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宝城镇第二中心学校张兴龙
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教学又是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积累语文知识的保证,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所有中学语文教师无法回避且要正视的一个问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靠阅读教学来完成的。现在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挑动学生心目中想学的心,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所以,阅读教学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一篇新课文之前,我都注意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草原》一课时,课前谈话是这样的:“ 孩子们,你们你们见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吗?在万里晴空的草原上,天空是那么的蓝,草地是那么的绿,空气是那么的新鲜。你们想去吗?假如你到了那里,马儿会向你点头,牧民会向你招手,他们热情好客,性格豪放,感情纯厚,能歌善舞。他们对朋友的情感像草原那样辽阔,像蓝天那样深沉,像白云那样纯洁。孩子们,我们现在就到内蒙古大草原去走一趟,当一回草原牧民,体验牧民的生活,行吗?”通过这样的谈话,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兴趣很高,都想去草原,骑着高头大马在草原上驰骋,或是在草原上打几个滚,或是躺在草地上静静地欣赏那里的蓝天白云,还有绿草上那远处似棉花团的羊群。这样,便很自然地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对于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同学吸引力就更大,所以,我就立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效果会好些。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问,应该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的基础上。提问不仅仅是要有启发性,而且还应该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目标,要紧扣课文的内容和中心去设疑问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我在教《窃读记》一课时,很多学生对“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中窃读的滋味”这句话不是很理解,只是满足于知道这个结果,而不去探究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针对这个问题,我提问:窃读,作者快乐什么?而又惧怕什么?再让学生认真的读课文,找出答案。从课文中使学生知道了,原来当时作者家穷,她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但所谓“窃”,也无非是只读不买。作者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又害怕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学生对窃读就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了。
为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我不仅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还鼓励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一般的都由学生自己讨论解答,对于那些较难费思索的,我就结合讲解引导学生去理解,去解答。例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首先我让学生质疑,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其中有一个学生问:老师,《圆明园的毁灭》题目是“毁灭”,可是,咋写那么多的辉煌啊?我一听很高兴,这孩子动脑子了,也提到了本篇课文的重点,我马上表扬了孩子一番。对于这个问题,我告诉孩子们,现在我先不回答你们,等课文上完了,我们看能否找到答案。于是,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特别认真的去读书,尤其是写圆明园辉煌的那一段:圆明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我让孩子们反复地认真地读,读后我问: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一段?
你们读后有什么感受?孩子们都高兴地回答:自豪、骄傲、高兴等用这样的语气读。当讲到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枪东西时,我问:这些侵略者们是怎样枪夺圆明园的珠宝的呢?由于课前我们查找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我就让孩子读一读当时的情况:他们有的把金银珠宝往口袋里装,有的挂在脖子里,有的身上腰上缠的也是…….当又读到侵略者把不能带走的就任意破坏:他们把带不走的景泰蓝瓷瓶打碎,把红木家具用斧头砍……,最后为了消灭他们的罪证,又一把火把圆明园烧掉……, 孩子们听着听着就愤怒了,有的孩子气的咬着牙,有的摩拳擦掌……,我看时候已到,又让两组对读:一组读辉煌的一段,一组读(老师做的课件): 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 ,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孩子们的读,你能明显的听出来读辉煌的一组撤高气扬,读没有的那一组语气低沉难受……,我问第二组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他们说:这么好的建筑被毁掉了,多可惜呀,侵略者太可恨了,太令人痛心了,他们欺人太甚了……等,现在可以回答你们提的问题了吧: 题目是“毁灭”,可是,咋写这么多的辉煌啊?谁能回答呀?他们纷纷说:这么美的东西被毁掉了,多可惜呀,真是一个悲剧,我们更恨侵略者了,同时也告诉我们勿望国耻,落后就要爱挨打等.紧接着我又追问: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灭了,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灭不了的又是什么?给孩子们留下了这么多的为什么,让他们去思考吧.也给他们留下了思维的空间.
通过老师提出问题,和学生自己质疑、解疑,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如果能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引导他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得出结论,自己概括出来,就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断高涨,而且克服困难越多,学习效果也就越好,思维的积极性就越高。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训练思维的敏捷性。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语言实践的训练,这对提高教学效率,活跃思维,培养创造精神,发展个性,以达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我常根据课文的内容有目的的去进行语文实践的训练。
我教《走遍天下书为侣》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具体谈谈假如让你去旅游,你会带什么?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后,让学生谈谈,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怎样看待爸爸和妈妈对你的爱?《钓鱼的启示》你是否也遇到过这诱人的鱼?《小苗和大树的对话》上过后,我问孩子们你们是怎样看待季先生说的三贯通和小时候多背,长大就忘不了的这一观点。问题提出后,孩子们都抢着发言,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一般经过快速思维后,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再推荐说得好的在全班交流,这样,谈论交流而后把他们说的写成文章,效果是很好的,使学生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作为初中学语文老师,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我们责无旁贷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语文实践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有希望完成阅读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