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化疗新进展
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
![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4082ad16f1aff00bed51e21.png)
(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四川内江 61o) 4 oo
摘
要 目的 : 较 进 展 期 胃 癌术 后早 期 腹 腔 温 热 灌 注 化 疗 和 静 脉 化 疗 的临 床 疗效 。方 法 : 6 例 进 展期 胃癌 术 后 化 疗 按 比 将 8
作者简介 : 李 伟 (9 2 , , 治 医师 17 -)男 主
I V
3
项
目
腹 腔 温 热 灌 注
化 疗 组 (3例 ) 3
静 脉 化 疗 组 (5例 ) 3
岁( 均 Leabharlann . ) 照 组 3 平 8 6岁 。对 5例 , 中男性 2 例 , 其 1 女
性 1 4例 , 龄 3 - 3岁 ( 均 5 . ) 年 28 平 94岁 。两 组患 者 病 变 部 位 、N 分 期 、 TM 病理 类 型 、 手术 方 式 等临 床 资 料
手 术切 除是 当今 胃癌 治 疗 的主要 手段 ,虽 然 手
管 针 作腹 腔 穿 刺 置管 并 保 留,将 生理 盐 水 1 0 m - 0 0 l
10 m 预 热 至 4 ℃ ,加 入 5 F .g 1 g 3 i 50 l 3 一 U 1 - . ,0 m n O 5 内快速 注入腹 腔 ,注入 药液 后患 者取 平 卧位 , 4h内
( 见表 1 。全 组病人 均 经 胃镜及 病理 活 检 明确诊 断, )
病变部位 : 胃窦癌
胃体 癌
肝 转 移
2 4
9
1
腹 腔 种 植 转 移 2
并 能完 成全 程相应 治 疗 。两 组 一般 资料 统 计学 处 理
培美曲塞治疗腹部肿瘤的临床应用进展
![培美曲塞治疗腹部肿瘤的临床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1c23f9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f.png)
培美曲塞治疗腹部肿瘤的临床应用进展李永强;刘志辉;潘琦津;廖小莉;林燕【摘要】培美曲塞是新型多靶点叶酸拮抗剂,通过抑制生成嘧啶和嘌呤的几个关键酶干扰DNA与RNA合成.目前研究发现,培美曲塞对多种实体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包括恶性胸膜间皮瘤、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乳腺癌等,其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皮疹、黏膜炎等.该文就培美曲塞单独用药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常见腹部肿瘤的临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17【总页数】5页(P3131-3135)【关键词】培美曲塞;药物治疗;腹部肿瘤【作者】李永强;刘志辉;潘琦津;廖小莉;林燕【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培美曲塞(Pemetrexed)是新一代叶酸拮抗剂,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甘氨酰胺核苷酸转甲酰酶和5-氨基咪唑-4-氨甲酰核苷酸转甲酰酶(5-aminoimidazole-4-carbamoyl ribonucleotide transformylase,AICARFI)干扰嘧啶及嘌呤的生成,进而抑制DNA和RNA合成而发挥抗肿瘤生长的作用。
目前,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是治疗无法手术或不宜手术的恶性胸膜间皮瘤[1]和初治ⅢB/Ⅳ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方案[2]。
同时,培美曲塞单药亦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药物之一[3]。
培美曲塞还用于以铂类为基础的一线方案化疗获益后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4]。
此外,临床试验亦表明,培美曲塞在多种实体瘤中具有拮抗生长作用。
完全植入式腹腔化疗港在晚期卵巢癌化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完全植入式腹腔化疗港在晚期卵巢癌化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187543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1.png)
完全植入式腹腔化疗港在晚期卵巢癌化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完全植入式腹腔化疗港,简称为腹腔港,是临床中一种可以完全植入皮下、可长期留置在体内的一种腹腔化疗装置。
主要包括导管与注射座两部分,导管尖端位于腹腔内,构成为1根输注导管和注射座连接,任何部件未暴露与体表,能够为晚期卵巢癌及复发卵巢癌长期化疗这提供长期、可靠的腹腔化疗通路,安全性较高。
本文主要从腹腔港植入方法、应用范围、使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提供可靠护理依据。
关键词:完全植入式腹腔化疗港;晚期卵巢癌;癌症护理;研究进展腹腔港与输液港存在相似之处,然而与输液港相比,腹腔港的港座是其2倍,导管管径是其2.5-3.0倍。
使用腹腔港干预后,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换药频率,为护理操作创造便利条件,因而受到医护人员与患者青睐。
与传统的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植入腹腔相比,腹腔港进行腹腔注药更加方便,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植入。
由于其整个系统植入皮下,使得反复穿刺痛苦减小,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感染、腹腔化疗并发症等发生率,患者接受度高。
本文对腹腔港植入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1 腹腔港植入方法及使用范围腹腔港的植入需要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或者外科医生,在手术室或是手术过程中进行植入,腹腔港包括港座、连接套环、化疗管,具体植入方法如下:(1)开腹植入。
将患者腹壁脂肪层切开,厚度约为1.0-1.5cm,斜形钝性穿透腹壁,将导管引出并与港座相连,固定港座使用薇乔线缝合,间断缝合脂肪层,穿刺输液后,以肝素盐水封管。
(2)微创植入。
局部切开患者腹部,植入导管,建立皮下囊袋,连接并固定导管与港座,将切口关闭。
植入位置应位于患者双侧下位肋骨上方或髂嵴处。
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应使用无菌纱布与透明敷料对伤口进行覆盖,避免出现出血、皮下水肿等情况,并通过腹部X线检查再次确定导管尖端位置,下需要保证导管方向处于盆腹腔或肿瘤残留处[1]。
不论使用哪种植入方式,必须保证头端位于患者腹腔中。
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腹腔灌注化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腹腔灌注化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6671e1856a561252d36f4f.png)
效 的方 法 之 一 。新 辅 助 化 疗 目前 同 内外 多 以静 脉 给 药 为 主 。然
学意义 ( P<00 ) . 5 。淋 巴结转 移度 治疗组 为 2. % , 照组 为 97 对
4 . % ; 转 移 率 治疗 组 为 1 % , 照 组 为 2 % ; 盆 腔 转 移 率 04 肝 7 对 9 腹 治 疗 组 为 1 % , 照 组 为 3 % ; 腔 游 离 癌 细 胞 阳 性 率 试 验 组 2 对 3 腹
22 远期 疗效 .
术后 随访 5年 , 3年生存 率治疗 组为 7 %, 9 对
照组为 6 % ; 生存率 治疗 组 为 6 % , 照组 为 5 % 。治疗 6 5年 8 对 3
组 的 术 后 远 期 生 存 率 好 于对 照组 , 统 计 学 检 验 , 别 有 统 计 学 经 差
12 1 试验组 ..
我 国是 胃癌高发地区之一 , 目前在住 院患 者中约有 9 %为 0
进 展 期 胃癌 , 前 我 国 胃癌 防 治 现 状 是 “ 低 一 高 ”: 当 三 即早 期 诊
断率低 ( 1% ) 手术 切除 率低 (<7 % ) 5年 生存 率低 [ 约 0 , 0 , 约
4 % ) 根 治 术后 复 发 转 移 率 高 ( 5 % ) 。 故 其 病 死 率 高 居 0 , 约 0 …
性 止 吐 及 补 液 治疗 , 出 现 相 应 的 毒 副 反 应 及 并 发 症 给 予 相 关 对 的对 症 治 疗 。7d 手术 。 后
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
![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a7336f054a7302768e9939c8.png)
别取 出结石 13 枚不 等 , —3 术后 1 — 4h 0 2 即可下床活动 ,2 l 例患者术 后使 用了止疼药物 , 例术后常规拔取 T 3 管后发 生胆漏 , 经再次腹腔 净, 只要 T型管 留置成功 即可 , 置人插 置 T 应遵循短 、 、 的原 管 直 粗
关 键 词 :胃肿 瘤 ; 腹腔 热 灌 注 疗 法 : 外科 手 术
腹腔 内复发和肝转移是 胃癌术后 最主要 的致死 原因。近年来 , 随着新化疗 药物 的出现 , 腹腔热 灌注化疗 ( t p roel y e hr i r e t a h p ̄ e n a in —
mi pr so h m teay IHP 已成为中晚期 胃癌术后治疗 的新 c ef ince ohrp ,P C) u 策略。笔者对本院收治的 3 胃癌患者术 中和术后进行 IH C 取 5例 PP, 得 了较好疗效 , 报告如下。
摘 要 :目的 探 讨 围手 术 期 腹 腔 热 灌 注 化 疗 ( HP 对 进展 期 胃癌 术后 的 疗效 及 并 发 症 。 方 法 将 6 I P C) 7例 接 受根 治 性 胃切 除 手 术 的 进展 期 胃癌
患 者 随机 分 成 治 疗 组 和 对 照 组 , 组 均 给 予静 脉化 疗 。 疗 组 3 两 治 5例 术 中和 术 后 早 期 采 用 I HP 联 合 静 脉 化 疗 ; 照 组 3 P C 对 2例 只 进 行 静 脉 化 疗 。
比较 两组 术 后 并 发 症 、 良反 应 、 部 复发 率 、 处转 移 率 及 I 3年 生 存 率 。结 果 不 局 远  ̄
腹腔热灌注新进展
![腹腔热灌注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1952bb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e.png)
降低73%胃癌肝转移 〔OR=0.27, P<0.01
理论基础
Experimental
Control
Study or Subgroup 4.1.1 肝转移
Events Total Events Total Weight
Kuramoto 2009
1
29
1
29
9.7%
Wei 2005 Subtotal (95% CI)
9
87
116
15
46 90.3%
75 100.0%
Total events
10
16
Heterogeneity: Tau²= 0.00; Chi²= 0.90, df = 1 (P = 0.34); I²= 0%
Test for overall effect: Z = 2.89 (P = 0.004)
腹腔热灌注进展
研究背景 理论基础 临床应用 质临 量床 控研 制究
研究背景
常见肿瘤腹腔种植转移发生率
疾病 胃癌
腹腔转移率 60%
5年生存率 <20%
结直肠癌
40%
<44%
卵巢癌
70%
<30%
腹膜假性黏液瘤
95%
<50%
胆管癌
70%
<10%
胰腺癌
80%
<5%
早、多、重、差!
研究背景
胃癌
大肠癌
黏液瘤
对照组 5年生存率: 4.2%
HIPEC组 33.3%
对照组 5年生存率: 47.4%
HIPEC组 52.6%
Kaibara N. Nippon Geka Gakkai Zasshi.1996;97<4>:308-311.
最新 腹腔化疗(IPC)在腹腔消化系恶性肿瘤的治疗作用
![最新 腹腔化疗(IPC)在腹腔消化系恶性肿瘤的治疗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16281de6137ee06eff91883.png)
腹腔化疗(IPC)在腹腔消化系恶性肿瘤的治疗作用腹腔消化系恶性肿瘤的治疗分早、中期手术切除及术后配合化疗与晚期化疗。
根治性手术后约半数在5年内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化疗及术后联合化疗在防治复发与转移及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过去临床上多采用静脉全身化疗,由于有较明显的毒副作用,病人较难接受或不能完成全部疗程的化疗。
如何避免静脉化疗的缺点,而又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课题。
腹腔化疗(IPC)的开展,为其找到了一条较满意的途径。
1 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机制恶性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有血液播散、淋巴结转移及直接蔓延与种植三条途径。
Sugarbaker[1]提出了肿瘤细胞诱陷假说理论,阐明复发与转移的机制分“肿瘤转移”与“肿瘤扩散”两种。
术前肿瘤细胞已侵犯到远处组织及播散入血液,虽然进行了无瘤手术,实际上仍不能真正彻底切除所有的肿瘤细胞。
而且,创伤后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在切除部位及受损的腹膜表面形成一种基质,捕获游离的肿瘤细胞,使之逃避宿主防御机制的攻击和全身化疗的作用,加之大量炎性细胞的浸润、成纤维细胞的长入及毛细血管的形成,肿瘤细胞能获得足够营养而迅速增殖,很快长成新的瘤体。
按照Sugarbaker的理论,恶性肿瘤术后存在潜在复发与转移的可能,有必要在术后进一步治疗。
2 腹腔给药的可行性抗癌药物的给药方式是口服、区域性注射和行全身化疗时的静脉注射。
前二者最终经吸收后亦进入血液循环。
IPC最初用于卵巢癌的术后治疗[2],现已广泛用于腹腔消化系恶性肿瘤的治疗。
腹腔给药后,通过表面弥漫直接进入肿瘤结节,并且通过腹膜-血浆屏障使药液在腹腔中维持高浓度、长时间的作用。
其后,药液经脏层腹膜吸收,经淋巴管及小静脉进入门静脉后入肝[3~5]。
韩晓燕等[6]利用5-氟脲嘧啶(5-Fu)对兔进行了三种方式给药后药物浓度的测定,发现大剂量腹腔给药能使腹腔、门静脉及肝脏存在高浓度药物,而且维持较长时间,以其它两种方式给药则有不同程度差异。
进展期贲门癌术前腹腔灌注紫杉醇脂质体化疗效果观察
![进展期贲门癌术前腹腔灌注紫杉醇脂质体化疗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98bba37580216fc700afd1d.png)
月, 我们对 2 7例 进展 期贲 门癌患 者于 手术 治疗前 采 用 紫杉醇 脂质 体腹 腔 灌 注化 疗 , 观 察 了药物 浓 度 的 分 布规律 , 探讨 其作 用机 理 , 旨在为贲 门癌 的综 合治
基金项 目: 河北省卫生厅重点科技研究计划项 目( 2 0 1 2 0 3 6 0) ; 河北省科 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 目( 1 2 2 7 7 7 1 4 4 ) 。 通讯作者 : 陈新
期3 例、 Ⅲ c期 1 2 例、 Ⅳ期 2 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心、
肺、 肝、 肾功 能检 测 均 未见 异 常 ; 均 已签 订 知 情 同 意 书, 研 究方案经本 院伦 理委员会审核 通过 。患者 随机
分为高剂量组 1 1 例, 低剂量组 l 6 例。
1 . 2 治疗 方法 两组 均行 贲 门癌切 除术 。术 前取 平 卧位 , 选 左下腹 反麦 氏点 为穿刺 点 , 通 过置 入 的中
摘要 : 目的
探讨进 展期贲 门癌贲 门切除术前应 用紫杉 醇脂质 体腹 腔灌注 化疗 的疗效 。方 法 对 2 7例进
展期 贲 门癌 患者术前行 紫杉醇脂质体腹 腔灌注化疗 , 其中 l 6例为低剂量组 ( 紫杉 醇脂质体 6 0 mg ) , 1 1例 为高剂 量组 ( 紫杉醇脂质体 9 0 m g ) 。术后采 用高效液相色谱 仪测定癌组织 、 癌 旁组织 、 大 网膜及 淋 巴结 中 的药 物浓度 ; 流式细胞 仪( F C M) 分 析癌细胞凋亡指数 ( A I ) ; 比较 手术前后血 常规 及肝 。 肾功能 变化 。观察不 良反 应发 生情况 。 结果 腹 腔灌注紫杉 醇脂 质体后无 严重并 发症 发生 。用药 后大 网膜 与癌灶 的药 物浓度 较 高 , 而正 常 胃黏 膜 内 药物浓度 较低 ( P<0 . 0 5 ) 。高剂量组 各组织 中药物 浓度均高 于低 剂量组 。用药后癌组 织 A I 升高 ( P<0 . 0 5 ) , 而 癌周组 织无明显变 化( P> 0 . 0 5 ) 。结论 紫杉 醇脂 质体腹 腔灌 注后 在癌组 织及 大 网膜 中以较高 浓度 分布 , 并
腹腔热灌注化疗辅助替雷利珠单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腹腔热灌注化疗辅助替雷利珠单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110d65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9.png)
腹腔热灌注化疗辅助替雷利珠单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孙国辉;阿卜杜拉·阿卜迪艾尼;阿尔恒别克·吐尔拜;木拉提·库尔班;布麦热依木·依不热依木【期刊名称】《疑难病杂志》【年(卷),期】2024(23)6【摘要】目的探究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辅助替雷利珠单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肿瘤侵袭相关指标、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肿瘤科诊治进展期胃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化疗组(n=43)和联合治疗组(n=43)。
常规化疗组给予常规FOLFOX化疗方案,联合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进行腹腔内HIPEC^(+)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
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免疫功能(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胃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侵袭相关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水平及生存质量[卡氏评分(KPS)]的差异。
结果治疗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69.77%,高于常规化疗组的46.51%(χ^(2)/P=3.842/0.050)。
治疗6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均高于常规化疗组,CD8^(+)T细胞比例低于常规化疗组(t/P=4.135/<0.001、2.980/0.004、3.864/<0.001);2组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CEA、CA125水平低于常规化疗组(t/P=5.926/<0.001、2.961/0.004),而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VEGF、bFGF、MMP-2水平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VEGF、MMP-2水平均低于常规化疗组(t/P=2.513/0.014、2.390/0.019),bF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2组患者平均KPS评分均依次升高,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常规化疗组(P<0.05)。
进展期胃癌患者67例术后腹腔持续温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观察
![进展期胃癌患者67例术后腹腔持续温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ae75502f78a6529647d5320.png)
降低 化 疗 不 良反 应 , 缓 病 情 发 展 、 延 改善 生 活质 量 , 到 延 长进 展 期 胃癌 术 后 患者 的 生 存 期 目的 。 达
表 1 15例 进 展 期 胃癌 术 后 患 者 一 般 临床 资料 ( ) 3 例
使实施 了胃癌根治术 , 仍有 5 % 的可能会发生腹腔种植转移及 0 复发 。对 于已经伴有腹膜种植与转移 的晚期 胃癌 , 即便 手术切
水 10 20 l 顿铂 ( D 8 80~ 0 0m +J P D) 0~10 m 0 g+5F 0 0m + 一u 10 g
1 1 一般 资料 :3 . 15例进展期 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温热
灌 注联合全 身静 脉化 疗 组 ( 疗 组 ) 单 纯全 身静 脉 化疗 组 治 和
4 — 3℃预热 。患者取仰卧位 , 1 4 以麦 氏点为穿刺点 , 常规 消毒 , 用2 %利多卡因由皮肤逐层 向腹 腔内局部麻醉至壁层腹膜进行 麻醉, 采用套管针 自局麻处 垂直 于皮肤表 面进针 , 突破感 时 遇 停止 , 小心拔 出针芯 , 连接腹 腔温 热灌 注化疗仪 。将 温热化 疗 液快速 ( 1h内 ) 续灌 注至腹 腔 , 疗液组 成为 0 9 持 化 . %生理 盐
・
7 ・ 2
中国实用 医刊 2 1 0 2年 6月第 3 9卷第 1 2期
Chns o ra f rc cl dcn ue2 1 .V 13 . o 1 ieeJu n l P ata Me i eJn 0 2 o.9 N .2 o i i
进展 期 胃癌 患者 6 7例 术 后腹 腔 持 续 温 热 灌 注 联 合 静脉 化 疗 的 临床 观 察
( 对照组 ) 。治疗组 6 7例 , 3 男 9例 , 2 女 8例 , 中位年 龄 5 2岁 ; 对照组 6 8例 , 3 男 8例 , 3 女 0例 , 中位年 龄 5 0岁。所 有病例均 经病理学诊断及按照国际抗癌联盟 ( I C 第 6版 T M分期法 UC ) N 分期 , 治疗前均无腹 水 , 新辅 助放化 疗史 , 无 骨髓 功能 、 肾功 肝 能及心 电图检查均无 明显异常 , P K S评分 >6 1 0分 , 化疗禁 忌 无 证 。两组临床资料 的性 别 、 年龄 构成 比、 分化 程度及 临床分 期
进展期胃癌腹膜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
![进展期胃癌腹膜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1d34afb9e314332396893aa.png)
长时间高浓度 、 有较 强渗 透入 肿瘤结节的能力 和较少 的系统 集 聚量。紫杉醇和多 西他 赛分 子量 较大 , 不 易通 过腹 膜. 血管 屏 障, 可 以长 时间保持 腹腔 内药物 的高 浓度 , 加之 其全身 不 良反
应 较小 , 故在 临床中比 5 . F u 、 C D D P 、 MM C常用” . 1 。因不 同药 物渗透进入腹膜表面 的深度 不尽相 同 ( 1 0 0— 2 0 0 0 I x m) , 故 腹
在世界 范围 内, 胃癌 已成为 第 4大易发 肿瘤 , 占肿瘤 相关 死亡 的第 2位 … 。对 于可切 除局部 进展期 胃癌 患者 , 即使行根 治性手术切 除、 区域淋 巴结 清扫 , 整体 预后仍不佳 , 多数以腹膜 转移为首要 复发类型 【 2 】 , 有效 的预防与治疗腹膜转移 已成为提 高进展期 胃癌疗效的关键步骤 。根据腹 膜种植 的“ 种 子一 土壤 ” 学说 。 腹腔游离癌细胞 是腹 膜转 移过 程 的核心参 与者 , 故大多 数 防治 腹膜 转移治疗 方案 的 目的为减 少腹 腔游 离癌 细胞 。本 文对 围手术期治疗进展 期 胃癌腹膜 转移 的现 有治 疗方 案进行
2 化学治疗
腔 内化疗是治疗腹膜 转移 的新方 法 。胃癌腹膜 转移 患者在 术
前应用腹腔 内化疗可 以消灭游离癌细胞 , 提高实施 C R S的彻底
性, 术后腹 腔内化疗 可以有效延长生存时间[ 5 , 6 , 1 5 , 1 6 ] 。 腹腔 内化疗 效果 优 于系统 化疗 。系统 化疗 时 , 腹膜. 血 管
腔 内化 疗 仅 适 用 于 <2 m m 的肿瘤 ” 。C R S联 合 围 手 术 期 腹
新术式 , 是对有 明显转 移灶 的腹膜实施 区域性腹膜 切除 。腹膜 切 除术适应证为腹膜分 布有 限 的转移 病灶且 无肝 脏和 远处 淋
新辅助治疗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新辅助治疗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8e98b1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f.png)
新辅助治疗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张本妥;王胤奎;邢继尧;陕飞;李子禹
【期刊名称】《腹部外科》
【年(卷),期】2024(37)2
【摘要】我国是胃癌大国,且以进展期为主,超过一半病人在确诊时已是局部进展期胃癌。
过去20年,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最重要的进展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治疗模式的变革,从单纯手术到以手术为主的围手术期综合治疗,而另一方面则是手术方式的进步,从传统的开腹手术转变成以腹腔镜手术为主的微创治疗。
两者的有机结合是胃癌外科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新的临床问题,新辅助治疗后引起的水肿和纤维化等组织改变是否影响手术安全性,以及新辅助治疗后的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是否影响手术安全性,成为外科关注的热点。
围绕这两议题,该文系统梳理相关研究,并结合作者单位的研究与实践,浅析新辅助治疗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总页数】7页(P89-94)
【作者】张本妥;王胤奎;邢继尧;陕飞;李子禹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6
【相关文献】
1.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2.老年人改良衰弱指数与新辅助治疗后行腹腔镜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3.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预后的影响
4.胃癌非根治性ESD切除对追加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5.围手术期益生菌治疗对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文)
![2024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da0a5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f.png)
2024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文)摘要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日趋成熟,但在一些关键步骤上仍有争议,包括淋巴结清扫范围、肠管切除范围、手术入路及吻合方式的选择等。
新的保功能手术和经自然腔道手术进一步提升了手术微创性。
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笔者所在中心经验,阐述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目前的焦点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5位[1],其中右半结肠癌占比超过60%[2]。
对于非转移性结肠癌,NCCN指南、ESMO指南和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推荐结肠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
由于证据的缺乏,这些指南在具体手术方式上无明确推荐,因此右半结肠癌手术的关键问题仍有一些争议之处。
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笔者所在中心经验,对目前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焦点问题进行阐述。
1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与D3淋巴结清扫针对右半结肠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日本大肠癌研究会(Japanese Society of Cancer for Colon and Rectum,JSCCR)于1976年在其大肠癌规约中提出了结肠癌“D3淋巴结清扫术”的概念,至2019年的大肠癌规约仍主张进展期结肠癌接受D3手术。
只是,JSCCR的大肠癌规约强调了根据“术前临床诊断或者术中发现情况”来确定术中淋巴结的清扫范围。
如果根据术前和术中诊断发现且怀疑淋巴结转移或者考虑肿瘤浸润深度达到或超过固有肌层时,都应该进行D3淋巴结清扫[3]。
2009年Hohenberger等[4]提出结肠癌的完整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原则,核心要素包括按胚胎层面切除、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及充分的肠管和系膜切除。
CME原则强调的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其范围与JSCCR大肠癌规约中的D3淋巴结清扫范围类似。
日本提出的D3手术,强调清扫肿瘤供血血管根部的“主淋巴结”;而CME手术更强调肠系膜上血管表面淋巴脂肪组织(“中央组淋巴结”)的连续清扫。
胰腺癌的腹腔热灌注化疗(全文)
![胰腺癌的腹腔热灌注化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83c5b73b3567ec112d8ab1.png)
胰腺癌的腹腔热灌注化疗(全文)摘要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在高温条件(42 ℃左右)下进行腹腔化疗,被视为可能克服全身给药相关耐药性的治疗方式。
目前HIPEC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仍比较少。
本文总结HIPEC治疗的发展历程以及HIPEC的治疗要点,为HIPEC治疗胰腺癌提供建议和理论依据。
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腹腔化疗,被视为可能克服全身给药相关耐药性的治疗方式。
腹膜内化疗的基本原理是高浓度化疗药物的区域应用,尽管浓度梯度很高,但化疗药物主要通过被动扩散的方式渗透到组织中,渗透深度仍然有限且不超过2 mm。
而且由于腹膜血浆屏障的半透膜作用将腹腔和血液分隔成两部分,缓慢吸收的大分子化疗药物在腹腔和血浆之间产生高浓度梯度,通过腹膜血浆屏障缓慢扩散后,经门静脉转运至肝脏,肝脏对化疗药物的清除速率超过吸收速率。
因此,尽管局部腹膜内浓度很高,化疗药物的全身毒性仍然相对较低。
热疗会影响细胞膜、细胞骨架、大分子的合成和DNA修复机制。
热疗还促进癌细胞产生更多的溶酶体和溶酶体酶活性,从而增强癌细胞破坏。
此外,热疗还可以引起肿瘤血流量减少或完全性的血管淤滞,这也导致癌细胞死亡加速。
与没有热疗的腹腔灌注治疗化疗相比,HIPEC具有以下优势:(1)直接杀伤癌细胞;(2)增强化学疗法的细胞毒性;(3)抑制血管生成;(4)改善蛋白质变性;(5)耐受性强,没有其他不良作用。
尽管高热存在一定的细胞抑制特性,但其与化学药物的协同作用使科学界逐渐聚焦于高热与化学灌注联合治疗。
目前,丝裂霉素-C是HIPEC中最常用的药物。
有研究报道轻度高温可以增强奥沙利铂、丝裂霉素-C和顺铂的抗肿瘤作用。
另外,外科减瘤手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是使用HIPEC的前提,HIPEC与CRS 的联合应用可以在高度选择的患者中获得更好的长期疗效。
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癌的研究
![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癌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2dc583e551810a6f42486a3.png)
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癌的研究发表时间:2012-03-31T16:43:26.0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李冬王旭[导读] 而且使低收入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更适合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李冬王旭(辽宁省大洼县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 124200)【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140-02 【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胃肠癌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的意义。
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5例进展期胃肠癌术后患者治疗为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联合化疗组及常规静脉化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及并发症和毒副反应。
结果联合化疗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低于常规静脉化疗对照组,而联合化疗组生存率则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并发症和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进展期胃肠癌术后早期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胃肠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静脉化疗胃肠癌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
我国胃肠癌死亡率为25.2/10万(男性:32.8/10万,女性:17.0/10 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3.2%,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
(男性是女性的1.9倍)。
中国胃肠癌的世界人口调整死亡率:男性:40.8/10万,女性:18.6/10万,分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2~7.9倍和3.8~8.0倍。
胃肠癌的病死率如此之高,而预后之差,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及精神负担。
目前,单一静脉化疗或腹腔灌注化疗,其疗效不满意,肿瘤易复发。
另外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由于肿瘤复发的继续治疗,或导致很多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发生。
寻找一种花费少、疗效好的治疗方法急需解决。
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优于单纯静脉化疗或单一腹腔化疗,不增加不良反应,但能提高疗效,提高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减少肿瘤复发。
腹腔、膀胱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及其新进展 ppt课件
![腹腔、膀胱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及其新进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26b5aa31b765ce0408140f.png)
27
Cashin PH, et al. Eur J Surg Oncol, 2012, 38 (6): 509-515ppt课件
3、HIPEC—腹膜假性黏液瘤(PMP)
Baratti等报告104例PMP,CRS+HIPEC:CRS 42.5℃-60分钟,4-6L,700ml/min,DDP+MMC
21
ppt课件
五、 腹腔热灌注治疗临床应用进展
1980年,Spratt 最早设计并应用了第1个原始腹腔 热灌注装置,治疗腹膜假性黏液瘤伴腹水,减瘤术 后,灌注2.5L林格氏液,1.5小时后升至42℃ ,注射 化疗药物, 8天后重复一次。
结果:CEA由126.5mg/ml降到22.6mg/ml 腹水消失,随访8个月未复发
11
ppt课件
CRS联合HIPEC较单纯CRS和对照组均能明显延长生存期(P = 0.00)
12
IF: 3.508 Tang L, et al. J Transl Med. 2011V9N:53.
ppt课件
Pelz JO 等对18只接种鼠结肠癌CC-531细胞10天后的大 鼠行HIPEC,以评价HIPEC的疗效 HIPEC:MMC 15 mg/㎡;40.5~41.5 ℃ 90 min
24例对照组:CRS+常规化疗
ppt课件
8年OS率
HIPEC paclitaxel:84.21%
control组:25.0%
32
P < 0.00
8年PFS率
HPEC paclitaxel:63.16%
control组:29.17%
P<0.02
ppt课件
2012年
u 入组:43例进展期卵巢癌患者(包括原发或复发),最大 限度减瘤,术后辅以HIPEC
腹腔灌注化学治疗腹膜转移癌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腹腔灌注化学治疗腹膜转移癌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7d31132ea5e9856a56126012.png)
药浓 度 一时 间 曲线 下 面积 ( U 值 是 从 静 脉 注 人 A C) 的 2倍 多 。 因 此 , 研 究 显 示 使 用 多 西 他 赛 4 本 5 m m , 腔 注 射 , 周 1次 , 效 率 ( R) 0 / s 腹 每 有 R 7% ( 2 1 ) 而 10ms m , 1 / 7 , 0 / 腹腔 注射 每 3周一 次 , 则未 见 疗 效 。郭 花 等 采 用 多 西 他 赛 联 合顺 铂 腹 腔 灌 注治 疗进 展期 胃癌 4 5例 , 中 2 其 7例有 腹腔 积液 , 均
1 1 术 后无 腹膜 转移 的早 期 腹腔灌 注 化疗 . 倪立 新 报道 将 3 0例 胃癌根 治 术 后 的患 者 随 9 机 分成实验 组和 对 照组 。前者 手术 结 束 关腹 前 给 予 10 l 0~4 0 0m 4 3℃ 的蒸 馏 水 冲 洗 , 后 用 生 理 盐 水 然 50m 加 氟尿嘧 啶( -U) 00 m 0 l 5F 10 g腹腔保 留 1 n 5mi, 术后 第 1 3天每 天一次 同样 温度 的生理 盐水 加地 塞 — 米松 1 、 -U 50 m /n 、 铂 ( D ) 0 m / 0 mg 5F 0 s i 顺 D P 2 s m 腹 腔快速 滴注 , 4周为一 个周期 , 每 连续用 6个周期 。 对 照组术 后第 2周 开 始化 疗 ,-U 5 0 m / 亚 叶 5F 0 s m 、 酸 钙 40 m 、 D 0 m / 静 脉 滴 注 , 4周 为 一 0 g D P 2 s m , 每 个 周期 , 6个周 期 。结果 : 共 实验 组术 后 腹 膜转 移 率
对 改善 癌症 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和延 长生存 期都 具有 重 要 意义 。何 义 富等 报 道 , 用 腹 腔 内 注入 重 组 人 采 血 管 内皮抑 制 索 ( 度 ) 合氟 尿 嘧 啶 治疗 3 恶 恩 联 6例 性 腹水 , 括食 管癌 、 包 胃癌 、 直肠 癌 、 癌 、 结 肝 胰腺 癌 。 经 腹水 细 胞 学 确 诊 的 腹 膜 转 移 癌 患 者 , 以 5 F 予 -U
胃癌腹腔化疗进展
![胃癌腹腔化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bd4d2f3aef8941ea76e05d9.png)
关键 词 : 胃癌 ; 腹腔 化 疗 ; 药代动 力 学
P o r s fi ta e i n a h mo h r p n g src c n e GUO u r g e so n r p rt e l e t e a y i a ti a c r o c H a,ZH U —h i Ji s n u Si h Pe pl' Ho pi , h n h i oo g Un v r i ,S a g a 2 0 3 ,C n xt o e s t S a g ai a t n i e s t s al J y h n h i( 0 2 3) hi a
表 面种 植 , 灭 已存 在 的 微 小 转 移 灶 , 制 癌 性 腹 杀 控
水 的增 长 , 制 或延缓 病情 进 展l 。 控 7
作为进 展 期 胃癌 的辅 助 治 疗 手 段 已 逐 渐 应 用 于 临 床 ]许 多临 床 实 验 和 动 物 研 究 均 表 明 I C具 有 。, P 独 特 的药 代 动 力 学 特 征 。有 学 者 对 胃癌 腹 腔 化 疗
方 法 进 行 连 续 性 、 中 心 、 机 双 盲 M ea分 析 后 得 多 随 t
2 1 药代 动 力学 . I C是近 年新 出现 的一 种高 选择 性 局部 化疗 措 P 施 , 意义 在 于 提 高 肿 瘤 部 位 的 药 物 浓 度 , 轻 化 其 减 疗 药物 对机 体 的毒性 作 用 , 已往 采 用 的周 围静 脉 与
Ke r s: s rcc nc r y wo d Ga ti a e ;Che o he ap m t r y;Ph m a o na is ar c dy m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注射顺铂时, 腹腔注射顺铂时,静脉应输入硫化硫酸 钠以解除肾脏毒性反应。 钠以解除肾脏毒性反应。为了减少患者化疗 给药时腹部不适感和腹痛发生, 给药时腹部不适感和腹痛发生,在腹腔穿刺 化疗前将所用药物稀释后加温高于体温2℃ 化疗前将所用药物稀释后加温高于体温 ℃, 穿刺成功后先造成“人工腹水” 穿刺成功后先造成“人工腹水”,
• P2:5-Fu能抑制机体的体液免疫 : 能抑制机体的体液免疫 与细胞免疫, 与细胞免疫,而且以细胞免疫抑制 较重。 较重。可联合左旋咪唑来提高机体 细胞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
• P3:卡铂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卡铂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因此,使用该药后应观测病人尿量, 因此,使用该药后应观测病人尿量, 及时复查肾功能,一旦发生, 及时复查肾功能,一旦发生,应立 即停药, 即停药,并严格按急性肾功能衰竭 处理。 处理。
4)恶心、呕吐的预防 : )恶心、 恶心、呕吐不但与化疗药物的毒性有关, 恶心、呕吐不但与化疗药物的毒性有关,而且受胃 充盈度的影响。通常,胃空虚时不易发生呕吐。 充盈度的影响。通常,胃空虚时不易发生呕吐。因 我们建议患者化疗当天减少进食, 此,我们建议患者化疗当天减少进食,以清淡易消 化的食物为主,并在餐后2~ 小时实施腹腔化疗 小时实施腹腔化疗。 化的食物为主,并在餐后 ~3小时实施腹腔化疗。 化疗前30分钟予生理盐水 分钟予生理盐水20ml+格拉司琼 格拉司琼3ml静脉 化疗前 分钟予生理盐水 格拉司琼 静脉 推注以预防呕吐的发生,对不能进食者, 推注以预防呕吐的发生,对不能进食者,在腹腔化 疗时,可同时进行静脉输液,以补充水、电解质, 疗时,可同时进行静脉输液,以补充水、电解质, 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同时也可加速体内 毒物的排出。 毒物的排出。
5-Fu,丝裂霉素,卡铂,顺铂,环 丝裂霉素,卡铂,顺铂,
磷酰胺,博莱霉素,在常用药物中, 磷酰胺,博莱霉素,在常用药物中, 应用最多。 以5-Fu应用最多。
IPC的给药方法 IPC的给药方法
• 自Jenkin[7]提出腹腔导管技术后,目前国 提出腹腔导管技术后, 提出腹腔导管技术后 内外较多采用经导管或普通穿刺给药, 内外较多采用经导管或普通穿刺给药,但 都存在一定并发症。 可在术前、 都存在一定并发症。IPC可在术前、术中及 可在术前 术后进行。对于术后化疗, 术后进行。对于术后化疗,由于腹腔内粘 连关系,常需取多部位注射给药, 连关系,常需取多部位注射给药,否则药 液仅局限于注射部位处腹腔而非整个腹腔。 液仅局限于注射部位处腹腔而非整个腹腔。
腹腔化疗操作步骤及准备
1)化疗前的准备:充分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 )化疗前的准备: 理状态。向患者说明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理状态。向患者说明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在用药期间可能存在的不适及注意事项, 在用药期间可能存在的不适及注意事项, 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使患者 能够主动配合完成治疗。 能够主动配合完成治疗。 患者入院后即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患者入院后即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称 体重测腹围,治疗前一天行“水化”疗法, 体重测腹围,治疗前一天行“水化”疗法, 共计输入液体2500-3000ml,输液结束前 共计输入液体 , 速尿20mg静推。 静推。 速尿 静推
腹腔内化疗置管的护理
• 多数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有腹腔化疗管阻塞 的情况, 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腹腔脱落细胞和纤维 蛋白凝晶引起导管阻塞, 蛋白凝晶引起导管阻塞,这种结晶只出现 在导管的腹壁外侧端。 在导管的腹壁外侧端。肉眼可以看见管导 内黄白色晶体,药液完全无法注入。 内黄白色晶体,药液完全无法注入。
2)腹痛 :化疗药物注入腹腔后 ) 可直接杀死腹腔内游离的肿 瘤细胞, 瘤细胞,但高浓度的化疗药 物也可刺激腹膜和肠管, 物也可刺激腹膜和肠管,引 起严重的痉挛性腹痛。此外, 起严重的痉挛性腹痛。此外, 灌流药物的过冷、 灌流药物的过冷、 过热或灌流速度过 快均可加重腹痛。 快均可加重腹痛。
3)腹胀 :由于化疗药物本身毒性对腹腔持续 ) 性刺激,以及灌注速度过快, 性刺激,以及灌注速度过快,短时间腹腔内 注入大量液体,导致腹内压急剧增高所致。, 注入大量液体,导致腹内压急剧增高所致。, 但大多数患者能忍受,且2~4小时后症状会 但大多数患者能忍受, ~ 小时后症状会 逐渐消失。 逐渐消失。
腹腔穿刺术(abdominocentesis) 腹腔穿刺术(abdominocentesis)
• 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 项诊疗技术。 项诊疗技术。确切的名称应该是腹膜腔穿刺 术。
德国蛇牌( 德国蛇牌(AESCULAP)
与静脉化疗区别: 与静脉化疗区别:
• 腹腔内化疗能在腹腔内产生较静脉给药高 200-400倍的浓度,而化疗药物通过腹膜吸 倍的浓度, 倍的浓度 收回流至门脉、淋巴管到肝脏, 收回流至门脉、淋巴管到肝脏,产生与门脉 给药相当的浓度, 给药相当的浓度,有利于减灭腹腔微小转移 从而提高疗效, 灶,从而提高疗效,能明显降低腹腔内转移 灶的形成概率。 灶的形成概率。
人工腹水:即输入液体1000ml,腹腔液体 滴速>150d/分,说明部位正确,若滴速< 150d/分,排除部位不正确外可加压输液,但 要密切观察避免空气输入。操作过程中嘱患 者避免咳嗽和移动,以免损伤膀胱和肠管。 输液完毕每15分钟变换体位以确保药物均匀 分布到肿瘤表面达到治疗效果。
3)化疗后观察:注意有无腹痛、腹泻等其它 )化疗后观察:注意有无腹痛、 不良反应。腹腔内注射抗癌药物后, 不良反应。腹腔内注射抗癌药物后,腹腔局 部的药物浓度高于全身其它部位, 部的药物浓度高于全身其它部位,腹腔给药 的血浆药物浓度较低,减轻了化疗的副作用, 的血浆药物浓度较低,减轻了化疗的副作用, 所以腹腔化疗与全身化疗相比, 所以腹腔化疗与全身化疗相比,不良反应要 轻得多。 轻得多。
4)恶心,呕吐 :化疗药物注入腹腔后由于可 )恶心, 直接刺激胃肠道粘膜, 直接刺激胃肠道粘膜,再加上某些化疗药物 本身的消化道毒副反应, 本身的消化道毒副反应,引起恶心呕吐等胃 肠道反应。 肠道反应。
预防措施
• 1)心理护理 :化疗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 )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腹腔化疗的目的、 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腹腔化疗的目的、 优点,以及化疗过程中将出现的不良反应, 优点,以及化疗过程中将出现的不良反应, 讲解怎样配台治疗及应对不良反应的方法, 讲解怎样配台治疗及应对不良反应的方法, 使其解除思想顾虑,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使其解除思想顾虑,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 IPC的并发症也可能与导管及穿刺有关。有] 报道ICP时可发生导管堵塞、脱出、继发性 感染、消化道并发症等,]报道并发有出血、 肠瘘、吻合口裂开、胆瘘等。这些并发症 与IPC的时机、方式及护理有关,发生率一 般较低。
腹腔化疗护理
护理问题的观察与分析
1)灌流不畅 ) 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导管扭曲, 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导管扭曲, 导管阻塞,腹腔内血凝块、 第 二,导管阻塞,腹腔内血凝块、纤 维块可导致导管阻塞或导管吸附在肠壁或 肠腔上,引起灌流障碍。 肠腔上,引起灌流障碍。
腹腔给药的可行性
• 口服,区域性注射
吸 收
进入 血液循环。
• 全身化疗静脉注射 表面弥漫 直接进入肿瘤结 直接 腹腔—血浆屏障 节 腹腔 血浆屏障 腹腔中维持高浓度,长时间 作用
IPC常用药物 IPC常用药物
• IPC用药可单种或多种联合。常用药物有: 用药可单种或多种联合。常用药物有谓腹腔化疗(IPC) 何谓腹腔化疗(IPC)
• 所谓腹腔化疗,就是将化疗药物在体外按照 所谓腹腔化疗, 要求配置完毕后, 要求配置完毕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药物次 序直接注入腹腔, 序直接注入腹腔,使药物直接与腹腔内残留 的癌细胞作用,进而杀伤癌细胞。 的癌细胞作用,进而杀伤癌细胞。
2)化疗中的配合:化疗当日先静脉输入液 )化疗中的配合: 体1000-1500ml,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了 ,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 解化疗药物的特性, 解化疗药物的特性,据体重计算化疗药物的 效量,认真“三查七对”后用药,现配现用, 效量,认真“三查七对”后用药,现配现用, 充分溶解,并注意遮光。 充分溶解,并注意遮光。
IPC的各药并发症及防治 IPC的各药并发症及防治
• P1:博莱霉素引起剧烈腹痛,认为腹痛的 : 引起剧烈腹痛, 严重程度与给药顺序及药物稀释有关, 严重程度与给药顺序及药物稀释有关,指 出使用博莱霉素时,浓度宜偏低, 出使用博莱霉素时,浓度宜偏低,腹痛的 防治可给予2%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5~ 防治可给予 利多卡因 ~10 ml,静脉滴 , 注。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 可轻压管壁,晶体破碎后呈粉未状,再逆 可轻压管壁,晶体破碎后呈粉未状, 行弹出导管腔, 行弹出导管腔,也可以先注入少量生理盐 晶体遇水后即溶解、 水,晶体遇水后即溶解、胀大为质软的栓 逆行挤压排出栓子,即可再次注药。 子,逆行挤压排出栓子,即可再次注药。
2)保持灌注通畅 :正确置管是保持灌流通畅 ) 的前提,体外留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滑脱, 的前提,体外留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滑脱, 同时指导患者注意体位防止牵拉或压迫导管。 同时指导患者注意体位防止牵拉或压迫导管。 如果导管阻塞,应及时处理。 如果导管阻塞,应及时处理。
3)腹痛、腹胀的预防 : )腹痛、 为减轻腹腔化疗的反应及提高腹腔化疗的疗 对有腹水的患者应先尽可能排尽腹水。 效,对有腹水的患者应先尽可能排尽腹水。 灌注前,化疗药物应充分稀释并加温至38~ 灌注前,化疗药物应充分稀释并加温至 ~ 40摄氏度,以减少对腹腔粘膜的刺激,化疗 摄氏度, 摄氏度 以减少对腹腔粘膜的刺激, 药物灌入腹腔后应协助患者变换体位, 药物灌入腹腔后应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使药 物均匀分布于腹腔, 物均匀分布于腹腔,既有利于化疗药物更好 地吸收,也可减轻腹痛、腹胀。 地吸收,也可减轻腹痛、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