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节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希望在精神上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让精
神的生活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 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本文正是他这种思 想的最充分的体现。 “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 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第一段
北海
自然造化形成的水池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 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 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此,这 奋起的样子 指大海的波浪 汹涌动荡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是庄 子的代表作。
庄子思想: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形而上的本体观念 法则、规范、不可思议之事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
复杂的乱世。战国时,诸侯征
战不已,暴君佞臣杀人如麻。 他的志向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 实现,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 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来逃避纷乱的现实。
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 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 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 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同“变”
何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翻译:振翅奋飞,它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去以六月息者也。 翻译:它是乘着六月间的大风飞往南冥的。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问1:作者如何写鲲、鹏的?(是真实的吗)
运用夸张,写鲲鹏极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问2:这样写鲲、鹏的出现,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鲲鹏出现,神奇壮美,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问3:请概括第1段的内容。 鲲鹏翱翔凭大风。
否定的态度。 理由是:因为它(他)们都“有所待”,都没有做到“逍 遥游”。
7.作者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 界?
【提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只有任其自然,无乎所待,以游无穷, 才是逍遥游的理想境界。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也只有文章 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了,因为他们“无己、 无功、无名”。
第六段
草木植被
长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 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 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 适南冥也。斥 笑之曰:“⑥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
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最高限度 同“辨”,分辨,分别
超越
第七段
同“智”
合
品德能够投合一 国之君的要求
信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 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 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 数然也。 勉励
界
沮丧
十天
求福
轻妙飘然的样子
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舟的作用来做比喻说明。
(2)大鹏、野马、尘埃,以及天地间的生物,都 是靠大自然的气息“相吹”的。只是事物的大小不一
样,所“适”的远近不同,它们所凭借的条件(即所
待)也是有区别的。将要“图南”的大鹏必须有“风 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而“決 起而飞,抢榆枋”的蜩与学鸠所凭借的风(或其他条 件)比起大鹏就小多了。因此,作者对蜩与学鸠笑鲲
5.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类型
(1)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臵句 (3)奚以知其然也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宾语前臵句
宾语前臵句 状语后臵句 固定句式
(5)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6)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请听音频,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出现了几次“笑之”?其中的“之”字分别指谁?
鹏是反对的,从“之二虫又何知”可见作者态度。
3.斥
为什么笑鲲鹏呢?对此,作者又是什么态度呢? 认为,鲲鹏要飞高,才依赖于风力,
【提示】(1)斥
而自己不追求那样的高度,所以能够摆脱对外力的凭借, 自己能够自由地“腾跃”“翱翔”。
(2)对此,作者是反对的。因为世上万事万物都是有所
依赖的,斥 也不例外,斥 没有认识到它们所受的限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
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
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
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
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遏制,阻止 乃,就 凭 图谋飞往南方
第二层(第2-3段)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而后乃今培风 2.指出红色字词类活用并解释。 而后乃今将图南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志怪者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风斯在下矣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置杯焉则胶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 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 水浅而舟大也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
(3)不过数仞而下 (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下飞 ) (4)而征一国者
(使动用法,使„„信任,征信,取信)
(使动用法,使„„到来 )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怪异之事)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奋起 )
(5)彼于致福者
(6)志怪者也 (7)怒而飞
(8)绝云气,负青天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穿越 )
4.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吃饱的样子;今义:①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
样,“众人”无法想像彭祖的年龄是如何之长,这种“小
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实际上强调了人在认识上 的区别。
5.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 征一国者”呢?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作者对宋荣子的态
度怎样?
【提示】(1)因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2)由“斯已矣”“虽然,犹有未树也”可知,作者对 他持否定的态度。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否定比他自由得 多的列子来进一步否定他。
制不同,以为自己已经达到了自由,并嘲笑别人的不自由, 这是十分可笑的。
4.为了阐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
者还列举了哪些例子? 【提示】作者为了阐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的道理,举“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是“小 年”;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是“大年”; 而“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更是 “大年”的例子。小年与大年两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同
翻译:天色深青,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还是因 为天太高太远看不到尽头呢?
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翻译:为何要飞至九万里高空而南行呢? ⑤之二虫又何知! 翻译:这两只小虫又知道什么呢! ⑥彼且奚适也?
翻译:它将要飞到何处呢?
1.释词语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去以六月息者也 (3)而后乃今培风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5)我決起而飞,抢榆枋 (6)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7)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逍遥游(节选)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 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他继承 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
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将他与老子并称“老
庄”。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 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
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今存33篇,
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⑤之二虫又何知!
投,落下 去,往 同“返” 吃饱的样子
第五段
同“智”
朝生暮死的 菌类植物
寿命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 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 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 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 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而今 比
三、解读文本 (一)、第一部分(第1-4段) 第一层(第1段)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北冥有鱼 其翼若垂天之云 2.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怒而飞 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指出红色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其名曰鲲 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 怒而飞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4.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南冥者,天池也
符,②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
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 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指大海的波浪汹涌动荡;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4)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
第二段
记载
一种旋风
主谓之间, 取消独立性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 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
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
也,亦若是则已矣。
而已 指游气 代词,指 大鹏
第三段 堂中低凹处
负载 粘住不动
(回旋而上) (大风)
(凭)
(挫折;遏制,阻止) (疾速的样子;集,着落) (比) (勉励)
(8)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沮丧)
2.通假字 (1)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同“陲” 边际) 疑问语气词)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邪”同“耶”
(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反”同“返”)
(4)小知不及大知
(5)此小大之辩也 (6)知效一官
(“知”同“智”)
(“辩”同“辨”
(“知”同“智”)
分辨,分别)
(7)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犹”同“繇” (8)而御六气之辩 (“辩”同“变”)
喜)
3.指出下列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名词活用作动词,向南飞行 ) (1)而后乃今将图南 (2)犹有未树也 (名词活用作动词,达到 )
【提示】
(1)蜩与学鸠笑之/斥 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
(2)前两个“之”所指对象都是鲲鹏,第三个“之” 所指对象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者”。
2.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对此,作者是赞成还是反对? 结合文本,请简要分析作者的态度。 【提示】(1)因为鲲鹏高飞,要靠风力。为了突出风力 之于鲲鹏的作用,作者还以气息之于野马尘埃、水之于大
8. 在庄子的文章中,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请结 合文本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提示】(1)寓言故事中的丰富想像。作者在深刻的人
生哲学思想,即什么是自由,人如何获得自由的问题上,
并不是通过理论的逻辑论述来阐述的,而是通过一些具体 的、形象的寓言故事如大鹏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 宋荣子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思想。这些故事将庄子所追求 的那种玄妙的、难以表述的逍遥游的精神境界形象地展示
问3:第三段,作者用了哪两个比喻,要论证什么?
水积不厚,大舟无力;杯水胶地。 说明巨大的鹏鸟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方能 南飞,这就是它的依靠(“有所待”)。 问4:Biblioteka Baidu概括第2、3段的内容。
写鹏鸟南飞“有所待”。
问5:大鹏达到了“逍遥”(自由)吗?
第四段 蝉
疾速的样子
到,往
时或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 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
5.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齐谐者,志怪者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问1:第二段为何要引述《齐谐》的记载?
引述《齐谐》的记载,一是进一步渲染鹏之大,二是为 了证明大鹏南飞是可信的。
问2:大鹏南飞,野马、尘埃飘动依靠什么? 大鹏:扶摇(旋风,强大的风力) 野马、尘埃:生物气息相吹
6.作者对文中提及的鲲鹏、野马、尘埃、芥、大舟、朝菌、
蟪蛄、冥灵、大椿、彭祖、列子等事物或人物都持什么态 度?作者为什么要持这种态度?请简要说明理由。 【提示】作者在写鲲鹏时突出了对风力作用的描写,实际 上是对鲲鹏的否定。至于其它野马、尘埃、芥、大舟、朝
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列子等事物或人物也都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