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震与结构抗震-地震危险性分析PPT(共 44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工作的发展
地震危险性研究起自四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为满足蓬勃发展的工程建设的需要,地震危险 性评定工作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自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后期,所用的方 法称之为确定性方法,即地震基本烈度鉴定方法。基 本烈度确定后,其场地影响采用场地分类法,按照有 关抗震设计规范对场地进行分类以确定设计地震动参 数。
交 叉 学 科
5
地表及基岩地形
目的:工程场地的地震动
场地土层区(局部)
地震波传播
基岩区 (区域地质)
震 源
6
影响地震动及地震地质灾害的因素
• 地震、地质环境:震源特性
• 区域地质条件:地壳介质
对地震动的影响 空间上缓慢变化
• 局部场地条件:地形,土层,(近地表)断层
对地震动的影响空间上显著变化
7
20
在这个基本假定下,一般来说地震发生过程可以 用一个三维随机过程{ Li,Ti,Mi }来描述,其中 i 表 示发生一次地震事件, L i 表示地震 i 的震源位置, T i 表示地震 i 的发生时间, M i 是地震 i 的震级。
地震发生过程的完整的统计分析需要考虑这3个 参数的联合概率分布。
地震危险性分析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SHA)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1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对某一特定的工程场址, 评定在工程有效使用期内遭遇一定地震动强度的 危险性。
目的:通过计算分析给出评价场点(site)未来一 定时间内遭遇到的地震动(I,Y,S)超过给定值的 概率,提供场地的地震动输入。为合成地震动提 供参数。
二、通过地震观测资料和历史地震等震线的分析, 了解地震波传播途径的地区特性,确定衰减关系;
三、详细勘察场地条件,对场地土质条件进行分析 测试,研究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
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工作,便能在统一考虑地震环境 和场地条件的基础上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即地震危险 性评定结果。
4
地震活动
大地构造
地球物理场
断层活动
地震统计区划分及 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
潜在震源区划分及 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
确定地震动 衰减关系
地震危险性分析
基岩地震动时程合成
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工程场地地表设计 地震动参数确定
场地工程地质条 件勘探、波速测 试和土样动力试 验
场地地震地质灾害 及影响分析
综合评价结论和建议
地震危险性分析途径框图
10
下面分别介绍地震构造法和历史地震 法两种确定性方法以及两者结合起来对地 震动参数的综合评定方法。
11
1. 地震构造法
1)根据对研究区域范围内发生大地震的地质 构造条件的认识,评定工程场地最大地震动 参数的方法。
它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一种确定性方法, 主要就是研究地震地质构造背景。
需要有足够的地质勘查资料,构造与地 震发生之间联系的判断。
14
2. 历史地震法
它的基本假定是历史上曾经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方, 同样的地震有可能再次发生,这就是历史重演原则。
1)调查以往发生过的有影响的地震,取最大
2)如何调查和分析历史地震资料,这是中国 的特点
详细收集;对比分析;去伪存真 直接得到场地的烈度(历史地震烈度表) 判断震中烈度,推断震级,再根据衰减关 系判断
8
第二阶段自70年代后期至今,发展了一种地震 危险性分析的新方法,即概率方法。新方法的特点 是建立地震发生的概率模型,在统一考虑地震环境 和场地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与设防水平相应的地震动 参数。
9
一、 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性方法
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确定性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多种,如上个 世纪70年代我国以地震活动性为主编制区划图所采 用的方法。这里介绍的确定性方法与编制区划图时 所采用的确定性方法有所不同,是针对地震安全性 评价工作分级为I级的重要建设(例如核电厂中涉及 核辐射外泄安全的部分结构,要求万无一失 )。
19
概率方法最基本的假定是,地震是一个随机事 件,即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大小都是不确 定的,并可以用一定的概率分布来描述。这是符合 客观实际的。因为人们还不能准确的预知未来地震 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大小,同时,由于受震源机制 、地震波传播途径和局部场地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 响,工程师所关心的地震动参数也是有很大的不确 定性。
21
一般说来,这样的分布模型将会是非常复杂 的,并且在缺少地震数据的情况下,建立这样的模 型也是非常困难的。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这3个 参数独立开来而分别研究其统计特征。
17
二、 地震危险性分析概率方法
18
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概率方法是1968年由美国学 者Cornell首先提出来的,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四个环 节
1. 潜在震源划分。 2.地震活动模型和参数统计。 3.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 4.场地地震动的概率计算。
其中前面两个环节主要是建立描述地震发生的 地点、时间和大小的概率模型并估计模型参数,后 一个环节是依据建立起来的地震发生的概率模型和 地震动参数的衰减关系计算场地地震动参数在一定 时间内的超越概率。
2
地震危险性分析实质上是中长期地震预报 向工程抗震设防方面的延伸与拓展。通过地震危 险性分析,把对研究地区的地震活动规律性的认 识、对场址周围地震活动和地震发生的地质条件 的认识等地震预报的信息融入到预测工程场址的 设计地震动参数中去。
3
评定某个地点的地震危险性,需要作以下三个方面的工 作:
一、确定该地点周围未来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破坏 性地震的地点、强度和性质;
12
2)划分地震构造区 单元划分; 划分的判断:构造活动年代
相同构造类型 构造应力场 地球物理场 地震活动性 实际就是在划分潜在震源区
13
3)确定最大震级 为尽量细地分析地震活动的非均匀性,将
发震断层分段。 用地震构造特征确定最大震级: 断层长度,错动类型,历史活动,综合
确定(需要经验) 4)最大原则:综合考虑各潜在震源影响,取 最大者
15
3)历史地震衰减资料 因为是有具体区域,所以要查尽相关
资料,反映区域特点 特殊的衰减关系 考虑烈度异常
以上确定性方法中都将震源看成点源,没有 考虑大震发震断层长度影响,如果直接以历 史地震资料为基础,有可能避免。
16
3. 综合评定 基于核电厂这类重要工程设施,偏于保守。
1)最大原则 2)不确定性很大 3)给出的值一般偏大,但对龙门山断裂带, 给出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