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zyg)
腰椎间盘突出 名词解释
![腰椎间盘突出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fa621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a.png)
腰椎间盘突出名词解释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也被称为腰椎间盘脱出或腰椎间盘膨出。
它是指位于脊椎椎间盘的软质组织突出或脱出至椎管,压迫或刺激周围的神经根或髓核,引起相应的腰痛、坐骨神经痛以及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通常,腰椎间盘突出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年龄增长导致椎间盘退变,损伤或
劳损引起的椎间盘破裂,以及不正常的脊柱姿势或重复性的重体力活动。
这些因素会导致椎间盘的纤维环层变得脆弱,从而使内部的软髓核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会引起腰痛和痛放射到臀部、大腿和下腿,严重时还可能导
致肌肉无力、感觉异常和尿便失禁等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上通常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或MRI)来确诊腰椎间盘突出。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主
要包括使用非处方药物缓解疼痛、物理治疗、热敷或冷敷、休息、改善姿势和加强核心肌群锻炼等。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手术治疗可能被考虑,如椎间盘切除术、植入融合物或人工椎间盘置换等。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早期
发现和积极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并增加康复的机会。
如果你怀疑自己可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腰椎间盘突出是什么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是什么症状,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是什么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是什么症状,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9a568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9.png)
腰椎间盘突出是什么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是什么症状,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 (Lumbar Disc Herniation)是指脊柱的骨间盘(由弹性和软性组织构成的圆盘)向后突出,压迫脊柱神经根,从而引起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无力等不适症状。
在长期坐姿、弯腰捡东西等活动中,腰椎受到的压力变大,这也是致病的原因之一。
以下是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1.腰痛:腰部剧烈疼痛是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轻重不一。
2.坐骨神经痛:由于受压迫而引起的脊柱神经痛,动作受限,甚至出现下肢无力或疼痛。
3.脊柱僵硬:脊柱活动受限,僵硬不堪,常常呈现出弯曲姿势。
4.肌肉无力:由于肌肉受神经压迫,导致下肢肌肉失去力量和灵活性。
5.感觉异常:可能出现下肢麻木、刺痛等现象。
二、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适量使用止痛药、消炎药和肌松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2. 物理治疗:比如热敷、冷敷、理疗、针灸等治疗手段,以减轻疼痛、恢复脊柱正常功能。
3. 矫正治疗:通过整形矫正、骨科手术等手段,纠正脊柱畸形,增加腰部活动度,缓解疼痛。
4. 中西医结合: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综合使用中西医疗法,提高治疗效果。
5. 神经根阻断术:如果药物和物理治疗等方法效果不佳,可以考虑神经根阻断术,通过对神经根进行局麻,疼痛部位得以缓解。
三、腰椎间盘突出的注意事项:1. 加强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缓解腰痛、保持腰椎灵活性,但需要避免过度运动,防止运动过程中压迫增大。
2. 改变生活习惯:保持适度运动、保持坐姿、弯腰、捡东西时注意腰部的保护,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3. 控制体重:肥胖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4. 合理就诊:当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和下肢无力时,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5. 避免长时间固定: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姿势下,会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导致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科普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科普](https://img.taocdn.com/s3/m/154953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3.png)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科普1. 定义与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是指腰椎间盘的中心部分(核髓)因退变或外力作用而突出至纤维环之外,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该病症常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那些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坐立工作的人群。
2. 病理机制腰椎间盘由两部分组成:中心的核髓和周围的纤维环。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由于外伤、肥胖、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原因,纤维环可能会破裂,导致核髓突出。
这种突出可能会压迫附近的神经根或脊髓,引起疼痛、麻木等症状。
3. 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 腰部疼痛:疼痛常为放射性,可向下腹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或足部放射。
- 活动受限:腰部活动可能受到限制,特别是前屈或转体动作时。
- 神经根症状:如麻木、刺痛感,尤其在站立或行走一段时间后加剧。
- 马尾综合征: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压迫马尾神经,导致会阴部麻木、排便和排尿困难等症状。
4.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通常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并结合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 X线片:可以观察到腰椎的骨性结构,但对软组织的显示有限。
- CT扫描:能更好地显示椎间盘和神经根的情况,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段。
- MRI: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图像,能清晰显示椎间盘、脊髓和神经根的情况。
5.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休息:初期应适当休息,避免腰部负重和过度活动。
- 药物治疗:包括消炎止痛药、肌肉松弛剂等。
-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按摩、牵引等。
- 康复锻炼:逐渐开始进行腰部肌肉强化锻炼,以增强腰部的稳定性。
手术治疗- 在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神经压迫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 手术方式包括椎间盘摘除术、椎体融合术等。
6. 预防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 保持良好的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坐姿。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专业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专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c225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1.png)
01
02
03
X线检查
可以观察腰椎的形态、排 列等,但早期可能无明显 异常。
CT检查
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腰椎间 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以 及是否有钙化等。
MRI检查
可以清晰地显示腰椎间盘 突出的程度和神经根受压 的情况,是诊断腰椎间盘 突出的使用疼痛评分量表,如 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 痛程度。
寻求专业帮助
如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一
患者李先生,45岁,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腰部疼痛伴右下 肢放射痛2个月,CT及MRI检查示L4/5椎间盘突出。
病例二
患者张女士,38岁,办公室职员,长期久坐,腰部疼痛伴左 下肢麻木1个月,MRI检查示L5/S1椎间盘突出。
回答
可以。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坐、站、卧姿势,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加强腰背部肌肉锻炼等。
问题二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会遗传?
回答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遗传性。但有家族史的人群可 能存在遗传倾向,更容易患病。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根据突出程度和部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分为膨隆型、突出型、脱出型和游离 型四种类型。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主要包括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外伤、遗传因素、妊娠、长 期震动等。
病理机制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纤维环弹性减弱、脆性增加,受到外力作用时易发生破裂 ,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发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合理使用腰托
在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时,可以使用腰托来 减轻腰椎压力。
避免长时间久坐
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或者每半小时左 右换一个坐姿。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d436db371a37f111f1855bec.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一)、症状(1)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
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
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3)马尾神经症状: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
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二)、体征1、一般体征(1)腰椎侧凸是一种为减轻疼痛的姿势性代偿畸形。
视髓核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不同而表现为脊柱弯向健侧或弯向患侧(2)腰部活动受限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急性期尤为明显,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显,因为前屈位时可进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对受压神经根的牵拉。
压痛、叩痛及骶棘肌痉挛2、特殊体征(1)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
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腘窝不适。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或消失,抬高在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
检查者将伸直的下肢高抬,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时,则为阳性。
此项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三)、神经系统表现(1)感觉障碍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
阳性率达80%以上。
早期多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
(2)肌力下降70%~75%患者出现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时,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名词解释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cddce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a.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名词解释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脱出纤维环的中央部分,压迫或刺激脊柱神经根和脊髓的一种疾病。
腰椎间盘是由纤维环和髓核组成的软骨组织,起到减震和支撑作用。
当纤维环损伤或退化,使得髓核脱出、移位或突出时,就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长时间的坐姿或弯腰劳动,使腰椎受到持续性压力;2. 长时间的肌肉劳损,肌肉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3. 突如其来的外力冲击,如意外摔跤、交通事故等;4. 长期的错误姿势和不良的生活习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1. 腰痛和下肢放射痛:患者常感到腰部剧烈疼痛,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外侧,甚至达到小腿或足背,沿脊神经分布区域;2. 运动受限和僵硬:疼痛加重时,患者常感到腰椎僵硬,动作受限;3. 运动过敏:患者在咳嗽、打喷嚏、长时间站立或走路时,疼痛会加重;4. 感觉异常:患者可能会有麻木、刺痛、针刺感等异常感觉;5. 肌力减退: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导致肌力减退,甚至出现下肢无力。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通过服用镇痛药、消炎药和肌肉松弛剂来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2. 牵引疗法:通过牵引脊椎,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3. 物理治疗:应用超声、电疗、热疗和按摩等物理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软组织修复;4. 运动疗法:进行适度的运动和康复锻炼,有助于加强腰腹肌肉的支撑和稳定性。
对于疗效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会被考虑。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有以下几种:1. 微创手术:通过椎管镜、腹腔镜等微创技术,减小手术创伤;2. 手术切除:通过手术切除突出部分的腰椎间盘,缓解神经根的压迫;3. 植入人工髓核:将人工髓核植入腰椎间盘,恢复磨擦和支撑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也非常重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https://img.taocdn.com/s3/m/7c19a93c580216fc700afd9a.png)
3.向后突出 一般所指的椎间盘突出,实际上皆属此种类型,为三者中最重要的。
根据Hale Waihona Puke 出物所处的位置又可分为以下三型。
1.单侧型 临床最为多见,髓核突出和神经根受压只限于一侧。
2.双侧型 髓核自后纵韧带两侧突出,两侧神经根皆受压迫。
3.中央型 髓核自后中部突出,一般不压迫神经根,而只压迫下行的马尾神经,引起鞍区麻痹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由于后纵韧带的中央部分较厚,而向两侧延展的部分宽而薄,所以椎间盘一般不会出现真正的正后方突出,即使临床的中央型突出,其真正突出口也往往是偏向一侧的。
【临床表现】
1.腰背痛 多数患者都有腰背疼痛,范围较广泛,主要在下腰部和腰骶部,其产生的原因为突出的髓核刺激了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或较大的突出,刺激了硬脊膜而产生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类为纤维环尚完整者,多表现为腰背部广泛钝痛,活动或较长时间单一姿势时疼痛加剧,卧床休息后减轻,晨起较轻,午后开始加重,劳累后加重;另一类为突发腰背部剧痛,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夜不能寐,一般持续3~4周方可缓解,此多为纤维环全部或大部破裂,髓核突出。
4.腰部活动 腰部各方向活动都受限制,但以后伸受限为明显。
5.下肢肌萎缩 可分为废用性萎缩和周围神经根受压所致萎缩,但早期不明显,病程越长,萎缩越明显。
6.感觉异常 早期可有感觉过敏感,晚期则减退。
7.腱反射的改变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L5~S1椎间盘突出。膝反射减弱或消失则为L3~4椎间盘突出。
4.瘫痪 严重的腰突可出现相应肌肉的麻痹性瘫痪,一般以L4椎间盘突出,而出现L5神经麻痹,致使胫前肌等麻痹,而出现足下垂等,一般并不出现肢体的完全性瘫痪,但肢力减弱很常见。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https://img.taocdn.com/s3/m/65e2c9dbbd64783e08122b37.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使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血管、脊髓、马尾神经等,产生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间盘膨出症等。
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总发病人数的80%,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下腰部椎间盘为本病的好发部位,其发病约占总发病人数的98%。
其中,第4、5腰椎之间的椎间盘约占60%,第5腰椎与骶骨之间的椎间盘次之。
【病因病机】腰部有5个椎间盘,牢固地连结两个相邻的椎体。
每个椎间盘由3部分构成,椎间盘外周有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纤维软骨组织构成的纤维环,内有乳白色透明胶状体,富有弹性的髓核,其上、下面各有一薄层软骨板,为透明软骨构成,紧密附着于坚强的前纵韧带。
纤维环的后部最薄弱,较疏松地附着于薄弱的后纵韧带,在椎管腔前壁后纵韧带尤为薄弱。
髓核组织在幼年时呈半液体状态或胶胨样,随着年龄增大,其水分逐渐减少,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和无定型物质逐渐增多,以后髓核变成颗粒状和脆弱易碎的退行性组织,除胎儿时期外,椎间盘无血管供应,其营养主要依靠椎体血管和组织液渗透,故当椎体病变时,椎间盘不易被吸收消失。
椎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实现椎骨之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弹性很大,具有与气垫相仿的压缩、伸展作用,可吸收由各种原因产生的震荡力,亦可因压缩力不匀而向前、后、左、右倾斜。
腰部前屈时椎间盘前方承重,髓核后移;腰后伸时椎间盘后方负重,髓核前移。
因此,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椎间盘不断地承受脊柱纵轴的挤压力和牵拉力。
(一)病因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的基本原因。
因年龄增长,椎间盘组织水分减少,失去弹性,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等一系列退行性改变,是造成椎间盘容易破裂的内因。
急性或慢性损伤为发生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外因,最常见的原因是在姿势不当或准备欠充分的情况下搬动或抬举重物,或长时间弯腰后猛然伸腰、猝倒时臀部着地等,腰部直接外伤引起本病者比较少见。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有哪些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faebe6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d.png)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有哪些腰间盘突出,也称为腰椎间盘突出或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组织向椎管内突出或向神经根突出,导致压迫神经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通常导致腰部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以下是腰间盘突出常见的症状。
1. 腰痛:腰痛是腰间盘突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腰痛通常呈现为一个或两个腰椎的疼痛,疼痛可以辐射到臀部、下肢乃至脚部。
腰痛的程度和范围会因患者的病情而异,有时可能会出现剧烈的疼痛,甚至影响到日常活动。
2.坐骨神经根痛:坐骨神经根痛,也称为坐骨神经炎,是腰间盘突出的常见症状之一。
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坐骨神经根时,会引起坐骨神经的疼痛和炎症。
坐骨神经痛通常表现为臀部、下肢和脚部的疼痛、刺痛和麻木感。
疼痛可能会随着活动的增加而加重,而休息时可稍有缓解。
3. 肌肉无力和萎缩:腰间盘突出可能导致脊柱周围肌肉的无力和萎缩。
当压迫神经根时,神经功能会受到严重损害,导致牵涉到这些神经的肌肉运动功能受到影响。
患者可能会感到力量不足或无法做到正常的肌肉收缩。
4. 指端麻木和刺痛:腰间盘突出也可能导致下肢的指尖麻木和刺痛感。
这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对坐骨神经的压迫和影响,使神经传导能力受到损害,进而引起下肢末梢神经的异常感觉。
5. 运动障碍:腰间盘突出可能导致运动障碍,例如步态异常、行走困难或失去灵活性。
当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时,被压迫的神经信号传导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影响到患者的运动能力。
6. 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可能导致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称为腰段脊柱管狭窄症。
这种情况下,神经根的压迫可能会导致膀胱和直肠的控制能力受到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滴等相关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在腰间盘突出时所表现的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突出的椎间盘的位置等因素。
因此,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或其他脊椎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医生的专业诊断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https://img.taocdn.com/s3/m/822b7de7172ded630b1cb6fc.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名称: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所属部位:腰部就诊科室:骨科症状体征:腰背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西医的诊断,中医没有此病名。
而是把该症统归于“腰痛”、“腰腿痛”这一范畴内,本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本病的病因可有以下几点:(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推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外力的作用: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轻微损害,日积月累地作用于腰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①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
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就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从而造成髓核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因素可以有:①突然的负重或闪腰,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
②腰部外伤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③姿势不当诱发髓核突出。
④腹压增高时也可发生髓核突出。
⑤受寒与受湿。
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担裂。
外在因素为负重过大或快速弯腰、侧屈、旋转形成纤维环破裂,或腰部外伤,日常生活工作姿势不当,也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人群:(1)从年龄上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壮年。
(2)从性别上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一般认为男性与女性之比为4~12∶1。
腰椎间盘突出症名词解释
![腰椎间盘突出症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be6bfb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a.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名词解释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主要是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或损伤导致椎间盘突出,并对周围神经根或脊髓产生压迫而引起的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名词解释如下:
1. 腰椎:腰椎是人体腰部的椎骨,通常有五块。
它们是脊柱的组成部分,起到支撑和保护脊髓的作用。
2. 间盘:椎间盘是位于脊椎骨之间的软骨结构,由环状纤维软骨环和髓核组成。
它们作为缓冲垫和运动的支持,起到保护和稳定脊柱的作用。
3. 突出症: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突出脊椎骨的情况。
当椎间盘退行性变或损伤时,髓核可能会突出到环状纤维软骨环之外,从而导致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4. 压迫:突出的椎间盘可以压迫周围的神经根或脊髓,导致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神经根受压可能会导致神经传输受阻,从而影响到相应的肌肉和感觉。
5. 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椎间盘的长期使用,其结构和功能会逐渐退化,变得更脆弱和容易受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包括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肌
力减退等。
常规的治疗方式包括休息、理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非手术治疗方法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并改善功能,而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严重的病例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专业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专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5cd6c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a.png)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 者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 变。
发病原因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椎间盘自身 解剖因素的弱点,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遗传因素;腰骶先天异常;诱发因素 包括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太极等,可缓解 肌肉紧张,提高身体柔韧 性。
游泳
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尤为适宜。
定期随访和评估效果
定期随访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 访,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 化和治疗效果。
评估效果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 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 估。
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马尾综合征等。
分型
根据突出物与椎管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中央型、后外侧型、 极外侧型;根据突出程度可分为膨出、突出、脱出、游离; 根据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分为肩上型、肩前型 、腋下型。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是诊 断的基础,X线平片、CT检查、 MRI检查等影像学手段可辅助诊 断。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止痛、消炎的目的。
推拿治疗
运用手法作用于腰部肌肉和穴位,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循环、减轻疼痛。
中药治疗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选用适当中药内服或外用,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04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PPT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a1ee78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8.png)
正确的姿势有助于减轻腰椎间盘的负担,预 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避免长时间久坐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 ,应适时起身活动,缓解腰部疲劳。
避免过度用力
避免突然的扭腰、弯腰等动作,防止腰椎间 盘受到过度挤压。
康复锻炼
腰部肌肉锻炼
通过锻炼腰部肌肉,增强腰椎 稳定性,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经过微创手术治疗(如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症状迅速缓解。
结局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重返工作岗位。
典型案例三
01
患者情况
患者张先生,29岁,足球运动员 ,腰部外伤后疼痛伴左下肢乏力1
个月。
03
治疗
经过手术治疗(如腰椎融合术) 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02
诊断
腰椎MRI显示L1/2椎间盘突出, 压迫脊髓。
01
02
03
按摩疗法
通过按摩腰部肌肉和穴位 ,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牵引疗法
通过牵引腰椎,扩大腰椎 间隙,缓解腰椎间盘对神 经根的压迫。
中医疗法
如拔罐、艾灸等,可以促 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吸 收。
0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 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减少腰椎间盘承受的 压力,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风险。
的症状。
核心肌群锻炼
核心肌群包括腹肌、背肌等, 通过锻炼核心肌群,提高身体 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拉伸运动
适当的拉伸运动有助于缓解腰 部紧张和疼痛,改善腰椎间盘 突出症的症状。
瑜伽和太极
这些轻柔的锻炼方式有助于舒 缓肌肉紧张,减轻腰椎间盘的
压力。
日常保健
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https://img.taocdn.com/s3/m/52e29a82cc22bcd126ff0c10.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缩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L4~5、L5~S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多个腰椎间盘同时发病者仅占5%~22%。
诊断要点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肌电图检查做出诊断。
康复评定1. 临床评定2. 疼痛评定:主要可采用目测类比法(VAS)、简化McGill疼痛问卷和压力测痛法等评定方法。
3. 运动功能评定4. ADL评定康复治疗1. 制动:急性期宜制动,睡硬板床2~3周,减少病变部位的活动,以利于减轻局部的炎性反应、消退突出部位的椎间盘水肿及还纳突出物。
绝对卧床时间一般不宜超过一周。
也可采用腰围固定腰部,以减少腰椎的活动。
2. 物理治疗(1)腰椎牵引:一般认为有神经根刺激症状时即为适应症(2)电疗法1)超短波疗法2)调制中频电疗法3)微波疗法:圆形辐射器于下腰部,50~100W,15min/次,1次/d,20次为1疗程。
(3)超声波疗法:下腰部及患肢后侧,接触移动法。
(4)磁疗法:腰骶部及沿坐骨神经走行,旋磁法、贴敷法均可选用。
(5)温热疗法:红外线于腰部及患侧下肢后侧治疗,30min/次,1次/d,20次为1疗程,多用于慢性期。
(6)手法治疗:其顺序及手法选择有很多不同。
患者俯卧位,治疗师于局部采用揉、滚、推、一指禅推、拔、穴位点按、掌压、下肢牵拉与拔申、侧扳等手法,手法先轻而缓,后重而快,最后又用轻手法结束。
(7)运动疗法1)脊柱柔韧性训练。
2)腰背肌和腹肌肌力训练。
3、药物治疗:可口服各种止痛药物,以减轻疼痛;对局部有明确痛点者,可进行局部封闭治疗。
腰间盘突出症名词解释
![腰间盘突出症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2a809e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c.png)
腰间盘突出症名词解释腰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腰部问题,它可以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和限制运动能力,甚至可能导致椎间盘凸起,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腰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膨出,朝向脊髓椎管,或朝向脊椎的外侧前侧,超越其正常位置,引起腰部疼痛或神经根受到压迫的病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可能是根据个人的情况而有所不同的,常见的症状包括腰痛、疼痛伴有凸起感、腰部僵硬、小腿疼痛、腰部抽筋等。
腰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可能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导致:(1)腰部劳损,运动过度或缺乏运动;(2)骨刺,也就是因老化、受损等原因而产生的增生新骨;(3)椎间盘的炎症;(4)椎间盘结核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方法一般包括一般检查、放射学检查、核磁共振检查、椎管内窥镜检查等。
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常用药物有抗炎药(如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药物(如辅肽激活素受体拮抗剂)、布洛芬类镇痛药等。
这类药物的作用是缓解腰部疼痛,减少肿胀,促进椎间盘的恢复。
物理治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常用的手段有拉力法、电疗法、热敷法等,这些物理治疗的作用是促进腰部肌肉的松弛、增强腰椎间盘的稳定性和弹性,进而缓解腰部疼痛。
手术治疗是对腰间盘突出症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手术方法有椎间盘减压术、椎间盘置换术、椎间盘植入融合术等,这些手术的作用是调整椎间盘,消除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压迫,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另外,腰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也很重要。
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做好正确的体位、采取合理的工作和休息等,并积极参加各种腰部肌肉锻炼,维护腰部肌肉力量平衡,加强腰部肌肉支撑力,减少腰椎间盘损伤的可能发生。
总之,腰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治疗对于缓解症状、保护腰椎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获得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促进腰部功能的恢复,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病情的恶化。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哪些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哪些临床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7fee41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6.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哪些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脱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突出并压迫邻近神经根或脊髓的一种疾病。
它是导致腰痛和腰椎功能障碍的常见病之一,在临床上非常常见。
以下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能出现的一些临床症状:1. 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突出的症状之一。
患者通常会感到腰部疼痛不适,疼痛可以是隐性或持续的,也可以向下放射到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和足部,表现为放射痛或放射性麻木感。
2. 下肢放射痛下肢放射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这种疼痛通常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可以沿着神经分布区域向下放射,如臀部后侧、大腿后侧、小腿或足部,甚至可能影响到脚趾。
疼痛程度各异,有时会伴随刺痛、电击样痛或麻木感。
3. 肌力下降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导致神经根受压,进而影响到相关肌肉的功能。
当神经根受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相应神经支配下的肌肉无力或肌力下降的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肌肉无力、力量下降,甚至可能导致行走困难或下肢瘫痪。
4. 反射亢进或减退腰椎间盘突出症还可能引起患者的腱反射亢进或减退。
腰椎相关神经根受到压迫后,会对相关腱反射产生影响。
患者可能会出现腰椎相关腱反射亢进,如膝腱反射、踝腱反射亢进,或者腱反射减退,如膝腱反射或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5. 感觉异常腰椎间盘突出症还可能导致患者感觉异常,如触觉过敏或触觉减退,冷热感觉异常等。
这是由于神经根受压导致感觉传导异常而引起的。
6. 足部异常在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可能会表现为足部异常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脚部疼痛、麻木或刺痛感,严重时可能出现足底拖足、足部肌肉萎缩等症状。
7. 肌肉痉挛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导致相关肌肉痉挛。
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时,患者可能会产生肌肉痉挛,使患者感到疼痛和不适。
8. 腰部僵硬和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还会导致患者腰部僵硬和活动受限的情况。
受到神经根受压和疼痛的影响,患者可能会避免腰部的运动,导致腰部肌肉紧张和僵硬,进而影响到腰部的活动能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类,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类,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f9a8e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8.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类,治疗方法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类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椎间盘疾病,按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可分为以下类型:1. 脊柱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突出到脊柱管内。
2. 脊柱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突出到脊柱管外,压迫神经根或神经束。
3. 向左或向右腰椎间盘侧突:椎间盘向左或向右侧突出,压迫椎间孔内的神经。
4. 颈胸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突出到颈椎、胸椎部位,出现相应症状。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 保守治疗(1)休息:合理安排活动,避免运动或劳累过度;尤其是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或限制常规活动。
(2)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镇痛药等,以减轻疼痛和缓解肌肉痉挛。
(3)物理治疗:使用热敷、中频电疗、推拿按摩、腰带等,以减轻疼痛、舒缓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4)针刺和中药治疗:经穴针刺、火罐、中药外敷等,以改善血液循环和缓解疼痛、痉挛等症状。
2.手术治疗(1)椎间盘切除:通过椎弓切除,将压迫神经根或神经束的椎间盘突出物切除,缓解神经根或神经束的压迫症状。
(2)椎板切除:通过椎板切除,将脊柱管狭窄部位打开,减少或消除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注意事项1. 疼痛和运动量应平衡,避免不必要的运动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 在急性期要尽可能卧床休息,逐渐加强运动,避免劳累和过度活动。
3. 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等动作,防止诱发疼痛和使症状加重。
4. 合理饮食,多吃蔬果,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以加速组织修复。
5. 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不可随意更改用药、剂量和频率。
6. 禁用过度镇痛药,如阿片类药物,以免形成依赖和上瘾。
7. 慎用中药,选择正规、信誉好的中药店购买有编码的中药饮片,遵医嘱科学合理地使用。
8. 术后要注意恢复,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避免复发。
腰椎疼痛,平常没有影响,早晨起来感觉脊柱腰部之间酸,治疗方法腰椎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很容易出现,造成疼痛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坐姿不正确、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腰部肌肉劳损、慢性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解剖
L3及L4神经根自相应椎体上 1/3或中1/3水平出硬膜囊, 在椎管内不与同序数椎间盘接 触。 L5神经根自L4/5椎间盘水 平或其上缘出硬膜囊。 S1神经根自L5S1椎间盘上 缘或L5椎体下1/3出硬膜囊。
LDP压迫下位神经根,L4/5
、L5S1椎间盘突出较大或游离 时可影响下两个神经根。
五、鉴别诊断
梨状肌综合征: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出 骨盆,梨状肌病变引起坐骨神经痛。臀中 部可触及条索硬物,髋关节内收内旋受限 并加重腿痛。 劳损:腰肌劳损可有腰痛、直腿抬高受 限,一般无放射痛及皮肤感觉、肌力变化 。常与剧烈活动、劳累、天气变化有关。
六、治疗
保守治疗 开放手术治疗
微创手术治疗
软骨终板破裂。
职业:汽车驾驶员、举重运动员、从事强力劳动者, 椎间盘内压力长期较大,退变快。 妊娠:后纵韧带松弛导致椎间盘突出。 发育异常:腰椎骶化、骶椎腰化、腰骶部小关节不对
称。
肥胖:自身体重过大,椎间盘压力较大。 遗传:非洲黑人、印第安人、爱基斯摩人发病率报道 较低。
一、病理变化
突出前期:髓核碎裂、纤维环变薄变软。 突出期:髓核从纤维环薄弱处突出,刺激、 压迫椎管内神经组织。 突出晚期:突出物纤维化、钙化;椎间隙变 窄、椎体上下面骨质硬化,骨赘形成;后纵韧 带增厚、骨化;关节突退变;黄韧带增厚;继 发腰型:纤维环部分破 裂,表层完整,突出物多 呈半球形隆起,一般无临 床症状
突出型:髓核隆起较大,纤维环表层很薄,产生临床症状
。
脱出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由裂口突出,位于后纵韧 带下。
游离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由裂口脱出,游离于后纵
韧带之下,或穿过韧带进入椎管。
二、分型—按突出位置
手术分类
YESS技术(in-out)
TESSYS技术(out-in)
盘内 适应症窄
椎管内
脱出型和游离型腰椎间盘组织,
中央椎管和侧隐窝狭窄等均可有
效处理
极难处理髂嵴较高和椎间孔
绞除部分上关节突,扩大
狭窄的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从椎管内到盘内)
技术简单,适合初学医师
技术复杂
手术实施----术前常规影像学检查
微创手术---经皮射频髓核成形术
原理:是运用射频能量在椎间盘髓核内部形 成气化孔道,去除部分髓核组织,同时用 热凝封闭,使椎间盘髓核组织的胶原收缩 和固化,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使症状缓解。
微创手术---经皮激光椎间盘切除术
在X光机的导引下,经皮穿刺至病变椎间盘
中心位置,通过针芯导入光纤,并发射激 光,将病变椎间盘髓核汽化,减低盘内压 力,使突出的椎间盘回缩,解除对神经根 压迫,达到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
度小于70°出现大腿后侧放射痛时为阳性;意义:若出现坐骨神 经痛或疼痛较前加重,仍提示有神经根的压迫。 股神经牵拉试验:髋膝关节伸直位过伸髋关节,出现股前侧放射 痛为阳性;意义:L2-4神经根张力增加,股神经受到牵拉,患者可 表现为腹股沟及大腿前侧疼痛,则考虑为上腰段的椎间盘突出。 挺腹试验:以枕部、双肘、双足跟为着力点,用力挺腹抬臀,出现 根性痛为阳性。意义:检查结果为阳性,即出现腰痛或患肢放射痛, 仰卧挺腹试验阳性的基础是神经根周围是否存在软组织损伤和无菌 性炎症,仅有椎间盘突出而无以上病理基础,该试验阴性。 需要 检查的人群:腰部疼痛,四肢有异常疼痛的人群。
后路或椎板间入路
Transforaminal Access
学习内容
一 解剖病因病理 分型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二 三
四 五 六
鉴别诊断 治疗方案
一、解剖
软骨板:覆盖于椎体上、 下面骺环中央骨面,无神经 血管,是髓核水分与代谢产 物的通路。
纤维环:成同心圆排列于
髓核四周,后侧的后纵韧带 较窄、薄,暴力下髓核易向
后突出。
髓核:弹性胶状物质,为 纤维环、软骨板包绕,减震 作用较强,含水量与年龄负 相关。
六、治疗
保守治疗
适用于:年轻、初发、病程较短; 休息后症状可缓解。 方法:卧床休息;牵引;物理治疗; 手法推拿;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 侧隐窝注射;椎间孔阻滞;局部痛 点注射。
按摩需慎重!!!老年人骨质疏松
肿瘤患者
椎体滑脱 椎间盘脱出、游离 急性期疼痛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指征(开放手术及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治疗:
腰椎椎板切除和髓核摘除术 包括:
全椎板切除 半椎板切除
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
满意率:80-95%
问题:腰椎不稳及腰部疼痛
术后黏连
术 后 D R
微创手术
理想的手术方法:
以尽可能少的创伤有效地
摘除突出椎间盘组织(微创化)
符合生理功能
常见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胶原酶化学溶核术 经皮臭氧髓核溶解术 经皮射频髓核成形术 经皮激光椎间盘切除术 微创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经皮椎间盘切吸术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泸西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朱岳刚 2018年4月26日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是因椎间盘变性、纤 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 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 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 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LDP在男性发病率1.9%-7.6% ,在女性发病率2.2%-5.0%.
微创手术---化学溶核术
原理:木瓜凝乳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只特 异性地溶解椎间盘内的纤维软骨组织(糖蛋 白)而对周围组织无影响,从而降低盘内压 力,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应用渐少(风险高)
经骶裂孔穿刺硬膜外前间隙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
微创手术---经皮臭氧髓核溶解术
治疗原理: ① 氧化蛋白多糖 ; ② 破坏髓核细胞 ; ③ 抗炎、镇痛作用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作 用,并可瞬间完成氧化作用,没有永久性 残留。臭氧能快速溶解椎间盘髓核组织, 但对神经根,脊髓和腰大肌损伤影响较小。
解剖
临床上L4-5,L5-S1 为最常见的突出节段,其中 L4-5椎间盘突出占总量的60%左右WHY?? 1.生物力学因素:L4-5、L5-S1承受压力最大, 相当于全身重量的60%,并且活动度大。 2.解剖因素:后纵韧带由上至下宽度逐渐减少, 到达L4-S1 时宽度减少至上部一半,后纵韧带 薄弱,易突出。
椎间孔路径手术纳入标准
适于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突 出型、脱出型、游离型、巨大型、骨化形成 等),有明确的根性压迫症状为最佳手术适 应症。 椎间孔狭窄(小关节突增生、内聚、外侧黄 韧带肥厚下陷) 椎体后缘骨刺。 椎间盘感染。
手术排除标准
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 神经元性疾病。 孕妇 精神异常者 中央性骨性椎管狭窄症 腰椎Ⅱ°以上滑脱
中央型:髓核突出位于后 方正中如图蓝色区域 旁中央型:髓核突出位于 椎间盘中央偏一侧如图紫色 区域(椎间孔型) 旁侧型:髓核突出位于椎 间盘后外侧如图绿色区域 极外侧型:极少数髓核突 出位于椎间孔内或外侧如图 黄色区域
三、临床表现—症状
腰痛或放射性腿痛 1.腿痛沿神经根分布区 放射; 2.腹压增大,腰腿痛加
已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 马尾神经受压
应该指出:约80%的病人可经非手术疗 法缓解或治愈。 (如卧硬板床、牵引、理疗等)
手术前计划:
认真复习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要影像检查与症状、体征相符
选择合适的正确的手术方法
手术要求: 极高的成功率+极少的 并发症 否则,会成为无效手术 或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重;
3.劳累后加重; 4.与体位有关,健侧卧 位并屈髋屈膝。
三、临床表现—症状
腿麻木无力:相应神经支配肌肉肌力减弱 、支配皮肤感觉减退麻木; 二便功能变化:马尾神经损伤引起二便障 碍或失禁,性功能障碍; 腰部僵硬、活动受限。 体态:跛行或蹒跚步态,腰部畸形、活动
受限,腰部压痛点明显。
临床表现—神经功能
L3-4椎间盘 L4-5椎间盘 L5-S1椎间 (L4神经根) (L5神经根) 盘(S1神经 根)
感觉
运动
大腿前减退 小腿外侧减 小腿后侧减 退 退
伸膝肌力减 踝背屈、踇 踝跖屈肌力 弱 背伸肌力减 减弱 弱 膝反射减弱 膝、踝反射 踝反射减弱 或消失 正常 或消失
反射
三、临床表现—查体
直腿抬高试验:仰卧位或平卧位时伸直一侧腿并抬高,当抬高角
微创手术---微创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原理:通过等离子刀将射频能量作用于椎间 盘内部,汽化消融部分椎间盘髓核组织, 然后再利用精确的热皱缩技术将刀头接触 到的髓核组织加温至约70度,使髓核体积 缩小,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从而缓解椎 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而达到治疗的目 的。
微创手术----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经皮椎间盘 切吸术
椎间孔镜手术优势
椎间孔镜手术是被行业专家公认的“脊柱微创手术”。 镜下准确摘除突出髓核;多角度双极射频电极能在低温 下直接消融髓核、修复破裂的纤维环; 患者创伤痛苦小、适应症广、远期疗效好、能处理儿乎 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 安全性高、手术风险小,局麻麻醉,术中能与病人互动, 不伤及神经和血管;基本不出血,手术视野清晰,大大 降低失误操作的风险; 康复快,平均3-6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 病人满意度高,立即缓解疼痛,大小便自理,护理简单 ; 皮肤切口仅7mm,符合美学观点; 椎间孔镜手术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让目前很多的业界 同行争相开展学习,在为更多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解决病 痛的同时,能大大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四、影像学表现
MRI检查在脊柱脊 髓疾病诊断方面价值很 高。鉴别诊断有意义。 可显示椎管内神经、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