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1课《祝福》教案

合集下载

第11课《祝福》课件20张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第11课《祝福》课件20张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4.文中的“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我”在小说的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
作用?
答案
“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 嫂。对祥林嫂提出的“魂灵的有无”的问题,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 无能。
在小说的结构上,“我”起着线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是 事件的见证人。
3.鲁四老爷和柳妈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答案
鲁四老爷是一个迂腐保守、虚伪落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顽固地维护着封建旧制度、旧思想,是没落 腐朽的封建阶级代表人物。
柳妈和祥林嫂一样是旧社会中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虽然同情祥林嫂,但由于受封建礼教和封建 迷信的毒害很深,最终也成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帮凶。
①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小说在
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香和人们忙碌的景象 。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沉重”、“阴暗”、“乱成一团糟”等词透露出了作 者对这种气氛的压抑和反感。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 。
二、文本助读
小说《祝福》通过祥林嫂 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 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 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 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
三、形象探究 1.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有何变化?请填写下面的表格,并分析这些肖像 描写的作用。
初到鲁镇
衣着打扮
脸色
眼睛
神态
再到鲁镇 死前相遇

《祝福》教案(优秀3篇)

《祝福》教案(优秀3篇)

《祝福》教案(优秀3篇)等奖鲁迅《祝福》教学设计篇一【设计意图】小说的教学一般是从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中,获得对小说的理解。

本课堂设计试图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重点抓住小说中几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小问题,来把握人物的主题,体会小说的创作技巧。

【问题设计】一个日子;二次微笑;三样眼神;四场飞雪:五张账单。

【课堂准备】投影仪、视频材料【课堂时数】二课时【一课时】【教学要点】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分组研究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已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已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鲁迅的又一篇杰出小说《祝福》,这篇小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或多种话剧。

它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呢,请看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⒈速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⒈指名学生讲述故事梗概,理清情节。

⒈解读课文的叙述技巧。

板书:情节内容时间序幕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倒——结局突然死去——————叙开端初到鲁镇三个半月五发展被迫改嫁两年——高潮再到鲁镇约两年——年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⒈“祝福”的日子到底在那一天?具体时间呢?⒈祥林嫂在祝福前夜寂寞死去,但她生前曾给世人留下过甜甜的笑容,请你找出来读读,你能在这些笑容背后发现什么吗?⒈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在本文中,鲁迅是怎样实践他的写作主张的?请你找出本文描写祥林嫂眼睛的句子,并品出其中的内蕴。

⒈鲁迅先生在他的《花边文学》中的《大雪纷飞》一文中,盛赞《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段中写雪的“神韵”。

其实,他《祝福》中的四次写雪更加值得一赞。

请你找出来,品味品味。

⒈熟读课文,找出小说中关于金钱零星表述的语句。

比较阅读,看看能发现什么。

【二课时】【教学要点】交流心得,总结课文。

【教学点拨】⒈“一个日子”:简析:“我”是在“送灶”的这一夜回到鲁镇的,在鲁四老爷家里呆了两天,“我”遇到祥林嫂是“昨天下午”,“又过了一夜”,所以我从短工那里知道祥林嫂死的消息是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晚饭前”。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1课《祝福》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1课《祝福》教案

⾼教版中职语⽂(拓展模块)第11课《祝福》教案教学⽬标:1.分析、理解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圭⼨建礼教的吃⼈本质。

2.学习本⽂综合运⽤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描写来塑造⼈物的⽅法。

3.体会并理解本⽂环境描写的作⽤,尝试在作⽂中运⽤。

教学重点:1.祥林嫂这⼀⼈物形象的分析。

2.体会环境与⼈物的相互作⽤。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本质。

教学⽅法:提问法、⾃主探究法、讨论法、点拨法、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说常识:1、⼩说是⼀种通过⼈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活的⽂学体裁。

2、⼩说结构及顺序。

3、⼩说的情节:序幕⼀开端---发展---⾼潮---结局---尾声。

⼩说情节的作⽤:揭⽰⼈物性格,表现主题。

4、⼩说刻画⼈物的⼿段语⾔、肖像、⾏为、⼼理描写;环境描写;正⾯、侧⾯描写;细节描写等。

5、⼩说的环境1、⾃然环境:交代⼈物活动时间、地点、景物,起烘托⽓氛,表现⼈物情感的作⽤。

2、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

⼆、⼩说阅读步骤速读:整体感知、把握⽂意细读:层次结构、⼈物关系精读:具体情节、细节描写(查阅资料、深⼊分析)⼩结:必须结合作者及时代背景,所谓知⼈论世。

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读出“⼩说中的诗” 细节不容忽视。

⼩说备考要点及题型(见幻灯)第⼀课时本节课要点:1.整体感知,把握⼩说情节。

2.理清⼩说的情节结构,了解倒叙的作⽤。

⼀、导⼊新课: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说《故乡》、《孔⼄⼰》,其中由活泼可爱⽽变成⿇⽊愚昧的闰⼟,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孔⼄⼰,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篇著名的⼩说-――《祝福》。

(板书)⼆、写作背景简介:《祝福》是鲁迅短篇⼩说集《彷徨》的第⼀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

后收⼊作者的第⼆个⼩说集《彷徨》。

⼆⼗世纪⼆⼗年代,正是中国新⽂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新⽂化运动的⼝号是“民主、科学”,⽽阻碍中国进⼊民主、科学时代的最⼤障碍,就是中国⼆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

第11课《祝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第11课《祝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祝福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祥林嫂之死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冲茶的短工淡然地回答道:“还不是穷死的?”祥林嫂真的是穷死的吗?你怎么看?(学生分角色朗读“我”与短工的对话部分)从表面上说,她是流落为乞丐后死去的,好像可以说是穷死的。

但是她为什么会流落为乞丐呢?因为她丧失了劳动力,连记忆力也不行了,才被鲁家解雇了的。

但她本来不是很健康的吗?不是顶一个男人使唤吗?丁玲评价祥林嫂之死是这样说的:“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地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且看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都有哪些人?他(她)们是如何对待她的?(请同学们品味细节精要处,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谈谈那些给自己最深印象的细节的认识采用合作交流、旁批方式形成自己的认识)引起学生思考展开讨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

2.技能目标体会与分析肖像描写与人物悲剧命运的关系。

3.素养目标品析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挖掘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4.思政目标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肖像特别是眼睛的变化把握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教学难点品析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挖掘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教法及学法指导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提要勾玄法学情分析基础较好,学习热情高。

他们更需要在知识的丰富多元性、思想的深刻性方面得到强化,新媒体教学恰好能给他们以帮助。

鲁四老爷、四婶、鲁镇的民众、柳妈等人。

四叔:皱眉、不许祭祀,“谬种”点评:败坏风俗。

道德观:好女不嫁二夫。

极端冷酷与自私。

‚四婶:祥林嫂,你放着罢。

/ 我来摆,你放着罢,祥林嫂。

点评:对比这两句的变化,第一句多少还有些客套;第二句就很不客气,即使我很忙,也不用你摆,潜台词是你不是一个干净的人。

鲁镇的民众鲁镇的民众(重点品味细微精要处)“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纷纷评论着。

”北大钱理群教授说,这是《祝福》中最惊心动魄的场面,给了我们心魂无尽的凄冷与痛楚。

2021-2022学年中职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 11《祝福》课件(共16张PPT)

2021-2022学年中职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 11《祝福》课件(共16张PPT)

地位
二 十
1 《呐喊》 2 《边城》

3 《骆驼祥子》

4 《传奇》
中 文 小
5 《围城》 6 《子夜》 7 《台北人》 8 《家》

9 《呼兰河传》
100
பைடு நூலகம்
10 《老残游记》
11 《寒夜》

12 《彷徨》
创作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在1924年3月15日《 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后收入鲁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 》,是《彷徨》的第一篇。
关于《彷徨》
《彷徨》是继《呐喊》之后鲁迅先生的又 一部短篇小说集,收有1924年—1925年所 写的11篇小说。其中《祝福》、《孤独者 》、《伤逝》、《离婚》是代表作。反封 建仍是小说的主导,从艺术方面看,《彷 徨》更成熟。
关于《祝福》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 也是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鲁迅 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为 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 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 嫂、孔乙己等。
拓 展 ·封 建 思想
1.三纲五常: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也叫“五伦”,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封建礼教就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制 定的以三纲五常为基本内容的封建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
拓 展 ·封 建 思想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 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 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二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 封建思想。
常写素材
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 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思想的流弊和余毒。鲁迅对封建文化

第11课《祝福 》课件-2021-2022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第11课《祝福 》课件-2021-2022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六、课文学习之人物形象
“我”
• 是全文的线索人物,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 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 • 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 形象,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但也有 软弱和无能的一面。
七、总结 1.小说描写了几次“祝福”?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祝福1: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祥林嫂悲 剧的必然性; 祝福2: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感 染力; 祝福3: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2.肖像描写
➢临死前: ➢肖像: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 瘦削不堪,黄中带黑; ➢眼睛: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鲁迅
找眼睛
论特点
内心
• 初到鲁镇——
顺着眼
安分
• 再到鲁镇 ——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 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 讲阿毛故事—— 直着眼
祥林嫂初到鲁镇
倒 叙
祥林嫂被迫改嫁
•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 尾声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倒叙
➢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 了悬念,使读者寄予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 定的吸引力;
➢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 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 建的主题。
线索
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是“我”的所见所闻所 感为线索,以深刻的笔触展现了旧中国一个劳动妇 女祥林嫂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悲剧的一生。
二、小说常识
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
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
(序幕)

开端

情节
发展

11《祝福》课件17张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

11《祝福》课件17张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
10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
这么过。
孔乙己已经失去了一个“人”的独立价值,在人 们心目中他是可有可无的,他的生命的唯一价值,就 是成为人们无聊生活中的笑料,甚至他的不幸也只是 成为人们的谈资。
16
作业:
阅读推荐篇目: 《孔乙己》(重读) 《灯下漫笔》 《示众》 《娜拉走后怎样》
17
中国的看客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鲁迅
11
寻“不变” ,看主题
封建礼教、封建思想
12
“不变”和“变”有何关系呢?
此前的“变化”其实都 反映出人们思想观念的“不 变”。
13
“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 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许寿裳先生
“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 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 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痛苦”。
——丁玲
14
鲁迅先生将处于
社会底层的祥林嫂变 动的人生置身于好像 亘久不变的世俗之中, 就是为了揭露造成祥 林嫂人生悲剧的根源, 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 本质,以“引起疗救 的注意”。
15
在现今社会上也还有许多病苦, 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来加以改变,所以, 今天的社会,我们依然需要阅读和学 习鲁迅的作品,启发我们去改造中国, 改良人性,以期国人能够“幸福的度 日,合理的做人。”
外 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貌 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
的 了……
变 最近一次看到她——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

中职语文教案:祝福(全3课时)

中职语文教案:祝福(全3课时)
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热风》《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重要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药》《孔乙己》《故乡》。
三、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小说三要素有哪些?
1环境:自然环境,SH环境
2故事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③ 人物形象
环境包括SH环境和自然环境。
SH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所以她也有一定责任。
4. 鲁镇的人们对祥林嫂的遭遇没有任何的同情, 他们也是深受FJ思想和FJLJ毒害的人,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统治了他们的灵魂,所以,他们鄙视祥林嫂。他们的态度,也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痛苦。他们和鲁四老爷一起,把祥林嫂逼上了死路。
5. 祥林嫂曾经的家人




三、合作讨论,共同探究
1.描写了几次“祝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共三次
1.第一次“祝福”时,祥林嫂是一个年轻能干的寡妇,受到众人的赞扬。
提问: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情景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富人享受,穷人艰辛,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命运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XHGM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

语文课《祝福》教案

语文课《祝福》教案

语文课《祝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祝福》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文学特色和表现手法。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模仿、创新和写作,培养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提高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1)让学生阅读课文《祝福》,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词语和句型:(1)整理并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运用词语和句型进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祝福》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

3. 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进行讲解和分析。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模仿其语言和行为,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深度。

3. 写作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写作练习,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11课《祝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第11课《祝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祝福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导入我们今天的话题从“生”字开始:满清末年,在江南的一个乡村里,一个极为平凡普通的女孩降生了。

这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父母也许无法抚养过多的孩子,于是,这个女孩很小就被送到一个叫祥林的男孩子家做了童养媳。

后来,这对男孩女孩都长大了,他们于是成了亲。

如果不出意外,这对小夫妻的人生轨迹将会怎样呢?(夫唱妇随、男耕女织、生儿育女、子孙满堂……)是啊,如果没有意外,这个现在被叫作祥林嫂的青年妇女完全可以像这样生活:她的人生终点将是寿终正寝,无疾而终。

这条的人生轨迹将是一条典型的时代轨迹。

但是,是什么改变了她的一生?(丈夫死了)引起学生思考预习检查1、知人论世:(1)鲁迅,原名_______,字豫才,后改名为________。

三十八岁时,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

浙江______人,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______》,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8部。

《祝检查预习,完成课件上的填空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

2.技能目标体会与分析肖像描写与人物悲剧命运的关系。

3.素养目标品析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挖掘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4.思政目标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肖像特别是眼睛的变化把握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教学难点品析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挖掘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教法及学法指导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提要勾玄法学情分析基础较好,学习热情高。

他们更需要在知识的丰富多元性、思想的深刻性方面得到强化,新媒体教学恰好能给他们以帮助。

福》选自《_________》。

《祝福》的教案

《祝福》的教案

《祝福》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祝福》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特点。

2.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现实主义创作风格,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3. 培养学生对传统封建社会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学会运用作品中的优秀品质和人生哲理,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特点。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特点、象征手法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作品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4. 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传达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祝福》原文及相关评论文章。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作品图片、播放相关音频、视频资料。

3. 参考资料:有关《祝福》的背景资料、评论文章、相关论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祝福》的作者鲁迅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祝福》原文,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和情感氛围。

3. 讲解课文:分析作品的故事情节,讲解主要人物形象和特点,揭示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作品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5.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情节,让学生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和作品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传达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7.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运用作品中的优秀品质和人生哲理指导现实生活。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鲁迅及其创作背景、分析故事情节、讲解主要人物形象和特点。

2. 第二课时:深入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讨论作品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祝福》课件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祝福》课件

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 家 、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 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1918年发表 《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相关试题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学 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 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 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 十五部。
背景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写 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 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 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 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 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 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 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 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 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惊世hài( 骇)俗
chà( 诧 )异 (2) 叱zhà( 咤)

文叁
体 分


东方 美学
自知自疑 自学在前 语言积累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①钝响( dùn ) ②寒暄( xuān) ③贺家墺( ào ) ④瑟瑟有声( sè) ⑤悚然( sǒnɡ) ⑥踌蹰(chóu chú)
⑦谬种( miù) ⑧俨然( yǎn ) ⑨雪褥( rù) ⑩尘芥堆( jiè) ⑪形骸(hái ) ⑫脸颊( jiá)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祝福》ppt课件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祝福》ppt课件

详细描述
《祝福》在艺术手法上注重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通过 对祥林嫂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 她的内心世界和命运。与其他鲁迅小说相比,情节安排 相对简单,但通过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更加深入地展 现了人物性格和命运。同时,《祝福》中也运用了一些 象征手法,如“祝福”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词 语,暗示着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和社会对她的冷漠与遗弃 。
学生四
我认为小说《祝福》的主题是反 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呼吁人 们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祥林 嫂的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和无情。
教师点评与总结
教师点评
同学们的观点都很深刻,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在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时,我们要注意社会制度和 封建思想对她的影响;在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时,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在理解小说 主题时,我们要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创作意图。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 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 的奠基人,其作品具有深 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作品地位
《祝福》是鲁迅短篇小说 集《彷徨》中的一篇,被 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 之作。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祝福》的情节、人 物形象和主题。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互动与讨论,同学们对《祝福》这篇小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 继续加强课堂互动,积极思考问题,分享观点,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关 注社会现实,了解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谢谢观看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封建礼教的痛 恨和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 情。
课程安排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2课时, 每课时45分钟。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祝福》课件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祝福》课件

总结与反思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们对《祝福》这篇小说的主 题和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 观点,展现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
学生们认识到封建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 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与社会的联系。
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和 意义,以及如何将这些思考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同时,教师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 织,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冷漠无情
柳妈虽然对祥林嫂的故事感兴趣,但并没有给予她足够的同情和帮 助。
05
小说《祝福》的艺术特色
叙述方式
第一人称叙述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通过“我”的视角展现祥林嫂的故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倒叙手法
小说运用倒叙手法,先展现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再逐步回溯她的经历,使情节更加紧凑和引人入胜。
总结词
通过对小说中女性角色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和受到的不 平等待遇。
详细描述
祥林嫂作为小说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她的悲惨命运凸显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 迫。她不仅遭受了生活的困苦,更承受了来自封建礼教的沉重压力。
小说中的其他主题
总结词
除了上述主题外,小说还探讨了其他主题,如人性的复杂性、命运的无常等。
深受封建礼教束缚
祥林嫂深受封建礼教束缚,认为再 嫁是耻辱,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心理 压力。
鲁四老爷
封建礼教的维护者
鲁四老爷是封建礼教的坚定维护 者,对祥林嫂的再嫁持有严厉的
批评态度。
虚伪
鲁四老爷虽然口口声声维护封建 礼教,但实际上并不完全遵守,
如他娶妻妾、买丫鬟等行为。
冷漠无情
在祥林嫂失去儿子后,鲁四老爷 没有给予足够的同情和关心。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祝福》课件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祝福》课件
2 祝福文化的多样性
祝福文化是多维、多层次的,在不同文化间,祝福的方式和表达会有所不同,体现了文 化的多样性。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祝福》 ppt课件
通过本课件,了解祝福的定义、意义、表达方式、场合、对象,及祝福在不 同文化间的差异。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祝福的奥义吧!
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 中职语文拓 展模块《祝福》ppt课 件
本课程通过PPT展示,帮助 学生深入了解祝福的定义和 意义以及祝福的表达方式。
课程目标
1. 理解祝福的含义和作用。
祝福的场合和对象
1
祝福的常见场合
生日、结婚、节日、升学、升职、毕业、祝寿、喜庆等特殊场合都是表达祝福的 好时机。
2
祝福的不同对象
亲人、朋友、同事、师长、病患、新婚夫妇等都是我们表达祝福的对象。
祝福的文化差异
1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祝福风俗
不同地区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祝福风俗,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2. 掌握口头祝福和书面祝福 的方式和技巧。
3. 了解祝福的常见场合和不 同对象。
4. 了解祝福在不同文化间的 差异。
课程内容概述
本课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祝福的定义和意义 2. 祝福的表达方式 3. 祝福的场合和对象 4. 祝福的文化差是对他人进行美好祈愿的一种表达,代表着对他人幸福、平安和成功的期望。
2 祝福的作用和意义
祝福可以传递友好、温暖和关爱的情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并促进社会和谐与稳 定。
祝福的表达方式
1
口头祝福的方式和技巧
口头祝福可以通过说出祝福的话语、给予对方鼓励和支持的肯定性评价来表达。
2
书面祝福的方式和技巧
书面祝福可以通过写信、发送贺卡、发表祝福的文字作品等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 祝福。

11《祝福》课件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

11《祝福》课件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
祝福 鲁迅 1
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 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 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或深或浅,盖上布,以为不存在。 我把最殷红的鲜血涂在那里。
每个人都有一行眼泪,喝下的冰冷的水,酝酿成的热泪。
莫 言Βιβλιοθήκη 我把最心酸的委屈汇在那里。 ……
一路走来,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祥林嫂第二次进入鲁镇后,带着
这道伤疤,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

了知足的女佣生活,可不可能?
16

听读书人说命运掌握在

自己的手里,祥林嫂也笃信 了。虽死了丈夫和儿子,但
至少现在她已经是自由身了。
女街坊们甚至还给她介绍给
同村王二,隔年还生了胖娃。
四婶也离不开能干的祥林嫂,
祥林嫂成为了长工。
17

2
世间多一份懂,就多一份善意,多一条出路。 世间少一份懂,就多一份恶意,多一条死路。
3

以祥林嫂为中心的女人的世界
有哪些女人的角色?

四婶

懂不懂


祥 林 嫂
闺蜜
女街坊
柳妈
众女人们
4
女人关心的世界

柳妈
阿毛

女街坊
祥林嫂
四婶
伤疤
5


七嘴八舌话“伤疤”
6

伤疤


众女人们认为祥林嫂该不该撞, 为什么?
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死罪
12
伤疤

伤疤是一个什么罪让她洗刷不了?
13
寡妇再嫁是罪。

十一 祝福(教案)-【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拓展模块)

十一 祝福(教案)-【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拓展模块)

十一祝福(教案)-【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教学优质
教案(高教版·拓展模块)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祝福的概念及形式;
2. 掌握祝福作品的写作技巧;
3. 学会欣赏祝福作品,感受祝福的美好情感;
4. 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掌握祝福作品的写作技巧;
2. 学会欣赏祝福作品,感受祝福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准备祝福作品,让学生们阅读体验。

2. 导入:
通过观看一段小视频,呈现出祝福的基本含义。

使学生们能够感觉到浓郁的祝福情感。

3. 提高课堂情感温度:
让学生分小组,自由流动的交往,彼此互相祝福,扩大课堂氛围。

4. 提出问题:
1)什么是祝福?为什么要祝福别人?
2)祝福的有哪些形式?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表达祝福?
5.学习教材:
通过阅读和欣赏祝福作品,让同学们了解祝福作品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选取2-3篇作品进行集体解析。

6. 联欢:
选取一二篇优秀作品,进行生动诠释,让同学们欣赏祝福作品的魅力。

7. 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中获得的感受。

8. 课后作业:
让同学们写一篇自己的祝福作品,展现自己的祝福情感。

并分享给课堂上的一位同学,让他感受到祝福的温暖。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祝福》word教案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祝福》word教案

《祝福》教案【导入设计】人物的塑造,鲁迅先生可谓高手而且还有高论:画人物,最有效的莫过于画他的眼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位高手是怎样通过画眼睛来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识记:作者、作品等相关文学常识。

二、理解:1.梳理文章情节结构;2.初步了解祥林嫂的人生悲剧;3.认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迫害。

【使用说明】1.10分钟课前独立完成导学案.2.20分钟讨论、交流、质疑,老师点拔.3.10分钟当堂训练.4.5分钟巩固、记诵、小结.【预习热身】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呐喊》收录了他自1918至1922年间所写的《故乡》《社戏》《孔乙己》《药》《阿Q 正传》等14篇作品,此时的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录了写自1924年至1925年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等11篇小说,这些作品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

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2、写作背景《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

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11《祝福》课件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11《祝福》课件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24
特殊形象——“我” 一个具有进步思 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
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对祥林嫂提出的 “魂灵的有无”的问题,之所以作了含糊 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 “我”的软弱和无能。
在小说的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的 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 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是事件的 见证人。
25
写作特色鉴赏:
1.精当的环境描写。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 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的环境里,三次有关 “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 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①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②第二次是对鲁家祝福的描写。 ③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祝福景象的描 写。
的社会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
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
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
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
想意识依旧。
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
农村的统治依旧。这样,通过环境描写,
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
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31
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 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 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 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 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17
祥林嫂性格中的抗争因素——
逃——婆婆,争独立 撞——香案,闹得异乎寻常 求——收留,谋生存 捐——门槛,用血汗赎“罪名”
疑——神灵,但求死后安息
性格的发展随着悲剧命运的发展而 逐步展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分析、理解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圭寸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尝试在作文中运用。

教学重点:1.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2.体会环境与人物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方法:提问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点拨法、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一、小说常识:1、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2、小说结构及顺序。

3、小说的情节:序幕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小说情节的作用:揭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

4、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段语言、肖像、行为、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

5、小说的环境1、自然环境:交代人物活动时间、地点、景物,起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

2、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

二、小说阅读步骤速读:整体感知、把握文意细读:层次结构、人物关系精读:具体情节、细节描写(查阅资料、深入分析)小结:必须结合作者及时代背景,所谓知人论世。

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读出“小说中的诗” 细节不容忽视。

小说备考要点及题型(见幻灯)第一课时本节课要点: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倒叙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

(板书)二、写作背景简介:《祝福》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

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二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

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

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圭寸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鲁迅对圭寸建思想和圭寸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的揭示与批判,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故事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

鲁迅这一时期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

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

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

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迷信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与摧残,揭示了它们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三、倾听课文示范录音,积累字词(注意正音)1、字三音积累钝(d O n ) l响寒暄(xu a n) 朱拓(t c ) 间(ji cn )或悚s eng然踌蹰(ch ou )(ch d )不更g e n g事谬mi U种淡d cn然俨(ycn)然雪褥r u 瑟(s e)瑟有声尘芥(ji e)堆形骸(h d)脸颊(ji d )沸反盈y mg天贺家墺(co )絮絮(x u )呜咽y e )驯(x U n )熟桌帏(w百)讪讪(sh c )咀嚼j uju e渣滓(zh a)(z i)瞥(pi e )拗(ni U )不过蹙c U缩门槛(k cn )窈y c陷惴惴zhu i歆享(x in )(xi mg )牲醴(sh mg )( I i ) 蹒跚(p m )( sh m )四、快速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

完成下面的表格,明确本文的情节内容。

(师生互五、作者用倒叙的手法,回忆了祥林嫂的一生,小说的整个思路是“现实一一过去一一现实”大家在课文中找出标志作者思路转换的句子。

在结构上采取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师生讨论,教师总结)总结明确关键词:造成悬念;形成对比,增添悲剧气氛;突出主题倒叙的作用:情节上,在小说开端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寻根探源的兴趣;内容上,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死去,强烈的对比,更加渲染了小说的悲剧氛围。

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初步理清祥林嫂的人生历程。

2尝试分析、归纳祥林嫂和鲁四老爷这两个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本节课教学: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重点分析祥林嫂和鲁四老爷的形象。

教学过程:一、回顾小说的三要素:故事情节、人物、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二、分析环境描写(一)、这部小说有哪几处环境描写?找出品味其中的语句,体味环境描写的作用。

1、开头的祝福景象: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

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阴暗”的天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

2、祥林嫂死后当晚“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一节: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我”的心情,从“寂静”、“沉寂”等词中可以看出。

3、祝福前夕柳妈寻祥林嫂开心时,“微雪点点地下来了”:暗示着下文柳妈的话即将带给祥林嫂巨大的心理阴影,起到了暗示情节的作用。

4、结尾的祝福景象:这一段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

最后一句拿祥林嫂的惨死和歆享了供品的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祝福作对比,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结构上也做到了首尾呼应。

5、此外,序幕中祝福景象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一一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一一今年自然也如此”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

而破折号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这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

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二)、环境描写,亦在暗示祥林嫂悲惨的命运!1、祥林嫂失去小丈夫:春天2、祥林嫂失去贺老六:春天、伤寒病3、祥林嫂失去儿子阿毛:春末、狼4、祥林嫂惨死:在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将至时的祝福晚上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或者说不能有春天的女人,即她是一个没有希望,或者说不能有希望的女人……总结:1、环境描写的分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提供人物生活的场所。

②反映时代特征、社会特征。

③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

④侧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形象。

⑤暗示、推动情节的发展。

二、分析祥林嫂形象:小说的主题是靠人物形象来体现的。

这一课文的主人公就是祥林嫂。

我们只有弄清楚祥林嫂的性格和命运,才能懂得《祝福》的主题。

而作为人物形象又是通过故事情节一一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或冲突表现出来的。

那么,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和分析祥林嫂的形象。

1、先请一个学生讲述祥林嫂的故事,然后再让其他学生评析、补充。

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完成下面的“祥林嫂年谱”简表。

先回顾: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再引导学生分析小说出现的人物。

(1)文中共几次写到了祥林嫂的肖像?衣着打扮脸色眼睛精神状态初到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顺着眼做工毫不懈怠,反满足,口角鲁镇是红的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再到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手脚已没有先前那样灵活,鲁镇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的多,死尸似的脸样精神了死前头发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相遇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带黑,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似的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物个乞丐了3、分析作者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部分,通过眼睛这一“窗户”透视人物的心灵。

鲁迅说,刻画一个人,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找出文章描写祥林嫂外貌(特别是眼睛)的地方, 画上横线,大声朗读一遍,并想一想有什么变化?分别表现了她怎样的特点?然后师生对话、互动,一起完成下列表格:小结:祥林嫂的性格特点,从作者对她眼睛的描写可见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生动具体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形象。

4、比较三次头发的变化:暗示悲惨的人生经历。

5、比较三次脸色(表情)的变化,描绘惨痛的人生命运。

6、比较三次衣着的变化,显示贫穷的经济状况。

比较它们的异同,思考其用意。

明确:作者通过肖像描写首先显示出的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勤劳,朴实,善良,温顺,要求极低,易于满足。

但再到鲁镇时,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

而第三处则显示其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内心深处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的境遇,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7、总结肖像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的质朴、善良、温顺与勤劳,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揭示了人物一步一步被逼向灭亡的过程。

总结:祥林嫂其形象特征如下:①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②她勤劳、善良、安分守己,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劳动生存下去;③但在旧社会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最终为旧社会吞噬。

三、探索、简析鲁四老爷形象。

同学们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手法来塑造这个人物的呢?1间接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

敬奉“陈抟老祖”,是把他当作卫道的护法神;对联:崇信理学,是封建卫道士的化身;几部书: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这段书房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点明了鲁四老爷的政治身分和思想基础,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环境。

(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从而揭示出他成为杀害祥林嫂的主凶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2、直接描写:重点分析他的动作和语言。

在祥林嫂的问题上,鲁四老爷一共开过六次口,说了百十来个字,却就把他保守、虚伪自私、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暴露得淋漓尽致。

①一处是: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可恶”,“然而”是什么含义?讨论归纳: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

寻人时,也仍然是“踱”。

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

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