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管理概述

合集下载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一、环境管理体系概述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企业为中心,采取全面、系统、预防性的管理方法,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控制和持续改进的一种管理体系。

二、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保护环境,降低环境风险,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企业提供法律依据和基础性的支持。

三、环境管理体系的原则1.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环境保护应是企业的首要任务,所有的管理决策都要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

2.全面性原则: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全面、连续的管理过程,要求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职能都要贯彻环境保护的要求。

3.预防性原则:通过预防措施,避免环境污染的产生,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污染进行治理和纠正。

4.持续改进原则:持续地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企业的环保水平和管理效果。

5.法律规定原则: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防止任何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四、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4000系列标准、环境标志产品(ECOLABEL)认证标准、绿色建筑标准等。

其中,ISO 14001是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

五、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ISO 14001标准主要包括以下要求:1.建立并不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2.制定和实施环境目标和计划;3.实施环境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估;4.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环境风险;5.进行培训和沟通,提高员工环保意识;6.紧密与相关方合作,实现共同的环保目标。

六、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流程1.组建环境管理体系工作小组;2.制定环境保护方针、目标、计划和程序;3.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评估;4.采取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降低环境风险;5.进行培训和沟通,提高员工环保意识;6.建立环境绩效评价机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七、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环境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2.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品牌知名度;3.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4.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环境卫生管理

环境卫生管理

04
环境卫生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垃圾围城问题
总结词
垃圾围城问题是指城市垃圾处理不当导致的垃圾堆积、环境污染和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的问 题。
详细描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而垃圾处理能力相对滞后,导致许多城市 面临垃圾围城的问题。垃圾堆积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和卫生问题,严 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立环境卫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流程优化和协同 工作。
全球合作与交流的环境卫生管理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环境卫生挑战,分享管 理经验和技术成果。
跨国合作项目
推动跨国合作项目的实施,共同改善全球环境卫生状况,促进人类 健康和生态平衡。
全球环境卫生治理体系
解决方案
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提高垃圾处理效率;推广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减少垃圾处理压力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水污染问题
01
总结词
水污染问题是指由于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等原因导致的水质恶化,影
响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问题。
02 03
详细描述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大量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被排放 到环境中,导致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水污染不仅威胁人类健康,还对水 生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环境卫生管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2
contents
目录
• 环境卫生管理概述 • 环境卫生管理的主要内容 • 环境卫生管理的政策与法规 • 环境卫生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环境卫生管理的未来展望
01
环境卫生管理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环境卫生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对环境卫生进行 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以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平 衡。

环境管理体系讲解

环境管理体系讲解

资源分配与采购
根据资源需求分析结果, 合理分配和采购所需资源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 效运行。
资源优化
积极寻求资源优化配置的 方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环境管理成本。
监视与测量
监视计划制定
01
制定监视计划,明确监视对象、监视方法和监视频率等,以确
保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持续评估。
测量设备校准
环境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综合应用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将环境管理体系融入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管理体系中 ,企业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平衡发展。
提高企业竞争力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 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 的竞争力。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企业可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和支 持。
识别环境因素
全面识别和评估企业活动对环境造 成的影响,包括大气、水、土壤、 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制定环境目标
根据环境因素识别的结果,制定相 应的环境目标,包括减少污染排放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设计体系架构
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环境目标的要求 ,设计相应的体系架构,包括组织 结构、职责分配、过程控制等。
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
案例一: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案例启示
详细描述:这个案例启示我们,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需要高层 管理者的支持和员工的广泛参与,同时需要建立科学的数据 监测和分析体系,以便对环境绩效进行持续改进。
案例二
总结词:经验总结
VS
详细描述:在应用环境管理体系的 过程中,某企业总结了以下实践经 验:首先,要明确企业的环境目标 和指标,制定可行的实施计划;其 次,要加强对供应商和承包商的管 理,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最后, 要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 与环保活动。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二)环境规划的含义
• 1. 环境规划的提出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 境会议上,在《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中 明确指出“合理的计划是协调发展的需 要和保护与改善环境的需要相一致的”, “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须加以规划”、 “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取得社 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最大利益”, “必须委托适当的国家机关对国家的环 境资源进行规划、管理或监督,以期提 高环境质量”。
伦敦 英国 1952.1 2 烟雾事 伦 敦 件 市
大气污 染
居民取暖 燃煤中含 硫量高, 排放大量 SO2 和 烟 尘
胸闷、咳嗽、 喉痛、呕吐; 5 天 内 死 亡 4000 人,历年 共发生 12 起, 死亡近万人
阅读材料: 八大公害事件
事件名 称 发生 时间 发生地 点 污染类 型 海洋污 染 汞污染 ( 二 次 污染) 污染源/ 物 氮肥厂含 汞催化剂 随废水排 入海湾 鱼、贝类 摄入,并在鱼 体内富集,当 地居民食用含 甲基汞的鱼而 中毒 重金属粉尘和 SO2随煤尘进 入肺部 受体(人) 反应/后果 口齿不清、步态 不稳、面部痴呆 、耳聋眼瞎、全 身麻木,最后精 神失常;截至 1972 年 有 180 多 人患病; 50 多人 死亡, 22 个婴儿 生来神经受损 支气管炎、支气 管哮喘、肺气肿 ; 患 者 500 多 人 ,其中 36 人因哮 喘病死亡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含义
•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 • 1. 环境管理的提出 1972年,在 《人类环境宣言》中提出“保护和改善人 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 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 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提出 了环境管理的原则,包括指定适当的国家 机关管理环境资源;应用科学和技术控制 环境恶化和解决环境问题;开展环境教育 和发展环境科学研究;确保各国际组织在 环境保护方面的有效和有力的协调作用等。

中石化hse考试题库

中石化hse考试题库

中石化hse考试题库第一部分:环境管理1. 环境管理概述环境管理是指企业对环境影响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改进的过程。

中石化作为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致力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能源。

请简要介绍中石化的环境管理政策及其目标。

2.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对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估的方法。

请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步骤,并列举几个评价指标。

3. 大气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课题。

请简要介绍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影响和防治措施。

4. 水污染防治水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请谈谈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影响和防治措施。

5. 陆地污染防治陆地污染包括土壤和废弃物污染。

请简要介绍陆地污染的主要来源、影响和防治措施。

6. 环境监测与监管环境监测和监管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简述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方法,以及监管机构的职责和作用。

第二部分:安全管理1. 安全管理概述安全管理是企业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控制和监督的过程。

中石化高度重视安全管理,致力于创建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请简要介绍中石化的安全管理政策及其目标。

2. 风险评估与管控风险评估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灾害进行预测和评估的过程,风险管控则是采取措施降低或消除这些风险。

请谈谈风险评估与管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事故预防与应急管理事故预防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应急管理则是在事故发生时采取的紧急措施。

请简要介绍事故预防与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措施。

4. 设备安全与作业安全设备安全和作业安全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请谈谈设备安全和作业安全的管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5. 培训与教育培训与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请说明中石化的员工安全培训计划,并谈谈培训与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6. 安全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安全绩效评估是对安全管理成效进行评估的过程,持续改进则是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措施改进安全管理。

请简要介绍安全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的方法和重要性。

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1.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所谓环境管理是将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化规则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2.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3.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环境质量管理:环境质量管理是一种以环境标准为依据,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监测为内容的环境管理。

5.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系统论、控制论和行为科学理论。

(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整体性观点;相关性观点;有序性观点;动态性观点)6.环境管理的一般程序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明确问题;鉴别分析可能采取的对策;制定规划(计划);执行规划(计划);调查评价及调整对策。

7.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环境管理的行政手段;环境管理的技术手段;环境管理的宣传教育手段。

(P9—图1-2)8.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4点:A.以总量控制为基础,实施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B.由末端控制过渡到全过程控制;C.以集中控制为主,实施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相结合;D.以区域治理为基础,区域治理与行业治理相结合。

9.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10.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11.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1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13.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简明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14.环境保护法所要调整的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特定领域。

15.环境保护法的特点:中国环境保护法,是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与其他法律共同的特点——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法律规范。

环境管理概述

环境管理概述

3.3 环境管理的主体与对象
一、环境管理的主体
环境管理的主体是指“谁来管理 ”和“管理谁”的问题。其广义的理 解,是指环境管理活动中的参与者或 相关方。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社会的 行为主体可以分为政府、企业和公众 三大类。在环境管理中,政府、企业 和公众都是环境管理的主体。
1、政府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 体,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的行政机关 。政府能否妥善处理政府、企业和公 众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保护环境的 行动,对环境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政府是环境管理中的主导性 力量。
• Gives order and consistency for organizations to address environmental concerns through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ssignment of responsibility and ongoing evaluation of practices, procedures and processes • Focuses on continual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1)根据过去和现在的调查总结,经过 判断、推理,对未来的环境质量变化趋 势进行定性分析,称为定性预测技术。
(2)定量预测技术,根据大量的调查 和检测资料找出污染增长与环境质量 变化的相关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或可 用于定量预测的系数,运用电子计算 机技术进行预测分析。
(3)评价预测技术,用于环境保护措 施的环境经济评价,大型工程的环境 影响评价以及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 价等。
3.4 环境管理的基本方法
环境管理在解决各种环境问题 的过程中,不论是依靠事先的规划防 止这些问题的发生,还是出现问题以 后采取相应的对策,都需要运用科学 的方法,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方 案。

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随着环境问题的发展,尤其是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世纪70~80年代,人们对环境管理的理解仅停留在环境管理的微观层次上,把环境保护部门视为环境管理的主体,把环境污染源视为环境管理的对象,并没有从人的管理入手,没有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思考。

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环境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根据学术界对环境管理的认识,可以把环境管理的概念概括如下:所谓环境管理是将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化规则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环境问题继续加剧,人类对环境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研究结果表明,要全面理解环境管理的含义,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这是环境管理的根本目标。

第二,动用各种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

人在管理活动中扮演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重角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环境管理实质上是要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

第三,环境管理和任何管理活动一样,是一个动态过程。

环境管理要适应科学技术规模的迅猛发展,及时调整管理对策和方法,使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净能力。

第四,环境保护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管理需要各国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采取协调合作的行动。

透过环境管理这一概念的变化反映出了人类对环境保护规律认识的深化程度。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因为人是各种行为的实施主体,是产生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源。

长期以来,环境管理中的一个误区就是将污染源作为管理对象,使环境管理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因此,环境管理应着力于对损害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

第七章环境管理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一、环境管理的含义环境管理就是以实现国家的持续发展战略为根本目标,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通过规划使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不超出环境的允许极限。

在“人类—环境”系统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一方。

在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中,发展是主要方面。

所以环境管理就是管理人类行为和资源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或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

由这种意义上来讲,环境管理主要是管理人类事务的,通过对人类行为的管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和人类的持续发展。

二、环境管理的特点1 战略性;②综合性;③系统性;④可协调性;⑤广泛性(群众性);⑥实用性。

三、环境管理的内容(1)按管理范围分类1.资源环境管理主要内容: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等。

2.区域环境管理主要内容:城市环境管理;流域环境管理;地区环境管理;海洋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风沙区生态建设和管理等。

3.专业环境管理按行业划分,专业管理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管理,以及各行业、企业的环境管理。

按环境要素划分,专业管理包括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以及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草地湿地及沿海滩涂、地质等环境管理。

(2)按管理性质分类1.环境计划管理计划能促进和保证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进行有效的管理,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任务是制定、执行、检查和调整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的环境规划,使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环境质量管理环境质量管理是环境管理的核心内容。

为落实环境规划,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如调查、监测、评价、检查、交流、研究和污染防治等都属于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员 工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技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政府环境管理体系的应用
01
政府环境管理体系在环境 保护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02
政府环境管理体系在环境 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03
政府环境管理体系在环境 执法和监管中的作用
04
政府环境管理体系在环境 教育和宣传中的作用
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合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制定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
标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推动全球环 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WTO): 将环境管理体系纳入国际
贸易规则
国际劳工组织(ILO): 关注环境管理体系对劳动
者权益的影响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推动环境管理体系在生态
保护领域的应用
05
开展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和评估
06
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效果
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要点
01
制定环境方针和目标:明确企业 02
建立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环境
的环境目标和承诺,制定相应的
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
环境管理计划
权限
03
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环境管 04
制定程序和文件:建立环境管理
理体系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演讲人
目录
01. 环境管理体系概述 02.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03. 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与审核 04. 环境管理体系的应用案例
环境管理体系概述
1
环境管理体系的定义
环境管理体系是一种
管理体系,旨在帮助
组织实现环境目标, 提高环境绩效。
1

《环境管理学》课件

《环境管理学》课件
生态保护与修复是环境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旨在保 护自然生态系统和恢复受损生态系统。
详细描述
生态保护与修复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 、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通过制定严格的生态保护 政策、加强生态监管、推广生态农业等措施,保护自然 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同时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 修复和重建,恢复其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
要点一
总结词
排污收费制度是通过经济手段激励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的 制度。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排污收费制度是通过向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收取一定费用来 激励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制度。该制度基于"谁污染、谁 付费"的原则,通过对不同污染物和排放量进行科学核算, 确定相应的收费标准。排污收费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 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同时也为政府提供了 重要的环保资金来源。
土壤污染防治
总结词
土壤污染防治旨在保护土壤资源免受污染和 恢复土壤生态功能。
详细描述
土壤污染防治包括农用土壤污染防治、建设 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通过实施严格的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与评 估、推广生态友好型农业等措施,降低土壤 污染风险,保障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保护与修复
总结词
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政策交流与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环保项目参与
参与全球环保项目,共同推动全球环境治理 进程。
跨国企业环境管理
推动跨国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加强国际环境 监管合作。
国际环境条约遵守与执行
遵守并执行国际环境条约,推动全球环境保 护事业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5
环境管理实践与案例分析
企业环境管理实践
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第二章 环境管理概述

第二章 环境管理概述

技术上:则致力于研究开发治理污染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用于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炉、废弃物填埋场等。
理论研究:基础环境学开始形成。
机构上:全国性环境保护机构
措施上:规划、EIA
标志着环境管理逐步被人们重视并开始 发展起来。但这一阶段工作仍以控制工业环 境的污染为主。
第三阶段: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 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一、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1974年,美国学者G.H.休威尔编写的《环境管理》 一书,指出“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 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 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

1987年,刘天齐主编的《环境技术与管理工程概论》 中对环境管理的含义作出了如下论述:“通过全面 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经济、法律、 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 的活动;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 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二、环境管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时期
主要指20世纪50年代以前。 进入50年代以后,最初的单项治理阶段。 对环境问题主要是考虑污染的控制,同时利用各种手 段去限制排污。未提出环境管理的概念。
第二阶段: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 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公害”问题,即局部的污染问题 环境管理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 实质上只是环境治理,环境管理成 了治理污染的代名词。 表现在: 单 纯 治 理 颁 布 条 例 技 术 研 究
第四阶段: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社会 发展问题, 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1992年联台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里约宣言》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LCA 不同的领域里进行了探索 : -Life MIP -Multi

环境管理与规划PPT课件

环境管理与规划PPT课件

3
生态红线划定
解释生态红线划定的必要性,介绍生态红线划定 的原则和方法,强调严格控制生态红线范围内的 开发活动。
生态恢复技术
土壤修复技术
01
介绍土壤污染的来源和危害,阐述土壤修复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等。
水体修复技术
02
介绍水体污染的来源和危害,阐述水体修复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应对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能够应对各种环 境问题,如气候变化、土 地退化、水污染等,降低 环境风险。
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
起源
环境管理思想起源于20世纪初的 工业污染控制。
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管 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当前
当前的环境管理涉及多个领域,包 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修复 等,强调全社会的参与和合作。
实现长期繁荣。
节能减排政策
该政策旨在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 物排放,通过推广节能技术和产 品、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能源管 理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来
实现。
生态保护政策
该政策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 野生动植物,通过划定自然保护 区、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
措施来实现。
环境保护法规
环境保护法
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度 和措施,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基础。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水污染控制
总结词 污水治理 工业废水监管 水生态修复
水污染控制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措施,涉及减少污 染源、净化水质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多个方面。
建设污水处理厂,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 害物质。
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监管,推行废水处理和达标排放。

环境管理原理

环境管理原理

环境管理原理近年来,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日益突显,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环境管理的原理及其重要性。

一、环境管理的定义及概述环境管理是指通过对环境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一系列系统的管理活动,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方法。

环境管理工作与环境保护密不可分,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环境管理的原理1.预防原则:环境管理工作是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出现的情况下开展的,而预防原则是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还没有出现的情况下采取的保护措施。

因此,预防原则是环境管理的首要原则,其核心内容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协调原则:环境管理涉及到许多部门和方面,必须建立一种协调、统筹的管理机制。

协调原则要求各部门、领域之间加强沟通,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持久发展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4.公众参与原则:公众参与是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公众广泛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工作,有助于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环境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环境管理的重要性1.保护环境,避免环境污染:环境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避免环境污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2.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可以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可持续发展。

3.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管理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手段,通过环境管理,可以落实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和绿色低碳等理念,促进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环境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各界共同参与、配合,共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作为社会成员,我们也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环境管理学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环境管理学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环境管理学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环境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管理和保护环境的学科。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的管理和保护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环境管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研究环境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

在环境管理学中,涉及到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深入研究。

通过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环境管理学提供了一种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论,旨在提高环境质量、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

环境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包括环境评估、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

它强调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通过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同时,环境管理学也关注社会参与和政策制定,鼓励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环境决策和管理过程。

本文将探讨环境管理学的定义、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首先将介绍环境管理学的定义,明确其研究范围和目标。

其次将分析环境管理学的重要性,探讨其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最后将展望环境管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对环境管理学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希望通过对环境管理学概念的全面阐述,能够提升读者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介绍环境管理学的概念和相关内容:引言部分将首先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简要介绍环境管理学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性。

同时,本部分还将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后续内容。

正文部分将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环境管理学的定义、环境管理学的重要性以及环境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在这些部分中,将详细阐述环境管理学的概念、其在实践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当前环境管理学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每个主题将分别介绍相关的理论框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内容,以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环境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实际应用。

企业环境管理(PPT)

企业环境管理(PPT)

03
意义
企业环境管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提高竞 争力的必要手段,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必 然要求。
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1 2
3
环境保护
企业通过环境管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 环境,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资源节约
企业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可持续发展。
03
企业环境管理的实施策略
制定环保政策与目标
制定环保政策
企业应制定明确的环保政策,明 确环保工作的目标、原则和要求 ,为环保工作提供指导。
设定环保目标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环保政策, 设定具体的环保目标,包括污染 物排放、能源消耗、资源利用等 方面的目标。
建立环保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建立环保组织
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环保组织,负责环保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环保技术的本土化和适应性改造,以满足企业环境管理 的实际需求。
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管理 水平。
应对市场竞争压力推动绿色发展
01
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企业需要积极推动绿色发 展,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02
加强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生产过 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企业应合理规划和建设环保设施,确 保其正常运行,有效处理和减排污染 物。
详细描述
企业应进行环保设施的选址、设计、 施工和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 要求。同时,企业应建立环保设施运 行管理制度,明确运行和维护流程, 确保设施的稳定运行。
环保风险评估与应对管理
总结词
企业应定期进行环保风险评估,识别存 在的环境问题和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应对。

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环境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体系,通过对环境因素进行监测、评估和控制,旨在保护和改善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

环境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确保我们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并在同时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保护自然资源。

一、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来管理和保护环境,以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环境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协调和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追求经济效益与环境可持续性的统一。

环境管理的范畴非常广泛,涵盖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管理、生态系统保护、环境规划和评估等多个方面。

它需要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各个层面的行动来实现。

二、环境管理的目的1. 保护环境环境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护环境,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环境管理,我们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环境管理的目的之一是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通过降低环境污染和保护自然环境,我们可以提高空气和水质量,减少噪音和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3. 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的核心概念是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而不损害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能力。

通过环境管理,我们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负担,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4. 促进社会和谐环境管理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通过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引导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激发广泛的环保行动,从而有效地应对环境挑战,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5. 履行国际责任作为全球公民,每个国家都有责任履行环境管理的职责。

环境管理的目的之一是使全球环境问题得到协调和解决,通过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环境管理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管理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杉矶 光化学 烟雾事件
1943.5 ~10
刺激眼、喉、鼻, 引起眼病和咽喉 炎;大多数居民 患病,65岁以上 老人死亡400人
阅读材料: 八大公害事件
事件名称 发生 时间 多诺拉 烟雾事件 1948.10 美国 多诺拉镇 发生地点 污染类型 污染源/物 扩散途径/ 致害原因 受体(人) 反应/后果 咳嗽、喉痛、胸 闷、呕吐、腹泻; 4天内43%的居民 (6000人)患病, 20人死亡 大气污染 河谷内工厂 河谷形盆地,又 密集,排放 遇逆温和多雾天 大量烟尘和 气,不利于污染 SO2 物稀释扩散;SO2、 SO3和烟尘生态硫 酸盐气溶胶,吸 入肺部 大气污染 居民取暖燃 煤中含硫量 高,排放大 量SO2和烟 尘 逆温天气,不利 于污染物稀释扩 散;SO2等在金属 颗粒物催化下生 成SO3、硫酸和磷 酸盐,附着在烟 尘上吸入肺部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
库克(Cooke)等在其《环境管理中的地形学》 (1990)中采用类似的定义,将环境管理描述为 “人类利用土地、大气、植物和水的一系列活动。 1987年,刘天齐主编的《环境技术与管理工程概 论》中对环境管理的含义作出了如下论述:“通 过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经济、 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 环境质量的活动;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 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1992年赖斯对管理的定义:“通过在有组织的群 体里建立一个有利于人们发挥其成绩的环境,以 实现既定的目标。”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起步阶段
1973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 会议之后,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 境的若干规定》。从此,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 艰难起步了。 1978年国家颁布的新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环 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首次 将环境保护确定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1979 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为我国环保机构的建设提供了法律 依据。
四日事件 1955 (哮喘病) 年以 来
(二)环境规划的含义
3. 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1)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2)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 (3)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 (二)环境规划和管理的任务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作用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
(二)环境规划和管理的任务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 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长期的 根本的任务。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 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根 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
(二)环境规划和管理的任务 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 众行为三种。 政府行为是总的国家的管理行为,诸如制定政 策、法律、法令、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等; 市场行为是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生产者 个人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 换的行为; 公众行为则是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消费、 休闲和旅游等方面的行为。这三种行为都可能 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模式探索的过程中,我国明 确地提出要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 其主要内涵有两个方面:在大政方针上,以环 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宗旨,把在80年代初以来 陆续提出的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 境管理等政策思想确定为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 在具体制度措施上,形成了以八项环境管理制 度为主要内容的一套环境管理制度,促使环境 规划与管理工作由一般号召走上靠制度管理的 轨道。
伦敦 烟雾事件
1952.12
英国 伦敦市
胸闷、咳嗽、喉 痛、呕吐;5天 内死亡4000人, 历年共发生12起, 死亡近万人
阅读材料: 八大公害事件
事件名称 水俣(病) 事件 发生 时间 1953 ~ 1961 日本 熊本县 水俣镇 发生地点 污染类型 污染源/物 扩散途径/ 致害原因 受体(人) 反应/后果 口齿不清、步态不 稳、面部痴呆、耳 聋眼瞎、全身麻木, 最后精神失常;截 至1972年有180多人 患病;50多人死亡, 22个婴儿生来神经 受损 海洋污染 氮肥厂含汞 无机汞在海水中 催化剂随废 转化甲基汞,被 汞污染 水排入海湾 鱼、贝类摄入, (二次污 并在鱼体内富集, 染) 当地居民食用含 甲基汞的鱼而中 毒 大气污染 工厂大量排 放SO2和煤 尘,其中含 钴、锰、钛 等重金属颗 粒
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两个层次上的原因:一是思想观 念层次上的;一是社会行为层次上的。基于这种思 考,人们终于认识到必须改变思想观念,必须对人 类自身的行为进行规划与管理,保证人类与环境能 够持久地、和谐地协同发展下去。 环境规划和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可持续发展 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 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 生活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并以制度、法律、体制和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创 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
(二)环境规划的含义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制定的环 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 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协调。”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 部门对管辖区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 价,拟定环境保护规划,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 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第一个路标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背景
本世纪50~60年代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八大公 害”事件,引起了西方工业国家的人民对公害 的强烈不满,促使一批科学家积极参与环境问 题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报告和著作,形成了有 代表性的观点和学派,并对环境规划与管理思 想和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第一个路标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果 (1)由58个国家152位成员组成的通讯顾 问委员会为会议提供的一份非正式报告— —《只有一个地球》。 (2)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 《宣言》将会议形成的共同看法和制 定的共同原则加以总结,提出了7个共同 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初步构筑起环境规 划与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总体框架。
第二节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一、第一个路标—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第一个路标 1972 第二个路标—1992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二、第二个路标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第三个路标—2002 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 三、第三个路标—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 会议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作用
1. 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 3. 实施环境政策、法规和制度的主要途径 4. 实现以较小的投资获取较佳的环境效益
第二节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于“八大公害” 和《增长的极限》唤起了世人的环境意识,引发 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第一次认识高潮。1972年联 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在全球环境保护发展史 上树立起第一个路标;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全球性环境问 题日趋严重和《我们共同的未来》,引发了人类 对环境问题的第二次认识高潮。1992年联合国环 境与发展会议召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 全球环境保护发展史上树立起第二个路标;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起步阶段
1983年12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 同步发展方针,这是环境保护工作战略思想的 大突破、大转变,是环境管理认识上的一次重 大飞跃。 1989年5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正 式推出了新的五项环境管理制度。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起步阶段
2. 环境管理的含义 1974年,美国学者G.H.休威尔编写的《环境管理》 一书,指出“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 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 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 1987年,多诺尔在《环境管理专业实践》中认为 环境管理是一个“桥梁专业”,“它致力于系统 方法发展信息协调技术”,“在跨学科的基础上, 根据定量和未来学的观点,处理人工环境的问题。
(二)环境规划的含义
2. 环境规划的含义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 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 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 的环境保护方案。 环境规划的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 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二)环境规划的含义
1. 环境规划的提出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在《人类环境 会议宣言》中明确指出“合理的计划是协调发 展的需要和保护与改善环境的需要相一致的”, “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须加以规划”、“避 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取得社会、经济和 环境三方面的最大利益”,“必须委托适当的 国家机关对国家的环境资源进行规划、管理或 监督,以期提高环境质量”。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要比较全面地理解环 境管理的含义,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 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 动用各种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 第三 环境管理是跨学科领域的新兴综合学科。 第四 环境管理和任何管理活动一样,也是一个动 态过程。 第五 环境管理需要各国采取协调合作的行动。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
1974年,在墨西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召开的资源利用、环 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讨论会上形成了三点共识: (1)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 (2)要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又不能超出生物圈的 容许极限; (3)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