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解决问题(例8)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 北京版 (8)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 北京版 (8)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北京版 (8)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并执行解决问题的策略。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应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解决问题。

2.能够将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进行表达,转化成数学计算问题。

教学难点1.如何将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进行表达。

2.如何进行问题的解决策略。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1.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进行简单的测验。

例如,给出一些日常问题,要求学生围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解答。

拓展2.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特点:问题是围绕着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情境而产生的,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3.以课堂实际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性认识问题的解决过程,例如: 有一个婴儿园要举办亲子运动比赛,老师需要准备奖励品,老师看了看群里的家长,觉得200元的费用不够,老师还需要增加费用,确保奖品数量足够。

那么老师该怎样计算呢?这个问题的解决策略是什么?通过让学生分组思考,实行合作探究方式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例如:分析、归纳、推理、假设等等。

4.围绕这个问题,将它转化成数学语言来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园方需要购买大量奖品,预计每个奖品的成本为10元,但是当前的200元预算还不够,因此需要增加预算。

那么,园方需要增加多少预算才能够保证奖品全部覆盖呢?通过让学生进行计算,找出答案。

实践5.将齐心协力完成团队任务的比赛作为一个案例来带动教学。

例如,让学生们设计一个小组游戏,通过小组内部相互合作和协调完成游戏,增进小组间的友谊和团队精神。

课堂练习1.潜隐水珠的布局问题:将8个水珠放进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棋盘中,每颗珠子只可以在其上下与左右所形成的两个直线上移动,求该布局过程中,最小所需步骤次数。

2.9678与所得和:将连续四个整数的第一个数的个位、第二个数的十位、第三个数的千位、第四个数的百位互相交换,使得相应的四个数相减所得的差值最大,求这个最大值是多少。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0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0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步骤2. 应用本单元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本单元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解决问题的情境。

2. 解决实际问题(1)呈现问题:教师呈现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

(2)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分享:学生分组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总结。

3. 巩固练习教师呈现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建议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 鼓励学生多交流、分享,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数学第10课时 解决问题 电子教案

人教版数学第10课时  解决问题 电子教案

第3单元小数除法第10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P39例10及练习九第1、2、5、7、8、9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难点: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互动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导入: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小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第(1)题:小强的妈妈要将 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

需要准备几个瓶?先让学生读题并思考: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引导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并计算:2.5÷0.4=6.25(个)师引导学生思考,瓶子的个数都是整数,怎样取近似值?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即2.5÷0.4≈6(个)。

这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6个瓶子能装下2.5千克香油吗?学生思考后回答:装不下,因为6×0.4=2.4(千克),还剩下0.1千克装不下。

所以需要7个瓶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结:虽然6.25的十分位的“2”比5小,但在这里仍然要向前一位进一。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称为“进一法”。

(板:进一法)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需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如装东西需要多少容器,做东西需要多少材料等。

)2.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第(2)题: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解决问题》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十单元《解决问题》教案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材分析:复习的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其他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数学广角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只要初步体会集合、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就可以了,所以只在练习中出现,加深了解。

复习目标: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复习重点: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加强。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4~1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820040031056800 825520425552、计算。

20307506124008545063要求(1)学生独立计算。

(2)汇报结果,并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

(3)全班交流评价。

二、要点复习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图书馆里有16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8本,书架一共可以放几本书?(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出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2)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

(3)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有目标地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0课时 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0课时  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第10课时运用估算解决问题课题:运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

3分钟计时,学生在口算卡上完成20道口算题。

2、计算。

教师板书下列各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1)集体完成。

(2)指名学生板演。

(3)说一说,各自是怎样计算,如何验算的。

(4)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指导。

(5)表扬算理清楚,计算正确及有进步的同学。

3、计算比赛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29页例8.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问:“大约”是什么意思?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估算267÷3时,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然后应用乘法口诀,估出商是多少。

在这道算式中,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也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且300和270都是3的倍数。

指名学生板演。

方法一: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267÷3≈100(元)(300)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方法二: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267÷3≈90(元)(270)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2、学习教材第30页例9.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求出18个箱子大约能装下多少个菠萝。

因为18接近20,可以把18看成20,算得20个箱子能装下160个菠萝,182>160,所,18只纸箱肯定装不下182个菠萝;还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算出装完这些菠萝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箱。

菠萝的总数为182,接近180,180除以8得数大于20,所以,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所有的菠萝。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解决问题》教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解决问题》教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单元《解决问题》是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旨在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以便于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基础。

一、教学目标1.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方法的本领。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步骤;(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和实践。

2.教学方法(1)教师提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2)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4)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在合作中学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步骤;(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方法的本领。

2.教学难点(1)改变学生传统的思维方式,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2)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教学1.导入老师先问大家平时遇到什么数学问题,如何进行解决?2.引入老师把一道实际问题投影出来,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比如:小明、小刚、小红三个人摘苹果,第一次小明摘10个,小刚摘7个,小红摘3个。

第二次小明又摘了5个,小刚摘了3个,小红摘了9个。

问他们两次共摘了多少个苹果?3.探究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让他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通过组内合作,找到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互相交流。

4.辅导在学生小组思考之后,老师给学生们总结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且给出一些辅导策略,针对某些学生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引导和指导。

5.练习老师下发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总结老师总结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成果,给大家做一个总结。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解决问题》教案:发挥学生的创意潜力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解决问题》教案:发挥学生的创意潜力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解决问题》教案:发挥学生的创意潜力导言: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教授计算和问题求解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意潜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解决问题》中,我们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背后的思维方法和解决思路,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创意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小学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和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让他们能够从问题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和思路,发挥创意潜力。

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问题,列出问题关键词(2) 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确定解决思路(3) 进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算式计算和列式计算(4) 进行实际场景和数学场景的问题解决和应用(5) 训练学生的创意潜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创意和想象力。

2.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在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创意潜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图片教学法:通过图片结合语言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问题和确定解决思路。

(2) 活动教学法:通过活动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3) 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讨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4)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让学生在交流中发挥创意和想象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联合教学法:通过多学科的知识融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三、教学过程1.寻找关键词在教学中,我们先通过图片或文字的方式呈现一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词,帮助他们了解问题所在。

2.列出解决思路接下来,我们通过图片或文字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背景和它的特点,从而确定是通过加法还是减法,还是通过列式计算来解决问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解决问题》教案: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解决问题》教案: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解决问题》教案: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一、教材分析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解决问题》,共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阅读和理解问题”,“列式子”和“解决问题”。

本单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在熟练掌握基本数学运算的基础上,让生学习如何理解并分析问题,并且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整个单元的内容重点在“解决问题”这一部分,包括了问题的基本型式,解题思路步骤,和一些重要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方法本单元主要贯彻问题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推理、归纳、演绎等方法,去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归纳总结”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体系进行完善和提高。

三、教学计划本单元教学时间为8课时,具体计划如下:第一课阅读和理解问题1、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举例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问题,包括问题的基本结构和问题的基本特征。

2、通过讲解问题的基本类型,即“求数量问题”、“发现规律问题”、“对比问题”等问题,让学生能够初步认识问题的不同类型和解题的思路。

3、通过单独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课列式子1、通过老师举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列式子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找问题要素、恰当选择运算符号、列出式子等。

2、通过单独或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列式子的方法和技巧,并能用列式子的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第三课解决问题1、通过老师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全面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包括“读题、分析问题、找出关系、列出式子、求解答案、检验答案”等步骤。

2、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不同的问题类型,灵活应用解题技巧和方法。

3、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与交流,让学生能够自我发现不足,提高自我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第四课-第八课综合练习1、老师布置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 北京版 (1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 北京版 (10)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北京版 (10)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教学难点: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3. 小组活动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3)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3. 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5.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本教案为通用教案,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探究新知环节中的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0课时解决问题(2)(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0课时解决问题(2)(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0课时解决问题(2)(人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0课时解决问题(2)(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第10课时,主要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如何读懂问题,如何用图表示问题,如何通过图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1. 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2. 学会用图来表示问题;3. 能够通过图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如何让学生能够通过图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学会用图来表示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挂图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导入,例如“如果有3个小朋友,每人都有一块糖,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几块糖?”让学生尝试解答。

2. 讲解: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如何读懂问题,如何用图表示问题,如何通过图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3. 练习: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图来表示,并通过图来找到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1. 读懂问题2. 用图表示问题3. 通过图找到答案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决问题:“如果有5个小朋友,每人都有一块糖,又来了3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几块糖?”答案:1. 10块糖2. 图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们在解决问题时,对于如何读懂问题,如何用图表示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详细地讲解这些问题,并通过更多的练习来让学生们掌握。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们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例如:“如果有10个小朋友,每人都有一块糖,又来了7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几块糖?”,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教案中提到的教学内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第10课时教案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第10课时教案教案

第3课时练习课(练习九)授课日期:审核人:教学内容:教材第43-45页练习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复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谁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教法:情景交际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准备: PPT课件课型: 练习课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思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第二题30×5 15×5 14×6 13×6 35×2 18×4 17×5 12×716×3 220×4 46×2 24×4140×3 170 ×4 32×3 39×2学生们完成后,选两行学生按顺序每人一题订正结果,教师要统计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有错误的学生要让其说出是哪道题错了,教师给予板书,帮助学生改正。

二、互动生成1、运用口算解决问题。

教材第44页的第7题,引导学生认真看题中的文字,还要认真观察图,看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说一说,你从题中都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想:(1)题中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信息?(3)在充分分析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过程,订正结果。

例:50×11=550(千克)答:李红家的蚕子可产蚕550千克。

50×80=4000(千克)答:李家村的蚕子可产茧4000千克。

18×50=900(元)答: 50千克茧能卖900元钱。

2、课件出示题目小象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解决问题》课件PPT-优质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解决问题》课件PPT-优质

想一想什么数与除数相乘最 接近被除数,商就是几。
二、探索新知
8
从图中大,家你还知有道什了么 哪些信不息明,白要的解吗决? 什么问题?
住宿3天一共花了 267元,求每天的 住宿费是多少。
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 题 中 的 “ 大 约 ” 是什么意思?
谁能给大家解释一 求每天下的“住大宿约费”大的约意思? 是多少钱,应该怎样 理解呢? 我认为求大约多少钱,就是 不用算出准确的钱数。
第 2 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 10 课时 解决问题(1)
一、复习导入
(一)口算下面各题
640÷8=80 60÷3=20
4200÷6=700
你能都做对吗?
500÷5=100 200÷4=50 1200÷2=600
(二)你能估算出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26÷6≈4 17÷5≈3 59÷7≈ 8
学校合唱队为4名男队员购置演出服共用去 388元,每套演出服大约多少钱?
回顾与反思
388÷4≈100(元) 400
4套演出服的价钱接 。
还可以怎样估?自己试着算一算。
四、课堂小结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被除数 看成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用 整十数、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去除以一位数,口 算得出结果。
不需要求准确钱数,就 可以用26估7元算接求近结2果7。0元。
267÷3≈100(元) 300
267÷3≈90(元) 270
因为267元接近270元,用 三九二十七的口诀就可以 得到结果,算起来很简单。
两位同学的解答合 理吗?为什么?
我每认天为的都住是宿合费理比的9。0元因多为还不是需要 算比出9准0元确少的?钱比数8,0元他呢们?都用估算 的方法,很快求出了结果,而且 算法很简单;虽然他们的结果不 一样,但与准确值差距都不大。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解决问题》教案:让学生关注问题背后的意义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解决问题》教案:让学生关注问题背后的意义

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它在生活中却无处不在。

我们每天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数学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解决问题》从三方面展开教学:问题引入、问题解决、解题总结。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关注问题本身和问题背后的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一、问题引入在引入问题的环节中,教师应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如果我们在公园里玩耍,需要了解公园的面积,我们该怎么做呢?或者,如果小明家里有2瓶水,小明和小强一共要喝4瓶水,小强家里有几瓶水?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还可以利用实物或幻灯片等工具,让学生全面了解问题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感受问题、产生兴趣,同时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的环节中,教师应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引导。

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该采取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尝试、探索,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解决公园地面积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通过实地测量或估算出公园的面积,再通过计算公园的面积。

在处理小明和小强喝水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确定小明和小强共喝的水的总量(4瓶),然后再根据小明手中的水的数量(2瓶)来计算小强家里剩余的水的数量。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例如想象、组合、分解、逆向思维等,让学生通过思维的训练和实践,不断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解题总结在解决完问题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帮助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技巧等加以总结和提炼,从而更好地把握问题解决的精髓所在。

在总结的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解决问题》这一单元,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0课时解决问题(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0课时解决问题(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0课时解决问题【2】
第10课时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能熟练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养成估算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会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30页例9.
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求出18个箱子大约能装下多少个菠萝.因为18接近20,可以把18看成20,算得20个箱子能装下160个菠萝,182>160,所,18只纸箱肯定装不下182个菠萝;还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算出装完这些菠萝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箱.菠萝的总数为182,接近180,180除以8得数大于20,所以,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所有的菠萝.
指名学生板书.
方法一;18≈20
20×8=160【个】
方法二;182≈180
182÷8>20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 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北京版(1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北京版(1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北京版 (10)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以北京版为例,主要教授解决问题的相关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三章的“解决问题”,具体包括等量代换、倍数问题、周长问题以及面积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等量代换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倍数、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等量代换的原理和方法,倍数、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概念和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本、彩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等量代换、倍数、周长和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等量代换的原理和方法,倍数、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答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所以它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

答案:这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所以它的面积是78.5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等量代换的概念理解得比较到位,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同学还是会出现计算错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计算的准确性,同时,也会通过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我还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例如研究更复杂的等量代换问题,探究倍数、周长和面积之间的更多关系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是我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我认为,通过一个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可以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10课时 练习八(2)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10课时  练习八(2)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10课时练习八(2)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计算,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态度,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什么继续来进行练习。

板书课题:练习八二、基础知识练习1、完成练习八第 6 题。

(1)完成口算。

对比首位能整除和不能整除口算的不同。

产品视频拍摄详细问题了解下!(2)完成口算对比乘法和除法的计算,知道除法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完成练习八第 7 题学生口算,选两题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八第 8 题学生完成方框里的填空,注意第二题要倒着想。

4、完成练习八第 9 题。

说说商是几位数,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说说笔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解决问题1、完成练习八第 10 题处理完突发事件,清理规范马口,一转身,风枪又再次回到隧洞的最前沿,向着前方、向着莽莽大山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锋。

突突突、突突突。

哒哒哒、哒哒哒。

冲锋陷阵的风枪是冷峻、威武、也是专注的;他无坚不摧、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就像那一个个驰骋在建设工地的筑路工人们,也像那些以建设美好家园为己任的所有勇士们。

2020年3月14日在我70岁前,《暂坐》可能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酷暑才过,书稿刚完。

字数是21万吧,整整写了两年,这比以往的任何一部书都写得慢,以往的书稿多是写两遍,它写了四遍。

年纪大了,爱弹嫌,弹嫌别人,更弹嫌自己,总觉得这样写着不行,那样写着欠妥,越是时间不够用,越是浪费时间。

《暂坐》写城里事,其中的城名和街巷名都是在西安。

在西安已经生活了40多年,对它的熟悉,如在我家里,从客厅到厨房,由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无论多少拐角和门窗,黑夜中也出入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解决问题(例8)
授课日期:审核人:
教学内容:教材第72页的例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过程与方法: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PPT。

课型:新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思
填空
1. 小明家的客厅长6(),宽4(),面积是
()。

2. 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3.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1分米,面积是()。

4. 长方形的面积是128平方米,宽是8米,长是()。

5. 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7平方米=()平方分米
7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500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互动生成
学习教材第72页例8。

投影出示例8。

教师:观察情境,从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1:我知道地砖是正方形的,它的边长是3分米。

学生2:我知道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

学生3:我知道问题是给客厅铺地砖,求一共需要多少块地砖。

师生共同探求计算方法。

知道客厅的长和宽,也知道地砖是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

可以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就可以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
也可以先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分别可以铺多少块地砖,然后再用乘法计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

方法一方法二
6×3=18(平方米) 6米=60分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3米=30分米
3×3=9(平方分米) 60÷3=20(块)
1800÷9=200(块) 30÷3=1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教师:我们计算得对不对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

9×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
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三)学以致用
1. 陈俊家的厨房地面长3米、宽2米。

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厨房地面,需要多少块?
2. 如下图,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人行道,需要多少块?
3. 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

墙上有一块黑板,面积是3平方米。

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四)拓展提升
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

洒水车行驶6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第74页练习十六,第6题、第9题
(七)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八)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