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挥发性物质检测方法验证报告2
《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固体废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固体废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标准编制组
二○一○年十月
项 目 名 称:固体废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项目统一编号:1083
承 担 单 位: 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编制组主要成员:田靖、孙华、杨洪彪、丁岚、王伟、钟岩、于亮、
3.2 国内相关分析方法研究..7
4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9
4.1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9
4.2 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9
5 方法研究报告..10
5.1 方法研究报告的目标10
5.2 方法适用范围11
5.3 规范性引用文件..11
5.4 术语和定义.11
5.5 方法原理..11
5.6 试剂和材料.11
9 四氯化碳 22 乙苯 35 1,2,4-三氯苯
10 1,2-二氯乙烷 23 对-二甲苯 36 六氯丁二烯
11 苯 24 间-二甲苯 37 萘
12 三氯乙烯 25 邻-二甲苯
13 1,2-二氯丙烷 26 苯乙烯3 环境危害
挥发性有机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它们的主要释放来源是燃烧的燃料(汽油、
(1)固体废物的概念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5085.7-2007 中指出,固体废物 (solid waste)是指在
生产、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放弃的
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
的物品物质。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中指出,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
土壤 甲醇、乙醇、乙酸、乙酸乙酯4种挥发性有机物 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证实
方法验证报告方法名称:土壤4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编号:《内蒙古科技期刊》验证单位:*********************有限公司验证日期:***年***月*****日土壤 4种挥发性有机物顶空-气相色谱法本公司申请扩项申请书中“土壤4种挥发性有机物顶空-气相色谱法”。
本报告主要从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和实际样品测定等方面进行方法验证试验,现已完成验证报告。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表1 参加验证人员情况登记表表2 使用仪器情况登记表表3 使用试剂及溶剂登记表二、方法验证实验室原始数据2.1方法精密度分析选取低、中、高三个不同浓度的土壤样品,重复六次测定其浓度,计算出其相对标准偏差,统计结果见表4、表5、表6。
表4 低浓度(空白加标)样品4种挥发性有机物精密度分析表5 中浓度(空白加标)样品4种挥发性有机物精密度分析表6 高浓度(空白加标)样品4种挥发性有机物精密度分析由表4、表5、表6可知,低浓度空白加标样品中4种挥发性有机物相对标准偏差在1.1%-7.4%之间,中浓度空白加标样品中4种挥发性有机物相对标准偏差在0.8%-2.9%之间,高浓度空白加标样品中4种挥发性有机物相对标准偏差在1.0%-5.9%之间,满足需要。
2.2 方法准确度分析分别选取两个不同浓度的实际样品进行重复6次加标回收试验,得到结果见表7。
表7 土壤样品加标回收试验由上表可见,样品1加标回收率在96%-104%之间,样品2加标回收率在99~104%之间,均满足需要。
2.3、空白值测定结果及方法检出限的计算依据《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10)附录A 方法特性指标确定方法。
方法检出限的一般确定方法:按照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重复n(≥7)次空白试验,将各测定结果换算为样品中的浓度或含量,计算n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按公式(A.1)计算方法检出限。
MDL = t (n-1,0.99) × S (A.1) 式中:MDL ——方法检出限;n ——样品的平行测定次数;t ——自由度为n -1,置信度为99%时的t分布(单侧);S——n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
HJ639-2012 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认证报告
开展新项目新方法审批表标准方法确认记录表编码:编号:方法验证报告项目名称: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方法:HJ 639-2012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方法类别:水质验证人员:验证日期:年月日检测中心一、前言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的规定,本单位申请资质认定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测试方法主要为:《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39-2012)。
本报告主要从检出限的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这三个方面进行方法的验证试验,现已完成验证报告。
二、仪器设备、试剂及人员情况登记表表1 使用仪器情况登记表表2 使用试剂及溶剂情况登记表表3 参加验证人员情况登记表三、分析步骤测定使用SIM方式进行测定:将样品瓶恢复至室温后,用移液枪吸取5.0ml样品,向样品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替代物中间溶液,内标中间液由吹扫捕集装置自动加入,将样品快速注入吹扫管中,按照仪器设置好的条件,使用校准曲线进行测定。
四、工作曲线的绘制(一)仪器测定条件吹扫捕集装置条件吹扫流量:40ml/min吹扫温度:室温或恒温预热时间:2min吹扫时间:11min干吹时间:1min预脱附温度:180℃脱附温度:190℃脱附时间:2min烘烤温度:200℃烘烤时间:6min传输线温度:200℃气质测定条件色谱柱:毛细管柱SH-Rxi-624SIL MS 30m*0.25mm*1.4μm进样口温度:200℃进样方式:30:1分流柱温:初始温35℃保持1.8min,以每分钟6℃的速率升至120℃,以每分钟15℃的速率升至240℃保持2.0min。
柱流量:1.5mL/min离子源温度:230℃接口温度:280℃四级杆温度:150℃数据采集方式:选择离子(SIM)模式(二)工作曲线取8个5ml的容量瓶,预先加入2ml蒸馏水,分别量取适量的挥发有机物标准中间液,替代物中间液,内标中间液由吹扫装置自动加入,用蒸馏水定容后混匀,配制成8个浓度点的标准系列,挥发有机物和替代物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5.00μg/L、10.0μg/L、20.0μg/L、50.0μg/L、80.0μg/L、100.0μg/L、150.0μg/L、200.0μg/L,添加的内标质量浓度均分别为50μg/L。
有机挥发性物质检测方法验证报告
验证报告Validation Report目录CONTENTS报告总结Summary Report1、目的Purpose2、验证范围Scope3、验证依据Validation Basis4、责任者Person Responsibility5、接受标准Acceptance Criterion6、有机挥发性物质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Volatile Impurities6.1有机挥发性物质的限度Limit of Organic Volatile Impurities6.2溶液配制Preparation6.3色谱系统Chromatographic System6.4系统适应性试验System Suitability Test6.5测定Procedure6.6结果计算Calculate6.7样品测定Sample Determination7、仪器和试药Instruments and Reagents7.1仪器Instruments7.2试药Reagents8、验证内容Validation Contents8.1专属性(定位)Specificity8.2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8.3精密度Precision8.4线性范围Linearity and Range8.5准确度/回收率Accuracy/Recovery9、变更和偏差调查Change and Deviation Investigation10、结果分析、结论和评价Comprehensive, Conclusion and Assessment11、附录A ppendix报告总结按批准的方案(编号),对xxx有机挥发性物质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
结果如下:1、考察了方法的专属性、检测限、精密度、线性范围和准确度/回收率。
2、根据实验中所得数据及图谱分析,与方案中可接受标准比较,均符合规定。
3、此方法可作为xxxx有机挥发性物质的检测,方法可行。
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案
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案一、引言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是一类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个高效可行的VOCs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VOCs监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二、监测目的VOCs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判断环境中VOCs的浓度水平,用于评估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风险程度。
监测结果将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监测结果的公示也有助于引发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三、监测方法1. 定点监测定点监测是指在事先确定的监测点进行采样和分析,旨在了解特定区域内VOCs的浓度变化趋势。
在选择监测点时,应综合考虑环境特征、人群活动状况等因素,并确保监测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采样方式可以选择袋式采样、吸附管采样等,采样时间和频率应根据情况来确定。
2. 移动监测移动监测是通过携带便携式VOCs监测设备对不同区域进行快速监测,旨在获取更全面的VOCs数据。
移动监测可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监测路线和监测时间,以获得更具代表性的样本。
在进行移动监测时,应注意避开干扰源,避免浓度异常的样本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 室内监测室内监测是针对建筑室内空气中VOCs浓度的监测,可以帮助评估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合格。
室内监测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仪器,并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操作。
监测结果应与相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进行对比,以判断是否存在超标情况。
四、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VOCs监测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设备,因此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精度、准确度和稳定性等因素,并确保设备符合相关质量认证标准。
2. 校准和质控在进行监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应定期进行质控实验,以验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分析与报告监测结束后,应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生成专业的监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监测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同时也要注意报告的可读性和易懂性,以方便相关人员理解和应用。
uv胶 挥发物检测报告定
uv胶挥发物检测报告定摘要:一、引言1.1 UV胶的概述1.2 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概念及危害二、UV胶中VOC的来源与影响2.1 UV胶中VOC的种类2.2 VOC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三、VOC检测的重要性3.1 检测标准的多样性3.2 检测方法的介绍四、SGS检测报告的作用和价值4.1 SGS检测报告的权威性4.2 SGS检测报告的内容及解读五、如何选择合适的VOC检测报告5.1 了解检测需求5.2 选择正规检测机构六、总结6.1 UV胶中VOC检测的重要性6.2 对VOC检测报告的建议和展望正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UV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优良的粘接性能和环保特性备受青睐。
然而,UV胶在固化过程中会释放出挥发性有机物(VOC),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UV胶中的VOC进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挥发性有机物(VOC)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能够挥发成气体的有机化合物。
VOC种类繁多,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其定义也有所不同。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VOC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美国ASTM D3960-98标准将VOC定义为任何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美国联邦环保署(EPA)将VOC定义除CO、CO2、H2CO3、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
UV胶中的VOC在固化过程中会逐渐释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VOC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刺激眼睛、呼吸道,引起头痛、恶心等症状,长期暴露还可能引起慢性疾病。
因此,对UV胶中的VOC进行检测,确保其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VOC检测报告是评估UV胶中VOC含量和排放情况的重要依据。
目前,检测VOC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不同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VOC,因此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是获取准确检测结果的关键。
voc检测报告
voc检测报告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能够以气态形式在常温下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VOC的存在对于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进行VOC检测成为了确保室内环境安全和健康的必要步骤。
一、什么是VOC检测?VOC检测是通过专业设备对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的过程。
这些化合物通常来自于人体活动、建筑材料、家居用品、装修工程、办公设备以及其他各种产品中。
常见的VOC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乙醛等。
二、为何进行VOC检测?1. 确保室内环境安全:高浓度的VOC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引起眼睛刺激、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慢性疲劳等健康问题。
2. 评估建筑材料和装修效果:VOC检测可以评估建筑材料和装修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从而优化选择和使用各种产品。
3. 确认环保标准:进行VOC检测可以验证各种产品是否符合环保标准,以避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
三、VOC检测的方法VOC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室内空气采样、样品分析和数据解读三个步骤。
1. 室内空气采样:通过专业的空气采样设备,收集室内空气中的气体样品。
常见的采样方法有袋装采样、活性碳盒采样和吸气管采样等。
2. 样品分析:将采集到的样品送往实验室,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等仪器进行分析,得到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数据。
3. 数据解读:根据分析结果,与环保标准或参考值进行比较,评估室内空气质量,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四、VOC检测报告的内容一份VOC检测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内容:1. 检测目的和对象:说明报告所针对的检测目的和被检测的区域或场所。
2. 检测依据:列明对应的环保标准、法规或技术规范,说明检测所参照的依据。
3. 检测方法和设备:简要描述使用的采样方法、分析设备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4. 采样和分析结果:明确列出各种VOC的浓度数据,并与参考值进行对比,指出是否超过限值。
5. 结果解读和评估:对采样和分析结果进行解读,评估室内空气质量,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与检测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与检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大量的化学物质被排放到大气中,其中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s)。
VOCs是一类具有高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包括燃烧排放、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油漆和溶剂等。
VOCs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空气中的VOCs进行分析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VOCs的主要组成包括芳烃类、醇类、酮类、醛类和烃类等。
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与氮氧化物和太阳光相互作用,形成臭氧和其他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对空气中VOCs的分析与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VOCs的主要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技术(GC-FID)、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技术(GC-ECD)和气相色谱-电离检测技术(GC-NCI)。
GC-M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其通过气相色谱将混合的化合物分离,并通过质谱仪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GC-FID技术可以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而GC-ECD和GC-NCI则主要用于对卤代烷烃和硅烷等化合物的检测。
在空气中VOCs的检测过程中,首先需要采集大气样品并对其进行预处理。
常用的大气样品采集方法包括固相微萃取(SPME)、吸附管采样和泵式采样等。
接着,将采集到的样品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再通过相应的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得出VOCs的种类和浓度信息。
在实际的环境监测中,VOCs的检测通常需要考虑到样品中复杂的成分以及低浓度下的分析。
需要选用灵敏度高、分辨率好的仪器进行分析,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样品预处理的方法和分析过程中的干扰物的去除。
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空气中VOCs的分析检测外,我们还需要对其造成的健康和环境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据统计,VOCs是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方法验证报告
方法验证报告方法名称: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605-2011方法编号:HJ605-20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项目:挥发性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人: 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审核人: 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批改人:日期:《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605-201O方法验证一、人员本实验分析人员为***,男,27岁,大学本科学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从事大型仪器分析3年,具有挥发性有机物分析项目上岗证。
本实验采样人员为**,男,30岁,大学木科学历,应用化学专业,中级工程师, 从事现场监测和采样工作6年,具有土壤采样等上岗证。
本实验采样人员为***,男,31岁,大学本科学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从事现场监测和采样工作5年,具有土壤采样等上岗证。
木实验室己于2020年5月对上述人员开展《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培训及理论考试,成绩合格,上述人员对标准中采样方法、实验室检测方法、质控要求均能熟练掌握,且在Fl常工作中熟悉危险化学品等安全防护知识。
二、仪器实验室具备开展《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现场采样、样品保存运输和制备、实验室分析及数据处理等监测工作各环节所需的仪器设备。
三、试剂与材料[•标准物质2. 试剂2.1甲醇:优级纯,天津永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500ml∕瓶;2.2石英砂:分析纯,天津永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SOOg/瓶;上述试剂材料均为市售,标准溶液均有证书。
四、标准文本与原始记录1. 标准文木实验室己发放受控版本《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标准文本至相关检测人员。
水质-挥发酚方法验证报告
水质-挥发酚方法验证报告一、引言挥发酚是一类常见的有机物污染物,对水环境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污染风险。
为准确、快速地检测水体中的挥发酚含量,本次验证实验针对挥发酚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
二、实验目的1.验证挥发酚分析方法在水质样品中的适用性;2.确定挥发酚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3.确定挥发酚分析方法的检测限和线性范围。
三、实验方法1.仪器与试剂准备本次实验使用气相色谱仪(GC)进行挥发酚的分析,试剂为标准品挥发酚溶液。
2.样品准备从待测水质中取样,将样品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如过滤或浓缩。
保持样品的温度、搅拌速度和气相释放时间的一致性。
3.挥发酚分析方法验证通过对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挥发酚标准品进行测定,验证挥发酚分析方法在适用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同时重复检测一定浓度的标准品,计算出方法的精密度。
四、实验结果1.线性关系的验证在实验中,我们分别测得了标准品挥发酚溶液的不同浓度下的峰面积(X)和浓度(Y)的数据,通过绘制线性回归曲线可得到拟合方程。
拟合方程为:Y=0.915X+0.013,相关系数R2为0.9982.精密度的验证通过重复检测一定浓度的标准品挥发酚溶液,我们得到了RSD值为1.5%。
这表明挥发酚分析方法在实验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精密度。
3.检测限的验证通过测定空白水质样品多次,计算出挥发酚的检测限为0.05μg/L。
五、讨论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证明挥发酚分析方法在特定条件下适用于水质样品的分析。
实验中得到的拟合方程和相关系数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通过对标准品的重复检测,得到了较低的RSD值,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
挥发酚的检测限为0.05μg/L,说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较低浓度的挥发酚。
因此,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水体中的挥发酚污染物。
六、建议和改进1.在实验中我们只验证了挥发酚分析方法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和检测限,后续的工作可以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度和选择性。
CMA资质扩项认证-方法确认报告-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确认报告
CMA资质扩项认证-方法确认报告-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确认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测定方法进行确认,并根据认可标准进行评估,以确保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方法的系统性实验和比对,我们对该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验证,并总结了相关的数据和结果。
该方法的确认结果表明,在符合特定条件下,该方法能够实现确定性测量,具有适应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测定分析的需求。
1.引言废气挥发性有机物是固定污染源中产生的一种重要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准确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对于环境监测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进行确认,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2.材料和方法在确认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十个来自不同污染源的废气样本进行测定。
我们使用已经认可的方法作为参考,对比其结果与待确认方法的结果。
3.结果我们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了参考方法和待确认方法的数据。
结果表明,待确认方法测定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与参考方法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证明了待确认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讨论和结论本次方法确认结果表明,待确认方法可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分析。
待确认方法在测定准确性、适应性和重复性等方面与参考方法相当。
因此,可以确保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建议和改进尽管待确认方法已经通过了该次的方法确认,并被确认为科学合理可行,但我们仍建议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和优化该方法,以适应不同废气样本和实际工作环境的需求。
7.附录[详细的实验数据、对比结果和图表]总结:通过对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测定方法的确认,我们确定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需求。
然而,仍建议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和优化该方法,以满足不同废气样本和实际工作环境的需求。
水质 苯系物方法验证报告2
水质苯系物方法验证报告2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其中,苯系物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威胁。
为了准确检测水质中的苯系物含量,本报告将重点介绍一种新型的水质苯系物检测方法,并进行详细的验证实验。
本报告所介绍的水质苯系物检测方法是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水质中的苯系物。
具体步骤如下:通过萃取、净化等步骤,将苯系物从水样中提取出来;将提取出的苯系物进行衍生化处理,以便于气相色谱分析;将衍生化后的苯系物通过GC-MS进行分析;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准备:准备不同浓度的苯系物标准溶液、纯水、内标物、萃取剂等材料;同时准备一台GC-MS仪器用于实验分析。
实验过程:分别取不同浓度的苯系物标准溶液,加入适量的内标物和萃取剂,按照方法进行萃取、净化、衍生化处理,并通过GC-MS进行分析。
同时,取纯水作为空白样,进行同样的处理和分析。
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出各个浓度下的苯系物回收率。
回收率越高,说明该方法越准确可靠。
还可以通过比较标准曲线和实际检测曲线的相关性,评估该方法的准确性。
通过上表数据可以看出,该方法在不同浓度下的回收率均在90%以上,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标准曲线和实际检测曲线的相关性也较高,说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反映水质中苯系物的浓度。
本报告介绍了一种基于GC-MS技术的新型水质苯系物检测方法,并通过验证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浓度下的回收率均在90%以上,标准曲线和实际检测曲线的相关性也较高。
因此,该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领域,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
其中,苯系物和TVOC 是两种常见的有害物质,它们的存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室内空气中苯系物和TVOC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HJ64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
HJ64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一、概述环境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准确测定环境空气中的VOCs浓度,我国推出了HJ644标准,采用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吸附管采样1. 采样准备(3)连接采样器与吸附管,确保连接紧密,无泄漏。
2. 采样过程(1)设定采样流量,一般为0.51.0L/min。
(2)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采样时间。
一般情况下,采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吸附管饱和。
(3)在采样过程中,注意观察采样器运行状态,确保采样过程顺利进行。
三、热脱附1. 脱附准备(1)将采样后的吸附管放入热脱附装置。
(2)根据吸附管的材质和目标化合物,设置合适的脱附温度和时间。
2. 脱附过程(1)启动热脱附装置,使吸附管内的VOCs逐渐挥发。
(2)收集脱附气体,待进行后续分析。
四、气相色谱质谱分析1. 样品制备(1)将脱附气体通过冷阱捕集,以去除其中的水蒸气和杂质。
(2)将捕集到的气体转移至气相色谱进样瓶。
2. 分析条件(1)气相色谱条件:根据目标化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柱温、载气等参数。
(2)质谱条件:采用全扫描模式,扫描范围根据目标化合物确定。
3. 数据处理(1)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获取样品的总离子流图。
(2)根据保留时间和质谱图,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
(3)通过内标法或外标法,计算各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四、实验注意事项1. 采样安全在进行空气采样时,务必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口罩、手套等,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同时,避免在高温、高湿或强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采样,以免影响采样效果。
2. 设备校准在实验前,应对采样器、热脱附装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运行稳定,数据准确可靠。
校准过程中,可使用标准物质进行验证。
3. 质量控制实验过程中,应设置空白样品、平行样品和加标回收样品,以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引言:挥发性有机物 (VOCs) 是一类易挥发、轻质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其他人类活动中广泛产生,是引起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污染场地进行VOCs的调查与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技术导则,以指导如何进行污染场地VOCs调查与风险评估。
一、调查阶段:1. 收集场地信息:包括场地历史使用情况、可能的污染源和潜在污染物种类及数量等信息。
2. 采集土壤和水样品:选择代表性取样点,根据场地类型、土壤覆盖情况和深度等因素进行采样。
3. 采集室内空气样品:采集污染场地周围的室内空气样品,确定VOCs的扩散范围和影响程度。
4. 进行现场测量:使用可移动式VOCs检测仪器,对空气中的VOCs进行实时监测。
二、分析与评估阶段:1. VOCs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 或气相色谱仪 (GC) 等仪器对采集的样品进行VOCs分析,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2. 风险评估:基于VOCs浓度和暴露路线等因素,评估VOCs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可采用毒性等级划分法、暴露风险评估计算、健康风险特征值等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4. 制定管理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管理措施,包括污染源控制、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措施、监测与追踪等。
三、报告编制:1. 编制调查报告:将调查阶段和分析与评估阶段的结果整理成为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
2. 技术建议: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关技术建议,包括修复污染场地、减少VOCs排放和防止继续污染等建议。
3. 监测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关监测计划,包括定期监测污染场地和周边环境中的VOCs等。
结论:进行污染场地VOCs调查与风险评估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步骤。
本技术导则提供了一套指导性意见,帮助实施者有效地进行VOCs调查与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减少潜在的风险。
然而,具体的调查与评估步骤和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以获得准确、科学的结果。
vocs检测标准
vocs检测标准Vocs检测标准。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大气中参与光化学反应,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对Vocs的检测和监控变得尤为重要。
Vocs的检测标准是指针对Vocs的监测和检测所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旨在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
首先,Vocs检测标准的制定是基于Vocs的种类和特性的。
Vocs包括苯、甲醛、二甲苯、甲苯、乙醛等多种化合物,它们在不同的浓度下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因此,针对不同的Vocs成分,需要有相应的检测标准来规范其监测和检测方法。
其次,Vocs检测标准包括了采样方法、分析方法、监测设备和仪器的要求等内容。
在采样方法方面,通常采用吸附管、采样罐等设备进行采样,并根据不同的Vocs成分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和流量。
在分析方法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GC-FID)等,这些方法能够准确地分析出Vocs的成分和浓度。
此外,监测设备和仪器的要求也是Vocs检测标准的重要内容,这些设备需要具备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和可靠性,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Vocs检测标准还涉及了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要求。
在监测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采样设备的校准、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等,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实验室的认证、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最后,Vocs检测标准还包括了监测数据的报告和解读要求。
监测数据的报告需要包括监测结果、监测方法、监测设备和仪器的信息等内容,以便他人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估和使用。
监测数据的解读也是Vocs检测标准的重要内容,需要根据监测结果和相关标准进行解读,评估Vocs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总之,Vocs检测标准是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它涉及了Vocs的监测和检测方法、设备和仪器的要求、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要求以及监测数据的报告和解读要求等内容。
(HJ 639-2012) 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39-2012的方法验证报告1. 目的通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和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精密度、准确度、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来判断本实验室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方法标准依据及适用范围方法依据:HJ 639-2012。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地下水、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5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若通过验证,本标准也可适用于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当样品量为5 ml时,用全扫描方式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6~5.0 µg/L,测定下限为2.4~20.0 µg/L;用选择离子方式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2~2.3 µg/L,测定下限为0.8~8.2 µg/L。
详见HJ 639-2012附录A。
3.方法原理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经高纯氦气(或氮气)吹扫后吸附于捕集管中,将捕集管加热并以高纯氦气反吹,被热脱附出来的组分经气相色谱分离后,用质谱仪进行检测。
通过与待测目标化合物保留时间和标准质谱图或特征离子相比较进行定性,内标法定量。
4. 仪器4.1 气相色谱/质谱仪:色谱部分具分流/不分流进样口,可程序升温。
质谱部分具70 eV的电子轰击(EI)电离源,每个色谱峰至少有6次扫描,推荐为7-10次扫描;产生的4-溴氟苯的质谱图必须满足表1的要求。
具NIST质谱图库、手动/自动调谐、数据采集、定量分析及谱库检索等功能。
4.2 吹扫捕集装置吹扫装置能直接连接到色谱部分,并能自动启动色谱,应带有5 ml的吹扫管。
捕集管使用1/3 Tenax、1/3硅胶、1/3活性炭混合吸附剂或其他等效吸附剂,但必须满足相关的质量控制要求。
4.3 毛细管柱:30 m × 0.25 mm,1.4 µm膜厚(6%腈丙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固定液),或使用其他等效毛细管柱。
4.4 气密性注射器:5 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证报告Validation Report
目录CONTENTS
报告总结Summary Report
1、目的Purpose
2、验证范围Scope
3、验证依据Validation Basis
4、责任者Person Responsibility
5、接受标准Acceptance Criterion
6、有机挥发性物质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Volatile Impurities
6.1有机挥发性物质的限度Limit of Organic Volatile Impurities
6.2溶液配制Preparation
6.3色谱系统Chromatographic System
6.4系统适应性试验System Suitability Test
6.5测定Procedure
6.6结果计算Calculate
6.7样品测定Sample Determination
7、仪器和试药Instruments and Reagents
7.1仪器Instruments
7.2试药Reagents
8、验证内容Validation Contents
8.1专属性(定位)Specificity
8.2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
8.3精密度Precision
8.4线性范围Linearity and Range
8.5准确度/回收率Accuracy/Recovery
9、变更和偏差调查Change and Deviation Investigation
10、结果分析、结论和评价Comprehensive, Conclusion and Assessment
11、附录A ppendix
报告总结
按批准的方案(编号),对xxx有机挥发性物质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
结果如下:
1、考察了方法的专属性、检测限、精密度、线性范围和准确度/回收率。
2、根据实验中所得数据及图谱分析,与方案中可接受标准比较,均符合规定。
3、此方法可作为xxxx有机挥发性物质的检测,方法可行。
1.目的Purpose:对xxx有机挥发性物质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确保方法可行性,以便为有效控制XXXX的质量提供依据。
2.验证范围Scope: xxxx有机挥发性物质。
3.验证依据Validation Basis
ICH Q2a
xxxxx(各个公司自己的产品的SOP)
Xxxxx
4.
6.有机挥发性物质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Volatile Impurities
6.2 溶液配制Preparation
6.2.1 储备溶液
写出各个储备液的配置过程
6.2.2 标准溶液
分别按附表定量吸取上述储备溶液(上述称量改变时,吸取体积作相应调整),置于同一个100ml
6.2.3 供试溶液
写出各个供试液的配置过程
6.3 色谱系统Chromatographic System
仪器: 色谱柱:
进样口:温度 xxx ℃
压力 恒流 流速xxxml/min 分流方式: xxx 柱温:xxx 检测器:FID
温度 xxx ℃ H 2 xxml/min Air xxxml/min 尾吹气(N 2) xxxml/min 进样量:xx μL
6.4 系统适应性试验System Suitability Test
标准溶液中所有的组分峰均能在色谱图上分开,任何二个成分峰之间的分离度R 不得小于xx ,重复进样时各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5%。
6.5 测定Procedure
将等体积(xxx μL )的标准溶液和供试溶液分别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并测量其色谱峰面积,根据保留时间鉴别供试溶液色谱图上出现的每一个峰,计算所测得的有机挥发性杂质的量。
6.6 结果计算Calculate
各有机挥发性物质按下式计算:
×106(ppm)
A S ×C r A r ×C s
式中:
A s——供试溶液中有机挥发性物质的峰面积;
A r——标准溶液中有机挥发性物质的峰面积;
C r——标准溶液中有机挥发性物质的浓度,mg/ml;
C s——供试溶液中xxxx的浓度,mg/ml。
6.7
7.仪器和试药Instruments and Reagents
8验证内容Validation Contents
8.1专属性(定位)Specificity
8.2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
精密吸取各储备溶液,用自己产品合适的溶剂,逐级稀释,依次注入xxμl,记录色谱图,直至符合合
8.3精密度Precision
重复性:取标准溶液分别进样6次xxμl,记录色谱图,计算各峰面积的RSD。
中间精密度:不同操作人员,不同时间对标准溶液重复进样6针,共12针,计算RSD。
8.4线性范围Linearity and Range
按确认的各溶剂的验证范围,以标准溶液为100%浓度为基础,配制80%、90%、100%、110%、120%、130%浓度系列,作为线性测定溶液。
包括范围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以及标准点,每个溶液进样2次xxxμl,记录色谱图。
以峰面积对浓度二次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
数据见下表
Xxxx(残留2名称)线性
Xxxx(残留3名称)线性
Xxxx(残留4名称)线性
8.5准确度/回收率Accuracy/Recovery
标准溶液:线性项下80%,100%,120%浓度溶液作为准确度的标准溶液。
标样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xxxx
样品xxg ,置于10mL 容量瓶中,分别用上述三个浓度的溶液稀释至刻度,即得回收率测试溶液。
空白样品溶液:精密称取xxx 样品xxg ,置于10mL 容量瓶中,用合适的溶剂为稀释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即得。
9. 变更和偏差调查Change and Deviation Investigation
如验证过程中出现变更,则按公司相对应的SOP的名称进行。
如验证过程中出现偏差,则按公司相对应的SOP的名称进行。
任何可接受的变更/调查/偏差和采取的措施被记载在下表中。
10 结果分析、结论和评价Comprehensive, Conclusion and Assesment
根据实验过程所得的数据及图谱进行分析,与方案中的标准规定进行比较,然后得出结论。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与方案中的标准进行比较,均符合规定。
此次xxx中有机挥发性物质分析方法验证成功,此方法可用于xxx中有机挥性物质的检测,有效保证产品质量。
11 附件Appendix
11.1 原始图谱
11.2 变更和偏差调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