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分工
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世界市场(The World Market)是指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科技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组成。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发展的趋势。
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作用形成:(一)分类世界市场的形成分为初步形成和最终形成。
(二)条件条件分为地理条件、物质基础。
地理条件是指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相互联系,为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提供地理条件。
物质基础来源于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三)形成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大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本国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工业原料也来自于世界各地。
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经济组织方面,促使垄断组织出现,大企业时代来临,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日趋国际化,出现了跨国公司。
作用: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国际关系的加强产生了推动作用。
首先,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其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
再次,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国际贸易的形成及其作用形成:国际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形成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出用于交换的剩余产品(二)(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社会分工的夸大也就使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其意同是产生剩余产品。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国际分工是指各国在生产和贸易中所承担的不同角色和职责,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进行合作和交换,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经济发展的最大化。
国际贸易秩序则是指各国在开展国际贸易时所遵守的规则和制度,以保护自身利益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
国际分工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开始进行贸易的时期。
当时,由于各地资源的不平衡和生产技术的差异,各国开始进行跨国贸易,以满足各自的需求。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逐渐扩大,国际分工也逐渐形成。
欧洲的工业化进程和工业革命为国际分工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欧洲国家以工业制品为主导,而殖民地则主要提供原材料和农产品,构成了欧洲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关系。
国际分工并不总是公平和平衡的。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发达国家往往占据着制高点,在贸易中获得了更多的利益。
他们通过保护主义政策和不公平的贸易规则,限制和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这种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也导致了南北差距的加剧和全球贫富差距的扩大。
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局面,发展中国家开始寻求平等和公正的国际分工,并逐渐站稳了自己的脚跟。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贸易秩序也经历了演变。
在过去,许多国际贸易规则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以符合其自身利益。
这些规则往往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利益。
随着发展中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增加的代表性,他们开始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决策。
发展中国家在多边贸易谈判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诉求,并倡导建立更加公正和包容的国际贸易秩序。
全球化的发展也给国际贸易秩序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跨国公司的兴起和跨国生产网络的建立,使得国际分工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各国之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逐渐形成,并且更加依赖于彼此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新技术的应用也加速了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
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和贸易规则的调整成为国际贸易秩序的重要议题。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下,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抬头再次对国际贸易秩序构成了挑战。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第二次国际分工(18世纪 世纪70 2. 第二次国际分工(18世纪70 年代—19世纪60年代) 19世纪60年代 年代 19世纪60年代)
主要事件: 主要事件: 第一次科技革命 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 工业国使用机器生产工业品与 农业国仍用封建时代工具生产粮 食和工业原料之间的国际分工
第三次国际分工( 19世纪 世纪70 3. 第三次国际分工( 19世纪70 年代—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40年代 年代 20世纪40年代)
2. 社会经济条件
(1)科技水平 (2)生产力发展水平 (3)国内市场规模与经济结构 (4)人口数量与质量
3. 文化与宗教影响
4. 上层建筑的影响
(1)国家政府利用上层建筑的作用,通过 国家政府利用上层建筑的作用, 经济力量、暴力手段、 经济力量、暴力手段、签订不平等条约 等来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国际分工格局; 等来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国际分工格局; (2)国家政府采取封锁、禁运、断绝经济 国家政府采取封锁、禁运、 贸易关系等手段,人为地割断一国与其 贸易关系等手段, 他国家的经济联系, 他国家的经济联系,从而使其在国际分 工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 工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
主要事件: 主要事件: (1)第二次科技革命 (2)资本输出占据统治地位 (3)世界多边贸易的发展 (4)世界货币的形成 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 之间、 之间、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 生产国之间的分工不断加深
第四次国际分工(20世纪50年 世纪50 4. 第四次国际分工(20世纪50年 代至今) 代至今)
第一章 国际分工与 国际贸易
一、国际分工与国 际贸易的关系
1.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开展的基础 2. 国际分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贸易形 态和方向
三章节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国民经济 内部分工超越国界,向国外延伸发展的结果,是 产生国际贸易和形成世界市场的基础。
国际分工是历史、 经济的范畴
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演变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1. 国际分工的过程伴随着野蛮的掠夺 2. 分工主体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特殊分工 3. 对强迫参与分工的另一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不 仅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甚至是倒退或毁灭
1.分工的中心由原来英国扩大为英、法、德、
日、美等一组发达国家为工交换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4.加重了殖民地国家经济发展的两种依赖性
5.形成了相互依赖的世界市场
(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战以后)
1.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分工占主导地位 2.国际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逐步增强 3.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 4.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加强 5.国际服务分工逐步形成 6.跨国公司内部的网络化国际分工体系逐步形成 7.“大脑——手脚”型国际分工成为潮流
三、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一)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 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地、水流、自然资源、 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等等。
(二)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 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广度、深度和形式
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科学技术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第二节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一、国际分工与国 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1. 国际分工为国际贸易提供交换的物质基础 2. 国际分工的优越性会吸引各国主动参与国际 贸易 3. 国际分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
课件-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置、排气装置油泵;荷兰生产涂料、机件;德国生产活塞、筋
轮盘、速度计、燃料箱、后轮轴;比利时生产坐垫;奥地利生
产水箱、加热器软管。
8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第四,从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进一步发展到产品内分工,这 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的主导形式。所谓产品内分工 ,就是指产品生产过程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从而形 成了以生产工序、生产区段、生产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 这种国际分工是比较典型的价值链分工。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国际分工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并处于不断演化的发 展过程之中。
第一阶段——16世纪到18世纪60年代
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叶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
殖民地开拓,大大扩大了销售市场,并促进了手工业生
产向工场手工业生产的过渡,使工业和产量迅速增长。
那时,西欧殖民者因暴力手段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在
者控制,后者被控制;前者剥削,后者被剥削。这种不
国家的不平等的贸易关系。
12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第五,国际分工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世界贸易依存 度。对外贸易依存度也称对外贸易系数,指的是一国对外 贸易总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世界贸易依 存度又称世界贸易系数,指国际贸易值在世界总产值中所 占的比重。一国经济对于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世界经济 对于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与国际分工有很大关系。国际分 工的发展,使各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世界贸易依存度都有 了很大的提高。
的工业部门的生产,并把落后的农业部门的生产转移到海 外。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落后国家的农民被迫为世界市 场生产原料和粮食,并变为先进国家工业品的消费者。这 样,原来在一国范围内的城市与农村,工业部门与农业部 门之间的分工,就逐渐演变成世界城市与农村的分离与对 立,演变成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与以自然条件为基 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这种国际分工格局可以称为垂直 一体化模式的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它对参加国际分工的各国经济以及整个国际经济关系与世界经济格局都有影响。
(一)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二)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区分布。
外销员考试: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也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在国际贸易中也居于主导地位。
(三)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比例,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之比,通常以其在世界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
转自:/bjyk/73.html它可以反映有关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
国际分工的发展影响着国际商品结构的变化。
首先,随着战前垂直型分工为主到战后水平型分工的发展,国际贸易总量中也由以初级产品的比重为最大转变为战后的工业制成品超过初级产品。
其次,战前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战后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增长,初级产品的比重不断下降。
再次,工业内部、公司内部贸易额大幅度增加,中间性机械产品在整个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
最后,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四)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
国际分工使各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在互利贸易中增进各国的福利。
(五)国际分工的发展使世界经济生活不断国际化。
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
(六)国际分工的发展使贸易方式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要素禀赋论(赫克歇尔、俄林)
主要观点: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 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 是因为两国的要素禀赋不一样,生 产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一样。它 是以比较优势原则为依据,在理论 和政策上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里昂惕夫之迷”
(ti)惕
里昂惕夫利用他所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进出 口商品进行了验证,结论是美国出口商品的劳动密集度要 大于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度。而按赫克歇尔——俄林理 论,美国应该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 品。对于这个谜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 里昂惕夫的解释:这种现象出现是因为美国利用对外贸易 来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所致。 人力技能理论:认为熟练劳动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出口 以熟练劳动密集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非熟练劳动密集型 工业品为主;熟练劳动程度相对稀缺的国家,出口以非熟 练劳动密集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熟练劳动密集型工业品 为主。美国的对外贸易就属于前者。 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熟练劳动能力也是一种资本, 称之为人力资本,它和实物资本一样可以重复取得收益。
3、产业内贸易理论:他解释了同一产业部门产品之间 相互进行贸易的原因和规模。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新情况:战后半数以上的国际贸易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 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只占世界贸易的1/5。 这种情况赫——俄理论无法解释。 新理论: 1、需求相似理论:从需求方面解释了为什么战后发达 国家之间的贸易占了国际贸易的最大比重。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强调技术在国际分工中的重要 作用,这一理论可用于解释工业品的国际贸易格局。
西方经济学家 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成本论(亚当· 斯密) 比较成本理论(大卫· 李嘉图) 要素禀赋论(赫克歇尔、俄林) “里昂惕夫之迷”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1.需求相似理论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产业内贸易理论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政策
三、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末)
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形成基本是: 以英国为中心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 由于英国较早完成了工业革命,其生产力和经 济迅速发展竞争力大大提高。 英国处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三、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三、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末)
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从工厂手工业过渡到大 机器工业,蒸汽机、纺织机的发明和使用,使得那 些以小生产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开始崩溃,机器大工 业让社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使各国开始纳入到 国际分工的轨道。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三、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时期(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
“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市场的萌芽和国际 贸易的迅速扩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手工业向工 场手工业生产的过渡,从而使得以工场手工业为基 础的、具有地域性的、面向国外市场的专业化生产 出现,使得国际分工进入到萌芽阶段。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三、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时期(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
地理大发现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于航海 需要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天文学、数学得到了很大 的发展。 到17世纪,科学的中心已从中世纪商业繁荣和 文艺复兴的文化中心德国和意大利北部,转移到受 地理大发现好处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如法国、荷兰 和英国南部。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三、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时期(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
萌芽阶段表现为:西欧殖民主义者强制性地对拉丁美 洲、亚洲、非洲等进行掠夺,从这些地方为本国输送自 己不能生产的农作物,并扩大本国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 ,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国际分工进入形成阶段。 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等建立了大机器工业和现代化工 厂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 的发展,由此促成国际分工的形成。这一时期的分工形式是形成 以英国为中心的包括亚非拉在内的国际分工。
单的加工的分工 ②发达国家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劳动
密集型制成品 4.区域性经济组织内部分工加强 5.从垂直分工,主
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 分工。这种分工的特点是,发展中国家资源与发达国家 的工业品进行不等价交换。
之,则只有比较劣势。
(2)用相对成本来衡量。所谓“相对成本”,指的是一个产品
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产品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用公式
表示:
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aLA)
产品A的相对成本 =----------------------------------
核心原则:“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比较优势说的理论前提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只生产两种产品。此即 所谓的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或2×2模型;
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 产率上的相对差异;
给定生产要素的供给量,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 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
(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
出率来衡量 : 产品j的劳动生产率可用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是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分工指的是不同国家按照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分工合作,形成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资源配置和利益最大化。
国际贸易秩序是指各国之间进行贸易的规则和机制,包括贸易政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在过去,国际分工主要以农产品和原材料的贸易为主导,发达国家通常占据高附加值的产业。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推进,国际分工逐渐深化和扩大,不同国家逐渐形成“产业分工链”,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
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也与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在冷战时期,国际贸易受到政治的干扰,东西方之间形成了两个分离的贸易系统。
冷战结束后,全球市场逐渐开放,贸易保护主义得到遏制,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国际贸易秩序。
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秩序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变化。
全球价值链的重组和转移,导致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新调整。
一些传统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则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受到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冲击,各国出台贸易限制措施,影响国际贸易体系的稳定和公平。
数字经济和跨境电商的兴起,给国际贸易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全球贸易秩序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规范。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方面,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全球形势的变化和新兴经济的崛起,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秩序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以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只有通过合作和共赢,才能实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秩序的良性演变。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
国际分工是指不同国家利用各自的资源和劳动力,通过专业化和分工各自从事某些特定的生产活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而国际贸易则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交易。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彼此促进。
通过国际分工的合理安排,各个国家可以更加专注于其擅长的领域,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从而在国际贸易中更有优势。
同时,国际贸易也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使各国可以在全球市场上分享自己的成果和知识。
此外,国际分工还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加强政治和文化上的交流,从而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关系。
因此,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已经成为现代国际经济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可低估。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二)影响国际分工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水平因素 它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只有在机器大工业发展 起来以后 ,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进行 国际分工的要求。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然 会对国际分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2、生产关系因素 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 点。例如在旧殖民主义时期,国际分工明显带有宗主国掠夺、 统治殖民地、附属国的性质和特点。 3、自然条件因素 不同国家的地理 、气候、资源、国土等条件不同,为国际分工 提供了自然基础。但现实中究竟如何进行国际分工归根结底是 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四、国际分工的类型
(一)按参加国际分工经济体的生产技术水 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来分类,可划分为 二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 1、垂直型国际分工
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 分工。这类分工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 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它分为两种。
(1)一种是指发达国家主要生产具有较高技术 水平的工业制成品,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生产技 术水平较低的农矿业初级产品。垂直型国际分工 仍是当前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形式。
总结: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三)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 市场最终确立时期。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 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经济组织方面, 促使垄断组织出现,大企业时代来临,企业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日趋国际化,出 现了跨国公司。工业部门方面,出现了一系 列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制造、 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 步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产业间水平分工后者则是指不同产业所生 产的制成品之间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由于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有先有后,侧重的工 业部门有所不同,各国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存 在差别,因此,各类工业部门生产方面的国际 分工日趋重要。各国以其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 去换取非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工业制成生产 之间的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由此形成水平型 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国际分工
小麦的机会成本 =
减少的大米产量(
)
增加的小麦产量(
)
QR是大米产量,QW是小麦产量,“△”表示变动
表3-3 中美两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表3-4 中美两国大米和小麦生产的相对成本
❖ 2.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
❖ (1)发生贸易后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 口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造成具有比较优势产品 (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或没有比较优势的 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
➢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 分工
➢ 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 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 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 其表现形式是各国货物、服务等商 品的交换
组装加工——台湾 富士康
屏幕——韩国LG、 日本夏普
内存、电池、——韩 国三星、日本东芝、
➢ (二)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 1.基本假设 ❖ (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 (2)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 (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
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 (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
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 (5)规模报酬不变 ❖ (6)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
❖ 3.贸易所得 ❖ (1)贸易前 ❖ 两国都是封闭经济,自给自足 ❖ 假设每个国家都将自己的劳动资源平均
分布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
中国 美国 总额
大米 (吨) 50 40 90
小麦 (吨) 25 50 75
❖ (2)贸易后
❖ 中国专业化生产100吨大米,美国专业化生产100吨 小麦
❖ 中国保持50吨大米消费量,用余下的50吨大米换小 麦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
国际分工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履行的职能。
国际
贸易秩序则指在国际贸易中所遵守的规则和制度。
它们的演变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后的时期。
以下将详细讨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历程。
1.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发生了显著提高。
这也导致了不同密度资源的
国际流动。
例如,欧洲的纺织业需要原料和棉花进口,而亚洲则需要欧洲的工业产品进口。
这种分工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 到了19世纪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和军事力量,扼杀了亚洲和非
洲的经济独立性。
这也使得国际分工趋于不对等,西方国家成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支
配者。
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重现开放的趋势。
这一过程主要借助
于金融和贸易自由化,各国之间的互动逐渐加强。
这样一来,国际分工显现出了更为复杂
的形态,包括工厂下线、构建全球价值链等方式。
4. 当下,国际贸易秩序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在全球化和技术变革的
背景下,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增强。
此外,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不断涌现,对
国际贸易权力格局产生了重大的挑战。
最后,环境问题渐成普遍的共识,也需要通过国际
贸易秩序予以规范。
在不断的演进中,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秩序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它们共同维系了国
际贸易日益增长的格局,也为人类社会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1336/1938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四国总计
2. 工业国之间也形成了相互分工关系
两战之间美、英、法、德、意、日、加七国进出口贸易占世界的比重(%)
120
100
80
54.1
50.9
47.2
60
40
20
55.7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小故事
• 有兄弟俩都已结婚另立了门户。哥哥家养一头牛,弟 弟家有一台拖拉机。如果用牛耕地,一天可赚40块钱,搞 运输能赚60块钱;拖拉机耕一天地可赚50块钱,搞运输能 赚100块。刚开始时,兄弟俩都是上午耕地,下午跑运输, 一天下来,哥哥收入50块,弟弟收入75块。 • 几天过后,聪明的弟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哥俩一 天干两种活,不如分一下工。 • 于是就找哥哥说,从今以后,你替我耕地,我则专门 跑运输,每天除了你耕地得到40块外,我再给你20块作为 你替我耕了半天地的报酬,这样,你就可以得到60块,比 以前多得10块,我在支付了给你的报酬之后,还能得到80 块,比以前多5块,对我们俩都有好处。哥哥半信半疑,不 知这多出的15块是从哪里来的?还以为是聪明的弟弟在骗 他。
❖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加入到全球资本主 义体系中,被迫或自愿地接受发达国家制定的于己不利的规则,必将不 可避免地付出惨痛的代价。另一方面,如果拒绝接受现行的国际经济规 则似乎没有其他出路。即使闭门造车成为可能,其结果往往也是事倍功 半。因为各国的比较优势必须在国际分工中才能得以实现。
只要国际分工格局不发生大的变化,这种差距 短期难于改变。
❖(6) 国际分工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世界贸 易依存度
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关系
市场结构 2
1 发展速度
贸易利益 4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 易的影响
3 贸易方式
地理方向 6
5 地区分布
1、发展速度
一、国际分工加快了国 际贸易的发展速 度 1. 国际分工为国际贸易提供交换的物质基础
2. 国际分工的优越性会吸引各国主动参与国际贸 易
3. 国际分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
2、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的市场结构包含: 一是国际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流动方向 二是参与贸易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状
况
二、使国际贸易中的市场结构不断优化
3、贸易方式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促使国际贸易方式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贸易方式
包销、定销、代 理、易货贸易
现代的贸易方式
补偿贸易、加工贸易、 许可贸易、 电子贸易 或无纸贸易
4、贸易利益
四、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各国总体利益增加,但分配不均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利益的根本来源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5地区分布: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决定了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6地理方向:各国外贸地理方向与其分工的程 度成正方向变化
国际贸易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1国际贸易是联结国际分工的纽带 2国际贸易的规模和速度制约这国际 分工的发展 3国际贸易引导国际分工的发展方向
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互为条件,互相制约。 国际分工具有决定性,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Page 11
谢谢观赏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基本含义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Page 1
Page 2国际分工Fra bibliotek国际贸易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 发展到一定水后, 国民经济内部分工 超越国界,向国外 延伸发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国际分工是指国际间在特定条件下因比较优势而进行的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分工。
国际贸易秩序则是指国际贸易的有关规则机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世界贸易组织(WTO)。
从古代到近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秩序都经历了多次演变。
在古代,国际分工的范围相对较小,主要是在同一区域内的贸易,如中国上古时期的“丝绸之路”和地中海地区的贸易。
而贸易主要是由商人自由活动,政府对贸易少有干预。
在中世纪,欧洲大陆和非洲和亚洲地区进行贸易中,天主教堂也曾经密切参与其中,通过传教来控制贸易。
这时期贸易主要是以物物交换方式进行,并不使用现金结算。
到了近代,国际分工从地域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工业化进程和交通方式的发展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不过,由于发达国家在技术和资本上的优势而形成了一种不公正的国际分工格局,欠发达国家被迫成为工业品生产和原材料供应的主要来源,这种“中心——外围”结构形成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全球化。
与此同时,各国之间的保护主义、贸易壁垒也时有出现,直到“二战”之后,经过多轮全球贸易谈判,达成了自由贸易的共识,建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并于1995年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国际贸易秩序的建立。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的范围和深度又进一步扩大,传统的“中心——外围”结构逐步被打破,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加剧了全球经济板块重心的转移。
与此同时,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并在美国以贸易战的形式反映。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之间找到平衡点,建立公平、开放、普惠的国际贸易秩序,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秩序也在不断演变。
国际分工是指各国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分工和合作。
而国际贸易秩序则是指各国通过协调规则和机制,在跨国贸易中实现互惠互利和公正公平。
第一阶段:自由贸易时期19世纪后半期,世界主要国家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国际分工主要以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为基础,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和人口密集型产业。
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制造业大国,而欠发达国家则主要出口原材料、粮食和低附加值的产品。
国际分工的不平等分配,导致了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在经济落后的国家,贫富差距逐渐加大。
第二阶段:保护主义时期20世纪初至中期,世界经济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影响,国际贸易停滞不前。
许多国家开始实行保护主义政策,通过实行关税、配额等限制进口的手段,保护本国制造业。
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格局逐渐发生了变化,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失去了制造业方面的领先地位,同时逐渐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方面发展。
二战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ECOSOC)于1945年成立,推动国际贸易的合作和规范。
同年签订《布雷顿森林协议》,确立了美元为全球储备货币,建立了国际货币体系。
1947年,塞内加尔和美国代表团共同主导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开始实行多边贸易体系。
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开始逐渐加入国际分工体系,成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要制造和生产基地。
第四阶段:全球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全球化现象日益显著,跨国公司的不断扩张和产业链的国际化,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同步发生,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日益紧密。
但是,全球化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的加剧,经济全球化的掌控权有失平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要求逐渐失去了公平性,贸易壁垒和磋商难度也逐渐增加,国际贸易秩序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国际贸易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断提高 六、国际分工成为推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基础
2020/8/10
第五节 国际贸易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纽带 二、国际贸易制约着国际分工功能的实现 三、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制约着国
际分工的发展 四、国际贸易可以协调参与国际分工主权
国家的分工利益 五、国际贸易引导国际分工的发展方向
国际贸易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含义
• 定义: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 发展简况 :
产业革命 二战后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20/8/10
第二节 战后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国际分工向广度发展 二、国际分工的性质发生变化 三、国际分工的形式出现的新变化
代化的客观要求 六、战后贸易更加自由化
2020/8/10
第四节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分工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使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国际贸易地区分
布和地理方向 四、国际分工中所出地位不同造成了国际贸易利
益分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不均等 五、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使对外贸易依存度在不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分工形式有变化 2、发达国家之间国际分工的变化 3、前苏联、东欧国家间的国际分工 4、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
四、垂直型的国际分工下降,水平型和混合型的 国际分工上升
2020/8/10
第三节 战后国际分工迅速发展的的主要 原因
一、技术革命连续发生
二、资本国际化 三、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增长 四、交通与通讯的现代化 五、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2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一个例子表2-1 英国和葡萄牙生产毛呢和酒的绝对成本差异单位:单位劳动p322.1.1 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1776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封闭经济条件下►开放经济条件下英国减少1单位酒的生产节省120单位的劳动,节省的120单位的劳动生产毛呢120/70=1.71单位英国1.71单位的毛呢出口到葡萄牙,葡可以节省1.71*110=188.1单位的劳动葡用节省的188.1单位的劳动生产酒,产量为188.1/80=2.35单位只要葡用x∈(1,2.35)单位的酒交换英1.71单位的毛呢,贸易就会产生►绝对优势理论:在国际分工中,每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更好地促进分工和交换,使每个国家都获得最大利益。
►绝对优势理论只解释了∧∨或∨∧的情况,对于∧∧或∨∨的情况没能给出解释如表英国和葡萄牙生产毛呢和酒的绝对成本差异单位:单位劳动大卫·李嘉图1817 《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封闭经济条件下►开放经济条件下即使一国两个部门的生产成本都比对方国家高,但是存在相对成本更高的部门英国放弃1单位酒的生产,节省120单位劳动,节约的120单位劳动生产毛呢120/70=1.71单位英国1.71单位的毛呢出口到葡萄牙,葡可以节约劳动1.71*60=102.6单位葡用102.6单位的劳动生产酒,酒产量102.6/80=1.28单位只要葡用x∈(1,1.28)单位的酒交换英1.71单位的毛呢,贸易就会产生►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中劳动生产率都处于全面优势或全面劣势的地位,只要有利或不利的程度有所不同,该国就可以通过生产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小的产品参加国际贸易,从而获得比较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的情况,也解释了∧∧、∨∨§2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
2.2.1 要素禀赋理论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Eil F Heckscher)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指出产生比较优势差异必备的两个条件。
1930年代,这一论点被他的学生伯尔蒂尔·俄林(Beltil G Ohlin)所充实论证,其代表作《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因而这一理论又称为H-O 理论。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拥有两种要素的相对比例。
是相对概念。
ρA =,K _A /,L _A >ρB =,K _B /,L _B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是相对概念。
k X =K X /L, k Y =K Y /L Y 若k X > k Y X 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某一相对相对要素价格w /r 下,k X > k Y 满足;在另一相对相对要素价格w ’/r ’下,k X > k Y 仍满足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两个国家在要素禀赋充分利用情况下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及产量大小比较。
Kw /rOLXYk Xk Yw ’/r ’k X ’k Y ’Kw /rOLXYk Xk Y►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两个国家两个部门最大产量的关系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两个国家偏好相同 ►相对价格p=P Y /P Xp A >p B A 国在生产X 方面有相对优势 开放条件下的贸易:H-O 定理►相对产品价格均等下的两国均衡 ►均衡状态下的贸易模式A 国出口Q A O A 单位的X ,交换B 国Q BC B 单位的Y 。
►H-O 定理:在两国技术水平相等的前提下,产生比较成本的差异有两个原因:一是两国间的要素充裕度不同;二是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不同。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这样的贸易模式使参与国的福利都得到改善。
2.2.2 里昂惕夫悖论20世纪50年代初,美籍苏联经济学家里昂惕夫(Leontief)根据H-O 理论,用美国1947年200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其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验证时,结果却得出了与H-O 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这一难题称为里昂惕夫悖论。
美国出口商品资本-劳动比13991美元/人;进口18184美元/人本人不敢相信。
从有效劳动角度解释:美国劳动生产力是他国的3倍,从这个角度美国是劳动密集型国家。
YOX A A ’ BB ’§3 新贸易理论二战后,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地理结构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
同类产品之间以及发达工业国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跨国公司内部化和对外直接投资兴起,这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的贸易只会发生在劳动生产率或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间的经典理论是相悖的。
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都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与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也不相吻合,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2.3.1 新生产要素理论自然资源理论1959年,美国学者凡涅克(J. Vanek)提出了以自然资源的稀缺解释里昂惕夫悖论的观点,认为美国的自然资源是相对稀缺的,进口自然资源的开发或提炼是耗费大量资本的,进口自然资源产品会使产品中的资本密集度上升。
扣除资源的影响,美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就会小于其出口。
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熟练劳动是通过后天教育、培训等途径积累起来的,这类似于物质资本的投资行为。
这样一来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美国经济学家凯恩(Kenen )发现美国出口的商品是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为主的商品。
2.3.2 偏好相似理论(重叠需求理论)1961年林德(S. B. Linder)在《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第一次从需求方面寻找贸易的原因。
►要素禀赋学说只适用于解释初级产品贸易,工业品双向贸易的发生是由相互重叠的需求决定的。
►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 两国的贸易流向、流量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需求结构越相似则贸易量越大; 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国家A B ;人均收入y ;消费产品品质等级q ;消费基点A B 贸易区间[A 2,B 1]2.3.3 战略贸易理论在不完全竞争尤其是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政府的战略贸易政策可以改变市场运行的效果,帮助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性优势。
例:波音和空客►无政府资助下的损益表 单位万美元空客的最终选择取决于波音的行为,如果波音生产空客就选择不生产,如果波音不生产空客就选择生产 ►政府资助下的损益表 欧共体向空客提供25万美元的资助,如果空客生产y Ay ByBA OA 1 A 0 A 2B 0 B 1 B 2 q空客的最终选择生产,波音只有选择不生产 ►战略贸易政策成功的条件i 政府判断的正确且政策得当 ii 本国企业适当配合 iii 国内外企业不能串谋 iv 对方国家政府不采取同样行动 v 干预成本小于垄断利润►对方国家政府采取同样政策的损益表 如 如果波音生产美国政府也资助25万美元 结果又回到最初的情形2.3.4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动态贸易理论主要从动态角度分析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三代平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核心观点第一,一国的经济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是不断变化的。
如取决于政府政策等第二,一国的贸易优势应与合理的产业结构保持一致。
如演进规律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每个产业内部也有演化规律。
如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高加工化阶段,技术集约化阶段。
日本20世纪60年代处于重工业化,出口机械设备等中工业化产品;70年代高加工度阶段,出口小汽车第三,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要借助国家干预的力量。
日本:战后的产业保护政策;60年代的引导大型企业合并;7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政策;80年代促进知识密集型产业形成政策;90年代有关防治环境污染的政策等。
赤松要的雁形理论以日本的纺织业为例提出,后进国家某一部门的发展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路径一种新产品,国内没有相应的生产技术和生产部门,所以进口国内对新产品的不断熟悉,国内开始出现这种产品的生产,进口替代,对进口的依赖降低 国内由于规模的扩大和较低的生产成本,所以生产出的产品价格较低,具有竞争力,开始出口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弗农(Raymond Vernon )1966年提出,将产品周期界定为创新、成熟、标准化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品的创新阶段发达国家A 技术资本雄厚,根据本国消费者需求研发新产品。
本国企业有特定优势,生产的产品在本国销售。
国外的发达国家B 也有需求,所以也出口一部分到国外B ,出口不断增加。
第二阶段:产品的成熟阶段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国外的发达国家B 也产生了大量的需求。
产品的成本优势越来越重要,企业技术优势在削弱。
A 国企业通过许可、合资等方式在国外的发达国家B 生产,同时东道国出现模仿的企业。
发展中国家C 出现需求。
国家A 的国内生产开始减少,出口也减少。
国家B 的产出增加,并出口到国家A 和国家C 。
第三阶段:产品的标准化阶段生产技术标准化,企业的技术优势消失,成本成为决定因素。
国家B 的生产开始向国家C 转移。
国家B 的出口减少。
国家C 的生产增加,并出口到国家A 和国家B例美国施乐公司的复印机 20世纪60年代 美→日本、西欧→新加坡、泰国2.3.4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el E. Porter)提出的这一理论,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一微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弥补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有关问题论述中的不足。
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与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而竞争优势的形成有赖于主导产业具有优势,关键在于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源泉就是国家是否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
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基本因素、两辅助因素模型”中,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机遇都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波特根据以上各大要素建立了钻石模型,说明了各个因素间如何相互促进或阻碍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
从发展阶段来看,一个国家优势产业的发展可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即生产要素推动阶段、投资推动阶段、创新推动阶段,财富推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