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
初稿:俞国辉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统稿:齐胜利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并且初步感知了立体图形的特征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描(画、印、拓)出简单的立体图形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既渗透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旧知去探索新知。
例1上半部分主题图中的3个学生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立体图形,以描、画、印、拓等方式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帮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感受平面图形和简答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在了解立体图形各表面的特征的同时,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例1下半部分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把不同的平面图形归类,并抽象出一般图形,介绍其名称。在正方形、圆的表格中,所画的图形大小不同、形状相同;在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中的表格中,所画的图形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同,但都是同一类图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表象支撑。
做一做的第1题,让学生在辨认中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体会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究数学现象的意识和能力。第2题,让学生利用立体图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进行展览,继续使学生经历由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再次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验创作的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要精心设计各种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积累关于图形认识的基本活动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教学难点是从立体图形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体验面和体的不同。
二、重难点突破
1.从立体图形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体验面和体的不同
突破建议
由于生活中的图形以立体的形态存在,学生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平面图形相似的物体的某一部分,因而学生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
⑴教学前要准备丰富的、日常生活用的物品(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直三棱柱等)和白纸,为学生描、画、印、拓平面图形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启发学生描画出立体图形的面。如“立体图形”通过雪地,在雪地里留下脚印,教师提问学生:“这些脚印分别是谁留下的呢?”在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教师通过“同学们想不想留下这些立体图形的脚印?”启发性语言引导学生描画立体图形的面。教师也可以由引导学生关注立体图形的面的不同,启发学生将这些面描画出来。
⑵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交流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使学生感受“面在体上”,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⑶让学生利用立体图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这一活动给予学生的空间较大,学生有很高的兴趣。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幅由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组成的简笔画,让学生明白操作过程后让学生自主操作。操作中,学生因需要某种平面图形,而去思考、查找立体图形的面;或由立体图形的面思考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平面图形。学生自然的经历着由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着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突破建议
⑴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学生需要经历从某一图形的众多形象中抽象出这个图形的一般图形。学生需要从这一图形的众多表象中,剔除这一类图形非本质的特征,才能真正的认识图形。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图形的众多形象: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正方形和圆,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长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首先让学生将这些不同的平面图形归类,接着教师提问“这些图形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同,怎么都是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类图形的本质特征。
⑵让学生分类计数不同平面图形所组成图案的图形数量。这一过程是学生由自己所形成的图形的认识去辨认具体的图形,这一过程既可以巩固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也可以衡量学生的认识是否正确。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