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历史教科书的”底线”

合集下载

历史学的功用

历史学的功用

历史学的功用中国泱泱五千年的文明,是素来不缺乏历史的。

从刀耕火种的农业时代开始,到如今的信息技术时代。

我们的祖先不断探索,一步步走到今天,其间虽屡经波折,但华夏的火种,却从未间断地延续至今。

我们向来以我们的悠久而富有底蕴的历史而自豪。

当希腊人把历史演绎为诗篇,印度人因宗教而忘却了历史时,中国人却在一丝不苟地秉承着祖先的遗泽。

在中国的土地上,没有一个宗教能占据强有力的绝对地位,因而我们对祖先有着一种深深的崇拜情结,这种情结,导致了我们对历史高度的关注。

中国对历史的研究,是素来不输于侪辈的。

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龟甲与青铜器上留下了自己的遗迹;早在公元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出了《春秋》、《史记》这样的宏篇巨著。

各行各业的中国人,几乎无一不学习并反思着历史,以之改造着自身的一言一行。

既然历史对于我们这样重要,历史学的功用也就十分强大。

想要搞清楚历史学的功用就必须了解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什么?“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

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

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

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

“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

“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

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

也有人认为“历”乃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辅助义,其意味着人类所经历过的事情,在意义上其概括范围远较“史”字为之大。

“历史”有几种不同的解释1. 过去事实的记载。

(1)《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纳鲁肃於凡品,是其聪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注引《吴书》:“﹝吴王﹞志存经略,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书评:《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十六个片段》

书评:《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十六个片段》

我看《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十六个片段》吸引我们的是怎样的中国历史?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不计其数,但对我们具有吸引力的书籍却不多。

我们需要历史书籍当中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和丰富客观的历史事件,以便于有兴趣去了解中国的历史,以便于对中国历史有一个理性、丰富的认知和评价。

一、作者及成书背景葛剑雄,当代著名的历史学者,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的研究,他的《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十六个片段》为我们展开了一副他所刚兴趣的中国历史片段的画卷。

就如作者自己所说,中国图书市场中普及性的学术著作或者是通俗性的历史书很少令人满意的或者爱读的作品。

其实历史是非常容易吸引读者的,历史事实可以演化成无数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感情充沛的故事,短文识字的人都能接受。

中国的历史这么长,涉及的范围又那么广,有了解不完的史实,讲不完的故事,没有人能够穷尽。

于是作者选取了中国历史的十六个片段,介绍了他所感兴趣的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

二、评点内容在内容上,作者首先在序言当中介绍了自己撰写本书的初衷即用他所兴趣的中国历史片段为读者提供一份历史大餐。

然后按照中国历史的时间顺序依次探讨了这极为吸引人的十六个片段:战国:xx;xx:轮台罪己、xx之争;新朝:xx改制;东汉:谁主神器;xx:汉魏禅让;北朝:鲜卑汉化;南朝:xx焚书;xx:xx真相;五代十国:xxxx、亡国xx;xx:天书xx、道君末日;明:悲剧海瑞;清:雍正赐地、乾隆“肃贪”。

其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例如赵武灵王、汉武帝、王莽、北魏孝文帝、李世民、清官海瑞等。

以这些历史人物为主轴,展开了与之相关的众多中国历史事件的讲述。

有些内容是与我们的固有知识和看法相符的,有些则不尽相同甚至相反。

例如:战国时代赵国的国君武灵王发起的一场以“胡服骑射”为内容的历史性改革,使得赵国自此强盛起来,但这位英明的君主却不得善终,因对继任者问题处理不当而活活被饿死,其惨状不是我们能想象的。

向大家介绍中学历史教育名师推荐书目

向大家介绍中学历史教育名师推荐书目

向大家介绍中学历史教育名师推荐书目(一)、嘉兴戴加平朱能推荐书目A:著作部分通史:[美]费正清[英]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齐世荣主编:《人类文明的演进》,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郝侠君等主编:《中西500年比较》,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史: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樊树志著:《国史概要》(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出版;钱穆著:《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出版;金观涛著:《在历史的表象背后》,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近代现代史:陈旭麓著:《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美]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出版;[美]费正清著:《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世界近代现代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英]汤因比著:《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刘宗绪黄安年著:《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专题史: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日]吉田茂著:《激荡的百年史》(日本史);王鸿生著:《中国历史中的技术与科学(从远古到1990)》(科技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华庆昭著:《从雅尔塔到板门店》(国际关系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陈越光陈小雅著:《摇篮与墓地----严复的思想和道路》(思想类),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吴晗著:《朱元璋传》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三联书店出版;[台湾]庄练著:《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中华书局出版;葛剑雄著:《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教育与历史教学:[捷]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苏]赞可夫编:《教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苏]巴班斯基著:《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美]B·S·布卢姆等编:《教育目标分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苏寿桐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徐锡祺主编:《中学历史微格教学教程》,科学出版社出版;[美]沃尔特·波克著:《创造性的学习方法》,三联书店出版。

对中国文化,要有自信的理由——葛剑雄教授在“沪喀文化讲堂”的演讲

对中国文化,要有自信的理由——葛剑雄教授在“沪喀文化讲堂”的演讲

对中国文化,要有自信的理由一一葛剑雄教授在“沪喀文化讲堂”的演讲■从5300年前开始,各地陆续进入文明阶段;大约3800年前,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以河南二里头遗址为代表,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大家认同的是文化,认同的是文明■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坚持文化自信:第一条,中国文化最适合我们的国情、民情;第二条,中国文化是能够不断更新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三条,中华民族善于学习,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并在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讲到文化,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确什么是文化。

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以后,在马克思墓前发表了著名的演说。

他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的基本逻辑。

这也告诉我们,文化是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在长期的生存、生活、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与其相应的各种物质精神财富。

其中的个体就是具体的文化,而总体就是文明。

我们今天讲“文化自信",本质上就是对我们自己文明的自信。

我们讲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就是对中华文明的自信。

需要指出的是,中华文明不是具体到我们文明中的每一项,也不因为我们讲文化自信,就必须要肯定我们自己的每一项具体文化都一定是最先进的,或者认为我们的每一项具体文化都必须是最好的。

文化自信,是对整体而言的。

那么,什么是中华文明?那就是中华民族在以往的5000多年里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中华文明真有5000年历史吗关于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曾有人提出过疑问。

因为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都能找到反映其历史长度的物证,但中华文明除了后人的记载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找不到能够证明5000年文明的实物。

葛剑雄:以知识分子的担当关照现实

葛剑雄:以知识分子的担当关照现实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学者,尤精于历史地理、人口史等领域。

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史》《中国移民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等。

总之,那段涉猎广泛的奇特经历,使我受益匪浅。

研究生毕业后我一直教书,没做过行政工作,后来之所以能够胜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图书馆馆长等行政管理工作,主要得益于年轻时积累下来的经验。

以坚实的脚步丈量文化时空《教育家》:从南极洲到北极点,从“非洲之王”乞力马扎罗山到“世界屋脊的屋脊”青藏阿里。

您的学术考察、社会活动以及个人旅游足迹遍布世界七大洲数山玩水上,而是希望借旅行进行深入了解,就连坐火车、汽车,我都争取坐靠窗位置,尽可能多地去观察沿途的风土人情,或者听周围旅客在议论什么。

对一个地方、一种文化的了解,需要有自身的体验,你会发现不少书本上没有记录的东西,或者一些书本上的记录甚至是名家的记录往往并不真正符合事实。

比如在南极,即使暴风雪持续肆虐,不得不整天在房间里望着窗外的惊涛骇浪,我也以一名历史地理学者的本能,纵览古今,思考着:为什么发达而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培育不出杰出的科学家和探险家?为什么中国直到17世纪才出了一位地理学家和考察家徐霞客?为什么200中国的教育问题,绝对不是简单的学校、校长、老师和家长的事。

如果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政府不全面解决这些问题,单独要求学校将教育办好是不可能的。

那么下一步必定会出现胎教竞争,再下一步就是基因的竞争。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不惜高价购买学区房。

现在大多数中国家庭用于教育的投资已经占到第一位,但实际上,把培养精英的方法普及到每一个人,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在一个社会里,能成为精英的绝对是少数。

我总认为,一个人将来成功与否,第一取决于天赋,第二是社会机遇,第三才是个人的努力。

“据史读图”应做到“图文互证”

“据史读图”应做到“图文互证”

“据史读图”应做到“图文互证”作者:***来源:《中学历史教学》2022年第11期“据史读图”,即“把教材文字叙述中涉及地理分布的内容落实到地图上,能准确地再认再现其空间位置。

”[1]据史读图是历史教学中一种常见的研习方法,在利用方位图明确疆域四至、行政区划及辖区范围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材中,除文本叙述外,有众多的形势图、示意图、分布图等,这就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据史读图”提供了大量的实用素材。

在部编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第9课《秦统一六国》中有一幅图片《秦朝形势图》,图片形象直观地展示了秦朝时期的统治形势。

从《秦朝形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幅员辽阔,袤野千里。

教材在后文对秦的疆域四至介绍中说,“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2]。

二者采用图像和文本两种不同的形式表述了秦的疆域范围,无形中起到了图文互释的作用。

教师在讲解秦疆域四至时,经常选用《秦朝形势图》以对照填图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

那么教材文字所述疆域四至与《秦朝形势图》所示是否一致呢?能否达到据史读图的效用呢?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我们要厘清“疆域四至”的概念。

“疆域四至”是一偏正词组,由修饰语“疆域”和中心语“四至”组成。

我国关于疆域的观念古已有之,传说“后稷乃列封疆,画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3]。

后稷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物,理论上“列封疆,画畔界”之舉可能性不大,但这直观地反映了我国疆域观念起源之早。

疆域究竟缘于何时,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疆域应该是随着国家的出现及行政区划的产生而出现的。

在秦汉时期,疆域的意识应已比较成熟,甚而已出现了基本的走向,从秦初将全国划为36郡及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边界的明确记载可见一斑。

那么什么是疆域呢?《荀子·君道》中说,“纵不能用,使无去其疆域,则国终身无故。

”[4]《魏书·地形志上》也道,“《夏书·禹贡》、周氏《职方》中画九州,外薄四海,析其物土,制其疆域,此盖王者之规摹也。

新教材高中历史高一开学第一课课件

新教材高中历史高一开学第一课课件
一、历史是什么?
历史定义
1、指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2、指人们的历史认识或作为历史认识集中成果的历史著作,即作为认识主体对客观历史过程进行重建主体化历史,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3、指历史学这门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发生过各种历史现象并探寻其发生规律的科学。
一、坚持唯物史观,对重大历史人物事件作出重大判断。
三、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维护党和国家历史。
四、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五、从党的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
二、坚持辩证法,对各历史时期作出重大判断


第一PPT 2029.10
天生尤物非为福 蚌有明珠亦累身
初中历史
高中历史
三是找准学科增分点 认真研究本省、本市、本校近年来的高考数据,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的得失分情况,找准突破点和增分点,有目的进行专项训练和突破提升。英语的阅读理解和小作文、语文的古文分析和作文、理科的做题速度、文科的答题思路等,都要制定详细的训练方案和突破的方法策略,在实践中调整提升,打破制约瓶颈,找到质量提升的突破口。二、课堂教学务必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是主阵地。高三年级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更要切实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一是上好微专题课。春节前后,一轮复习进入后期,学生不会的知识点逐步浮出水面。这些薄弱知识点如果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二轮复习的效果。高三年级要围绕浮现出来的问题,上好微专题或微微专题课,针对某一个点或几个点精讲、讲透,触类旁通。微专题课怎么上?可以针对学生不会的问题,每节课重点解决1-2个知识点,专题强调,专点训练,不贪多,顺一个点“追祖宗八代”,剖析透!微微专题,则更精、更准、更小、更有效,可以一节课只讲一道题,但是要把这一道题挖深、挖透,讲透一个会一类,做会一题能举一反三。

马哲葛剑雄

马哲葛剑雄

改良者”葛剑雄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12月15日出生于浙江湖州。

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葛剑雄也逃脱不了网民说其充其量只是一个“改良者”的诘难。

经常上网的葛大炮在日记里辩解说:“我有一个前提,既然这么重视‘两会’,我又过来开‘两会’,当然是承认‘两会’的合法性,承认政府的合法性。

”这更可以看作是他在政治上所持的立场。

作为改革开放和高考制度的直接受益者,葛剑雄对一些政治问题有着自己的理解。

恢复高考那一年,祖籍浙江绍兴的葛剑雄31岁。

他以高中学历,直接跳过了大学本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历史系当研究生。

3年之后,他留校任教,到今年,已是第31个年头。

“我们有过一个不正常的年代,“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毛主席号召大家说,你们要关心政治和国家大事。

其实国家大事,一个人是关心不了的。

以前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关心政治是不正常的,实际上是被某些政治思维或者当局所操作利用。

他们关心不了真正的政治,而是成为政治的炮灰。

”他在3月12日的日记写道。

葛剑雄已经67岁,从不用手机,但会经常写微博,3月5日以来还每天在网络上写“两会”日记,回复50封以上的电子邮件。

他一直和蔼可亲,“两会”期间一上厕所就被媒体围追,甚至堵到午饭时间。

自从2008年成为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之后,“葛大炮”、“高龄愤青”、“犀利老顽童”他有一系列的头衔: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今年3月7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现场,主持人宣布进入部长发言环节的话音未落,只见“葛大炮”又站起了身,高声说:“我要求教育部对2012年考研泄题事件作出答复。

”这次发言,事先并没有安排。

无疑,这一“插话”,再一次将葛剑雄教授推到了风口浪尖。

一同被推高的,还有人们对于“两会”的热情和微妙变化的期待。

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

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

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作者:老任来源:《历史教学》2007年第08期作者简介:任世江(1950~),男,天津人,天津古籍出版社副总编、编审,《历史教学》杂志主编。

关键词:“美国的建立”,求真,求实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8-0066-02最近参加了一场规模较大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两天连续听了十几节课。

参赛选手大多是年轻教师,他们的基本素质都很好,善于与学生沟通,表达能力极强,计算机课件做得也很漂亮。

但是,他们共同的缺陷也很明显——史学功底不足,经常出现对基本史实的解释性错误。

由于竞赛会期紧凑,没有时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获奖作品不仅在会上产生影响,而且又被制成光盘向更大的范围传播,因此,其中的错误也就难免被学习和效仿,后果实在令人担忧。

竞赛的目的是促进和提高,促进和提高的途径是对作品进行分析和研讨,使参与者各有所获。

制成光盘作为商品被标以“中国教育学会×x×××会一等奖作品”流传更应该慎重。

我所在的这一组只是竞赛的1/4,仅举一例分析,求教同仁。

参赛课题目:美国的建立;使用教材:人教版统一教科书。

教师以播放FLASH展现美国的场景导人,很吸引人。

构建知识的第一个问题陆续用了四则材料后,教师明确指出“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英国的殖民压迫之间的矛盾,是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他还特别强调这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原因是根源。

这种解释既不是美国人的认识,也不是中国学者认同的。

独立战争前,北美殖民地的物质相当丰富,当时英国还经常出现饥荒,而殖民地已经大体处在繁荣和富足的状态。

更重要的是,殖民地在政治上有很强的自治能力。

北美殖民地不是异族统治的殖民地,而是英国海外的领地,在法律上,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也是“英国人”,殖民地从英国移植过来的议会,比英国议会有更大的民主性。

独立战争前,大多数殖民地议会都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部分行政权。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学习中系统思维的重要性及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学习中系统思维的重要性及培养
(3)历史学科素养的唯物史 将人类社会看成包括如下要素的系统:生产力、生 产关系;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上层建 筑;多种阶级等,并指出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及系统的动态性(如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时 空观上的系统思维则表现为将所有历史事物按时间 顺序和空间要素进行考察。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 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 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 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做出合 理解释”[6]。历史解释体现的系统思维则指在认识 历史事物时,要从它与人类社会系统中各要素的关 系中进行认识,如认识其与经济、政治、文化、习 俗等要素的相互作用。如对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原 因的认识,要从自然环境、经济、传统等方面进行 考察。
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对培养系统思 维的重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对培养系统思维的重视和要 求,主要体现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 教材中。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材编写、 历史课程实施以及历史高考命题的依据和指导思 想,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 目标和教育内容,体现了国家意志。《普通高中历
三、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系统思维
胡军哲老师指出“在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 的原因、影响等问题时,必须揭示各个历史事件之 间的逻辑联系”[9]。而高中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解 释时,思维往往具有偶发性,缺乏系统性,只会从 记忆中检索已经记住了的历史知识进行罗列,从而 导致答案角度不全或错误。为了培养学生的系统思 维,笔者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科素养从以下几 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了历史 学科的五大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素养本身即构成一个 关乎学生认知能力、必备品格、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价值观系统,体现了系统思维。唯物史观是揭示人 类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历史观,是人们了解 历史的基本方法论,它认为人类的历史是建立在物 质基础上的,是以客观物质为依据的。只有在坚持 唯物史观的前提下,时空观才有意义。时空观认为,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空间下发 生的,历史事物是特定时空中的客观存在的事物。 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只有坚持时空观,认为历史 事物是曾经存在于某时某地的事物,史料实证和历 史解释才有意义。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是因为历史 事物是过去的、已经消失了的事物这一特殊属性与 人的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而导致的,既然

专访葛剑雄教授提纲(1)

专访葛剑雄教授提纲(1)

专访葛剑雄教授提纲1、明代董其昌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葛教授,您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既有着万里路的经历,又有着万卷书的容量。

那么,对于这句话,您有着什么样的理解和体会呢?2、当今是网络时代,这个时代的优点是我们的生活、沟通越来越便捷,但是缺点是我们的隐私越来越难得到保障。

葛教授,您曾就完善身份证功能、增强对身份证的管理做过专门的提案,那么,对于这个时代的“个人”,您怎么看?3、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中国遍地是大学,唯缺大师”,对此,您怎么看?对于大学,您心中是怎么定义的呢?对于高等教育的未来,您有着哪些期盼?4、最近,很多大学的学费见涨,这个问题也已经成为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

有人认为,大学学费十数年未变,是该涨涨了;也有人认为,这会加剧中等偏下家庭的负担。

对此,您怎么看?5、对于历史,除了普遍意义上的正史以外,越来越多的所谓的新的诠释正在改变着我们对于历史的认知和看法,比如《明朝那些事儿》,比如很多穿越剧,对于这些诠释,您怎么看?对于广大的青年,您觉得他们应用什么样的态度或方法去读史、学史?6、葛教授在常年研究历史学的过程中,有没有特别钟情的朝代,如果有时光机器能够穿越,您最想到哪个朝代的哪个地方?为什么?7、“书”曾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最佳方法,但今天,我们的青少年的阅读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根据最新的《上海市青少年阅读状况白皮书》,发现当前51.6%的青少年的每年阅读的纸质书本低于6本,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您觉得引发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改善这个状况,您有何建议?8、对于纸质书,有人在十数年前就提出“书本将死”,但今天,虽然电子书已经开始流行,但纸质书依旧是很多人的首选。

葛教授,作为一个爱书之人,您怎么看待“书”的前途呢?9、葛教授,书房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一种追求和寄托,您也曾笑谈过“书房是我的资产阶级幻想”,那么作为一个图书馆馆长和藏书家,您怎么看待藏书?您觉得图书馆对于一个社会的最核心的作用在哪里?10、对于常州青年,您有何寄语?。

葛剑雄:中国近代的边疆问题

葛剑雄:中国近代的边疆问题

葛剑雄:中国近代的边疆问题葛剑雄:各位下午好!正如主持人刚才所介绍,我本身专业是历史地理,现在的身份是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我们研究历史地理有两块大的方面,一是历史自然地理,二是历史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中有一个研究领域,现代的说法叫'历史政治地理',传统的地说法称为'疆域沿革地理'。

我们今天讲中国边疆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边疆是如何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正因为有这些问题,所以今天我们边疆地区存在着一些对我们不利的因素或者隐患。

至于它有多大作用,我想大家根据事实都可以自己做出判断,我这里主要讲事实。

请大家看地图,这是秦始皇统一后形成的疆域,(这个范畴)今天在我们中国国土范围之内,从公元前221年开始就形成了一个由中央集权管理的疆域。

到了清朝,具体讲即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天山南北后,也就形成了像地图显示的由清朝统治的疆域,这个范围有1300多万公里。

但到清朝末年时已经变化了。

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地方,已经通过不平等条约和条约以外的武力威胁、掠夺变成了俄罗斯的地方。

还有一块地方是在外蒙古和新疆的西北,也就是今天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成为了他们的地方,这是在1919年之前发生的。

当年与今天中国的边界、边疆地区相关的,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分别来看。

贪污腐败是国家失地的内因一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外蒙古宣布独立并且入侵内蒙古。

照理说,清朝在入关前,已经征服了蒙古并且跟蒙古结盟,蒙古也有八旗,整个清朝蒙古族的地位相当高,满蒙是一家,清朝的历代皇帝都要把公主嫁给蒙古的王公。

为什么辛亥革命以后各方面独立了?一方面是它的内因。

清朝后期为了巩固边疆,就在现在的内蒙古地区开始放垦,原来在一些陕西等地区的移民在内蒙古曾一度不能合法的落户,基本上是流动的,不是做买卖就是打零工,他们不能拥有土地,不能合法的在那里居留。

用好历史地图册,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

用好历史地图册,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

于图,索理于书。

”“左图右书”是我们开展历史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然而可供历史课堂教学使用的历史地图众多,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最适合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地图成为一大难题。

《中外历史纲要历史地图册》(以下简称“历史地图册”)作为普通高中教材的一类,其设计时是按照《中外历史纲要》的编纂体例进行编排的,以便于配合《中外历史纲要》等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使用。

其相比于其他历史地图载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它与我们的历史课堂具有极强的契合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师在历史地图上的选择问题。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要重视历史地图,但在实际教学中对历史地图的运用层次还是较为浅显,也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效果。

并且在很多时候,教师在将历史地图放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中后便不再细细琢磨,在课上时也多是一笔带过。

这样不免使历史地图成了教学中一个精美的装饰品,历史地图册更是鲜有老师会关注。

由此也不难看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历史地图册乃至历史地图的重视程度都是不够的。

要克服课堂教学中对历史地图运用浅显、浮于表面的问题,除了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外,关键还在于要把握时空观念的培养路径。

1 历史地图册在时空观念培养上的价值1.1 契合历史教科书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最适合的一种方式便是将其融入历史课堂的日常教学之间,达处在于课时时间轴只涉及本课相关的重要史事,课时导读则是根据本课的重难点,要求根据提供的图表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历史地图册中提供的图表既有和教科书同步的相关史事,也有对教科书中限于篇幅未能详尽解释内容的补充。

1.2 直观呈现时空史事历史地图册与其他教科书中对史事的时空描述相比的一大优势便是其具备的直观性。

这也正是历史地图册在时空观念培养上的另一重要价值。

历史地图册几乎在每一课时都有对其中历史事件的直观呈现,同时在呈现方式上还采取了时间轴加历史图表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在细致读图之后,基本能对本课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初步的时空定位。

例谈初中历史文化史课的教学方法

例谈初中历史文化史课的教学方法
22 N1 0- 3 1f  ̄考 试 周 - 刊
例 谈 初 中 历 史 文 化 史 课 的 教 学 方 法
王 刚
( 眙县 旧铺 中学 , 苏 盱 眙 盱 江 213) 1 7 1
摘 要: 化 史作 为 初 中历 史 的 重 要 教 学 内容 之 一 , 不 文 在 同年 级 各 册 历 史教 材 中均有 体 现 。本 文仅 以人 教 版 初 中 历 史 教 材 为例 来 谈 谈 看 法 。 关 键 词 : 中历 史 文 化 史 教 学 方 法 初
篇 》 不是 农 民革 命 实 践 的产 物 , 仁 歼 因此 也 并 不 代 表 农 民 并 洪 阶级 , 代 表 的是 当 时先 进 的 中 国人 。这 位 教 师 的 这 一 做 法 , 他 将 错 误 的历 史 , 与实 际不 符 的历 史 教 给 了学 生 , 背 了 ‘ 真 、 违 求 求 实、 求佳 ’ 基 本教 学 原 则 。” 的 第 三 , 心 备 课 , 前 充 分 准 备 。 中 学 教 育 与 大 学 教 育 精 课 不 同 , 学 每 一 课 时 都 有 明 确 的 定 量 , 量 的 教 学 任 务 需 中 定 要 完 成 。 因 此 , 不 得 教 师 随 意 占用 课 备 的 时 间 展 开 分 析 容 形 成 结 论 , 就 需 要 教 师 在 课 前 精 心 备 好 课 . 成 较 为 准 这 形 确 的结 论 。
历 史 是 有 趣 的 ,但 是 教 材 本 身 作 为 教 育 的 载体 又是 枯 燥 的 , 其 是 文化 史 部 分 。 们 可 以从 学 生 熟 悉 的事 情 人 手 来 导 尤 我 入 新 课 学 习 。例 如 , 于七 年 级 中 国历 史 下 册 教 材 第 2 课 《 对 1 时

学者葛剑雄:“我仅仅是在依法讲真话”

学者葛剑雄:“我仅仅是在依法讲真话”

学者葛剑雄:“我仅仅是在依法讲真话”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4年第19期□蔡如鹏葛剑雄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

作为最具知名度的全国政协委员之一,他的话在哪似乎都能引起足够的关注。

去年3月,在上海虹桥机场候机前往北京出席“两会”的间隙,他突然对“抗日剧的泛滥”大发议论。

“把历史搞成了神话,八年抗战不是八年游戏”,“我真想问问相关管理部门,是怎么允许这些胡说八道的电视剧拍摄、播放的?”越说越起劲,葛剑雄几乎把候机室赴京采访“两会”的媒体记者都吸引过来。

几天后,教育界别的委员正召开联组会,他突然起立向在场的教育部长袁贵仁发问:“我要求教育部对2012年考研泄题事件做出答复,并向全体考生道歉。

这样的事情不止发生一次,怎样弥补考生的损失,究竟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内部存不存在腐败犯罪行为?”这个突如其来的“两会”插曲后来被在场的记者记录下来,成为当年“最为轰动的公共事件之一”。

葛剑雄本人也被媒体诙谐地称为“葛大炮”。

对这个称号,葛剑雄不以为然。

“我不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我仅仅是在依法讲真话。

”我是一件“公共产品”很多记者一直在追问:你当时有没有顾虑?言下之意,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你当众向教育部长发难,不怕日后“穿小鞋”?葛剑雄总是回答,“部长也是人,有什么顾虑?而且我不是代表我自己提问,而是代表考生,代表公众。

”不过,他也不忘补充:“我针对的是教育部,不是部长。

”有记者事后了解到,“葛大炮”发难部长并不是毫无征兆。

此前,教育界别的委员曾就泄题一事有过讨论,认为有必要向教育部反映,并推举葛剑雄在联组会上发言。

然而开会当天主持人忘了此事,以为发言结束,准备请领导讲话。

于是就有了前面的一幕。

一年后,泄题案被侦破,四名涉案人员均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获刑9个月至6年不等。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变化也与葛剑雄的提案密切相关。

比如,2012年各地陆续开始实施的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最早是葛剑雄2009年的提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60条改革措施中的教育均衡发展,也可在他的提案中看到影子;他还提出过设立国家旅游日,现在这一想法也已试点实施,今年已经是第三年。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读书报告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读书报告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2013年春季《考古学导论》课程文章题目:穿凿历史黑暗,新探文明起源——《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读书报告内容提要:苏秉琦先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先生对考古学的研究贡献,主要集中在三本书中,作为其中重要一本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主要可分为四个部分,《两个怪圈》讲的是先生所处时代的学术背景或面临的问题。

《学读“天书”》及《解悟和顿悟》,说的是先生如何根据史实冲出两个怪圈的两段经历。

《“条块”说》、《满天星斗》、《三部曲与三模式》这三节,讲的是先生悖于两个怪圈而提出的中国考古学文化谱系、文明起源及形成的多元说和中国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道路或模式。

《双接轨》谈的是中国考古学与世界接轨及古今接轨。

先生留个我们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财富,更有不囿于固有思想束缚,勇于突破创新而又实事求是的精神。

关键词:考古学怪圈双接轨正文:无论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个囚徒,其工作在最终的意义上,都是在穿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某种隔阂1。

而一位伟大的学者或者科学家,总是在人类知识或思想最黑暗的地方,点亮一盏明灯,指示了某个时期某些人的人生行程。

苏秉琦先生无疑就是那些穿凿历史黑暗的人中不可忽略的一个。

考古学从很大程度上说是让垃圾唱歌的学科,而在这个看似辛苦、枯燥的学科上,先生让生命焕发出最大的光亮和热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作为集结先生对中国考古学研究贡献的三本书之一,在考古学研究上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历史教育的两个怪圈先生在著作总提到“几十年来,在我们的历史教育中,有两个怪圈:一个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一个是把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看成是历史本身”2。

大一统史观、汉族中心主义和线性时间观,三位一体,成为历史教科书的黄金法则。

3大一统的观念是老传统了,数千年来一脉相承。

“大一统观念”不仅仅存在于对中华民族起源的叙述,也存在于对中国历史变迁的叙述,核心往往是中央集权。

在这种标准里,大一统的时代通常被称为正面的盛世,非大一统的时代则被称为反面的乱世,“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成为最主要的线索。

科学读物不是科学知识读物——教材中的科学读物问题与板仓圣宣的科学读物论

科学读物不是科学知识读物——教材中的科学读物问题与板仓圣宣的科学读物论

摘 要: 学读物教材资源缺乏、 科 教材 内容对科 学的表述存在错误 的问题 见诸报刊 , 科学 读物教材的问题应 当引起重视。 日本板仓圣宣的科学读物论提 出了科学读物的性质及其分类
的问题 , 于我们重新思考科学读物, 对 加强科学读物的研 究与开发是有价值 的。
关键词 : 教材研究; 学读物 ; /读物 ; 科  ̄- g 近代科学; 科学素养的培养
16 0
维普资讯
方明生 : 科学读物不是科学 知识读物
“ 证实鸡蛋能站起来 , 你说意 味着什 么? 这本来 ” 是~句略带调侃 的话 , 也确实使我感觉到需要 但
进一步地探讨这样的教材所要传递 的内涵。上述
法国在法布尔的晚年对他 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 甚至有报道称法布尔曾被提名诺 贝尔文学奖。 但 是, 要注意的是被提名的是文学奖 , 而不是生物学 奖。西方对科学家的定义还是有它相 当苛刻的标 准的, 对法布尔也是如此 。从西方对科学、 科学家 的定义可以引导出科学读物 的概念, 这是本文要
研究科学读物在教材中地位 的必要性。从教材研 究的角度看 , 当对这个问题展 开更为建设性的 应 研究与讨论。笔者这里所提 的建设性是指关于科
学读物的讨论应 当对教材的编写产生实际效果 ,
在编写二期课改的高中语文教材时难以寻找到适 当的科学读物 , 科学读物的教 材资源 的缺乏和发
掘上的不足成为教材编写 中的一个 困难 。我国从 2 世纪 7 年代后半期开始 推行重视科学、 0 0 教育 的政策以来 , 已经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 为何能
维普资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 基础教育版)
Ma., r 2006
Vd.3 5,No .7
总第 3 卷 第 7 期 5 中田分类号 :633 G 3.

历史学习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历史学习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历史学习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当前,社会上流行起来一股历史解读热潮。

大家都在从自己的立论和理解上讲述着历史。

历史到底是概念化的还是应用化的,历史学习的目的何在?曾经有这么一个例子,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时,声称参拜靖国神社源于日本传统文化与宗教,是日本国内事。

在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如何反驳这一观点,甚至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抓住日本参拜靖国神社一事不放,是肚量太小,神经细胞太过敏感。

这其中有学生也有教师,甚至有历史专业的人士。

其实对待历史是一种态度,人们本身就生活在历史中,必须明确历史的来龙去脉,不生活在迷茫中。

历史是什么,是人们必须明确的概念。

约翰·H·阿诺德说:当某些独断论者声称“事情一直就是这样”的时候,“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拒绝服从的工具”。

葛剑雄认为历史一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规律,二是用于宣传教育,三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信息。

从这个角度看,每个人都不一样,根据各自的心情、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价值观、所处环境等诸多主观因素的不同,得出对历史的认识肯定是不一样的。

《说文解字》中有“历,过也,传也”;“史,记事者也。

从又持中。

中,正也”。

历史这个概念至少包含这样两层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二是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了解及认识。

历史不是孤立的存在,它离不开生活的熏染。

历史知识应该普及化和生活化,这就要求历史教学既不能走进象牙塔,也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以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历史知识的教学和传播。

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

教师和学生首先都要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要以提高学生素质和增加知识为主,而不能以应试为主。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历史内化为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需要。

二其实,这样的提法是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实际。

曾经有一个例子是人们应该感触很深的。

在一期《读者》栏目中,讲述了日本一节历史课的大致过程。

日本在讲述甲午战争的时候,和中国课堂是大相径庭。

他们在探讨假如中日之间的战争再次发生,发生的诱因是什么,谁胜谁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剑雄:历史教科书的”底线”
———————————————————————————————— 作者:
———————————————————————————————— 日期:
葛剑雄:历史教科书的“底线”
梁思慧
2015年03月30日
本文原载于《同舟共进》,转载请注明来源
葛剑雄,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原所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博导,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本刊编委。
《同舟共进》:就您所接触的大学教育情况看,会否碰到一些学生,在中学阶段固化下来了一些陈腐甚至是错误的历史观念,而到了本科、研究生阶段,要花大量时间进行再教育?
葛剑雄:不要说高校的学生,就是一些学者也持有某种固化的观念。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论讨论会”的论文集里,历史类的论文有两篇,一篇是我的《统一分裂与中国历史》,还有一篇是北大罗荣渠教授的,他已经去世了。这两篇文章被选中,都因为它们涉及史观,而是主流,分裂是支流”等,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观点。总结到今天,就是我们的改革开放要充分发挥中国历史上统一的优势,也要克服长期在专制制度下形成的弊病。同时说明,中国进步的动力并不像历史上那样来自分裂,而是来自改革,若能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就可以克服历史上不得不通过分裂才能形成的历史的动力。这篇文章在当时是得到肯定的,还获了“论文奖”,但以后就不断有人找麻烦,有的说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有的说是在鼓吹分裂,甚至说这是为“台独”张目,等等。这里的情况很复杂,有些人不一定主观上就坚持错的,这是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概念,已经固化下来,是动不得的。
《同舟共进》:可否请您谈谈所学过的历史课本,它们对您的学术研究产生了什么影响?
葛剑雄: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无论普通民众还是高层领导而言,他们获得历史常识最基本甚至是唯一的来源,就是教科书。因此我们有很多错误和片面的概念,甚至在学术界也很难消除。其实我本人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念小学时看过一本通俗的历史读物,大概是《中国历史故事》一类,我的很多历史概念都是从那里来的,跟课本所教没什么两样,不过是详细一点。至于现在的历史概念,那还是在“文革”结束,自己从事专业研究,在看到一些境外的有关中国的历史著作,对一些习以为常的概念产生怀疑后形成的。这也得益于我的研究生导师谭其骧教授,他当时在主持修订《中国历史地图集》,主张历史考证要实事求是。举个例子,过去的历史教科书都强调早在三国时期孙权就派卫温、诸葛直到了台湾,以此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却从未讲到卫温、诸葛直去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让我们查阅史料,一看才知道他们是去掳掠人口的。书本以此证明大陆跟台湾从那时起就是友好往来,这一方面是歪曲历史,另外对促进两岸统一也没好处。1986年我参加了美国的亚洲学会年会,会上一些台湾的学者跟大陆学者发生了争执,台湾学者质问:如果这是中国的土地,为何还派人去掳掠人口?当时的大陆学者一脸茫然。所以某些我们自以为正确的概念,有时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当然,任何国家的教科书跟学术研究还是有别,它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为了符合主流的意识,也都会有所选择、有详有略,但这里有个前提,即不能歪曲事实,不能片面地戏说历史,这是教科书的“底线”。
《同舟共进》:以人教版历史教材为例,初中阶段普遍采用编年体方式编排,高中阶段又将编年体方式打乱,采用政治、经济、文化几大模块的组合,您怎样看这种编排方式?
葛剑雄:我们的历史教育在不同阶段主要达到什么目的,整体的目标是什么,尚不明确。所以容易给社会各界造成一种误解:历史就是背年代。别人听说你是学历史的,就会说你的记性很好啊,这么多的年代和人名、地名都背得出来。像中国史和世界史,我们一直都是分开教学的,以致现在很多人包括一些专家学者或高层人士,缺少一种“世界中的中国”的概念。我们一直认为中国历史悠久,这当然是相对于历史只有两百多年的美国而言,如果跟世界的文明古国相比较,中国算得上历史悠久吗?又比如我们讲中国的文字如何了得,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距今也才三千多年,我们可以看看楔形文字、泥版文字多少年了。这种概念为什么没有呢?一方面我们总爱有意无意突出这一点,另外我们从没把中国史和世界史结合起来,没有比较的眼光。我到台湾的故宫博物院参观时,看到里面的大事年表在走廊里一字排开,都是将中国史和世界史并列在一起的。到了近代历史,我们开始作中外比较了,而往往又存在片面性。我们的教育到底要给学生树立一种什么样的历史观念?如果是树立一种正确的史观的话(这当然跟哲学不同,它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很多历史事实只需点一下就可以了,到了后期便可放手让感兴趣的学生自己去看书、学习,否则你整天讲故事都讲不完。
先不谈近现代史,我们的古代史就存在不符合历史事实或观念不正确的情况。原因何在?我想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我们的历史研究比较滞后,研究的选题长期以来习惯回避一些所谓有争议的、敏感的问题。比如明朝的倭寇,一般认为倭寇就是日本人,就是海盗,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早期的倭寇基本是日本海盗,但后期就已经以中国人为主了,是中国的武装走私集团对抗自己的政府,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倭寇和日本人画上等号,或都说成是日本人对中国进行侵略。另外,我们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教材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就比较困难。比如抗美援朝,尽管现在很多史料都已披露,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经常会遇到阻力,包括许多材料也还是“内部”的,若要在这时修正教材的说法,往往编者本身跟评审人之间就没办法统一。再者是我们历史学界某些权威学者的观念还比较保守,思想较为僵化,尽管有时并没有官方的指示,甚至教材也已作出某种程度的改变,他们依然持否定态度,依然坚持旧说。
《同舟共进》:您对当下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有何看法?
葛剑雄:前些年我参加过历史教材的评审和历史课程标准的评定,对教科书的情况有所了解。这些年,我们国家的教材已不再是全国统一的了,现在教材编写的流程大致是先由教育部管教材的机构成立一个委员会,负责制订课程标准,以此作为编教材的根据。然后由各出版社编写教材,完了再送审,审查通过后,这版教材就可以使用了。学校采用哪一种教材是可以自由选择的。现在的教材怎么编,关键要看两个环节,一是课程标准,课标里没涉及的内容很难进入教材;二是教材的评审。为什么现在的教材,大家还认为有些地方不符合事实呢?我想这显然是受政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