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重工业基础薄弱; (2)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 (3)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 (4)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2011·山东)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 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 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 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1978年--
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 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一、 第一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
1.开展工业化的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提供前提条件; (2)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3)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4)借鉴苏联经验 (5)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
背景: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956年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 变化?解决的关键是什么?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无产阶级和资 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 。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 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解决矛盾的关键 发展生产力,把我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第三阶段:十年文革时期
经验教训: 1、P84小字第一段说明什么?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 渐进,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2、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启示? 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发展,搞好综合平衡;
3、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启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4、文化大革命的启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 思主义思想路线;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 教训。
近三年高考题
编 年份 号 1 2012 年 命题地区 考点 考查方式 选择题、材料 题
上海、浙江 土改运动、经济体制 、天津、全 、一五计划、三面红 国课标、海 旗 南 全国课标、 人民公社;新民主主 福建、江苏 义的经济形态;计划 、安徽、四 经济原因及影响 川、广东
2 2011 年
wk.baidu.com
选择题、材料 题
3 2010 年
山东文综、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 选择题、材料 上海、江苏 中曲折发展 的四个时 题 期GDP增长率的变化; 一五计划;手工业生 产合作社
中国现代史
(1949年10月-----
)
1.1949年10月--1956年底 2.1956年--1966年 3.1966年--1976年
自主 学习
:内容——“一化三改”
2. 一五计划的实施: (1)时间:1953年——1957年。 (2)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优先 发展重工业,处理好农轻重的关系;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 (3)成就:①初步建立了„ ②初步形成了„③社会主义 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一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自主探究
3.[2012· 潍坊模拟]下图是《山东省(1959—1965年)国 内生产总值统计图》。图中经济指标的变化反映了 ( )
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②“一五”计划的实
施 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落实 ④中共八大会 议精神的正确指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解析】 注意时间范围1959—1965年。图中经 济指标的变化与1953年的一五计划和1956年的八大没有关系, 排除②④。 方法指导:审好时间,阶段定位;59---65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 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 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 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 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 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有效训练
1.(2012· 上海单科卷· 28)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 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 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影响这一变 化的政治因素是( D) A.三大改造 B.中苏关系 C.文化大革命 D.“三面红旗” 2、(2011年新课标文综33)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 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 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 应
策略; 形式;方式 分批、分片改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 行业公私合营
概况 初级社-高级 按行业分期、
造——一次性 合作化
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
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本课小结
过渡时期 (1949-1956) 曲折、发展时期 (1956-1966) 国民经济的恢复
工业化和三大改造
中共八大
三面红旗 八字方针
“文化大革命” (1966-1976)
国民经济的劫难
(1)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开始有计划的经济 建设; (2)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3)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的 初步基础。
自主学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目的 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原因 小农经济不 分散、规模小,
适应工业化 需要。
社。
不利于先进技 术推广。
公有制经济
精讲精练
1956年
32.2% 53.4% 7.3% 0% 7.1%
经济成分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私有经济
根据材料一指出1952年到1956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 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变化:私有制成份比例逐渐减少,资本主义成份消失,公有制 比例逐渐增多并占主导地位 (或者: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社 会主义公有制占据主导) 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
二、第二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一)成就
1.1956年中共八大(背景、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2. 1960—1962年中央的调整: (1)方针: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成效:1962年,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 有 所改善。 (二)失误. (1)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中央领导人急于求成,片面追求 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和公有化的程度;苏联的影响 (2)表现:①“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共产风”。 (3)影响:①”左“倾错误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③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遭到严重挫 伤。④出现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 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 了。 材料二 (中共)八大报告中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 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 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请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的不同
(1)“大跃进” 失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 以钢为 纲,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错在: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人民公社化运动 失误:片面追求公有化的程度,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严 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错在: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生产关系调整要适 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