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课件

合集下载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23张PPT).ppt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23张PPT).ppt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 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590万磅。 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179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 万吨。
1825年,斯蒂芬森,蒸汽机车试车 铁路时代的到来 铁路时代到来的影响 扩展:18世纪后期起,法美德先后进行
影响:极大提高生产力;英国成为世界第 一个工业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 对立阶级
瓦特
工业革命的进程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生产领域提供更加便利的动力。后来,化工、冶金、采矿 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
“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 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 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 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 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 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 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 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 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 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工业革命的扩张
完成:至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 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扩张:从18世纪后 期起,其他西方国 家学习英国的先进 技术和生产经验。 法、美、德等家先 后进行工业革命。
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欧美强国,开始加紧对亚非拉落后地区的侵 略掠夺,资本主义逐渐确立了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
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 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 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课件(共20张PPT)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课件(共20张PPT)
标。英国还于1660年成立了皇家学会,1754 年成立了“工艺制造业和商业促进会”
等价学值术观团、体认,这知些、团资体源在等促进多学因术素交影流响和,技术进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王章辉《英国和法国工业革命的比较》
6.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扩大和需求增长,手工生产已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9 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 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拓展殖民地市场。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4.技术: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
材料5 到18世纪,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过程被划分为
一系列简单的操作,生产工具也实行了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
可能。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人,成为工业革命
——彭慕兰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什么能够发生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
材料:“蒸汽机的吼声使欧、北美、亚三大洲发生变革,以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 立了强有力的政权,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 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 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手工劳动 工场手工业
大机器生产阶段 机器生产
革命性 的变化
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 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 生产动力: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力量
机器时代 工厂时代 蒸汽时代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思考】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
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 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29张PPT)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29张PPT)
政治条件
充足劳动力
资本积累
技术条件
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大量技术
农业经营方式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变化
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因素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政局稳定,发展资本主义。
直接原因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阅读书本,归纳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领域、国家分别是什么?
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完成了由工具到机器的转变,在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取代”——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方式)
哈格里夫斯
材料 :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
蒸汽
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手工工场
大机器工厂
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工厂与工场的区别: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生产领域开始出现的革命性变化: 以“机器工厂” 取代“手工工场” 以“机器生产 ” 取代“手工劳动”工业革命本质: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工业革命性质: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革命。




2.发展: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了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3.影响: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
斯蒂芬森
消极影响: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和环境的污染。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工业革命的完成: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俄国
开启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
动脑筋?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作用呢?
解决工厂了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2、工厂制度的确立
(2)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3.必要条件: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原料
广阔的市场
殖民掠夺
圈地运动
本国+殖民地
海外殖民地
英国贩奴船平面图
殖民掠夺
海外贸易
资本
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圈地运动(农民失地变成自由劳动力)
劳动力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充足的劳动力。
原料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的生产。英国广大的海外殖民地不仅为英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的充足的原料,也为英国提供了广大的销售市场。
工业革命的含义:
(一)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7世纪末,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资产阶级政体,政局稳定。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26张PPT)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26张PPT)
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的原因
《权利法案》
1.政治基础:英国最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 提供了政治基础。







拥有最大的殖民地

海外贸易
2.经济基础:18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革命。
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
生产领域开始出现的革命性变化: 以“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以 机器生产 取代 手工劳动
19世纪,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轮船的发明----富尔敦(美国)
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
水力
效率提高40倍 水力还受到气候和 季节的限制。
工业革命的进程
18世纪中期,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
优点:不受时空限制,工厂的规模扩大,生产效率提高。

工业革命的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蒸汽时பைடு நூலகம்”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纺织厂
印刷厂
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 化工、冶金、采矿等部门都使使用蒸汽机
2、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3、技术发明多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工业革命的影响
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 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
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工业革命后一
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

《工业革命》PPT课件

《工业革命》PPT课件

哈格里夫斯 手摇纺纱机(珍妮机)——序幕
阿克莱特 克隆普顿
水力纺纱机 水力纺纱厂标志大工厂制的建立
骡机
卡特莱特 自动织布机
瓦特
富尔敦 史蒂芬孙
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 汽船
蒸汽机车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 10

政权


件 直接 原因
资本 劳动力 原料 技术
市场
手工工场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
总结
“蒸汽” 的 工业革命
力量
前提和条件 一个前提、四个条件 主要发明 棉纺织业-动力-交通
生产力
影响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 无论怎样夸大也不 为过。
--斯塔夫理阿诺斯 《全球通史》
生产组织形式 社会关系 英国国际经济地位 世界格局
9
2、工业革命的成就
人物
发明
技术支持 手工工场的发展
劳动力、国内市场 圈地运动
政治保障 1688年“光荣革命”
6
(一一、)“一英大、国工工业“业”大革的工命狂业的飙”前时的提代狂条飙件时:代
1、前提条件: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政治保障)
(2)条件

①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②资本: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了资金来源; 性
7、下列创立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是:
C
A、哈格里夫斯
B、阿克莱特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8、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
C
A、重商主义政策的提出
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创立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ppt课件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ppt课件

根据左边的史料阅 读和课本59页的内容, 思考并回答:哪些条件 使得工业革命首先发生 在英国?(提示:可以 从政治保障、农业发展、 殖民扩张、技术革新、 市场需求等方面去寻找 答案)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1、工业革命的概念: 是由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2、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工业革命后的纺织工厂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2、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大企业间为控制生产和市场
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 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 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
美孚石油公司疯狂并购其他公司
3、社会阶级结构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两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
对立
蒸汽机和电话,分别是哪两个大事的代表性发明?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1)纺织技术
1733年,凯 伊发明飞梭
1785年,卡特莱特 发明水利织布机
1765年,哈格 里夫斯发明珍 妮纺纱机
1769年,阿克莱特 发明水力纺纱机
1779年,科隆普 顿发明骡机
贫富分化严重
材料三: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
年,4605起;1815年,7898起;1825年,14437起;1835年,20731起;1842年达到31309起。不难
发现,在短短37年中,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
生产力的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 空前的经济繁荣。
三 、 工 业 革 命 的 影 响 2、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47张PPT)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47张PPT)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了解或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 2.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3.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提高材料解析能力; 4.分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工厂制度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 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 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 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大国崛起》
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何首先在英 国开展?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 统治的确立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 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 革命。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交通
1807年富尔顿(美)把蒸汽机作动力发明了汽船
人类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富 尔 顿
“克莱蒙特”号蒸汽轮船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交通
1825年 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 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1825年,英国建成 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斯蒂芬森的火车 头拖着一长列客车 和货车前进,时速 达25公里。
市场的逐渐扩大,需求不断增加 ——《共产党宣言》
你知道棉花、羊毛制作成 衣服需要经过哪些工序吗?
纺线
织布
棉纺织业
裁剪
裁剪
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他在机梭底下装上轮子,织工只要拉动 牵引梭子的细绳,就能使机梭飞快地穿过织机下方的木板,把棉线从这 头带到那头。 飞梭将织布的速度提高了3倍多。过去是3个人纺线供一个人织布,现在 是10-15个人纺线才能供应一个人织布。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23张PPT).ppt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23张PPT).ppt
(C )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内燃机
C.发明耐用白炽灯泡
D.改良蒸汽机
3.(2022•山西)19世纪,热力学、电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开始与
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新
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这里所说的“新兴
B 工业部门”有( )
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巩固训练
A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 ( )
A.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2、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
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 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 ——《大国崛起》解说词
九年级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 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原力·动力·张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60、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一部分 原力:时代必然
一、原力:时代必然
材料:“蒸第汽二机次的工吼业声革使命欧、的北发美生、是亚时三代大合洲发力生的变结革果,以改革或
: 工
具特点的

体积 小 ,质量 轻 ,马
动力机大问,效题率,高在。交 通


领 域 内 引煤炭发大了成一就场。变 革 。能源
石油
( 2 ) 带 动 了 相 关 的 新 兴 工交通业 的 发 展 。 ( 推 动 了 石 油 开 采 业蒸的汽机发车展、汽,船加 速 了 石 油工化具学 工 业汽的车、产飞生机、)拖拉机等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

需要更持久、更稳定、能在任何地方、任何季节都能使用的动力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进 蒸汽机
➢ 过程: (1)1782年瓦特改良试制了“复动
式蒸汽机”。 (2)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良的瓦 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
➢ 作用: 产生巨大的动力,解决了生产动
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
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 原因: 为提高效益、加强管理,人们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
➢ 影响: 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1771年, 阿克莱特 在曼彻斯 特开办了 第一家水 力纺纱厂, 成为近代 工厂的开 端。
问题思考:手工工场和工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阶级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
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大,还要多。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材料二:实际上,工业超过农业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压倒贵族地主阶级;大工 业挤垮手工业意味着工厂主排挤商人对生产的控制,因而商业资本让位给工业资本;工 厂的兴起和城市的昌隆则表明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壮大。
交通革新:火车与铁路
①1814年英国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②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造成蒸汽机船。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 制成世界第一艘蒸汽 轮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 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63年世界上最早的地 铁是英国伦敦的大都会 地铁
1825年英国建成世 界上第一条铁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就:
1、开始标志:
珍妮纺纱机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______________” 2、主要发明: 瓦特 蒸汽 时代。 ①1785年,________ 研制成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______ 汽船 ②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_______;1814 年史蒂芬孙发明 ________, 蒸汽机车 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3、完成标志: 1840 年 年前后,英国的___________ 大机器工业 基本上取代了____ _____ 工场手 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 革命。
“蒸汽”的力量
• 高考要求: 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 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线索整理:
1、背景 2、过程 3、工业革命的影响 4、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促进作用




概 念: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 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 生产的革命,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 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
材料七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大洋洲有我们的 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 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 种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初步形成
材料八
到17、18世纪之交,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无论国教或者清 教都无法维持社会的伦理秩序,甚至宗教信仰本身也被怀疑。工人的处境 最糟: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 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妓女5万,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 火执仗地抢劫。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与掠夺
工业革命的影响
经济: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率先完成了从农业 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新的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人类进 入蒸汽时代。②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积 极
社会关系: ① 社会日益分类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 级②欧美国家纷纷进行社会改革③ 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 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对外关系: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社会日益分类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材料五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发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 也谋求参政权和选举权,最终推动了英国的1832年议会改革……德 国、法国、美国也先后进行了社会改革。
欧美国家纷纷进行社会改革
材料六
我们记得,重商主义力求用很多办法来限制工业和商业。 在工厂主看来,这是无法忍受的。因此,有人提出:“听其 自然,随他去吧。” ——海斯等《世界史》 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 竞争、自由贸易。
A.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传统的制造业吸引了投 D.新型工厂制度的产生
5.《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国家 英国 法国 中国 总人口(单位: 农村人口百 万人) 分比 48% 约1 800 75% 约3 600 89% 约4 3200 城市人口百 分比 52% 25% 11%
英国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工厂”? 1、英国生产能力超过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总和 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3、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
表 现:
从材料中概括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 英国,为了夺取更多的 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在 中国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列强随后也蜂拥 而至,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先进的中国 人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们翻译西方书籍,仿制西方炮舰, 开办近代化工厂……受列强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 以产生和发展……
在工业革命冲击下,享乐主义盛行,道德信仰滑坡,贫富 差距拉大,阶级矛盾尖锐,环境污染严重
材料九
出于资本扩张的本性,英国资本家还把目光对准了广大的 亚非拉国家,并借着当时 世界上最强大的 工业力量,最大的 商船队和船坚炮利,英国开始进行更大规模的殖民活动。拼命 争夺工业所需要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强行打开亚非拉许多 国家的大门。
手工生产 手工工场
机器生产 工厂制度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 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 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 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 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 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所需要的条件;(2)并结合四幅图片,分析18世纪的英国 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①在工业革命冲击下,享乐主义盛行,道德信仰滑坡,贫富差距
消 极
拉大,阶级矛盾尖锐,环境污染严重
②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与掠夺
英国为什么会成为 “世界工厂”?
读本179页
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 大增强
措 施:
政治:民主化改革…… 思想: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法制:法制化建设…… 外交: “炮舰政策”…… 文教:兴办教育,传播科技……
1820—1870年英国占世界工业和贸易的比重(%)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丧失了贸易中心地位 D.英国主导了两次工业革命
1、“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 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 办一期黑板报,宣传材料中的“发明”,下列适合的标题 是 A.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来临 2、下图为英国历史上申请专利数的变化状况。导致此现象出现
材料二
工厂大多建立在煤铁产区和那些便于贸易及运输的地点。为 了能够就业,青年人-有时是全家,离开了村舍火小农场,去追随 工厂。 ——海斯等《世界史》
新的组织形式——工厂出现
材料三
时间 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 的比例 22.7 25.5 36.6 44.3 48.3 时间 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 的比例 54 58.3 70.0 78.0 78.9
(1)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3)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资本主义得以产生和发展。
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促进作用 生产力提高——物质条件
工 业 革 命
交通工具——连接纽带
殖民体系——重要保障
初步形成 (标志)
此表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 A.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C.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时间:19世纪中期
标志: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以及中国的“门户开放”
1.下表选自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一书。阅读下 列数据信息,它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年份 占世界工业的比重 占世界贸易的比重
1820
1840 1850 1860 1870
50
45 39 36 32
27
25 22 - 25
1751年 1775年 1811年 1831年 1841年
1851年 1861年 1881年 1901年 1911年
英格兰与威尔士城市化进程表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
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材料四
大工业逐步地彻底地摒弃了手工业生产,从前的大商人,手工工 场变成了工厂主,而手工工场的工人,包买商控制的手工工人,独立 的手工业者,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及大量的新增工人渐渐地都变成了大 工厂的工人。封建地主和一切中间阶层也受到了大机器生产的排挤, 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社会后果,就是建立了以近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 级为主体的社会。 ——刘笑盈《推动历史进城的工业革命》
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 技术、政治保障
材料二
资金、海外市场
海外殖民和贸易
劳动力、国内市场
圈地运动
技术支持
手工工场的发展
政治保障
1688年“光荣革命”
2、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 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技术:手工工场的发展,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技术支持 政治保障: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为资本主义保驾护航,成为英国工业革 命的政治保障。
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大陆均势政策的推行
B.工业革命的发展 D.标准化生产方式的出现
2.《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总人口(单 位:万人)
约1 800 约3 600 约4 3200 城市 人口 百分 比 52% 25% 11%
国家
英国 法国 中国
农村人口百分比
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生铁产量
120
40
21%
20
农业
系列1 系列2
00
80
工业
79%
60
40
棉布产量
15.5 1 1

20 0
煤 产 12.8 量
1
1740年 1850年 1796 1700 年 1 年 1830 2 年 1840年 3
工业革命后,农业、 工业在英国国民经济 中的比重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率先完 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48% 75% 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