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节选)》知识讲解
40《变脸(节选)》知识讲解

《变脸(节选)》知识讲解作者与背景魏明伦(1941~),著名川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
生于四川内江,现居成都。
曾在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先后任演员、导演、编剧至今。
主要作品有《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变脸》《巴山秀才》(合作)《岁岁重阳》(合作)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戏曲文学剧本。
作者在1995年3月应电影导演吴天明特邀写作电影文学剧本《变脸》,1997年10月作者将由本人担任编剧的电影文学剧本《变脸》改为川剧,由四川省川剧院在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献演,被誉为成熟之作。
知识积累1.呓语:梦话。
2.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3.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4.睡眼惺忪:形容刚刚睡醒,还不大清醒。
5.猝不及防: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猝,突然,出其不意。
6.阴霾.(mái):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烟尘而显得混浊。
7.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骇,惊吓、震惊。
8.糍粑..(cíbā):用糯米捣碎后做成的一种食品,黏而软。
9.打鼾.(hān)10.鹭鸶..(lùsī)11.盘缠12.打牙祭考题例析1.(2015•四川南充中考)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
《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
B.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是众神的首领,掌管着旅行和商业。
宙斯是他的父亲,赫拉是宙斯的妻子。
C.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D.戏曲是戏剧的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话剧、歌剧有较大的自由,《变脸》就是戏曲,而川剧“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变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特技表演。
2.(2015•广东中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2021年整理〗《变脸节选》课文详细解析

《变脸节选》课文详细解析几天后,人贩子与人贩头在角落私议。
人贩子老大,恭喜发财。
人贩头老二,行情怎样人贩子这几天出手十几条“牲口..”,总共卖了这个价钱。
袖里交易人贩头小猫小狗,油水不多。
我看干脆放开手脚,牵一牵大户人家的肥猪儿。
人贩子绑票人贩头说文雅点,“请”嘛。
只要能“请”到一个土老肥的小宝贝,那价钱……人贩子要当它一百个狗娃!【段析】人贩手与人贩头的对白,交代了社会背景,点明了狗娃的来历。
【品味】“牲口”,是人贩子的暗语,实际是指被拐卖的人,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贩子的猖獗。
画线句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同时也交代了狗娃的来历。
水上漂内呼狗娃!狗娃内应爷爷!水上漂内呼船拢码头,开饭,打牙祭喽!人贩子、人贩头隐退。
音乐锣鼓欢快,水上漂带狗娃驾舟舞蹈上。
水上漂唱啊!一江风——渔夫唱晚,古寺敲钟,鸟儿归巢,鸭子归棚,一群群携儿带崽回家中。
我家住在小船上,漂流停泊芦花丛。
靠.岸,系.缆,弄.炊,摆.饭。
狗娃穿着一新,吃得香甜,给老人斟酒添菜,做事勤脚快手。
水上漂怡然自得,饮酒抒情。
【段析】水上漂喜得“孙儿”,“饮酒抒情”。
【品味】水上漂的唱词,运用比兴的手法:首先点明时间——傍晚时分;其次交代了住处——以船为家过着漂泊的生活,暗示生活贫困、居无定所。
“靠”“系”“弄”“摆”,几个动词连用,语言简练,涵盖内容丰富。
画线句是细节描写,狗娃有了新家,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水上漂唱芦花丛...,...,白头翁娃娃敬我酒三盅。
往日独叹黄昏冷,今朝笑看夕阳红。
沾阳光,乘好风,老少有缘巧相逢。
呼爷爷..,..,唤公公甜蜜蜜..,乐融融..。
三十年重圆天伦梦,陪孙子唱儿歌啊——我返老还童,返老还童!老陪少,拍巴掌,手舞足蹈,合唱儿歌。
【段析】水上漂唱出了内心的高兴之情,以及陪“孙儿”玩唱的喜乐情景。
【品味】对偶、比兴手法,渲染居处环境“芦花丛”,借“白头翁”鸟自比。
画线句是对偶句。
写出了水上漂过去孤独凄清的生活,与今天和“孙儿”共享天伦的欢乐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变脸》重难点讲解

《变脸》重难点讲解
《变脸》重难点讲解
1、剧中塑造了狗娃和水上漂这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
提示:
狗娃的性格: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
水上漂是一个身怀“变脸”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老艺人。
他的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
注重细节的刻画,如狗娃给老人斟酒添菜,给老人唱儿歌,为老人捶背挠痒,独自对月抒情,水上漂怡然自得地饮酒抒情,手舞足蹈地陪孙子唱儿歌,与孩子同做摇船游戏,怕孩子累坏了让“他”歇息,斥责狗娃小小年纪就充当假货,果断地救起落水的狗娃等等,以丰富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
另外,作者还注重心理的刻画,展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感情冲突,从心灵深处显现人物性格。
2、水上漂和狗娃之间有什么矛盾?矛盾冲突的高潮在什么地方?在此之前,作者做了哪些铺垫?
提示:
水上漂是一个身怀“变脸”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老艺人。
他原以为狗娃是男孩,才收狗娃做他的孙子,指望狗娃接续自家香烟,接续祖传绝活儿,为他传宗接代;对家传绝技,他坚持“独孤一枝”“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他发现。
〖2021年整理〗《变脸节选》学习要点

《变脸(节选)》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扫除生字障碍,熟读课文。
2.了解作者魏明伦及剧本《变脸》的全剧情。
3.了解川剧的特点及其他地方戏曲的特点,体会戏剧语言特点。
4.熟悉剧情,准确把握文中的戏剧冲突。
5.通过语言赏析把握剧中的人物形象。
6.通过表面冲突—重男轻女,进一步理解人物内心情感的强烈冲突。
【基础知识】1.生字正音糍粑(cí bā)打鼾(hān)阴霾(mái)盘缠(án chan)鹭鸶(ù ī)怡然自得(ì)睡眼惺忪(īng ōng)蹑手蹑脚(niè)2.词语解释糍粑: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初读课文,对照范读,掌握字音和节奏。
打鼾:在睡觉时由于呼吸受阻舌与软腭颤动而产生的粗重的声音。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阴暗之意。
盘缠:路费。
鹭鸶:又叫“鸬鹚”。
水鸟名,翼大尾短,颈和腿很长,常见的有白鹭、苍鹭、绿鹭等。
白鹭又名“鹭鸶”,羽毛纯白色,顶有细长的白羽,捕食小鱼。
打牙祭:指吃肉等荤菜。
怡然自得:形容自在舒适惬意的样子。
睡眼惺忪: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很轻。
也作“捏手捏脚”。
【时代背景】川剧剧本《变脸》是作者于1997年,根据他先前创作的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改编而成的。
故事的时代背景是我国上世纪20年代,人物活动的地点是当时的川江沿岸一带。
剧本写的是:流浪女孩狗娃被人贩子装扮成男孩,被身怀“变脸”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老艺人水上漂买下,收为自己的孙子,二人之间,就此发生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命运纠葛。
剧本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思想,着重表现了狗娃作为一个流浪女孩的人生遭遇,塑造了不是男孩却胜过男孩的狗娃形象,同时也刻画了心地善良而命运不幸的老艺人水上漂的形象,反映了民间艺人的苦难命运,以及官场腐败、军阀横行、匪盗为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旧时代的生活图景,以及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
语文人教彩色版九年级下册(2016年重排)《变脸(节选)》疑难解析

《变脸(节选)》疑难解析1、怎样看待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剧中描写水上漂这一人物形象,相当突出地表现了他重男轻女的思想。
他因婆娘嫌他穷而离开了他,“从此赌咒再也不跟女人打堆了”,并愤恨不已地说:“女人家,扫把星,滚她妈的三十三”;他对狗娃坦诚直言:“爷爷待你好,是对你有望啊。
爷爷老了,越老越怕。
一怕断了我家香火,二怕断了祖传绝活儿,这才收你做我的孙子。
爷爷把心掏给你,教你变脸本事,望你给我传宗接代”,并坚持“家传绝技,独孤一枝”,“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他得知狗娃是女孩,“气得双手颤抖”,极为震惊、愤怒、痛苦、绝望,顿时改变了对狗娃的态度,明明白白地告诉狗娃:“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宝不要草”;他决定丢开狗娃,是因为“养儿方能续后代,女生外向招祸灾”、“重男轻女自古来”。
所有这些,都表现了水上漂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但是,我们不能对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加以简单的否定。
水上漂所表现的重男轻女思想,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偏见,而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作为一种世俗思想,有其深刻的民族、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的根源。
水上漂收狗娃为孙子,主要是一种非常现实的生存需求,他需要老有所养,需要“弄孙”之乐,需要传宗接代,而这一切,在传统社会中都是由家庭的男性后代来实现的;他期望狗娃继承祖传绝活儿,并声明“家传绝技,独孤一枝”,“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这也不足为怪,因为在我国封闭性的传统社会中,家传绝技“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是人们的普遍做法,只是使家传绝技“独孤一枝”,才能确保自己家庭的利益一脉相承地延续下去,这是为了避免竞争以谋求生存。
所以,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和做法,有其现实的考虑和深层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否定,而要究其根源。
剧中在表现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的同时,还描写了狗娃时时处处地担心、掩饰自己女孩真实身份的情景,当她被发现是女孩而面临被水上漂抛弃的命运时,哀叹自己“千不该,万不该,不该错投女儿胎!”并写了狗娃的不幸身世和她的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懂事、知恩图报,水上漂与狗娃彼此难以割舍的感情,他们所经历的感情冲突和精神痛苦,以及最后水上漂在危急之中将狗娃救起,等等,都具有否定、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思想的艺术效果。
九年级语文下册 专题14 变脸(节选)(讲)(提升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戏剧见人生第14课变脸(节选)【学习要点】1.人物形象赏析,狗娃和水上漂。
2.作者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课堂探讨☆要点一:人物形象赏析,狗娃和水上漂。
【探究活动】人物形象赏析,狗娃和水上漂。
【教师释疑】狗娃:(1)生在穷乡里,遇上大水灾。
被人拐、被人卖、被人骑、被人踩,只见人人良心坏,鞭打牲口爬悬崖。
(2)比男娃子更勤快,能干粗活能挑抬,下河帮你洗铺盖。
煮饭帮你劈干柴。
(3)不贪嘴,不挑菜,学本事,听安排。
(4)没想到世上还有好人在,爷爷出现笑颜开。
把我当作人看待,亲亲热热贴胸怀。
舍不得这份情啊!割不断这般爱!天上雁鹅排对排,扯烂衣裳不分开!水上漂:(1)看,青一块,紫一块,对畜生也不能这样下死手打呀!小苦瓜啊,你被那些黑心萝卜整得好惨啊!打在你的身上,痛在爷爷心上。
爷爷是个糍粑心肠。
你有缘遇上我,时来运转了。
(2)爷爷待你好,是对你有望啊。
爷爷老了。
越老越怕。
一怕断了我家香烟。
二怕断了祖传绝活儿,这才收你做我的孙子。
爷爷把心掏给你,教你变脸本事,望你给我传宗接代。
格老子一场空欢喜!你小小年纪就充当假货。
串通人贩子,骗了我老江湖。
(3)呸,女人家,扫把星,滚她妈的三十三!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宝不要草。
养儿方能续后代,女生外向招灾祸。
狗娃休把老汉怪。
重男轻女自古来!(4)我不会卖你,可也不会留你……这是盘缠,这是干粮,送给你,自谋生路去吧。
【讨论明确】【课堂提升】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爱,是等不得的丁立梅(1)他是母亲一手带大的。
(2)他的母亲,与别人的母亲不太一样,因患侏儒症,母亲的身材异常短小。
(3)他六岁那年,他的父亲——一个贫苦、老实的泥瓦工,去帮邻家盖房,从房梁上摔下来。
他没了父亲。
(4)矮小的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他,吃的苦,应该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吧?夜幕四垂,母亲在田里干活还没回来。
一大清早,母亲又背了一篓子的绣花鞋垫去集上卖。
那些鞋垫,是母亲夜里坐在灯下,一针一线绣好的。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变脸(节选)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变脸(节选)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变脸(节选)》的内容,了解川剧变脸的艺术特点。
2.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变脸(节选)》的内容,掌握川剧变脸的艺术特点。
2.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变脸(节选)》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艺术表达。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变脸(节选)》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川剧变脸的艺术特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变脸(节选)》,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艺术表达。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对课文《变脸(节选)》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川剧变脸的艺术特点。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变脸(节选)》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2. 教师提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变脸(节选)》,使学生了解了川剧变脸的艺术特点,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课堂互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分享对川剧变脸的了解和欣赏。
2. 学生通过互动,互相学习和交流,加深对川剧变脸艺术的理解。
七、艺术欣赏(10分钟)1. 教师展示与川剧变脸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变脸的艺术魅力。
变脸(节选)

戏剧靠矛盾冲突构成情节。本文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与狗娃身为女孩。从根本上说,他们 之 间的冲突,反映的是我国封建社会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底
课文情节结构 开端 人贩猖獗 祖孙相处 发展 水上漂 狗 娃 狗娃撒尿 重男轻女
社会背景 其乐融融
做铺垫
高潮 结局
人 重男轻女 暗藏矛盾 性 惴惴不安 的 暴露身份 光 急转直下 辉 丢弃狗娃
下河帮你洗铺盖,煮饭帮你劈干柴……” 乖巧可爱——给老人捶背、抠痒,“不贪嘴,不挑菜, 学本事,听安排……” 知恩图报——“没想到世上还有好人在,爷爷出现笑 颜开。把我当做人看待……扯烂衣裳分不开!”
狗娃是一个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 恩图报的苦命女孩。
水上漂 心地善良
重男轻女 有情有义
直率豪爽
1941年生于四川内江,著名川剧作家, 被誉为“巴蜀鬼才”。他根据“一戏 一招”理论,创作了《易大胆》《四 姑娘》《潘金莲》等一批有影响的戏 曲文学剧本。
4.知识讲解】第14课变脸(节选)

《变脸》知识讲解课前导入1996年,电影《变脸》荣获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金郁金香奖、导演奖,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儿童电影节影片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第16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这是著名导演吴天明旅美多年后的第一部作品,手法和技巧更趋成熟,构思独特,表演真实,受到评论界的好评。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变脸》(节选)就是作者根据电影改写的川剧剧本。
学习目标1、了解魏明伦及《变脸》的剧情。
2、了解川剧的一般特点。
3、整体感知,把握戏剧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4、了解戏曲唱词和说白的语言特色,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戏曲鉴赏能力。
5、了解社会底层人民极其艰难的求生经历,感受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与时代同步。
知识汇总1、关于作者魏明伦(1941年-)四川内江人。
14岁即开始发表习作,中国当代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
代表作品有《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夕照祁山》《变脸》等。
2、关于《变脸》《变脸》是作者1997年创作的。
全剧共六场,本文节选的是第二场。
剧情着重描写了一个叫狗娃的女孩的人生遭遇,同时也刻画了心地善良而命运不幸的老艺人水上漂的形象,反映了民间艺人的苦难命运,以及官场的腐败、军阀横行、匪盗为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旧社会的人民的生存状态。
3、戏曲语言的特点。
我国的传统戏剧主要是以曲演唱的,因此称为“戏曲”。
在戏曲剧本中,曲词是戏曲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语言包括说白、唱词和舞台提示。
三者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其中说白和唱词,构成剧中的人物语言,而曲词又有其独特的形式和作用。
在形式上,曲词是一种用韵文写成的歌词,要与一定的唱腔、曲谱相配合,具有和谐的音韵美;并常用反复、排比、叠词、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声情并茂,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曲词的主要作用是抒发人物的感情,渲染环境氛围,因而具有抒情性。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变脸》阅读理解与基础知识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变脸》阅读理解与基础知识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阅读理解。
(一)变脸(节选)水上漂狗娃,爷爷也是一个苦命人啦。
爷爷的爷爷没有留下田地房廊,只留下小船一只,闯江湖不宿客店,跑码头俭省号钱,我一辈子都在水上漂来漂去。
年轻那时候,娶了一个婆娘,生了一个儿子……狗娃你的婆娘、儿子到哪里去了?水上漂唉,儿子出天花死了,独苗苗早就断了。
婆娘哩,嫌我穷,跟野汉子跑了。
哼,幸好,我没把变脸绝活儿传给她,从此赌咒再也不跟女人打堆了。
呸,女人家,扫把星,滚她妈的三十三!狗娃(一震,停止挠痒)……水上漂哎,咋个不抠了?狗娃(掩饰)我,我抠累了。
水上漂莫累坏了,来,过来歇息。
(将孩子揽到怀里)狗娃(依偎)爷爷,你真好。
水上漂爷爷待你好,是对你有望啊。
爷爷老了,越老越怕。
一怕断了我家香烟,二怕断了祖传绝活儿,这才收你做我的孙子。
爷爷把心掏给你,教你变脸本事,望你给我传宗接代。
狗娃(喜悦)爷爷,我要学变脸,快教我嘛。
水上漂好,我先教你几句口诀,记住:家传绝技,独孤一枝。
狗娃家传绝技,独孤一枝。
水上漂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狗娃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水上漂记清楚……传女背叛祖先……要遭天打雷劈哟……1、从水上漂前两段对白中可以概括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描述一下狗娃当时心理变化。
3、“爷爷待你好,是对你有望啊”,这个“望”具体指什么?4、你对老艺人“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的做法作何理解?(二)打渔杀家(节选)[丁郎上]丁郎离了家下,来到河下。
哪只是萧恩的船哪?——萧恩哪,萧恩!李俊啊,萧兄,岸上有人唤你。
萧恩哦,有人唤我。
(一望,下船)哦,原来是丁郎哥,到此何事?丁郎催讨渔税银子来啦!萧恩嗳,这几日天旱水浅,鱼不上网。
改日有钱,送上府去就是。
丁郎话倒是两句好话。
可是有钱可想着给我们送去,别让我们一趟一趟地白跑,跑坏了鞋还得自个儿掏钱买。
萧恩难为你了。
[萧恩上船]李俊做甚么的?萧恩催讨渔税的。
李俊待我来问他几句。
【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4.变脸(节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4变脸(节选)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变脸》的剧情,梳理本文的矛盾冲突。
(重点)2.悉心体会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理解它们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 3.分析人物形象。
(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家听说过“变脸王”吗?(学生回答:“一种电脑屏保程序”“著名川剧变脸王彭登怀”……)我们今天走进魏明伦的《变脸》,结识一位“变脸王”水上漂老人。
二、预习展示1.积累词语。
糍粑..(cí bā) 打鼾.(hān) 阴霾.(mái)鹭鸶..(lù sī) 蹑.手蹑脚(niè)怡然自得:形容高兴愉悦而满足。
怡然,形容喜悦的样子。
睡眼惺忪: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蹑手蹑脚:轻手轻脚。
2.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用一句话概括剧情。
示例:①这部戏曲描写的是老艺人水上漂与他收为“孙子”的女孩狗娃之间的命运碰撞。
②这部戏曲描写了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而要将她抛弃,最终又将她收留的一段波折。
三、合作探究(一)了解矛盾冲突结合课文,梳理出本文的多重矛盾冲突。
明确: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选文下半场直接表现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各自的内心冲突。
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为他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与狗娃身为女孩的矛盾;水上漂内心的冲突表现了谋求家族利益、解除生存困境的愿望;狗娃的处境表现了下层社会女孩的不幸和对命运无奈的抗争。
多重的矛盾冲突使剧情有了更深更广的社会意义。
(二)赏析人物描写结合课文,具体分析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并理解它们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明确:狗娃给老人斟酒添菜、为老人捶背挠痒、独自对月抒情,水上漂怡然自得地饮酒抒情、手舞足蹈地陪狗娃唱儿歌等典型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性格。
在心理描写方面,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内心的精神状态和人物的感情冲突,从心灵深处剖析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如狗娃对月抒情一段唱词,就体现了狗娃心地的善良和内心的忧愁。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课件:14.变 脸(节选)

舞台提示
水上漂为自己的变脸艺术终于有传人而怡然自得。与“三十年重 圆天伦梦”相照应。
水上漂是一个身怀“变脸”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老艺人。他心 地善良而命运多舛。
张大户威逼潘金莲出嫁。 “不与武大为妻,便与老夫作妾。” “宁与侏儒成配偶,不伴豺狼共枕头。” “衣冠禽兽”或“残酷心,假充慈悲佛”的人。
示例:注意押韵,具有和谐的音韵美;曲词运用反复、比喻、借代 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声情并茂,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表明情节发展;表现人物喜怒哀乐,让观众赏 心悦目。
示例:烧火做饭缝补洗 服侍爷爷忙昼夜。
示例:民间访问 实地考察
应积极想办法传承(拯救)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或 有些民间艺术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况。(意近即可)
第四单元 戏剧人生
14.变 脸(节选)
B D
B C
拟人 排比 比喻
“小苦瓜”象征着狗娃命运的悲惨;“黑心萝卜”主要指那些人贩 子、人贩头儿等;“水上漂”此时的心情是对狗娃的同情,对人贩 子的愤恨。
反映出水上漂在弄清真相后,爱恨交加的心情。
请专家来校举行“保护文化遗产”专题讲座;开展“走近文化遗 产”系列实践活动(学习地方戏曲、参观博物馆);举行古典诗 词吟诵会。
莲步轻移,自成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回眸巧笑,便是风华绝 代,仪态万方,开嗓乍唱,倾泻一斛清泉;水袖一甩,搅动万顷 碧波。美得自信,美得高贵。那跨越百年的历史,那古老神秘的 传承,不能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断流,不能因为我们的冷漠而消 散。爱她吧,像爱你的妈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脸(节选)》知识讲解责编:薛燕作者与背景魏明伦(1941~),著名川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
生于四川内江,现居成都。
曾在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先后任演员、导演、编剧至今。
主要作品有《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变脸》《巴山秀才》(合作)《岁岁重阳》(合作)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戏曲文学剧本。
作者在1995年3月应电影导演吴天明特邀写作电影文学剧本《变脸》,1997年10月作者将由本人担任编剧的电影文学剧本《变脸》改为川剧,由四川省川剧院在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献演,被誉为成熟之作。
知识积累1.呓语:梦话。
2.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3.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4.睡眼惺忪:形容刚刚睡醒,还不大清醒。
5.猝不及防: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猝,突然,出其不意。
6.阴霾.(mái):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烟尘而显得混浊。
7.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骇,惊吓、震惊。
8.糍粑..(cíbā):用糯米捣碎后做成的一种食品,黏而软。
9.打鼾.(hān)10.鹭鸶..(lùsī)11.盘缠12.打牙祭考题例析1.(2015•四川南充中考)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
《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
B.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是众神的首领,掌管着旅行和商业。
宙斯是他的父亲,赫拉是宙斯的妻子。
C.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D.戏曲是戏剧的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话剧、歌剧有较大的自由,《变脸》就是戏曲,而川剧“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变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特技表演。
2.(2015•广东中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1)___,___,___;(2)___,___,___。
解析:1. B 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平时要在注意知识的积累。
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是众神的使者,掌管着旅行和商业。
2.示例:美在戏曲,生旦净丑,演绎悲欢人生;美在文学,诗词曲赋,抒写灿烂文化;美在汉字,点横撇捺,记载悠久文明;美在建筑,亭台轩榭,尽显精巧布局。
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
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
本题例句中“武术”和“音乐”属于艺术形式的词语,选取此类,按照例句结构形式用三个分句拟写即可。
课文讲解理解主旨剧本通过水上漂收留狗娃的曲折过程,着重表现了狗娃作为一个流浪女孩的遭遇,同时刻画了心地善良却命运不幸的老艺人水上漂的形象,反映了民间艺人的苦难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
理清结构写作特色1.剧本的情节美。
起伏跌宕,曲折有致。
上半场主要写水上漂与狗娃闲拉家常,细致地描绘出一幅爷孙共乐、和美悠然的生活图景;下半场爷孙反乐为愁,一痛苦一悲伤,气氛直转而下,水上漂抛弃狗娃,狗娃落水唤爷又获救,气氛紧张,激荡如潮,给人以强烈的情感震荡和精神冲击。
巧设“误会”,以“误会”构成悬念,并随着“误会”的解密、真相的显露而爆发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
狗娃是女孩,却错被水上漂以“孙儿”买进;水上漂重男轻女,狗娃无法选择命运;狗娃上岸遇蛇,水上漂为救“孙儿”遭蛇咬,为治蛇伤,童子尿大泄机密;爷爷希望落空,痛苦之余作出抛弃狗娃的决定,狗娃悲痛苦苦相求。
2.语言清新质朴、明白如话,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剧中的戏曲语言,是作者在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加工的文学语言,并恰当地吸收了四川方言的一些语言成分,清新质朴、明白如话,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把握重点1.理解“水上漂”“狗娃”这两个角色。
狗娃是一个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的苦命的女孩。
苦命——“生在穷乡里,遇上大水灾。
被人拐、被人卖、被人骑、被人踩,只见人人良心坏,鞭打牲口爬悬崖。
”勤劳能干——“比男娃子更勤快,能干粗活能挑抬,下河帮你洗铺盖,煮饭帮你劈干柴。
” 乖巧可爱——给老人捶背、抠痒,“不贪嘴,不挑菜,学本事,听安排。
”知恩图报——“没想到世上还有好人在,爷爷出现笑颜开。
把我当作人看待,亲亲热热贴胸怀。
舍不得这份情啊!割不断这般爱!天上雁鹅排对排,扯烂衣裳不分开!” 自述身世——苦涩的脸 买下狗娃——欢喜的脸 知道真相——愤怒的脸 弃而搭救——悲哀的脸 水上漂 心地善良 直率豪爽 重男轻女 有情有义 身世悲苦——悲伤的脸 勤劳能干 遇水上漂——喜悦的脸 乖巧可爱 了解爷爷——忧虑的脸 机灵懂事 隐秘暴露——悲痛的脸 知恩图报 狗娃 变脸(节选)人生的不幸 旧社会的现状水上漂是一个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的老江湖,身怀“变脸”绝技、孤身闯荡的老艺人。
心地善良——“看,青一块,紫一块,对畜生也不能这样下死手打呀!小苦瓜啊,你被那些黑心萝卜整得好惨啊!”“打在你的身上,痛在爷爷心上。
爷爷是个糍粑心肠。
你有缘遇上我,时来运转了。
”直率豪爽——“爷爷待你好,是对你有望啊。
爷爷老了。
越老越怕。
一怕断了我家香烟。
二怕断了祖传绝活儿,这才收你做我的孙子。
爷爷把心掏给你,教你变脸本事,望你给我传宗接代。
”“格老子一场空欢喜!你小小年纪就充当假货。
串通人贩子,骗了我老江湖。
”重男轻女——“呸,女人家,扫把星,滚她妈的三十三!”“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宝不要草。
”“养儿方能续后代,女生外向招灾祸。
”“狗娃休把老汉怪。
重男轻女自古来!”有情有义——“我不会卖你,可也不会留你……这是盘缠,这是干粮,送给你,自谋生路去吧。
”“老汉心并非铁石块,是留是丢几徘徊……”狗娃和水上漂都生活在社会底层,都是善良而不幸的人。
这一老一少在苦难的命运中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的遭遇所显现的人生磨难,他们的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给人以灵魂的震撼。
2.如何看待水上漂和狗娃的冲突?水上漂对狗娃的态度,表现了他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而狗娃的处境,则表现她作为下层社会女孩的不幸和对于命运的抗争。
二人的冲突,固然有性格的因素,而更多的是两个人命运的冲突。
3.如何看待水上漂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水上漂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有着深刻的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根源,我们不能够对它加以简单的否定。
水上漂后来的所作所为也具有一些否定和破除重男轻女思想的性质。
4.如何看待帮腔人在剧中的作用?帮腔人有着叙事人的身份,它可以是作者、观众或者剧中人的代言者。
它对剧情起着催化、点化的作用。
5.本文剧情的转折点是什么?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是本文剧情的转折点。
拓展阅读中国话剧的风貌中国话剧经过上百年的融合、改造、创新,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国现代的民族话剧。
中国话剧来自西方戏剧,今天依然从西方戏剧中摄取营养;但它经过中国人上百年的融合、改造、创新,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国现代的民族话剧。
中国话剧近百年的历程,形成了有我国历史特点的传统,即:战斗的传统;借鉴、消化和融会古代中外一切有益戏剧文化的传统;以现实主义美学为主体,多种美学原则、创作方法多元并存的传统;以及不断民族化的传统。
我们在这些传统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当然也有教训。
1.匡时济世的艺术。
中国文人素有“文以载道”的思想观念,因此,戏剧从来不是唯美的产物。
特别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一些有志之士急欲拯救民族于水火之中,把它拿来运用和作为一种武器,就带有匡时济世目的。
文明戏时期的主潮是以勇猛的姿态,配合着民主革命,对腐败的帝制进行冲击,对外国列强发出愤怒的抗议。
这就是中国话剧第一波所展现的战斗性。
“五四”时期,之所以掀起模仿易卜生的浪潮,是因为其“敢于攻击社会,敢于独战多数”的战斗精神。
到了三四十年代,田汉、夏衍等倡导的“普罗列塔利亚”戏剧、左翼戏剧、国防戏剧直到抗战戏剧,都被赋予特定历史阶段的革命的民族的政治色彩。
我国话剧发展中,可以发现:每当话剧与时代、人民、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它就欣欣向荣;否则,就会凋谢枯萎。
一个世纪以来,话剧艺术家与人民共患难,与时代共命运,在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鼓舞革命热情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战斗作用,展示出中国话剧的战斗力、生命力,没有辜负时代的期望,这是中国话剧的骄傲!但是,对战斗性的片面强调,简单地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理解为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缺乏独特创造的艺术形式,这在较长的一个时期中,不同程度上导致了非艺术化的倾向,要引以为训的。
新时期以来,话剧舞台努力真实地反映现实,表达人民的心声,使新时期话剧艺术走向一个新的高峰。
但是,在对“从属于政治”的观念进行拨乱反正时,又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远离政治,远离现实,同样也会远离群众,使话剧丧失群众基础。
2.话剧借鉴的传统。
20世纪初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以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为代表;给中国话剧以深刻的影响,中国话剧在历史上从来不是封闭、排他的,而具有开放的度量。
20世纪二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两度西潮”便是突出的时期。
如20世纪30年代曹禺的创作,深受20年代新思潮的影响,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话剧开放性的特点,他是以现实主义作为主体而有机地融进其它多种美学因素,达到一种深层次的结合,留下了人们称之为“诗化现实主义”的不朽剧作。
20世纪80年代始,新时期我国话剧与文学同步,加强了“人学”研究,推动了话剧艺术的探索和革新,经过“左”的思想禁锢,话剧美学经过一个长时期的封闭之后,又一次敞开了自己的胸怀,于是,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思潮、流派再度引入。
如荒诞派戏剧、存在主义戏剧、贫困戏剧以及布莱希特等戏剧理论的被关注,吸收其一切有价值的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这种借鉴、消化和融会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结果。
3.民族化的道路。
中国话剧虽然是一种外来的艺术样式,但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进行了探索民族化的创造,它塑造了民族的性格,传递了民族的精神、民族的魂魄。
焦菊隐等具有深厚传统文学、戏曲修养的艺术家,实践着戏曲传统美学与话剧固有美学的嫁接,用于表现近代生活;同时,面对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美学和民族传统美学的碰撞,学习了民族传统艺术、特别是向戏曲艺术。
因此,话剧民族化的实验表明,以其独特的民族艺术特色和魅力,使作品具有民族风格与民族气派。
不过,话剧的民族化并非话剧的戏曲化。
话剧需要学习戏曲,不是照搬其形式和手法,而应该是将它的美学原则、美学思想、美学精神以及艺术方法,融会贯通在自身的艺术创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