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切脉之寸关尺的位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切脉之寸关尺的位置

图3寸关尺部位图

寸关尺部位图。寸关尺是脉学术语。指寸口脉分三部的名称。桡骨茎突处为关,关之前(腕端)为寸,关之后(肘端)为尺。寸关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

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

关于三部脉候脏腑的问题,历代论说颇多,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以临床常用的划分方法为代表:左手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脉候肾;右手寸脉侯肺,关脉候脾胃,尺脉候命门。总的来说是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脉以侯下(躯体下部)”的原则。此外,还要结合浮、中、沉等不同的切按方法,从各个方面比较以求诊得正确的脉象,进而与四诊结合

分析,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诊断,既不能单凭脉诊,也不能把三部候脏腑的方法机械地看待。

历代医家对寸关尺各部的长度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以脉取三寸,三部各为一寸”的观点得到了多数医家的认同。

研究认为,三部总长度应根据人腕部桡动脉比较浅露肤表的一段长度来确定,在前臂中所占长度比例应与前臂在人身长中所占长度比例相适应;而各部的长度应按寸关尺分别反映人体上、中、下三段的身长比例来确定。按照上述原则计算,三部总长度以2寸最合理,寸关尺长度分

别为6分、2分、12分。

脏腑定位,

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

心与小肠居左寸,肝胆同归左关定。

肾脉元在左尺申,膀胱是腑常相应。

肺与大肠居右寸,脾胃脉从右关认。

左心主血,肝胆肾膀胱皆精血之隧道,故次附之;右肺主气,脾胃命门三焦各以气为运化,故次附之。分之日气、日血、曰脉,总之惟脉运行气血而已。是以气血盛脉盛,气血衰脉衰,气血和脉平,气血乱脉病。由此知脉乃气血之体,气血乃脉之用也。

心与小肠为表里,旺于夏,而位左寸,沉取候心,浮候小肠。

肝与胆为表里,旺于春,而位左关,沉取候肝,浮候胆。

肾与膀胱为表里,旺于冬,而位左尺,沉取候肾,浮候膀胱。

肺与大肠为表里,旺于秋,而位右寸,沉取候肺,浮候大肠。

脾与胃为表里,旺于四季,而位右关,沉取候脾,浮候胃。

命门与三焦为表里,寄旺于夏,而位右尺,沉取候命门,浮候三焦。

然以循环之序言之,则左尺水生左关木,左关木生左寸火,左寸火接右尺火,右尺火生右关土,右关土生右寸金,右寸金生左尺水,生生之意不绝,有子母之亲也。

若以对待之位言之,则左寸火克右寸金,左关木克右关土,左尺水克右尺火,左刚右柔,有夫妇之别也。

然左手属阳,右手属阴,左寸君火以尊而在上,右尺相火以卑而在下,有君臣之道也。

三部之中有此自然之理,是以善诊者,诊父而知其子也。

把脉的正确方法

分步阅读

把脉又称为切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脉象,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

把脉是由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和形态等方面组成的。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反映于脉,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把脉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

把脉的部位

1. 1

临床主要运用寸口诊法”即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内经》中曾有遍诊法”和三部诊法”的记载,近代临床很少运用,故不介绍。脉诊独取寸口的理论根据有二:一是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即人体各经脉均会集于肺,而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其上之太渊穴,是脉会之处,所以有脉会太渊”之说。

二是脾胃为各脏腑气血之源,各脏腑气血之盛衰,与脾胃功能之强弱有着密切

的关系,而手太阴肺经亦起于中焦睥功能之状况。因此,全身脏腑经络气血之盛衰,都可以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

寸口以及脏腑在寸口上的分布规律

1. 1

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寸口脉又可以分为寸、关、尺三部。通常以腕后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部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寸关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候。这就是寸口诊法的的三部九候。

2.2

脏腑在寸关尺上的分布,文献记载有许多不同的说法,现在临床上一般是根据《内经》上竟上” 下竟下”的原则,来划分寸口三部所分候的脏腑:左寸候

心,右寸候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的疾病;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疾病。

诊脉的时间

1. 1

《黄帝内经》中记载诊脉以平旦为佳,也就是说诊脉最理想时间是清晨。但一般很难做到,一般要求诊脉时保持诊室安静,且应让病人候诊,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休息片刻,尽量减少干扰因素,以达到平旦诊脉的同样效果。尤其对一些危重病人更不必拘泥于候诊而耽误救治时间。

诊脉的体位

1. 1

诊脉时病人的正确体位是正坐或仰卧,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面垫一松软的脉枕,使寸口部充分暴露伸展,气血畅通,以便诊察脉象。

2. 2

如果侧卧、上臂扭转,均可能导致脉管受压,脉气不能畅通;手臂过高或过低,都可以影响气血的运行,使脉象失真。

诊脉的手法

1. 1

诊脉常用的指法,可概括为选指、布指和运指等。

2. 2

1.选指

医者在诊脉时用左手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诊病人的左手,三指指端平齐,手指略呈弓形倾斜,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度角为宜,这样的角度可以使指目紧贴于脉搏搏动处以便于诊脉。

3.3

2.布指

医生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桡骨茎突内侧动脉处,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

按在关前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布指疏密适当

4.4

3.运指

医生运指概括为7种。

(1 )举法:指医生用较轻的力量按在皮肤上察脉的方法。又称为浮取”轻取”

(2 )按法:指医生用较重的力量按至筋骨体察脉的方法。又称为沉取”重取”

(3)寻法:有两层意思:其一,寻即寻找,指医生手指用力可轻可重,左右推按,仔细体察脉象,寻找脉搏跳动最明显的部位。其二,是指用力不轻不重, 按至肌肉取脉的方法,即中取为寻”

(4 )循法:指用指目沿着脉道的轴上下移动来取脉的一种方法,主要是体察脉搏的长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