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学学习指导练习题题解-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所求的响应分散,如果用就一定注意只有端电压和端电流一定不 变。从图2.3(a)转换到图2.3(c),注意I的位置!在图2.3(c) 中,I1不是6Ω电阻上的电流;同理I也不是2Ω电阻上的电流。在2.3 (c)中,由电阻并联公式有
Uab =(2+3-3)×(6//3//2)=2V
I1
=2-Uab
6
=5A
列方程;用戴维宁求开路电压时也需要列方程,用诺顿定理求短路
电流就是第一章的习题1.11。在图2.8(b)中,
i=R
1
//R
US 2 +R
3
//R 4
=4.5A
i1
= R2
R 1 +R
i=1.5A
2
i4
= R3
R 3 +R
i=3A
4
iSC =IS+i1 − i4=2.5A
Rab =R1//R4+R2//R3=4Ω
2.一条支路有一个变量,如果支路中有理想电流源,则变量就
是它的端电压,其他支路的变量是支路电流。并规定每个支路变量 的参考方向;
3.对任意(n-1)个结点写KCL方程;
4.对b-(n-1)个网孔(可以是一般回路,但是要分析KVL方程的 独立性)写KVL方程,并结合元件的VCR。理想电压源的电压已知
2.1知识梳理
5条支路,3个结点。原电路中规定其他
支路变量的并对a、b两结点写KCL,对
图 2.2
三个网孔(顺时针)写KVL,并结合VCR。
电流源的功率p5=5U5=-362.5W(关联且小于零,发出)。如果不求电 流源的电压则写KVL时回避该支路,少写一个KVL方程,少一个变 量。这时两个KVL应该怎么写?
2.2典型例题与典型错误
I= 4
4+1
×
2.5=2A
注意:图2.8(b)的参考方向与图2.8(d)中的正好相反!
2.3习题解答
2.1用结点电压法求图2.9所示电路中的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 功率及各电阻上所消耗的功率。
解:Uab
=
1−2
1
=-20V
U1=-Uab =20V
20
10× 2 − U2-Uab =0 U2=40V p1 = U1I1 =20W( 关 联 , 消 耗 ) p2=U2I2=80W(非关联,发出)
解:在图2.10(b)中,
I5
= 14−2 =1.09A
0.5+0.5+10
图2.10
2.5图2.12(a)所示的有源二端网络中,如果分别用内阻RV=5kΩ、 50kΩ、500kΩ的3只直流电压表去测量a b两点间的电压,问电压表 的读数分别为多少?其中R1=1kΩ、R2=R3=2kΩ、R4=4kΩ、US=16V、
U5+12.5×5-(-10)=0 U5 = −72.5V
2.2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
与例2.1电路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通过本例强化戴维宁定理做题 的步骤和过程,不要认为外电路只能是电阻,也可以是电压源或电 流源。
【例2.6】课本习题2.3用实际电源的互换方法求电流I。
解:电源互换也适合戴维宁求解电路的三个步骤,只是第二步化简 内电路的方法不同。按课本p31-32的原则一步一步做即可。从图2.7 (a)→(b)→ (c) →(d)→(e)→(f)→(g)→(h),在图2.7(h)中有,
I= 6 =1A
3+3
2.2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
图2.7 图2.8
2.2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
【例2.7】课本习题2.14,选用合适的方法求图2.8所示电路中的I, 已知US=18V,IS=4A,R1=R3=6Ω, R2=R4=3Ω,R=1Ω。
解:首先选择一下方法:支路电流法变量多(7个),电源互换 方法不能用;用叠加定理,当单独作用时,有电桥且不平衡,还要
3.电源互换的方法、戴维宁和诺顿定理都属于是等效的方法,都 适用于求个别电压或电流,做题的步骤和思路也相同。只是电源互 换的方法局限性更大,把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看成一个整体, 则不是串联就是并联才能化简。
2.2典型例题与典型错误
例2.1求图2.2所示的电路中的支路电流和电流源的功率; 解:不求导线上的电流,所以该电路有
5+Rab
2.2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
(2) 求I1时,得图2.6(e)、(f)、(g)
Uac =10×
5 5+(5+10)
×5=12.5V
Rab =(5+5)//10=5Ω
I1
=20−12.5=1.5A
5
(3)求U5时,得图2.6(h)、(i)、(j)
Ude
=- 5
5+5
×20=-10V
Rde =10+(5//5)=12.5Ω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知识梳理 2.2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 2.3习题解答 2.4同步习题
基本要求:介绍电路分析的各种方法:列写方程的 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体现等效思想的电源互换、戴 维宁和诺顿定理,突显线性电路性质的叠加定理。本章的 重点是掌握各种方法求解电路的步骤、过程和特点,并将 其灵活运用于电路的分析中。
RV
RV=5kΩ、50kΩ、500kΩ时,UV= 2.86V 、 3.85V 、 3.98 V
当外电路的参数发生变化时,用戴维宁(诺顿)定理特别适合, 此时的内电路不变,所以戴维宁(诺顿)模型不变。
2.3习题解答
IS=2mA;
图2.12
解:用叠加定理求开路电压,由图2.12(b)、 (c)、(d)、(e)电路有,
2.3习题解答
Uab
=(
R
R3 1 +R 3
−
R
R4 2 +R 4
)US
+(R1//R3+ R2//R4)IS
=4V
Rab =R1//R3+R2//R4=2kΩ
UV
=
R
U ab ab +RV
解:用戴维宁定理求解电路一般只求一个物理量。本题目三次使 用戴维宁定理求解,只是强调做题的步骤和过程。
2.2 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
2.2 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
图2.6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求I时,得图2.6(b)、(c)、(d),选 择Uab经过5Ω的电阻再经过20V电压源作为开口回 路,
Uab =20-5×5=-5V Rab =5Ω I = Uab =-0.5A
pR1
=
U
2 ab
R1
=20W(
消耗)
pR 2 =R 2 I22 =40W(消耗)
图2.9
2.2 见典型例2.1(只是为方便计算,将R=8Ω改成5Ω)。
2.3见典型例2.6。
2.3习题解答
2.4 图2.10电路中E1=15V, E2=13V,R1= R2= R3= R4=1Ω,
R1=10Ω,用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互换的方法求电流I5。
(c) Uab =Ua′ b + Ua‘’b
= 2 ×18×6+ 2+1 ×9
2+1+6
2+1+6
=27V
在使用叠加定理时,一定要注意:不作用的理想电压源短路,不 作用的理想电流源开路,不要记反了! (3)在图2.5(d)中,仍用结点电压法求短路电流,
2.2 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
Uca =121+811V=12V
2.1 知识梳理
2.1.1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是电工电子学中一般列写电路方程的唯一方法,其 依据就是KCL、KVL和VCR,只是将求程序化的一种方法。
1.确定电路的支路数b和结点数n,多个元件串联的算一条支路, 需要求电流的导线也算一条支路,此时连接导线的两个点都算结点; 否则,导线不算支路,导线连接的两个点都是一个结点;
Iab
=U ca
1
+9=13.5A
6
(4)求等效电阻的电路如图2.5(e)所示,Rab=6//(1+2)=2Ω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等效电阻的关系如下:
开路电压Uab=短路电流Iab×等效电阻Rab
(5)关于戴维宁电路的典型错误见图2.5(f),等效电路是部 分电路(二端网络),没有形成回路;
【例2.5】对图2.6(a)的电路用戴维宁定理分别求I、I1、U5;
2.4(b)中的I。
图2.4
2.2典型例题与典型错误
解:该题目是叠加定理的灵活运用题,关键要有思路。如果说
1+2=3是叠加的话,则3-2=1就是叠加的逆向思维。图2.4(a)中的
I=图2.4(b)中的I+图2.4(c)中的I。在图2.4(c)中,四个电阻并
联,
I= R//R
2R //2R +R //R
×
2R 2R +2R
×
IS =1A
图2.4(b)中的I=图2.4(a)中的I-图2.4(c)中的I=1A。在特定的 情况下,可以让一组电源(不是一个)单独作用,这也是叠加定理。
2.2典型例题与典型错误
。
图2.5
【例2.4】求图2.5(a)二端网络的戴维宁和诺顿等效电路:(1) 直接求开路电压;(2)用叠加定理求开路电压;(3)求短路电流; (4)求等效电阻;(5)关于戴维宁电路的典型错误;
电流少,甚至就只有一个物理量的电路。
2.1.4叠加定理 线性方程可叠加的体现,适用于线性电路的任意电压和电流。 叠加定理分析电路的步骤如下:
2.1知识梳理
1.画出原电路和各电源单独工作时的电路图,不作用的理想电压 源要短路,不作用的电流源要开路,实际电源的内电阻要保留;
2.规定相关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分别求解各电源单独作用的 电路;
图2.3
2.2典型例题与典型错误
【例2.2】用多种方法求图2.3(a)电路中的I、I1;
解:(1)只有两个结点适合用结点电压法,规定结点a、b后,得
Uab =16162++1362+−1293V=2V
I1
=12
−U 6
ab
=5A
3
12-6I1=Uab I=Uab −6=-2A 怎么写出来的?
2
(2)同时求I、I1不适合用等效方法的,①不能明显的划分内外电路,
反时,分子第二项取正,否则取负号;分母的各项都取正,是电阻
支路或者理想电压源串联电阻支路上电阻的倒数。
2.1知识梳理
2.1.3实际电源的模型与互换
图2.1
图2.1左边和右边分别是(实际)电压源和 电流源的模型,要牢记。等效是电路分析 的一个重要思路,本质上就是合并同类元 件(同类项),实际电源的互换为我们提 供一条减少元件种类的有效途径。在实际 电源互换过程中,两个电路中U和I一定相 等的。等效的方法适用于需要求的电压、
解:(1)直接求开路电压时,a、b两端断开,用结点电压法 Ucb =112+9+61++1168=30V
2.2典型例题与典型错误
Uab
=Ucb
-Ucb −9=27V(想一想,为什么?)
1+6
(2)如果不用结点电压公式求开路电压,就需要列写方程。也可
以用叠加定理求,电流源和电压源分别作用的电路如图2.5(b)和
3
I=Uab -3=-2A
2
2.2典型例题与典型错误
(3)也可以先求电流I,暂时不用考虑电流I1,用等效的方法得图 图2.3(d)、(e)、(f),在图2.3(f)中,
I=- 2+6=-2A
2+2
再回到图2.3(a)中求I1
由 6I1-12+6+2I=0
得
I1
=12−6−2I=5A
6
3
【例2.3】课本习题2.11,已知IS=6A,图2.4(a)中I=2A,求:图
3.原电路的电压、电流是对应各分量代数和。如果某分量的参考 方向与原电路的参考方向一致时取正号,相反时取负号。
当然,用叠加定理求解电路时,也可根据电路特点将理想电源 分成若干组,分组求解,然后叠加。在使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时, 该画的图要画,该规定参考方向的一定要规定。
2.1知识梳理
2.1.5戴维宁和诺顿定理
2.1知识梳理
戴维宁定理;在一条支路上不断的串联元件,则串联前的电流就是 串联后的短路电流,适合于诺顿定理。
2.1.6各种分析方法的总结
1.支路电流法的适应性最强,结点电压法只适应于两结点的电 路,此时的方程就是一个结点电压公式;
2.叠加定理适应于多电源的电路,当各电源单独作用时的要能 套用电阻串、并联公式;否则分别作用得不偿失;
,理想电流源的电流已知,电阻元件的电压用电流表示;
5.通过求出的支路变量求其他电压、电流和功率。
2.1.2 结点电压法
本教材中的结点电压法只适用有两个结点的电路。支路多时是
合适的。结点电压公式如下:
Uab =
Isk +
Ek Rk
1
Rk
式中,ISK表示理想电流源的电流,它流入结点a,取正号,否则取
负号;EK是与电阻串联的理想电压源的电动势,当参考方向与Uab相
戴维宁和诺顿定理是等效思路下的核心内容,重点是掌握戴维 宁定理,对诺顿定理一般要求。
应用戴维宁和诺顿定理分析电路的步骤如下:
(1)将整个电路划分为内、外电路,需要求解的部分作为外电 路,不需要求解的部分作为内电路;
(2)求内电路的戴维宁(诺顿)等效电路;
(3)将等效后的内电路再与外电路联立求解。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特别适合于:(1)只求一个电压和电流 的电路;(2)电路中有一部分发生变化,且求变化部分的响应,则 不变的那一部分是内电路,变化的作为外电路:(3)在两个端点上 不断的并联元件,则并联前的电压就是并联后的开路电压,适合于
Uab =(2+3-3)×(6//3//2)=2V
I1
=2-Uab
6
=5A
列方程;用戴维宁求开路电压时也需要列方程,用诺顿定理求短路
电流就是第一章的习题1.11。在图2.8(b)中,
i=R
1
//R
US 2 +R
3
//R 4
=4.5A
i1
= R2
R 1 +R
i=1.5A
2
i4
= R3
R 3 +R
i=3A
4
iSC =IS+i1 − i4=2.5A
Rab =R1//R4+R2//R3=4Ω
2.一条支路有一个变量,如果支路中有理想电流源,则变量就
是它的端电压,其他支路的变量是支路电流。并规定每个支路变量 的参考方向;
3.对任意(n-1)个结点写KCL方程;
4.对b-(n-1)个网孔(可以是一般回路,但是要分析KVL方程的 独立性)写KVL方程,并结合元件的VCR。理想电压源的电压已知
2.1知识梳理
5条支路,3个结点。原电路中规定其他
支路变量的并对a、b两结点写KCL,对
图 2.2
三个网孔(顺时针)写KVL,并结合VCR。
电流源的功率p5=5U5=-362.5W(关联且小于零,发出)。如果不求电 流源的电压则写KVL时回避该支路,少写一个KVL方程,少一个变 量。这时两个KVL应该怎么写?
2.2典型例题与典型错误
I= 4
4+1
×
2.5=2A
注意:图2.8(b)的参考方向与图2.8(d)中的正好相反!
2.3习题解答
2.1用结点电压法求图2.9所示电路中的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 功率及各电阻上所消耗的功率。
解:Uab
=
1−2
1
=-20V
U1=-Uab =20V
20
10× 2 − U2-Uab =0 U2=40V p1 = U1I1 =20W( 关 联 , 消 耗 ) p2=U2I2=80W(非关联,发出)
解:在图2.10(b)中,
I5
= 14−2 =1.09A
0.5+0.5+10
图2.10
2.5图2.12(a)所示的有源二端网络中,如果分别用内阻RV=5kΩ、 50kΩ、500kΩ的3只直流电压表去测量a b两点间的电压,问电压表 的读数分别为多少?其中R1=1kΩ、R2=R3=2kΩ、R4=4kΩ、US=16V、
U5+12.5×5-(-10)=0 U5 = −72.5V
2.2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
与例2.1电路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通过本例强化戴维宁定理做题 的步骤和过程,不要认为外电路只能是电阻,也可以是电压源或电 流源。
【例2.6】课本习题2.3用实际电源的互换方法求电流I。
解:电源互换也适合戴维宁求解电路的三个步骤,只是第二步化简 内电路的方法不同。按课本p31-32的原则一步一步做即可。从图2.7 (a)→(b)→ (c) →(d)→(e)→(f)→(g)→(h),在图2.7(h)中有,
I= 6 =1A
3+3
2.2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
图2.7 图2.8
2.2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
【例2.7】课本习题2.14,选用合适的方法求图2.8所示电路中的I, 已知US=18V,IS=4A,R1=R3=6Ω, R2=R4=3Ω,R=1Ω。
解:首先选择一下方法:支路电流法变量多(7个),电源互换 方法不能用;用叠加定理,当单独作用时,有电桥且不平衡,还要
3.电源互换的方法、戴维宁和诺顿定理都属于是等效的方法,都 适用于求个别电压或电流,做题的步骤和思路也相同。只是电源互 换的方法局限性更大,把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看成一个整体, 则不是串联就是并联才能化简。
2.2典型例题与典型错误
例2.1求图2.2所示的电路中的支路电流和电流源的功率; 解:不求导线上的电流,所以该电路有
5+Rab
2.2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
(2) 求I1时,得图2.6(e)、(f)、(g)
Uac =10×
5 5+(5+10)
×5=12.5V
Rab =(5+5)//10=5Ω
I1
=20−12.5=1.5A
5
(3)求U5时,得图2.6(h)、(i)、(j)
Ude
=- 5
5+5
×20=-10V
Rde =10+(5//5)=12.5Ω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知识梳理 2.2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 2.3习题解答 2.4同步习题
基本要求:介绍电路分析的各种方法:列写方程的 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体现等效思想的电源互换、戴 维宁和诺顿定理,突显线性电路性质的叠加定理。本章的 重点是掌握各种方法求解电路的步骤、过程和特点,并将 其灵活运用于电路的分析中。
RV
RV=5kΩ、50kΩ、500kΩ时,UV= 2.86V 、 3.85V 、 3.98 V
当外电路的参数发生变化时,用戴维宁(诺顿)定理特别适合, 此时的内电路不变,所以戴维宁(诺顿)模型不变。
2.3习题解答
IS=2mA;
图2.12
解:用叠加定理求开路电压,由图2.12(b)、 (c)、(d)、(e)电路有,
2.3习题解答
Uab
=(
R
R3 1 +R 3
−
R
R4 2 +R 4
)US
+(R1//R3+ R2//R4)IS
=4V
Rab =R1//R3+R2//R4=2kΩ
UV
=
R
U ab ab +RV
解:用戴维宁定理求解电路一般只求一个物理量。本题目三次使 用戴维宁定理求解,只是强调做题的步骤和过程。
2.2 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
2.2 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
图2.6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求I时,得图2.6(b)、(c)、(d),选 择Uab经过5Ω的电阻再经过20V电压源作为开口回 路,
Uab =20-5×5=-5V Rab =5Ω I = Uab =-0.5A
pR1
=
U
2 ab
R1
=20W(
消耗)
pR 2 =R 2 I22 =40W(消耗)
图2.9
2.2 见典型例2.1(只是为方便计算,将R=8Ω改成5Ω)。
2.3见典型例2.6。
2.3习题解答
2.4 图2.10电路中E1=15V, E2=13V,R1= R2= R3= R4=1Ω,
R1=10Ω,用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互换的方法求电流I5。
(c) Uab =Ua′ b + Ua‘’b
= 2 ×18×6+ 2+1 ×9
2+1+6
2+1+6
=27V
在使用叠加定理时,一定要注意:不作用的理想电压源短路,不 作用的理想电流源开路,不要记反了! (3)在图2.5(d)中,仍用结点电压法求短路电流,
2.2 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
Uca =121+811V=12V
2.1 知识梳理
2.1.1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是电工电子学中一般列写电路方程的唯一方法,其 依据就是KCL、KVL和VCR,只是将求程序化的一种方法。
1.确定电路的支路数b和结点数n,多个元件串联的算一条支路, 需要求电流的导线也算一条支路,此时连接导线的两个点都算结点; 否则,导线不算支路,导线连接的两个点都是一个结点;
Iab
=U ca
1
+9=13.5A
6
(4)求等效电阻的电路如图2.5(e)所示,Rab=6//(1+2)=2Ω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等效电阻的关系如下:
开路电压Uab=短路电流Iab×等效电阻Rab
(5)关于戴维宁电路的典型错误见图2.5(f),等效电路是部 分电路(二端网络),没有形成回路;
【例2.5】对图2.6(a)的电路用戴维宁定理分别求I、I1、U5;
2.4(b)中的I。
图2.4
2.2典型例题与典型错误
解:该题目是叠加定理的灵活运用题,关键要有思路。如果说
1+2=3是叠加的话,则3-2=1就是叠加的逆向思维。图2.4(a)中的
I=图2.4(b)中的I+图2.4(c)中的I。在图2.4(c)中,四个电阻并
联,
I= R//R
2R //2R +R //R
×
2R 2R +2R
×
IS =1A
图2.4(b)中的I=图2.4(a)中的I-图2.4(c)中的I=1A。在特定的 情况下,可以让一组电源(不是一个)单独作用,这也是叠加定理。
2.2典型例题与典型错误
。
图2.5
【例2.4】求图2.5(a)二端网络的戴维宁和诺顿等效电路:(1) 直接求开路电压;(2)用叠加定理求开路电压;(3)求短路电流; (4)求等效电阻;(5)关于戴维宁电路的典型错误;
电流少,甚至就只有一个物理量的电路。
2.1.4叠加定理 线性方程可叠加的体现,适用于线性电路的任意电压和电流。 叠加定理分析电路的步骤如下:
2.1知识梳理
1.画出原电路和各电源单独工作时的电路图,不作用的理想电压 源要短路,不作用的电流源要开路,实际电源的内电阻要保留;
2.规定相关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分别求解各电源单独作用的 电路;
图2.3
2.2典型例题与典型错误
【例2.2】用多种方法求图2.3(a)电路中的I、I1;
解:(1)只有两个结点适合用结点电压法,规定结点a、b后,得
Uab =16162++1362+−1293V=2V
I1
=12
−U 6
ab
=5A
3
12-6I1=Uab I=Uab −6=-2A 怎么写出来的?
2
(2)同时求I、I1不适合用等效方法的,①不能明显的划分内外电路,
反时,分子第二项取正,否则取负号;分母的各项都取正,是电阻
支路或者理想电压源串联电阻支路上电阻的倒数。
2.1知识梳理
2.1.3实际电源的模型与互换
图2.1
图2.1左边和右边分别是(实际)电压源和 电流源的模型,要牢记。等效是电路分析 的一个重要思路,本质上就是合并同类元 件(同类项),实际电源的互换为我们提 供一条减少元件种类的有效途径。在实际 电源互换过程中,两个电路中U和I一定相 等的。等效的方法适用于需要求的电压、
解:(1)直接求开路电压时,a、b两端断开,用结点电压法 Ucb =112+9+61++1168=30V
2.2典型例题与典型错误
Uab
=Ucb
-Ucb −9=27V(想一想,为什么?)
1+6
(2)如果不用结点电压公式求开路电压,就需要列写方程。也可
以用叠加定理求,电流源和电压源分别作用的电路如图2.5(b)和
3
I=Uab -3=-2A
2
2.2典型例题与典型错误
(3)也可以先求电流I,暂时不用考虑电流I1,用等效的方法得图 图2.3(d)、(e)、(f),在图2.3(f)中,
I=- 2+6=-2A
2+2
再回到图2.3(a)中求I1
由 6I1-12+6+2I=0
得
I1
=12−6−2I=5A
6
3
【例2.3】课本习题2.11,已知IS=6A,图2.4(a)中I=2A,求:图
3.原电路的电压、电流是对应各分量代数和。如果某分量的参考 方向与原电路的参考方向一致时取正号,相反时取负号。
当然,用叠加定理求解电路时,也可根据电路特点将理想电源 分成若干组,分组求解,然后叠加。在使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时, 该画的图要画,该规定参考方向的一定要规定。
2.1知识梳理
2.1.5戴维宁和诺顿定理
2.1知识梳理
戴维宁定理;在一条支路上不断的串联元件,则串联前的电流就是 串联后的短路电流,适合于诺顿定理。
2.1.6各种分析方法的总结
1.支路电流法的适应性最强,结点电压法只适应于两结点的电 路,此时的方程就是一个结点电压公式;
2.叠加定理适应于多电源的电路,当各电源单独作用时的要能 套用电阻串、并联公式;否则分别作用得不偿失;
,理想电流源的电流已知,电阻元件的电压用电流表示;
5.通过求出的支路变量求其他电压、电流和功率。
2.1.2 结点电压法
本教材中的结点电压法只适用有两个结点的电路。支路多时是
合适的。结点电压公式如下:
Uab =
Isk +
Ek Rk
1
Rk
式中,ISK表示理想电流源的电流,它流入结点a,取正号,否则取
负号;EK是与电阻串联的理想电压源的电动势,当参考方向与Uab相
戴维宁和诺顿定理是等效思路下的核心内容,重点是掌握戴维 宁定理,对诺顿定理一般要求。
应用戴维宁和诺顿定理分析电路的步骤如下:
(1)将整个电路划分为内、外电路,需要求解的部分作为外电 路,不需要求解的部分作为内电路;
(2)求内电路的戴维宁(诺顿)等效电路;
(3)将等效后的内电路再与外电路联立求解。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特别适合于:(1)只求一个电压和电流 的电路;(2)电路中有一部分发生变化,且求变化部分的响应,则 不变的那一部分是内电路,变化的作为外电路:(3)在两个端点上 不断的并联元件,则并联前的电压就是并联后的开路电压,适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