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拨开迷雾见月明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拨开迷雾见月明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拨开迷雾见月明

三、拨开迷雾见月明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种效果呢?时间交给大家,跳读文本,从三篇文章中找出能体现结局“意料之外”或“情理之中”的相关内容,并简要分析。

要求:静心思考做批注,小组合作解疑惑,每组推荐出最佳辩手,汇报学习成果。

提示:从情节变化、谋篇布局、内容暗示等角度思考。

展示汇报时间到了,最佳辩手我们听你说……

(一)意料之外:

《窗》:按照情节的发展,远窗者终于如愿以偿地搬到了靠近窗户的病床上,他迫不及待地探头朝窗外望去,看似情节继续按照我们常理的思维发展,这时作者却让情节逆常理常情而行,发生了逆转,出奇制胜,从而让结局达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一件运动衫》:小男孩的运动衫经历了“看到——买到——退还——得到”这样的“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命运,情节一波三折,印证了结局的意料之外。

《遗嘱与狗》:当人们都围绕遗产,争执不下的时候,情节发展的突然转变,印证了结局的意料之外。

预设:情节逆转,突破常理

(二)情理之中:

1、人物对比

《窗》:近窗者为缓解病友的病情,苦心编造出窗外美景,可谓心地善良。远窗者见死不救,可谓灵魂卑劣,这样一个戏剧性的结局,恰恰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符合人们的意愿和情理。因此又让小说的结局在情理之中。

《遗嘱与狗》:罗杰、劳拉、杰西卡等人的自私贪婪与玛丽的朴实善良形成了对比,让人们更倾向于“好人有好报”的结果,所以作

者给出这样的结局又是情理之中。

2、做好铺垫

《一件运动衫》:中反复描写“印着一只蓝色的仰着头的大角麋鹿运动衫”,表现出“我”对运动衫的极度喜爱,但“我”却愿意为了帮助别人而心甘情愿换掉它,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为结局做好了铺垫,使小说的结局又合情合理。

3、巧埋伏笔

《窗》:远窗者从享受到困扰,“医生对其病情加重不得而知”,说明他狭隘、阴暗。到了结尾我们才恍然大悟,自私狭隘,心理阴暗的人自然只能看到光秃秃的一堵墙。有了前面的暗示伏笔,前伏后应,结尾就合情合理了。

《一件运动衫》:文中的“小男孩”、“小狗”看似与文章内容、主题无关,但有了“小男孩”才有了“我”对运动衫的喜爱,有了“小狗”,才有了康威先生用狗换运动衫的结局,因此,“小男孩”、“小狗”为结局埋下了伏笔,使小说的结局显得是情理之中。

《遗嘱与狗》:“他十分喜爱他的老狗费立普,这大家都知道。谁想要领养这条狗?(大家都不说话)这一点十分重要:老人很想让他的狗有一个好的家。”正因为有这样的暗示,为结局埋下了伏笔,结局才是情理之中的。

4、设置悬念

《遗嘱与狗》:遗嘱与狗有什么关系?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悬念,随着悬念的一步步揭开,亮出底牌,原来领养狗的人就是财产继承人。这样看结局就顺理成章了。

(三)课堂小结

通过深入的探究,我们体会到了微型小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结局的巧妙。小说的结局是为主题服务的,无论是情节的适时发生逆转,突破常理的思维,还是人物对比,伏笔铺垫,设置悬念等手法的运用,

都是为了突出主题。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窗》课文

窗泰格特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扶起身来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的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噢,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 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的全部内容了。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艳的牡丹花和金盏草。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有的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病人津津有味地听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一天下午,当他听到靠窗的病人说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的?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至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困不得而知。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稍过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汇编 精品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 第一单元 字词听写题: 倦怠dài 翡fěi翠恹恹yān 楠nán木奇崛ju?枯瘠jí骨gū朵迸bang溅jiàn 丰腴yú盎àng然虬qiú枝秀颀qí伫zhù立陌m?头贪婪lán 凡几jī 飞沫m?锤chuí炼婆娑suō鄙bǐ视皓hào齿犀xī利伶líng 仃锈xiù彩 凝níng望盘虬卧龙坦荡如砥潜滋暗长争妍斗艳忍俊不禁无足轻重全神贯注 纵横决荡旁逸斜出妙手偶得无边无垠不折不挠破口大笑仙露琼浆察颜观色 诗歌默写题: 1、《闻雁》中直抒胸臆,抒发了深浓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2、《池鹤》中写出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从而突出鹤的品格风度不是“群鸡”能比的句子: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3、《池鹤》中写出了鹤的外形特征的句子: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4、《池鹤》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的句子: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5、《池鹤》中写出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但是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的诗句: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6、《池鹤》中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诗句: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7、《迎燕》中表明了主人身份的句子是: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8、《迎燕》中写出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忙碌的诗句: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9、《迎燕》中写出了燕子与百姓情谊深厚的诗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0、《迎燕》中突出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乐趣的诗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第二单元 字词听写题: 狭隘热忱纯粹派遣鄙薄殉职热忱毋宁啁啾翌日笃信宽宥窒息灼热殉职旁骛亵渎胸襟jīn 摒bìng弃迥jiǒng异芥jia蒂dì嫉jí妒dù缅mi?n怀揣chu?i摩萎wěi缩强聒guō不舍骈pián进咽yàn气鄙bǐ薄旁骛wù亵xia渎dú骈pián进显赫ha和睦mù迥jiǒng异鸿儒rú优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了解说明内容,理清结构。 2.梳理思路,感知推理过程,明确顺序。 3.品读语言,体会表达特点,学会赏析。 4.训练思维,学习科学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领略科普小品文的魅力。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引出说明话题——恐龙灭绝 (展示恐龙图片)6500万年前,上一届地球霸主——恐龙统治着世界。可是,它们在生活了1.6亿年后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的谜。围绕着“恐龙灭绝”这一事实,仅科学家们公开提出的“灭绝说”就有130多种,大家各执一词。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观点,不知能否说服你? (直观的图片展示代入感极强,简洁的语言解说指向性明确,既迅速引出本课要探讨的话题“恐龙灭绝”,又在不经意间将思辨的种子种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观点性文章的结论。) 二、全文瘦身——速读,筛选信息理结构 研讨一:把两篇短文浓缩成一篇百字文,你会组合哪些语句? 1.文首中心句: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文末总结句: 《恐龙无处不有》: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

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3.标题: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 参考: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有,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6500万年的岩层中发现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这一环节,筛选信息,明确全文结构:总分总式,层次分明。先总说科学观点,再由两文证实。每篇文章由科学发现引发思考,逐步说明,篇末总结。) 三、文脉透视——跳读,梳理脉络看思路 研讨二:把说明过程提炼成一条逻辑链,你会补全哪些内容? 从“一个领域的科学发现”到“另一个领域的科学结论”,请你找出作者的说明思路并简要记录、交流。 1.全班集体讨论《恐龙无处不有》: 古生物学领域←→地质学领域 ___________恐龙无处不有-→__________________地壳缓慢运动 参考1.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在-→恐龙不能漂洋,大陆自己漂移→地壳缓慢运动 参考2.事实论据:南极附近发现恐龙化石→推理:恐龙遍布世界各地→推理:恐龙不能在寒冷的南极生存→问题: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假设: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参考 3.恐龙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恐龙无处不在,曾经遍布每块大陆→恐龙不可能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现存大陆在远古曾是联结在一起的“泛大陆”→“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各块大陆。 参考 4.科学发现: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产生质疑:恐龙来自哪里——追溯原因:泛大陆分裂带走恐龙→研究价值:证明地壳运动理论。 2.小组合作交流《被压扁的沙子》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本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课本知识点梳理 ▲海燕 一.重点字词。 卩申sh宙吟y in 飞窜cu cn 胆怯qi e翡f百翠蜿蜒w m y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体裁:散文诗。高尔基,前苏联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列宁称他”无产阶级艺术最伟 大的代表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转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本文是高尔基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原题为"海燕之歌”。 三?课文内容 1?文章思路: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 2?文章主题:通过对暴风雨来临前大海景象的描绘和对海燕英姿的刻画,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人民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3?景物描写及作用: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 点明海燕所处环境,衬托海燕顽强、乐观、勇敢的战斗精神。 4. 海燕的形象: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5?象征手法及作用:根据事物间的某种联系,用某一种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表现手法,这就是象征。象征的作用是:委婉曲折含蓄,化抽象”为具体” ?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 而且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空间。 ①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②海鸥、海鸭、企鹅:害怕革命、不革命和假革命者 ③云、狂风、雷电:反动势力④暴风雨:席卷一切的革命浪潮 6?对比手法:海鸥等与海燕对比,衬托海燕的勇敢、自信、乐观。 7?修辞手法的运用:反复、比喻、拟人对比等进一步增强了作品表现力。 8..文章感情:赞美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之类的不革命者及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白杨礼赞 一.重点字词。 蜿蜒(w m y岔)黄绿错综(zmg)毡子(zh mi)锤炼(chu i)主宰(z ci)无边无垠(y in)坦荡如砥(d i)倦怠(d C)倔强(ju? ji eng)婆娑(p? su o )潜滋暗长(qi岔)恹恹欲睡(y m)旁逸斜出(y i)不折不挠(n co)虬枝(qi d)晕圈(y m)挺拔(b a)秀颀(q i)鄙视(b i)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茅盾(1896―― 1981)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虹》、《子夜》;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三?课文内容 1. 全文抒情线索是什么?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2. 白杨树象征了什么?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3. “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以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谐调和完整。

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苏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苏教版 参考答案 第一课海燕 第一单元 积累与运用 1.高尔基春天的旋律暴风雨的预言者《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散文诗歌 3.shēn yín cuàn qiè fěi háo lüè wān yán hǒu 4.A 5.(1)压冲 (2)碰箭 (3)抱甩摔 6.(1)比喻拟人 (2)排比(3)反复(4)比喻 7.(1)“高傲”: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海燕藐视狂风乌云,充满自信,压倒一切邪恶势力的气概。 (2)“飞窜”,四处逃窜,写出海鸥的惶惶不可终日,与海燕的矫健勇猛形成对比。 理解与鉴赏 1.通过声音(呻吟)、动作(躲藏)、外形(肥胖)、心理(恐惧)等方面,作者将海上群鸟害怕暴风雨的各种丑态揭露无遗。反衬出了海燕的英雄形象。 2.连用“抱”“甩”“摔”等几个动词,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表现了风的猖狂气焰。 3.拟人。“歌唱”“冲向”“迎接”等词语,赋予波浪以人的行为动作,突出了它积极主动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 4.说明光明必将战胜黑暗,革命必将战胜反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5.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雷电象征沙皇反动统治;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广大人民群众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象征那些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6.(1)B (2)A (3)E 拓展与提高 1. 略 提示:举生活中遭受困难挫折的事例,紧扣勇敢顽强、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回答。 第二课白杨礼赞 积累与运用 1.《见闻杂记》茅盾沈德鸿雁冰《子夜》《林家铺子》 2.抒情白杨树是“不平凡”的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崇敬而赞美黄土高原非常平坦磨刀石 3.zǎi 娑虬jiànɡ 综颀qiào yùn 怠nán qián náo 恹恹逸 4.(1)扑入(2) 翻起 (3) 涌起 5.你应该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理解与鉴赏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与拓展训练含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整合与拓展训练 第一单元 1.目标导航 自然万物,不仅孕育了我们的生命,而且给予我们许许多多人生的启示。高尔基从“海燕”身上看到了革命先驱的无畏无惧,茅盾从“白杨树”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郭沫若写“石榴”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宗璞从“紫藤箩瀑布”中感受到勇气和信心……我们学习这个单元,就是透过大师的文章,感受大师的情怀,使我们对生活有更丰富的解读,对人生有更深刻的领悟。 本单元的重点、难点:一是对象征的理解,要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领会事物的象征意义,防止牵强附会。二是品味语言,提高赏析语言的能力。所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好本单元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同时,我们可以收集有关历史资料,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大量阅读同题材作品,都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学习本单元。 本单元课文的学习目标: (1)感受和体悟作者在文章中所抒发的情怀,并在品读中陶冶情操。 (2)理解课文所写事物外在特点与内在特点的关系,以及物与情的关系。 (3)学习课文根据文章立意需要,抓住特点写景的主要方法,培养带着感情观察事物,并在观察中把握事物特点的习惯。 (4)在诵读中提高品味优美语言的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5)掌握联想的基本方法,学会在写作中适当地展开联想,通过联想丰富写作的内容。(6)在跟别人交流思想时,能够围绕话题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海燕》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本文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它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自它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 《白杨礼赞》是茅盾散文的代表作,写于1941年3 月,当时抗日战争正进入最艰苦的时期,北方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强不屈,团结抗战,建立了强大的抗日根据地,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茅盾以这篇散文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在散文中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和托物言志的手法,在表达方式上还运用了抒情和议论。 《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荚散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熟练诵读全文的基础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石榴的形象(特征),领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进而体会作者借对石榴的描写,所表达的志向、抱负。 《马说》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从这一见解出发,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集中的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2.知识小词典 ①.字音。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了解说明内容,理清结构。 2.梳理思路,感知推理过程,明确顺序。 3.品读语言,体会表达特点,学会赏析。 4.训练思维,学习科学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领略科普小品文的魅力。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引出说明话题——恐龙灭绝 (展示恐龙图片)6500万年前,上一届地球霸主——恐龙统治着世界。可是,它们在生活了1.6亿年后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的谜。围绕着“恐龙灭绝”这一事实,仅科学家们公开提出的“灭绝说”就有130多种,大家各执一词。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观点,不知能否说服你?

(直观的图片展示代入感极强,简洁的语言解说指向性明确,既迅速引出本课要探讨的话题“恐龙灭绝”,又在不经意间将思辨的种子种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观点性文章的结论。) 二、全文瘦身——速读,筛选信息理结构 研讨一:把两篇短文浓缩成一篇百字文,你会组合哪些语句? 1.文首中心句: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文末总结句: 《恐龙无处不有》: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3.标题: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 参考: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有,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6500万年的岩层中发现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这一环节,筛选信息,明确全文结构:总分总式,层次分明。先总说科学观点,再由两文证实。每篇文章由科学发现引发思考,逐步说明,篇末总结。) 三、文脉透视——跳读,梳理脉络看思路 研讨二:把说明过程提炼成一条逻辑链,你会补全哪些内容?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咏物抒怀) 1 海燕 2 白杨礼赞 3* 石榴 4 马说 5* 紫藤萝瀑布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 杨柳 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 口语交际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话题专题:鸟 第二单元(道德修养) 6 纪念白求恩 7 敬业与乐业 8* 多一些宽容 9*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10 陋室铭 诵读欣赏 诗词曲三首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天净沙·秋思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写作写简单的议论文 口语交际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第三单元(事理说明) 1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12*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13 短文两篇 活板 核舟记 14* 叫三声夸克 15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诵读欣赏 山市 写作写简单的说明文 语文实践活动如果我主办校刊 第四单元(小说之林) 16 孔乙己 17 范进中举 18 口技 19* 变色龙 20* 窗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五) 一双明亮的眼睛 写作写人记事突出中心 语文实践活动市场新商品调查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 第五单元(人生体验) 21 错过 22* 散步 23 送东阳马生序 24*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25 有的人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写作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 专题“叶” 第六单元(精彩演讲) 26 悼念玛丽·居里 27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28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29*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30*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夜雨寄北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题3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6分) A、蜿.蜒wān 胆怯.què倔强.jiàng 伫.立zhù B、迸.溅bìng 匀称.chèn 倦怠.dài 沉淀.diàn C、解剖. pō枯瘠.jí盎.然àng 狭隘.ài D、隧.道suì门枢.shū禁.闭jìn 三棱.镜léng 2、下列句中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长达四个多小时的央视春晚终于伴着新年的钟声销声匿迹 ....了,它给全国人民带来许多快乐。 B、不少作家,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呕心沥血 ....,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C、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 ....扑哧一声笑起来。 D、上山拜佛烧香只有走前门的一条路,这是不二法门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和那熟悉可爱的乡音。 B、他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C、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D、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不是质量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差,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不肯接见你的。?一个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谁都不肯接见……? B、妈妈端上蟹又去哪儿了?她忙得这么辛苦,吃蟹怎能没有她呢! C、深圳平安队与四川大河队开战前,朱广沪强调三点:一是阵型不作改变;二是把进攻交给边路;三是关键要进第一个球。 D、《乡愁》选自《台湾诗人十二家》(重庆出版社出版。)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文章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B、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通过给他的陋室作铭,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反面的虚写,表现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字词听写题: 倦怠dài翡fěi翠恹恹yān楠nán木奇崛ju? 枯瘠jí骨gū朵迸bang溅jiàn丰腴yú盎àng然 虬qiú枝秀颀qí伫zhù立陌m?头贪婪lán 凡几jī飞沫m?锤chuí炼婆娑suō鄙bǐ视 皓hào齿犀xī利伶líng仃锈xiù彩凝níng望 盘虬卧龙坦荡如砥潜滋暗长争妍斗艳忍俊不禁无足轻重 全神贯注纵横决荡旁逸斜出妙手偶得无边无垠不折不挠 破口大笑仙露琼浆察颜观色 诗歌默写题: 1、《闻雁》中直抒胸臆,抒发了深浓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2、《池鹤》中写出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从而突出鹤的品格风度不是“群鸡”能比的句子: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3、《池鹤》中写出了鹤的外形特征的句子: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4、《池鹤》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的句子: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5、《池鹤》中写出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但是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的诗句: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6、《池鹤》中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诗句: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7、《迎燕》中表明了主人身份的句子是: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8、《迎燕》中写出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忙碌的诗句: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9、《迎燕》中写出了燕子与百姓情谊深厚的诗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0、《迎燕》中突出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乐趣的诗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文言文阅读题:《马说》唐朝韩愈 1、《马说》的体裁是我国文言文中的一种议论文体“说”,它一般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2、本文主要写作方法是托物寓意。 3、《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4、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一句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 7、伯乐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食马者是指: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8、食马者的愚蠢无知表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9、根据文意,正确对待千里马的方法是知人善任。 10、《马说》一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抨击了当时的“食马者”、“不知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并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参照选文的第三段,我觉得作者主张对于像“千里马”那样的人才,要合理使用,正确对待,充分理解。“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 11、《马说》一文的标点是现代人加上去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结束。我的意见是用问号是表示引起大家的思考;用句号是表示这种现象是事实普遍存在的。 12、本文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渴望自己能得到当政者的赏识、任用;希望统治者不要埋没、摧残人才(或要识别、任用人才)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题2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 睥睨(pì)三棱镜(líng)宽宥(yòu) 芥蒂(dì) B. 亵渎(xiè) 玄奘(zànɡ) 恹恹(yàn) 虬枝(qiú) C. 迸溅(bènɡ) 胸襟(jīnɡ) 迥异(jiǒnɡ) 拈轻怕重(niān) D. 摒弃(bìnɡ) 嫉妒(jí) 啁啾(jiū) 毋宁(nìnɡ)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3分) A、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B、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列车上的少女,揣摩她现在不知怎样了? C、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 D、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淘神、费力?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各有关单位在此次质量大检查之后,务必健全和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工作。 B.作家只有深深的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我们时代的作品。那种离开泥土的天才作家是没有的。 C.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D.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拼搏,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B、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有妙手回春之感。 C、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也不可与那些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 D、历史上不少忠臣义士,尽忠进谏,结果却是或被挖心,或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芳。 5、下面对课文内容分析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标题是个设问句,它起着三个方面的表达作用。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提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先按纵向说明的时间顺序再按横向说明的逻辑顺序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B、《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诗人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其中的“铭”和《木兰诗》的“诗”,《竹溪记》的“记”及《诗词曲三首》的“首”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汇编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汇编 1、《海燕》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早期创作活动中的一篇著名散文诗。运用象征手法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文章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着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将取得胜利的前景。 文章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海燕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海燕的形象随着这暴风雨的渐次逼近而逐步完善。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在俄文中,“海燕”有“暴风雨的报信者”或“暴风雨来临前的预言者”的意思。高尔基,苏联作家,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2、抒情散文《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作者茅盾,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作者用来结构文章的感情线索。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3、郭沫若《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作者按画石榴、赞石榴、爱石榴的思路来结构全文。 4、《马说》作者韩愈,唐朝文学家,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针砭时弊,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 5、当代作家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抓住紫藤萝瀑布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从“流动向前”的紫藤萝瀑布中,得到向前奋进的力量,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思想情感。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作者由眼前的实景——盛开的紫藤萝花写起,融情于景,由情入理,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文题中的“瀑布”一词,用比喻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了生命长河的伟大。 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线索是“我”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感情变化。文章的思路是赏花—惜花—思花。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活板》原文词解及翻译

《活板》词语解释及翻译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板:名词作状语,“用雕板”。尚:副词,还。盛:这里是大规模的意思。为:动词,做。 之:指代“板印书籍”。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样做。 2、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始:才。五经:儒家的五部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 已:通“以”。为:是。 五代的时候才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3、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布衣:平民。昇:同“升”。为:发明。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 4、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其:指活字版印刷的。钱唇:铜钱的边缘。一印:一个字模。火:名词作状语,用火。令:使。 它的办法是:用黏土来刻字,字模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变得坚硬。 5、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设:设置。其:指铁板的。以:用,拿。和:混合。冒:蒙,盖。 之①:代词,这。之②:代“铁板”。 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好。 6、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欲:想,要。则:就。铁范:铁框子。乃:于是,就。密布:密密地排着。字印:字模。持:拿。就:靠近。持就火即持之就火。炀:烤。之:指铁板。稍:稍微。则:就。其:指排好的字模。 如砥:像磨刀石那样平。 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去烘烤,等到铁板上的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得像磨刀石一样。 7、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若:如果。止:通“只”。为:算是。若……则:如果……那么。极:很。 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几百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了。 8、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具:准备好。更互:交替,轮流。瞬息:一眨眼一呼吸,形容时间极其短促。就:完成。 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才印完,第二块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快的时间里就能完成。 9、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印:字印。以:用来。重复者:重复的字。 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印,像“之”、“也”等字,每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

2020年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全集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全集(1-10课)(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教学总体设计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教学重点1、了解象征、对比、烘托等写作方法及其作用; 2、品味生动、优美并富有感情的语言;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3、感受和体悟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怀;在阅读理解中陶冶学生情操; 4、学习抓住特点有层次的描写景物方法,并学会通过联想和想象丰富写作内容,深化主题。设计思路1、朗读背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活动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 力。 2、协作探究通过师生协作,生生协作等形式探究文本的结构特点,思想情感写作特点和优美的语言风格以及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3、练习强化教师精心设计和整合不同形式的习题及时全面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课时安排总计16课时,其中: 《海燕》2课时,《白杨礼赞》2课时 《石榴》1课时《马说》2课时 《紫藤萝瀑布》2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写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 单元测试与单元小结2课时 1、海燕 高尔基 教学目标: 1. 感受和体悟作者在文章中所抒发的情怀 2. 理解课文中物与情的关系 教学难重点: 1. 学习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2. 理解文中象征、对比和烘托手法的运用 3. 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难重点:能准确地把握海燕的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1)由我们学过的课文《童年的朋友》导入。 (2)为什么海燕这种鸟儿能唤起高尔基的创作激情? (指导学生看书下注释①)“海燕”在俄语里是个合成词,由“暴风雨”和“信使、预言家”两个词合成。作者当时已经预感到革命的风暴将要到来,这使他很自然地联想到这种鸟儿。 二.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 高尔基是作者的笔名。他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范文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 )罔.不( )贻.( )有奇..( ) 黍.( )箬.篷( )糁.( )峨冠.( ) 髯.( )衣褶.( )诎.( )楫.( ) 椎髻..( )壬戌..( )虞.山( )篆.章( ) 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有奇巧..人( ) 2.罔不..因.势象.形( )( )( ) 3.尝贻余...核舟一( )( )( ) 4.盖.大苏泛赤壁云( ) 5.高可.二黍许..( )( )( ) 6.启.窗而观( ) 7.箬篷..覆之..( )( )( ) 8.雕栏相望.焉( )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10.石青..糁.之( )( ) 11.中峨冠..而多髯.者( )( )( )12.如有所语.( ) 13.其.两膝相比.者( )( )14.佛印绝类..弥勒( ) 15.矫.首昂视(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 17.珠可历历..数也(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 19.其人视.端容.寂( )( )20.若.听茶声然.( ) 21.其船背稍夷.(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 23.长曾.不盈.寸( )(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便要还家( )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3.诎右臂支船( ) 4.左手倚一衡木( ) 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7.选贤与能( ) 8.矜、寡、孤、独、废疾者( ) 9.荡胸生曾云( ) 10.混黄华叶衰( )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 ①木:能以径寸之木( )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以至鸟兽、木石( ) 文曰“初平山人”( ) ③奇:明有奇巧人( )④有:明有奇巧人( ) 长约八分有奇( ) 长约八分有奇( ) 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启窗而观( ) 为人五;为窗八(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⑦可:高可二黍许( )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 ) 珠可历历数也( ) 此中人语云( ) 五、按要求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作者是,字,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朝的文学家,字。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6.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一个动作和“”的神态看出来。 7.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的性格特点。 8.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9.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10.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11.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1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六、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七、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2.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常用生字词

八年级下册字词总汇(2014.11.27)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字词总汇 第一单元 第一课《海燕》 一、易读错的字:翔(xiánɡ) 、翅(chì) 、翡(fěi)。 二、易写错的字:燕、焰、蠢、沫。 三、常用词语:呻吟(shēn yín)、胆怯(qiè)、翡翠(fěi)、蜿蜒(wān yán)、翔(xiánɡ) 、翅(chì)、苍茫、高傲、渴望、飞窜、蠢笨、泛起、飞沫、翡翠、精灵、震怒、困乏、怒吼、预言。 第二课《白杨礼赞》 一、易读错的字:垠(yín)、砥(dǐ) 、怠(dài)、刹(chà) 、挠(náo) 、虬(qiú) 、颀(qí)。 二、易写错的字:垦、宰、逸、晕、娑。 三、常用词语:黄绿错综(zōng)、毡子(zhān)、锤炼(chuí)、主宰(zǎi)、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砥(dǐ)、倦怠(dài)、倔强(jué jiàng)、婆娑(pó suō)、潜滋暗长(qián)、恹恹欲睡(yān)、旁逸斜出(yì)、不折不挠(náo)、虬枝(qiú)、晕圈(yùn)、挺拔(bá)、秀颀(qí)、鄙视(bǐ)、礼赞、视野、错综、和风、妙手偶得、锤炼、力争上游、伟岸、朴质、伟丈夫、纵横决荡、磨折、贱视。 第三课《石榴》 一、易读错的字:崛(jué) 、瘠(jí)、犀(xī)、罍(léi)、禁【jìn;jin】、皓(hào) 二、易写错的字:妍、瓣、瑙、琢、盎、腴。 三、常用词语:争妍斗艳(yán)、犀利(xī)、奇崛(jué)、枯瘠(jí)、匀称(chèn)、玛瑙(mǎ’nǎo)、古味盎然(àng)、忍俊不禁(jùn jīn)、皓齿(hào)、柔媚、兼备、炎阳、避易、陆离、华贵、骨朵、妙幻、罍、盎然、博古家、锈彩、戏法、破口大笑、皓齿、丰膄、唾津、潜溢。 第四课《马说》 一、易读错的字:乐【lè;yuè】、骈(pián)、食(shí;sì)、见【jiàn;xiàn】、邪【xié;yé】 二、易写错的字:槽、枥、粟、策。 三、常用词语:伯乐、千里马、骈死、槽枥、以、食、或、石、外见、且、策、道、材、执、呜呼、其 第五课《紫滕萝瀑布》 一、易读错的字:瀑(pù) 、迸(bènɡ)、琼(qiónɡ) 、伫(zhù) 、酿(niànɡ) 二、易写错的字:藤、煌、穗、凝。 三、常用词语:迸溅(bèng jiàn)、沉淀(diàn)、绽开(zhàn)、仙露琼浆(qióng)、伫立(zhù)、伶仃(líng dīng)、藤萝(téng)、瀑布、发端、终极、条幅、挑逗、春红、好不、凝望、痛楚、察颜观色、盘虬卧龙、酒酿 诵读欣赏 一、易读错的字:陌(mò)、婪(lán)、相【xiānɡ;xiāng】 二、易写错的字:柳、垂 三、常用词语:陌生(mò)、贪婪(lán)、牛蒡(bàng)、题材、凡几、贪婪、神意。专题《鸟》 一、易读错的字:斋(zhāi)、鸬(lú) 鹚(cí)、唳(lì)、蒡(bànɡ)、飒(sà)、喙(huì) 、敛(liǎn)、峦(luán) 。 二、易写错的字:鹤、炙、簌、傻、醺。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单元 一、字词听写题: 倦怠dài 翡fěi翠恹恹yān 楠nán木奇崛jué 枯瘠jí骨gū朵迸bèng溅jiàn 丰腴yú盎àng然 虬qiú枝秀颀qí伫zhù立陌mò头贪婪lán 凡几jī飞沫mò锤chuí炼婆娑suō鄙bǐ视 皓hào齿犀xī利伶líng仃锈xiù彩凝níng望 盘虬卧龙坦荡如砥潜滋暗长争妍斗艳忍俊不禁无足轻重全神贯注纵横决荡旁逸斜出妙手偶得无边无垠不折不挠破口大笑仙露琼浆察颜观色 二、诗歌默写题: 1、《闻雁》中直抒胸臆,抒发了深浓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2、《池鹤》中写出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从而突出鹤的品格风度不是“群鸡”能比的句子: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3、《池鹤》中写出了鹤的外形特征的句子: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4、《池鹤》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的句子: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5、《池鹤》中写出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但是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的诗句: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6、《池鹤》中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诗句: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7、《迎燕》中表明了主人身份的句子是: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8、《迎燕》中写出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忙碌的诗句: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9、《迎燕》中写出了燕子与百姓情谊深厚的诗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0、《迎燕》中突出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乐趣的诗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三、文言文阅读题:《马说》唐朝韩愈 1、《马说》的体裁是我国文言文中的一种议论文体“说”,它一般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2、本文主要写作方法是托物寓意。 3、《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4、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句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