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西师版)
太阳出来喜洋洋-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太阳出来喜洋洋 -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唱儿歌《太阳出来喜洋洋》2.感受音乐中明快、欢乐的气氛和节奏感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4.通过音乐活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教学内容儿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歌曲简介:是一首表达太阳出来时充满欢乐气氛的儿歌。
•歌词:太阳出来喜洋洋,草儿开了花,鸟儿唱起了歌,嫩芽儿抬头优,白云悠悠飘过,太阳出来喜洋洋。
音乐鉴赏•节奏感:八拍子(4/4拍)•音乐元素:旋律简单、明快;节奏清晰明朗,带有一定的欢快向上的节奏感。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引入话题:今天我们要学一首什么儿歌?(引导学生回答)2.学生回答后,教师将课程内容呈现在黑板或幕布上。
3.由教师播放儿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学生听歌并跟着歌曲律动摆动身体。
歌曲学唱1.教师进行整体朗读节奏。
让学生跟着节奏拍手,并根据拍手的节奏,熟悉歌曲节奏特点。
2.教师将《太阳出来喜洋洋》歌词分段浅显易懂地教授给学生,并鼓励学生大声跟唱一遍。
3.教师再放一遍儿歌,由学生们跟着歌唱,注意准确发音和饱满情感。
音乐鉴赏及手拍节奏1.由教师介绍《太阳出来喜洋洋》的节奏和音乐元素,并播放歌曲,让学生欣赏歌曲节奏、旋律,感受歌曲带来的欢快气氛。
2.教师进行简单节奏的手拍演示,并让学生重复跟随自己手拍。
孩子们在手拍节奏的同时,欣赏歌曲,体验其节奏感。
分组练唱1.采取分组形式,每组选择一位代表来展示他们的演唱。
2.每组的代表进行演唱,其他学生和老师共同观摩、评价。
3.教师评价每组的表现,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他们需要提高的地方,并给与建议提高。
艺术活动1.学生们分组,利用课程中学习的歌曲、节奏和音乐元素创造一个短小的音乐作品。
2.学生们将自己的创作进行录音,并在课程结束前向全校师生展示。
教学总结1.通过课堂的音乐活动,学生们了解了儿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歌曲节奏和音乐元素,感受了音乐中明快、欢乐的气氛和节奏感。
我们爱森林-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我们爱森林-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了解自然生态,正确对待环境,爱护生态。
3.通过音乐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以《我们爱森林》为主要内容,结合其他相关内容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老师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声音,如鸟叫声、拍打声、河水流动等,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
2.老师带领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多种生物和植物,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正文环节1.学生跟唱《我们爱森林》歌曲,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学生跟唱《猴子捞月》歌曲,通过歌曲内容,了解自然界中一些有趣的事情。
3.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参与制作简单乐器,如鸟哨、风铃等,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学生观看配合《我们爱森林》歌曲的动画视频,了解各种生物生活的环境及其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
5.学生集体分组进行环节联系演练,如钟表练习、节奏练习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结环节1.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
2.学生根据本节课的主题,展开讨论,提出对生态环境的观点和建议。
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音乐,还在学习如何认知自然环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同时,本节课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包括唱歌、制作乐器、观看视频、练习演习、讨论等,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综合能力,也体现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渗透性。
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年级音乐教案西师版
三年级音乐教案(西师版)引言:音乐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表达和感知能力,增强情感体验和创造力,并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本教案旨在以西师版教材为基础,设计一节适合三年级学生的音乐课程,帮助他们全面发展自身的音乐素质。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演唱西师版教材中的音乐曲目,并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高。
2. 能够根据乐曲的节奏,进行简单的乐器伴奏。
3. 能够用简单的舞蹈动作和表情来表现音乐中的情感。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西师版三年级音乐教材。
2.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曲目。
3. 简单的节奏乐器,如鼓、铃铛等。
4. 音乐表情活动卡片。
5. 舞蹈音乐和相关的舞蹈动作示范。
教学过程:一、热身(5分钟)1. 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身体放松运动,如摇摆手臂、甩腿等,以准备他们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
二、音乐听觉训练(10分钟)1. 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耳朵仔细聆听,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这段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2. 继续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分析音乐节奏和音调的变化,引导他们发现音乐的多样性。
三、乐曲演唱(20分钟)1. 选择西师版教材中的一首适合三年级学生的乐曲,课前先让学生听一遍。
2. 分解歌词,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节奏,并一起练习歌唱。
3. 逐句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跟唱,并加强对音乐中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4. 分组演唱,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唱比赛,提高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四、乐器伴奏(15分钟)1. 在教室中分发节奏乐器,引导学生按照乐曲的节奏进行伴奏。
2. 老师模仿乐曲节奏,学生跟唱并进行乐器伴奏,增加乐曲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五、音乐表情活动(15分钟)1. 分发音乐表情活动卡片,每个卡片上有一种情感,如快乐、悲伤、惊喜等。
2. 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的情感进行表演,展示卡片上所示的情感。
3. 让学生彼此观察和评价对方的表演,促进交流和学习。
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教案
《小树快长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认真的学会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通过节奏的对比练习,认识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
能力目标:能用充满童趣、天真的动作进行表演。
情感目标:能积极的、自愿的热爱环境、保护环境。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小树快长高》。
教具准备:风琴、录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小花园,请大家帮助小精灵找一找美丽的春天吧!2、小朋友,你们都找到了什么3、小朋友,你们的表演引来了小鸟,引来了美丽的春天,小树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瞧!它们正向你们示意、为你们歌唱呢!二、发声练习1、呼吸练习:吸气时腹部涨开,处于饱的状态,保持在横隔膜处,然后呼出体外,发出一个“思”音。
然后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练习腹肌弹力。
2、“lu”的发音练习:教师给出固定音高,让学生发出“lu”音来,要求音要准,音量不宜重,不能发重音来。
3、1=C - G 2/45 4 │3 - │3 2 │1 - ┃lu lu lu lu lu lu三、教师范唱教师边弹琴边唱《小树快长高》,学生体会歌曲。
四、歌曲体验1、用“沙、哩、啦、叽”等跟唱歌曲的旋律。
2、朗读歌词。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
4、学生学唱歌曲。
5、同唱歌曲。
五、节奏练习:1、××××│× - │,认识八分休止符:02、×× 0 ×│× 0│,认识四分休止符:03、找歌曲《小树快长高》乐谱中的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
4、再次感受音乐中的休止符的作用。
六、小结《大树妈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回味妈妈的爱,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歌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爱妈妈的情感。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进行动作表演。
3、能准确唱好带有“0”的节奏。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大树妈妈》,并通过唱、演表现出对妈妈的无限深情。
教学难点:正确唱好后八分休止。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森林音乐会内容结构森林音乐会美丽的大森林欣赏《森林的歌声》(自然之声)歌表演《大树妈妈》欢腾的大森林欣赏《龟兔赛跑》(音乐童话故事)小小音乐剧《龟兔赛跑》我爱大森林欣赏《我们爱森林》(童声合唱)歌曲《小树快长高》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聆听、节奏练、创编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森林的美,激发学生对森林的热爱,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的目的。
2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十六分音符,进行多声部节奏配合练。
3能力目标:通过多声部节奏练,培养学生声部之间的协调能力。
通过歌表演、音乐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感受、表现、创编能力。
4音乐与相关文化: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与森林有关的自然知识。
通过音乐剧的表演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戏剧表演的实践教学建议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美丽的大森林1《森林的歌声》这一内容中包含了两个音乐知识点:认识十六分音符和二声部的节奏操演。
在教学时,可采用幻灯、图画、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展示大森林的画面,创设教学情形,以共同《森林的歌声》的欣赏。
听赏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对森林的印象及感触感染,引入课题。
然后让学生读一读书中“布谷鸟”和“田鸡”按节奏标记的叫声,指导学生分辨四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从而达到认识十六分音符的目的。
对于十六分音符的认识,要求学生不但能从图形上认识十六分音符,并且能从时价上分辨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二声部的节奏操演是一个兴趣性的操演。
学生在聆听了自然界的声音后,对鸟叫、蛙鸣的声音都有了感性上的认识,然后根据这两种音乐形象进行二声部的演唱操演。
在这里首先要求学生分声部演唱,然后进行二声部的合唱。
这是研究合唱的第一个操演,教师应让学生相识演唱二声部要留意和谐、均衡等知识。
2小学低年级歌曲研究首要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时,结合欣赏教学时创设的教学情形,指导学生经由过程课件、图片等形式观察大树,并说说大树的用途。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大海》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大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海》这首歌选自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歌曲以大海为题材,描绘了大海的壮阔和美丽。
歌曲采用2/4拍,旋律简洁,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大海的向往和赞美。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感受到大海的神奇,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
但部分学生在唱歌时可能还存在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此外,学生对大海的认识和体验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大海》,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诗意歌词。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歌曲的音高,注意音准的准确性。
2.节奏:教授歌曲的节奏,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
3.情感表达: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歌声表达出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2.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集体演唱效果。
3.情感引导法: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大海的情感体验。
4.视听结合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大海的美丽景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海的图片和视频。
2.准备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教学伴奏。
3.准备歌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4.安排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表演的时间和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大海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大海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歌曲《大海》。
2.呈现(5分钟)老师演唱歌曲《大海》,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老师分发歌词卡片,让学生跟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3.操练(10分钟)老师教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跟唱。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曲是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选自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如音高、节奏、旋律等。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优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简单的音高、节奏知识,也能够唱一些简单的歌曲。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欣赏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并能够流畅地演唱。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旋律等。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优美。
4.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培养他们的感恩心态。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高、节奏、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2.音乐知识的讲解和运用,如音高、节奏的识别和运用。
3.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够体会到歌曲表达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讲解法:教师讲解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和音乐知识。
4.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音乐知识讲解等内容。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音乐欣赏。
3.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教学演示和伴奏。
4.练习册:供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西师版音乐课小学第3册《七个好朋友》教案
教
学
重
点
通过歌曲的学习歌曲,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
学
难
点
引导学生熟悉DO、RE、MI、FA、SOL、LA、SI的音高
教具学具
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录音带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听歌曲《DO RE MI》
(1)、老师给பைடு நூலகம்组两个小节的音符,让学生分组进行搭积木
(2)、集体检查看看哪些小组搭的积木最正确,并集体跟琴演唱
6、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懂得音符是有高低区分的。
三、学习歌曲《七个好朋友》
1、学生听歌曲范唱。
2、师:你们听完歌曲心情怎么样?
3、学生跟琴学唱歌曲
4、让学生讨论演唱时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演唱。
“让学生说说听完歌曲的感受怎样?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音符?
3、导入音乐游戏
二、音乐游戏
1、老师奖励给每个答对问题的孩子一张音符卡片。
2、集体看卡片跟琴唱音阶
3、做听音符的游戏
老师弹琴,听到音符的拿卡片的小朋友站出来唱音符,如果错误就交换,请答对的小朋友上台进行游戏。
4、分组进行搭积木的游戏
5、学生边听歌曲边进行游戏
5、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四、教师总结、下课。
板
书
设
计
七个好朋友
(1)1234|567 |
(2)1234|555 |
(3)111 |222 |
(4)3456| 7 - |
教
学
后
记
年级
西师版音乐小学三年级上册《黄葛树 山茶花》教案
《黄葛树山茶花》教案
教学内容:学习二声部演唱《黄葛树山茶花》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合唱中的音准节奏。
能力目标:根据对家乡的了解自主创编歌曲,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二声部合唱的基本技巧。
2、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并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通过提问重庆市的市树、市花。
(播放黄葛树、山茶花图片了解它们)
引出歌曲《黄葛树山茶花》
(二)节奏练习:
4/4 xx xx x-|x xx x-||
4/4 0 0 xx x|0 0 xx x||
(初步感受合唱节奏)
(三)学唱歌曲《黄葛树山茶花》
1、欣赏范唱《黄葛树山茶花》
2、学习歌词,讲解二声部
3、老师钢琴上范唱,学生模唱
4、分声部教唱,(注意第二声部节奏:前两拍休息,后两拍念节奏)
5、尝试二声部合唱,老师指挥
6、和伴奏分声部演唱
(四)、巩固练习——我当创编小能手
1、改写第一句第二句歌词,赞美自己的家乡,然后进行演唱
2、有感情的完整演唱《黄葛树山茶花》
(五)小结
1、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2、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大树妈妈-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大树妈妈-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儿歌《大树妈妈》的意义和背景知识2.能够正确地演唱《大树妈妈》,掌握歌曲基本节奏和韵律3.能够通过歌曲表达孩子对家长、老师和自然的感恩之情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儿歌《大树妈妈》的CD或MP3音频2.教师准备演示音乐节奏的工具3.学生带笔记本和笔或铅笔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放儿歌《大树妈妈》的音频,让学生静静地聆听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或体验,表述听后感2. 歌曲认识1.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大树妈妈》的背景和意义,帮助他们理解歌曲的主题和内涵2.教师让学生跟随自己的指挥,说出歌曲的歌词,并练习一遍歌曲的曲调3. 歌曲练习1.教师通过演示音乐节奏的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节奏和韵律2.教师反复演唱歌曲第一句歌词,让学生逐句跟唱,加强学生对歌曲韵律的掌握3.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比赛,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4.教师对学生歌曲表演的细节和错误部分提出指示和纠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4. 歌曲表演1.教师组织学生,将歌曲表演给其他学生、老师或家长看,并表达对家长、老师、自然的感恩之情5. 记录反思1.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自己对今天学习的体验和感受2.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要点和需要提高的问题四、教学评估1.学生能通过歌曲表达对家长、老师、自然的感恩之情2.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韵律3.学生在歌曲表演中能够正确、自信地演唱歌曲五、教学拓展1.带领学生去爬山、观察大树、感受自然环境,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神秘2.教师可以教授学生更多的关于“感恩”的知识和书籍,让“感恩”理念深入学生心灵。
西师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
西师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西师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西师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摇啊摇》2.歌表演《摇啊摇》教学目标: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教学重点: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教学难点:体验6/8拍的强弱感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1.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2.复习歌曲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1.导入: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
‘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弹奏旋律)。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太阳出来喜洋洋-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太阳出来喜洋洋-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太阳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天体,了解太阳的作用和特点。
2.学生能够唱出《太阳出来喜洋洋》歌曲。
3.学生能够拍出歌曲的基本节奏,并能够在一定的旋律范围内演唱歌曲。
二、教学内容
1.太阳的作用和特点介绍
2.《太阳出来喜洋洋》歌曲的演唱和拍节奏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
用幼儿可接受的语言,向学生简单地介绍太阳和太阳的作用。
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介绍《太阳出来喜洋洋》歌曲
播放《太阳出来喜洋洋》歌曲,让学生先听歌。
然后,老师可以简单地介绍歌曲的内容和旋律特点。
接着,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学唱歌曲。
绕口令部分的歌词,老师可以先模拟教唱,学生跟着唱,然后再一起唱整个歌曲。
3. 教授节奏
老师可以用拍子板等教具向学生示范歌曲的节奏。
先教授歌曲的简单的节奏,再逐步加入紧密交织的不同乐器声音。
让学生跟着节奏拍手或叩拍,慢慢掌握歌曲的节奏。
4. 课堂展示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演唱歌曲,或者组成小合唱团体。
通过课堂展示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歌曲的美妙,激发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太阳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因此在导入新知这一环节,我相对使用轻松、有趣的语言,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太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在教唱歌曲和拍节奏的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得到良好的体验和收获。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大家都来采金秋》教案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大家都来采金秋》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家都来采金秋》是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金秋时节的丰收景象,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秋天的美好。
歌曲共有两句歌词,第一句歌词描述了金秋时节的各种丰收果实,第二句歌词表达了大家都来采金秋的喜悦心情。
歌曲旋律简洁,节奏明快,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熟练地唱歌和识谱。
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在音乐欣赏和理解上,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大家都来采金秋》,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培养学生对金秋时节丰收景象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掌握。
2.对金秋时节丰收景象的理解和欣赏。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示范唱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金秋时节的特点。
3.情境教学法:创设金秋丰收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氛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金秋丰收的场景图片、歌曲音频。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3.作业本:用于记录学生唱歌情况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让学生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大家都来采金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掌握。
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台演唱,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金秋时节的其他特点,如天气、植物等,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歌词。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金秋丰收的喜悦和音乐的美好。
7.家庭作业(2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并尝试创作自己的歌词。
2024年大海的夜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精彩教案
2024年大海的夜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海的夜》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海洋之歌”,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第5单元“海洋之歌”,第2课时。
2. 详细内容:歌曲《大海的夜》,学习歌曲旋律、歌词,掌握简单的音乐符号;了解海洋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歌曲《大海的夜》,能正确演唱并表达歌曲的情感。
2. 了解海洋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及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大海的夜》,了解海洋音乐风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
2. 学具:音乐书、笔、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海洋的声音,引导学生感受大海的浩渺,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大海的夜”。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唱歌曲《大海的夜》,注意音准、节奏。
(2)讲解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3)分析歌曲情感,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歌曲情感。
3. 实践活动:(1)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生创作简单的海洋音乐,提高创造力。
4.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节奏、音高等问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大海的夜》2. 歌曲旋律简谱、歌词。
3. 音乐符号讲解。
4. 海洋音乐风格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大海的夜》,录制视频或音频。
2. 答案:正确演唱歌曲,情感表达到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策略,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教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海洋音乐作品,拓展音乐视野。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音准:歌曲中部分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练习,准确掌握每个音符的音高。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简谱) 侗家儿童多快乐(市一等奖)
《侗家儿童多快乐》教案学科:音乐课题名称:唱歌课授课年级:三年级授课教师:钟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王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来演唱《侗家儿童多快乐》,学习二声部的演唱,并了解常用的知识与技能。
2.方法与过程目标:体态律动感受两个声部的不同旋律,柯尔文手势感受两个声部的不同旋律的音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侗族风情在学习侗族歌曲中激发学生喜爱民族歌曲之情。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的情绪,节奏、速度等。
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歌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歌唱中二声部合唱达到和谐统一,气连声断的歌唱技巧,下滑音音的唱法。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钢琴五、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六、导入新课。
(一)启发谈话:同学们看老师是不是穿得很漂亮呀。
那你知道老师穿的是哪个民族的服装吗告诉你们老师穿的是侗族少数民族服装这是一套盛装头戴各种漂亮的银饰。
一般盛装是在进行举行盛大节日和迎接贵客时所的服装。
侗族小朋友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侗寨做客。
我们一起出发吧![设计意图:直接聆听歌曲,初步让学生感受体验侗族音乐风格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歌曲《侗家儿童多快乐》1.初步感受歌曲师:侗家娃娃用美妙的歌声来欢迎我们哦,请大家仔细聆听。
这首歌曲的拍子和速度是怎样的它表现了侗族小朋友的什么心情从歌词中找出侗族小朋友生活的环境。
播放《侗家儿童多快乐》2.风情体验,拦路对歌师: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侗寨门前,让我们一起畅游神奇的侗寨吧咦为什么侗寨大门紧闭啊,好客的侗族朋友怎么用一根长长的木棍把我们拒之于寨门之外呢(出示课件:我们侗族有拦路歌的礼俗,和尊贵的客人进行对唱,只有对上了拦路歌,才能让客人进寨。
)师:哦,原来是要分声部合唱啊,侗族朋友给我们的这个合唱分成了几个声部啊(两个)我们一起来把这两个声部的旋律分别唱一唱并填上歌词。
师:请同学们跟琴听一遍唱一遍学歌谱。
大海的夜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大海的夜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大海的夜》,围绕主题“海之梦”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第三单元《大海的夜》2. 详细内容:a. 学唱歌曲《大海的夜》b. 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特点c. 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高、音色、节奏等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唱歌曲《大海的夜》,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使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a. 歌曲中高音区的演唱技巧b. 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 教学重点:a. 学唱歌曲《大海的夜》b. 歌曲背景和创作特点的讲解c. 基本音乐知识的学习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a. 钢琴b. 多媒体设备c. 教学课件2. 学具:a. 歌曲乐谱b. 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a. 播放大海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大海的浩渺和神秘。
b.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海的感受。
2. 歌曲背景和创作特点讲解(10分钟)a. 介绍歌曲《大海的夜》的背景和创作特点。
b.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
3. 歌曲学习(15分钟)a. 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高音区的演唱技巧。
b. 分组练习,互相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4. 例题讲解(10分钟)a. 分析歌曲中的音乐知识,如音高、音色、节奏等。
b. 举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自主练习歌曲,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b. 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a. 歌曲名称:大海的夜b. 歌曲背景和创作特点c. 音乐知识:音高、音色、节奏2. 板书形式:图文并茂,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演唱歌曲《大海的夜》b. 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创作特点c. 分析歌曲中的音乐知识2. 答案:a. 演唱:准确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注意高音区的演唱技巧。
老师我想你-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老师我想你-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作品《老师我想你》的歌词和曲调;2.通过个人演唱、合唱、分组演唱等形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3.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老师我想你》的欣赏和演唱;2.美术课上制作老师节贺卡。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在幼儿园时老师的样子,老师为他们做过哪些事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记录在黑板上或PPT上。
2. 歌曲欣赏•引导学生合唱歌曲《老师我想你》,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同时,教师可以播放歌曲MV,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3. 歌曲演唱•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分别演唱歌曲的不同副歌部分,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个人演唱:鼓励学生个人演唱歌曲,让他们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对老师的思念之情。
4.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和家人一起聊聊自己感恩的老师,列举出老师关注和帮助他们的事情。
第二课时1. 歌曲复习•引导学生复习歌曲《老师我想你》,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演唱出来。
2. 制作老师节贺卡•教师讲解制作贺卡的步骤和方法,提供必要的材料,让学生动手实践。
可以在黑板上展示制作贺卡的过程,或者播放相关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老师节祝福语,或者练习制作更多的老师节贺卡。
四、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音乐和美术课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爱和关怀,也让他们学会了感恩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其中,积极动手。
但也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不同,需要教师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方式。
老鸟小鸟-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老鸟小鸟-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教材为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由10个单元组成。
其中包括基本乐理知识、钢琴键位乐曲、声音运用技巧、音乐节奏、音高等基础知识的讲解。
同时,本教材也涉及到儿童音乐常见的分类,例如人声音乐、器乐音乐等等。
1.2 教材特点本教材的特点在于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基础乐理知识,通过钢琴键位乐曲的练习帮助小学生掌握音乐中的基本元素。
并通过声音运用技巧、音乐节奏、音高等知识的讲解让小学生在音乐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节奏、音高、声音运用技巧等。
2.学习钢琴键位乐曲,了解音乐分类。
3.了解不同种类的乐曲,对儿童音乐有大致了解。
2.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看谱子、听歌曲等方式了解乐曲。
2.能够简单弹奏钢琴键位乐曲。
3.能够通过创作初步的音乐作品。
2.3 情感目标1.热爱音乐,提高兴趣。
2.锻炼集体合作精神,通过音乐带来快乐。
三、教学策略3.1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奏示范,学生通过模仿、跟读、跟唱等方式学习。
2.合作学习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合作,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3.创造性学习法:让学生启发自身创造性思维,通过音乐创作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才华。
3.2 教学手段1.粉笔板书: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讲解音乐基本理论。
2.展示板板书:教师通过画板的方式,让学生对乐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3.传统教学:教师现场演奏示范,让学生模仿、跟读、跟唱等。
四、教学内容及流程安排4.1 教学内容本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音乐的基本元素、钢琴键位乐曲、声音运用技巧、音乐节奏、音高等基础知识。
4.2 教学流程本教学流程包括:预习、课堂讲解、教师示范、钢琴键位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
4.3 教学活动1.预习活动: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了解。
2.课堂讲解: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音乐基本元素、乐曲分类等知识。
潜海姑娘-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潜海姑娘-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潜水的知识,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和美妙。
2.能够唱出《潜海姑娘》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吐字要领。
3.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2. 教学内容1.了解潜水运动的基本知识,介绍潜水运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引导学生听歌,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好。
3.教唱《潜海姑娘》,注意歌曲吐字、旋律和节奏。
4.配合歌曲,进行简单的动作演唱,增强学生的音乐感悟和表演能力。
3.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吐字、旋律和节奏等音乐要素。
2.如何配合歌曲进行动作演唱。
4. 教学准备1.音乐教室、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潜海姑娘》的音频资源;3.与歌曲配合的动作指导材料;4.关于潜水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等。
5.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关于潜水运动的图片或视频,引入新课。
2.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潜水运动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第二步:听歌感受1.播放《潜海姑娘》的音频,引导学生仔细听歌,感受歌曲中所描述的海底世界的美妙和神奇。
2.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第三步:教唱歌曲1.分节教唱歌曲,注意吐字、旋律和节奏。
2.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歌曲的唱法和表达技巧。
第四步:动作指导1.根据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设计相应的动作指导材料。
2.向学生展示动作指导材料,讲解动作要点,带领学生进行动作练习。
3.和歌曲配合进行动作演唱。
第五步:巩固练习1.整体练习歌曲和动作,夯实学生的技能基础和表演能力。
2.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技能。
第六步:课堂总结1.回顾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表现。
2.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和总结,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6. 教学评估1.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实践进行观察和记录。
2.通过巩固练习和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7. 教学反思1.对本课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归纳和总结。
2.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好教学的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森林音乐会内容结构森林音乐会美丽的大森林欣赏《森林的歌声》(自然之声)歌表演《大树妈妈》欢腾的大森林欣赏《龟兔赛跑》(音乐童话故事)小小音乐剧《龟兔赛跑》我爱大森林欣赏《我们爱森林》(童声合唱)歌曲《小树快长高》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聆听、节奏练习、创编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森林的美,激发学生对森林的热爱,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的目的。
2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十六分音符,进行多声部节奏配合练习。
3能力目标:通过多声部节奏练习,培养学生声部之间的协调能力。
通过歌表演、音乐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感受、表现、创编能力。
4音乐与相关文化: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与森林有关的自然知识。
通过音乐剧的表演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戏剧表演的实践教学建议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美丽的大森林1《森林的歌声》这一内容中包含了两个音乐知识点:认识十六分音符和二声部的节奏练习。
在教学时,可采用幻灯、图画、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展示大森林的画面,创设教学情景,以配合《森林的歌声》的欣赏。
听赏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对森林的印象及感受,引入课题。
然后让学生读一读书中“布谷鸟”和“青蛙”按节奏标记的叫声,引导学生分辨四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从而达到认识十六分音符的目的。
对于十六分音符的认识,要求学生不但能从图形上认识十六分音符,并且能从时值上分辨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二声部的节奏练习是一个趣味性的练习。
学生在聆听了自然界的声音后,对鸟叫、蛙鸣的声音都有了感性上的认识,然后根据这两种音乐形象进行二声部的演唱练习。
在这里首先要求学生分声部演唱,然后进行二声部的合唱。
这是学习合唱的第一个练习,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演唱二声部要注意和谐、均衡等知识。
2小学低年级歌曲学习主要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时,结合欣赏教学时创设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课件、图片等形式观察大树,并说说大树的用途。
在观察的同时,聆听范唱歌曲《大树妈妈》。
在学生发表意见后,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分组创编动作并进行表演、评价,最后学习歌曲。
第二课时欢腾的大森林(一)《龟兔赛跑》是一个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童话故事,而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采用了音乐加解说的形式,学生在聆听时会非常容易理解作品的音乐形象。
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段聆听,并让学生模仿乌龟、小白兔的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让学生长时间静坐聆听。
聆听后,可让学生复述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音乐剧《龟兔赛跑》是在聆听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后的一个音乐活动。
在聆听《龟兔赛跑》、模仿乌龟和小白兔动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编排表演音乐剧。
编排时,可以用《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编情节进行表演。
(二)《我爱大森林》:1聆听《我们爱森林》的目的是创设教学情景,引入“爱森林”这一主题。
在教学时,可采用课件、图片等形式,展示人们爱护森林、保护森林的画面。
聆听后,启发学生谈谈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及森林的作用等问题。
同时可给学生展示森林火灾、乱砍乱伐破坏森林的画面,教育学生要爱护森林。
2歌曲《小树快长高》表现了孩子们对小树的期望、关怀。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进行二声部的节奏练习,解决歌曲的节奏难点。
然后给节奏加上音符,带领学生模唱歌谱,这样歌曲的旋律已经学习了一半。
教师再采用范唱、学生跟琴哼唱等教学形式,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演唱歌曲。
补充资料龟兔赛跑在树林里,住着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它们是邻居。
有一天,它们一起出去玩。
乌龟一步一步向前爬着,兔子跑得像飞一样快,一眨眼已经跑了长长一段路,把乌龟远远地甩在后面了。
兔子停下来等乌龟,等到它走近,就笑着说:“走得真慢,你那四条腿是管什么用的?瞧我的!”兔子边说边向前窜,一窜就是好几步远。
它骄傲地扬起头说:“瞧我的四条腿跑得多快,我的本领多大啊!”乌龟听了一点也不生气,笑着说:“我走路没有你快,但只要我走个不停,总会赶上你的。
”“你能赶上我?哈哈哈……”兔子笑得嘴也合不拢,“那么,你敢跟我赛跑吗?”乌龟点了点头,说:“好,那就和你比一比吧!”兔子说:“看谁先到山脚下的大树,好吗?”乌龟同意了。
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消息给树林里的小动物们知道了,大家都来看热闹。
猴子跳上大树宣布:“今天举行龟兔赛跑。
”大家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它俩,猴子喊了一声:“预备——跑!”兔子飞一样地向前跑去,一眨眼,就跑了好长一段路,回头一瞧,只见乌龟还在后面一步一步地爬来。
兔子高兴地说:“哈,乌龟哪能比得上我呢!”它这儿蹦蹦,那儿跳跳,边跑边玩又向前跑了一段路,回头一瞧,连乌龟的影子也看不见了。
“哈哈!乌龟哪能比得上我呢!”兔子高兴极了,心想:“反正乌龟爬得很慢,我可以休息休息了。
等它走近了再跑,还来得及呢!”兔子摇摇尾巴,伸伸懒腰,往草地上一躺,眼睛一闭,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乌龟一步一步地向前爬着,一刻也不停。
它脚下使足了劲,爬呀爬呀,终于赶上了正在睡觉的兔子。
它不休息,还是不停地向山脚下大树边快快地爬着。
兔子睡了一觉醒来,前前后后一望,看不见乌龟的影子,心想:这一下准是我先到。
它撒开四条腿向前跑去,等它跑到大树底下,看见乌龟早已到了,兔子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第二单元:黄桷树下内容结构黄桷树下摆摆家乡的龙门阵歌曲《黄桷树,山茶花》(童声合唱)欣赏《黄桷树下小茶馆》(四川清音)童话剧《黄桷树的故事》黄桷树下歌儿多欣赏《重庆小景》(独唱)儿歌朗诵《黄桷树高又高》(数快板)歌曲《黄桷树下有我家》音乐游戏《找位置》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习黄桷树坚韧顽强、随遇而安、默默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态度。
2认知目标:通过欣赏、歌曲演唱,感受川渝地方音乐的风格、特征。
初步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掌握合唱中的音准。
3能力目标:通过音乐童话剧的创编表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大胆想像、自信表演的能力。
教学建议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黄桷树下歌儿多1《黄桷树高又高》这首儿歌,老师可以先用数快板的形式,带领学生朗诵。
一边敲竹板为儿歌伴奏,一边用动作进行表演。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可以变换节奏朗诵。
可以选用其他打击乐器或身边的音源进行伴奏,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想像在黄桷树下捉迷藏、做游戏的快乐情景。
2在欣赏《重庆小景》前,可让学生观看山城重庆美丽的夜景的课件或图片,并让学生说说对重庆的印象。
在欣赏时,可让学生用重庆方言朗诵歌词片断,感受巴渝音乐浓郁的风格特征和重庆方言的独特韵味。
3在演唱《黄桷树下有我家》时,可让学生看看黄桷树的课件或图片,有条件的地方可让学生直接到黄桷树下观赏,并引导学生谈谈对黄桷树的印象。
这首歌曲比较简单,可采用听、唱、说的方式启发学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中的几处大跳,演唱时要注意音准。
第二课时摆摆家乡的龙门阵“摆龙门阵”是重庆方言,意思是谈天或讲故事。
这一板块主要是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家乡的变化,以及作为西部的孩子要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要像黄桷树那样,不畏困难,默默奉献。
1《黄桷树下小茶馆》是一首非常有地方特色、生活气息十分浓厚的四川清音小曲。
而歌中所唱到的“黄桷树下小茶馆”在西部城镇,尤其是重庆市郊随处可见。
它反映了人们崇尚自然、悠然自得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小茶馆里,人们可谈天说地,说家乡变化,谈改革开放的成就。
在欣赏这首歌曲时,可让学生看看关于小茶馆的课件或图片,了解四川清音的演唱形式,并通过“摆龙门阵”的形式,说说自己家乡的变化,同时可在老师的带领下,哼唱歌曲片断,感受四川清音的风格特征。
2《黄桷树,山茶花》是一首简易的二声部合唱歌曲。
三年级学生应开始接触合唱,而这首简易的二声部合唱歌曲是为以后学习合唱作准备,因此比较简单。
在学唱时,首先把歌曲第一部分学唱好,然后再加入二声部的节奏练习。
在进行二声部合唱时,老师的指挥很重要,手势提示要准确。
这首歌曲唱会后,可进行拓展练习,如改编歌词,歌词内容可赞美自己的家乡,用自己家乡的市树、市花,替代重庆市的黄桷树、山茶花,并用乐器吹奏歌曲齐唱部分。
3童话剧《黄桷树的故事》是以黄桷树为主题创编的音乐童话剧。
在这个童话剧的表演中,让学生根据画面创编出故事情节,然后根据此情节,进行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
可启发学生集体参与:设计布景、音响、旁白、角色扮演等等。
注意要设计好剧中的音乐,老师可提供一些音像资料。
老师也可参与其中,共同创造表演,然后进行相互评价,可从语言表达、音乐与动作配合、情节构思、集体参与的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快乐,学会合作共处,发展想像,自信表演,体验成功的喜悦。
补充资料:黄桷树生长速度快,渗透力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生长在岩石上的黄桷树,根系比树干要发达2~3倍。
在市儿科医院对面堡坎上的一棵黄桷树,它的干径是8厘米,但根径却有134厘米。
树高3米,树冠4米,但它的一条侧根却顺着堡坎横着长了165米长,超过树冠的4倍。
另外,我们还发现黄桷树根伸入到溶洞和防空洞的岩石缝隙的深部,长出许许多多须根和分根,有的悬吊在空中长达70厘米,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
重庆市花、市树市花——山茶花山茶花系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期长,抗污染,易栽培,品种多。
花色鲜艳,有淡红色、紫红色、白色、复色等。
花瓣类型有单瓣类、复瓣露心类、托桂类、曲瓣类、半平瓣类和平瓣类。
在巴蜀地区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苏轼曾有“游蜂掠尽粉丝黄,落蕊犹收蜜露香”的诗句咏山茶花。
今巴南区石岗枝子桥还生长着一株“七心红”古茶花,树高8米,直径72厘米,据传树龄已有400余年。
重庆地区凡园区、风景区、庭院、楼台均有种植。
1986年,山茶花被正式命名为重庆市市花。
市树——黄桷树黄桷树系桑科,榕属,落叶乔木。
黄桷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它根深杆壮,枝繁叶茂,生长快,寿命长,忍高温,耐潮湿,抗污染,即使置身于悬崖峭壁,也能迎风昂首,茁壮成长。
自古重庆地名以黄桷冠之者众,北魏《水经注》载:“江水又东经黄桷峡(铜锣峡)”。
宋《图经》云:“涂山之足,有黄桷树,其下有黄桷渡”。
重庆至今仍有黄桷垭、黄桷坪等地名。
1986年,黄桷树被正式命名为重庆市市树。
第三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内容结构: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向天空歌曲《鹰》(合唱)欣赏《飞机先生》(领唱、齐唱)飞向海洋歌曲《出海》欣赏《南海之歌》(钢琴独奏)飞向远方欣赏《乘着歌声的翅膀》(合唱)集体舞《亲爱相融》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歌曲及相关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歌曲和创编活动,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进行演唱和创造性的表演。
教学建议本单元建议用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飞向天空1学唱歌曲《鹰》,可简要介绍鹰的外形特点和习性,重点通过对矫健的雄鹰的讴歌,唤起学生对美的事物的向往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究志向。
要先让学生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进行范唱,然后请学生读歌词,再让学生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