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第三专题 综合测试卷(B)
2025届福建省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
2025届福建省高考语文三模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胡适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箭垛式”的人物。
屈原之影响中国历史,不在于他的思想,也不在于他的事功。
屈原之影响后代,乃是因为他的失败。
这是个人对历史的失败,个性对社会的失败,理想对现实的失败。
屈原在他的作品里地展现了这种失败。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有关独特的个人与社会、历史发生冲突并遭致毁灭的记录。
在此之前的诸子及所谓儒家的六经,都只是对所谓社会秩序、历史规律的认知—包括价值认同,并没给独特个体及个性留多少余地;()。
比屈原稍前的庄周已经看出了个性与社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的必然性,同时他也悲观地认识到,在这场正面冲突中失败的一方只能是个性,故而他避开了社会冷酷的锋芒、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他几乎是。
唯独屈原,既要坚持个性,又要坚持以自己的个性去改变世界,以个性的温热去融化那的秩序。
因此,他的失败是人类永恒的悲剧,他的作品可以视为有关人类自由、幸福的启示录,甚至也是历史的一次意味深长的事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酣畅淋漓惨痛不战而退冷漠B.淋漓尽致惨痛不战而退冷酷C.淋漓尽致沉痛退避三舍冷漠D.酣畅淋漓沉痛退避三舍冷酷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而“怨而不怒,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致使《诗经》中为数不多的个性痛苦也黯淡无光B.因“怨而不怒,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经》中的为数不多的个性痛苦也黯淡无光C.而《诗经》中的为数不多的个性痛苦也因“怨而不怒,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而黯淡无光D.而《诗经》中的为数不多的个性痛苦也黯淡无光,正是因其“怨而不怒,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因此,他的失败是人类永恒的悲剧,也是一次意味深长的历史事件,甚至可以把他的作品视为有关人类自由、幸福的启示录。
高考试卷语文卷三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C。
“不遗余力”和“无以复加”都表示竭尽全力,但语境中强调的是“完美无缺”,所以选“无懈可击”。
(2)B.“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是说明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色彩投射到物上,而不是物自己有了色彩。
(3)D.“形成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说法过于绝对,文中并未提到所有作品都形成了现实主义风格。
【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C.“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过于宽泛,应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2)A.“作者通过描写梦境,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正确,因为梦境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春景,体现了对自由的向往。
(3)B.“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过于简单,应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甲】(1)A。
“主要反映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正确,因为诗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2)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表现大漠风光的句子”正确,这两句描绘了壮阔的大漠景象。
(3)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表现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正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乙】(1)C。
“通过描绘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正确,诗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2)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表现大漠风光的句子”正确,这两句描绘了壮阔的大漠景象。
(3)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表现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正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三、作文题目:岁月如歌解答:岁月如歌,时光荏苒,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歌中的主角。
回首过去,那些酸甜苦辣的往事,犹如一首首动人的歌曲,在心头回荡。
童年时,我们如同天真的歌者,无忧无虑地唱着童谣。
那时的我们,追逐着蝴蝶,捉迷藏,笑声洒满田野。
那些美好的时光,如同美妙的旋律,让人陶醉。
少年时期,我们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蜕变。
全国三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荒谬(miù)费尽心机(jī)息息相关(xī)B. 独具匠心(jìng)雕梁画栋(liáng)赏心悦目(yù)C. 蹉跎岁月(tuó)眼疾手快(jì)恣意妄为(zì)D. 恍若隔世(wǎng)峰回路转(fēng)惊心动魄(pò)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比赛,使他在团队协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B.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D. 她在比赛中发挥出色,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充分体现了她的实力。
答案:B3.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闪烁,如同无数银针在夜空中跳跃。
B. 那棵老树,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C. 他的眼神犹如一把锐利的刀,直刺人心。
D. 这场雨,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横扫整个城市。
答案:D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在图书馆里翻阅了许多书籍,尤其是关于历史的书籍。
B.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如经济、政治、文化等。
C. 她的声音温柔如水,仿佛能抚平人心中的创伤。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非常适合初学者。
答案:C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前进的道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一个国家的文化繁荣与否,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
(乙)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这些文化包括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剧等。
这些文化形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瑰宝。
(丙)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
海南省万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统一检测语文试题(B卷)(解析版)
2023年万宁市全市高三统考(B卷)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
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
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
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
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
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绝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
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们的父亲赶考铩羽而归。
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
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材料二: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氛围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的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
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
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
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高考语文卷三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答案】1. A2. B3. D【解析】1. 通过阅读原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文中多次强调“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因此,正确答案是A。
2. 从原文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举例说明奋斗的重要性,从而引出“奋斗是人生的真谛”这一观点,因此,正确答案是B。
3. 通过对原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文中提到“奋斗使人充实,使人快乐”,这是对奋斗价值的肯定,因此,正确答案是D。
二、古诗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答案】1. A2. B3. D【解析】1. 通过对原文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这句诗是在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因此,正确答案是A。
2. 这句诗出自《静夜思》,通过分析诗句,我们可以发现,诗人以明月为媒介,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因此,正确答案是B。
3. 这句诗出自《登鹳雀楼》,通过分析诗句,我们可以知道,诗人通过登高远望,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因此,正确答案是D。
三、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9分)【答案】1. A2. B3. C【解析】1. 根据语境,我们可以知道,这里需要用“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因此,正确答案是A。
2. 根据语境,我们可以知道,这里需要用“挥别”来表达告别,因此,正确答案是B。
3. 根据语境,我们可以知道,这里需要用“感激涕零”来表达感激之情,因此,正确答案是C。
四、作文(60分)【答案】题目:《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解析】本文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引言:简要介绍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奋斗是青春的底色。
二、奋斗的意义:阐述奋斗对于个人成长、实现梦想的重要性。
三、奋斗的例子:列举古今中外的奋斗典型,如:岳飞精忠报国、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马云创办阿里巴巴等。
四、如何奋斗:从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奋斗方法。
五、结论:强调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鼓励青年人勇敢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天津市塘沽滨海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塘沽滨海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三模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有着。
然而,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其实是的。
科学理论与技术在作用于社会时,();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
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
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
科学上的权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被否定;同样,信息传播也需要质疑。
如果受众看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食品安全谣言,有的虽然被反复辟谣,却依然在某些情况下。
一个谣言传播的时间越久、范围越大,彻底消除的难度就越大。
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播的责任,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应当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认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大相径庭相反相成不胫而走满城风雨B.天壤之别相辅相成来势汹汹甚嚣尘上C.大相径庭相辅相成不胫而走甚嚣尘上D.天壤之别相反相成来势汹汹满城风雨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才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B.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C.才直接关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D.就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受众如果看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2024年语文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2024年语文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选学”自唐代成为显学后,经过千余年的发展,面临着研究方法与角度的现代转型。
学者们普遍认为现代“新选学”主要是指研究模式上从单一的文献研究转向文献与文学研究相结合,并且更加注重研究的理论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照此标准,骆鸿凯的《文选学》被认为是“现代《文选》学的奠基之作”。
但亦有学者认为“新选学的开山祖师是黄季刚先生,而非骆鸿凯”。
黄侃(字季刚)的《文选平点》颇见卓识,被誉为20世纪文选学的“一个高峰”,但由于其形式为评点,内容多校注,故被更多学者视为传统“选学”的代表。
那么,黄侃到底是传统“选学”的殿军还是现代“新选学”的先驱呢? 黄侃在《文选平点叙》中批评一些清代选学家的注释“其摭拾琐屑,支蔓牵缀之辞,以于文之工拙无与,只可谓之《选》注,不可谓之《选》学”。
黄侃明确提出了《选》注和《选》学的区分,所谓《选》注,正是指传统“选学”以校勘注释为主的文献研究,而《选》学则是指与“文之工拙”有关的文学研究。
他显然是不满于一些清代《选》注的琐屑支蔓,而欲转向更高层次的《选》学。
综观《文选平点》全书,黄侃的评点既有文字校勘、章句训诂、文史考证等文献研究,又有义理解析、文学批评等文学研究,实虚结合,已然形成了熔文献研究与文学研究为一炉的整体性研究模式,开启了从传统“选学”向现代“新选学”的转变。
骆鸿凯《文选学》被认为具有现代转型意义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正是受其师黄侃的影响。
据王立群研究,骆氏对现代“新选学”的开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但其中“对《文选序》的研究,对《文选》学史的研究,对《文选》与《文心雕龙》相互关系的研究”等三项都有明确承袭黄侃之处。
如骆鸿凯对《文选序》体现出的选文范围和标准等进行了研究,他征引黄侃所言,并提出了相同的意见。
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专题检测卷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专题检测卷(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公元1140年,岳飞在颖昌(今河南许昌)再次杀退金兀术的十万步兵和三万骑兵,随后上疏高宗称此乃“陛下中兴之机,金贼必亡之日”。
B.于丹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庄子告诉我们,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的内心。
人最难解答的就是:我究竟是谁?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C.今年“三八”节,身残志坚的女警官黄曼为战友写了篇文章《黄桷树下的女人花》,读了她的文章,姐妹们都称赞她是中国警界的保尔。
D.针对自己构想的草案,中国足协掌门人韦迪介绍了他的原则:即确保中超中甲正常进行,保证俱乐部利益,有助于中国足球可持续性发展。
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身体温暖,微循环才会正常,所以清早起来第一口食物最好选择温热的,应该享用热稀饭、热燕麦粥、热羊乳、热豆花、热豆浆和芝麻糊……等,再配着吃蔬菜、面包、三明治、水果。
B.《2012》放映阶段,各大影城的观众络绎不绝。
放映一周,《2012》的全球票房就超过了2.5亿美元。
国产电影怎样打败《2012》?还是一个未知数。
C.今年的春晚大军中,加入了教育部的身影,其中一位负责人表示“央视春晚太闹,不该安排在年三十,”从而让教育部这台春晚成了关注热点。
D.湖北省今年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一批领导干部,改革力度大,创新措施多,多项考试测评方法属于首次使用,有的在全国也是第一次。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没有气壮山河,没有纵横捭阖,《我和你》闪耀着人性与人情的光华,以舒缓而温情的方式,让亿万观众如沐明月清风,在天籁之音中感受“地球村”的和谐之美。
B.您经历过吗?当自己用敲打乐器发出柔和、清脆或激越的音乐时,您心里的喜怒哀乐已经通过这音乐的节奏表露出来了。
C.当地时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
地震发生后,首都太子港几乎变成废墟,总统府几乎坍塌,民众伤亡惨重。
新高考三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新高考三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现代文学的长河中,鲁迅先生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更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
请根据鲁迅先生的《呐喊》中的一篇文章,回答以下问题:1. 鲁迅先生在《呐喊》中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答案:鲁迅先生在《呐喊》中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入探讨,以及对变革的强烈呼唤。
2. 《呐喊》中的文章是如何通过人物塑造来反映社会现实的?答案:鲁迅先生通过塑造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如《阿Q正传》中的阿Q,来反映当时社会的落后与不公,以及人们的精神麻木。
3. 你认为《呐喊》对当代社会有何启示?答案:《呐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在于,它提醒我们要不断反思和批判现实中的不公与落后,激发人们追求进步与变革的勇气。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
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4.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是如何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的?答案:范仲淹通过描绘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5. 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案:这句话表达了范仲淹的高尚情操,即在国家和人民有难时,他愿意先于他人承担忧虑;在国家和人民欢乐时,他愿意最后享受快乐。
6. 请分析《岳阳楼记》的写作手法。
答案:《岳阳楼记》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写作手法,通过具体景物引发作者的感慨,进而表达其思想情感。
7. 《岳阳楼记》对后世有何影响?答案:《岳阳楼记》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文笔,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和效仿的典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10题。
2025届山东省新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
2025届山东省新高考语文三模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目前看来,部分影视院校的专业教育,在价值引领层面存在缺失甚至误导。
有的影视教育者迷恋的视听符号,追求_____的叙事方式,以观众看不懂为审美标杆。
这样的教育理念占据主导地位,将来我们培养的影视创作者和影视鉴赏者就会在价值观层面出现偏颇,在审美趣味上趋于怪诞。
须知,失去向真善美的主动靠拢,失去对真善美的正确认知和精准呈现,任何艺术形式都将失去其生命之源,任何艺术教育都将失去其逻辑起点。
因此,( )。
价值引领是开启艺术之门的密钥,失去对真善美的探寻,影视创作与审美将沦为_____的“病秧子”或者神秘兮兮的“玄学家”。
价值引领不到位,错误的创作观念和审美理念就会。
只要影视教育在价值引领层面占领精神高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就能够真正落实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五彩缤纷高深莫测顾影自怜有机可乘B.光怪陆离故弄玄虚顾影自怜乘虚而入C.光怪陆离高深莫测形影相吊有机可乘D.五彩缤纷故弄玄虚形影相吊乘虛而人2.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影视教育最为重要的价值引领是追求真善美。
B.失去了真善美,影视教育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价值引领。
C.追求真善美是影视教育最为重要的价值引领。
D.失去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影视教育就失去了最为重要的价值引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A.影视教育只有在价值引领层面占领精神高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才能够真正落实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B.只有影视教育在价值引领层面占领精神高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才能够真正落实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语文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蹉跎岁月惴惴不安药到病除B. 比翼双飞碧空如洗眉开眼笑C. 谈笑风生轻歌曼舞指点江山D. 胸无点墨一落千丈一鼓作气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B. 老师耐心地教导,使得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C. 他的书法作品在这次展览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D.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新的抗癌药物。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在”、“世界”、“科技”、“领域”、“已”、“居”、“领先”、“地位”。
B. “我国”、“在”、“世界”、“科技”、“领域”、“已”、“居”、“领先”、“地位”。
C. 我国在科技领域已居领先地位。
D. 我国在科技领域,已居领先地位。
4.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他擅长与人沟通,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
C. 他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的缺点。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5.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才华横溢,被誉为“诗坛新星”。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涉及了多个领域。
C. 他的讲话言辞激烈,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D. 他的作品独具匠心,深受读者喜爱。
二、填空题6.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为背景,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7.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它以()为背景,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8.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它以()为背景,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的艰辛历程。
9.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它以()为背景,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10. 《骆驼祥子》是我国现代作家()的代表作,讲述了主人公祥子的悲惨命运。
三、阅读题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高考试题全国卷3语文及答案word
2018年高考试题全国卷3语文及答案word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I 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下学期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下学期高考语文三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下列对2011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的“新兴经济体金砖五国经济增速图”,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高于发达经济体的增速,且具有较大优势。
B.在新兴经济体国家中,中国经济增速最高,起到领跑者的作用,印度次之。
C.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三国的贡献率基本持平,但还是高于发达经济体的增速。
D.预测发达经济体2012年增速高于2011年,但新兴经济体增速都有所降低。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绛侯周勃者,沛人也。
其先卷人,徙沛。
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
高祖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
从入汉中,拜为将军。
还定三秦,赐食邑..怀德。
以将军从高祖击反者燕王臧茶,破之易下。
赐爵列侯,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
以将军从高帝击反韩王信于代,勃迁为太尉。
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
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
”其椎少文如此。
勃既定燕而归,高祖已崩矣,以列侯事孝惠帝。
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为太尉。
十岁,高后崩。
於是勃与平谋,卒诛诸吕而立孝文皇帝。
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
居月余,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
”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
上许之。
岁余,丞相平卒,上复以勃为丞相。
十余月,上日:“前日吾召列侯就国,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
”乃免相就国.。
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
高考试卷三卷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共20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共5分)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我们”在秦淮河的夜游为线索,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结合的秦淮河夜景图。
B. 文中提到“这河上的夜色,真象一座大秋千,上下都缀着灯彩”,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秦淮河夜景的美丽。
C. 作者通过描写秦淮河两岸的繁华景象,表达了对旧社会沉沦女子的同情。
D. 文章结尾以“秦淮河的夜色,真是我永不能忘记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秦淮河夜景的喜爱和怀念。
答案:C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B. 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后呼应,富有诗意。
C. 文章语言平实自然,但又不失典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D. 文章通过描写秦淮河夜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D3. 文章中提到“这河上的夜色,真象一座大秋千,上下都缀着灯彩”,请结合上下文分析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5分)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秦淮河的夜色比作一座大秋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秦淮河夜景的美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共20分)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共5分)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小河”为线索,以“小河的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充满诗意的乡村春景图。
B. 文中提到“小河像一条绿色的飘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小河的美丽。
C. 作者通过描写小河的春天,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D. 文章结尾以“小河的春天,真是我永不能忘记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乡村春景的喜爱和怀念。
高考语文三卷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恶贯满盈(gùn)B. 雅俗共赏(yǎ)C. 神采奕奕(yì)D. 铁壁铜墙(tó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C.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这次考试却意外地考得很差。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得其所哉”(《论语》)中的“所”指“所愿”。
B. “闲来垂钓碧溪上”(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垂钓”指“钓鱼”。
C. “临别赠言”(《离骚》)中的“赠言”指“送别的话”。
D.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关雎》)中的“青青”指“绿色的衣领”。
4.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个项目对于我们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B. 在这次比赛中,他一鸣惊人,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C. 面对困境,我们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绝不能一蹶不振。
D. 这本书的语言平实易懂,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5.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月光如水,洒在窗棂上,仿佛一层薄薄的轻纱。
B. 那朵盛开的莲花,犹如一位少女,婷婷玉立。
C.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繁华之中。
D.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大自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中国的语文课李镇西语文课,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语文课也常常成为争议的焦点。
有人说,语文课枯燥乏味;有人说,语文课空洞无物;有人说,语文课脱离实际……种种说法,都反映了人们对语文课的担忧。
在我看来,语文课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考三模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答案】1. C2. B3. D4. C5. B【解析】1.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文章通过描述主人公在困境中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强调了“努力就有可能成功”这一主题。
选项C正确。
2. 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观点,中间分几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观点。
选项B正确。
3. 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的理解。
根据第二段中的描述,主人公在困境中始终保持乐观,不断寻找机会。
选项D正确。
4. 本题考查对文章论证方法的理解。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来证明观点。
选项C正确。
5. 本题考查对文章观点态度的理解。
文章认为,只要努力,就有可能成功。
选项B正确。
二、古代诗文阅读【答案】1. C2. D3. B4. A5. D【解析】1.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诗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可知诗人通过描写江水绕过芳甸,月光照耀花林,营造出一种美丽、宁静的意境。
选项C正确。
2.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用词的理解。
根据诗句“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可知“卷不去”和“拂还来”都是用来形容月光无法离开诗人的情感。
选项D正确。
3.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表达技巧的理解。
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月亮的明亮和辽阔表达得淋漓尽致。
选项B正确。
4.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情感的理解。
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选项A正确。
5.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作者生平及作品的了解。
李白的《静夜思》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选项D正确。
三、文言文阅读【答案】1. B2. C3. D4. A5. B【解析】1.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知作者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选项B正确。
2.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用词的理解。
根据文段“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可知“神明”指的是人的精神、智慧。
河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河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列文本,完成各题“五四”以后,富于主体意识的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坛勃然兴起。
民国女性诗人长期被遮蔽,较之于同时期出生的冰心、庐隐、凌叔华等在文学史中成为经典的“五四”女作家而言,她们无疑是失语的一群,只有清末民初的吕碧城、秋瑾等女杰诗人得到不少关注。
民初闺秀幼承庭训,按传统闺阁才女模式成长起来,但她们受新时代风气影响,形成了故常与新变同在、封闭和开放兼有的新闺秀派。
政权更替与战争使得她们脱离闺阁化的生存场景,将笔触伸向民族国家的命运,开拓与发掘爱国题材,在诗词中显示出截然不同于前代闺秀的心态与心境。
作为新闺秀诗人代表的丁宁是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典型,郭沫若评价她“清冷彻骨,悱恻动人”,施蛰存认为其文采“足以当帜摩垒”“过于诸大家”,但相比于同时代的女性新文学家,她和其他新闺秀派诗人一样对传统文化有着更深的信服与眷恋,所以她们在抗争的道路上频频回首,步履蹒跚。
她们身上处处体现着新思想与旧道德之间的矛盾拉锯,成就了别具情感张力的诗词风貌。
名媛有才情和学识,出入于众多社交场合,穿梭于各种公共空间,比普通闺秀具有更高的知名度。
她们出身非富即贵,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受世家之风熏陶,甚至有机会出国留学深造。
她们的诗词比闺秀呈现出更突出的商业气息与时尚特质,体现了市民阶级的审美趣味。
如由上海名媛陈小翠、陆小曼、李秋君、何香凝、潘玉良、周炼霞等自发组建的中国女子书画会曾举办画展,开办专栏,刊印画册,参与慈善,是女性团体思想解放的代表。
她们未必需要倚仗诗词书画谋生,但上海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商业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们。
她们的诗词中常出现当时沪上各色西式的生活情景,以女子特有的柔媚绮丽的笔触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名媛形象,突出其才、貌、情、艺等象征符号,表达出对女性美的欣赏、对自身才华的肯定、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对女子互怜互爱之情的袒露和对情谊的刻画。
山东省滨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滨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三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央视新闻频道近期推出“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快闪节目之后,一场场爱国歌曲快闪活动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流行开来,各行各业的青年,利用新兴的媒体与艺术形态歌唱祖国、祝福祖国,优美的旋律在各地飘荡,爱国的激情在人们心中沸腾。
快闪类型多样,先后出现过离散型、游戏型、政治型、商业型等不同种类。
其内容或是一种娱乐狂欢,或是表达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抑或是宣传某种新观念、新产品。
学者们对其评价也是态度各异。
批评者认为它肤浅幼稚,只是纯粹的社交性游戏而缺乏严肃理性的实践目标;指责它干扰城市正常秩序,增加城市治理成本;甚至担心快闪族被未知组织者利用,从而引发社会混乱。
赞赏者则认为,快闪降低了社会参与的门槛,创造了一种平等民主的社交形式;它以戏剧化的方式重塑了人们的城市空间体验,并拓展了公共表达的形式。
爱国歌曲快闪活动合理借鉴了快闪亚文化“情境创设”的理念和充满活力的形式,并通过有效的策划和组织为其注入了深沉的内容和情感,提升了审美品格,展现了亚文化参与构建主流话语的无限可能。
注入意义,内容主流化。
有别于快闪亚文化的无意义传统,爱国歌曲快闪活动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背景,是一份献给祖国的特別礼赞。
所唱曲目虽多为老歌,但因其爱国情感浓烈、社会普及度高,且经过全新编排,更能直达人心、引发共鸣。
活动在娱乐性、可近性上获得了青年的认同,同时也突破了理论界对其肤浅性、破坏性的指责,以轻盈的姿态为爱国主旋律注入了一丝清新的活力。
精心策划,形式审美化。
各地的快闪都非常注意天气、场所、布景、道具、领唱人物的选择和设计,以彰显其地域特色、历史风韵、建设成就和时代精神。
高考语文 第三专题 综合测试卷(B)
高考语文第三专题综合测试卷(B)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题满分为120,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打夯.(hāng)逃遁.(dùn)田塍.(téng)搭讪.(shàn)B.惦.(diàn)念眷.(juàn)顾静谧.(mì)喧嚣.(xīào)C.憎.(zèng)恨烟垢.(gòu)骨骸.(hái)寥.(liáo)落D.矫.(jiǎo)饰颠簸.(bǒ)濡.(rú)染奇诡.(guǐ)2.下面给出的词语,字形完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稍息翘首聒噪鞭笞B.杀戮恬淡糜废婉转C.仓皇折本沧海谥号D.悲怆匀调俊伟僻静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最近,一权威网站发布消息,称电子邮件已跃升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
②什么叫魅力?在当下的语言环境中,它和“吸引力”一词大概是同义词。
或许你会反对我这样解释,但你如果去看一看现代作家们对这一词的使用,或者去网上浏览一下,就知道这样解释,尽管这样解释是不对的。
③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有关的教育活动,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 媒体无可非议只有/才 B.媒介无可厚非只要/就C.媒介无可厚非只有/才 D. 媒体无可非议只要/就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从统计上来的数据看,旅游者主要考虑的还是费用以及景点的知名度,一些秀色可餐....但品牌不响的景点几乎无人问津。
B.2006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到了39.2万人,这叹为观止....的数字雄辩地证明了知识的价值。
C.为帮助受洪灾地区人民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7月22日,广东公安边防总队深圳特检站官兵纷纷慷慨解囊....,为灾区人民捐款5.5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专题综合测试卷(B)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题满分为120,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打夯.(hāng)逃遁.(dùn)田塍.(téng)搭讪.(shàn)B.惦.(diàn)念眷.(juàn)顾静谧.(mì)喧嚣.(xīào)C.憎.(zèng)恨烟垢.(gòu)骨骸.(hái)寥.(liáo)落D.矫.(jiǎo)饰颠簸.(bǒ)濡.(rú)染奇诡.(guǐ)2.下面给出的词语,字形完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稍息翘首聒噪鞭笞B.杀戮恬淡糜废婉转C.仓皇折本沧海谥号D.悲怆匀调俊伟僻静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最近,一权威网站发布消息,称电子邮件已跃升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
②什么叫魅力?在当下的语言环境中,它和“吸引力”一词大概是同义词。
或许你会反对我这样解释,但你如果去看一看现代作家们对这一词的使用,或者去网上浏览一下,就知道这样解释,尽管这样解释是不对的。
③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有关的教育活动,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 媒体无可非议只有/才 B.媒介无可厚非只要/就C.媒介无可厚非只有/才 D. 媒体无可非议只要/就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从统计上来的数据看,旅游者主要考虑的还是费用以及景点的知名度,一些秀色可餐....但品牌不响的景点几乎无人问津。
B.2006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到了39.2万人,这叹为观止....的数字雄辩地证明了知识的价值。
C.为帮助受洪灾地区人民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7月22日,广东公安边防总队深圳特检站官兵纷纷慷慨解囊....,为灾区人民捐款5.5万元。
D.曾跟凯莉合作的歌手罗比·威廉姆斯(Robbie Williams),早前推出最新单曲《Rudebox》,有乐评人将此曲批得一文不值....,更形容为最差歌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继李白、杜甫之后,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为宋元明清直到近代的诗人们继续发扬广大。
B.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小时候住过的山区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袅袅的炊烟,那熟悉的乡音。
C.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不容易翻译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D.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批评,我认为是对的。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B.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C.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
D.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7.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建筑是凝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_________,_________。
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二、现代文阅读(33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 题。
(15分)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
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
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
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
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
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
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
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
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
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8.试结合第一段内容回答:为什么旅游景区的美是失血的美,它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4分)答:9.画线句子中,(1)“那种失望”指什么?(2)为什么说“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4分)答:(l)(2) 10.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3分)答:11.联系整个语段,概括说明作者笔下的故乡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4分)答:(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
(18分)月是故乡明季羡林①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
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②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
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③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
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
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
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④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很多。
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⑤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
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⑥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方,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⑦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
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
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
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
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⑧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
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留恋,有惋惜。
流光如逝,时不再来。
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⑨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三日(选自《季羡林散文》,略作删改)12. 文章第②段在行文上的作用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3. 作者在第④、⑤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3分)请按先后顺序填写。
作者写这些童年趣事的用意是什么?(3分)童年趣事:数星星→捉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回答。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文章的第③④⑤段与第⑥⑦⑧段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默写与鉴赏(12分,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
(6分)①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
(刘皂《渡桑乾》)②,。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游子吟》)③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
(宋之问《渡汉江》)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杜甫草堂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充饥。
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
这姓吴的一来就在枣酰叠氮四周插上篱笆。
老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计劝告吴郎。
(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劝告吴郎的?你觉得诗中的劝告有什么特点?(4分)(2)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四、综合运用(14分)18.请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