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其次、财富在人力与非人力形式上的划分。 弗里德曼认为,总财富包括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
人力财富是指人们获取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是指 物质财富。
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对非人力财富的比率是影 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因为人力财富是流动性最差 的财富,所以当人力资本占总财富的比重较大时,说 明总财富的流动性就比较低,因此对流动性高的资本 的需求就大。
2、政策依据 根据恒等式:MV=PY,如果V变化不大,通过M变化便 完全可以影响P、Y。
货币流通速度比较稳定的原因
其一、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暗含着货币 需求对利率并不敏感这样一个意思。
因为弗里德曼在他的理论中假定货币收益并 不始终恒等于零。弗里德曼认为,事实上货币和 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往往是同向变化的,所以 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持久性收入。即:
Md P
f YP
货币流通速度比较稳定的原因
由此可知,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可以预测的。那自
然,根据MV=PY,货币跟名义收入之间的关系也是稳定的, 可以预测的。
这就是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核心观点,从而也实现了
现代货币数量论向古典货币数量论的回归。
三、现代货币数量论和传统货币数 量论的两个明显不同点
第一、货币流通速度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固定的常 数,而被认为是一个稳定的,可以预测的变量。
Yp——恒久收入; W——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 rm——货币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rb——债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包括债券价格的变动 re——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包括股票价格的变动 1/P·(dp/dt)—预期物价变动率,是实物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u——表示主观偏好以及其他影响货币服务效用的非收入变量
马克思、费雪、剑桥学派、凯恩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区别与联系
马克思、费雪、剑桥学派、凯恩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区别与联系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1、流通中必须的货币量为实现流通中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所需的货币量。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M=P*Q/V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因素。
2、执行流通与支付手段的流通中货币量一定时期内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需要量=(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应支付的总额-相互抵消的总额)/同名货币流通次数3、流通中全部的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的全部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单位银行券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银行券流通总量注意的几个问题: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强调商品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商品价格总额决定货币必要量,而货币数量对商品价格没有决定性影响。
这个论断只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适用。
货币必要量公式提供了对货币需求进行理论分析的思路,但直接运用这个公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很多困难。
反映的是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即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
二、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1. 费雪方程式以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MV=PTP=MV/T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V、交易量T在短期内基本不变,可视为常数;所以公式中仅有P与M的关系是可变的。
而且物价P的水平随货币量的变化而变化。
三、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剑桥方程式剑桥方程式重视微观主体行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剑桥学派认为,决定人们持有的货币多少的因素有:个人财富水平、利息率的变化以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
Md=KpyMd为名义货币总需求;y代表总收入,即实际生产总量;p代表价格水平;K是以货币形式保存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即名义所得与货币量的比例。
剑桥与费雪方程式的区别(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_荆仰峰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6年第9期 ·西方宏观经济学专题研究·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荆仰峰 货币理论是研究货币在宏观经济运行中作用机制的理论。
货币理论包括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及相应的货币政策。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包括古典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现代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和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本文只对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作一介绍并进行概略评价。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继承了剑桥的现金余额数量论和凯恩斯的投机动机需求理论,我们先对这两种货币需求理论作简要介绍。
一、剑桥的现金余额方程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货币数量论一直在货币需求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
货币数量论认为绝对价格水平取决于货币的数量。
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
具体地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的实际数量增加多少倍,价格水平就上升多少倍;货币的实际数量减少多少倍,价格水平就下降多少倍。
根据分析角度的差别,货币数量论有两种不同的分析理论:现金交易数量论和现金余额数量论。
现金交易数量论着眼于对货币的流通职能分析,认为一定价格水平下的货币需求量取决于货币的流通速度。
现金余额数量论则注重于对货币的储存功能的分析,认为一定价格水平下货币的需求量体现着国民保持“现金余额”的货币需求。
弗里德曼认为剑桥学派关于现金余额的分析更为有效,并用剑桥的现金余额方程来表述其新的货币数量论。
(一)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方程现金余额数量是剑桥学派的马歇尔和庇古等人首先提出来的,并以其建立起的现金余额方程而著称。
现金余额论认为,人们为了生活的便利,也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存在持有一定的“现金余额”的货币需求。
这种持有现金余额的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即人们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是稳定的。
如果流通中货币的票面价值增加,就会导致价格水平的同比例上升,最终使居民的实际货币余额保持于一个稳定的水平。
如果用M表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y表示国民收入的实物量,P表示价格水平,Y表示名义的国民收入,根据现金余额数量论的分析,则:M=KPy (1)M=KY (2)这就是由马歇尔提出、庇古阐述的著名的剑桥方程。
凯恩斯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异同
凯恩斯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异同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都是建立在实际金融活动的需要前提上的,在当时的经济状况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但是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同,提出的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不同:前者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难题,后者为摆脱经济通货膨胀的困境。
他们的理论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一.学说的前提假设前三点一致。
1.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极为发达和完善,其收益率可用齐一的市场利率表达;2.无论在时段上还是时点上,货币与实物资产是替代品;3.生产要素具有可分割性,各生产单位面临同一技术水平;二.都视货币为一种资产。
凯恩斯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理论的,而弗里德曼又是在凯恩斯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和分析。
他们的成果敢于继承却又都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而不同的方面:凯恩斯从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开始研究,将动机总结为投机性货币需求(交易需求,营业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预防需求,投机需求),其中投机性货币需求受到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后者受到市场利率(有价证券的收益率)的影响。
从货币持有的动机上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是凯恩斯对剑桥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继承。
这个继承,也体现在他下面的货币需求函数上。
他的分析是短期分析。
他认为,在短期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不变,而且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受到利率的影响不大。
他指出,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决定于人们的收入水平,在个人偏好,社会局势等不变的前提下,交易性货币需求与个人收入成正相关关系。
而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负相关关系。
他认为,总的货币需求量为Md = f(Y+,i-),即 Md = aY – bi我们由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可以看出“马歇尔的k”的影子。
上式联立剑桥方程式 Md = aY - biMd = kY最后得到K = a – bi/Y在这里k不是剑桥方程式里面的那个常数k,而是一个变量,它是一个由a,b,Y,i共同决定的函数。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凯恩斯对剑桥学派的理论进行了一个很大的改变,他的函数指出的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更加丰富和贴近实际,也更加有理论价值。
凯恩斯和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的比较分析
1.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2.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
• 财富总额。与恒久性收入替代财富。 • 人力财富。与货币需求成正比。 • 非人力财富。与货币需求成反比。 • ④人们持有货币资产及其他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实物资
产)是所预期的收益率或报酬率。 • ⑤其他因素。如人们的主观偏好,技术和制度因素等。
• 弗理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理由是: 1、影响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因素相互独立。 2、在函数式的变量中,有些自身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稳定的函数。
• 弗里德曼注意到在总财富中有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人 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 。弗里德曼将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作为影响人们货 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
•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货币需求由货币总收入、财产收入(即非人力收入) 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各种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以及人们 主观偏好、客观技术和制度等因素共同决定。因此,在弗 里德曼看来,货币需求是利率和资产收益率的函数;利率 直接影响金融资产收益,间接影响实物资产,而收益率的 变动,则直接影响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从而影响人们的 手持货币数量。
货币主义则认为,决定货币需求量主要因素是恒久 性收入。利率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很小,而恒久性收入对 货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因为恒久性收入是指人们在长期 中的正常收入,这种收入的稳定,决定了货币需求的稳定。
• 2、货币供给量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影响国民收入,因 为预期利润率与利率的差额决定投资,投资通过乘数作用 决定国民收入。此外,未来的竞争形势、技术变革、需求 大小、政治情况,甚至资本家的情绪和信心都对投资有影 响。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是通过利率的作用来影响投资,相 对其它变量,货币供给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只能是间接的、 次要的。货币供给变动影响国民收入的传导变量是利率。 因为,利率不变,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得人们实际持有的 货币超过他们愿意持有的量,他们将此超额的货币购买政 府债券,结果导致债券价格上升和利率下降。
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由弗里德曼教授提出的货币需求理论。
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l932年毕业于拉哲斯大学,1933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67年曾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
由于他在“消费的分析和货币的历史与理论方面的成就,以及他论证了稳定经济政策的复杂性”1,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弗里德曼的主要著述有:《实证经济学论文选》(1953年)、《消费函数理论》(1957年)、《货币稳定方案》(1959年)、《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与A·斯瓦茨合著1963年)、《货币最优数量论文集》(1969年)、“货币分析的理论结构”(载《政治经济学杂志bl970年3—4月》和《自由选择》(1979年)等。
1956年,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一个重新表述”—文中,着重分析了货币需求问题。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首先是货币需求的理论。
它不是产量或货币收入的理论,也不是物价水平的理论。
关于这些变量的任何论述,需要把货币数量论向有关的货币供应条件及其他一些变量的详细说明结合在一起。
”2按照弗里德曼的看法,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可以用一个多元函数来表示货币需求函数:M/P=f(y,w;r m ,r b ,r c ,1/p dp/dt,u) (5.4)这—货币需求函数表明,实际货币需求(M/P)是实际收入〔y〕,由非人力财富获得的那一部分收入或财产收入,与恒久性收入的比例(w),预期的货币名义报酬率(r m),预期的债券名义报酬率(r b),预期的股票名义报酬率(r b),预期的价格变动率1/P,dp/dt和其他的非收入变量(u)的函数。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继承了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中的“现金余额数量说”,同时又受到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的重要影响。
但是,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凯恩斯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对比
凯恩斯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对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在经济学领域有一场大的观念革命,那就是凯恩斯与弗里德曼关于货币需求理论的争论。
前者创立的凯恩斯学派,一度统领整个经济学理论。
后者代表的新货币学派,在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基础上批评继承了前人的思想精华,创立了另一观点。
对两人的货币需求理论异同的对比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货币需求的原理。
一,不同点。
1.背景众所周知,凯恩斯所处的时代是30年代经济危机的大萧条时期。
当时的经背景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动力,而且需求的上升不会导致价格的上升。
弗氏的背景是70年代的经济“滞胀”时期。
当时的情况是生产停滞,经济没有增长,但价格却在不断上涨。
两者背景完全相反。
2.假设经济学理论中, 假设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无论什么经济学派所作的什么经济理论分析,都离不开一定的假设。
不同的假设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截然相反。
凯氏学派与弗氏学派的分析前提假设就有一定的差别。
首先,凯恩斯假定他所做的是短期分析,这就意味着价格不变。
短期内只要有效需求上升,经济就能上升。
而弗氏的分析基于长期分析,人们的价格预期对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其次,凯氏理论对货币的定义是在M1层次上无收益的货币,注重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媒介功能和贮藏手段功能。
相比之下,弗里德曼以严格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测定出货币的定义应该是在M2层次上的,这样货币的定义更加广泛。
3.结论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必然具有一定的政策目的或主张。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结论可简单概括为,在“流动性陷阱”中,即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恢复有很好的效果,而货币政策则基本无用。
弗里德曼的主张是,在经济高涨时期,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控制更加有效。
可见,前者强调使用财政政策,后者主张运用货币政策。
当然,前者针对的是萧条问题,而后者要解决的是滞胀问题。
4.大胆假设与实证分析凯恩斯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胆的假设。
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假说虽然在现实中还没有实际发生过,但是他的这一大胆假设对经济学的分析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 9)
令V = 1 ,代入式(9),则有: k
1 M= PYr V
二、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函数
MV = PYr
(10)
式(10)简直就是剑桥学派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式( 10)与交易方程式几无二致!不过,弗里德曼“新货 币数量论”的持币率或货币流通速度已不再是数,而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函数。从可以看出、与各变量之间 的相关关系。
1 drb rb dt
1 dPe 1 dre Re = re + Pe dt re dt
1 dP gP = P dt
( 4)
将(4)式代入(3)式,引入货币预期收益率得:
二、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函数
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为:
Md = f (Yr , w, Rm , Rb , Re , gP, u) P
1 dP P dt
(13)
根据一些国家的统计数据,只有当 (或写作 gP) 变动幅度很大、持续时间很长时,才会对货币需求量产 1 dP 生显著影响。经验指出,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因此, P dt 也可以略去。于是有:
Md = f (Yr , w, Rm , Rb , Re ) P
(14)
三、 货币需求理论函数的简化
Md = f (Yr , w, Rm , Rb , Re , gP) P
(12)
三、 货币需求理论函数的简化
由于财富的构成比例 w 在一定时期内也是比较稳定 的,它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不会有显著的变化,所以也 可以从函数中删除。于是有:
Md = f (Yr , Rm , Rb , Re , gP) P
M = aY bi c P
(17)
用对数方法把非线性方程化为线性方程:
M ln = ln a + b ln Yr + c ln i P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编辑]什么是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并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需求的理论,即货币需求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
因此,弗里德曼对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就是从货币需求入手的。
弗里德曼将货币看作是资产的一种形式,用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理论来分析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消费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品时,须考虑三类因素:收入,这构成预算约束;商品价格以及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
1、同理,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第一类因数是预算约束,也就是说,个人所能够持有的货币以其总财富量为限。
并以恒久收入作为总财富的代表。
恒久收入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收入的平均数,即长期收入的平均数。
弗里德曼注意到在总财富中有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
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
弗里德曼将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作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
2、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二类因数是货币及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包括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预期物价变动率。
3、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三类因数是财富持有者的偏好。
将货币视同各种资产中的一种,通过对影响货币需求7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公式。
货币学派强调货币需求与恒久收入和各种非货币性资产的预期回报率等因素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他认为:Y是实际恒久性收入;W非人力财富占个人财富的比率;rm货币预期收益率;rb固定收益的证券的利率;re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预期物价变动率;u其他的变量函数。
他强调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对稳定,所以货币需求也比较稳定。
弗理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理由是:1、影响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因素相互独立。
2、在函数式的变量中,有些自身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稳定的函数。
凯恩斯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异同
凯恩斯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异同货币需求是当收入一定是,理性人们受便利,习惯,风险和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将收入的一部分以货币的形式持有的欲望。
货币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富争议的理论之一。
而货币理论的基石是货币需求,供给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于货币需求理论的具体阐述,学术界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但不同的理论之间虽有所争议,但也有相通之处。
在本文中,笔者将比较一下凯恩斯和弗里德曼关于货币需求理论的异同。
1.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凯恩斯的理论继承了古典货币学派学说,但又超脱与古典学说之外,以其大胆的假设与精辟的见解独创一体,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学派——凯恩斯学派,提出了著名的货币需求理论,即“流动性偏好说”凯恩斯明确提出了货币在现实经济中作为资产的功能,因此,他所说的货币需求既有作为交易媒介的需求,也有作为投资资产形式的需求。
这样,在一系列严格的假定下,货币需求函数就是关于利率与收入的二元函数。
Md=ay-bi。
几即货币需求与收入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
同时,分析该函数时还必须注意,利率只能上升到一定程度,不能无限上升,同时,货币需求量一定不能小于零。
研究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就不能不提一下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陷阱”假说。
即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公民对货币的需求量变为无穷大。
即当I下降为某一足够小的值时,货币需求曲线与某轴平行。
此时,货币政策完全失效。
凯恩斯最大的贡献就是将个人的需求动机引入经济分析中。
2.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产生于战后经济复苏时期。
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变,凯恩斯的理论以及经济政策主张已经不复生效。
根据弗里德曼的观点,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影响它的需求的因素主要有:1,持有货币的成本2,持有货币的受益在一系列的假定条件下,弗里德曼得出了复杂的关于货币需求的函数表达式(对不起,老师,我不知道怎么打出那个方程式)。
经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弗里德曼得出:货币需求与实际恒久收入Y和利率有关。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表达式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表达式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是由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货币需求理论。
该函数描述了一个人或一个经济体对货币需求的取舍关系,即根据不同因素决定个体对货币的需求量。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基本表达式如下:
M^d = kY
其中,M^d表示货币的需求量,k表示货币收入的比例,Y表示实际收入。
根据这个函数,货币的需求量取决于货币收入的比例和实际收入的大小。
换句话说,当实际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也会增加;而当货币收入比例增加时,货币需求则会减少。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表达式反映了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和资产需求之间的权衡关系。
交易需求是指人们用货币进行日常消费和支付的需求,而资产需求则是指人们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持有的需求。
根据弗里德曼的理论,当人们更倾向于将货币作为资产持有时,货币需求减少;相反,当人们更倾向于用货币进行交易时,货币需求增加。
此外,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还可以加入其他变量来更全面地描述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人们的货币需求还受到利率、预期通胀率、财富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也可以表示为:
M^d = kY + f(R,π,W)
其中,R表示利率,π表示预期通胀率,W表示财富水平,f代表其他影响因素的函数关系。
总之,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决策过程。
通过分析货币需求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货币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_荆仰峰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6年第9期 ·西方宏观经济学专题研究·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荆仰峰 货币理论是研究货币在宏观经济运行中作用机制的理论。
货币理论包括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及相应的货币政策。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包括古典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现代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和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本文只对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作一介绍并进行概略评价。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继承了剑桥的现金余额数量论和凯恩斯的投机动机需求理论,我们先对这两种货币需求理论作简要介绍。
一、剑桥的现金余额方程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货币数量论一直在货币需求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
货币数量论认为绝对价格水平取决于货币的数量。
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
具体地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的实际数量增加多少倍,价格水平就上升多少倍;货币的实际数量减少多少倍,价格水平就下降多少倍。
根据分析角度的差别,货币数量论有两种不同的分析理论:现金交易数量论和现金余额数量论。
现金交易数量论着眼于对货币的流通职能分析,认为一定价格水平下的货币需求量取决于货币的流通速度。
现金余额数量论则注重于对货币的储存功能的分析,认为一定价格水平下货币的需求量体现着国民保持“现金余额”的货币需求。
弗里德曼认为剑桥学派关于现金余额的分析更为有效,并用剑桥的现金余额方程来表述其新的货币数量论。
(一)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方程现金余额数量是剑桥学派的马歇尔和庇古等人首先提出来的,并以其建立起的现金余额方程而著称。
现金余额论认为,人们为了生活的便利,也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存在持有一定的“现金余额”的货币需求。
这种持有现金余额的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即人们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是稳定的。
如果流通中货币的票面价值增加,就会导致价格水平的同比例上升,最终使居民的实际货币余额保持于一个稳定的水平。
如果用M表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y表示国民收入的实物量,P表示价格水平,Y表示名义的国民收入,根据现金余额数量论的分析,则:M=KPy (1)M=KY (2)这就是由马歇尔提出、庇古阐述的著名的剑桥方程。
凯恩斯和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比较分析凯恩斯和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历史似乎有意为凯恩斯创造了弗里德曼这位与他有许多明显相似之处的对手:丰富的学术著作,广泛的兴趣爱好,对货币理论的关注,对既成体系的挑战才能,出众的口才,敏锐的头脑,令人瞩目的个人魅力和国际地位。
这一切都为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长达30年之久的论战增添了许多戏剧性的色彩。
无论如何,凯恩斯的“凯恩斯革命”与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反革命”都将成为交相辉映的千古绝唱。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位天才和他们的思想,感悟他们的睿智。
一.思想碰撞:不同点:1.从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来看:凯恩斯所处的时代是30年代经济危机的大萧条时期。
当时的经济背景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动力,而且需求的上升不会导致价格的上升。
而弗里德曼的理论所处的时代背景是70年代的经济“滞涨”时期。
当时的情况是生产停滞,经济没有增长,但价格却在不断上涨。
两种理论所提出的时代背景完全相反。
2.从理论的前提假设来看:首先,凯恩斯假定他所做的是短期分析,这就意味着价格不变。
短期内只要有效需求上升,经济就能上升。
而弗里德曼的分析是长期分析,人们的价格预期对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其次,凯恩斯理论对货币的定义是在M1层次上无收益的货币,注重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媒介功能和储藏手段功能。
相比之下,弗里德曼以严格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测定出货币的定义应该是在M2层次上的,这样货币的定义更加广泛。
3.政策含义与结论运用不同: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必然具有一定的政策目的或主张。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可以简单概括为在“流动性陷阱”中,即需求并不足,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回复有很好的效果,而货币政策则基本无用,他认为,如果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的供应量,降低利息率,使利息率低于资本边际效率,就会刺激投资增加,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提高有效需求,使就业量与国民收入成倍增长,但是当利率低到一定水平,即流动性陷阱水平时,如果投资还不旺盛,此时如果中央银行再通过扩大货币的供给量来刺激投资的话是没有用的,此时就应该用财政政策,即由政府扩大财政支出,直接进行投资,以促进有效需求的增长,从而使就业和国民收入都增加。
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货币需求理论。
他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对货币持有的动机。
根据弗里德曼的理论,货币需求可以分为交易动机、资产动机和预防动机三个部分。
1. 交易动机:这是人们购买商品和服务所必需的货币数量。
根据弗里德曼的观点,人们持有的货币应该能够满足他们的交易需求,因此交易动机是货币需求的基本部分。
2. 资产动机:这是人们将资金存放在货币形式中的一种理由。
人们可能会将一部分资金转换为货币,以便将来进行投资或购买资产。
资产动机的大小取决于人们对其他资产(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和货币之间的相对回报率。
3. 预防动机:这是人们持有货币以应对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的一种动机。
人们会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作为储备,以防止出现紧急情况或购买突然出现的机会。
预防动机的大小取决于人们对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感知。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达为:
M^d = P * L(R,Y)
其中,M^d表示货币需求,P表示物价水平,L是一个根据实际利率(R)和收入(Y)来确定的函数。
实际利率越高,货币需求越低;收入越高,货币需求越高。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了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对货币的不同动机,而不仅仅是交易需求。
这一理论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稳定通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理论函数
1956年,弗里德曼发表了著名论文《货币数量说的重新表述》。在文中,弗里德曼将货币需求理论函数表述 如下:
需求理论
式中的符号意义、函数与自变量的相关关系如下:
1、Md为名义货币需求,它是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决定的。
2、P为价格指数,为了实现正常消费或经营,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越高,所需货币量就应该越多,二者正相关。
60年代以来发生的持续通货膨胀,不能不对人们关于下一期的价格预测发生影响。价格预期一定有三种情形: 看涨、看跌和不变,前两者都会对人们的支出产生影响,从而对经济发生作用。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所说,“大多 数人预期什么,就会发生什么”。
层次
货币量的层次为,即包括货币和准货币
与凯恩斯不同,弗里德曼扩大了货币的涵盖内容,将货币定义在了广义货币层次上,即业内人士所说的。众 所周知,货币的定义有许多种,譬如,美联储对货币的定义就不下6种。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以利率的流动性偏好为基础的,认为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弗里德 曼则认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低,即对利率不敏感。
谢谢观看
3. w为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的比例,按弗里德曼的思路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函数中,与是什么关系?不知道为什么,弗里德曼没有说明。而且,在货币理论 界,对此也无普遍接受的研究结论。
4.Y为“恒久收入”。恒久收入不同于人们经常使用的“统计收入”概念,它是统计收入与“临时收入”的 代数和,换言之,恒久收入的统计量是统计收入的几何加权平均值。弗里德曼为什么用恒久收入替代一般的国民 收入呢?人们的理解是这样的:在长期中,假定一个人的平均收入水平是月薪6000元,他就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较 为稳定的消费支出习惯,因而决定了货币需求量。
第五章5 (2)货币银行学
6.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6.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内容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通货膨胀对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又提出了挑战,进入70年代,传统的通货膨胀又为更复杂的“滞涨”问题所替代,即高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并存。
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学派提出了重新强调收入变量对货币需求发挥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试图对西方新的经济问题作出理论解释,并提出新的政策主张,从而形成了与凯恩斯相抗衡的主要流派—货币主义学派一、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内容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1956年)是在继承剑桥学派现金余额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学说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弗里德曼把货币看作“一种资产,一种持有财富的方式”,“如同债券、股票、房屋和耐用消费品等等一样”。
人们在众多资产中选择货币,就如同在众多商品中进行选择一样,因此,人们的货币需求问题的分析可以借助消费者选择理论来进行,一般消费者在对诸多商品进行选择时,受收入水平、机会成本和效用三种因素的影响。
1.收入或财富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弗里德曼认为收入或财富是货币需求量的主要决定因素。
恒常收入:是一个人在相当长时间内获得的收入流量,相当于观察到的过去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数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包括一切先天的和后天的才能与技术。
非人力财富是指物质财富,如房屋、机器、耐用消费品等。
2.持币的机会成本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和其他资产一样,对其持有者提供劳务流量 (a flow of service)。
它可以是货币收益,也可以是便利、安全感等。
于是,因持有货币而放弃的其他资产所提供的劳务 就成了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这些机会成本的大小 自然会影响到人们的持币需求。
所以货币的预期收益(r m )就成为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另外由于债券、股票和实物资产被弗里德曼视为货币的主要替代品,这三种资产的收益也成了持币的机会成本,分别用 表示(r b )(r e )和dtdp p 13.效用 (也就是个人对财富持有形式的偏好)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凯 恩斯理论的不同点
首先、凯恩斯考虑的仅仅是货币和生息资产之间 的选择,而弗里德曼所考虑的资产选择范围要 广泛得多。
其次、凯恩斯把货币的预期报酬率视为零,而弗 里德曼则把它当作一个随着其它资产预期报酬 率变化而变化的量。
最后、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我们可以得 出一个结论:货币流通速度是比较稳定的,是 可以预测的。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凯恩斯理论
的不同点 三、现代货币数量论和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两
个明显不同点
第四节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1956年,在对货币数量论的一片反对声中, 弗里德曼发表了他的名作——《货币数量 论——一种重新表述》,从而标志着现代 货币数量论的诞生。
所以说、人力资本在总财富中占的比例越大对货币 的需求就越大;非人力财富占的比例越大对货币的需 求就越小 。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第三、持有货币的预期报酬率。 弗里德曼认为,持有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不能简
单地看成一个常数,它会随着其它资产收益的变 动而变动。 第四、其它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即持有货币的机会 成本。 如股票和债券的收益包括两部分: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想要持有的资产远远 不止生息资产(债券)和货币两种。而是应该 在更广泛的资产范围内进行选择。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首先、财富总量。 弗里德曼认为,利用一般的现期收入指标来
衡量财富是有缺陷的,因为它会受到经济波动 的影响,必须用持久性收入来作为财富的代表。
持久性收入,是指消费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 所能获得的平均收入。
第二、只复兴了传统货币数量论两个观点中的一 个,M与YP 之间稳定的,可预测的关系。(另 一观点:M与P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过这些论证,弗里德曼成功地在凯恩斯的攻 击下为货币数量论找到了现代的生存空间。直 到今天,交易方程式仍然在宏观经济学中被广 泛采用。
四、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
含义
1、名义收入货币理论
其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本身是相当稳定 的。我们假定货币需求:
Md P
aYP
bi
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是指系数a和b本身是稳定。
货币流通速度比较稳定的原因
其三、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货币需求函 数是稳定的;故货币需求也是稳定的。
根据交易方程式得:
V
Y Md
Y
f Y P
P
首先是任何当期支付的所得或所支; 其次是各种资产项目价格的变动。 而实物资产的收益率是物价水平的变动率。 此外还有财富所有者的特殊偏好等其它因素。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Βιβλιοθήκη Md Pf
YP
,W
,
rm
,
rb
,
re
.
1 P
dP dt
,
u
Md/P——实际货币需求,Md—— 名义货币需求 P —— 一般物价水平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其次、财富在人力与非人力形式上的划分。 弗里德曼认为,总财富包括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
人力财富是指人们获取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是指 物质财富。
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对非人力财富的比率是影 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因为人力财富是流动性最差 的财富,所以当人力资本占总财富的比重较大时,说 明总财富的流动性就比较低,因此对流动性高的资本 的需求就大。
由此可知,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可以预测的。那自
然,根据MV=PY,货币跟名义收入之间的关系也是稳定的, 可以预测的。
这就是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核心观点,从而也实现了
现代货币数量论向古典货币数量论的回归。
三、现代货币数量论和传统货币数 量论的两个明显不同点
第一、货币流通速度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固定的常 数,而被认为是一个稳定的,可以预测的变量。
弗里德曼认为,名义收入是一个综合指标,它既包括产量 又包括物价。当因为货币数量的变动而引起名义收入发生 变动后,在一定时期内既可以体现在物价上又可以体现在 产量上。
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产量恒等于充分就业时的产量且固 定不变,货币量的变动完全体现在物价变动上;而凯恩斯 的理论则假定在充分就业以前,物价基本不变,名义收入 的变化完全是由产量引起的。
Yp——恒久收入; W——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 rm——货币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rb——债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包括债券价格的变动 re——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包括股票价格的变动 1/P·(dp/dt)—预期物价变动率,是实物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u——表示主观偏好以及其他影响货币服务效用的非收入变量
2、政策依据 根据恒等式:MV=PY,如果V变化不大,通过M变化便 完全可以影响P、Y。
货币流通速度比较稳定的原因
其一、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暗含着货币 需求对利率并不敏感这样一个意思。
因为弗里德曼在他的理论中假定货币收益并 不始终恒等于零。弗里德曼认为,事实上货币和 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往往是同向变化的,所以 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持久性收入。即:
Md P
f YP
货币流通速度比较稳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