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缘政治学

合集下载

地缘政治通俗理解

地缘政治通俗理解

地缘政治通俗理解
1.什么是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竞争。

它是政治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关注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地缘政治的重要性
地缘政治的发展和变化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国际政治中,每个国家都在试图获取最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

因此,地缘政治也经常被用来解释不同国家之间的冲突和合作。

3.地缘政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地缘政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非常大。

地缘政治关系的恶化可能导致战争、恐怖主义和难民潮等问题。

因此,各国政府需要注意和管理地缘政治关系,以维持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4.地缘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友好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制度和较为稳定的政治局势。

地缘政治的恶化可能导致经济的停滞和崩溃,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5.结论
总之,地缘政治是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对国际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各国政府需要掌握和管理好地缘政治关系,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中国地缘政治

中国地缘政治

中国地缘政治中国地缘政治一、地缘政治学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地缘政治学的概念是: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部分,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地缘政治学的特点:1、国际性:指地缘政治主要研究国际上各种政治力量的地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2、整体性:指国际社会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任何国家或地区实力的变化必然影响到整个区域乃至全球力量的平衡。

3、动态性:指地缘政治区域并不是由恒定不变的地形所规定的地理区域,而是一方面由地理所决定,另一方面由实力中心的动态的转移所决定的一些区域。

4、政治性:指地缘政治是为一定阶级、国家以及政治集团服务的(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表现,因而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二、中国东、南、西线地缘政治环境有哪些主要特征?中国东线地缘政治环境主要特征:1、地区经济合作前景广阔A、环黄海渤海经济圈:包括中国辽宁、山东、江苏地区,朝鲜半岛西海岸,日本的九州地区。

这一区域在资金、技术、劳力方面的合作及产业结构及自然资源的分布方面,具有明显的互补性。

B、图们江开发区:图们江是中朝俄之间的界河,三国都有经图们江进出日本海的权利,因而有可能形成为延吉一清津一海参崴的“金三角”,并可能成为与鹿特丹匹敌的国际贸易中心和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

2、地区安全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一是逆流而动的美日军事同盟。

美国利用日本、韩国军事力量,继续推行“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并以“预防性防务”为重点,保持关键地区的军事存在,干涉地区性事务,是影响地区形势缓和的最大不安定因素。

二是扑朔迷离的朝鲜半岛局势。

朝鲜半岛虽有和解的动向,但军事对峙仍然存在,也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不稳定因素。

三是错综复杂的领土领海争端。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东北亚各国间存在着诸多领土领海争端。

如中日钓鱼列岛争端、日俄北方四岛(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归属、日韩独岛争议、中国与日韩关于东海大陆架的划分等。

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
2.制空权的获得是取胜的关键。“掌握制空权,能阻止敌人飞行,同时保持自己飞行”。夺取制空权一般通 过两个途径:①在空中与敌方空军交战而取胜;②摧毁敌方地面空军及其基地。
3.空战中进攻作战是最重要的。空中进攻的目标包括工商业设施、重要公私建筑、运输干线和交通枢纽以及 某些特定的居民区。
总的看来,杜黑的论点主要是围绕“制空权”这个中心主题展开的。事实证明,制空权的确是战争中一个非 常有力的手段,特别是在太空武器飞速发展的今天,杜黑的理论与核时代的战略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
亨廷顿还认为,冷战后将出现一个多极和多文化的国际体系,西方仅为其中之一。西方的文化价值不具普适 性,其影响力已呈下降趋势,因此西方文化缺乏同化、整合其他文化的力量。同时,非西方社会也将越来越伸张 自己的文化价值,拒绝西方强加给它们的文化价值。如果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硬要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价值观, 其结果将适得其反,将会激化矛盾,引起文明冲突。当然,亨氏宣扬他的观点,绝非反对西方文明的统治,他只 是善意地提醒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决策者们,不要被冷战的胜利冲昏头脑,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以免把 战线拉得过长,树敌过多,陷入被动境地。显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并没有摆脱冷战的思维方式,在冷战后西 方国家内部凝聚力下降的情况下,他企图树立起非西方文明作假想敌,以维护西方的内部团结和美国的霸权地位。 《文明的冲突》面世以来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不断恶化的巴以冲突、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特别 是9.11事件)似乎验证了亨氏理论,也使得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再次引起广泛注意。
从以上介绍的几个定义中不难看出,地缘政治学实际上是地理和政治的结合体,故又称地理政治学。它把地 理因素(如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民族、资源、经济实力及战略军备等)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 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及有关国 家的政治行为。

地缘政治概念解释

地缘政治概念解释

地缘政治概念解释地缘政治是指将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结合起来,对国家、地区、集团等的地缘关系、地缘地位、地缘战略等进行研究和评估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从地理和政治、地区和全球、安全和战略、经济和贸易、文化和政治等方面对地缘政治概念进行解释。

1.地理和政治地缘政治中的地理和政治因素是相互关联的。

地理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国土面积、自然资源、地形地貌等,这些因素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治因素包括国家政体、政治制度、政府政策等,这些因素也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可能会影响其对外政策的制定,而政府的政策又可能会影响国内的地缘政治格局。

2.地区和全球地缘政治中的地区和全球概念也是紧密联系的。

地区是指一定地理区域内的一组国家和领土,而全球则是指整个地球上的所有国家和领土。

地缘政治研究的是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关系。

例如,地区合作和全球治理是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概念,而全球化也对地缘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安全和战略地缘政治中的安全和战略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安全是指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立、政治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的状态,而战略则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和策略。

地缘政治中的安全和战略因素常常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等因素可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安全战略。

此外,国防政策和对外战略也是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概念。

4.经济和贸易地缘政治中的经济和贸易因素也是密切相关的。

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等方面的事物,而贸易则是指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

地缘政治中的经济和贸易因素可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

例如,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等因素可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和贸易政策。

此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5.文化和政治地缘政治中的文化和政治因素也是紧密联系的。

地缘政治学知识点

地缘政治学知识点

地缘政治学知识点地缘政治学作为国际关系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各国之间在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在地缘政治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重点介绍几个常见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缘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地缘政治学概念和历史发展地缘政治学是一门研究国家间地理环境对政治行为和国际关系的影响的学科。

其研究范围包括地理位置、资源分布、地缘环境等因素对国家政策制定和国际竞争的影响。

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以美国学者马克思·罗斯托的著作《地缘政治学》为代表,提出了"地理决定论"的思想,强调地缘政治因素对国家政策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地缘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

二、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1.海权与陆权:海权论和陆权论是地缘政治学中的两大基本理论。

海权理论认为海洋是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重要舞台,拥有海洋霸权对于国家的实力和声望至关重要;陆权理论则认为陆地资源和地理位置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同样重要,国家的实力可以通过扩张领土和控制地理要道来实现。

2.中心论和周边论:中心论强调国家核心地区的地缘政治重要性,主张国家应该保护和巩固核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周边论则关注国家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主张国家应该通过影响周边地区的政治局势来保障自身利益。

3.地缘政治竞争:地缘政治学强调各国在地理环境下的政治竞争和地缘冲突,国际关系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的竞争,更是地缘政治地位和战略利益的争夺。

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往往是制约国际关系稳定和和平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地缘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地缘政治格局分析:地缘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分析全球和地区范围内的地缘政治格局,揭示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缘政治力量对比,为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2.地缘政治风险评估: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评估各种地缘政治风险对国际关系和国家发展的影响,包括地缘政治因素对全球化、金融市场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地缘政治知识点总结

地缘政治知识点总结

地缘政治知识点总结一、地缘政治的基本概念地缘政治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地理环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以及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地缘政治理论认为,国家的地理位置、地缘环境和地缘关系对国家的政治行为、国家间的冲突与合作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地缘政治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环境、地缘政治关系等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为地缘政治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地缘政治学是研究国家地理环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和国际政治地理格局的学科。

它包括对地理环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地缘政治关系的研究和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分析。

地缘政治环境是指国际政治行为中的地理环境因素,包括地缘位置、地缘环境和地缘资源。

地缘政治关系是指不同国家之间基于地理位置、地缘环境和地缘资源之间的交往关系,这种关系对国家政策和国际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二、地缘政治的主要理论地缘政治理论主要包括心地理学说、地缘争端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和海权理论等。

心地理学说是由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哈尔福德·马基达提出的,他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政治中心,周围是一系列环绕着中心的地缘环境分区。

地缘争端理论则是指国家之间因为地缘因素而产生争端和冲突。

核心-边缘理论是指世界上的地缘环境分为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核心地区具有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而边缘地区则处于政治、经济和地理上的边缘地位。

海权理论则是强调对海洋资源和海洋交通线的控制对国家的地缘政治地位具有重要影响。

三、世界各大洲的地缘政治分析1. 亚洲地缘政治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大洲,地缘政治格局复杂。

在东亚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存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

南亚地区的巴基斯坦、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也存在地缘政治上的矛盾和冲突。

中亚地区则是世界上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地缘政治格局也备受关注。

2. 欧洲地缘政治欧洲是世界上经济发达、政治稳定的地区,但地缘政治格局复杂。

欧盟国家之间存在政治和经济竞争,东欧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备受关注。

浅谈地缘政治学

浅谈地缘政治学

浅谈地缘政治学姓名:关秀玉学号:2012511153年级:2012级地理科学摘要:地缘政治学从现实角度来理解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术语,因此我主要从地理与政治、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与地缘政治学三个视角阐述了地缘政治学的不同内涵。

根据国内外有关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学术资料,把地缘政治学的理论演变归纳为五个时间段,并对每个时间段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介绍、梳理和评价,有助于人们较系统地认识该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地缘政治学地理学政治地理一、地缘政治学的涵义界定地缘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地理学中创立较早、影响较大的核心理论。

它历经兴衰,至今仍通行于西方世界,成为各国制定国防和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

"地缘政治学"一词最早由瑞典政治地理学家哲伦(1864- 1922)在所著《论国家》(1917)一书中提出。

他将地缘政治学定义为"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着重研究国家形成、发展和衰亡的规律。

地缘政治学是地理和政治的结合体,又称为地理政治学。

它关注地理学对国际政治的特征、历史、结构,尤其是与他国关系的影响,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者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以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地缘政治学涵义的理解,我把地缘政治学归纳为以下三个视角:1.政治与地理英国学者奥沙利文(Patrick O‟Sullivan)强调地理因素对政治的影响,他认为,各国之间冲突的基本量度是地理性的,geopolitics“研究的是权力的行使者之间的地理关系,他们或是国家的统治者或是跨国集团的领导人”。

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策有相当的影响。

强调地理因素对政治的影响是国内外学者的主流观点,地缘政治学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政治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地理的政治化和政治的地理化过程,它突出了地理或地理空间因素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是一种探讨个人、组织或团体,因为空间分布等的地理因素,经营政治的手段及方法。

目前用于军事、外交等战略分析方面较多。

常常以地理因素为底,经济,社会,军事,外交,历史,政治等为面进行分析。

是西方国家制定国家政治、军事战略和对外政策的一种理论依据。

地缘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末,1897年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在其《政治地理学》一书中,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

发表了“生存空间论”一文,认为国家就象有机体一样有兴盛、衰亡的过程,国家的兴盛需要有广阔空间。

1917年瑞典政治地理学家R·谢伦接受了拉采尔的思想,首次提出了地缘政治学一词。

德国的K·豪斯霍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提出德国缺乏必要的生存空间和足够的自然资源,主张重新分配世界领土,而战争是解决生存空间的唯一途径等错误的地缘政治论点,为德国法西斯的扩张服务,遭到地理学界的摈弃,并因此使地缘政治学一度声名狼藉。

地缘政治学从其产生到现在形成主要的理论有:1890年美国海军理论家A·T·马汉,在其《海权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的“制海权”理论,他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

1914年英国地理学家H·J·麦金德提出的“大陆心脏说”,认为谁控制东欧,谁就能统治亚欧大陆心脏,谁控制亚欧大陆地带,谁就能统治世界岛,从而主宰世界。

被称之为“陆权派”,代表作是《历史的地理枢纽》。

40年代,美国国际关系学者斯皮克曼又提出了“边缘地带说”,成为“陆权论”的又一派理论。

50年代,美国战略学家,A·塞维尔斯基根据北极地区处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空军日益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制空权”的理论,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S·B·科恩提出了地缘政治战略区模型。

凡此种种地缘政治观点,都过分突出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或某一地区的重要性,并夸大为控制了某一地区就能支配全球,进而要采取相应的战略以达到他们国家称霸世界的企图。

什么是地缘政治学?它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是什么?

什么是地缘政治学?它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是什么?

什么是地缘政治学?它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是什么?
地缘政治学是一门研究地理、政治和经济等相互关联的学科,它探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国家之间的关系,并对人类社会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三个角度探讨地缘政治学。

一、地缘政治学的起源和发展
地缘政治学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拉策尔提出,他于1916年出版了《欧洲的地缘政治》一书,正式奠定了地缘政治学这一学科的基础。

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哈佛·麦基达创立了世界地缘政治学会,并将其发扬光大,使地缘政治学这一学科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

二、地缘政治学的核心思想
地缘政治学的核心思想是,国家的政治地位和国际关系发展受地形、环境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这一学科侧重于地理分析,通过研究地区内部的地理、政治和经济地位,预测国家之间政治利益和战略性。

三、地缘政治学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地缘政治学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表现在:
1. 地缘政治学的理论模型对冷战时期的战略和政策制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时期,美苏两大国,延伸对比中欧互相起着实际作用的力量实例在地缘政治学的帮助下解决。

2. 地缘政治学进一步解释了国家之间在含水
、能源和通讯技术等资源的获取上的竞争,以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战略的成为地缘政治学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

3. 地缘政治学成为国别地理、国别经济、国际关系的的重要辅助,加深了对各种历史事件和政治事件的理解,促进各个国家间互相理解。

地缘政治学的研究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国际政治竞争的本质,更加普及了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领域的知识,从中可以看出其对人类文明和发展的贡献。

地缘政治基本内涵

地缘政治基本内涵

地缘政治基本内涵
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
政治格局的相互作用,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内的政治行为和国
际关系。

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环境对政治的影响:地缘政治认为地理环境是影响政治行
为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地形、气候、资源等地理因素
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和军事实力,从而影响其政治地位和国
际影响力。

2. 地缘政治格局:地缘政治格局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关系的总体格局。

地缘政治理论认为,地缘政治格局是由
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3. 地缘政治战略:地缘政治战略是指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的地缘
政治地位和利益,制定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战略。

地缘政治
战略的目标是通过控制地理环境和政治格局,实现国家或地区的政治
和经济利益。

4. 地缘政治冲突:地缘政治冲突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地缘政
治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而产生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冲突。

地缘政治冲
突是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影响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
格局的演变。

地缘政治是一种从地理角度出发,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内政治行为和国际关系的理论。

它强调地理环境和政治格局的相互作用,
以及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利益制定战略的重要性。

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百科名片地缘政治地缘政治(geopolitics),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

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

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

目录基本信息主要影响主要作用政治方面展开基本信息主要影响主要作用政治方面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简介美元贬值、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政治地理学的一种理论。

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策有相当的影响。

地缘政治学渊源于政治地理学。

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在1897年发表的《政治地理学》一书中,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以后又发表有关“生存空间论”的论文,把C.R.达尔文的物竞天择、优生劣汰的生物概念应用到国家的成长和发展上,认为国家像有机体一样有兴盛、衰亡的过程,国家的兴盛需要广阔的空间。

瑞典学者R.谢伦接受了拉采尔的思想,于1917年发表的《作为生命形态的国家》一书中提出地缘政治学这一名词。

他认为一个国家成为世界强国的条件是:广阔的空间、对全体国民的控制和自由的活动权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学者K.豪斯霍弗利用和歪曲国家有机说和生存空间论以及英国地理学家H.J.麦金德的陆心说,为纳粹德国侵略扩张服务。

他认为德国缺乏必需的生存空间和足够的自然资源,主张重新分配世界领土,而战争是解决生存空间的唯一方法。

此外,他把世界划分为几个泛区域,其中整个欧洲、非洲和亚洲西部广大地区作为属于德国势力范围的泛欧区,德国是该泛区域的核心。

由于他把地缘政治学与A.希特勒的第三帝国联在一起,致使地缘政治学名声不好而一度衰落。

1960年L.K.D.克里斯托夫提出应当恢复作为科学的地缘政治学的声誉,认为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学与政治地理学之间的媒介,其研究应当对自然环境对政治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

浅谈中国地缘政治和周边安全形势

浅谈中国地缘政治和周边安全形势

浅谈中国地缘政治和周边安全形势中国周边安全形势39041216陆瑞枫提到中国的发展,大家都是一脸的欣喜,而中国一直自称和平崛起。

不过,邻国们怎么看,就是另一说了。

地缘政治地缘政治,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

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

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策有相当的影响。

那么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周边地缘政治情况。

中国处于亚洲大陆的东部,与多个陆地国家为邻。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而今的中国,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有着不少纠葛,南海争端,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中印边界争端,中越边界争端,诸多的现实问题。

中国政府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发展。

除了相邻国家多,关系复杂外,更不利的是中国与多个强国为邻。

主要是日本、俄罗斯、印度。

按照国际关系学的理论,一旦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差距越小,相近力量的国家的安全感就越小。

如果两个国家本来存在比较具体的现实的冲突的话,那么两国想要进行有效的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于中国来说,同俄罗斯有着根深蒂固的猜疑,同印度有着现实的边界冲突,同日本在钓鱼岛、在地区事务的诸多方面都存在争议。

使得亚洲地区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的地缘位置,确实是“四战之地”,中国处于东亚大陆的中心位置,东北面和北面是俄罗斯,西面是一直要与中国争个高下的印度,南面有对中国的崛起深感忧惧的东盟,特别是素有排华传统的印度尼西亚,运输资源命脉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掌握在新加坡手中。

东面是对中国深怀戒心的韩国(甚至朝鲜),至于再往东的日本……而在大洋的彼岸,美国正殚精竭虑地阻遏中国的崛起。

中国在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的同时还要发展自己的海军力量。

地缘政治理论

地缘政治理论

浅析地缘政治理论【摘要】地缘政治有多重涵义,本文概括为地缘政治学理论、地缘政治要素和地缘政治活动三个方面。

地缘政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海权论”、“陆权论”、“边缘地带论”等影响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理论。

地缘政治理论塑造国家安全战略制定者的思维,是国家制定对外安全战略的重要依据,地缘政治活动构成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

【关键词】地缘政治;涵义;理论一、地缘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一)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是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对一国的政治和内外政策,或对国际政治进行研究的科学。

这个词作为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哥德堡大学政治学教授基伦(瑞典)在其所著的《生存形态的国家》提出的,目的是用地理环境来说明政治现象与事件。

直到上世纪70、80年代地缘政治在美国重新崛起,成为表述世界战略形势与关系的简明之词和流行语。

综合各方面,地缘政治是指政治行为体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控制,来实现以权力、利益、安全为核心的特定权利,并借助地理环境展开竞争与协调的过程及其形成的空间关系。

(二)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地理学的体系中首先可以分为区域地理学和系统地理学两大分支,而在系统地理学中,又分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个分支。

在自然地理学中,又可分为地貌学、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等。

人文地理学又可分为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

政治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上政治的地域分异的科学,研究国家的划分、类型、领土、政治地理位置、国家间的关系、国家内的行政区划分、边界等内容。

地缘政治学研究的落脚点是政治行为过程及其空间表现形式,地理环境只不过提供了政治行为实施的空间,并对政治行为追求的目的,如领土、人口、资源、基地、要塞等空间化目标起约束作用。

地缘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政治计量学、政治文化学、政治心理学、政治权力学、国际政治学等一样属于政治学的分支学科。

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联系与区别:尽管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内容有交叉,方法有相同或相近之处,根据各自理论可能得出相同的空间关系、地理格局结论,但他们的落脚点不同,前者是政治的地域分异,后者是空间关系体现出的政治博弈过程及结局。

地缘政治是什么意思?地缘政治环境是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决定因素

地缘政治是什么意思?地缘政治环境是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决定因素

地缘政治是什么意思?地缘政治环境是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决定因素地缘政治是地理和政治的结合体,又称为地理政治学。

它关注地理学对国际政治的特征丶历史丶结构,尤其是与他国关系的影响,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者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以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牵涉地理位置丶气候环境丶人口丶天然资源等地理及地域因素,对国家外交丶政治丶军事丶经济等政策的影响。

以往倾向於分析各国的政治及军事状况,但在和平时期,地缘分析视角也可以应用在经济分析,典型的例子有美国斯皮克曼所著的《和平地理学》(TheGeography of the Peace)。

以下介绍地缘政治几种主要的理论:海权论:代表人物马汉「海权论」最先是由美国海军史学家马汉在1890年提出的,发表其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

他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分析国家的力量时首先应重视海洋。

主要论点包括:来源:《谁在世界中心》温骏轩著,8-9页。

1. 谁掌握了世界核心的航道丶运河和航线,谁就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2. 谁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谁就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3. 谁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谁就控制了全世界陆权论:代表人物麦金德19世纪末,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陆地机械运输革命的发生,使海权逐步让位於陆权。

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在1904年发表《历史的地理枢纽》论文,首次提出了「陆权论」:尽管海权强国占过优势,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由於陆权国家人力和物力资源丰富,并且交通日益改善,海权国家终将被陆权国家所压制。

欧丶亚丶非三洲由於陆上交通发达组成「世界岛」,占据东欧是控制心脏地带的关键,并把他的全球战略思想归纳成著名的三段警句:1. 谁统治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带2. 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3. 谁统治世界岛,谁就控制了全世界空權論:代表人物杜黑意大利空军战略理论家杜黑,把地理环境与战略结合在一起研究在1921年发表了《制空论》,强调空权是施展於空中,能够飞越地面的武力,所以足以使海面与陆面武力屈服。

浅谈中国地缘政治

浅谈中国地缘政治

浅谈中国地缘政治会计学孙毅弘地缘政治(geopolitics),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

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

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其地缘政治也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的地缘政治有其主要的几个主要任务,维护内部的民族团结统一便是其一。

中国的心脏地带位于国土的东南部,新疆、西藏及东北三省和内蒙古成为与邻国交界的缓冲区,直接与其他国家的接壤,并且这些省份又同时是中国少数名族聚集的省份,维护民族内部的团结统一变的至关重要。

东北三省与俄罗斯及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相接壤,相对处于稳定的状态。

而新疆与中亚的许多国家接壤,民众多信奉伊斯兰教者也不在少数,部分宗教极端分子与恐怖主义势力企图分裂新疆来打击中国,所以对新疆问题应始终保持高度重视,加强新疆的防卫反恐工作。

中国在陆地地缘政治上,一贯占有主动权,与周边国家都保持着不错的睦邻友好关系,但其中也不乏有冲突,譬如中越,中印都存在着边界冲突,所以对内陆地缘不应放松警惕,要积极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同时有效的加强对缓冲区的防卫与控制。

新时期的中国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来自海洋的威胁,众所周知,中国拥有较长的海岸线,拥有众多附属岛屿和岛礁,但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的海防是较弱的。

在黄海海域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中日两国在二战后一直存在着各种争端,如近期比较受关注的钓鱼岛问题等,日本一直觊觎着中国的领土,期间的冲突也不在少数。

而美国无疑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威胁,自奥巴马政府宣布美国将重返亚太之后,美国加紧了对中国南海的监控,太平洋第七舰队久久在南海周围巡视,卫星与无人机更是频繁的在南海上空巡逻,日前奥巴马宣布《美日安保协定》对钓鱼岛也适用无疑更加加剧了这种紧张的关系,美日也多次进行军演和登岛演练。

而在南沙群岛,中国的岛礁和渔民也经常遭到越南、菲律宾等国船只的骚扰,并且有多处岛礁实际被境外的武装份子所控制。

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

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

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地缘政治学是研究国际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将地理学与政治学相结合,探讨国际政治中地理因素对国家利益和国际冲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地缘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地缘政治学的定义和起源地缘政治学是20世纪初出现的学科,它由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策尔提出并发展起来。

地缘政治学关注的是国家之间的地理因素对政治和安全的影响。

它认为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水源、交通线路等因素会影响国家的决策和行动。

地理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地理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地理位置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安全性。

如果一个国家邻近战略要地或重要水域,其安全形势可能更加紧张,因为其边境易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

另外,地理位置还可以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具有良好的港口和交通线路的国家通常能够更便利地进行贸易和物资输送,从而拥有更强大的经济实力。

其次,地理环境对国家的资源获取和利用也有重要影响。

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在国际关系中通常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例如,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发展经济,同时也能够通过资源垄断来施加影响力。

此外,地理环境还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农业生产能力和水资源状况,这些因素会对国家的自给自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最后,地理因素还可以影响国际关系中的冲突和合作。

资源分布的不均衡、领土争端、边界争议等问题都与地理因素密切相关。

同时,地缘政治学也研究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和合作的战略。

例如,国家之间争夺控制海洋资源权益的竞争,或是通过建立地缘政治联盟来维护共同利益和安全。

地缘政治学的重要性地缘政治学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来分析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研究地缘政治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政治的动态和国际关系的演变。

其次,地缘政治学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指导。

了解地理因素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性,政府可以更明智地制定战略和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利益。

地缘政治学的理论综述

地缘政治学的理论综述

地缘政治学的理论综述【摘要】地缘政治学作为研究国际关系中地缘关系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通过对地缘政治学的理论综述,深入探讨了其起源和发展、基本概念、主要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地缘政治学不仅可以解释国际政治中的地缘关系,还可以指导政府制定外交政策和国际合作。

未来,地缘政治学将继续发展,其研究领域和深度将进一步扩展。

地缘政治学不仅具有理论和学术意义,更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升了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地缘政治学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其研究将对世界格局和国际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地缘政治学、理论、起源、发展、基本概念、主要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应用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现实意义、重要性1. 引言1.1 地缘政治学的理论综述地缘政治学是一门研究地缘关系和国际政治互动的学科,涉及国家之间的地理因素、政治动态和国际关系。

本文将对地缘政治学的理论进行综述,探讨其起源、基本概念、主要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地缘政治学的理论体系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形成,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地缘政治学之父海耶克的著作。

地缘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缘关系、地缘因素、地缘政策等,这些概念构成了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基础。

在地缘政治学的主要理论观点中,有实用主义、地缘决定论、地缘环境论等不同学派,它们对国家政治决策和国际关系产生影响。

地缘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地缘政治分析等,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研究国际政治。

地缘政治学的应用领域涵盖国际安全、国际贸易、国际环境等多个领域,为政府决策和国际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地缘政治学将继续关注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地缘关系演变等问题,为国际政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地缘政治学的现实意义在于帮助国家制定地缘政策、保障国家利益,促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

哲伦的新创
地缘政治学”一词,是瑞典政治学家哲伦(1864—1922)的新创。他利用拉采尔关于有机体的国家论发展了地缘政治学,认为国家的行为应被看作是一种竞争力量,必然的结果就是少数强大的吞并弱小的,这是竞争中的永恒规律。这样,力量因素就成了国家的决定因素,只有大国强国才能影响大陆及全球的政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哲伦对沙皇俄国向外扩张的趋势而对他的祖国瑞典所产生的危险忧心忡忡。在他看来,瑞典所在的斯堪的纳维亚集团根本无力挽救这种趋势。解决办法是祈求德国老帝国能够成为未来德国——北欧集团的中心,从而维护欧洲中心的稳定。他在《现代的诸列强》(1914)中明确提出,德国向外侵略是“人类的使命的责任”,认为德国海陆兼备,这是争夺世界强国地位最有利的条件。哲伦的这种思想与以后德国的侵略扩张意图不谋而合,从而成为第三帝国地缘政治学派的奠基人。
4.有机体是生长的,国家也是不断生长的,一个国家必然和一些简单的有机体一样地生长或老死,而不可能停滞不前。当一个国家侵占别国领土时,就是其内部生长力的反映,强大的国家必须有生长的空间。空间有机体的国家存在自然的增长趋势,如果没有强大的邻国给予有效的反对,它就会超越这些界限。
因此,有人把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的运动论归结为“国家有机体”、“生存空间”和“边疆动态论”的统一体。拉采尔的政治地理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久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影响尤为突出。尽管他并未提出“地缘政治学”这一概念,但后人还是根据拉采尔的国家理论确认他为地缘政治学的鼻祖纪末,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陆地机械运输革命的发生,使海权逐步让位于陆权。最早阐述这一观点的是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1861—1947),他曾任牛津大学地理学教授和皇家地理学会会员。麦金德一生从事教育和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对国际和各国局势的变化的历史观察和思考,寻找一种“至少能表明世界历史中某些地理因素的公式”,而“这个公式具有透视国际政治中的一些对抗势力的实用价值”。1904年,他在皇家地理学会宣读了《历史的地理枢纽》这篇著名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心脏地带”这一战略概念,成为第一个以全球战略观点来分析世界政治力量的人。此后,麦金德又分别于1919年和1943年发表了《民主的理想和现实》和《全世界赢得和平》两篇论文,对他的理论进行了论证。在麦金德看来,整个世界的历史就是大陆强国和海洋强国相互斗争的历史,尽管海权强国占过优势,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由于陆权国家人力和物力资源丰富,并且交通日益改善,海权国家终将被陆权国家所压制。因此他提出,世界力量重心所在的欧、亚、非三洲由于陆上交通发达,已变成一个世界岛;世界岛的中心位于欧亚大陆中部的心脏地带,其范围大致西起东欧,东至中西伯利亚和蒙古,南起小亚细亚、亚美尼亚、波斯和中国的西藏,北至北冰洋。其外围则依距离的远近和人力,除东欧这个门户外,其余方向海权国家均不易进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堡垒,而占据心脏地带的国家却屡屡向欧亚大陆边缘地带扩张。据此,麦金德断言,占据东欧是控制心脏地带的关键,并把他的全球战略思想归纳成著名的三段警句:

浅析地缘政治学对日本侵华的影响

浅析地缘政治学对日本侵华的影响

浅析地缘政治学对日本侵华的影响连江五中历史组肖友保中文摘要20世纪地缘政治学对日本侵华的动机、策略、结果等影响深远。

1895年甲午战争前的东亚一直是中国占主导地位,日本明治维新后,随着军事实力的增长和“地缘野心的膨胀”,日本开始挑战中国在本地区的主导地位。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占据欧亚大陆半壁江山,既有“世界心脏地带”的一部分,又有“边缘地带”——欧亚沿海陆地的一部分,而这些部分正是日本称霸亚太地区甚或世界的“兵家必争之地”。

于是仅因客观原因的地理存在,中国即被一心想统领亚太甚或世界的日本视为当然的对手。

在欧亚大陆,中国是唯一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及俄罗斯(苏联)直接为邻的国家,其辽阔的幅员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能够严重影响日本全球性或地区性利益的地缘政治大国。

至此,以中国为中心目标,以朝鲜,台湾和东南亚为两翼,以控制欧亚大陆东部边缘地带为重心,进而掌控中国东北(满蒙)和俄罗斯(苏联)的西伯利亚等“心脏地带”,从而称霸亚太或世界,成为日本的对外战略。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日本帝国主义可谓费尽心思,图谋已久。

但由于日本实力与先北进,北进受挫后又以南下促北进即想以海权促陆权的发展,突出陆权的地缘政治战略目标相差甚远,最终称霸亚太或世界的美梦还是功亏一篑。

关键词:地缘政治学陆权论海权论大陆政策海洋政策The Influence Of Geopolitics Upon Japan InvadingChina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Geopolitics on the motivations, strategies and results that Japan invaded China were profound in 20 century. China was in holding sway in Eastern Asia before jia-wu war on 1895.After Meiji reform in Japan, with the growth of military resource and the expedition of geopolitical ambition, Japan began to challenge Chinese station in the areas. In geopolitics terms, China was in half of the country in Eurasia, not only was in a measure of heartland of the land in the word, but also in a measure of borderland of the land along a coast in Eurasia. These parts werepoints of battle which (where) Japan wanted to dominate the Asia-Pacific even the world. On objective geographic causes, China was regarded as an opponent by Japan. In Eurasia, China is exclusive country adjacent to Northeast Asia, Southeast Asia, Central Asia and Russia (soviets). For its vast extent of territory and peculiar geographical position, China is a geopolitical big power which can affect Japanese worldwide or regional interests. By this time, the foreign policy of Japan came into being: China was centered on the chief object; Korea, 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 were looked as two flank; Controlling the east borderland in Eurasia was regarded as center of gravity; Dominating the heartland of northeast China (Man-meng) and Siberia of Russia (Soviet Union) was its further intention; if all these were finished, Japan could dominate the Asia-Pacific even the world. In order to finish its target, Japanese imperialism makes an all-out attempt, conspires for ages. But, because the Japanese strength wa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its geopolitical strategic objective that sea power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power, that Southing promoted Northing frustrated. Finally, its dreams ruined.Key Words: Geopolitics land Power theory Sea Power theory continent Policy Marine Policy一、地缘政治理论过去人们研究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因主要关注点是日益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空前激化的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缘政治学姓名:关秀玉学号:2012511153年级:2012级地理科学摘要:地缘政治学从现实角度来理解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术语,因此我主要从地理与政治、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与地缘政治学三个视角阐述了地缘政治学的不同内涵。

根据国内外有关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学术资料,把地缘政治学的理论演变归纳为五个时间段,并对每个时间段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介绍、梳理和评价,有助于人们较系统地认识该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地缘政治学地理学政治地理一、地缘政治学的涵义界定地缘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地理学中创立较早、影响较大的核心理论。

它历经兴衰,至今仍通行于西方世界,成为各国制定国防和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

"地缘政治学"一词最早由瑞典政治地理学家哲伦(1864- 1922)在所著《论国家》(1917)一书中提出。

他将地缘政治学定义为"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着重研究国家形成、发展和衰亡的规律。

地缘政治学是地理和政治的结合体,又称为地理政治学。

它关注地理学对国际政治的特征、历史、结构,尤其是与他国关系的影响,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者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以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地缘政治学涵义的理解,我把地缘政治学归纳为以下三个视角:1.政治与地理英国学者奥沙利文(Patrick O’Sullivan)强调地理因素对政治的影响,他认为,各国之间冲突的基本量度是地理性的,geopolitics“研究的是权力的行使者之间的地理关系,他们或是国家的统治者或是跨国集团的领导人”。

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策有相当的影响。

强调地理因素对政治的影响是国内外学者的主流观点,地缘政治学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政治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地理的政治化和政治的地理化过程,它突出了地理或地理空间因素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2.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对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术界有很多争议。

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把geopolitics定义为地缘政治学,认为“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种理论”;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夫认为地缘政治学等同于政治地理学,“地缘政治学与政治地理学之间,在研究方法和分支学科上没有什么根本不同”;阿部市五郎认为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是有区别的,“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虽同样是以国家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

前者为地理学,属人文地理;后者为国家科学,应属政治学”。

3.地缘政治与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是一种探讨个人、组织或团体,因为空间分布等的地理因素,经营政治的手段及方法。

目前用于军事、外交等战略分析方面较多。

常常以地理因素为底,经济,社会,军事,外交,历史,政治等为面进行分析。

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英文“geopolitics”既指地缘政治理论又指地缘政治现实,地缘政治不等同于地缘政治学。

我国学者陆俊元认为地缘政治学是地缘政治的一部分,广义的“地缘政治”,包含了地缘政治现实和地缘政治学两个方面;狭义的“地缘政治”指地缘政治现实。

二、地缘政治学的理论演变1.西方地缘政治学的理论演变(1)产生期地缘政治学思想产生于1897年,拉策尔(Friedrich Ratzel)在1897年完成的《政治地理学》一书被公认为地缘政治学的奠基之作,他是真正的“地缘政治学之父”。

但地缘政治学理论产生于1916年,“‘地缘政治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契伦(Rudolf Kjellen)教授所著的《生存形态的国家》(1916)一书中。

书中,他吸收拉策尔的‘国家有机体’和‘生存空间’理论,提出了用地理环境来说明政治现象与事件的地缘政治学理论”。

(2)繁荣期1918年—1945年前后是地缘政治学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经典理论,包括海权论、陆权论、空权论等。

《海权论》于1890年在美国出版,是马汉海权理论的第一部成功之作。

《海权论》一出版即引起关注,美国、日本、德国与前苏联等国都先后将其作为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方向指导。

中国当前严峻的海权形势已成为国人的共识。

中国要崛起,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打破海上的枷锁,真正走向全球的广阔世界。

制海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希望我们精心再版的这本《海权论》,能够让每位读者认清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所面临的重重压力。

并指导中国走向破冰和辉煌,让你对中国的未来不再迷茫。

陆权论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

一战前夕,著名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将目光投向辽阔的欧亚大陆,第一个区分了陆权与海权的观念,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

"陆权论"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就有了著名的麦氏三段论式的政治咒语:"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

作为对麦金德的地缘政治观的发展,著名美国地缘政治学家斯皮克曼则在其《和平地理学》中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

他认为,"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着世界的命运"。

在麦金德看来,整个世界的历史就是大陆强国和海洋强国相互斗争的历史,尽管海权强国占过优势,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由于陆权国家人力和物力资源丰富,并且交通日益改善,海权国家终将被陆权国家所压制。

因此他提出,世界力量重心所在的欧、亚、非三洲由于陆上交通发达,已变成一个世界岛;世界岛的中心位于欧亚大陆中部的心脏地带,其范围大致西起东欧,东至中西伯利亚和蒙古,南起小亚细亚、亚美尼亚、波斯和中国的西藏,北至北冰洋。

其外围则依距离的远近和人力,除东欧这个门户外,其余方向海权国家均不易进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堡垒,而占据心脏地带的国家却屡屡向欧亚大陆边缘地带扩张。

据此,麦金德断言,占据东欧是控制心脏地带的关键,并把他的全球战略思想归纳成著名的三段警句:谁统治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控制了全世界。

空权论是空军狂轰滥炸取胜的军事学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空军出现了,各国参战的飞机有两万多架,在战场上大出风头,可是那时空军只是附属于陆军和海军的一部分,不是独立的军种。

意大利的军事家朱里奥•杜黑(Giulio Douhet)是空权论的创始人,他在1921年出版的《制空权》一书中提到,“航空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活动领域——空中领域,结果就必然形成一个新的战场”。

他认为,独立空军的重要性将迅速增大,而陆军和海军的重要性将相应减小,空中战场是决定性战场。

(3)低迷期1945年-1976年前后是地缘政治学的低迷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玷污的地缘政治研究沉寂多时。

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解释世界形势的理论需求将地缘政治学重新唤上学术舞台”。

德国人K.豪斯霍弗(Karl Haushofer)是地缘政治学衰落的始作俑者,他曾经利用和歪曲国家有机说和生存空间论以及陆心说,把地缘政治学与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联在一起,导致在二战后约30年时间里地缘政治学在学界遭唾弃,一度处于低迷状态。

(4)复兴期地缘政治学的复兴始于1976年。

1976年元月,一份全新的地理学杂志《希罗多德杂志》在法国巴黎出版,法国地理学教授Y.拉考斯特(Yves Lacoste)是该杂志的编辑,他把《希罗多德杂志》的副标题定为:“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评论”。

从此,地缘政治学复活了。

几乎在同一时期,地缘政治学说由美国政治家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将其引进美国有关外交政策的论述中,此后,地缘政治学成为美国的政治和国际关系词汇。

到了20世纪80年代,地缘政治学这一术语开始被学者们广泛使用。

(5)新发展期1992年前后,地缘政治学开始获得新的发展。

到1992年,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日的致辞中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获得了新的发展,新地缘政治应运而生”。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展开,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

在变得相互依存的国际关系中,世界已经形成一个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相互交融的文明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尽管国家间的竞争仍然存在,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扩张领土和争夺势力范围的得失较量的零和关系,而是在良性竞争中求得共同的安全与繁荣。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逐步从地缘政治学向地缘经济学发展。

爱德华.卢特沃克(Edward N.Luttwak)在《面临危险的美国之梦》(1993)中提到,“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利益,世界资源和世界市场成为国家之间争夺的焦点,地缘政治角逐正逐渐让位于地缘经济角逐”。

地缘政治学的曲折经历丰富了它在每个阶段的内容,每个阶段的理论积淀推动了地缘政治学的发展。

海权论、陆权论和空权论的出现逐渐催生了世界各国海军、陆军和空军的崛起,地缘政治学的研究扩大到地面和空中空间的结合。

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的激烈竞争渐渐上升为世界的主旋律,对地缘经济学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核心主题。

2.国内地缘政治学的研究概况我国掀起学习与研究地缘政治学的热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起。

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新地缘政治的研究也受到国内很多学者的追捧。

学者倪世雄认为,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传统地缘政治学提出的‘世界是由正在扩张和收缩的空间集团和领土单位组成’的基本假设,已变得陈旧而过时了,需要有一种新的地缘政治来替代它。

”内涵上,地缘政治学已经不再仅仅把军事、安全等问题作为研究议题,而是把经济、文化等问题纳入研究议程,分别形成了地缘经济理论和地缘文化理论。

外延上,地缘政治学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国家及其周边而是延伸到国家所在的整个地区乃至全球。

三、结语纵观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产生期、辉煌期、低迷期、复兴期和新发展期这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国内外学者都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对地缘政治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有从地理与政治、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与地缘政治学的视角分析地缘政治的内涵;有从陆权论出发,分析陆地空间对大国的影响;有以二分论的模式分析地缘政治;有冲突性与联合性的分析视角等等,正是国内外学者的努力付出,地缘政治的研究才会硕果累累,地缘政治学才会进入新的研究领域。

当今,新地缘政治学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地缘政治理念,它否定了以扩大权势和领土扩张为主题的传统地缘政治观,批判了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强调平等与自主的国际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