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家园-地球》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ppt下载

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ppt下载

二、地图:
比例尺


方向

图例与注记
1)比例尺 (教学提纲)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ppt下载【优质公开课推荐】
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 缩小程度 。
图上距离 比例尺 =
实地距离
2)表示方法 (1) 线段式 0 50千米
(2) 数字式
1 1 : 5000000或 10000
(3) 文字式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题练:
1、在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
直线距离是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 )
A、2千米 B、0.2千米 C、20千米 D、4千米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如图所示的两条河流中,实际河面较宽是哪
条? 甲。
( 教 学 提 纲 )人类 的家园 -地球复 习-pp t下载【 优质公 开课推 荐】
3、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
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地球照片,地球还是很 圆呢?
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 极半径为6357米,差0.33%。
地壳
地核
地幔 外地核 内地核
上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 软流层
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 地壳、 地幔、 地核 三层。 岩石圈是由 地壳 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 以上),共
( 教 学 提 纲 )人类 的家园 -地球复 习-pp t下载【 优质公 开课推 荐】
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
关于地震: (教学提纲)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ppt下载【优质公开课推荐】
1、概念:地震是地壳岩石在
地球内力
的作用下
发生 断裂或错位 而引起的 震动 现象。
2、震源:地震的发源地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PPT课件(初中科学)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PPT课件(初中科学)

D.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
(2)在救治伤员的过程中,若要给O型血的伤员输血,根据输血
原则,应该输 O 型血。 (3)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多
产生于 部”)。
板块与板块交界
处(填“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
(4)地震引发海啸,大量的海水涌入陆地,冲毁房屋、破坏树
料泄漏,并产生两次爆炸。日本首相菅直人已下令将核电
站周边居民疏散范围扩大至方圆20公里。目前,核电站
区 域内辐射剂量仍大大超出正常值,核电站冷却遭遇难
题。日本福岛核电站原理是利用 重核裂变 制成的。
(改编3)日本大地震之后,位于日本本州岛东部沿海的福岛第
一核电站若干机组产生失去冷却事故,次日下午,一号机组产生爆
b、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F
(2010.浙江湖州)25.我国海军第四批护航 编队于2009年lO月30日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起 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航 行路线如图箭头所示。该护航编队从舟山至马 六甲海峡的航行方向是 _____。从全球板块 散布上看,护航编队经过马六甲海峡后就由太 平洋板块进入_____板块。
请你说说地壳 变动的证据!
“漂浮”在软流层上的岩石圈被海岭、海 沟和巨大的山脉等分割成小块。
在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的 基础上人们创建了——板块构造学 说
全球有几大板块组成,具体 的板块名称?
请说出下列板块的名称
A
巴基
斯坦
汶川
日本
地震
地震
地震
E
B
缅甸 地震
D
印尼 地震
新西 兰地 震
智利 地震
a、环太平C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第3章人类的家园复习与巩固(PPT课件(初中科学)20张)

第3章人类的家园复习与巩固(PPT课件(初中科学)20张)
• 你 反认对为 “可 大以 陆作 漂为 移支说持”“理大由陆的漂是移___说__”___证__据。的(填是序①__号②__)⑤__⑦______,可以作为
③④⑥
• 12.根据六大板块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为__C____(填字母序号)。 • A.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 • C.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 (2)基本被大洋覆盖的板块是_太__平__洋__板__块_____。 • (3)用板块知识解释: • ①英国少火山、地震是因为_英__国__位__于__亚__欧__板__块__内__部__,__地__壳__比___较__稳__定____。 • ②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__日__本__位__于__太___平__洋__板__块__和__亚__欧__板__块__交__界__地__带__,____ 地__壳__比__较__活__跃_________。
)B
B
•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A点的经纬度:_____4_0_°_W__,_0_°___。 • (2)A、B、C、D四点所在的纬线最长的是A______点所
在的纬线圈。
• (于3)西A、半B球、的C、是D__四___点_;中位,于位中于纬南度半地球区的的是是B______;位
__________A。

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类 的 家 园
地 球
地表球面 的板 块
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全 海 地陆 球球变 上由化 的⑫的 火__六_主 山__要 和_大原 地板因 震块主:组要⑬成分_板_布_块_在_的__⑭碰___撞六____和大____挤板____压块______
的交界地方
D
• ①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②华山北坡大断崖;

专题05人类的家园地球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

专题05人类的家园地球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
专题05 人类的家园—地球
目录
01 知识清单 02 方法模型归纳 03 巩固提升
第一部分 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
第二部分 方内部结构
【例题】
如图所示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①表示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17 千米 B. 地球从外到内分为 5 层 C. ②和③分别是外地核和内地核 D. ④和⑤分别是上地幔和下地幔
巩固提升
【解答】 大开发调研组在关于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为100多平方 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其外围分布着沉积岩。 因为西部地区主要的外 力是风力,所以与风蚀蘑菇形成的作用相同; 故答案为:C.
THANKS
感谢观看
二、经纬线的特点
【例题】
下列经线中,按由西向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B )
A.20°E、0°、20°W、40°W B.160°E、180°、160°W、140°W C.120°E、100°E、80°E、60°E D.80°W、100°W、120°W、140°W
【解析】东经度的数值向东增大,西经度的数值向东减小。A选项东经度的数值 在减小,西经度的数值在增加,是自东向西顺序排列;B选项东经度的数值在增 加,西经度的数值在减少,是自西向东;C选项东经度的数值在减小,D选项西经 读的数值在增加,都是自东向西的顺序
五、等高线地形图
(一)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 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二)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数值变化规律,判断地形部位: 1.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2.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3.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问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凸,就是山脊。 4.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凸,就是山谷。 5.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两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6.缓坡、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 稀疏处,坡度越平缓。

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

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

地球仪和地图地球仪上的一些概念:地轴、两极<南极、北极)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经纬网.可以准确的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低点的位置.经线<子午线):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从两极上空看呈放射状.规定: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线.人们把赤道定为0°纬线.经度和纬度:0°经线向东180°为东经<E),向西180°为西经<W).东经180°和西经180°同在一条线上,那就是180°经线.b5E2RGbCAP赤道以南的纬度称为南纬<S),以北的纬度为北纬<N).纬度从迟到开始算,把0°定为赤道,有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做90°p1EanqFDPw东经160°表示为160°E,北纬30°表示为30°N.90°N就是北极,90°S就是南极.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两极所有的经线长度都基本相等除了0°经线和180°经线其他度数的经线都有两条,分别用东经和西经表示.纬线所有的纬线都不相交;所有的纬线长度都不相等;除了0°纬线其他度数的纬线有两条,分别用南纬和北纬表示.东半球和西半球、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划分赤道是划分南北半球的界限,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160°E和20°W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20°W向东到160°E<160°E向西到20°W)为东半球,160°E向东到20°W<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DXDiTa9E3d低、中、高纬的划分地图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示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表示实际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大比例尺大于1:100000小比例尺小于1:1000000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描述的内容比较详细,小比例尺则反之.表示方法:数字、文字、线段.(2)方向:表示地里方向.(3)图例: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方向的判断方法:经纬网法:经线表示东西方向,纬线表示南北方向.指向标定向法:看箭头的方向.箭头指示的一般是北方.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例】1、在地球仪上能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是< )A.30°W、150°W B.120°E、40°WC.35°W,145°ED.10°E、170°E2、图3-2-1中甲地的经、纬度应是 ( >A.120°E,20°NB.120°E ,20°SC.120°W,20°ND.120°W,20°S RTCrpUDGiT3、王强在地图上发现一个地方,南侧是高纬度,北侧是中纬度,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该地的经纬度是< )5PCzVD7HxAA.160°E,60°NB.20°W,60°C.160°E,60°SD.20°W,60°S jLBHrnAILg4、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图回答.在图中数字所示的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A.①②B.③④C.③D.④5、读甲乙丙丁四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四点的经纬度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A点位于C点的______方向<3)四点中能够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4)四点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xHAQX74J0X6、看图经纬网,回答.<1)分别写出DEF三点的经纬度: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2)图中D在A的_____方向,E在F点______方向.<3)能够与图中180°经线组合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_________.<4)图中经纬网的位置全部位于______半球,而且大部分位于___半球.<5)图中既位于西半球、又属于东经度的范围是____ A、140°E向东至180° B、140°W向东至180°C、160°E向东至180°D、160°W向西至180°LDAYtRyKfE7、比例尺表示.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2400000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为1:8000008、一般说来,比例尺越大< )A.分母数值越大B.分母数值越小C.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D.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9、下图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回答:<14分)<1)图中公路D到E走向的变化由到 .<2)图中河流上游流向下游的总趋势是从流向.<3)村庄B在村庄A 的方;村庄C分别在村庄A、B的方和方.Zzz6ZB2Ltk地球表面的板块探索: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提出问题: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很相对应,觉得很奇怪,是偶然的巧合,还是非洲大陆曾经与南美大陆是一个整体,后来因为其他原因破裂漂移分开的? dvzfvkwMI1建立假设:大陆可能原先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才分离了.寻找证据:证据一: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相互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rqyn14ZNXI 证据二:大西洋两岸的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非常对应,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表明当时这些大陆曾相连接.EmxvxOtOco检验假设,得出结论:魏格纳为证明自己的假设进行了艰苦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并写出《海陆的起源》一书,从中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观点.SixE2yXPq5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届中被发现,尽管现在大陆之间呈犬牙交错状,但仍能说明它们在以前曾是连成一片的.6ewMyirQFL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魏格纳认为:全球的陆地在2亿年前还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海陆分布.kavU42VRUs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它们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各大板块交界处因移动方向而分为:①生长边界<海岭、断层):大西洋、红海②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喜马拉雅山、地中海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相撞相挤压的地方,常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不断碰撞,使喜马拉雅山不断上升;板块发生张裂会形成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大西洋<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张裂).y6v3ALoS891、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多什么现象< )A.暴雨B.火山、地震C.台风D.冰雹2、有关板块构造学说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B.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C.板块内部地壳也比较活跃D.板块都处于不断运动中3、2004年12月发生印度洋海啸造成逾15万人遇难,该次海啸是由8.9级的地震引起的,这次地震与两大板块的碰撞有关,这两大板块是<)M2ub6vSTnP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4、关于板块构造学说正确的是<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有魏格纳创建的②板块构造学说是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可拼合性创立的③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④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⑤板块的碰撞形成了裂谷和海洋0YujCfmUCw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5、读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1)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的板块是_____ A、③B、④C、①D、⑤<2)澳大利亚位于______eUts8ZQVRdA、③大洋洲板块B、③印度洋板块C、④太平洋板块D、②非洲板块<3)大西洋位于板块_____<张裂,挤压碰撞)地带.<4)riben多地震是因为riben位于_____板块、_____板块活跃地带.<5)太平洋周围的火山地震带就是太平洋板块与____板块、_____板块、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sQsAEJkW5T地形和地形图1.地球的陆地表面主要由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不同地形共同构成.等Array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用来表示起伏的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2>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坡度较陡;(3>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坡度较缓;(4>等高线重叠处表示陡崖;(5>等高线内部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并且由外向内海拔增高,表示山顶;其中内部很小的封闭曲线表示盆地;(6>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即等高线突出的部位相对称的地方>;(7>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山谷水向中部集中>;(8>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水向两侧分流>;(9>等高线内部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并且由外向内,海拔降低,表示洼地.1、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M.据图完成1-2题.⑴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 )①海浪侵蚀②珊瑚淀积③岩层断裂④泥沙堆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⑵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部位的地形名称ABCE<2)图中甲居民点位于乙居民点的方向,两居民点的实地距离为______<3)当地要修建水库,选择坝址的最佳地点是<4)居民点分布在甲乙两处与地形的关系是地形的变化①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量,它能使地表起伏加大,具有阶段性.褶皱、隆起形成高山或高原;断层、凹陷形成盆地或低地.GMsIasNXkA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丘.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流水的冲刷疏松松的黄土高原变的沟壑纵横.流水也会使石灰岩溶蚀,形成许多溶洞.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河河口沉积会形成平原和三角洲.TIrRGchYzg外力作用主要是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对地形的作用.他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外力作用的主要作用是削低高山,填平谷地,使地表趋平坦.7EqZcWLZNX地形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lzq7IGf02E地壳的缓慢变化——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生物作用<统称为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塑造了山岭和低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将低谷填平,使高低不平的地表形态趋于平坦.1、下列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C.内力作用使高山削低,盆地填平,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D.干旱地区的外力作用是流沙,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zvpgeqJ1hk2、下列有关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最高峰是因为该地区只有内力作用的影响B.内力作用是主导作用,所以在任何地方都占有优势地位C.雅鲁藏布江的形成是因为只受流水的冲刷D.内力作用使地表的相对高度增大3、下列有关地形变化的正确说法是<)A.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地表变得高低不平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是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不平NrpoJac3v14、2003年梅雨季节,云南省长时降雨,多个地区发生泥石流,造成较大的危害.泥石流导致地貌变化的作用,属于( >1nowfTG4KI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C.内力和外力同时作用 D.既不是内力作用,也不是外力作用5、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是( >.A.珠江三角洲 B.东非大裂谷C.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D.黄土高原6、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是( >.A.台湾海峡 B.舟山群岛 c.四川盆地 D.长江三角洲7、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C.地壳运动的结果D.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8、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破坏的主要外力是( >A.风B.流水C.冰川D.海浪9、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A、流水的溶蚀作用B、流水的沉积作用C、风的吹蚀作用D、冰川移动的作用10、外力作用中,强大而普遍的侵蚀作用是( >A.风力的侵蚀 B.流水的侵蚀 C.冰川的侵蚀 D.海浪的侵蚀11、下列地貌类型成因正确的是( >A.三角洲—流水溶蚀B.风蚀城堡—风沙沉积C.角峰—冰川侵蚀D.瑞晶洞—流水冲刷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

有明显层状结构特 征或化石。
片状的结构
地壳中的岩石在岩浆、 变质岩 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 高压条件下形成的
岩浆岩
• 成因: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 后形成的。 • 特征: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或 柱状结构。
沉积岩
• 成因: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 化而形成。 • 特征: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有些 沉积岩内组成的碎屑物比较大,可以看到 明显的砂粒和砾石。
改变地面形态和土层结构,或改变地面植被的状况, 从而促使泥石流的发生
第七节地形和地形图
• 1、地形的类型 • 丘陵——地面起伏较小,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 对高度小。 • 平原——地面宽大,起伏较小,海拔明显较低, 相对高度小(200米以下) • 山地——地面起伏明显,海拔高度较高(500米以 上),相对高度较大 • 高原——顶面较大,起伏小,海拔较高(500米以 上),相对高度较小(和山地的区别) • 盆地——周围山脉,中部低陷,海拔高度有高有 低,相对高度较小

沉 积 岩

三 类 岩 石 的 转 化
岩浆岩
冷 重 凝 熔
重 熔
岩浆
变质作用


沉积岩
变质岩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三大类岩石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什么?
岩浆
岩石名称 颜色
花岗岩
肉红色、 浅灰色 有明显的 晶体颗粒
玄武岩
砂岩
石灰岩
大理岩
黑色、灰 白、灰、 白色、灰 色 浅红 色
矿物晶体
气孔结构 片状结构
• 2、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 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高值。 • (2)地形和等高线分布的关系。 •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 鞍部 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 •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 陡坡 等高线较密处 • 缓坡 等高线较疏处 • 山峰(洼地) 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的曲线时(中间 高)或(中间低)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新教材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新教材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
的环境。
人文环境的构成
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 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是 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
化是核心。
人文环境的特点
人文环境具有地域性、历史性和 动态性等特点,不同地域和历史
背景下的人文环境各具特色。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 2
环境保护的意义
环境保护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必要措施,旨在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新教材第三章人 类的家园地球复习
目 录
• 地球的概述 • 地球的圈层 • 地球的环境 • 地球的资源 • 地球与人类生活
01 地球的概述
地球的物理性质
01
02
03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 天体,其赤道略微膨出, 两极稍扁。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40, 075千米。
地球的质量
约为5.965×10^24千克,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测定。
地球的构造
地壳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硬壳, 由岩石构成,厚度从5到 70千米不等。
地幔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占据 地球体积的约82%,主要 由硅、镁、氧等元素构成 的岩石构成。
外核
外核是地球的最内部结构, 主要由液态的铁和镍构成, 厚度约为2200千米。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 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 现环境保护,才能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04 地球的资源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定义
土地资源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 利用的土地,包括陆地、水域

七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知识点

七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知识点

七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知识点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一、古人对地球的认识1、古代中国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2、古代印度人:大地是一个圆盾,由几只大象驼着,站在乌龟背上。

3、古代巴比伦人:大地是一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

大地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二、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究时间人物事件或发现设想或推断大地是球形的设想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事实推断地球是圆的公元前4世纪亚里斯多德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月食时)1519年起三年时间麦哲伦率船队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圆的现代现代测绘摄影技术地球是一个球体证实地球跟篮球一样是个球体4、思考与讨论:⑴你还能列举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和验证方法吗?地平线为弧形。

站得高看得远。

⑵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感悟到什么?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是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

三、地球的大小1、极半径6375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会略鼓的球体。

(因为地球绕地轴旋转的缘故。

)3、思考与讨论:假如一个中学生的两臂平展时长1.5m,让他们手牵手合抱地球时,需要多少中学生?40000000 m ÷ 1.5 m /个≈ 26666667个四、地球内部的结构地壳:从地表到地表以下17千米处;地幔:从地壳下界到2900千米处;(分上地幔、下地幔)地核:从地幔下界到地心(分外地核、内地核)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一、地球仪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状况;也能反应地球的一些运动特征。

2、构造:底座、固定架、旋转轴、球面地轴(假想的)3、北极上空看地球:地球逆时针转,南极上空看地球:地球顺时针转(北逆南顺)4、思考:(1)地球仪是否装斜了?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夹角。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提纲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提纲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古代中国人的地球观(1)最早的“天圆地方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2)战国,“盖天说”:“天如斗笠,地如覆盘”;(3) 东汉时期,“浑天说”:“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2. 最早地球说的提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西方“地球说”猜测。

毕达哥拉斯坐在海边高山上观海思考:“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船来的时候桅杆最先出现,是什么原因呢?”毕达哥拉斯认为:地球很可能是球形天体。

由此,毕达哥拉斯成为“认为大地为曲面”的第一人。

3.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自然现象:(1)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归航的帆船先看见桅杆再看见船身;(2)月食的缺损部分总是呈弧形;(3)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4)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5)麦哲伦环球航行;(6)从航天飞机或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上看,地球的形状是圆的。

4. 从太空看地球是个多种颜色的球体:蓝色部分是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黄色部分是陆地(29%),白色部分是漂浮于天空的白云。

5.现在人们对于地球的认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仅差0.33%,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6.地球的内部结构:★①由外到内: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外地核、内地核)。

②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③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主要由呈熔融态的岩浆物质组成,是岩浆的发源地。

第三节组成地壳的岩石1.根据岩石成因分类★沉积岩的特征:(1)层理构造:上新下老;(2)化石:地质史的书页。

2.岩石的用途①优质建筑材料:花岗岩、大理岩。

②良好的工艺品材料:新疆的和田玉、浙江的青田石。

③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铝土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等,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和能源。

第四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1.地壳变动的证明:悬岩峭壁上岩层的断裂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情况,东非大裂谷等。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详解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详解

七年级第三章复习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提纲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 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3.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答: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地球表面是个曲面,所以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4. 那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答:(1)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先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20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这说明海面是曲面。

(4)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公元前2世纪,亚里斯多德)。

5. 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地球内部结构具有同心圆的特点,从外向内结构层次分别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一.地球仪:1. 纬线和纬度:(1)纬线:纬线都是(圆形),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

(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做(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

(3)北纬、南纬各有90°。

2. 经线和经度(1)经线:也叫(子午线)。

经线是(半圆形),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经度:零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

期末复习专题(3) 人类的家园—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讲义(教师版学生版)

期末复习专题(3) 人类的家园—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讲义(教师版学生版)

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知识点提要与注意事项】:一、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地球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大小:赤道半径6378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

3、内部结构由外到内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构成。

4、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5、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地平线是弧形的;登高望远;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天涯海角走不到边。

6、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地核(内地核、外地核);地幔(下地幔、上地幔);地壳。

其中,软流层位于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二、地球仪和地图地球仪: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

经线等长,为半圆,指示南北。

2、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与它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纬线不等长,赤道最长向两极变短,为整圆,指示东西。

3、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市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4、0°经线以西的180°属于西经(W)。

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E)。

5、赤道以北就是北纬(N)。

北纬90°就是北极。

赤道以南就是南纬(S)。

南纬90°就是南极。

6、纬度从赤道算起,把0°定为赤道,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

7、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即20°W和160°E8、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是:0°纬线,即赤道9、低中高纬度的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地图:1、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示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后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

3.9人类的家园地球知识整理ppt课件

3.9人类的家园地球知识整理ppt课件
球是个球体吗? 地球均厚度是: 地球仪是: 经线是: 纬线是:
4
• 经线中的本初子午线是: •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南北半球分界线是: • 东南西北字母是: • 低中高纬度是: • 地图的分类是: • 地图三要素是: • 表示方向方法是: • 比例尺三种表示是: • 大小比例尺的特征是: • 常见岩石分类的依据是: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
1
2
地球的形状
1.在日常生活中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四季交替
C远去的船先消失船身 D水往低处流
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驶来的船先出现桅杆B天涯海角走不到边
C发生日食
D麦哲伦混球航行
3.为什么地球看起来很圆?
3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点是: 在篮球表面划过的铅笔笔尖先消失,能说明地
8
• 地形是指: • 地形有哪些: • 各种地形特点: • 如何来表示山顶: • 鞍部山脊山谷峭壁: • 缓坡陡坡各自的特点: • 外力作用主要包括哪些: • 内力作用结果使地球表面: • 外力的作用结果使地球表面: •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区别是:
9
5
• 根据成因可以将岩石分为三大类型: • 这三大种类岩石各自的特征包括: • 课本列出常见的五种岩石包括: • 日常生活中岩石主要应用在: • 地壳不断变动的证明包括: • 常见火山的喷发物包括: • 常见火山结构的组成: • 常见火山的分类为: • 地球火山的分布: • 地震的概念是: • 震源的含意:
6
• 震中是指: • 震中距是指: • 震源深度是指: • 地震带的分布是: • 泥石流的概念是指: • 泥石流的特点有哪些: • 形成泥石流的原因包括: • 泥石流爆发的危害主要有: • 如何对泥石流进行有效防御: • 这些地质灾害的间接伤害包括:

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提纲

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提纲

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提纲1、证明地球是圆形的事例:(1)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2)走不到的天涯海角;(3)站的高,看的远;(4)月食时被蚀部分总是成弧形;(5)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6)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2、地球是一个怎样的球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为何看上去很圆?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仅差0.33%。

所以看上去像个圆形。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4、地球仪是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状况的模型。

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1)地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穿过地心;与水平面呈66.5°(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

(4)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与水平面呈23.5°(5)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经度和纬度:5、东半球包括:0°~160°E和0°~20°W;西半球包括:1,60°E~180°E和20°W~180°W;160°E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20° W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

6、纬度的划分:7、地图是以各种图式符号,将地球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8、地图的类型: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等。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a)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b)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c)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1)指向标定向法:用一个指向北的方向标表示北方。

中考科学 第39讲 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件

中考科学 第39讲 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件

【解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 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四个选项中 A、B、C 都能作为海陆变 迁的依据,只有 D 不能作为海陆变迁的依据。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13
3.主要由地壳运动而引起的灾害现象是( C ) A.2009 年 8 月 7 日,“莫拉克”台风在台湾登陆 B.2009 年年底至 2010 年年初,持续干旱肆虐我国云南、贵州等地区 C.2011 年 3 月 11 日 13 时 45 分,日本发生 9 级大地震 D.2012 年 7 月 21 日,北京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暴雨灾害
6
7.板块学说 (1)全球有六大板块(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 软流层 上,不断 发生 碰撞 和 张裂 ,是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2)板块与地壳活动。 板块内部, 地壳比较 稳定 ; 板块交界处, 地壳比较 活跃 。 (3)板块运动。板块 张裂 形成大洋或裂谷(如大西洋、东非大裂 谷)。板块 碰撞 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16
①③④ 。 6.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①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一般是震中;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 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绝大部分会造成破坏;③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 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④地震发生时躲 到小房间或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的防范措施;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 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9
(1)世界上著名的两个火山地震带为: 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板块学说认为这两个火山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与板块源自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活跃 。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件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件
花岗岩 、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________ 大理岩 、________ 石灰岩 、砂岩 ________ 化石与矿石 岩石的应用:可以找到___________ 、优质建筑材料、工艺品材料
地壳
地壳变动与 火山地震
地壳变动的证据
火山 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 ________ 、 地震 ________
地震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能引起地形的改变。
考点四
板块构造学说
考点分析: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以及理解该学说在
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且与
地震带、火山带的联系。
典例4 图3-T-3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
界处出现了(
A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温度、状态等),考查岩石圈、软流层的位置。
典例2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关于图3-T-2中各圈层的叙述
正确的是(
C
)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
生存的地理环境
D.软流层在F与G之间
图3-T-2
【方法突破】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
(
B
)
图3-T-4
典例3 “印尼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智利大地震”“日本
大地震”……人们戏言“地球进入了地震模式”。下列关于地
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一带
B.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
C.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D.会引起地形的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北纬 39.6°、东经 118.2°附近,震源深度为 12 千米,
地震波及天津市、北京市,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根据学过的有关地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
题:
(1)对文中震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震源是指地震的发源地
B. 震源是指地震经过的地方
C. 震源一般位于地表以下 0~300 千米处
2.海底扩张说:科学家通过对大洋中脊的研究,认为在 大• 洋。中部形成一个地• 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 。
• 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
断地推开,于是在洋壳上的大陆地块随之被推着向两
边移动。
3.板块构造学说: (1)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 欧。板块、非洲板块、美 洲• 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2)板块“漂浮”在软• 流。层上,不断发生碰• 撞。和张裂。 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 脉。,如亚• 欧。板块和印• 度。 • 洋。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板块的张裂 形成了裂• 谷。和海洋,如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非洲 板块张裂形成了大• 西。洋。板块的碰• 撞。和张裂是引起
【知识梳理】
一、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 极。稍扁、赤• 道。略鼓
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是 6378 千米,两极方向的半 径比赤道半径短 21 千米左右,仅差 0.33% 。因此, 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它的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2.地球内部的结构: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 壳。、地幔、 • 。地核三层。
三类,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的陆• 地。和周围海区,以及 •地中。 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3.地震: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 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 。 裂• 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现代科学技术不• 能。对地 震做出准确及时的预报。地震主要分布在环• 太。平洋的 陆• 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 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七五、、地地形形和和等地高形线图地形图
1.常见地形类型的特点:
地形类型
相对高度
海拔
• 高。原
较小
500 米以上
• 平。原
很小
200 米以下
• 山。地
较大
500 米以上
• 丘。陵
较小
200~500 米
•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平

2.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是将不同高度的等• 高。线
4.以 0°纬线为起点,南、北纬度的变化规律:北纬度度 数向北(上)增大,南纬度度数向南(下)增大;以 0°经 线为起点,东、西经度的变化规律:东经度度数向东 (右)增大,西经度度数向西(左)增大。
二 地图
【精选题 4】 根据如图 3­4 所示
某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操场在教学楼的东面
【解析】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东经 160°和西经 20° 经线围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划分:东半球 20°W→0°→160°E;西半球 160°E→180°→20°W。
(3)纬度划分:低纬度为 0°~30°;中纬度为 30°~60°;高 纬度为 60°~90°。据图知甲在北纬 20°,丙在北纬 40°, 所以甲和丙分别位于低纬度和中纬度,而乙刚好在北纬 30°上,所以乙在中、低纬度分界线上。
【答案】 (1)48 米 (2)图 A (3)正西 (4)
要点点拨
1.比例尺=图 实上 地距 距离 离。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描述的 内容比较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描述的内容 比较简略。
2.地图上的方向判别:利用一般定向法和指向标定向法 较简单,容易判别。经纬网定向法相对较难,易出错。 要学会在各种类型的经纬网上判别方向。在用指向标 定向法判断方向时,在中心物体上画四向方向标,就 很容易判断出另一物体的方向。如要判断 A 在 B 的哪 个方向,将方向标移到 B 处即可。
形成一个新的海洋
【解析】 全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A 错误;地震 和火山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 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B 错误;各大板块漂浮在软流 层上,软流层位于地幔,C 错误。
【答案】 D
【精选题 7】 2016 年 7 月 28 日是唐山大地震 40 周年
纪念日。据测定,当时的地震约为里氏 7.8 级,震中
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用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3.各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 鞍。部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位相对应
•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 山。谷 陡坡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等高线较密• 处。
•。
缓坡
等高线较疏处
【答案】 (1)见解图 (2)丙 (3)丙 甲 乙
要点点拨
1.经度大小范围在 0°~180°之间,纬度大小范围在 0°~ 90°之间。
2.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半球:20°W→0°→160°E 西半球:160°E →180°→20°W
3.赤道被定为 0°纬线,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南、 北纬 30°和 60°为界,可划分低、中、高纬度。
三 组成地壳的岩石
【典例 1】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 3.3­1
(1)图 3.3­1 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
A. ④和⑤
B. ①和⑥
C. ②和④
D. ③和⑥
(2)下列岩石中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 )
A. 砂岩、石灰岩 B. 玄武岩、大理岩
C. 砂岩、玄武岩 D. 石灰岩、花岗岩
了大量的流水。 3.坡地失去了植• 被。保护,水• 土。流失就会加重,崩塌和滑• 。 • 。 坡现象就会时常发生。因此良好的植• 被。可以减少泥石
流的发生。
六四、、地地球球表表面面的的板板块块
1.大陆漂移说:•魏格。纳根据大• 西。洋两岸轮廓的对应性, 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即• 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连 成• 一。片的,后来经过分裂、漂移,直到现在的位置。
二、地球仪和地图 1.经线和纬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 线。,
也称子• 午。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 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为 0°经线,也叫本• 初。子午线。在 地球仪上,经线指示的是南• 北。方向。与赤道平行的线 叫做纬• 线。。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是赤• 道。,度数为 0•°。。 东、西半球以 2•0°W。 和 160°E 经线围成的经线圈为界, 南、北半球以赤• 道。为界。
【答案】 150°E、20°N 正北 西南
【精选题 3】 暑假期间,甲、乙、 丙三位同学在如图 3-3 所示区 域旅游。一天,甲、丙正通电 话,甲对丙说:“哦,你现在 在东经 150°、北纬 40°啊,我 正在西经 170°、北纬 20°,你知道乙在什么地方吗? 刚才他告诉我了,真是巧得很,他现在的经纬度位置 分别在我俩经纬度的正中间。”根据对话回答问题。 (1)在图上标出此时甲、乙、丙三人的位置。 (2)甲、乙、丙三人在东半球的是 。 (3)甲、乙、丙三人位于中纬度的是 ,位于低纬 度的是 ,位于中纬度和低纬度分界线上的 是。
(2)砂岩属于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和化石现象, 而沉积岩绝大部分是在水介质中沉积形成的,但也有在 空气和水介质中沉积形成的,如石灰岩。
【答案】 (1)D (2)A
四 地壳变动和板块构造学说
【精选题6】下列表述中,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
A. 全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B. 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C. 各大板块漂浮在地核上 D. 由于板块的张裂,东非大裂谷未来可能
(3)地图的三要素是比• 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三、组成地壳的岩石
1.通常根据岩石的成因可把岩石分成岩• 浆。岩、沉积岩和 • 变。质岩三种类型。
2.自然界岩石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岩石有花• 岗。岩、玄武 岩• 、。石灰岩、砂岩和大理岩等。
3.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形成的,就是在岩• 浆。活动、 地壳运动产生的高• 温。、高压条件下,使原岩石发生变
2.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 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 物按一定比• 例。缩小后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
(1)比例尺: ①定义:表示实• 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 小。程度。
②计算公式:比例尺=图• 上。距离。 实地距离
(2)地图中的方向常用三种表示方法来表示:经• 纬。网定 向• 法。、一般定向法和指向标定向法。
• 盆。地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降低
【专题讲练】
一 经纬网
【精选题 1】 读图 3­1,回
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
度:A.

B.

图 3­1
C.
;D.
(2)四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有

【解析】 经度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纬度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20°W 向东 到 160°E 为东半球,0°纬线向南为南半球。故 A 点在东 半球、北半球,B 点在西半球、南半球,C、D 点都在东 半球、南半球。
微小砂粒,可能有化石
以白色、灰色为主,没有矿物晶体颗粒,可能有 石灰岩 沉积岩
化石
大理岩 变质岩
有矿物晶体颗粒和片状结构
四三、、地地壳壳变变动动和和火火山山地震地震
1.地壳变动的依据:悬崖峭壁上岩层断• 裂。的痕迹、采石 场上弯• 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 洋。生物化石等。
2.火山:典型火山由火• 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三部分 组成,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 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
五、泥石流
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 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 大量泥• 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