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语文高考历年古诗鉴赏题汇总

合集下载

浙江省高考语文(2024-2025)诗歌鉴赏高考题汇编

浙江省高考语文(2024-2025)诗歌鉴赏高考题汇编

浙江高考真题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班级:姓名:一、2024年浙江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6分〕定林①〔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仍:又。

2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3分〕23.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解析。

〔3分〕二、2024年浙江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7分〕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芜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多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24年浙江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7分〕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唐〕钱珝〔金〕元好问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2004至2015浙江高考诗歌鉴赏题及赏析汇总

2004至2015浙江高考诗歌鉴赏题及赏析汇总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达 2、修辞手法
技 巧
3、表现手法
4、构思立意
(2014年浙江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 题。(7分)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 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 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2012·浙江卷)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
枝间新绿一重重,
芳心犹卷怯春寒。
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
爱惜芳心莫轻吐,
会被东风暗拆看。
且教桃李闹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
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
两个诗句的表现手法主要包含三个要点:情和 景的关系(一问一答),抽象与形象的关系 (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以及三个具体意象 连用的表达效果。
21题要求分析所选《蝶恋花出塞》开篇的特点。 从作品看,其特点可从结构、主旨、表达方式、感情 基调等方面做分析。抽样中也确有答得不错的例子: 例1: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地写出河山动荡不安,为下 文表达作者愁苦之情定下情感基调。 分析涉及表现手法、感情特点及与全词的关系,简洁 而精当,体现出考生较强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不过, 就大多数考生而言,本题的得分并不高,主要原因在 于分析不完整。 例2:这首词的开篇感叹河山无定据,先描绘一幅凄凉 的景象。 例3:从河山无定据,由大到小写,点出主题。 例2只抓住了“凄凉”的情感特点。例3只从“点题” 角度作分析,显然都不够全面,这样的现象比较普遍。

浙江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含答案

浙江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含答案

浙江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一)定西番牛峤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

画角数声鸣咽,雪漫漫。

8.下阕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5分)9.作者整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浙江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答案8.(5分)下阕描绘了一幅悲凉、凄冷的边塞夜景图,运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作者仰望夜室,高天辽阔,残星暗淡,飞雪漫漫;听到将尽的更漏、呜咽沉郁的角声。

这些视觉形象和悠远的听觉形象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惨淡凄寒的景色,将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融入景物描写之中。

“塞外荒寒,征人梦苦,跃然纸上。

”(画面概括1分,手法2分,对手法的解释2分)9.(6分) ①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通过描写明月千里、梦回长安、凝望高天的细节描写直接抒情,表达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②对边关艰苦生活的厌倦。

金甲冰冷、戍楼苦寒,把将士的情感融入景中。

③对边关将士的同情。

写了如泣如诉的角声、凄冷残星,以景衬情。

(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浙江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二)野望王绩①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②。

【注】①王绩(585-644):字无功,绛州(今山西运城市万荣县)人。

初唐时,曾官太乐丞,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

②采薇:薇,是一种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8.诗的首联化用了哪两位诗人的什么诗句?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6分)9.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浙江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答案8.(6分)第一问:①“东皋薄暮望”化用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②“欲何依”化用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

(①②点各2分,其中写出诗人和诗句各1分)第二问:①首联用典表达了诗人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②点题,并为中间两联写景作了铺垫。

历届高考浙江卷古诗鉴赏题汇总(2004-2010年)

历届高考浙江卷古诗鉴赏题汇总(2004-2010年)

历届高考浙江卷古诗鉴赏题汇总(2004-2010年)新高考新题目2010-08-26 0812历届高考浙江卷古诗鉴赏题汇总(2004-2010年)(2004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分)(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 (2005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2006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6分)[正官]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

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2分)(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4分)(2007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6分)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高考语文 浙江卷诗歌鉴赏题解析

高考语文 浙江卷诗歌鉴赏题解析

高考浙江卷诗歌鉴赏题解析【真题展示】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①狱,中有冻死囚!【注】①阌乡:旧县名。

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县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2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名句“,”一脉相承。

(2分)2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5分)【赏析】《歌舞》是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中的第九首,作于元和五年前后,当时诗人在京城长安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前蜀韦榖编《才调集》收此诗,题作“伤阌乡县囚”。

诗的前十六句描写朝廷贵官的生活,共描写了两个场面。

开头八句记叙朝官们雪中退朝场面,揭露这些朝廷官员不顾国计民生,整天忙于营建第宅和追逐游玩的骄奢淫逸。

后面八句紧承“追游”,转入特写,具体描绘秋官、廷尉歌舞宴饮场面,从赴宴时车马的高贵华丽,舞楼的豪华秾艳,宴饮的不分昼夜等方面,刻划出他们的丑恶嘴脸。

两个场面,将秋官、廷尉这帮官僚们的腐朽糜烂、醉生梦死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的最后两句用反问的语气强调狱中冻死的囚犯,对其给予诗人深切的同情。

诗人将诗歌的视角移到统治者的对立面,使诗歌的立意得以深刻,体现出此诗强烈的讽刺效果。

强烈的对比与深刻的讽刺,是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与《秦中吟十首》中的《轻肥》一诗思想内容相近,表现手法基本相同;都是把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不同生活境遇加以对照,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

《歌舞》这首诗把朝廷贵官的糜烂生活与狱中的“冻死囚”相对照,对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作了无情的鞭挞,对被迫沦为“囚犯"的劳动人民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前者详写,后者却只在末尾重笔点出.因为“冻死"二字已能尽囚犯之惨状,因此简洁而有力;而朝廷贵官的奢糜生活,则详尽铺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这个对比变得格外强烈和鲜明.这首诗不仅前后两个部分是对比,在前一部分中,也有不少对比。

浙江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浙江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2009年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①。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

这里指花瓣。

(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

(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09年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①。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

这里指花瓣。

(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

(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答案:(1)梅花与雪花;大自然(2)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10年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6分)定林①(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仍:又。

(1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7分)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4分)参考答案:21.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22.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

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1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7分)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202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一览表

202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一览表

-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一览表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旳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旳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旳重要意象。

(2分)【答案】(1)傍晚西风【解析】16.本题考察考生古诗文鉴赏能力。

第一首诗旳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

时间是“两竿落日”,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

在读者眼前展开旳这幅画是光线和亮度柔旳傍晚。

西风意象被历来旳诗家们所频用,在这长期旳使用过程中,“西风”也就形成了它最基本旳也是最关键旳一种隐喻意义——离情。

而这离情又一般体现为去国离家、恋人离思、友人离别、生命离逝等四个方面。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体现手法来刻画"荷"旳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体现出来旳不一样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2)拟人体现手法。

前一首旳“绿荷”有“恨”而“背却展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旳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解析】拟人旳运用:第一首诗中,风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

风荷之恨是从诗人旳心目中展现旳。

诗人把自己旳感情贯注到无生命旳风荷之中,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心怀恨事,因而把对外界物态旳描摹与自我内情旳表露,不期而然地融合为一。

这里,表面写旳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旳是诗伤感不平之情。

《暮热游荷池上》中,诗旳一、二两句写,在一种酷暑旳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快风,用“细草摇头”来烘托自己旳心情。

在移情于景时是使用了拟人旳修辞手法,鲜活生动,富有情趣。

诗旳三、四句写,正由于自己深感余热盈怀,因此觉得荷花也胆怯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体现了诗人旳欣喜,喜悦之情。

浙江高考古诗鉴赏习题及答案

浙江高考古诗鉴赏习题及答案

浙江高考古诗鉴赏习题(一)青玉案[宋] 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

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

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 ①谩:徒然、空自。

(1)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

(3分)(2)词人为什么说“凄凉只恐乡心起”?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4分)浙江高考古诗鉴赏习题答案(1)答:①有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之情(1分),②有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之情(1分),③也有因眼前如画的烟村,而触发的词人思乡之情(1分)。

(三种情感各1分,共3分,意思答对即可。

)(2)答:词人先望楼念亲,感叹路遥人远,视线难及,望乡的怅惘之情由此生发。

(2分)接着想到今宵独宿旅馆的孤寂情景,征雁、残月,徒增乡思之苦,使内心的凄凉更为浓重,所以说“凄凉只恐乡心起”。

(2分) (共4分,意思答对即可。

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浙江高考古诗鉴赏习题(二)白雁顾文昱①万里西风吹羽仪②,独传霜翰③向南飞。

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含秋点素辉。

锦瑟夜调冰作柱,玉关晨度雪沾衣。

天涯兄弟离群久,皓首江湖犹未归。

【注】①明代嘉定(今属上海)人,曾随军北征。

②羽仪:行军队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类。

③霜翰:翰,本指鸟羽,此处指白雁。

相传白雁每逢秋深则南飞,白雁至则霜降,故谓之霜信,亦称霜翰。

(1)颔联的“迷”“点”两字非常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4分)(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4分)浙江高考古诗鉴赏习题答案(1)【答案】“速”字传神地描绘出芦花倒映水中,摇曳不定,和水中的月亮交溶幻化的动态情景;“点”字巧妙地写出皎洁的月光在幽静江面上跳跃闪动的情态,扑朔迷离,令人心醉。

【考点】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解析】解答这两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

2005-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一览表

2005-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一览表

站在溪桥远眺,落日西斜,距地两竿,对岸杨柳含烟,淡影朦胧。

水2005-2017 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一览表2005 年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解析】拟人的运用:第一首诗中,风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

风荷之恨是从诗人的心目中呈现的。

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 中,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背西风。

有情,心怀恨事,因而把对外界物态的描摹与自我内情的表露,不期而然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 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 分)【答案】(1)傍晚 西风【解析】16.本题考查考生古诗文鉴赏能力。

第一首诗的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

时间是“两竿落日”,地融合为一。

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伤感不平之情。

《暮热游荷池上 》中,诗的一、二两句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快风,用“细草摇头”来衬托自己的心情。

在移情于景时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鲜活生动,富有情趣。

诗的三、四句写,正因为自己深感余热盈怀,所以觉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 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表现了诗人的欣喜,喜悦之情。

用小荷的 情来表现诗人自己的情。

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之热,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

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新鲜、轻松,写的是热,透露出的是“清 爽”之情。

表达了诗人对夏季傍晚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齐安郡中偶题》白话译文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

在读者眼前展开 的这幅画是光线和亮度柔的傍晚。

浙江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习题及答案

浙江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习题及答案

浙江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习题及答案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王涯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1两首诗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写的?2分2“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

4分3“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4分1思妇、征夫。

2第一重对比是写当年自己甘愿与妻子离别独守空帷,现在感受到别离之苦;第二重对比是写梦境里历经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醒来后两人仍处别离之中。

3“漫漫”句渲染了朦胧幽静的氛围,衬托出孤枕难眠的思妇形象。

“唯看”句由新月联想到远方的妻子,也写出了思念和无可奈何的怅惘。

别离陆龟蒙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①手,壮士即解腕②。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注】①螫:毒蛇咬人。

②解腕:斩断手腕,以保全性命。

8.请指出诗歌颔联所运用的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5分9.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6分8.手法1分,作用4分一是:直抒胸臆。

抒写了壮士持剑壮别奔赴战场,不愿做游子那样满脸离愁,表达了作者对壮士情怀的赞美。

二是:反衬手法。

用离愁满面的游子之态,衬托持剑豪饮赴战场的壮士,突出壮士的立志报国的豪迈之情。

或是:对比手法。

将游子与壮士进行对比,表达出壮士应当持剑而去建功立业,不应该做一个浪荡游子而无为。

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壮士的赞美。

9.诗歌中塑造的是一位仗剑为功名的壮士大丈夫形象:有泪不轻易流出,更不会在离别之际洒泪,是刚毅坚强的写照;愿持剑豪饮,慷慨作别,要去建功立业,胸怀远大抱负;不惜斩断手腕,以去毒患,也要实现理想,为了理想不怕牺牲。

6分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浙江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浙江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浙江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石鼻城①苏轼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①石鼻城即宝鸡东北30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曾经是古战场的石鼻城,如今一派太平的景象,路上行人各自奔忙。

B. 颔联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用“新险”“残山”突出石鼻城地势险峻。

C. 颈联写“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形象地表现了“独穿”“愁渡”的黯然迷蒙。

D. 尾联写向西南行进,风景逐渐优美,路旁是修长的翠竹,耳畔是潺潺的流水。

(2)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

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趣。

【答案】(1)B(2)①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②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感受差异,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③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

【解析】【分析】⑴本题中,颔联的意思“石鼻寨对北方人来说,是刚涉秦岭的险要之处,可对经剑阁栈道而来的蜀人来说,只不过是小丘陵”,所以“新险”“残山”是不同行进方向的人的感受。

故选B。

⑵本题中,“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趣”,其实是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要多方位把握,这首诗的意思:现在祖国统一了,但南来北往的旅客们依然闲不住,石鼻寨对北方人来说,是刚涉秦岭的险要之处,可对经剑阁栈道而来的蜀人来说,只不过是小丘陵。

在月色朦胧中渡过奔腾的渭河,渐向西南,风景渐变,修竹萧萧,流水潺潺。

由此可概括为答案为:①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②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感受差异,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③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

故答案为:⑴B;⑵①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②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感受差异,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③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

浙江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

浙江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

浙江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浙江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古诗鉴赏在浙江高考语文试题中有较高的答题难度,很多考生都在古诗鉴赏部分的题目失分严重,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考生阅读练习。

浙江高考古诗鉴赏试题(一)鹧鸪【唐】郑...古诗鉴赏在浙江高考语文试题中有较高的答题难度,很多考生都在古诗鉴赏部分的题目失分严重,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考生阅读练习。

浙江高考古诗鉴赏试题(一)鹧鸪【唐】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1)前人评价这首诗"赋鹧鸪,警绝",因此,郑谷被誉为"郑鹧鸪"。

请简要分析一下颈联在描写鹧鸪时的精妙之处。

(3分)(2)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情感。

(4分)浙江高考古诗鉴赏试题答案(1)参考答案:颈联处用了侧面描写(1分),诗人通过游子闻声而落泪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1分)侧面写出鹧鸪声的哀怨(1分)。

评分标准:手法1分,分析1分,效果1分。

如果手法答成"烘托"、"虚实相生"可酌情给分。

(2)参考答案:诗歌前两联主要刻画了鹧鸪的外形、习性和所处环境,渲染了孤寂凄清的氛围,颈联写游子和佳人在听到鹧鸪声后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尾联写鹧鸪声声在浩瀚的江面上回响,(或者佳人游子一"唱"一"闻"在呼应),苦竹深处太阳西下,景色越发幽冷(3分),借景抒情,透露出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1分)。

(能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浙江高考古诗鉴赏试题(二)从军行陈羽海畔①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武威遇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庆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②西,角声一动钥天晓。

浙江高考古诗鉴赏练习题带答案

浙江高考古诗鉴赏练习题带答案

浙江高考古诗鉴赏练习题带答案汉寿城春望①刘禹锡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③,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贬任朗州司马时所作。

②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抛弃。

③东瀛:东海。

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8.古人认为“此春望诗,最奇”,请指出这首诗“奇”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分9.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8.5分①内容奇特。

此诗虽题为“春望”,但所“望”之景却是野草荆榛,荒祠古墓、颓垣败碑等荒凉衰败的景象。

2分②构思新奇。

这首诗首联、颔联、颈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址的破败和荒凉,为尾联的富有哲理性的议论作准备,构成了全诗的整体层欢。

3分意思对即可9.6分①通过写登临古城所望见的破败荒凉景象,寄托着诗人遭贬谪后的凄凉之感:②借荒台颓垣、荒祠败碑,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

③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表现了诗人不自甘沉沦的乐观主进取精神。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对即可同温丹徒登万岁楼皇甫冉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

江客不堪频北顾,塞鸿何事复南飞。

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

1北雁南飞本是秋天常见景象,诗人在颔联中却说“塞鸿何事复南飞”,如何理解?2分2诗的颈联以哀景写哀情,请简要分析。

4分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鸿雁是信或信差的代称,诗人正忧心北方战事,塞鸿南飞未带来好消息,所以有“何事复南飞”这样一问。

2分2用“寒烟积”、“空洲”等哀景2分,渲染了萧瑟凄清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愁绪2分。

3忧心战事尚未平息,希望有勇武将领为国平乱。

每点2分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浙江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带答案

浙江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带答案

浙江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一)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8.作者之“伤”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触目之伤”的。

(5分)9.这首词的结尾,历来被词家公认为经典。

请谈谈它为人称道的原因。

(6分)浙江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答案8、“伤”:离愁别恨; 怎样描写:融情于景,作者就这样开门见山地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心情。

使他最为触目伤情的莫过于那台阶(砌)下的落梅了。

那白色的梅花从树上纷纷飘落,令人心烦意乱。

既写了时当春半,使人肠断的景致,也写了久立花下,离愁满怀的情绪。

纷乱的落花,使人联想到愁绪的烦乱,落花拂了还满,又使人联想到离愁萦怀,排遣不开。

作者把白梅的落花比作雪花,突出了一个“乱”字,花落在身上,拂之不尽,突出了一个“还”字,这就在看来平常的景物中,寄寓了作者特有的伤情。

9、作者怀着这“伤”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恰如”,正像的意思。

“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就像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

无论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眼前,使人无法摆脱。

这个结句,比喻新颖,化抽象为具体,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浙江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二)鹊桥仙·春日登楼(清)邵长蘅杨花如雪,桃花如雨,帘幕尽教高卷。

芳洲一带草痕齐,早青到姑苏台畔。

催归杜宇,重来燕子,惹起乡心历乱。

凭阑干、万叠暮山稠,刚抵得春愁一半。

8.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生活图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9.词的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怀,是怎样抒写情怀的?请简要分析。

(6分)浙江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答案8.上片通过如雪的杨花、如雨的桃花、如茵的碧草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江南春景图。

(3分)下片点题,写出了诗人春日登楼所见,同时以乐景写哀情,与下片的抒情形成反衬。

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2012-2018):诗歌鉴赏

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2012-2018):诗歌鉴赏

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2012-2018)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2个小题。

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9. “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体现出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0. 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答案】19. (1). 久留(逗留)(2). 依依不舍20. 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解析】1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把握“淹留”一词的含义,可以联想屈原在《离骚》中“岁月忽其不淹兮”的“淹”字,该句中的“淹”为停留、停滞之意,代入“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意义通畅。

结合诗歌标题“送王昌龄”和“送君多暮情”,可知此诗为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点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2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手法的把握。

考生首先要明确何为“点染手法”,再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诗歌标题点明该诗为离别诗,第一句“送君多暮情”点明伤别之情。

接下来详细地描写了景物,把暮景层层铺开,渲染了幽淡惆怅,烘托了离别之情。

诗歌最后“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表达了对朋友远去的依依不舍。

点睛:点染一词是借用传统国画的技法名称。

国画家作画,往往用中锋点出景物,然后再用侧锋加以层层渲染,使画面显得更有立方体感。

浙江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真题汇编2004—2019(附答案)

浙江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真题汇编2004—2019(附答案)

浙江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真题汇编2004—2019(附答案)【2004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菩萨蛮(唐)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2)①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②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③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2005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浙江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附答案

浙江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附答案

浙江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附答案浙江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一)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香冷金猊①,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者②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①金猊(ni泥):狮形铜香炉。

②者:通“这”(1)请联系词的上片,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4分)(2)词的下片是如何抒发愁情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4分)浙江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答案青玉案被檄①出郊题陈氏山居张榘②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满袖尘埃推不去。

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都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

且尽清樽公莫舞。

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注】①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②张榘(jǔ),南宋人,做过句容县县令和江东制置使参议,均处于地位低下的职位。

8. 前人评论上阕“满袖尘埃推不去”的“推”一词用得妙,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

(5分)▲9. 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6分)▲浙江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二)8. (5分)答:“推”一词用得妙之处在于,①运用夸张手法,(1分)突出“尘埃”之多,(1分)形象写出词人风尘仆仆之状。

(1分)②更写出词人因“被檄出郊”而内心郁闷之重。

(2分)9. (6分)答:下阕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希望及早超拔出来的情感。

(2分)“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道出了诗人误入仕途的怨恨与懊悔;(1分) “且尽清樽公莫舞”,既表达了对官场得势之人不要过分轻狂的奉劝,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1分)而“六朝旧事”已如“一江流水”,又表明诗人对历史上的荣辱成败已经看透;(1分)因此“万感天涯暮”,在面对黄昏时,想到身世国情,倍感凄凉。

(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浙江卷古诗鉴赏题汇总1、(04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菩萨蛮唐·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分)(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 考点:语言炼字内容选材(唐曲)答: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②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2、(05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齐安郡中偶题(唐·杜牧)暮热游荷池上(宋·杨万里)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考点:意象表达技巧情感选材(唐诗宋诗)答:(1)傍晚西风(2)拟人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3、(06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6分)[正官]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

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2分)(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4分)考点:意象情感选材(元曲小令)答:(1)流水白云(2)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4、(07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6分)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元)赵善庆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

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

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 这三篇作品均通过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之感。

(2分)(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4分)考点:意象情感表达技巧语言特色选材(唐诗七绝金词小令)答:(1)燕子兴亡(2)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

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

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5、(08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日幕倚杖水边①(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 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2分)(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4分)考点:用典内容写作特点选材(金诗七律)答:(1)(2分)屈原白居易(2)(4分)内容:①漂泊的焦思②谪官的愁思③乘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获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浮沉宦海的厌倦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6、(09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

(6分)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①。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

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

(2分)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4分)考点:意象写作手法情感选材(唐诗元词)答:(1)①梅花与雪花②大自然(2)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7、(10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6分)定林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1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2仍:又。

2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3分)23.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分)考点:表现手法内容选材(宋诗)答:(1)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

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2)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8、★201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7分)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结构表现手法选材(清词)答案: 21. (3分)(1)总领全词,点明主旨。

(2)议论开篇。

(3)奠定感情基调。

22.(4分)(1)以情相问,以景作答,看似答非所问,实则独具匠心。

(2)融情入景,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抒情效果浓郁。

(3)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极力渲染荒凉氛围,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9、(12年浙江样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

(7分)拟古九首(其九)①[晋]陶渊明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注】①公元418年刘裕扶持晋恭帝登基,隔年又逼晋恭帝退位,改晋为宋。

有人认为这首诗暗喻晋亡的一段历史。

21.简析画线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3分)22.分析这首诗的象征意义。

(4分)考点:句子作用表现手法作用选材(晋诗)答案:21.(3分)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由描述转为议论。

哀叹桑树被毁,春蚕无叶可食,养蚕人的寒衣也无着落。

暗喻晋亡后造成的祸害。

写出结构上的作用,给1分;写出哀叹的意思,给1分;写出暗喻的意思,给1分。

22.(4分)桑树象征晋国。

桑树错植在长江边,以致折枝毁叶,被洪水卷走,而晋恭帝依赖于刘裕登基,又因刘裕而亡国,桑树的命运就是晋国的命运。

写出象征意义,给2分;具体分析,给2分。

如果从人生命运,或者从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等角度分析也可以。

★201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7分)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结构表现手法答案:21. (3分)(1)总领全词,点明主旨。

(2)议论开篇。

(3)奠定感情基调。

22.(4分)(1)以情相问,以景作答,看似答非所问,实则独具匠心。

(2)融情入景,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抒情效果浓郁。

(3)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极力渲染荒凉氛围,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2012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

(7分)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唐)钱珝(金)元好问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5分)考点:意象情感表现手法答案:21.还未展开芳心 22.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2013年浙江卷阅读下面,完成21—22题。

(7分)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讲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