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现代主义建筑美学论文
热带建筑的特点和应用
热带建筑的特点和应用热带气候的地区,温度高、湿度大、降雨频繁,因此需要建造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热带建筑。
热带建筑的特点是耐热、通风、遮阳、透光、美观、环保,本文将从设计、材料、构造等方面介绍热带建筑的特点和应用。
1. 设计热带建筑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根据不同的区域进行调整。
例如,在雨林地区,可以采用“林下”设计,将建筑物置于树冠下,受到树冠的遮挡,避免暴晒和雨淋。
在沙漠地区,可以采用传统的阿拉伯风格,选择浅色的建筑外墙和茅草屋顶,反射阳光减少建筑表面温度。
在海滨地区,应该考虑抗风、防涝、抗腐蚀等因素。
此外,热带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到节约能源、环保等问题。
例如,可以选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作为动力来源。
在建筑设计中,最好加入一些绿色植物,提高建筑物的环保性能,净化空气。
热带建筑的设计要符合当地文化习俗,使用当地的材料,结合当地文化元素,增强建筑物的文化感和地方特色。
2. 材料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建筑材料要具有良好的隔热性、透气性和耐腐蚀性。
对于热传导系数高的金属材料,要隔热处理,对于防水、防潮材料要进行防腐处理。
建筑材料的选用要尽可能多利用当地资源,如木材、竹子、芦苇等植物材料。
这些材料能帮助建筑物通风,起到减缓室内温度升高的效果。
在海滨地区,建筑材料的使用要考虑到海水腐蚀的问题。
建筑材料要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减少海水对建筑物的损害。
例如,建筑物的门窗和结构要采用特殊的不锈钢材料,使其更加耐用。
3. 构造为了适应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物,建筑构造应该符合透气、遮阳的特点。
建筑物的窗户应考虑当地风向,放在建筑物的侧面或背面,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进入室内。
墙面可以采用透气的材料,如竹子、草帘等,减少室内的温度上升。
建筑物的固定装置应该尽可能采用不锈钢材料,防止腐蚀。
在建筑结构方面,多采用轻质结构设计,可有效减轻建筑物的负荷。
例如,采用竹子等透气的材料进行网格结构设计,既可以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又可以减轻建筑物的重量,减少造价。
现代建筑美学范文
现代建筑艺术的美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是居住的机器。
建筑作为一个艺术门派,它和音乐、雕塑、文学、绘画等一样,都必须符合美学原则,遵守美学的一般法则。
本文从建筑艺术的特征入手,从建筑的不同方面分析建筑的艺术美。
一前言建筑是人们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如住宅、桥梁,、寺庙、园林等等。
建筑的艺术美和建筑的坚固性、实用性、经济性不可分割,后者是建筑艺术的灵魂。
建筑艺术美是建筑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指建筑的外在形式美,还包括建筑的使用空间的舒适美观。
一个建筑如果仅仅在形式上是美观的,符合美学的规则,但它不坚固、不实用、不经济,那么它也说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建筑艺术品;反之,如果一个建筑即使十分坚固、适用、经济、但其外在形式不美观,也称不上是一个建筑艺术品。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建筑理论家阿尔伯蒂在他的著作《论建筑》中写道:“我认为美就是各部分的和谐,不论是什么主题,这些部分都应该按这样的比例和关系协调起来,以致既不能再增加什么,也不能再减少或更动什么,除非有意破坏它。
”实际上,建筑的美就是由“恰当、匀称、表达、优美”来反映的。
二建筑与建筑艺术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
建筑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即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也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而创造的空间环境。
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建筑艺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
建筑美学论文
题目:浅谈中国当代建筑的形式美与表现形态摘要:建筑给人们以美或不美的感受,在人们心理上、情绪上产生某种反应,存在着某种规律。
本文浅观建筑师二十世纪以来对建筑形式美的各种思考与探索,展现当今多元化时期建筑的形式美。
引发人们对建筑形式美。
以及其表现形态的进一步思考关键词建筑形式多元化发展历程结构材料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建筑美学又是美学的一个分支。
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处在由建筑物、建筑群和城市空问构成的形体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中体验到有关美扩信息。
当代建筑界巳经普追认为,美的创作应是建筑师的最高职责,从历时性角度上看,决定一座建筑物,一组建筑群,乃至一座城市重大价值的墓本上是美学标准。
1.中国建筑发展历程5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建筑设计以当时被称作“民族形式”的创作方式为主导是二、三十年代开始的“民族形式”建筑运动的延续,主张将宫殿、庙宇有传统建筑样式赋予新建筑,如北京友谊宾馆、重庆人民大会党、长春“地质宫”、北京三里河“四部一会”办公楼等,都有一个琉璃瓦大屋顶。
其思想基础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对爱国建筑师所起的激励作用。
但这种创作企图将曾适用于木结构和手工业方式建造的传统样式加入功能、构料、结构、施工方法及人们的审美情趣都与之大不相同新建筑上面,除了某种特殊情况,肯定不能成为方向。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由于“民族形式”建筑的昂贵,很快就引起了注意并加以纠正。
但这种纠正多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行为,缺乏理论深度,一时间,似乎节约成了一切,放弃了对建筑的艺术和文化品格的追求,许多作品比较平庸。
只是因为庆祝国庆十周年,在一些特殊建筑上也出现过一段对建筑艺术价值的肯定,如北京国庆十大工程中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北京火车站、中国美术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多是在建筑上集中置放一个或数个缩小了的宫殿式屋顶,或者采用平顶。
发展至文革期间,在“突出政治”的气氛下,建筑被十分不恰当地要求体现某种被歪曲了的“政治”观念,在各地兴建的“万岁沦”、城市中心广场或其他城市标志性建筑中,就出现了可以称之为政治具象象征主义或抽象象征主义,以及无原则模仿北京十大建筑的“创作方法”。
浅析巴厘式热带庭院景观
浅析巴厘式热带庭院景观摘要:本文通过对巴厘式热带庭院景观的主要元素作归纳和分析,启发了自己在工作中的思考。
关键词:巴厘式(Balinese);热带庭院;景观设计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main elements of Bali tropical garden landscape are concluded and analyzed, inspired thinking in their work.Keywords: Bali (Balinese); tropical garden; landscape design一引言巴厘式(Balinese)热带庭院,丰富多彩,别具风情,是东南亚地区富有装饰趣味庭院的代名词。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风格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不断地变化发展。
城市美化建设从中也吸收了不少东南亚热带庭院的园林设计手法与技巧。
再者本人对东南亚热带庭院景观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尝试选取巴厘式热带庭院进行浅薄的分析,希望得出一些有益借鉴与启示。
本文拟选——贝贝克(Bebek)别墅庭院进行分析。
选此例的原因有:一、该别墅的建筑及园林设计者是东南亚最成功的景观建筑设计师马德·维杰亚(MadeWijaya),他在热带地区创作了四百多座庭院,其中不少项目驰名海外。
其本人自1974年起便扎根巴厘岛,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吸取民间宝贵经验,最后将巴厘岛庭院推向一个成熟的高峰。
二、别墅是设计者本人的住邸和工作室,较少约束条件,去除一定的个人色彩后,应该是其造园精髓的尽情体现。
三、东南亚热带园林历史发展深受中国、日本、印度等文化影响,受宗教信仰的影响,近代殖民文化进入,则头绪更多。
而现存的完整园林古迹不多,以一个当代庭院作为切入点,其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气息可能更有启示作用。
二分析贝贝克别墅庭院分析如下:总体布局从鸟瞰图(图1)可看到典型的巴厘岛建筑布局。
热带海岛居住建筑设计研究——以三亚护理职业学院宿舍建筑为例
1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思考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热带三种气候类型中的典型气候,分布在众多国家。
通常一年只有雨旱两季,年温差变化小,高温高湿是这一带的明显特征,地区植被较为繁茂。
建筑与气候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历史上各地的各种建筑风格就是最好的佐证。
从原始社会的巢穴和洞穴到现代的生态与低碳建筑等,这些建筑都表现出适应各自气候的形态特征[1]。
建筑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遮风、避雨、隔热和防寒。
气候因素影响着建筑的形态和设计,导致在炎热气候的影响下,经济实力、历史文化背景和建筑技术水平各不相同的地区出现了不同的建筑形态,了解热带季风气候对宿舍建筑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2海岛建筑群地域性特征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编撰的《海南省志·城乡建设志》中提到,海南地域建筑特色可分为三种:汉族四合院建筑、少数民族船型屋建筑和骑楼建筑[2]。
白骑楼可谓是海南地域的代表建筑,其既具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又受到西式与南洋文化融合的影响。
建筑特点是底层架空与大悬挑屋檐设计等,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元素和风格,展示了海南建筑遗产的深厚历史和多样性。
当地单体建筑以高深天井、庭院、檐廊、冷巷、外挑屋檐等应对气候特点的设计方法,缓解季节气温高又湿气重的气候影响[3],往往会形成多栋骑楼建筑参差错落地连在一起,既为来往行人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天地,又为百姓谋生提供了招揽顾客生意的开放场所,经年累月的发展,已营造出一种充满市井生活气息独特的地域特色。
根据海南炎热的气候特点,群体组合通常注重庭院绿化,充分利用热带独特植物与花卉资源构成建筑设计的主摘要 文章重点关注海南岛的宿舍建筑与热带岛屿季风气候区之间的关系。
研究了热带地区宿舍建筑的地域特征和设计策略,包括公共空间设计与节能措施、冷巷空间的变化、应用与生物多样性。
之后探讨了三亚的宿舍建筑设计实践的思路,展示了建筑师如何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审美需求来实现节能和低碳环保的目标。
最后强调了探索适应热带气候的设计和整合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以创造和谐地融入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现代地域建筑范式。
建筑风格论文现代建筑风格论文:浅谈西方现代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建筑风格与理念.doc
建筑风格论文现代建筑风格论文:浅谈西方现代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建筑风格与理念摘要:本文重点分析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建筑风格与理念,以及他的建筑风格与理念对今后全球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风格理念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美国的一位重要的建筑师。
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赞扬,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他在建筑艺术范围内,赖特确有其独特的方面,他比别人更早地解决了盒子式的建筑。
他的建筑空间灵活多样,既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流通,同时又具备有安静隐蔽的特色。
他既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
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则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赖特的建筑使人觉着亲切而有深度。
在赖特的手中,小住宅和别墅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类型变得愈加丰富多彩,他把这些建筑类型提到了一个新水平。
赖特是二十世纪建筑界的一个浪漫主义者。
一、赖特的建筑风格1.建筑风格有机建筑是赖特反复宣扬的建筑观念,“活”的观念和整体性是有机建筑的两条基本原则,而体现建筑的内在功能和目的;与环境协调;体现材料的本性是有机建筑在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1.1 强调保持材料本色赖特忠于天然材料的特质并将他们在建筑整体中充分地展露,成为人工物与自然之间的有力联系。
他很善于利用材料和装饰取得与周围环境的内在联系。
在设计中体现了砖、木的本来面目,它们都是与大自然相依的。
赖特认为最有人情味的材料就是木材。
人们都愿意亲近木材,触摸它和欣赏它。
木材因天然生长而形成美丽的纹理,这种木纹会带着光泽而显现出来,这正是木材最美妙的性质。
所以赖特认为在建筑上运用木材就应注意表现这种天生丽质,而不是去掩盖它。
他还反对在木材上刷上不透明的油漆,而主张要表现出木材的天然纹理和加工工艺,包括手工或机器的锯痕、榫卯接点等等,这些都会使木材的性能更加明确的展现。
浅谈地处亚热带气候环境下的现代居住建筑的设计策略
浅谈地处亚热带气候环境下的现代居住建筑的设计策略第一篇:浅谈地处亚热带气候环境下的现代居住建筑的设计策略浅谈地处亚热带气候环境下的现代居住建筑的设计策略【摘要】广州地处亚热带区域,是夏热冬暖的气候特性。
在传统的岭南建筑设计中舒适的热环境能给人以很好的建筑体验,例如冷巷,老虎窗,骑楼街等。
而现代批量性建造的大规模居住建筑是建筑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建筑形式,也与人们的生活最为贴近,对此类建筑设计方法的归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亚热带;地域特点;居住建筑在城市中的建筑设计,依照亚热带城市的特点进行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在亚热带地区城市气候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太阳辐射受到减弱;由于大气受到工业废气汽车废气污染,大气的透明度差,市区的太阳辐射相比郊区要减少15~20%。
(2)城区气温偏高。
城市人工下垫面以砖瓦、沥青、水泥、钢材等为主,不容易对大气辐射进行吸收。
另外由于城市中多为高低不平的建筑,建筑物的受热面积大同样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城市铺地多为不透水的物质,蒸发耗热少;人工热量较大。
因此,城市中心区域热气流不断往上升,带动郊区的气流流向城区,即为“城市热岛”。
(3)城区降水增多,城区因为城市热岛现象和地面粗糙而具有比郊区强的上升气流,同时城区因空气污染而使大气中具有丰富的凝结核,这是形成降水的有利条件。
即为“城市雨岛”。
(4)城区蒸发弱,空气湿度小。
城区表面比较干燥,地表的蒸发量小,而且气温较高,所以年平均相对湿度比郊区低。
(5)相对于郊区,城区的风速小,风向不稳定。
城市对风的影响包括风速和风向两个方面。
(6)城区的雾日增多。
由于城市的大气污染程度要比郊区大,空气中含有丰富凝结核,形成雾天的机会比郊区多。
对应亚热带城市中的城市环境,依照亚热带城市的特点进行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传统民居的无论在建筑形式或是材料选择上都是对场所最朴实的回应,形式上符合当地的气候特征或精神象征,材料上又以本土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为主体,取材方便,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最宜居的“庇护所”,且是极具“低碳”意义的建筑。
东南亚建筑风格的多样
东南亚建筑风格的多样东南亚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热带风情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这种建筑风格融合了多元文化,展现了东南亚地区独特的建筑美学,同时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本文将详细介绍东南亚建筑风格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一、建筑特点东南亚建筑风格的主要特点是色彩鲜艳、装饰性强。
在建筑材料上,多采用木材、竹子、茅草等自然材料,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建筑外观多采用重檐和斗拱,给人一种古朴、庄重之感。
此外,屋顶多采用坡顶,既可以防晒、防雨,又可以通过错落有致的布局,增强建筑的美感。
二、文化内涵东南亚建筑风格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东南亚地区,建筑不仅是生活空间,更是文化的载体。
无论是建筑结构、装饰细节还是空间布局,都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例如,在东南亚地区,人们非常重视家庭和亲情,因此在家居设计中,往往会注重家庭成员的活动空间和私密性。
此外,东南亚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这些元素也常常被融入建筑设计中,以表达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
三、地域特色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地理环境和多元文化,这也使得东南亚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在热带雨林地区,人们多采用茅草屋顶和竹子材料建造房屋,以适应湿热的气候条件。
而在沿海地区,人们则多采用木结构和石材建造房屋,以抵御台风和海啸等自然灾害。
此外,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还受到当地民俗、宗教和历史的影响,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
四、现代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东南亚建筑风格在现代建筑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许多设计师将东南亚建筑风格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现代感和舒适性的家居空间。
例如,在室内设计中,人们会采用重檐、斗拱等传统元素,搭配现代家具和装饰品,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
此外,在建筑设计上,设计师们也会将东南亚建筑的色彩鲜艳、装饰性强等特点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相融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现代建筑作品。
总之,东南亚建筑风格是一种富有热带风情和多元文化内涵的建筑风格。
巴西建筑现代主义与热带风情
巴西建筑现代主义与热带风情巴西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其建筑业也因此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融合了现代主义和热带风情。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巴西建筑现代主义与热带风情的融合。
一、现代主义的影响巴西建筑现代主义的影响源于20世纪初,当时巴西出现了一批富有创意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他们开始将当时国际上流行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引入到巴西。
这些建筑师以他们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现代主义风格的独特美感。
在巴西,现代主义建筑注重线条的简洁和功能性。
这些建筑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和风格,而是追求独特的创新和实用性。
他们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创造出了许多具有未来感的建筑。
例如,巴西建筑师内梅耶尔设计的布拉斯利亚国家剧院,其外观简洁大胆、线条流畅,展现了现代主义风格的特点。
二、热带风情的特色巴西的热带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都对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西的建筑融入了丰富多样的热带元素,展现出了热带风情的独特魅力。
巴西建筑中常见的热带元素包括使用石材和木材作为建筑材料,采用大量的落地窗和开放式设计,以适应炎热的气候。
此外,巴西建筑还注重室内外空间的流畅连接,创造出充满活力和舒适感的居住环境。
巴西建筑师伊万·雷希托设计的门格洛维住宅就是一个优秀的例子,其采用了大量的木材和开放式设计,融入了丰富的热带元素。
三、现代主义与热带风情的融合巴西建筑现代主义与热带风情的融合,呈现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风貌。
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热带元素的运用,巴西建筑师将现代主义风格注入到独特的热带背景中,创造出了多样化而令人惊艳的作品。
巴西建筑师奥斯卡·尼迈尔设计的巴西利亚主教座堂是现代主义与热带风情巧妙融合的杰作。
其外观独特,顶部采用了双曲线结构,给人一种流动和舞动的感觉。
这种设计灵感来自巴西土著人的传统笛子形状,同时也满足了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需求。
总结:巴西建筑现代主义与热带风情的融合,使其建筑作品独具魅力。
巴西的建筑师通过将现代主义的创新理念和热带元素的瑰丽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创造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作品。
东南亚建筑风格的热带风情
东南亚建筑风格的热带风情在热带雨林密布的东南亚地区,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独具魅力。
这些建筑不仅代表着这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也展现了一种浓厚的热带风情。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热带雨林的神秘与生机,也可以体验到当地文化的深厚底蕴。
一、热带雨林的印记东南亚地区独特的热带气候和雨林环境,塑造了这里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里的建筑多采用开放式设计,利用天然的植被和光线,使得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建筑物的外墙多采用木质材料,与周围的热带植物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二、色彩斑斓的装饰东南亚建筑的装饰色彩丰富多样,常常使用鲜艳的红色、橙色、黄色等,给人一种热烈、活力的感觉。
这些色彩不仅用于墙面,还用于屋顶、门窗、栏杆等各个角落。
这些装饰不仅增加了建筑的视觉效果,也传达出当地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
三、优美的曲线设计东南亚建筑在造型上多采用优美的曲线设计,如圆形的窗户、弯形的屋顶等。
这些设计不仅美观,还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效果。
此外,屋顶的设计也是一大亮点,常见的有双层屋顶或斜坡屋顶,既能防雨又能增加建筑的美观度。
四、精美的雕刻艺术东南亚建筑在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建筑的外墙、门窗、栏杆等处,常有精美的雕刻图案,如植物、动物、人物等。
这些雕刻不仅展示了当地的艺术风格,也传达出当地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五、舒适的居住体验东南亚建筑注重居住的舒适性。
由于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建筑通常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效果,让人感到舒适宜人。
此外,建筑的布局也非常合理,通常设有宽敞的庭院和露台,让人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六、丰富的文化内涵东南亚建筑不仅是一种建筑风格,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这里的建筑往往与宗教、民俗等文化元素紧密相连。
例如,寺庙、佛塔等宗教建筑在东南亚地区非常普遍,其建筑风格和装饰元素都与当地文化密切相关。
此外,这里的传统民居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竹楼、木屋等,都体现了当地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利用。
推荐优秀的外国建筑美学论文范例欣赏(共2篇)
推荐优秀的外国建筑美学论文范例欣赏(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外国建筑美学论文的写作有没有什么要求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欣赏外国建筑美学论文的写作,本篇主要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外国建筑美学论文范例,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外国建筑美学论文写作当中做个参考。
第1篇:中国建筑美学和外国建筑美学差异0概述建筑是人造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既要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又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崇高自然,与自然相融相生,所以,几千年来,中国建筑一直以木构架建筑房舍宫府,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木建筑文化。
而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是:建筑功能比较简单,建筑类型不多,从建造手段看主要是石结构,人们常把建筑看成是石头的史书。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传统建筑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差异,造成了中外建筑审美观念上的差异。
1中西方建筑美学差异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样,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创立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伦理规范,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型制和布局,传统建筑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开也体现了“儒家”的尚大精神,进而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
从古代都城、宫殿、寺庙、还是皇家园林以至居民的组群建筑莫不如此。
从群体到个体,从整体到局部,都十分关注尺度、体量的合理搭配,讲究空间秩序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圆融之美。
使组群既能在远观时给人以整体性的恢宏气势和魄力,又能在近观时予人以局部的审美情趣与亲和感。
西方古典建筑,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帕提侬神庙、罗马的凯旋门、印度的泰姬陵,还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吉拉尔达塔、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比萨主教堂钟塔,则更注重于单体的外部造型和体量上的巨硕突兀。
小议热带环境的室内建筑设计要素
小议热带环境的室内建筑设计要素作者:赵秋萍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4期摘要:由于气候以及区域文化的原因,热带环境下的室内设计和其他环境下的室内设计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风格上,热带注定是一个热情奔放,生机勃发的代名词,室内设计与自然环境的风格的统一和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热带环境;室内建筑设计;要素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热带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而目前有关之建筑设计法规与系统还尚未健全。
研究本身建筑气候特性及节能设计条件,对于改进建筑设计标准、建立具地方特色的规范十分重要。
建筑设计的成效不单倚赖节能标准,而且还要配合其它节能推广政策和措施。
分析现有建筑设计标准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建筑设计的规划和设计方法1.热带环境的室内建筑设计概念建筑设计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减轻大气污染、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
无论在世界上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建筑节能都被视为环境工作和能源政策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要推广建筑设计,政府和有关机构的循循善诱、政策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环境之实质得益在商业环境当中,未必能够实时体现于发展商、设计者和投资人身上,所以往往比较困难去说服他们把环境设计放在较优先地位(香港的情况便是很好的例子)。
建筑设计标准的出现和堀起,就是针对这些情况,鼓励节能之建筑设计和运作,保证建筑具备一定水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位处热带气候的地区,尤其是发展中的国家和都市(包括我国很多城镇),在建筑设计上起步比较晚,很多方面仍有待摸索与发展。
可是它们所面对的问题其实极为严峻,因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能耗的迅速增长已经使能源供应呈现紧张,同时也带来一连串环境和社会问题。
积极推广建筑设计、建立合理的建筑设计标准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要把这工作搅好,可以吸取其它地区和国家的经验,同时也需要按本身气候特质、实际情况和经济条件来制定合理、实效的节能标准与政策。
热带风格建筑的设计元素及应用
热带风格建筑的设计元素及应用热带风格建筑是一种浓郁的热带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其反映了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关系。
这种风格结合了建筑与景观的特点,注重细节设计、使用环保材料、提供舒适度和富有现代化。
下面,我将详细阐述热带风格建筑的设计元素及应用。
一、建筑造型设计热带风格建筑造型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造型简单化:热带气候湿热,建筑造型应简单化、不复杂,以利于排污和通风。
2、流线型:建筑造型应具有流线型的特点,使其与周围的景观自然融为一体。
3、人造物与自然物的融合:热带风格建筑的造型应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建筑和景观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二、材料选择1、使用地方性的材料:热带风格建筑在材料选择上应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热带气候特点。
如典型的竹、木、象牙棕、显白石、石炭等,颜色最好是浅色和自然色系。
2、环保材料:由于地球环境日益恶化,人们更需要注重环保问题,热带风格建筑在材料选择上也要考虑到材料的环保性。
三、室内设计1、绿色植物:绿色的植物可以为人们带来氧气,同时让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
2、自然光线:自然光线可以让室内显得明亮而舒适,也可以根据光线在室内分布的情况进行空间布局。
同时可以考虑分散式的通风设计,以Promote舒适度和健康。
3、简洁而舒适:热带风格建筑是典型的塑造衣着舒适性的建筑设计,因此在室内设计上,要保证简洁而不失舒适。
四、色彩和纹理热带风格建筑的色彩和纹理具有以下特点:1、光色调:热带地区光照强烈,建筑的色彩要以亮色和中灰色为主。
2、自然纹理:热带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丰富,因此建筑设计要是自然纹理与人工元素的结合。
3、配色搭配:在色彩搭配上要尽量注意和周围环境相协调,保证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感。
总体来说,热带风格建筑在其设计元素上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秉持着一种融合原住民的文化和现代设计的风格,是一种区别于其他形式风格的室内设计。
挪威现代主义建筑的自然融合
挪威现代主义建筑的自然融合近几十年来,挪威以其独特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在全球建筑界崭露头角。
挪威现代主义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既保留了自然元素的美感,又展现了现代建筑的创新与实用性。
本文将探讨挪威现代主义建筑如何自然融合,并分析其设计原则和成功案例。
一、自然元素的应用挪威现代主义建筑鲜明的特点之一是其对自然元素的广泛应用。
建筑师们注重利用当地的材料和景观,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
例如,木材是挪威建筑中常见的材料之一,其暖色调和纹理增强了建筑与自然的联系。
同时,采用大面积的玻璃窗户和开放式设计,让光线和自然景色透入建筑内部,创造出舒适自然的居住环境。
二、尺度与形状的统一挪威现代主义建筑追求建筑与景观的和谐融合,注重建筑的尺度与形状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建筑师们通常会根据周围的地形与景观进行设计,使建筑的线条与自然景色相呼应。
举个例子,一座在湖边建造的现代别墅,会根据湖面的尺寸和形状,借鉴湖水的流动美感,创造出动态的建筑形态。
这种尺度与形状的统一使建筑融入了自然景观,不仅呼应了周围环境,也营造出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三、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挪威现代主义建筑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是其自然融合的重要方面之一。
挪威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建筑师们利用这些资源,设计出环保节能的建筑。
例如,通过使用太阳能供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和地热能源等技术,在建筑中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建筑的设计也注重通风和采光的自然优化,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这些举措不仅保护了环境,也提升了建筑的可持续性。
四、成功案例挪威现代主义建筑的自然融合在许多成功案例中得到体现。
例如,在奥斯陆附近的图尔区域,有一座名为"Juvet Landscape Hotel"的酒店。
这座酒店由建筑师杨贝·尤特松设计,采用了简洁的现代主义风格,优美地融入了周围山水之中。
酒店的每个房间都设计成一座独立的小木屋,有着巨大的落地窗,让客人可以尽情欣赏自然美景。
热带建筑对可持续设计的影响
热带建筑对可持续设计的影响热带地区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选择对于可持续设计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热带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环境特点,要求建筑设计应该能够适应高温、高湿和频繁的降雨等环境条件,同时还要考虑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的问题。
本文将从建筑材料选择、建筑设计和能源效率等方面来探讨热带建筑对可持续设计的影响。
首先,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是热带建筑可持续设计的重要一环。
由于热带地区通常具有高温高湿的气候,建筑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耐候性和抗湿性。
例如,传统的热带地区建筑通常采用本地可获得的天然材料,如竹子、木材和砖砌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能够减少日晒和湿气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此外,热带地区的建筑还应选择耐风、耐候和防水的材料,以增加建筑的抗风、防水性能,防止暴雨和风灾对建筑造成的破坏。
其次,热带地区的建筑设计应注重架构的合理布局和通风系统的设计。
热带地区气温高,热辐射强,室内空间容易过热,因此建筑的遮阳和通风设计至关重要。
通过设计合适的遮阳结构和采用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提高生活舒适度。
例如,传统的热带建筑通常采用纵深式布局,将室内空间分散布局,通过流线型设计和庭院布局,有效地利用自然风力和遮阳措施,实现室内空气流通和减少热辐射。
此外,在热带地区的建筑设计中,还应考虑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的建设。
热带地区通常有较高的降雨量,但由于降雨集中在短时间内,雨水的利用率较低。
通过合理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植物浇灌、冲洗卫生间等非饮用水需求,从而减少对自来水和地下水的依赖。
最后,热带地区的建筑还应注重能源效率的提高。
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意味着建筑需要大量的空调和通风设备来保持室内舒适度,这会增加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设备,提高建筑外墙、屋顶和窗户的隔热性能,减少热量的传导和辐射。
另外,可以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热带风情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体现-环境艺术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热带风情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体现-环境艺术设计论文-设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环境艺术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设计过程中融合不同的文化内涵与元素,可以提升设计的品位,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独特的地理环境、地理条件以及文化特点塑造了海南独特的热带风情,在环境设计中展现海南的地域文化以及热带风情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海南;热带风情;环境艺术设计一、海南热带风情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诉求环境艺术设计活动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创作活动,在设计过程中要呈现的内容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而整体上来说,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开展中会涉及到设计布局、构思以及装饰素材与造型设计等相关内容,其中色彩搭配以及景观元素是较为关键的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要充分地诠释当地丰富的、具有一定审美特征的色彩以及人文价值,要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体现海南热带风情,要彰显海南地区独特的景观元素与气候特征,要根据实际状况合理设计,在完美的角度之下呈现环境艺术的精髓。
在设计过程中,要融合基础要求,合理诠释海南热带风情设计方案,根据实际状况进行调整,进而彰显海南热带风情的艺术特征。
在进行海南热带风情的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彰显其自身的价值特色,要融合美学理念以及一定人文内涵,在设计过程中要诠释设计独有的美学特征,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彰显内在的文化价值,在文化塑造、美学诠释过程中,要基于大众的审美需求以及文化认知,融合整体性的设计诉求,进而充分地彰显文化的价值。
二、海南热带风情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一)环境艺术设计中海南热带风情元素的合理应用海南气候宜人,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多样化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形成了典型的海南热带风情,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充分融合海南热带风情,对其进行创新、传承与发展,可以在培养民族情感的同时充分地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
1.物质形态文化物质文化就是人类在生产中累积的物质元素,充分彰显了人们在不同节点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物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带现代主义建筑美学论文
摘要:热带现代主义美学不是一种时髦的建筑风格,而是根植于热湿气候下的建筑风土,以绿色建筑的建筑风土观念来看,它甚至不是一种审美取向,而是回归到绿色设计的真正精神和本质,是传统智慧和生活方式的现代演绎,是发展中国家打破殖民思维建立文化自信和地域精神的典范。
引言:
欧美的绿色建筑强调绿色采购、再生能源、自动机械控制、中央空调、智能设备等昂贵的高科技。
现今的源自西方的绿色建筑评估工具也只是一味强调末端控制,而不是源头减量,尤其有些欧美国家的绿色建筑认证制度,已结合商业政治力量,过度强调高科技和智能控制,鼓励发展昂贵的所谓绿色科技。
绿色建筑有为西方新一轮商业扩张的倾向。
对很多亚洲发展中国家当今的绿色建筑有陷入高科技化和商业化陷阱的隐忧。
一、绿色建筑建筑的风土观
在当代绿色建筑的迷思中,有必要厘清地球环境危机下的绿色建筑真精神。
对风土建筑的研究中,许多绿色建筑研究者发现,自古以来一些生长于各种气候下的风土民居有着极高超的环境控制设计智慧,值得现代建筑学习和借鉴,从环境伦理的视角下,最有效绿色建筑技术源自于最简单的传统生活哲学。
基于亚洲观点的绿色建筑,呼吁要改变科技主义的迷思,回归传统适当技术、本土技术、检视生活的最基本原则,才是绿色建筑的设计根本之道。
绿色建筑的设计必然涉及建筑美学,国际主义的建筑形式是完全不考虑气候风土、地方建材,而产生无个性、无文化的建筑风格。
许多亚洲国家,在学习西方建筑科学的同时,常常不顾自己的气候风土,一味抄袭欧美寒带气候的建筑造型,造成亚洲都市风格错乱,也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与环境破坏,是当今绿色建筑的首要障碍。
绿色建筑设计必须要有正确的建筑风土美学修养,绿色建筑美学是什么?地方风格是什么?大家常常莫衷一是,建筑气候论似乎是一把解惑之钥匙。
所谓地方风格、建筑美学不是什么玄妙的理论,而是符合气候、生态、节能的绿色设计,自然会呈现出地方风格和美学特征。
人类生活圈的气候区分为以下四类:1.热带气候,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2.泛亚热带气候,包括亚热带多雨气候、夏雨型温暖多雨气候、温暖海洋型气候、冬雨型温暖多雨气候;3.寒冷型气候,夏雨型寒冷多雨区、全年寒冷多雨区;4.干燥气候,干燥草原气候、干燥沙漠气候。
其中热带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雨气候与亚热带多雨气候、夏雨型多雨气候,统称为热湿气候,是空调负荷最重的区域。
所谓良好的建筑气候对策,事实上就是针对当地气候选择最佳的保温、遮阳和通风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形态。
在热带的建筑针对高温高湿的挑战逐步发展出与其他气候区尤其是与欧美寒带和温带地区迥异的建筑形态和建筑语言,传统热带建筑表现为以下属于热带的建筑和空间形态:
1. 底层架空干栏式建筑空间
在热湿气候的人们自古以来就利用对流通风技术,来争取微弱的蒸发冷却作用来获取通风除湿的凉意。
以柱子架高生活空间,把人体生活层提升大最大风场中,以争取最大的蒸发冷却与干燥除湿效益。
2. 高大的斜屋面,回廊和遮檐
在热带最高气温年平均值约30C ,最低气温年平均值约24C,全年室内外温差不大,使得建筑外围物的保温处理对耗能的影响有限。
相反遮阳对热湿气候的居住环境影响很大,因为遮阳对外减低热辐射有绝对功效,因此热带传统民居都具有大大的屋顶、深深的遮阳,甚至可以没有墙面但不能没有屋顶。
热湿气候的民居利用高大的斜屋顶来产生浮力通风原理,利用深屋檐的遮阴导风作用,来诱导四周的冷空气进入室内。
西方人在热湿气候殖民时,也将原有的殖民地建筑蜕变成回廊和通风塔混合的南方殖民地式风格。
3. 单室空间(one room space)或亭台建筑
对于绝大部分建筑物来说,通风良好的平面是最重要的。
最好的通风型平面当然就是一览无余、毫无隔间的开放型单室空间或亭台建筑,这是热湿气候下最典型的建筑形态,广泛应用于民居和公共建筑中。
二、热带现代主义建筑美学
传统热带建筑在遮阳文化和通风文化下发展出来的建筑特征,体现了热湿气候下独特的遮阳文化和通风文化,尽管当代建筑师同意所
谓热带气候的屋顶文化、遮阳文化,通风文化,但这种乡愁式的大屋顶民居到底如何适应于现代都市呢?然而不幸的是,在西方空调设备与玻璃科技的普及化中,在跟风抄袭欧美建筑时尚中,建筑设计无视建筑的地域、气候特点,造成千城一面的都市景观,绿色设计成为欧美商业扩张和市场的噱头,违背了绿色设计的真正环境伦理精神。
我们又如何在热带现代建筑中打破西方固有的建筑美学、绿色建筑技术主义的倾向和商业化陷阱呢?如何在热带现代建筑真正体现绿色建筑的环境伦理和地域文化呢?而对以上问题的回应和探索必然要放弃原有的西方建筑思维和建筑语言,需要探索发展出符合热带的现代主义建筑美学。
假如我们依据绿色建筑技术来勾画热带建筑文化的话,遮阳和通风是塑造热带现代建筑内外建筑形态的重大特征元素,而不是以保温为考量的西方墙面美学特征。
1)遮阳的美学
事实上现代高层建筑也不可能强调大屋顶造型,过去的屋顶文化在现代建筑中,应积极转化成为阳台和遮阳板的遮阳语言才对,因为斜屋面原来最重要的防雨功能在现代建筑中已被良好的防水处理的平屋顶所取代,而屋顶的遮阳功能则为阳台和遮阳所取代。
在热湿气候的现代建筑中,过去防雨功能所需的斜屋顶造型已无存在的必要,而屋顶的遮阳功能却应转化成遮阳、阳台的特征才对。
深深的遮阳、美丽的阴影,无疑才是真正的热带建筑美学。
2)通风的美学
在热湿气候下的建筑设计应展现开放型通风特有的建筑语言:细长平面、回廊、中庭、大屋顶、屋顶百叶通风窗、浮力通风塔、多空隙外墙、导风遮阳板、镂空阳台、导风型开窗等元素。
导风型建筑文化的语言有二项特有要素,一是多空隙外墙,另一个是水平导风板。
过去多空隙外墙所采用的草、竹、木之类的植物性有机材料,很难用于现代建筑之中,但现代建筑有许多多孔性、透气性的现代建材可以采用,例如气窗、栏杆、格栅、水泥空心砖、穿孔金属板等耐久性建材以,也可以创造优良的通风效果。
这些多空隙建筑语言,通常展现在阳台、窗台、栏杆、楼梯间、走廊、户外隔墙等中介空间,形成轻盈通透多层次变化的热带建筑美学。
3)属于热带的建筑形式美
现代建筑的形式美学虽然是采用的是抽象的形式语言,然而无疑源自欧美的现代主义依然具有地域特征,源于保温文化的墙面建筑美学发展出的抽象几何语言,把建筑形式美的重点关注于实体与空间,体量与形体关系,立面与平面等范畴,并不适用于热带建筑的建筑表现,现代热带建筑应发展一套与其地域气候相适应的形式语言和审美标准,那就是关于线条、轮廓、遮阳、阴影、网格、剪影、通透性材质多层次表现等形式美学,与源自西方的墙面文化的实体建筑美学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热带现代主义美学为建筑师有意识有自信地在建筑设计中用一种更符合绿色设计环境伦理和地域性的建筑文化表达,提供了内在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热带现代主义美学并不是颠覆和否定现代主义建筑的内核而是极大的发展和丰富了它。
三、小结:
热带现代主义美学不是一种时髦的建筑风格,而是根植于热湿气候下的建筑风土,以绿色建筑的建筑风土观念来看,它甚至不是一种审美取向,而是回归到绿色设计的真正精神和本质,是传统智慧和生活方式的现代演绎,是发展中国家打破殖民思维建立文化自信和地域精神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