的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要素包括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资源环境和聚落环境。
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污水灌溉、土壤退化、农药污染、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社区-庭院垃圾、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蔬菜硝酸盐积累、乡镇企业污染、地膜对土壤的危害和非农业占地。
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类,具有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和地域性等特点。
自然资源主要分为两大类:原生性自然资源和次生性自然资源。
次生性自然资源又分为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包括不可回收的非再生资源和可回收的非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水等。
根据开发利用程度,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工业资源等。
其中,农业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自然资源有五个普遍性的特征,包括系统性、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资源的变动性、资源的多用性以及资源的地域性和国际性。
我国自然资源有五个特点,包括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人均占有量低、资源质量相对悬殊、水、土资源与人口组合错位以及能源南北差异悬殊。
水资源是指自然界的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1一、名词解释1.环境: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
2.资源节约型社会: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更低环境污染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节能:节能就是应用技术上现实可靠、经济上可行合理、环境和社会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用能设备或工艺的能量利用效率。
4.环境监测:利用多种科学方法和手段,监测和检测代表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并用它解释环境现象,为环境管理和科研提供科学依据的全部过程。
5.环境标准体系:根据环境监督管理的需要,将各种不同的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有机组织、合理构成的系统整体。
二、简答1. 答:(1)污水灌溉;(2)土壤退化;(3)农药污染;(4)畜禽粪便、生活垃圾;(5)焚烧秸秆;(6)社区-庭院垃圾;(7)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蔬菜硝酸盐积累;(8)乡镇企业污染;(9)地膜对土壤的危害;(10)非农业占地。
2.答:开发绿色食品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符合以下条件:(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规定。
三、陈述答: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并通过分类地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
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增加了。
据统计,1979年全国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2500多万吨,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运费是1.16元/吨,是1979年的4倍。
目前,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另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就是焚烧。
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仅投资惊人,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
二恶英这令人谈"恶"色变的剧毒致癌物质,就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主要气体成分之一。
无论填埋还是焚烧,都是对资源无谓的浪费,我们不断地把有限的地球资源变成垃圾,又把他们埋掉或烧掉,我们将来的子孙在哪里生存?难道我们对待垃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
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分散,各地经济条件、地理情况、自然天气和生活物品的消费情况干差万别,垃圾的种类和数量相差很大。
要解决农村的垃圾分类问题,首先要增强农户环保意识。
让农户在家里对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处理。
改变目前农村对垃圾散乱堆放和任意倾倒的习惯,做好垃圾的收集工作。
其次政府应对农村的垃圾做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加强对基层农民进行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利用经济手段和奖惩政策,来引导企业和公众参与垃圾资源回收利用;鼓励和扶持垃圾产业的发展。
以行政村为中心建立垃圾集中收集点,以小城镇为中心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站,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农村环保经费的筹措政策,确保农村环保工作与城市环保工作的同步发展。
四、案例分析答:中国快速工业化过程中遍地开花的开矿等行为,使原本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镉、砷、汞等有害重金属释放到自然界。
这些有害重金属通过水流和空气,污染了中国相当大一部分土地,进而污染了稻米,再随之进入人体。
食用含镉的大米主要在肝、肾部积累,并不会自然消失,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慢性积累后,人体将会出现显著的镉中毒症状。
镉使人中毒的最通常路径是,损坏肾功能,导致人体骨骼生长代谢受阻,从而引发骨骼的各种病变。
欧盟将镉列为高危害有毒物质和可致癌物质管理,我国将镉列为第一类污染物。
政府部门应该追查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的源头,出台相应的政策保护粮食产地的环境。
模拟2一、名词解释1. 自然资源: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的总和。
2.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即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3. 环境容量: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4. 环境标签:在同类产品中,对资源、能源消耗最省,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产品所给予的一种环境标志。
5. 环境行为标准:对产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使用资源和影响环境进行的规定。
二、简答1. 循环经济是一种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流动方式,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实现特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活动生态化的生态经济。
其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其价值观是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和谐。
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有三大原则:"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2. 农村地区能源建设的方针是: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简称"十六字方针",以及" 开发与节约并举"的能源建设方针。
能源建设的内容有:(1)生物质能源的燃烧利用。
(2)生物质能的生物化学转换技术。
(3)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4)能源的建设与节能。
三、答: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花都迎来了工业化热潮,为了便于排污,不少电镀厂、五金厂都建在了离巴江河不远的地方,因此巴江河受到极大的污染,引发了本地居民饮用水的安全危机。
农村水环境保护的真正出发点:1、发展生态农业。
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种植,应加快研制出高产、高抵抗力作物,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提高农药和化肥的利用率,鼓励施用天然肥料和实施秸杆还田技术。
2、加强规划、合理安排企业布局对于蓬勃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并将这些措施与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布局结合起来。
对乡镇企业带来的污染物集中处理,也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
3、加快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提倡农村社区污水的处理和资源化。
加快废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筹集民间资金为辅,加快废水处理设施的上马和废水处理厂的建设。
尽量做到水的循环利用,提倡节约、高效用水。
4、加强环保教育宣传和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
四、答:空气质量重度污染及严重污染,导致市民感受到:天空灰蒙蒙,嗓子眼疼痛;眼睛酸涩胀,呼吸不顺畅;老弱病多发,交通事故频。
其根源来自于雾霾和pm2.5.雾霾成因主要是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秸秆焚烧产生;容易危害人体健康,引发交通事故。
如何解决雾霾:1应利用政府的经济手段来治理工矿企业。
2 制定严格的标准,控制扬尘和废气污染。
各公司要采用现代化的电子过滤塔等先进设备来净化含油脂灰及有害的二氧化硫的废气。
化工厂应利用管道将生产过剩中产生的废煤气及其他含有臭味的气体,经过管道输送到煤站燃烧,变成无害的碳酸气体和水蒸气,然后经过高大的烟囱排向高空。
制药厂应建立有害气体的回收循环装置,利用回收利用可制成石膏。
对工厂和服务性行业制定和执行新的氮氧化合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标准和燃料的质量鉴定标准。
3 利用行政手段削减机动车污染。
4 调整工业布局实现工业布局园区化。
政府要加大力度,逐步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实施"优二兴三"的产业政策,把工业重心移向开发区,发展工业园区,严格执行产业发展导向政策和"三同时"规定。
限制一些敏感区域兴办有污染的工业项目,对一些重污染企业要实行搬迁、停产、转产或限期整改等政策。
扩大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规模。
5广泛利用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公民的素质和环保意识。
模拟3一、名词解释1. 循环经济:一种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流动方式,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实现特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活动生态化的生态经济。
2. 生态农业:指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慌的思想指导下,在总结和吸取了各种农业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3. 废弃物: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存在的物质,或者是提取目的组分后废弃的不同的剩余物质。
4. 清洁生产: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5. 超前标准:是指在产品开始生产之前,根据对科学技术发展情况的预测而制定的具有超前性的标准。
即根据可预测的未来条件,以质量分级的形式规定出具有不同实施日期的指标、规格和特性,也就是有一定的超前期。
二、简答1答:1、转变观念2、搞好规划3、调整结构4、健全法制5、完善政策6、依靠科技7、示范推广8、强化管理9、宣传教育2答: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1)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原理(2)生物之间链索式的相互制约原理(3)能量多级利用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4)结构稳定性与功能协调性原理(5)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理。
生态农业的建设内容:(1)推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3)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4)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三、陈述答:1、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1)施用改良剂。
(2)调节土壤Eh和水浆管理。
(3)客土和换土法。
2、化肥对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1)调整化学肥料结构。
(2)普及平衡化肥技术,减少化肥用量。
(3)有机无机肥混合施用。
(4)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损失。
(5)合理灌溉,减少化肥流失。
(6)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量。
3、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1)利用综合害虫防治系统以减少农药的施入量(2)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3)制定农产品的允许残留量标(4)采用合理耕作制度,消除农药污染(5)发展开发新农药。
4、农田中废塑料制品污染的防治措施(1) 从价格和经营体制上优化和改善对对废塑料制品的回收和管理,并建立生产粒状再生塑料的加工厂,有利于废塑料的循环利用。
(2)研制可控光解和热分解等农膜新产品,以代替现用高压农膜,减轻农田残留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