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老王》教案完整版教学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老王》教

案完整版

语文教案

庄晓彤

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课题:《老王》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共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作者通过介绍了老王的身世,描写与老王相处的几个故事以及对老王的愧怍之情,鲜明地刻画了老王善良的底层光芒,表达了作者对卑微者的关心、同情。并且含蓄地提出人人平等的观念和关怀弱势群体的问题。

本文处于七年级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是一篇叙事散文,本单元是以“爱”为主题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描写。作者叙述了自己一家与孤苦老王的交往。社会底层卑微的小人物在艰苦的生活中,仍能以善良淳朴的心,以亲人般的无私关爱着“文革”中遭遇不幸的知识分子作者一家人。作者的“愧怍”既表达了知识分子面对自己不幸遭遇的豁达淡然态度,又表现出其善良的美德,同时引起读者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同情。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并且较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接触社会机会少,而且城市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在父母的宠溺下长大,普遍生活比较优越,这年龄段叛逆并且自私,难以体会人情冷暖,所以比较难体会到作者刻画的社会底层人物形象。因此需要老

师借助这篇文章引导学生关怀社会弱势群体,这是个学生德育教育的好契机,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的情感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

(一)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以及文章的历史背景,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如“镶嵌”“强笑”“愧怍”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探究合作等环节,体会作者与老王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并能以平等的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和同情心。

(二)教学重点:

揣摩并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从而了解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体会以小见大的手法作用;

(三)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背后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关心、帮助弱势群体。

四、教学策略设计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根据这一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

学生的学情,本节课我采用点拨法、品读法、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方式解决课本重难点。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的精神,鼓励自主阅读,自主表达,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五、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导入新课,知识积累

【设计理念】

1、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带动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更好地过渡到本课文中。

2、对作者和写作背景进行介绍,帮助学生增长课外知识,并有助于接下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3、语文是一门学习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因此需要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扫清本课的知识盲点。

【教学活动】

▲采用多媒体播放5分钟以内的《你会怎么做》关于重庆“棒棒”被女顾客为难,而有人站出来为棒棒工打抱不平的小视频,由视频内容引伸到课文作者与老王的故事。

▲设疑:视频中的“棒棒工”是什么形象,而在他受到侮辱和为难的时候,旁边的人怎么做?谈谈看完视频后的启示。

●学生观察并思考,说出要尊重和帮助别人,不可以歧视、侮辱别人的启示。

▲点拨:本文作者述说了与同样来自社会底层的“老王”发生的故事,作者也是如何关爱和尊重老王的?

▲解说:

1、作者简介:杨绛,生于1911年,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是钱钟书的夫人。病逝于2016年5月,享年105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文学翻译家。主要作品有《称心如意》、《弄假成真》、《倒影集》、《洗澡》等。

2、写作背景: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作者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下干校劳动改造,被批斗。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3、给加点字注音字词

伛(yǔ)攥着(zuàn)惶恐(huáng)荒僻(pì)塌败(tā)取缔(dì)骷髅(kū lóu)滞笨(zh ì)愧怍(zuò)翳(yì)杨绛(jiàng)

4、解释词语

伛:腰背弯曲

塌败:塌陷破败。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滞笨:呆滞笨拙。

愧怍:惭愧。

环节二:诵读文章,整体把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以读代讲,以读促学,在读中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领悟作者思想感情。梳理文章脉络,为下面的深入教学做铺垫。

【教学活动】

▲设疑:

1、作者是用怎样的心情写下这篇文章?请通读全文。

2、“幸运的人”与“不幸者”分别指谁?“不幸的人”有哪些不幸?概括出来。

3、作者文中记叙了老王哪几件事?你认为不幸的老王有什么性格特征?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他的精神品质。

●明确:

1、文章首先在第1~4自然段交代了老王基本情况。

职业——蹬三轮车(勉强谋生)

家庭状况——孤苦伶仃

身体——残疾(瞎眼)

居住条件——差(荒僻、破破落落、塌败)

一个字概括:苦

2、文章以“我”和老王之间的交往。

老王为作者送冰,费用减半→老实厚道

老王要免费送钱先生看病,拿了钱还不大放心→心地善良

老王去世前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知恩图报。

一个字概括:善

环节三: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设计理念】

1、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老师的点拨抓住课文必要信息,从而掌握文章脉络。

2、体会作者人物描写的特点,领悟作者的遣词造句的匠心,体会以小见大的手法。

【教学活动】

▲点拨:经过上一环节对老王的分析,再引导学生聚焦作者其中描写得最详细的事,老王垂危前送杨绛香油和鸡蛋。

▲设疑:这部分作者有哪些语句写的好,划一划,读一读,说一说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

1、“直僵僵地镶嵌”、“面色死灰”、“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滞笨地转过身子”。突出了老王身体虚弱,也流露出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和关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