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媒介经济学_还是_传媒经济学_丁和根

合集下载

周鸿铎《传媒经济学教程》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传媒经济学研究)【圣才出品】

周鸿铎《传媒经济学教程》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传媒经济学研究)【圣才出品】

第二章 传媒经济学研究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传媒经济学1.一传媒经济学是一种边缘学科(1)边缘学科的定义边缘学科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之间的交叉地带形成的一种新兴学科。

(2)传媒经济学是边缘学科传媒经济学是在与经济学、新闻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地带产生的一种应用性新学科。

传媒经济理论的产生,不仅拓宽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而且为经济学、新闻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

传媒经济学是一种边缘学科 传媒经济学传媒经济理论体系传媒经济学的对象传媒经济学的意义传媒经济学的对象 我国传播学的研究的两种倾向 传媒经济理论是不是我国传播学发挥作用的支点 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其意义主要表现在 “报业经济”、“广播电视经济”概念的提出 “广播电视也是生产力”的命题 传媒经济学的探索过程 广播电视媒介经济属性探讨 应用传播学体系传媒经济新理论的推广传媒经济效果 传播效果的定量分析传媒经济学效果 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的方法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传媒经济学研究①传媒经济学是传播学与经济学之间相交叉的产物。

②传媒经济是经济学与新闻学相交叉的产物。

③传媒经济是经济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3)边缘学科的属性对传媒经济研究的要求传媒经济作为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边缘学科,要求传媒经济的研究者和传媒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必须具有交叉型的知识结构,否则,是难以准确地把握传媒经济运行规律的。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交叉型知识结构人才的培养。

2.传媒经济理论体系(1)传媒产业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发挥,既是产业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

(2)传媒市场是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传媒市场的形成及其重要作用的体现是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必然结果。

(3)传媒的功能由传媒性质决定。

传媒具有两种功能,即产业功能和宣传功能,决定了传媒效益也有两种,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中传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2023

中传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2023

一、前言传播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多同学都希望能够通过参加考研来深造自己在传播学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而对于传播学考研的参考书目,也是考生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就中传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二、传播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是传播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了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传播学概论的参考书目推荐:1.《传播学概论》(第三版)作者:媚可川这本书是中传传播学专业教材,内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是非常好的参考书目。

2.《传播学导论》作者:吕梁这本书是传播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对于传播学的起源、发展、主要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非常适合考研学习使用。

三、传播理论传播理论是传播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深入了解各种传播理论对于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传播理论的参考书目推荐:1.《传播理论基础》作者:王宏义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传播理论的起源、发展和主要的研究思想,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书目。

2.《传播研究导论》(第五版)作者:尼克·卡尔这是一本国外著名的传播理论著作,内容详实,对于传播学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有着深远的影响,是考研学习的重要参考书目之一。

四、传播方法传播方法是传播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了解传播方法对于实际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传播方法的参考书目推荐:1.《传播方法学导论》作者:李军这本书从方法学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传播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对于考研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定性研究方法》(第三版)作者:王勇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定性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对于传播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非常好的参考书目之一。

五、传播伦理伦理问题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了解传播伦理对于专业素养和理论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考核类别:考试适用对象:本科四年级适用专业:新闻学总学时、学分: 34学时 2 学分一、课程教学目标《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是新闻学的专业必修课,是媒体融合的行业实践背景下,新闻本科阶段专业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业务类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从经济学、营销学、管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学术视野出发,学习研究新闻媒体行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独特特征,以及媒体产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基本规律,探索经营媒体产品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传媒产品的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属性;传媒产业的二重市场理论、媒体公司的两种主要盈利模式、传媒行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传媒产业的市场环境调研及分析: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媒体内部资源分析;媒体产品的经营与管理:产品的定位及创新、传媒产品的定价策略、传媒产品的渠道开发策略、传媒产品的受众与促销策略。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媒经营管理理念,系统化地掌握媒介经营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媒体产业的运作规律和流程,具备应对媒介市场和驾驭媒介市场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为将来从事各种新闻媒体经营管理工作,为社会主义媒体产业繁荣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严格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学生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课内外实践环节,既要对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有深入的领会,又要能够运用相关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当前传媒行业中相关的问题,为其系统熟练地从事相关媒体工作打下深厚基础。

三、先修课程传播学基础、新闻理论、新闻编辑等四、课程教学重点、难点课程教学重点包括:传媒产业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属性、传媒产业的二重市场理论、传媒产业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特征、传媒产业的盈利模式、传媒产业经营管理的市场分析、传媒产品的竞争策略制定、传媒产品的创新战略等。

课程教学难点包括:传媒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与私人物品属性、传媒产品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特征、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传媒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传媒产品的定位等。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南京大学新闻专修科,后因遇国家暂时困难而停办。

1986年,经教育部批准,恢复南京大学新闻专业。

1992年10月正式建系,2003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首任院长为方延明教授,著名新闻教育家方汉奇教授应聘出任名誉院长。

我现建有新闻学系、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广告与传播学系三个系;拥有一个中心(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四个研究所(国际传媒研究所、大众传播研究所、新闻研究所和政府新闻研究所)。

教授9人,副教授17人。

新闻学系1994年以来,先后与新华社江苏分社、南方日报社、羊城晚报社和本省的新华报业集团、南京报业集团、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建立了稳固的联系,建成了10多个实习基地。

新闻系的本科毕业生保持着良好的就业率,许多毕业生就职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报业集团、新民文汇报业集团、江苏广电集团、新华报业集团等全国性重要媒体,并且业绩斐然。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于2003年第一次招生,该专业还设有传播学硕士点,培养传播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的高级研究人才。

本系拥有设施较为完善的实验室:150M2电视演播厅1个,广播电视实验室1个,记录片工作室1个,网络传播研究中心1个,计算机网络实验室1个。

为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传播学系还聘请中国各大媒体的多位资深业界人士担任客座教授,定期举办"传播学学术沙龙"和"网络传播学系列讲座",经常开设各种类型的辅导课程和讲座课程。

广告与传播学系已经拥有一支自己的年轻但较为成熟的师资队伍。

2001年起,广告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学生,现有在校学生150名。

经过多年探索,本专业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广告人才培养的教学设备和手段,致力于培养广告业专业创意、企划类复合人才、广告管理部门的专业化管理人才以及媒介广告部门的创作及业务类专业人才。

传播学政治经济学派

传播学政治经济学派

69传播学政治经济学派以英国雷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的学者戈尔丁和默多克为代表。

政治经济学派主要依据马克思关于“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论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媒介所有制关系的分析,揭示资本主义媒介为垄断资本服务的本质。

传播政治经济学是西方传播学研究中另一个独特的流派。

在北美和欧洲,学术界基本上将传播政治经济学等同于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

这个流派完全有别于美国的经验学派,它着重分析西方传播体制的经济结构和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从而揭示文化工业的复杂性和通过资本实现的文化活动对社会过程的影响。

通过对传播的所有权、生产、流通和受众消费等层面的分析,传播政治经济学试图展现传播的社会权力关系。

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北美、欧洲以及第三世界国家都颇有影响,它和起源于英国、着重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文化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的文化研究一道,形成西方传播学领域的批判学派。

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术起源和发展传播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分析政治经济压力与限制对传播与文化实践的影响,以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是如何左右传播的内容与形式的;二、研究传播产业在信息化全球资本主义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上升地位。

虽然传播政治经济学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但它不是对这一理论生搬硬套的结果,也不是抽象学术的产物。

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兴起过程中,有两个具体因素不可忽视:一、20世纪30、40年代的反法西斯主义理论与实践。

二、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和西方激进社会运动对世界不平等的经济文化体系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平等的社会关系的挑战。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不但与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政治经济结构和社会运动密不可分,而且一开始就超越了方法论民族主义的局限, 使传播研究具有了真正的全球视野。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大体包括三个阶段:(1)随着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电信从中型、通常是家族控制的企业演变成20世纪工业秩序中的大企业,传播政治经济学开始分析传播业的产业结构和资本积累过程,以及大型传播公司的权力运用问题。

文化、传播和政治经济学

文化、传播和政治经济学
这二种主要流派所追求,他们更关注受众解释媒介作品、把它们和他们自己的世界观和生活样式结合在一起的方式。这一人种论的指向,宣布了消费者的创造性<威利斯>,并且视受众为积极的主体—他们持续地努力去了解他们的处境,而不是一种主导的生产系统的被动的诉求对象。这一指向是文化研究试图恢复流行文化的实践和信念的复杂性的一部分。作为对简单的“效果”概念和轻蔑地视流行文化为浅薄的和操纵性的评论的一种强有力的反对,它显然是一种可观的收获。可是,正如我们以下将看到的,它很容易同那种主张消费者享有不受约束的选择自由的保守派的颂扬合流共谋。
与“自由”市场的自由主义的辩护士一样,文化分析当中一些有影响的趋势已经把分析的重点放到了意义交换的那一刻——文本所携带的意义和读者赋予它们的意义的相遇。在这两种分析方式中,意义的遭遇被从更宽泛的语境中抽离出来,呈现出一种消费者掌握全权的实例。对于像约翰·费斯克这样的论者来说,这也是一种用流行文化进行抵制的信号,一种“意识形态的反击或者逃避;从上至下的权力遭到了从下至上的权力的反抗,社会风纪面临无序”<费斯克>。这一对颠覆性消费的浪漫颂扬,显然有悖于文化研究长期以来关注的媒介为了维护和支持现行的统治关系而在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的作用。不过,即使这一宽泛的视角得以重建,文化研究提供的关于文化工业作为产业实际上是如何运作的,其经济组织又是如何影响意义的生产和流通的。而且没有检视,人们的消费选择与他们在更宽泛的经济结构中的位置的结构性关系。考察这些原动力,正是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在这种考察中,我们将追随雷蒙·威廉姆斯的律令:“我们不关注产品的组成部分,而必须关注实践的所有条件”<威廉斯>。
《文化、传播和政治经济学》
从政治家到学者,如今都同意公共传播系统是“文化工业”的组成部分。这表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些组织与其他工业既相似又不同。

中国传媒大学各专业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笔试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传媒大学各专业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笔试主要参考书目

北京广播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新华
北京广播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
中国广播电视
北京广播学院
新 闻 学 930 外国广播电视
③《外国新闻史 李磊 教程》 ①《当代西方新 李良荣等 闻媒体》 ②《世界广播发 张彩 展研究》 931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 ①《电视学系列 叶子 教程》中的《电 视新闻节目研 究》 ②《电视采访学》 叶子、赵淑萍 ③《纪录片创作 何苏六等译 完全手册》 ④《电视新闻摄 任金州 影》 932 广播理论与实务 ①《广播新闻理 曹璐 念与实务创新研 曹璐、吴缦 究》 ②《广播新闻业 务》 ③ 《动力与困窘-中国广播体制改 革研究》 933 舆论学原理 ①《新闻学概论》 集体创作 (马克思主义工 程重点教材) ②《舆论学概论》 刘建明等 ③《舆论学原理 韩运荣、喻国明 方法与应用》 ④《公共舆论》 【美】李普曼 邓炘焮
②《产业经济系 昝廷全 336260 37 科学济 统研究》 院 ③《中国传媒经 济》(1-4)48 号 科学正门
902 专 国际关系正 门 当代国际关系 专
①《当代国际政 王逸舟 治析论》 ②《国际政治概 李少军 论》
上海人民
上海人民
903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 潮
①《当代世界思 邢贲思 潮》 ②《“西方马克思 陈学明 主义”命题辞典》 东方 中国人民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
③《基本乐理教 晏成佺、童忠良、钟 人民音乐 程》 949 美术或影像创作 950 不指定 ①《中国美术简 史》 ②《外国美术简 史》 ③《艺术发展史》 951 设计艺术史论 ②《中国历史研 钱穆 ①《设计史》 E· 贡布里希 H· 天津人民美术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版 三联书店,2008 版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青年出版社 峻程

(完整版)新闻评论教程重点丁法章

(完整版)新闻评论教程重点丁法章

《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著上.新闻评论学的一般原理第一.绪论第一.新闻评论学的界说新闻评论学的定义:新闻评论学是应用新闻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以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新闻评论的原理、原则、方法以及历史沿革作为研究对象,以熟练掌握新闻评论运做规律、发挥评论最大效用为主旨的一门科学.新闻评论学研究的范围:新闻评论的特点、种类、地位和作用,新闻评论运做规律,和这种新闻体裁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学习和研究新闻评论学的意.一. 由新闻评论在媒体上的地位所决定新闻评论由于它的独特功能,是作为新闻传播的灵魂和旗帜而存在的,它是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最权威、最有力的传播形式,在整个信息传输中,总是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

具体的:第一,新闻评论是判定一家新闻媒体政治面貌的旗帜,加强新闻评论是提高媒体思想性的基本一环,新闻评论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每体工作水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就报纸而言,新闻评论往往是整个报纸宣传的纲,抓好评论这一环,旧可以把全部报道工作贯穿起来,所以加强评论工作和提高评论质量,是显示这张报纸工作水平的重要方面。

二、由当前新闻传播业的急迫需要所决定广播电视评论、网络评论异军突起,评论工作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报纸新闻报道易于趋同,新闻评论正好可以大显身手,张扬报纸的个性,显示报纸的水平,吸引更多的读者。

三、由做一个称职的完备的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所决..评论素养:应当具有灵敏的职业嗅觉,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周围的一切,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有自己的判断和估价,有发言的主动权..具有高评论素养的优秀记者对社会政治和全局情况留心观察,缜密思考,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蕴涵丰富的思想积累,因而写出的新闻报道比一般记者高出一筹;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迷离混沌的生活事件中,捕捉事物的本质,理出报道的主线。

其结果不仅能够地心应手地采写好新闻报道,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配发多种形式的评论。

第三.学习评论写作应有的态.一. 打破“评论神秘”的观念,树立苦战能过关的志..二、克服“评论无学”的思想,认清评论与政治及理论的关..三、改变“眼高手低”的状况,做评论园地里坚持练笔的耕耘者第二. 新闻评论的特点第一.新闻评论的定..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新闻报道是基础和主体,它的主要人是报道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用事实来反映现实生活,以一种无形的意见来启迪受众。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必读书目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必读书目

⽂化产业管理专业学⽣必读书⽬⽂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议必读书⽬[1]花建.⽂化产业竞争⼒.⼴州:⼴东⼈民出版社,2005.[2]胡惠林.⽂化产业发展与国家⽂化安全.⼴州:⼴东⼈民出版社,2005.[3]李怀亮.当代国际⽂化贸易与⽂化竞争.⼴州:⼴东⼈民出版社,2005.[4]李怀亮.⽂化巨⽆霸⼀⼀当代美国⽂化产业研究.⼴州:⼴东⼈民出版社,2005.[5]张⽟国.国家利益与⽂化政策.⼴州:⼴东⼈民出版社,2005.⑹李向民.⽂化产业变⾰中的⽂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7]林拓等.世界⽂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4.[8]彭⽴勋.⽂化体制改⾰与⽂化产业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胡惠林.⽂化市场营销学.上海:上海⽂艺出版社,2005.[10]胡惠林.⽂化投资学.上海:上海⽂艺出版社,2005.[11]朱希祥等.⽂化活动的策划与操作.上海:华东⼤学出版社,2005.[12]朱希祥.⽂化产业发展与⽂化市场管理.上海:华东师范⼤学出版社,2003.[13]丁和根.传媒竞争⼒——中国媒体发展核⼼⽅略.上海:复旦⼤学出版社,2005.[14]冯⼦标,焦斌龙.分⼯、⽐较优势与⽂化产业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崔宝国.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6-8-13.[16]李岚.中国电视产业评估体系与⽅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7]成乔明.艺术产业管理.昆明:云南⼤学出版社,2004.[18]施惟达.⽂化产业概论.昆明:云南⼤学出版社,2005.[19]徐嵩龄.第三国策:论中国⽂化与⾃然遗产保护.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20]丹增.⽂化产业发展论.北京:⼈民出版社,2005.[21]马谋超.品牌科学化研究.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22]欧阳友权,柏定国.2008 :中国⽂化品牌报告.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23]欧阳国忠.焦点:对话中国著名电视制⽚⼈.⼴州:南⽅⽇报出版社,2006.[24]胡惠林.⽂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上海:上海⼈民出版社,2004.[25]王⽟印,郑晓华主编.⽂化产业学.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4.[26]谢名家等著.⽂化产业的现代审视.北京:⼈民出版社,2002.[27]花建.⽂化⾦矿⼀⼀全球⽂化产业投资成功之谜.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10 ?11.[28]祁述裕.中国⽂化产业国际竞争⼒报告.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4(10).[29]叶朗.中国⽂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03).长沙:湖南⼈民出版社,2003.[30]邱菀华,邓达.现代⽂化产业项⽬管理:如何成功运作⼤型活动. 北京:机械⼯业出版社,2004.[31]詹姆斯?海尔布伦,查尔斯? M ?格雷著,詹正茂等译.艺术⽂化经济学.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007.[32](加)科尔伯特著,⾼福进等译.⽂化产业营销与管理?上海:上海⼈民出版社,2002.[33]唐任伍,赵莉.⽂化产业:21世纪的潜能产业.贵阳:贵州⼈民出版社,2004.[34]丹增.⽂化产业发展论.北京:⼈民出版社,2005.[35]谢名家等.⽂化经济:时代的坐标: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民出版社,2006.[36]范周,吕学武主编.⽂化创意产业前沿⼀⼀韬略:变⾰的⼒量.北京:中国传媒⼤学出版社,2008.[37]申维⾠主编.评价⽂化:⽂化资源评估与⽂化产业评价研究.太原:⼭西教育出版社,2004.[38]王仲尧.中国⽂化产业与管理.北京:中国书店,2006.[39]陈放,谢宏.⽂化策划学.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40](美)雷恩?爱尔伍德著,丁新华等译.品牌必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41]花建等.⽂化⾦矿:全球⽂化产业投资成功之谜.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42]王永章主编.中国⽂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43]刘春成,侯汉坡.创意照亮的空间:⽂化创意产业案例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44]汤莉萍,殷瑜等.世界⽂化产业案例选析.成都:四川⼤学出版社,2006.[45]张晓明等主编.国际⽂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7.[46]蒋晓丽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化产业论.成都:四川⼤学出版社,2006.[47]戴琳.民族民间传统⽂化产业的制度环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8]施惟达主编.态与势:2006云南⽂化产业研究.昆明:云南⼤学出版社,2007.[49]花建.区域⽂化产业发展.长沙:湖南⽂艺出版社,2008.[50]郭鉴.吾地与吾民:地⽅⽂化产业研究.杭州:浙江⼤学出版社,2008.[51]蒋建国主编.湖南⽂化产业发展报告.长沙:湖南⼈民出版社,2006.[52]张胜冰.世界⽂化产业概要.昆明:云南⼤学出版社,2006.[53]胡晓云,李⼀峰.品牌归于运动:16种国际品牌的运动模式.杭州:浙江⼤学出版社,2003.[54]魏国编著.100个成功的品牌策划.北京:机械⼯业出版社,2002.[55]花建.《产业界⾯上的⽂化之舞》.上海:上海⼈民出版社,2001.[56]胡惠林.《⽂化经济学》.上海:上海交通⼤学出版社,1996 .[57]胡惠林.《⽂化政策学》.上海:上海⽂艺出版社,2003.[58]叶茂中.《⼴告⼈⼿记》.北京:北京理⼯⼤学出版社,2007.[59]叶茂中.《叶茂中营销策划》.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007.[60]叶茂中.《谁的⽣意被策划照亮》.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008.[61]本尼迪克特.《菊与⼑》.三联书店,1990.[62]泰勒.《原始⽂化》.上海:上海⽂艺出版社,1992.[63]陈序经.《⽂化学概观》.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005.[64]冯天瑜.《中华⽂化史》.上海:上海⼈民出版社,1990.[65]赵东⽟.《中国传统节庆⽂化研究》.北京:⼈民出版社,2002.[66]潘宝明、朱安平.《中国旅游⽂化》.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议必读书⽬《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古诗源》,沈德潜《中国史纲》,张萌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美的历程》,李泽厚《万历⼗五年》,黄仁宇《维新旧梦录:戊戌前百年中国的“⾃改⾰”运动》龙应台合编《伟⼤的中国⾰命》,费正清《中国现代化》,罗兹曼《义和团战争的起源》,相蓝欣《蒋梦麟⾃传:西潮与新潮》,蒋梦麟《现代稀见史料书系》,东⽅出版社《乡⼟中国》,费孝通,《黄河边的中国》,曹锦清《外交⼗记》,钱其琛《中国政治》,汤森等《⽩⿅原》,陈忠实,1.2. 3. 4. 5. 6. 7. 铮, 8. 9. 10. 11.12. 13. 14. 15.16.17. ,朱维18.《北⼤⽂学讲堂》,温儒敏19.《西⽅哲学史》,罗素20.《理想的冲突》,宾客莱21.《万物简史》⽐尔?布莱森22.《西⽅政治思想史》,麦克⾥兰23.《全球通史——⼀千五百年以前的世界》与《全球通史——⼀千五百年以后的世界》,斯塔夫⾥阿诺斯24.《第三帝国的兴亡》,夏伊勒25.《光荣与梦想》,曼彻斯特26.《悲惨世界》,⾬果27.《唐吉珂德》,塞万提斯28.《幻灭》,巴尔扎克29.《百年孤独》,马尔克斯30.《经济学原理》,曼昆31.《以⾃由看待发展》,阿马提亚?森32.《朱光潜美学⽂集》,朱光潜33.《⽂明与野蛮》,路威34.《西⽅⽂学:⼼灵的历史》,徐葆耕35.《社会性动物》,阿伦森36.《熵:⼀种新的世界观》,⾥夫⾦37.《现代社会学理论》,沃特斯38.《⼀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伯格39.《傅雷家书》,傅雷40.《从黎明到衰落——西⽅⽂化⽣活五百年》,科兹专业类(60种)⼀、新闻与传播学(20种)41.《美国新闻史》,(美)埃默⾥42.《西⽅新闻界的竞争》,(美)约翰?霍恩伯格43.《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44.《⼀种声⾳,⼀个世界》,联合国教科⽂组织45.《名记者清华演讲录》,⽅芳、乔申颍46.《新闻:政治的幻象》,(美)班尼特47.《认识媒介⽂化》,(英)尼克?史蒂⽂森48.《理解⼤众⽂化》,(美)约翰?费斯克49.《传播理论起源、⽅法与应⽤》,美)沃纳?赛佛林、⼩詹姆斯?坦卡德著50.《麦克卢汉:媒介与信使》,(加)马尔尚51.《组织传播》,(美)⽶勒52.《⼈类传播理论》,(美)李斯特约翰53.《世界传播与⽂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法)马特拉54.《⼤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美)施拉姆55.《传播学史:⼀种传记式的⽅法》,(美)罗杰斯56.《传播政治经济学》,(加)莫斯可。

传媒人必读100本的传媒书籍

传媒人必读100本的传媒书籍

1.传媒人必读100本的传媒书籍2.《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第二编译室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3.《传播媒介的垄断》[美]巴格迪坎著林珊等译新华出版社19834.《传播学(简介)(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编5.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6.《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著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7.《传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美]宣伟伯著余也鲁译述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8.《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着陈韵昭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9.《信息学概论》[苏]谢尔茨基著刘克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信息•沟通•传播》居延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1.《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戴光元、邵培仁、龚炜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12.《社会沟通论》钟坚等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13.《电视的阻碍与儿童电视博[美] 穆迪著卜卫等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14.《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吴予敏著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15.《跨文化传通》[美]萨姆瓦著陈南等译三联书店198816.《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瑞典]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17.《大众传播通论》[美]德弗勒[英]邓尼斯著颜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18.《人际沟通论》[美]库什曼、卡恩著宋晓亮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919.《公关传播学》宋林飞、周世康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20.《中国传播成效透视》陈崇山、弭秀玲主编沈阳出版社198921.《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美]阿特休尔著黄煜、裘志康译22.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3.《传播与现代化》朱增朴著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24.《大众传播社会学》[日]竹内郁郎编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25.《媒介社会学》[英]巴特勒著赵伯英、孟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26.《医学传播学》梁浩材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7.《经济传播学》邵培仁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28.《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迷》沙莲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9.《人类交流与传播》周晓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30.《有用电视传播学》吴信训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31.《传播手段基穿》卢仁声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32.《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进展》[美]施拉姆著金燕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33.《大众传播学》钟文、余阳明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34.《传播学原理》范东生、张雅宾著北京出版社199035.《大众传播学诸论》[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36.《组织传播学》林瑞基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37.《传播心理学》韩向前著南京出版社199038.《应用传播学》苑子熙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39.《教育传播科学方法》李克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40.《日常接触:社会学交往方面的两个问题》[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41.《政治传播学》邵培仁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42.《广告传播学》刘志明、倪宁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3.《美国大众传播学教育概况》李晨辉等编译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44.《对外文化传播学引论》王志章编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45.《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美]罗洛夫著王江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46.《文化的传播》斯密斯等着周骏章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47.《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美]切特罗姆著黄静生、黄艾禾译48.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49.《传播学概论》崔永泉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50.《大众传播研究(论文集)》卢子贵等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51.《人际传播学》熊源伟、余明阳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52.《大众媒介通论》欧阳康着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53.《非语言交流》[美]巴克著孟小平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54.《对外文化传播学引论》王志章编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55.《大众媒介通论》欧阳康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56.《美国大众传播学教育概况》李晨辉等编译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57.《传播学》叶家铮著河南美术出版社199158.《艺术传播学》邵培仁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59.《教育传播学》邵培仁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60.《人际传播新论》[美]泰勒著朱进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61.《舆论传播学》张学洪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62.《文化的撞击:西北文化传播研究》戴元光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63.《现代宣传学概论》戴元光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64.《大众传播学》张咏华编著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265.《跨文化明白得》[美]罗滨逊著马啸、王斌等译华夏出版社199266.《世界交流报告(上下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新华社新闻所译中国华侨出版社199267.《教育传播学》高蕴奇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68.《人的延伸:媒介通论》[加拿大]麦克鲁汉著何道宽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69.《大众传播学总论》张隆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70.《健康传播学》北京医科大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71.《文化传播论(论文集)》朱增朴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72.《声像传播学(论文集)》朱增朴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73.《文化与传播(论文集)》深圳大学中国文化与传播系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74.《公共关系传播导论》罗式胜、余诗刚主编武汉测绘科技出版社19937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论》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199376.《传播学引论》李彬著新华出版社199377.《大众传播学》徐耀魁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78.《传播理论与技巧》刘伏海、吴家庆编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79.《社会传播学》宋林飞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80.《传播学概论》丘伟光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81.《传播理论与技巧》刘伏海、吴家庆编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82.《英汉大众传播学词典》汪季贤、陶丹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83.《大众传播论(论文集)》卢子贵等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84.《传播社会学》邵培仁、陈建洲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5.《主体与喉舌:共和国新闻传播》童兵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86.《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徐培汀等着著重庆出版社199487.《进入地球村:中国儿童与大众传播》卜卫著四川青年儿童出版社199488.《从零开始:首届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座谈会论文集》余也鲁郑学檬主编89.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90.《世界大众传播新潮》吴信训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91.《信息崇拜》[美]罗斯扎克著苗华健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492.《公共传播》程曼丽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93.《世界交流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94.《公关传播基穿王庆同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95.《传播学》刘行焱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96.《广告传播》胡万华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97.《新闻传播基础理论》高宁远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98.《新闻传播学》邵培仁、叶亚东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99.《跨文化交流学》关世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00.《传播学原理》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101.《两岸交流与新闻传播》吴高福、郭伟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102.《新闻传播学》黄旦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103.《传播学导论》王建男、刘文三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104.《传播学导论》董天策着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105.《传播与公关》孙顺华主编青岛出版社1995106.《传播学笔记(论文集)》戴元光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107.《健康传播学原理与实践》米光明、王官仁着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8.《传播学教程》陈道德主编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109.《基础传播学》段京肃、罗锐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110.《新闻传播学:原理与研究》徐小鸽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11.《科技传播研究(论文集)》孙宝寅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12.《传播•社会•进展: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等113.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114.《中国传播史•先秦两汉卷》李敬一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115.《科技传播学引论》郭治著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6116.《信息传播原理》倪波主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117.《大众传播与现代文明》王传寿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118.《传播学导论》邵培仁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119.《北美传播研究(论文集)》郭镇之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120.《传播论稿(论文集)》郭镇之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121.《大众传播心理学:从现代心理学视角看大众传播》刘京林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122.《现代传播艺术》胡志毅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123.《华夏传播论》孙旭培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124.《传播心理学》黄鸣奋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125.《信息高速公路透视》[美]迈克尔•沙利文等程时端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126.《网络,席卷全球的风暴》袁道之、白莉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127.《网络为王》胡泳、范海燕著海南出版社1997128.《数字化生存》[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 129.《网络化生存》乔岗著中国都市出版社1997130.《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王小东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31.《黑客:运算机时代的牛仔》胡泳、范海燕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32.《大众传播法概要》[美]巴顿•卡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33.《生活在网络中》严峰、卜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34.《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奇》李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35.《媒介•人•现代化》陈崇山、孙伍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36.《现代大众传播学》陈龙著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137.《传播观念的历史考察》张昆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138.《新闻传播导论》胡钰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139.《新闻传播学》李广增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140.《科技传播导论》孙宝寅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41.《新闻学传播学新名词词典》陶涵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142.《信息传播学》高洁、李琳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7143.《广告传播学》丁长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44.《传播学简明教程》毛微昭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45.《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咏华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46.《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李彬著新华出版社1998147.《传播科技纵横》闵大洪著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148.《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49.《传播学总论》胡正荣著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150.《美国传媒与大众文化》蔡骐、蔡雯著新华出版社1998151.《电视跨国传播与民族文化》钟大年等著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152.《电视传播与电视文化》冉华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153.《新闻传播的文化观照》蔡凯如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54.《新闻传播•社会科学论文集》王裕山、文自成主编大连海事大学生出版社1998 155.《视听传播论文集》阙子民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156.《新闻传播学论集》吴庚振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157.《传播学通论》郝朴宁等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158.《信息媒体革命》[加拿大]弗兰克•凯尔奇著沉泽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159.《心有灵犀:儒学传播谋略与现代沟通》张伟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160.《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郭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61.《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吴伯凡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62.《以后日记:以后十年网际网络对我们的阻碍》[加拿大]威廉姆森著,傅凯琳等译163.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64.《皇帝的虚衣:网际网络文化实情》[美]摩尔著,王克迪、冯鹏志译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165.《传播:文化与明白得》王政挺著人民出版社1998166.《进入传播业》[美]秀兰•诺蓝哈著黄宝玉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167.《数字化犯罪》尼尔•巴雷特著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68.《知识经济与大众传媒》邵培仁、江潜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169.《新闻传播学原理》童兵、展江、郭青春著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1999170.《新闻传播学概论》刘卫东着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171.《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明安香主编华夏出版社1999172.《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郑兴东著新华出版社1999173.《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74.《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崔保国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75.《世界传播概览:媒体与新技术的挑战》[法]洛特非•马赫兹著师淑云等译176.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177.《传播的表像》陈卫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178.《传播理论》[美]小约翰著陈德明、叶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79.《文化帝国主义》[英]汤林森著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80.《以后会如何:信息新世界展望》[美]迈克尔•德图佐斯著周昌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81.《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美]唐•泰普斯科特著陈晓开、袁世佩译182.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83.《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美]威廉•J•米切尔著范海燕、胡泳译184.三联书店1999185.《Internet改变中国》陈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6.《猫与耗子的新游戏:网络犯罪及其治理》孙伟平着北京出版社1999187.《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陆俊著北京出版社1999188.《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戴锦华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189.《数字化成长》唐•泰普斯科特著陈晓等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90.《广告信息传播》陈能华、贺华光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191.《现代信息传播理论》明子丹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92.《科技新闻传播导论》胡钰著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193.《战时新闻传播诸论》展江著经济治理出版社1999194.《对外传播学概要》沉苏儒著今日出版社1999195.《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美]史蒂夫•莫滕森编选关世杰等译19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97.《知识传播学》倪延年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98.《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魏永征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99.《传播媒介与心理》刘京林、罗观星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200.《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周月亮等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201.《传播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邵培仁着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2.《传播道德论》戴元光等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203.《传播学通论》戴元光、金冠军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204.《大众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戴元光、苗正民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05.《网络记者》李希光主编三峡出版社2000206.《跨文化传播》刘双、于文秀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207.《组织传播》教军章、刘双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208.《技术传播》金兼斌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209.《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日]桂敬一著刘雪雁译新华出版社2000210.《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佛林、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211.《无冕之王与金钱:美国媒体与美国社会》俞燕敏、鄢利群著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12.《大汇流:整合媒介、咨讯与传播》[美]鲍德•温等著华夏出版社2000213.《组织传播》[美]凯瑟林•米勒著袁军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214.《媒介形状变化:认识新媒介》[美]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215.《信息空间》[英]布瓦索著王寅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216.《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拿大]文森特•莫斯可著,胡正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217.《大众媒介概论》[美]雪丽•贝尔吉著,赵劲松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18.《传播学概论》吴文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219.《世界新闻多棱镜:变化中的国际传媒》[美]威廉•哈森著张苏等译新华出版社2000 220.《传播语言学》齐沪扬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221.《传播研究方法:策略与资料来源》[美]利贝卡•鲁宾等著黄晓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222.《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美]迈克尔•辛格尔特里著刘燕南等译223.华夏出版社2000224.《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操纵》[美]罗伯特•福特纳著刘利群译225.华夏出版社2000226.《战后美国传播学的理论进展》殷晓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27.《科技与传播:现代传播文集》苏志武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28.《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袁军等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29.《新闻媒介通论》袁军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30.《面向21世纪的传播学研究:中加传播学研讨会文集》袁军、胡正荣主编231.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32.《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周月亮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33.《整合营销传播学》竺培芳、胡运筹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234.《现代传播与电视文艺》许行明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235.《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状和统治》[美]邓尼斯•K•姆贝著陈德民等译23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37.《大众传播学:阻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选关世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38.《当代传播学》申凡、戚海龙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39.《第二媒介时代》[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40.《麦克鲁汉精粹》[加]埃里克•麦克鲁汉、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241.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42.《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美]马克•波斯特着范静哗译243.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44.《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美]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著张帆译24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46.《现代新闻传播学》程世寿、刘洁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47.《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美]柯利弗德•G•克利斯蒂安等著张晓辉等译248.华夏出版社2000249.《数字达尔文主义:网络时代的生存竞争策略》[美]埃文•施瓦茨著陈正平译250.企业治理出版社2000251.《文化与交流》[英]艾德蒙•利奇著郭凡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52.《大众传播成效:问题与计策》胡钰著新华出版社2000253.《传播学论文选萃(上下)》《传播学论文选萃》编委会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54.《广告传播技巧》王多明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55.《国际传播与对外宣传》蔡国芬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56.《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说明史》[美]迈克尔•埃默里著展江等译新华出版社2000257.《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美]柯利弗德•克里斯帝安等著蔡文美等译258.华夏出版社2000259.《媒介事件》[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60.《新闻媒介与社会》张国良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61.《逐鹿键盘:网络传播与商业》程洁、骆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62.《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叶琼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63.《市场精灵:网络传播与广告》卢小雁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64.《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江潜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65.《无网不胜:网络传播与战争》桑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66.《众人狂欢:网络传播与娱乐》陈晓云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67.《空中校园:网络传播与教育》傅荣校、杨福康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68.《网络新闻学》杜骏飞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269.《科技进展与传播革命吴廷俊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270.《舆论传播》刘建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71.《网络传播概论》张海鹰、滕谦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72.《传播探究(论文集)》王文科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273.《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美]赫尔曼、麦克切斯尼著,甄春亮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274.《学术传播》烟玉明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275.《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传播战略》吴征著长征出版社2001276.《网络媒体概论》匡文波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77.《传播美学导论》姚鹤鸣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78.《网络新闻传播概论》雷跃捷、辛欣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79.《网络媒体的策划与编辑》何苏六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80.《网络艺术》关玲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81.《网络传播与社会进展》陈卫星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82.《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邓忻忻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83.《网络传播与知识经济》周鸿铎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84.《网络传播与现代教育》丁俊杰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85.《传播史上的结构和变革》陈力菲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286.《映象的制造:影视艺术本文创作与观众同意的双向研究》盘剑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287.《传在史中:中国传统社会传播史料选辑》郑学檬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288.《说服君主:中国古代的讽谏传播》黄鸣奋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289.《汉字解析与信息传播》李国正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290.《多维视界:传播与文化研究》吴予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91.《网战——中国新闻界悄悄孕育的革命》唐小兵陈新华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292.《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英]尼克•史蒂文生著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293.《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戴元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94.《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宣传学和舆论学卷》邵培仁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95.《数字化时代的新闻理论与实践》陈绚新华出版社2002296.《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E.M.罗杰斯著尹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97.《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张国良、黄芝晓主编298.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99.《创新的扩散》[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300.《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美]斯皮内洛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第一章媒介竞争力.ppt

第一章媒介竞争力.ppt

竞争力看作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竞争潜力、竞争过
程和竞争业绩相互作用,所体现的是将竞争潜力向竞争业
绩的转化。

第四种取向是将竞争力看成是企业的一种能
力。持这种观点的人最多,但不同的人对能力的理
解又有所不同。

由此可见,国外学者对企业竞争力存在许多不
同的看法,至今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他们对企业
竞争力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不同定义,实际上是
吸引力;从竞争结果来看,竞争力最终是要反映在其获得的
收益的大小上,是一种获取收益的能力或收益水平”。

彭丽红也认为,“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在一定环境中支撑
企业持久生存与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企业持续拥
有的、有价值性的稀缺的超群性和独特性资产形成的产品
或服务优势” 。

金碚则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
从竞争主体、竞争对象、竞争结果和竞争者之间
相互比较的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

国内学者的定义

张金昌(甘肃天水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
研究所副研究员,财务与会计研究室副主任,北京智泽华
软件公司董事长)认为,竞争力是一个可以同时从多种角
度加以观察研究的对象。从相互比较的角度来看,“竞争力
是竞争主体的某种优势,它可能是投入要素方面的,有可能
• 这里的“能力”是由“一系列特殊资 源组合而成的”,而“特殊资源”包括9个方 面:政策资源,人力资源,采编播发资源,品牌 资源,营销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策划开 发能力,传媒文化。郑保卫等人将新闻传媒 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该传媒在经营和发
展中胜过竞争对手的核心的资源和能力的 总称” .
• 显然,这两个定义中所说的“特殊资源” 或“资源和能力”内容大致相同,都是指影

传媒组织绩效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传媒组织绩效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想 。束 义 明 (0 1 在 设 立 多 个 评 价 指 标 的 基 础 上 . 用 因子 2 1) 运
分 析 法 ,对 我 国 l 3家传 媒 上市 公 司 的经 营绩 效 进 行 实 证 分 析 和 综 合评 价 。刘 小彤 (02 运 用 突 变 级数 法 对 我 国传 媒 上 2 1) 市 企 业 的 财务 绩 效 做 出 了评 价 . 据 “ 利 能力 ” 依 盈 指标 和 “ 长 成 能力 ” 标 能 够进 一 步 分 析企 业 的成 长 源 和潜 力 点 . 助 于企 指 有 业 明确强 化 管 理 、 提高 经 济效 益 和成 长 速度 的具 体 方 向
元 化 时 存 在 三 种 不 同 的模 式 . 一 步 的方 差 分 析 表 明 不 同 区 进 域 业 务 多 元 化 组 合 模 式 在 所 取 得 的 绩 效 方 面 没 有 显 著 差异 。
类 组 织 .从 此 绩 效评 价 的 理 论 与 方 法 成 为适 用 于 包 括 经 济 、
位 绩 效评 价 ( ef mae vlao ) 于 2 P r r n eE a tn 始 o ui 0世 纪 初 , 本 原
竞 争 的市 场 结 构 不 谋 而 合 。 为针 对 传 媒 组 织 多 元 化 的 进 一 作
步 研 究 , 楠 (0 1 以我 国 l 梅 21 ) 2家 上 市 传 媒 组 织 为研 究 样 本 ,
评 价 的研 究 主要 是 从 宏 观 和 微 观 两 个 层 面 进 行 的 。

柳 旭 波 (0 6 结 合 我 国渐 进 式 改 革 的 总 体 思 路 和 俄 罗 斯 传 20 )
媒 私 有 化 的经 验 教 训 . 出对 于 公 益 性 传 媒 事 业 单 位 要 坚 持 提

中南大学传播学研究生书目

中南大学传播学研究生书目

中南大学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注:列出的参考书目不一定全看,但前面的理论参考书目要看十本以上,当然可以找一些其他的传播学理论书看看,但最好是要看外国人写的。

后面一部分看自己感兴趣的。

一、一般的理论参考书:1.[美]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英]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美]3.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5.[美]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上下),三联书店2001年。

6.[法]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7.[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大出版社1987年8.[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9.[德]姚斯等:《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张京媛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1.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2.张京媛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3.[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14.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德]本雅明:15.《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三联书店1989年16.([德]马尔库塞:《单面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7.[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8.[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9.[俄]巴赫金:《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20.[法]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年2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商务印书馆2003年22.[英]安东尼〃吉登斯等:《自反性现代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二、文化产业参考书:1.张晓明等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南大新闻传播学院 导师

南大新闻传播学院 导师

新闻传播学院导师姓名丁柏铨专业名称新闻学职称教授博导/硕导博导是否院士否是否兼职博导否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新闻理论研究,新闻业务研究,新闻现实问题研究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国家“十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加入WTO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教育部“九五”社科规划项目“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江苏省“九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新闻舆论引导研究”,江苏省“十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中国第三代领导人新闻思想研究”。

导师姓名陈堂发专业名称新闻学职称副教授博导/硕导硕导是否院士否是否兼职博导否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传播法与伦理,新闻理论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主持江苏省"十五"社科规划2004年度项目<媒介话语权理性拓展研究>;参与国家"十五"社科规划2005年度重点项目<执政能力建设与大众传媒关系研究>.导师姓名陈玉申专业名称新闻学职称副教授博导/硕导硕导是否院士否是否兼职博导否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中国新闻史,中国近现代报业研究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中国近代图像新闻出版史研究导师姓名邓利平专业名称新闻学职称教授博导/硕导硕导是否院士否是否兼职博导否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1、新闻业务; 2、新闻理论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参与国家社会科学院项目导师姓名丁和根专业名称新闻学职称副教授博导/硕导硕导是否院士否是否兼职博导否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学科专长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

研究方向为新闻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传播符号学和传播学批判学派。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大众传播符号学---大众传媒话语分析引论”;“加入WTO对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共第三代领导人新闻思想研究”。

导师姓名方延明专业名称新闻学职称教授博导/硕导硕导是否院士否是否兼职博导否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新闻文化学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无导师姓名林玮专业名称新闻学职称副教授博导/硕导硕导是否院士否是否兼职博导否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外国新闻事业史,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世界传媒研究。

生产力_传播力_影响力_信息传播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生产力_传播力_影响力_信息传播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1362010年第4期 总第106期新闻大学JOURNALISM QUARTERLY 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信息传播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丁和根(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摘要】信息传播国际竞争力作为一种国家传播实力是一国综合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由该国生产信息的能力、传播信息的能力以及这种传播对他国的影响力共同构成。

可以通过对波特“钻石模型”的借鉴和修正来阐明和评价这种竞争力,新的分析框架共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同业竞争、传播渠道、内容要素和政府行为七个要素。

国家传播实力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结合体,对它的研究需要超越单纯的产业竞争视角,而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传播;国际竞争力;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中国自入世以来,各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越来越高,信息传播领域自然也不例外。

在这种背景下,从国家层面研究信息传播的国际竞争力便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前,已有部分学者涉足这一领域,相关的研究分别从信息产业、传媒产业或文化产业的方向展开,这些研究既有交叉又表现出明显的分离。

从国际竞争力的一般理论基础来看,这样的研究取向和议题设置无疑是合理的,但如果要全面衡量一国的信息传播竞争力,将研究的基础单纯建立在产业竞争之上却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缺陷,因为产业竞争的视角主要在于产业的物质和技术层面,往往忽略产品的内容和意义,也不会真正关注产品的流动过程,而这些被忽略的方面恰恰是信息传播国际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的来源。

有鉴于此,本文将研究视野由传媒(信息)产业拓展到整个信息传播领域,在借鉴和调整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由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以及与其相对应的七要素共同作用而构成的信息传播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一、从传媒产业到信息传播:研究视野的拓展对于信息传播国际竞争力这一特定命题来说,单纯的产业竞争的研究视角会带来两个明显的问题。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初识传媒经济学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 传媒经济的定义传媒经济与传媒经济学 国外学者关于传媒经济学的定义 国内学者关于传媒经济学的定义西方传媒经济学的演进历程 传媒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国传媒经济学的演进历程传媒经济学的三种研究视角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传媒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传媒产品——信息内容与物质载体的统一体传媒产品的性质 传媒产品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传媒产品性质动态模型 “二元产品市场”概念的提出 传媒产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二元产品市场”在传媒产业中的表现广告支撑型 传媒产业两大商业模式 内容支撑型传媒商业模式的动态性传媒的影响力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影响力经济 传媒产业价值链 传媒生命周期与影响力【重点难点归纳】一、传媒经济与传媒经济学1.传媒经济的定义传媒经济,是指由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引发的相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

当代的传媒经济特指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媒介生产、分配和消费实践。

2.国外学者关于传媒经济学的定义(1)传媒经济学关注和研究的是形形色色的媒介运营者,如何在各种资源非常有限的前提下,满足受众、广告业者与社会在资讯和娱乐等方面的各种欲求与需要。

(2)传媒经济学研究传媒产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一定的内容以满足社会公众各种不同的欲求与需要。

总之,上述两种表述在内涵上是十分接近的,都肯定了传媒经济学是运用关键的经济概念来分析传媒产业。

3.国内学者关于传媒经济学的定义(1)传媒经济学是研究传媒的社会功能及其生产消费过程的规律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它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如何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来生产各种信息和娱乐内容,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和需求。

(2)传媒经济学主要从事对信息传播活动所消耗的物质资源的分配和补偿方式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传播媒介的经济运作规律,以及传媒经济活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

新闻系统类参考文献近两年

新闻系统类参考文献近两年

1. 王黎明. 区域可持续发展[M].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04: 148- 1562. 王德业主编. 区域形象浪潮[M]. 新华出版社, 1998, 06: 35- 393. 罗志英. 地区形象论[M].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 01: 66- 674. 禹贡, 常立新. 论区域形象识别系统——兼论常德区域形象设计问题[J].武陵学刊, 1995, 5: 100- 1035. 赵定涛, 李丰. 当代宏观管理新课题——区域形象管理及其展望[J].预测,19976. 格伦. 布鲁姆等人著,有效的公共关系[M], 华夏出版社2002年7. 斯劳拉.里斯著《公关第一广告第二》[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8. 王飞,冯年华,曾剐.区域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师,2006(3)9. 陈先红. 基于关系生态管理的公共关系理论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36.10. 李莉莉. 青岛荣膺最具软实力城市[ N ] . 青岛日报,2009206227.11. 田书芹. 青岛城市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的经验及启示[J ]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何修猛. 现代公共关系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0113.孙迎光, 韩秀景. 组织形象塑造[M]. 上海三联书店,2009,0714.董璐. 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915.郑生勇, 乜瑛. 公共关系学[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0116.刘晓辉,贵州发展休闲农业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17.刘婵婵,孙秀茹,白玉华.区域形象战略研究——兼论广西区域形象战略[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18. 于光远. 地区形象设计与建设[N]. 广州日报, 1996- 4- 9新闻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篇21、杨步国张金海著《整合一报业集团化背景下的报业广告经营》,2005年l月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如 报社



版社


网 站等

传 媒则

兼有媒介 与媒体 的 双 重 含 义
具 有 相 对 的 客 观性 和 独 立 性
广 泛 社会认可 的 概念 相 比 海》 和




比 媒体 出 现 的 时 间 早 前 者 媒介 后 者 具有相 对 的 主观性 和 社会 性 与 这 两个 已 经获 得

还得进

步 结 合西 方语境 来 进 行 比 较分析

M ed

a E c o n o m i c s
是 固 定搭配用 来表示

个分 支学科 的 名 称

在相关 文

献 中 并未发 现 有 与 其 同 义 异名 的 现 象
有 专门 的 辨析


也 没有 发 现 同 类 著 作 或 论文 对 此名 称 中 的

成 为 并行 不 悖 且 都 较 为 通 行 的 两 个 概 念


总 体上看

学 者 们 在 使用 这 两个 概 念 时 比 较

不 太对 它 们 做严格 区 分


将 它 们 等 同 或混 用 也 是

种常见 现象


提倡 风 格 多元 化
涵 的 不 同 体认
但对 于

个 分 支 学科 的 命 名 而 言 惯和偏好 的 问题



而非

个 的组织 层面 的媒体
从前 文 的 简 单 统计 中 也 不 难 发 现


无论 是 在翻 译
固 定搭配 都越

的语 境 中
还是在 中 国 学者本土 化研究 的语境 中

传媒经济学



来越受到 中 国 学者 的青 睐
英文 中 的
m e d ia
其所 以 如 此


2 9


的有


人使 用 随意
使 用 媒 体 经 济 学 这 名 称 的 也有 5 篇 媒介经 济 学 和 传媒经 济 学 媒体经 济学 的 说法

此外


使 用 了 传 媒 经 济 学 可 见 除少 数 情 况 下有






在 近 十 多年 中 逐 渐
虽 然 学术研究
它们 不仅 常被用 于

论文 或 专 著 的 题 目 及 关键 词

其 所 指 向 的 各 领 域议 题 也 得 到 了 广 泛 的 讨 论

媒介

” “


传媒

这 几个 中 文 概念 的 使用 颇为 混乱




它们



经济学

组成 的复合概念 也 常 常彼此不 分
通过 图 书 检 索 系统 以 及 中 国知 网 的
5
年第
5


媒 介 经济 学

还是

传 媒经 济 学




概念 的 展江 教授也是

位 翻译 专 家

2 0 0 2



新 闻 记者》 集 中 刊 登 的几 篇 介 绍


外 这 方 面 研 究 成果 的 文 章
首篇便是


美 国 媒介经济学专 著概览 》


海 峡 两岸 学术交 流 的 实 际 情 况 作为


规范 性 和 统
性 仍 属 基本 要 求
因 为 不 同 的 用 词 并 不仅 仅 是 个 人 习

它 还可 能涉 及话 语 主体对学 科 内

本 文试对 这 两 个 概 念 的 异 同 及其 因

由 略 作 考辨

以 就教 于 同 道


我 国 学者之所 以 对
释 义

媒介 经 济 学

即 除介 质 之 外



还包 含机构 的 意思

传媒



词体 现最 广泛 的 含

代表整 个 媒 体行 业

这 三个 词 的关 系 也 可 以 简 单 地表 示 为 能 否 真正 获得 广 泛 的 认 同

媒介

媒体




8


当然



共识
还要 经受 时 间 的 考验

但可 以
6



项 释义 表 明




常用语 中


传媒

可 以等 同 于

媒介
。”Leabharlann 。然而,近 十多年



传媒


这个 概 念 在 我 国 新 闻 传 播 领 域 的 使 用 越 来 越 普 遍

有 学 者认 为
传媒可
以被
理解 为

个概 括性 的概念

既 包 括媒 介 也 包 括 媒 体

基 本 可 以 认定

媒介 经济 学


考虑 到 中 外 及 传媒 经 济学

门 分支 学 科 的 名 称 系 属 英 文 的 汉 译


英文 名 称
出现不同 的中

文译 名

可 能 的 原 因 无外 乎 三个



是 音译 所 致


异 名 之 间 无 意 义 差别

M ed

传 媒经济 学
不 做 区分


种 可能 的解



是觉得 它 们 作 为 复 合 词 都 是 英 文
“ ”

a E c o n o m i c s
的 汉译

同出

本无异
4
这 从几 本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同 类 译 著 名 称 中 可 以 得 到 佐 证 尽 管 在 中 国 大陆 出 版第 的 译著 之 前 几 位 本 土学 者 就 已 出 版 过 类 似 的 专 著 本名 为 传 媒 经济 学
概念

次年 又
有 学 者 使 用 了 媒介 经 济 学 见

概念

但直 到
年 之前
这类 概念 还只 是 偶有 所

即 使计 人 媒 介


媒体


传媒 的 异名 同 义现象


情 况 也 不例外

2 0 0 2
年以后



传媒
正像

经济

媒介 媒体
传媒

经 济 学 的 概 念在 国 内 逐 步普 及
m ed ia
这 说明


西方 学 者 对 该 名 称 中
的理解是 约 定俗成 的


少没有 明 显 分歧

ec ono m ics
既如 此
便可 以 从西 方 学 者 对


Me d

a E c o n o m i c
的 界定 看 出
m e d ia
两词 的 基本含 义 书对
M ed
参与 倡 议 创立 并 主 编 过 领域的权威
二 是译 者
的 用 词 偏 好 所致

不 同 译 名 可 以 同 义 互换

三是 不
同 译 者 对英 文 名 称 含 义 具 有 不 同 理 解
认为 需 要 用 不 同 的 译 名 来 表 达

针 对这 里 讨
论的具 体问 题 较混 乱






种情 况可 以 立 即 排 除
” “
肯定 的 是
媒介 和 传 媒 这 两 个 名 词 已 不 能 简 单 地 等 而 视 之

译 者对 它 们 的 选择 也不 则 对应 于

能 只 凭 个人 的 用 词 偏 好

般认 为


英文
me d i u m

对应 于 中 文 的
“ “

媒介




m ed ia
媒体
” 。
如果
E c on o m i c s

的 意译 的


应该问 题 不大
1

因 为 美 国 学者 罗 伯 特

皮 卡德


R ob er t
Pi c a r d

媒 介 经 济 学 》 早在
2 0
1
9 9 4
年就在 台 湾 被 翻 译成 了 中 文
大陆 最 早使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