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著读书笔记
2023年教育名著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优秀10篇)
2023年教育名著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教育名著读书笔记(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2023年教育名著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教育名著读书笔记(优秀10篇)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
教学专著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教学专著读书笔记教学专著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教学专著读书笔记1做教师这些年,可能性格所致,一直以一种淡然对待这份工作,不为利益、荣誉所动,但心中始终有一份责任,那就是让我的学生在经历初中阶段的人生成长中没有遗憾。
翻开《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部做卓越教师的"全兵法书":"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想尽快了解里面的内容,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这是我读《做卓越的教师》一书最大的收获。
翻开首页,一段段文字让我对教育,对教师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中,作者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才是吧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高瞻远瞩看教育,如果作为教师没有这样的思想和意识,就不能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就不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什么是最糟糕的伤残?了无生气、不负责任、欠缺野心和渴求,这才是真正的伤残!""走进学校,你们要学习怎样成就伟大的梦想和人生的卓越,而不是学习平庸!""如果我们不停的朝前走,就会不断的满足,就会快乐幸福,"人生的乐趣就在于前面永远有梦想和希望在等待我们去收获!教书育人自古以来经久不衰,她的魅力就在于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样也是培养人思想的发展与创新,对人的本质的弘扬和价值的升华!"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教育专著读书笔记15篇教育专著读书笔记1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家的教育专著,他是一位为世人所敬仰和怀念的人民教育家。
他用一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
他以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理论和方法,给了我们启示和教训。
其中最受启发的是陶行知老师的两句名言:1.我们要活书,不要死书;要真书,不要假书;一本感动的书,而不是一本静止的书;书要用,书不要读。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为导向,而不是以文本为中心的教材。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科书与过去的传统教科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侧重于学生的生活和活动。
但是每个学校和年级的学生认知不一样,所以教材的选择也不一样。
教材内容死了。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创新教材,自主创新“活教材”,实现创新教育。
2.“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思想,即鼓励学生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手,即鼓励学生敢做、做好、敢做、善于做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即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关心祖国,看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即鼓励学生敢讲、敢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历久弥新。
他的思想与我们今天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及挥出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
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
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育理念可谓极富前瞻性,一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读书笔记(精选10篇)
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读书笔记(精选10篇)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需要不断充实自己,要让阅读成为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读书笔记(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读书笔记1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热爱自己的工作。
因为人的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得工作,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只是当成谋生的手段,就很难享受工作中的快乐。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从事业中追求幸福感?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直到读了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才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
”郑杰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第一句话,就从一种别样的角度吸引着我。
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
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
郑杰校长一百条建议的四个部分正能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一、教师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
教育不是让学生将书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概念简单的复制到学生的大脑中。
教师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这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努力的方向。
在进行每一节的教学活动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既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难懂的知识,又能够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明白知识的意义、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真正爱上我们所教的学科。
二、作一名理性的教育者。
教师要有理性,必须把学生当“人”看待,这是我们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最大的区别。
教师要有理性,必须“从四十五分钟里榨出油来”,提高教学效率,那是在为学生节约生命……教师应该是理性的,理性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他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事业做好。
三、继续学习,多带点东西进课堂。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的理由很多,教师要继续学习,不但是为了使自己的个人素养进一步发展,更是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5篇)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5篇)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这次学校给每个老师的一个学习平台,让我在课余时间有机会学习到陶行知的名篇。
是的,我对于陶行知是知其人,而未知其说。
这段时间,了解了陶先生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
陶先生所研究和实验的教育问题,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
读了陶先生的__,我有两点体会:一、陶先生__是师德培训的活教材“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
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
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
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
如此,每个一线教师弘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敬业精神。
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二、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
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得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其它的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精选5篇)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精选5篇)教育专著读书笔记教育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
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以下是整理的教育专著读书笔记(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教育专著书籍读书笔记(一)新教育行动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我们也积极的参与其中。
又一次的读了这本教育典著,又一次的豁然开朗,又一次的被深深的震撼。
再一次的重读新教育,这一次对对它的理念:“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有了更深的理解,燃起我对教育的新的期望。
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整的。
这句话,不只说我们教师要过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学生也应该是幸福的。
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行动就有收获。
朱永新教授说的是,只要你去做,你就能行;只要你去做你就会成功。
是的呀。
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总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实现的却很少。
原因有很多种,自身的惰性,是最重要的是,没有去行动,没有去坚持。
我们不需要华而不实的话语,我们不需要夸夸其谈的口号,我们只需要踏踏实实的去做、去行动,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而整本书里,我感受最深的是没有教师的幸福,就不会有快乐的学生。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支撑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
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进步。
让教师和学生一样,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和愉悦感。
我们校长也常说,一个学校发展的最最核心的的东西就是教师用自己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进而去影响学生的成长。
那就很清楚了,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也就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快乐就不会有学生的快乐。
教师不快乐,他就没有激情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幸福的教育生活从何而来?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把阅读当成一个自己的习惯,就像每天起床、吃饭一样,每天读每天都有收获。
在收获中成长,在收获中快乐,自己快乐,孩子们也就快乐了。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相关推荐在教学中,我们透过一篇篇或隽美或质朴或含蓄或奔放的文本,让学生们、孩子们感受从古至今,从中到外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性之美,打动他们的灵魂,震撼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思想,促使他们最终思考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培养真正的“人”。
例:(伯牙绝弦)中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让学生惊叹的,不仅仅是钟子期与俞伯牙的心有灵犀的“知音”之情,更是俞伯牙“子期不在为谁弹”的摔琴谢知音的决然,友谊在这一刻,再也不是聊友、玩伴等的代名词,友谊,在这一刻,对学生而言似乎已经有了全新的诠释,而这,正蕴含着他们对人生的悄无声息的深刻激烈的思考。
在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时,我想学生所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深的是启发了他们对美的真谛的思考。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东西,然而最美丽的花也会凋谢,再美丽的人也会衰老,然而有一种美,它跨越百年历久弥新,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就是一位具有这种美丽的人,让我们一起”。
这节课一开始,我就用语言,这无形的大手紧紧抓住了学生们的心。
十一、二岁的青少年的正是发现美、追求美、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他们更急于想知识的就是“什么是美?什么是真正的美?”通过对课文中居里夫人外貌描写的句子的分析,有的学生直率的说出了“居里夫人并不美丽!面容憔悴神情疲倦的人怎么会美丽呢?”然而当我们分析了她憔悴的原因,简陋的工作环境、“终日的烟熏火燎”,“三年又九个月”的持之以恒,最终从成吨的矿渣提炼出了这比原珠笔芯还要小的0。
1克镭时,学生们无一不为居里夫人坚毅、执著的精神之美震憾。
而成名后,不计虚名、视金钱为粪土的淡泊名利,被误解仍忘我投身科研的高尚人格之美,更令学生折服,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理解、认同了这位跨越百年、千年依然美丽的伟大女性,真正认识了美的真谛,而这种鲜明的情感教育,不仅对于学生、对于我,也是一种美的熏陶、一次精神的洗礼。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篇2教育启示: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这节课上很绝,以致听课的老师和领导完全被吸引了,就像自己变成了学生一样。
教育专著教师读书笔记(精选10篇)
教育专著教师读书笔记(精选10篇)教育专著教师读书笔记(精选10篇) 看完⼀本名著后,相信⼤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教育专著教师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教育专著教师读书笔记篇1 “⼀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是⼀位真诚的⼈道主义者。
素质教育,⾸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离开了情感,⼀切教育都⽆从谈起。
这些是我在看李镇西名著《爱⼼与教育》的⼿记⼀中所摘抄下来的句段。
李⽼师是我最崇敬的名师之⼀,今读了他的《爱⼼与教育》的⼿记⼀,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
在“⼿记⼀”⾥,李⽼师所具有的⼀颗童⼼令我仰慕,李⽼师对学⽣的爱⼼更是令我震撼!学⽣⽣⽇时亲⼿送上的⼀本书、⼀张贺卡、⼏句诚⼼的祝福,为学⽣办⽣⽇晚会,跟学⽣⼀起举⾏篝⽕晚会,⼀直关注⾼考落榜学⽣宁玮……令学⽣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的师德风范,然⽽李⽼师却把这⼀切说成是“在还学⽣的债”,这是何等的⾼贵! 《爱⼼与教育》⽂章⾥,没有华丽的辞藻装饰,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壮举,全是记载着李⽼师与他的学⽣们之间发⽣的最平常的事,可这些事⼜极其的不平凡!给学⽣送上⽣⽇祝福,为贫困学⽣捐款,这些我们⼤多数⽼师也做过,可是有⼏个能像李⽼师这样⼏⼗年如⼀⽇地坚持下来?⽽且我们有⼏个能做到像李⽼师这样对学⽣是⼀种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的的爱呢?⼤多时候,我们⽼师对学⽣的所谓“爱”,是否建⽴在某种“功利性”的成分上呢?这些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反思。
⼀、“⽟不琢不成器” “⽟不琢不成器”!每⼀个⼈都是⼀块璞⽟,如果你不经过⼀番“精雕细刻”,就算你天赋多么的⾼,也不可能变成⼀块玲珑剔透的好⽟。
这是我看《爱⼼与教育》⼿记三“锻造卓越⼈格”得出的最深刻的感悟。
我的思绪带进了我们班的⼩班长⾝上…… 放学了,孩⼦们陆陆续续背着书包离开教室,我也准备去办公室,⼦俊却把我叫住了,可爱的⼩男孩,尽管是班级中的捣蛋王,可是我很喜欢他,天资聪颖,活泼可爱,瞧他神秘的样⼦,我问他有什么事,他却⽰意我站到教室门⼝的那个⾓落⾥,还是⼀副⽼样⼦,嘻嘻地笑着。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6篇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6篇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它能够将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并在生活经验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下面是橙子整理的教育专著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读书笔记介绍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
这本书不同于以往常见的案例分析式讲评,而是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
它给我一种思想的启迪,即教师在教育中出现问题是因为没有寻根求源,而当了情绪的奴隶,使自己的工作陷入非智慧的体力化。
学生出现问题也是因为教师不够了解孩子的原因,不仅要了解孩子的成长史和家庭教育,还要了解孩子的兴趣和恐惧。
师生关系是最为微妙的,远近皆有度,远近皆因情绪而产生不同的学问。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在现实并不理想,因此我们有必要花时间指导家长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教育的源头疏堵漏洞,这是使自己的工作趋于轻松的必由之路。
最后,管理孩子不如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第二篇读书笔记中,作者引用了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
”这话一点不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
它让我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同样不可缺少。
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地教书育人。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如果我们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没有功利性的,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是一个无意的微笑,都能让孩子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爱,并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因此,《》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标题: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每个老师都会倾注爱心于学生,但是仅仅依靠爱心并不能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老师会上门探望病人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补课,小心呵护跌倒的学生并及时与家长联系。
这些行为可能会让其家长感动,周围的同仁称赞,但有时却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
我认为,收效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够解决他们真正的心理问题和客观的家庭问题。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通用20篇)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通用20篇)教育专著读书笔记一、读书笔记的写法读书笔记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
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前人写的读书笔记,想谈三种写法。
一种叫“提要钩玄”,一种叫“采花酿蜜”,一种叫“开山铸铜”。
二、教育专著读书笔记(通用20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专著读书笔记(通用2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1在书店的时候看到《不做教书匠》这本书,题目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了想读的念头。
这是管建刚老师这本书的标题。
当听到杨校长跟我们推荐《不做教书匠》这本书时,脑海中就有一个疑问:“不做教书匠,做什么?”我开始阅读这本书,渐渐了解了这是一本针对青年教师的心理而写的书,深入浅出,有如青年教师的“圣经”,一些西方油画的插图更增加了这种感觉。
随着阅读的深入,也开始明了作者的观点是要求老师们用心做事,不做教书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终极目标。
不做“教书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
”书中亲切生动的语言,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引领着我们走向自己美丽的教育人生。
激励着我们广大青年教师。
通过细细的品读,让我的确是受益多多。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段是“年轻的老师们,不管你经受何种失败,你不会贬值,只会升值。
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惟有失败,真正给你带来进步的思索。
或许这次评优课你失败了,或许这次论文评比你名落孙山了,或许这堂研讨课你上砸了,或许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许你的教改实验没有预期的效果,或许这学期你的教学质量不高。
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读书笔记7篇
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读书笔记7篇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读书笔记1《守望教育》是一本抒发教育理想的真情之作,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一个“爱教育者”的真挚情怀。
书中说“正是凭着我们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渴望和对人的完善的关照,我们才会对现实的教育、现实中的人的命运心怀依恋,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对细微的教育事件持一种深切的人文幽思,对我们的点滴思考坚持一种温暖的人间情怀,同时也对现实中的各种教育问题给以理性的批判与必要的反思,”作者对教育热情、思考深深地打动了我。
刘教授在《守望教育》这本书中用教育随笔的形式传播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
他从生活中从一些常人皆知的小事出发,洋洋洒洒,别开生面的微言大义展现在我们眼前,比如,他对教师生命权的注重,对孩童世界的寻找他用一种低调的言说姿态,从个人的切身经历或感受入手,他始终都是以一种局内人——而非把自己排除在言说对象之外,“隔岸观火”——的姿态来面对复杂的教育世界,面对我们的教育赖以生长的社会,把“自己也烧在这里面”,真情实感油然而出。
刘铁芳的《守望教育》一书,还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阐述了我们今天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如何让每个教育者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断地追问,在不断质疑、追问的过程中,催生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质量。
在《研究性教学: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文中,刘教授指出:好的教学实际上只是为了把学生引入“问题”之中,引入他们属己的“问题意识”之中,并且不断扩展他们的问题意识。
这样,好的教学就不再是以其过程中的知识、技能的授——受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好的教学不再是一次性地解决问题,而只是通过暂时的解决问题来激励、焕发学生更多的问题,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觉地走上自己的问题思想之路。
这也让我们对于现阶段正在研究的“问题意识”的课题有了更深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毕竟“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研究性教学也并不是为了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学术研究的专家,而意在让每个学生都能自我“想问题”,能独立思考、判断、评价、选择、创造,视野开阔,并最终落实到对社会、自然世界以及自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关注之中。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教育专著读书笔记400字(精选13篇)教育专著读书笔记1《爱的教育》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一个三年级学生一学期的故事。
作者用简单的文字体现了一个美丽的字――爱。
当我们新学期开始,进入新的一个年级,我们会很自然的想到或看到一些事物。
而当我们拿起《爱的教育》,用心去体会,去读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很贴近,从心底犹然而生出一种亲切感。
读完这本书,我还懂得了人间最美的情感――爱。
它让我知道了爱是什么。
爱分很多种,爱自己,爱他人,爱家庭甚至爱国家,这些在书中我都能读到。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恩里科给连一张桌子也没有的路易吉诺和他卖菜的母亲一些帮助。
这里的恩里科体现的就是爱,爱的奉献。
我们也要像《爱的教育》中的恩里科一样,学会去爱,爱别人,爱自己。
但爱有时不在于事情的大小,而是在于你是否真心的去帮助别人,比如父母很累,你给他们捶捶背,这就是爱;同学有一个题不会,你耐心的给他讲解,这也是爱。
其实爱很简单,只是在于你是否真想帮他们。
读完了《爱的教育》,让我学会了怎么去爱别人,我真高兴,希望你也能读一读。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2《爱的教育》是一部令全世界亿万读者感动的伟大作品,读完后给我的第一个感触,那就是“爱”。
要知道世界上有多种爱,因亲情而有的爱、因友情而有的爱、因爱情而有的爱等等。
而看完这本书后他让我懂得了人间真爱。
那样的真爱印证着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那样的真实情感让我感动不已。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忽略自己身边的爱,如儿子给爸爸捶背、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等等。
这些好像都被我们看做理所当然,所以才不去认真品味、仔细体会、用心思考。
如果你加以品味,我相信你会觉得得到爱是多么的美好;如果你仔细体会,我相信你会觉得奉献爱是多么的美好;如果你用心思考,我相信你会觉得活着是多么的美好。
有的时候,我们会遇上失败和挫折,就经常怨天尤人,觉得世界上自己最孤独,没有人爱、没有人关心。
其实,只要我们静一静、想一想,就会觉得身边有很多人是非常关心和支持自己,你顿时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和心得(5篇通用范文)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和心得(5篇通用范文)教育专著读书笔记和心得篇1《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且,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
关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9篇)
关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9篇)关于教育读书笔记篇1标题:教育的力量——重新定义我们的未来作者:多纳托·托斯卡尼尼阅读日期:2023年6月12日阅读地点:家中阅读版本:英文原版总体评分:4.5/5---____第一章:教育的重要性____作者在第一章中强调了教育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是获得知识的途径,更是塑造个人性格、培养思维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
同时,教育还能为个人和社会创造未来。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世界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洞察。
____第二章:教育的目的____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教育的目的。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只会工作的人。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这些都是我们在教育中需要培养的能力。
____第三章:教育的挑战____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教育面临的挑战。
作者认为,教育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
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包括信息过载、道德困境、技术变革等。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保持自我。
____第四章:教育的未来____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教育的未来。
作者认为,教育的未来在于个性化学习、技术应用和跨学科学习。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利用技术来提高学习效率,如何通过跨学科学习来拓宽知识面。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等关键能力。
总的来说,《教育的力量》是一本深入探讨教育的重要书籍。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还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阅读这本书,并努力实践其中的理念,我们就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关于教育读书笔记篇2教育理论的读书笔记我近期阅读了一本名为《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书,这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实践应用。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4篇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4篇教育专著读书笔记4篇教育专著读书笔记1:《给老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老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老师跟所有的人一样,他也要作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就需要时间。
那么,总的来说,能不能使老师的工作中有一些空闲时间呢?怎样解决这个时间问题呢?这个问题也像学生的智力开展问题一样,是涉及整个学校生活的综合性问题之一,它是完全取决于学校的全部活动是怎么安排的。
自己的每一节课,都会说是终生都在备这节课的。
怎样进展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连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假如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根底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
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请保存此标记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根底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老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亲密相关的。
老师进展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怎样使这些小溪水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关于这一点,还得另外再提几条建议。
老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互相依存性这里想给小学老师提出几点建议。
亲爱的同事,请你记住:所有中年级和高年级老师的时间预算表都取决于你,你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是创造精神的缔造者。
请你记住: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学业上落伍,这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
当然,你应当关心使儿童的一般开展到达较高的程度,但是,你应当首先儿童纯熟地读和写。
可以在阅读的同时进展考虑和在考虑的同时进展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老师的工作就容易了。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2:《维果茨基教育专著选》读书笔记1.言语自我中心言语在机能意义中表现越强,其句法特性在简化和谓语化方面也显示得更加鲜明。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和心得(精选8篇)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和心得(精选8篇)教育专著读书笔记和心得篇1《教师的挑战》他用精妙的笔触把我们带到一个又一个课堂上,让我们在“教学事件”中去观察、去体会、去发现、去回味。
看到了一个教育学者对教师、对学生深沉而理智的关切。
他就是佐藤学教授,一位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位亲临一万多间教室的扎扎实实的实践者。
在书中作者聚焦课堂教学实践,以现场速描的方式真实再现了教师们多样的教学实践和学生们多彩的学习生活。
谈谈令我感受颇深的三点:一、关注课堂中的“小事”作为东京大学的一位教授,佐藤学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虽然是个教育学者,但他似乎并不把高深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重心,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关心发生在教室里的“小事”。
跑学校、进课堂成了他最大的爱好。
这样的大学教授似乎让人不可理解,但他对此有自己的主张。
在《教师的挑战》的后记中,他说: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有意无意地漠视教室中的“小事”,但教育改革不正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吗?“小事”不正是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吗?害怕数学连书都不翻的芳树,今天在敏子和秀树的合作学习中虽然偶有失误,但毕竟开始做练习题了。
总是闭着嘴,躲开他人视线的良子,今天穿着绣着小花的裤子来上学了。
这里的每一件小事都支持和促进着每一个孩子学习,对教师来说这比“大规模”改革重要得多。
他所追求的是每个孩子的点滴成长。
这些在别人看来似乎不值一提,在他看来却弥足珍贵。
佐藤学在书中介绍的教师是在任何学校都可以遇到的寻常教师。
每一位普通教师的小小挑战与教室中的孩子们才是开拓未来的教育改革者。
二、尊重与信赖佐藤学提倡的是一种宁静、润泽的课堂氛围,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不恐惧、不紧张的心态是他们安心学习的前提。
滨野老师的课堂正是这样。
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来朗读,他们在喜欢的段落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读完课文他们互相讨论着,自自然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便是快要下课了,他们仍然意犹未尽,想要继续讨论。
佐藤学认为,滨野老师良好的教学效果来自于他对每一位儿童的尊重。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教育专著读书笔记(通用12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专著读书笔记(通用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1假期,学校布置了读书谈体会,粗略浏览推荐书目,专心阅读教育专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55个细节》、《爱的教育》等,边看边与平时教育相比较,有了感触,有了共鸣。
这些书在教我们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教师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教师,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
“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
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
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面对我们的学生,面对他们突然冒出的新花样、新想法,我们常常会发出感叹:现在的学生啊,我们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
这时,你的脑海里应敲响警钟:你已经落后于你的学生了。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二、做一个宽容的智者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宽容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
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
教育应从宽容开始。
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利用暑假假期,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他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我觉得找到学生和老师发生的现象的根源,有益于我们开阔眼界。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
第一点是第二条“老师的时间从那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一看这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是啊,我们经常这样谈论“老师也是人,老师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应付学校各种各样的检查,做课题,搞教研、进修、培训、评职称、提高教学质量、白天要上课,晚上有时还要加班……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精力读书?教师的时间到底从哪里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和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
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天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
渴望。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上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
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该在自己所教学的数学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应该只是沧海一粟。
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
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位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段答话给我启开了一个窗口,使我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
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
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
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严格的反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基础。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并有潺潺不断的水流,这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
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
深入地思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才能在教学时游刃有余,才能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第二点是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
我们也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是啊,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
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
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
当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会把这门学科当成自己将来从事研究的方
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无衷的精神状态。
那么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教师一方面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学生”,使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
另外,我还明白阅读不但对老师有益,而且对学生也有益。
让每一个孩子能够自由支配时间而且要利用得合理,最好莫过于喜欢阅读。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应当教会每一个学生怎样在书籍的世界里旅游。
阅读是为了能让孩子们扩大视野,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作者的建议、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我们来说,如同一条条欢快清澈的小溪,汇集在一起就是浩瀚博大的海洋,常读常新。
她让我明白面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面对新时代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自己读书,还有引导学生读书。
学习学习再学习,读书读书再读书是师生永恒的主题。
读后感
一、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有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边得越来……一个真正
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苏霍姆林斯基语)”
又一次捧起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刚出学校的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
教了近十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那样的少。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轻松的活,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
就简单的读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己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
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
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
教科书的背景越发宽广,学生的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的通畅。
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有交流的基础,从而也可以从学科知识的背景中取得相应的知识给予学生富有成效的启发。
西汉的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可以让你充满内涵;可以让你变得深刻。
读书,使你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你站得高看得远,使你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
面对学生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感到不足,读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二、关注全体学生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苏霍姆林斯基语)”很多时候在琢磨“后进生”这个词语,细细想来不得不佩服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用词的准确在于含蓄地给了差生一个称谓。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不安和羞愧。
且不说加德纳提出的七种智能,就每一个学生而言,他是一个生命,是生命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我们非得给他们画上一条线,再打上一个印,末了还起个好听的名字。
“后进生”对应“先进生”是不言而喻的两群人。
是什么让他们不同,做教师的都心知肚明就是成绩,就是分数。
尽管我们批评了很多年唯考试和成绩论,而且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但考试依然是考试,分数依然是分数。
“语文数学考高分就一定能做一名好厨子?”“语文数学不好就肯定妨碍他成为出色的修理工?”钱钟书的数学不及格,他同班数学好的,有几个写出了《围城》?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
但我们每个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每个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
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考试规范大家,我们不允许不一样,不鼓励不一样。
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缺陷。
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必须有特色。
“鹤善舞,牛能耕,老鼠生来就打洞。
”我们生活在一个健全的社会,我们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负责的送奶工。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人一个发展的空间。
尽管这是一份梦想,但我依然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