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上《4、洗衣服的学问》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洗衣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衣服分类、洗涤剂的作用和选择、洗衣机的使用方法等知识;3.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洗衣观念;4.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入洗衣服主题,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你们会如何洗衣服?洗衣服有哪些技巧和学问?”2. 重点讲解1.洗衣服的方法讲解洗衣服方法,包括手洗、机洗和干洗,重点介绍机洗衣服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衣服分类介绍不同衣服的材质和洗涤要求,如纯棉、毛衣、羽绒服等。
3.洗涤剂的选择和作用讲解不同类型的洗涤剂,如全能型、专项型、环保型等,介绍它们的成分和作用,建议大家选择清洁效果好、环保且不伤衣物的洗涤剂。
4.洗衣机的使用方法讲解洗衣机的操作方法,例如水位的选择、重量的掌握、洗涤程序的选择等。
3. 综合实验让学生分组前往实验室,进行手洗、机洗和干洗衣物,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重点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4. 总结归纳从洗衣服的原理、方法、技巧、注意事项和环保等方面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洗衣知识的掌握。
5. 课堂作业1.搜集不同洗涤剂的信息,并归纳整理;2.编写一份洗衣手册,介绍不同衣服的洗涤方法。
三、教学手段1.PPT:使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呈现,生动形象地介绍概念和例子;2.实验室:在实践中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3.课堂互动:使用提问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四、教学评价使用学生实验结果、课堂参与度等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课堂节奏,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并适当加强重点讲解。
同时要将环保理念注入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环保洗衣的重要性,促进环保观念的形成。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洗涤剂的作用、污渍的去除方法。
2. 正确的洗涤方法:分类洗涤、正确使用洗涤剂、洗涤剂的用量。
3. 洗涤实验:观察洗涤剂对污渍的去除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正确的洗涤方法。
难点:洗涤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四、教学准备:1. 洗涤剂、污渍布料、清水、实验器材。
2. 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洗衣现象,引发学生对洗衣服学问的兴趣。
2. 讲解洗涤原理:介绍洗涤剂的作用、污渍的去除方法。
3. 演示洗涤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洗涤剂对污渍的去除效果。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洗涤剂的用量、分类洗涤的重要性。
5. 讲解正确的洗涤方法:洗涤剂的选择、分类洗涤、正确使用洗涤剂。
6. 课堂小结:强调洗涤原理和正确洗涤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个洗涤实验,观察不同洗涤剂的去除效果。
8. 板书设计:洗衣服的学问1. 洗涤剂的作用2. 污渍的去除方法3. 正确的洗涤方法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洗涤剂的分类及其特点,如合成洗涤剂、生物酶洗涤剂等。
2.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探讨如何减少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洗衣服学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洗涤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总结课堂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4 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4 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3.4 洗衣服的学问》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洗涤剂的种类、去污原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洗涤剂。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洗衣方法,了解洗涤剂对于清洁衣物的重要性。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生活中经常接触洗衣服,但对于洗涤剂的种类和去污原理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洗涤剂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洗涤剂的种类、去污原理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学会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正确洗涤衣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的良好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洗涤剂的种类和去污原理。
2.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洗涤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洗涤剂的作用和重要性。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洗涤剂的去污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洗涤剂、衣物、实验器材等教学用品。
2.制作PPT,展示洗涤剂的种类、去污原理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洗衣服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洗涤剂的作用。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衣物难以洗净的问题吗?是如何解决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介绍洗涤剂的种类(如合成洗涤剂、生物酶洗涤剂等)和去污原理。
讲解洗涤剂的工作原理,如乳化、溶解等。
同时,展示正确使用洗涤剂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套实验器材和衣物。
让学生亲自实验,观察不同洗涤剂的去污效果。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讨论哪种洗涤剂更适合哪种衣物。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的第四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洗涤剂的种类、原理以及正确使用方法,学会合理搭配洗涤剂和衣物材料,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洗涤剂和洗衣服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洗衣技巧、洗涤剂的选择和正确使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洗涤剂的种类、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2.学会合理搭配洗涤剂和衣物材料。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4.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洗涤剂的种类、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2.合理搭配洗涤剂和衣物材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洗涤剂的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实例分析法:列举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洗涤剂的选用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洗涤剂、衣物、实验器材等。
2.课件:洗涤剂的种类、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的图片、视频等。
3.教学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如:“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洗涤剂吗?它们有什么作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洗衣服的学问》。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洗涤剂的种类、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对洗涤剂有更全面的了解。
同时,教师可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洗涤剂的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包括:比较不同洗涤剂的清洁效果、了解洗涤剂对衣物材料的保护作用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4. 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内容

《4. 洗衣服的学问》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
2、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3、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植物油、旧报纸(保持清洁,易于清理)、洗衣粉、草酸。
学生准备:多块质地相同的布料(浅色)、筷子、自备“污物”。
三、教学活动建议1、新课导入可以用以下师生谈话法导入。
2、实验探索环节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首先,让学生猜猜,哪一种污迹用哪一种洗涤用品效果好?并将猜测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其次,组织学生探讨如何控制实验条件。
如选择布条上污迹的大小、浸泡布条的水量多少、倒入肥皂、洗衣粉、草酸的多少……通过讨论,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在这个对比实验中,其他条件都要一样,只有洗涤用品不一样。
学生只有明白了控制条件,实验才能做得科学规范。
建议第一个实验选择的污物最好是比较常见的,如油迹,用肥皂或洗衣粉就能洗去的,然后再选择墨汁或血迹,用肥皂或洗衣粉洗不净,而用草酸效果却非常好。
这样,实验的难度逐渐加大,学生的兴趣也会逐渐增强。
最后,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表格中,并将结果与猜测比较,从而认识一些科学事实。
3、分组实验探索。
不同的小组选择不同的污物,如圆珠笔油迹组、蓝墨水组、红墨水组、血迹组等等,仍然按照上述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开展探究,最后,全班同学汇报实验结果。
4、资料分析。
通过视频、图片、网页资料等,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这节课所讲的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不管选用哪种洗涤用品洗涤,都是为了使污物发生变化,溶解到水中,达到去污的目的。
5、课后可以布置学生做一个有趣的活动。
四、教学过程1、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衣服上沾着汗渍,墨水,油污,你知道怎样去除它们吗?2、通过怎样去除衣服污迹的问题,开展讨论。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洗衣服的学问》这一节是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洗涤剂的种类、作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洗涤剂来清洗衣物。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洗涤方法,理解洗涤剂对清洁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洗涤剂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洗涤剂的种类、作用以及正确使用方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洗涤剂种类繁多,他们对这些洗涤剂的了解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探索洗涤剂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洗涤剂的种类、作用,学会正确使用洗涤剂清洗衣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探究洗涤剂对清洁效果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洗涤剂的种类、作用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2.难点:理解洗涤剂对清洁效果的影响,学会根据衣物材质选择合适的洗涤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洗涤剂的清洁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运用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探讨洗涤剂的选用方法。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洗涤剂的种类、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洗涤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洗涤剂的认识:介绍洗涤剂的种类、作用,让学生了解洗涤剂的基本知识。
3.洗涤剂的选择:讨论如何根据衣物材质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4.洗涤剂的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洗涤剂对清洁效果的影响,让学生亲身体验洗涤剂的奥秘。
5.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洗涤剂的选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正确使用洗涤剂。
苏教版科学六上《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上《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科学六上的一篇课文,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洗涤剂的种类、作用以及正确的洗涤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技能。
课文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让学生在理解洗涤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完成洗衣物的任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洗涤剂和洗涤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洗涤原理的认识不够深入,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洗衣技能上存在差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洗涤剂的种类、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掌握洗衣物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自主生活的态度,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洗涤剂的种类、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
2.难点:洗涤原理的理解和洗衣物的实践操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习洗衣技巧。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演示法:教师示范洗衣操作,学生跟随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洗涤原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洗衣机、衣物、洗涤剂、水质测试剂等。
2.材料:洗衣粉、洗衣液、肥皂等。
3.课件:洗涤剂种类、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洗涤剂和洗涤方法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如:“你们在家是如何洗衣服的?用到哪些洗涤剂?”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洗涤剂的种类、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
教师讲解洗涤原理,让学生明白洗涤剂如何去除衣物上的污渍。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洗衣操作,学生跟随操作。
注意讲解洗衣机各个按钮的功能,以及如何添加洗涤剂、柔顺剂等。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洗衣服的学问 |苏教版

《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
2、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2、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2、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做洗涤用品去污实验,了解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
难点:学会控制变量。
二、教学材料:1、演示:烧杯1个,1双筷子,1块有污渍的白布;2、分组:3个烧杯、3双筷子,3种洗涤用品(洗衣液、洗涤精、皂液),有6种污渍的布条(油污、果汁、番茄酱汁、菜汤汁、水粉颜料、血渍)选1种。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1、同学们洗过衣服没有?出示1块有污渍的白布,谁来帮我洗一洗。
2、出示“原始洗衣机”(烧杯加筷子),请学生上台演示。
3、你们有什么发现(问题)?洗的方法不对,该怎么洗?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小结准确方法后演示模拟洗衣机。
三种污渍怎么办呢?(放在一个烧杯里一起搅拌)污渍洗不干净,怎么办?生:还要用洗涤用品。
4、师:你们知道有哪些洗涤用品?生说。
(二)探究去污实验,知道不同的污渍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1、师:用洗涤用品就能洗干净了,是不?2、同学们看一下桌上的表格,这里有6种污渍(油污、果汁、墨汁、菜汤汁、血渍、水粉颜料),还有3种液体的洗涤用品(洗衣液、洗涤精、肥皂液)。
3、你认为这种三种污渍用哪种洗涤用品效果好?我们先来假设一下:(你认为效果好的,请在对应表格中打“√”。
)4、学生假设,进行交流。
5、你们想不想验证自己的假设?老师展示一组实验器材,你们能不能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选择其中的一种污渍,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学生小组讨论。
6、学生说,老师及时归纳引导:做这个实验需要控制哪些条件?(不过在做之前,我们要有几个问题要考虑好,先把事情想周全了我们再做。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掌握正确的洗衣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洗衣服的基本原理2. 正确洗衣的方法3. 洗衣机的使用4. 衣物保养与护理5. 常见衣物污渍的去除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正确洗衣的方法,洗衣机的使用。
2. 教学难点:衣物保养与护理,常见衣物污渍的去除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衣物污渍的去除方法。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洗衣技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若干件衣物,模拟不同污渍的情况。
2. 准备洗衣粉、洗衣液、柔顺剂等洗衣用品。
3. 准备洗衣机、晾衣架等洗衣设备。
4.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正确洗衣方法、衣物保养与护理等。
【导入】教师出示一件衣物,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件衣物是怎么洗出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洗衣服的基本原理。
【新课导入】一、洗衣服的基本原理1. 教师讲解洗衣服的基本原理,包括乳化作用、溶解作用等。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洗衣粉、洗衣液的成分及作用。
二、正确洗衣的方法1. 教师讲解正确洗衣的方法,包括分类洗涤、浸泡、洗涤剂选择等。
2. 学生模拟洗衣过程,掌握正确洗衣的方法。
三、洗衣机的使用1. 教师讲解洗衣机的操作步骤,包括洗涤、漂洗、脱水等。
2. 学生动手操作洗衣机,学会正确使用洗衣机。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正确洗衣方法和洗衣机使用技巧。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洗衣任务,运用所学知识。
2. 观察家人洗衣服的过程,发现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3.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衣物污渍,了解去除方法,下节课分享。
六、衣物保养与护理【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衣物保养与护理的基本知识。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设计

活动二:讨论变量,制定实验方案。
1.谈话: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哪种洗涤用品去污能力最强。注意: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同学们要重点考虑如何控制变量。
2.小组讨论并汇报。
3.教师总结:在这个实验中,用水量要一样多、污物大小一样大、洗的时间要一样长、用的力要一样大、洗涤剂的用量动三:探究并收集证据。
1.教师提供材料,每组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选择一种污物的布条。
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记录。
3.各组再选择一种污物的布条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活动四:交流研讨,拓展认识。
1.学生汇报实验情况。
2.教师记录各组的研究结果。
3.总结:通过实验,同学们找到了去除各种污物的最佳洗涤用品,看来,不同的洗涤用品去污的能力是不相同的。
教学内容
洗衣服的学问
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
1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洗涤剂的洗涤效果存在差异。
2.能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不同洗涤剂的洗涤效果。
3.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剂的常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做洗涤用品去污的实验,了解不同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
难点:学会控制变量。
教学准备
1.烧杯、勺子、水、粉碎好的肥皂、洗衣粉、植物油、脏布料、筷子。
4.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污物是怎么除去的吗?
5.学生看书读资料。
6.教师讲解肥皂去油污的过程。
三、拓展:全课总结。
四、板书设计:
洗衣粉
4、洗衣服
肥皂粉
五、教学反思:
2.有关洗衣服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平时,我们衣服上经常会沾上各种污物,如油污、菜汁、果汁、墨汁、血渍、颜料等等,你们知道怎么洗去这些污物吗?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一、引言《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篇教材,它是让学生理解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活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洗衣服是非常基本的生活技能,也是生活中必备的一项技能,因此教育师应该注重这方面的教育。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优秀的教学设计和课件PPT,帮助教师更好的教授《洗衣服的学问》这一课程,让学生有更全面的认识。
二、优秀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让学生了解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洗衣服的能力。
•了解洗衣液、洗衣粉等洗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
2. 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洗衣服的感觉,从而更好地理解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
•交互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实验,并引导学生自我批判、互相检验。
•讨论教学法: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3.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涵盖了以下方面:•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
•洗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常见衣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4.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先通过图片和问题的方式,引出洗衣服的话题,让学生了解洗衣服的方法和原理,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知道洗衣服的重要性。
步骤二:实验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洗衣实验,让学生在洗涤时亲身体验衣物变化的逐步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
步骤三:总结对实验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洗衣服的方法,以及洗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其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三个方面:洗衣服的时间,洗衣服的方法,以及洗涤用品的使用方法。
步骤四:讨论在讨论环节,让学生提出有关洗衣服的问题,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和解决问题。
三、优秀的课件PPT设计1. 教学目标在PPT中准确地呈现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PPT应该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
3. 教学步骤PPT应该能够清晰地展示教学步骤,并配以图文并茂的介绍。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洗涤剂的种类、作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洗涤剂来清洗衣物。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洗涤剂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洗涤剂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洗涤剂的种类、作用以及原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洗涤剂的种类、作用及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洗涤剂清洗衣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探究洗涤剂的奥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洗涤剂的种类、作用及原理。
2.难点:如何正确使用洗涤剂清洗衣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洗衣服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洗涤剂的种类和作用。
2.探究洗涤剂的种类:让学生举例说明常见的洗涤剂,并进行分类。
3.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洗涤剂对污渍的清洗效果。
4.讨论洗涤剂的原理:引导学生探讨洗涤剂去污的原理。
5.学习正确洗涤方法:讲解洗涤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洗衣习惯。
6.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清洗衣物。
7.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洗衣服的学问1.洗涤剂的种类:肥皂、洗衣粉、洗衣液等。
2.洗涤剂的作用:去污、消毒、柔顺等。
3.洗涤剂的原理:乳化、溶解、化学反应等。
4.正确洗涤方法:选择合适洗涤剂,注意洗涤剂用量,分类清洗等。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洗涤剂的种类、作用及原理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洗涤剂对衣服清洁的作用,掌握洗涤剂的基本类型及去污原理。
(2)学习正确使用洗衣机和晾晒衣服的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根据衣物材质选择合适的洗涤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洗涤剂去污的原理。
(2)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3)培养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2)增强环保意识,学会合理使用洗涤剂。
(3)感受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洗涤剂的种类与去污原理1. 洗涤剂的种类:合成洗涤剂、生物酶洗涤剂、无害洗涤剂等。
2. 去污原理:表面活性剂、乳化作用、溶解作用、化学反应等。
第2课时:洗衣机的使用方法1. 洗衣机的结构与功能:洗涤桶、滚筒、水位开关、洗涤程序等。
2. 正确使用洗衣机:分类洗涤、适宜的水温、适量投放洗涤剂等。
第3课时:晾晒衣服的技巧1. 晾晒衣服的方法:悬挂晾晒、平铺晾晒、阴干等。
2. 晾晒衣服的注意事项:避免阳光直射、避免潮湿、适时晾晒等。
第4课时:洗涤剂的环保使用1. 过量使用洗涤剂的危害:污染水源、损害衣物纤维等。
2. 环保洗涤剂的选择:无害洗涤剂、生物酶洗涤剂等。
3. 减少洗涤剂使用的方法:分类洗涤、适当延长衣物使用寿命等。
第5课时:衣物材质与洗涤方式1. 常见衣物材质:棉、麻、丝、毛等。
2. 不同材质衣物的洗涤方法:轻柔洗涤、避免长时间浸泡等。
3. 特殊材质衣物的处理:如蕾丝、丝绸等。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区分洗涤剂的种类及去污原理。
2. 学生能掌握洗衣机的使用方法,做到合理分类洗涤。
3. 学生了解晾晒衣服的技巧,能根据衣物材质选择合适的洗涤方式。
4. 学生学会环保使用洗涤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1. 洗涤剂样品:合成洗涤剂、生物酶洗涤剂、无害洗涤剂等。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第一章:认识衣物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衣物的常见材料,如棉、麻、丝、毛等。
2. 掌握各种衣物材料的特性及洗涤方法。
教学内容:1. 衣物的常见材料及特点。
2. 不同衣物材料的洗涤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材料的衣物,感知其质地和手感。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种衣物材料的特性。
3. 教师讲解不同衣物材料的洗涤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二章:洗涤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洗涤的基本原理,如去污、消毒、软化等。
2. 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提高洗涤效果。
教学内容:1. 洗涤的基本原理。
2. 洗涤剂的种类及作用。
3. 正确的洗涤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洗涤的基本原理,学生认真听讲。
2. 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洗涤剂的种类及作用。
3. 教师演示正确的洗涤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第三章:洗涤工具与设备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洗涤工具与设备,如洗衣机、搓衣板等。
2. 掌握各种洗涤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常见的洗涤工具与设备。
2. 各种洗涤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常见的洗涤工具与设备,学生认真观察。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种洗涤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
3. 教师演示各种洗涤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第四章:衣物洗涤操作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洗涤各类衣物,提高洗涤效果。
2. 掌握衣物晾晒和熨烫的方法,保持衣物整洁。
教学内容:1. 各类衣物的洗涤操作步骤。
2. 衣物晾晒和熨烫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类衣物的洗涤操作步骤。
2. 教师演示衣物晾晒和熨烫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章:环保洗衣教学目标:1. 了解环保洗衣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掌握环保洗衣的方法,减少衣物洗涤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环保洗衣的重要性。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

《洗衣服的学问》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2.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
3.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中对变量的控制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法课前准备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粉(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植物油、沾有“污物”的布条(浅色)、筷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创设问题:老师可以拿着一件衣领沾有污垢、衣襟沾有油迹、衣袖沾有墨汁、衣角沾有血迹的衣服,沮丧的说:今天,老师打扫卫生,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你们瞧,这衣领沾有污垢,这衣襟沾有油迹,这衣袖沾有墨汁、这衣角沾有血迹,哎(大叹气),怎么办呢?二、新授(一)讨论探究学生开始讨论,并且很快就会有学生开始汇报。
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汇报,并给学生一些建议。
学生汇报后,教师提问:那么你们是否认为不管什么污渍都用一种清洗剂就可以呢?学生进行汇报:教师将比较合适的答案记录下来,提问,你是如何知道这些的呢?教师:那么你们有办法证明这个观点吗?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进行汇报,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
教师:很好,我们可以用改变不同清洁剂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观点。
老师给大家准备几种污渍和一些肥皂水和洗衣粉水,你们能利用这些来设计一个实验吗?(二)实验探究学生开始设计实验,然后进行汇报,教师将好的建议记录在黑板上。
学生开始进行实验,教师巡视。
并且让学生填写记录表格。
学生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在学生汇报结果的同时,把有不同污渍的实验品在肥皂水和洗衣粉水中的表现全都写下来。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出结果:不同的污渍必须要用不同的清洁剂来清洁。
而且每种清洁剂的应用范围也不同。
(三)原理解释教师通过一段资料和漫画,向学生解释肥皂去油污的道理。
并借助小动物的嘴,告诉学生:虽然污迹的成分各不相同,但是只要跟与之匹配的洗涤用品发生反应,它们都能被洗干净,洗衣服大有学问。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的第四课。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探究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究。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生活经验,对洗衣服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的认识还比较片面,缺乏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洗衣服的科学方法,提高自己的生活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正确洗衣服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探究洗衣服的学问。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注重生活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四. 教学重难点1.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
2.如何正确使用洗衣机和洗涤剂。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洗衣服的原理。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洗涤剂的作用,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洗衣服的方法和技巧。
4.实践法: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洗衣机、洗涤剂、脏衣服、实验器材等。
2.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洗涤剂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关于衣服的知识,如纤维的分类、纺织品的保养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1.教师展示脏衣服,提问:“为什么衣服会变脏?”引导学生思考洗衣服的必要性。
2.教师简要介绍洗涤剂的种类和作用。
操练(15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洗衣机,讲解洗涤、漂洗、脱水的操作步骤。
2.学生分组实验,用洗衣机洗涤脏衣服,观察洗涤剂的作用。
巩固(10分钟)1.学生互相交流实验心得,分享洗衣服的方法和技巧。
2.教师总结洗涤剂的选择、洗衣机的使用注意事项等。
拓展(10分钟)1.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何洗得更干净?”引导学生思考洗涤技巧的提高。
洗衣服的学问 公开课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2.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2.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2.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4、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5、墨汁用洗衣粉最易去除,油污用洗洁精最易去除……
由生活常识导入,引出要探究的问题
学生发表感受:劳动是愉快的,洗涤是有学问的,要善于观察、勇于实验……
板书设计:
洗衣服的学问
表面活性剂,软水剂,碱剂,漂白剂,酶,荧光增白剂,
七、教学反思
9、生活中那么多洗涤用品其实各用用处,各有针对的污渍,所以我们要学会选择,学会生活。
10、这些污渍到底是怎么洗去的呢?请看小品。
11、掌声表扬,说说认识。
1、学生汇报想法,要求说说怎么知道的。
2、学生汇报,并小组讨论选择研究哪一种污渍。
3、学生提:它们怎样做才能比较得准确?怎样才公平?
完善实验设计方案。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烧杯、玻璃棒、研究记录单、各种洗涤用品的广告录像、染上各种污渍的脏布条若干、洗衣粉、洗洁精、肥皂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导入
二、进行假设
三、讨论变量,制定实验方案。
四、小组实验,收集证据。
五、交流研讨。
1、我们平时衣物上会沾上各种污渍,如油污、菜汁、墨汁等,你们知道怎样洗去这些污渍么?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中的第四课。
本单元是属于“物质世界”版块中的“物质在变化”范畴让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初步认识化学变化是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物质。
本课是通过做不同洗涤剂去污能力的对比实验让学生学会控制实验中变量进行探究并在实验中观察到洗涤剂能与污渍发生反应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然后用语言文字表达所观察到变化明白不用的污渍要用不同的洗涤剂去除。
在探究中意识到控制变量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二、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
●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做洗涤用品去污实验,了解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
难点:学会控制变量。
四、教学准备
水槽、角勺、水、肥皂粉、洗衣粉、各种污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开场白,熟悉学生。
2、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一节科学探究课老师非常高兴,可遗憾的是老师在为大家准备材料时,不小心把蓝墨水沾到了衣服上,大家有没有办法帮老师清除衣服上的墨水呢?
生答用洗衣粉洗、用肥皂洗,用洗洁精洗、用洗衣液洗
3、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把这些沾在衣服上的脏东西叫做——污渍。
大家帮我时,所用到的洗衣粉、肥皂粉等叫做洗涤用品。
(板书污渍、洗涤用品)
4、你洗过衣服吗?那介绍自己洗衣服的经验。
(引导你洗的是什么样的污物,选用的是什么样的洗涤用品,效果怎么样。
)看来洗衣服还有学问呢.(板书课题:洗衣服的学问)【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科学知识源于实际生
活。
】
二、实验探索
1、那同学们对什么样的污渍使用什么样的洗涤用品效果好,大家清楚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污渍,食用油、机油、水彩颜料、果汁、菜汁、蓝墨水和两种洗涤用品洗衣粉、肥皂粉。
3、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妈妈洗衣服的情景,在小组中猜测这几种污渍用哪种洗涤用品效果好,并用线连起来。
4、小组讨论。
5、对于大家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我们需要用实验来验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每个小组只能做一种污渍的实验。
小组可以选择污渍,但每样污渍只有一份,选过的不能再选,组长上来选材料,但必须把你们组对这种污渍的猜测结果连在黑板上。
6、在做实验前,我有几点要求:在组内做好分工,谁记录,谁汇报谁洗(几个人洗)剩下的都是观察员。
老师没有在你们的容器上贴标签,大家不要混淆了。
做完实验组长整理材料,并用抹布擦干净课桌。
【设计意图:让每个人都有事做,让学生们感觉到自己也在小组中却一不可。
】
三、讨论变量,制定实验方案
1、这个实验是比较两种洗涤用品对污物的洗涤效果,是一组对比实验,就像运动员比赛一样要注意公平。
2、下来我们就来做实验,你准备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顺序,按照规律来做事。
】
四、探究并收集证据
1、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记录。
2、学生汇报实验情况。
格式:我们组洗的是什么污渍,猜测是什么洗涤效果好,结果是什么效果好。
3、通过刚才的实验及大家的汇报你有什么发现或想说些什么?
4、学生交流。
5、小结:通过实验,同学们找到了去除各种污物的最佳洗涤用品。
看来,不同的洗涤用品去污的能力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参与到实验活动中,从而获取知识。
】
5、师:你们知道这些污物是怎么除去的吗?
6、生共同阅读小资料,再简要叙述过程。
然后分角色扮演水、油污、洗涤剂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洗涤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小资料再能用语言和动作表述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洗涤的过程。
】
7、师小结:虽然各种污物的成分有所不同,但是只要与合适的洗涤用品发生反应,就能被洗干净。
而污物单用水洗不干净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生反应。
看来,洗衣服的学问大着呢!
五、课堂小结
谈谈你今天的收获。
【设计意图:回顾本课重点知识点,让学生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去洗涤,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科学。
】
六、布置作业
生活当中污渍不一定都沾在衣服上,手上也有可能沾上。
回去做小游戏:用水彩笔在四个手指头上分别画一下,分别放进洗衣粉液、肥皂液、洗手液、洗洁净四种液体中,当然时间要一样,最后用棉签擦擦,观察哪个手指头干净,看看哪个洗涤效果好。
附:板书设计:
4、洗衣服的学问
(猜测)(实验)
污渍洗涤用品
食用油食用油
机油洗衣粉机油洗衣粉
水彩颜料水彩颜料
果汁肥皂粉果汁肥皂粉
菜汁菜汁
蓝墨水蓝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