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word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组成

◆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掌握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指标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高速、正确地完成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等功能的电子设备。它的出现是20世纪科学技术最卓越的成就之一,是科学技术和生产高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高度结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熟悉它的运行机制,是学好计算机必备的基础。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1.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1.1.1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如图1-1所示)于1946年2月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

图1-1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但学术界公认,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和模型是由英国数学家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1954)在1936年发表的一篇名为《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论文中奠定基础的。因此,当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在1966年纪念电子计算机诞生20周年,即图灵的论文发表30周年之际,决定设立计算机界的第一个奖项——“图灵奖”,以纪念这位计算机科学理论的奠基人。“图灵奖”也被称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2000年,ACM第一次将图灵奖授予华裔学者——姚期智,以鼓励他在计算机理论、算法设计与分析、密码学等方面所做的贡献。

距ENIAC的诞生,至今已经有60多年了。在这期间,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不同,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政府寻求计算机以开发潜在的战略价值,这促进了计算机的研究与发展。1944年Howard H.Aikien(1900-1973)研制出全电子计算机,为美国海军绘制弹道图。这台简称MarkⅠ的机器有半个足球场大,内含500英里的电线,使用电磁信号来移动机械部件,速度很慢(3~5秒进行一次计算)并且实用性很差,只用于专门领域。

1946年2月14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rgrator and Computer)在费城公之于世。ENIAC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接线编程,拥有并行计算能力。ENIAC使用了18 000个电子管,70 000个电阻器,有500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其运算速度比MarkⅠ快1000倍,ENIAC是第一台普通用途计算机。

与此同时,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存储程序控制。1949年,冯.诺依曼和莫尔根据存储程序控制原理造出的新计算机EDSAC(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alculator,爱达赛克)在英国剑桥大学投入运行。EDSAC是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是所有现代计算机的原型和范本。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

这一时期,组成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是晶体管,内存采用磁心存储器,外存采用磁带。第二代计算机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稳定。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高级语言COBOL和

FORTRAN,以单词、语句和数学公式代替了含混的二进制机器码,使计算机编程更容易。新的职业(程序员、分析员和计算机系统专家)和整个软件产业由此诞生。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年)

虽然晶体管与电子管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晶体管还是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会损害计算机内部的敏感部分。1958年得州仪器的工程师Jack Kilby发明了集成电路IC,将三种电子元器件集成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于是,计算机变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这一时期的发展还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行许多不同的程序。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出现集成电路后,唯一的发展方向就是扩大规模。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容纳几百个电子元器件。到80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在芯片上容纳了几十万个电子元器件,后来的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将元器件的数目扩充到百万级。可以在硬币大小的芯片上容纳如此数量的元件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不断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断增强。

1981年,IBM推出的个人计算机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学校。20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的竞争使得价格不断下跌,拥有量不断增加,计算机继续缩小体积,从桌上到膝上到掌上。与IBM PC竞争的APPLE Macintosh系统于1984年推出,Macintosh提供了友好的图形界面,用户可以用鼠标方便地操作。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美等国家开始了新一代“智能计算机”的系统研究,并称为“第五代计算机”,但目前尚未有突破性发展。

计算机发展阶段如表1-1所示。

表1-1 计算机发展阶段表

起止年代主要元件速度(次/秒)特点与应用领域

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5千~1万计算机发展的初级阶段,体积巨大,运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主要用来进行科学计算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几万~几十万体积减小,耗电较少,运算速度较高,价格下降,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和事物处理以及工业控制

第三代1965-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几十万~几百万体积和功耗进一步减少,可靠性和速度进一步提高。应用领域扩展到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

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几千万~千百亿性能大幅度提高,价格大幅度降低,广泛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入办公室和家庭。在办公自动化、电子编辑排版、数据库管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专家系统等领域大显身手

1.1.2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

1.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能执行多少指令。常用单位是MIPS,即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例如,主频为2GHz的Pentium 4微型机的运算速度为每秒20亿次,即2 000MIPS。

(2)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计算的数据有效位可以精确到几十位甚至上百位,计算的精确度由计算机的字长和采用计算的算法决定的。例如,Pentium 4微型机内部数据位数为32位(二进制),可精确到15位有效数字(十进制)。圆周率π的计算,有人曾利用计算机算到小数点后200

万位。

(3)记忆能力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