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教育计划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外国个别化教育思想
• 昆体良——主张精确的观察学生能力的差异,弄清能力倾向的重要。 维韦斯——规定教师应当每年四次个别更换关于每个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况,并决定最适合 他的学科,这使他成为考虑智力缺陷聋哑和盲童问题的先驱。 米歇尔.德.蒙旦——“没有一种完全适合于一切学生的教学法”。 夸美纽斯——“教师是自然的仆人而不是主人”,主张教学必须去适应儿童而不是儿童去适 应教学。 洛克——“只有把学生看成一个个体的人,才能正确进行教育”《教育漫话》 卢梭——教育必须从研究儿童开始,首先研究人类的一般特点,其次是年龄特点,再次是 个性特点。《爱弥尔》 裴斯泰洛奇——对教师来说,尤其要重视,他承认要教给儿童的东西,只有在他意识和智 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才能变成他的能力。 伊塔德——为野孩维克多制定的个别教育计划给后来者以极大的启示。 爱德华.谢根——1837年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弱智学校。 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量表,推动了弱智教育的发展。 蒙台梭利——“心理缺陷儿童和精神病患主要是教育而不是医学问题”。《蒙台梭利方法》 维果茨基——儿童发展实现水平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 的发展。”
危险/防范的因素
参与生活环境(需求和要求)
支持领域:个人发展、培训和教育、居家生活、社区生活 职业、健康和安全、行为的、社会的、保护和支持
源自文库
支持功能:培训、扶助、财政计划、职业协助、行为支持 家庭生活协助、进入和使用社区、健康援助
个人成果:独立、关系、贡献、学校和社区参与、个人健康
9、支持的过程 (1)心理过程 发现问题——明确支持项目——策划——创造、调整、改变、互动——建构——修正—— 成果 (2)实作过程 评估→支持计划拟定→实施→互动→评估→修正→结果
7、学习方面特点
(1)注意力特点 注意选择困难,注意范围狭窄,注意转移分配能力差,特别突出的是注意稳定性差,专注于某一 对象时间短暂,很容易受无关刺激干扰而出现注意松弛与分散情况。 (2)组织学习材料能力差 (3)记忆的特点 表现为意义识记差,识记新材料慢,如不对学习材料及时多次重复,很快就会遗 忘。 (4)学习迁移困难 弱智儿童不易分辨新旧知识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连续性,把握两者的异同,分析、比较、归纳、 总结功夫差。 (5)阅读行为 对部分轻度弱智儿童来说,水平可在小学二~5年级,中度弱智儿童一般不超过一年级,但可学 会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简单字,如男女等等。 (6)算术行为 弱智儿童在基本运算方面的成绩可达到与智力年龄相对应的年级水平的要求,算术推理则低于这 一要求,在机械运算方面能达到更高水平。 (7)专长 艺术和音乐方面有超常的能力。
第四节 弱智儿童个别化教育的社会学基础 一、弱智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平等的体现 (二)全纳教育的提出 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的表达,是教育的新起点。 (三)面向社会、面向家庭的个别化教育 (四)关照一生个别化教育
二、个别化教育环境与支持系统建构
(一)环境构建概说 总体而言,个别化教育环境指由弱智儿童所处的家庭学校社区构成的全部生活环境。 (二)环境建构的作用 个别化教育环境直接影响着儿童行为、习惯的内容、形式、强度、方向、行为水平。 (三)个别化教育环境的分类 1、按环境特质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按环境范围分,大环境、中环境、小环境 3、按环境性质分,适宜环境,良性环境,理想环境或不适宜环境 4、其他分类
第二节 个别化教育及个别化教育计划
一、普遍意义上的个别化教育与教学
(一)有代表性的个别化教学原理和模式
原理:兰卡斯特导生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莫礼生的单元教学计划。 模式:布鲁姆的精熟学习模式,凯勒的个人化教学模式,个别辅导教育模式。 (二)简介几种个别化教学模式 1、个别规定教学(IPI) 根据测验对学生做教育诊断,其后根据学生个人需要开列学习课题,通过学习后测验, 进行必要辅导和个别指导,再测。如通过,进入新课题。 2、个别指导教学(IGE) 允许每个学生可按各自学习风格、速度、兴趣进行学习。个别指导教学着重由学生参与 学习上的各种决定,而个别规定教学多由教师来决定。 3、程序教学 又称使用教学机器教学,是因应学生个别差异进行指导的方式,教学中首先明确学习目标, 而后依目标编制一定顺序的目标序列,分为单线型与交叉型两种,经程序化的目标进 入电脑,其性能为对学习行为的控制、评价,均能辅助教师教、学生学。
(四)个别化教育计划操作程序 1、弱智儿童教育总程序 可疑—筛选—鉴定—安置—接案—教育诊断—拟定IEP—教学—再评量 2、个别化教育的起始阶段 可疑—筛选—鉴定—安置 3、教学过程(IEP计划操作程序) 接案—教育诊断—拟定IEP—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量修正教学 (1)接案:面谈、试读、编组 (2)教育诊断:对学生作全面的测评,确定学生的优缺点,提出教育建议 (3)拟定IEP教育计划:依教育诊断结果拟定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长短期目标 及教学策略、协助人员与环境等等。 (4)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内容、目标、决定教学顺序、编选教材等等 (5)实施教学:按教学活动设计,运用教法、教学策略,由相关人员完成教学 目标的活动。 (6)教学评量:教学活动后对教学过程、结果的评议,关系到新的教学活动的 开始。
(3)社区支持是家庭教育基础上的跨专业、多学科、多种人员的合作。 (4)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的支持系统。 合作、沟通是支持系统的存在理由和基本品质要求。合作的品质包括:沟通、专业能力、尊 重、负责任、平等、信任、呼吁。 8、支持的模式 支持模式由支持领域、支持功能、个人成果三大部分构成。
个体能力与适 应性行为
二、特殊教育中的个别化教育及个别化教育计划
(一)美国《向所有残疾儿童提供教育法案》(PL94~142法) 1、零拒绝 2、不具歧视的评量 3、个别化教育方案IEP,这是这一法案的核心 4、最少受限制的环境 5、家长参与 6、申诉程序 7、提供各种相关服务及各项辅助器材 (二)个别化教育的意义在于对儿童个性的尊重 1、个别化教育的服务对象 (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 2、建立在对个体全面系统科学了解基础上的个别化教育 3、充分理解每个儿童,允许按各自学习速度前进的个别化教育 4、务实的具操作性、系统性的个别化教育
(四)弱智儿童对环境的要求 1、安全、卫生,保证健康成长的环境 2、相对单纯自由的环境 3、理解、接纳、给予爱产生归属感的环境 4、提供个别化教育服务有成功感的环境 5、提供由弱智儿童及家庭选择、决定令弱智儿童及家庭满意的环境 (五)由个别化教育环境引发的支持系统结构 1、什么叫支持系统 为提升弱智儿童及家庭的生活品质、超越障碍。促进弱智儿童过上更独立、更统合、 更具生产力的生活、形成相关能力而提供的介入式(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 2、支持系统分类 (1)自然支持系统 指弱智儿童常态、具体的真实生活近环境中人、事、物的整合性支持服务,多在生活 中自然形成。 (2)支持协助系统 指更为广泛的支持,可能由自然支持系统拓展形成,也可能是该儿童生活环境中的远 环境,大环境、中环境中相关服务组合而成。 (3)自我支持系统 来源于环境的支持和自我成长的结合,是支持系统的决定性成果。 3、支持辅助对象 狭义的支持辅助对象指有特殊教育要求的儿童。广义是指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及其家庭。
弱智儿童个别化教育概述
——武胜县特殊教育学校
第一节 弱智儿童个别化教育历史根源
一、中国个别化教育思想
孔子、孟子——因材施教 《学记》——提出教师对学生应“知其心” 张载——“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 王守仁——“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 王夫之——“教是大炉,冶与其洁” 颜元——“人之性质各异,当就其性质之所近,心志之所愿,才力之所能 以为学” 洪仁轩——提出兴跛盲聋哑院,看到了特殊教育人群的需求 张骞——1916创办了中国人最早的特校之一(南通盲哑校)
(三)个别化教育计划概要 1、个别化教育计划所指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为了落实个别化教学编拟的为某位学生提供的最为适合其发展、 给予最恰当教育服务的文件,是该省一定期限内的学习内容。 2、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作用 (1)是个别化教育能够实施的总设计,是使弱智儿童获得合适教育服务的保证。 (2)是教师、学校对某儿童实施教育的承诺,这一承认会受到家长、学校、社 会的监督和检查。 (3)沟通了教师、家长、社工人员和儿童,让各类参与教育的人员能够互相配 合、相互交流。 (4)是教师在这一阶段内作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教学环境、实施教学活 动的依据。 3、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构成要素 (1)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依据:教育诊断结果及课程拟定 (2)个别化教育计划参拟人员:教师、家长必要时各类检测人员(医生、心理 学家等) (3)完整的个别教育计划项目
(五)个别化教育形式 1、一对一的个别化教育 2、在小组活动中进行个别化教学 3、团体活动这进行个别化教学 4、在家庭中配合个别教育计划的拟定与实施
第三节 弱智儿童个别化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一、弱智儿童的身心特点
1、生理成长特点 部分弱智儿童有较明显表征,身高、体重、骨骼形成较劣,发展速度慢、成熟也晚。 2、神经系统特点 弱智儿童大脑皮层接通机能弱,神经联系不巩固、脆弱,很难形成新的特别是复杂的神经 联系。 3、动作发展特点 弱智儿童动作发展最差方面可能是视动控制、平衡、上肢的协调性,速度与灵活性。 4、感知特点 感知缓慢、范围狭窄、分化能力差,对颜色知觉发展慢,知觉选择性差。 5、语言特点 弱智儿童语言发展较晚、较迟钝,语言发展中速度慢,掌握词汇少,词汇贫乏,语言理解 存在问题。 6、思维特点 弱智儿童的思维直观具体,思维不连贯、刻板、不灵活、思维的调节作用弱,表现在行动 上则盲目、自控差、修正难,思维缺乏批判性,易受人指使,或难于服从。
8、需要、动机、兴趣特点
• 主要表现在某些欲望亢进,精神需要发展缓慢,需要发展表现不协调。实物的比抽象的 精神鼓励更能促其行为改变。 9、情绪特点 自我中心,理智调节情感功能弱。高级情感产生晚,发展慢。 10、意志特点 主动性不足,自制性差。 11、性格特点 弱智儿童对接纳、赞许的需求强烈
二、弱智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一)弱智儿童与一般儿童身心发展的共性 1、两者有相同的机体结构和心理发展基本规律 2、两者的身心发展同样受到遗传、环境、教育三因素的影响 (二)弱智儿童身心发展的整体性 1、弱智儿童有感知缺陷,抽象概括能力差。他们的缺陷,促使教育从感知、思维、语言 训练入手。 2、弱智儿童各种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个人的能力、性格等个特征及自身的心里发展水平将会对心理活动发生明显的影响 4、弱智儿童今天的心理是建立在昨天的心理基础之上的,明天的心理又与今天的心理息 息相关。 5、弱智儿童缺陷与潜力共存,构成身心发展的整体 (三)弱智儿童的特殊性 1、智力低下遭致的压力,主要是心理、社会、家庭压力。 2、心理发展慢、晚、差的特点 3、高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1)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在身心发展速度和水平上的差异 (2)弱智群体与个体间的差异 (3)弱智个体之间的差异 (4)弱智儿童个体内部发展中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