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项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7章《勾股定理》解答题专项训练(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7章勾股定理解答题专题训练1.如图,已知∠C=90°,AB=12,BC=3,CD=4,AD=13,求∠ABD的度数.2.如图,在∠ABC中,AB=8,AC=6,BC=10,AD∠BC,垂足为D.求AD的长.3.如图,一次“台风”过后,一根旗杆被台风从离地面2.8米处吹断裂,倒下的旗杆的顶端落在离旗杆底部9.6米处,那么这根旗杆被吹断裂前有多高?(旗杆粗细、断裂磨损忽略不计)4.如图所示,在∠ABC中,AB∠BC∠CA=3∠4∠5,且周长为36cm,点P从点A开始沿边AB向点B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沿边BC向点C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秒.(1)经过3秒时,∠BPQ的面积为多少?(2)当t为何值时,BP=1BQ?2(3)当t为何值时,点B在PQ的垂直平分线上?5.如图,一块铁皮(图中阴影部分),测得3AB =,4BC =,12CD =,13AD =,90ABC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6.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 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画出ABC 关于直线MN 对称的A 1B 1C 1;(2)求AB 1C 的面积;(3)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7.如图,在∠ABC 和∠CDE 中,∠ABC =∠CDE =90°,且AC ∠CE ,AC =CE .(1)求证:ABC CDE △≌△(2)若AC =13,DE =5,求DB 的长.8.如图,在∠ABC 中,∠ACB =90°,BC >AC ,CD ∠AB 于点D ,点E 是AB 的中点,连接CE .(1)若AC =3,BC =4,求CD 的长;(2)求证:BC 2﹣AC 2=2DE •AB ;(3)求证:CE =12AB .9.如图,ABC 中,3AB AC ==,4BC =.(1)求高AD 的长;(2)求ABC 的面积.10.《九章算术》“勾股”章中有一道题:“今有二人同所立,甲行率七,乙行率三,甲南行十步而斜东北与乙会,问甲乙行各几何?”大意是:已知甲、乙二人从同一地点出发,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之比为7:3,乙一直向东走,甲先向南走10步,后又斜向北偏东某方向走了一段后与乙相遇.这时甲、乙各走了多远?11.如图,△ABC中,△ABC=45°,△BAC=60°,D为BC上一点,△ADC=60°,AE∠BC于点E,CF∠AD于点F,AE、CF相交于点G.(1)求△DAC的度数;(2)求证:DF=FG;(3)若DC=2,求线段EG的长.12.如图,点C在线段BD上,AC∠BD,CA=CD,点E在线段CA上,且满足DE=AB,连接DE并延长交AB于点F.(1)求证:DE∠AB;(2)若已知BC=a,AC=b,AB=c,请借助本题提供的图形,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13.如图,在△ABC中,AB=AC,D是CA的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D.(1)若AC=8,AD=17,BD=15,判断AB与B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D=28°,∠DBC=121°,求∠DAB的度数.14.如图,在ABC ∆中,6BC =,8AC =,DE AB ⊥,7DE =,ABE ∆的面积为35.(1)求AB 的长;(2)求ACB ∆的面积.1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点C 是y 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 、B 、C 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1)求出AB 的长.(2)求出ABC 的周长的最小值?16.如图,C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DF 分别是∠ACD 和∠BCD 的高.(1)求证CD ∠EF ;(2)若AC =6,BC =4,S △ABC =10,∠ACB =60°,求CG 的长.17.如图,在∠ABC中,∠A=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AB=4,BC=12,AD=3,若点P在BC上运动.(1)求线段DP的最小值;(2)当DP最小时,求CDP的面积.18.如图,∠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交AB、BC于点D、E,且BD2-DA2=AC2.(1)求证:∠A=90°;(2)若BC2=56,AD∠BD=3∠4,求AC的长.于D.19.已知∠ABC中,AB=AC,CD AB(1)若∠A=42°,求∠DCB的度数;(2)若BD=1,CD=3,M为AC的中点,求DM的长.参考答案:1.解:在直角∠BCD 中,∠C =90°,BC =3,CD =4,∠BD =5,在∠ABD 中,AD 2=132=169,AB 2+BD 2=122+52=144+25=169,∠AD 2=AB 2+BD 2,∠∠ABD 是直角三角形,∠∠ABD =90°.2.解:在ABC ∆中,8AB =,6AC =,10BC =,2222228610010AB AC BC ∴+=+===,90CAB ∴∠=︒,AD BC ⊥,1122ABC S AC AB BC AD ∆∴==, 4.8AC AB AD BC ∴==. 3.如图,由题意可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且90ACB ∠=︒,∠10AB =米,∠10 2.812.8AB BC +=+=米.故这根旗杆被吹断裂前有12.8米高.4(1)设AB 、BC 、CA 分别为3x 、4x 、5x , 由题意得:3x +4x +5x =36,解得:x =3,则AB =3x =9,BC =4x =12,AC =5x =15,∠AB 2+BC 2=92+122=225,AC 2=152=225,∠AB 2+BC 2=AC 2,∠∠B =90°,当t =3时,AP =3cm ,BQ =6cm ,则BP =9﹣3=6cm ,∠S △BPQ =12×6×6=18(cm 2);(2)由题意得:AP =t ,BQ =2t ,则BP =6﹣t ,当BP =12BQ 时,6﹣t =12×2t ,解得:t =3;(3)当点B 在PQ 的垂直平分线上时,BP =BQ ,即6﹣t =2t ,解得:t =2.5.解:如图,连结AC .∠90B ∠=︒,3AB =,4BC =,5AC ∴=. 12CD =,13AD =,5AC =,222AC CD AD ∴+=,ACD ∴∆是直角三角形且∠ACD =90°,11512343062422ACD ABC S S S ∆∆∴=-=⨯⨯-⨯⨯=-=阴影.6.解:∠A1B1C1如图所示;,(2)解:∠AB1C的面积=4×4-12×1×4-12×2×3-12×2×4=16-2-3-4=16-9=7;,(3)解:由勾股定理得,ABBC,AC,∠AB2+AC2=2+)2=25=52,∠AB2+AC2=BC2,∠∠ABC是直角三角形.7.(1)证明:∠AC∠CE,∠ABC=∠CDE=90°,∠∠BCA+∠DCE=90°,∠A+∠BCA=90°∠∠DCE=∠A.∠在∠ABC 和∠CDE 中,90ABC D A DCE AC CE ∠=∠=︒⎧⎪∠=∠⎨⎪=⎩,∠∠ABC ∠∠CDE (AAS).(2)∠∠ABC ∠∠CDE ,DE =5,AC =13∠BC =DE =5,CE =13∠在Rt CDE △中,12CD ==∠1257DB CD BC =-=-=.8.解:在∠ABC 中,∠ACB =90°,AC =3,BC =4,由勾股定理得:AB5,∠∠ACB =90°,CD ∠AB ,∠S △ABC =12AC •BC =12AB •DE ,即12×3×4=12×5×CD ,解得:CD =125; (2)证明:∠点E 是AB 的中点,∠AE =BE ,∠BD ﹣AD =(BE +DE )﹣(AE ﹣DE )=BE ﹣AE +2DE =2DE ,∠CD ∠AB ,∠BC 2=BD 2+CD 2,AC 2=AD 2+CD 2,∠BC 2﹣AC 2=(BD 2+CD 2)﹣(AD 2+CD 2)=BD 2﹣AD 2=(BD +AD )(BD ﹣AD )=AB •2DE =2DE •AB ;(3)证明:延长CE 至点F ,使EF =CE ,连结AF ,在∠AEF 和∠BEC 中,AE BE AEF BEC EF EC =⎧⎪∠=∠⎨⎪=⎩,∠∠AEF ∠∠BEC (SAS ),∠∠B =∠EAF ,AF =BC ,∠∠ACB =90°,∠∠B +∠CAB =∠EAF +∠CAB =90°,∠∠CAF =∠ACB =90°,∠AC =CA ,∠∠ACF ∠∠CAB (SAS ),∠CF =AB ,∠CF =2CE ,∠CE =12AB .9.解:∠ ABC 中,3AB AC ==,4BC =,AD 是ABC 的高, ∠2BD DC ==,AD BC ⊥,∠AD ==(2)解:∠4BC =,AD =∠114522S ABC BC AD ==⨯⨯= 10.解:如图设经x 秒二人在B 处相遇,这时乙共行AB =3x , 甲共行AC +BC =7x ,∠AC =10,∠BC =7x -10,又∠∠A =90°,∠BC 2=AC 2+AB 2,∠(7x -10)2=102+(3x )2,解得:x 1=0(舍去),x 2=3.5,∠AB =3x =10.5,AC +BC =7x =24.5.答:甲行24.5步,乙行10.5步.11.(1)∠60ADC ∠=︒,∠604515DAB ADC B ∠=∠-∠=︒=-︒︒, ∠601545DAC BAC DAB ∠=∠-∠=︒-︒=︒.(2)∠45DAC ∠=︒,且CF AD ⊥,∠90AFC CFD ∠=∠=︒,45ACF DAC ∠=∠=︒, ∠AF CF =.又∠90FAG AGF ∠+∠=︒,90DAE ADE ∠+∠=︒ ∠ADC AGF ∠=∠,∠()AFG CFD AAS ≌△△,∠DF FG =;(3)在Rt CFD △中,90CFD ∠=︒,60CDF ∠=︒, ∠112DF CD ==, ∠1FG DF ==.在Rt CFD △中,CF∠1CG CF FG =-=.在Rt CGE △中,90GEC ∠=︒,9030GCE ADC ∠=︒-∠=︒,∠12EG CG == 12.证明:∠AC ∠BD ,∠∠ABC 和∠DCE 都是直角三角形, ∠CA =CD ,DE =AB ,∠()Rt ABC Rt DCE HL ≅ ,∠∠BAC =∠CDE ,∠∠BAC +∠ABC =90°,∠∠CDE +∠ABC =90°,∠∠BFD =90°,∠DE ∠AB ;(2)解:∠Rt ABC Rt DCE ≅,∠DE =AB =c ,CE =BC =a ,设EF =x ,则DF =c +x ,∠DE ∠AB , ∠()1122ABD SAB DF c c x =⋅=+ ,1122ABE S AB EF cx =⋅=, ∠ABD ACD BCE ABE S S S S =++, ∠()2211112222c c x cx a b +=++ , ∠222+=a b c .13.解:∠AB =AC ,AC =8,∠AB =8,∠AD =17,BD =15,∠22281517+=,即222AB BD AD +=, ∠∠ABD =90°,即AB ∠BD ;(2)∠∠D =28°,∠DBC =121°,∠∠C =180°-28°-121°=31°,∠AB =AC ,∠∠ABC =∠C =31°,∠∠DAB =∠C +∠ABC =62°.14(1) 解:由题意知17352ABE SAB =⨯= 解得10AB =∠AB 的长为10.(2)解:在ABC 中,2210100AB ==,222268100AC BC +=+= ∠222AB AC BC =+∠90C ∠=︒ ∠11682422ABC S AC BC ∆=⨯=⨯⨯=∠ABC 的面积为24.15作AD OB ⊥于D ,如图1所示:则90,1,4,3ADB OD AD OB ∠====︒, ∠312BD =-=,∠AB =(2)解:要使ABC 的周长最小,AB 一定,则AC BC +最小, 作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A ',连接BA '交y 轴于点C ,点C 即为使AC BC +最小的点,作A E x '⊥轴于E ,由对称的性质得:AC A C '=,,4,1AC BC A B A E OE ''+===,OB =3, ∠=4BE OE OB +=,由勾股定理得:A B =='∠ABC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16.(1)∠C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C ,DF ∠BC , ∠DE =DF ,∠CDE 和∠CDF 是直角三角形, ∠CD =CD ,∠()Rt CDE Rt CDF HL ≅,∠CE =CF ,∠CD 垂直平分EF ,即CD ∠EF△(2)∠CE =CF ,∠ACB =60°,∠∠CEF 是等边三角形,∠EF =CE ,∠ACD =30°,∠CD ∠EF , ∠1122EG EF CE ==, ∠AC =6,BC =4,S △ABC =10,DE =DF ,ABC ACD BCD S S S =+△△△, ∠ ()11110222DE AC DF BC DE AC BC ⨯+⨯=⨯+=, 解得:DE =2,在Rt CDE △ 中,∠ACD =30°,∠CD =2DE =4,∠CE∠1122EG EF CE ===∠3CG .17解:当DP ∠BC 时,线段DP 的值最小,∠BD 平分∠ABC ,∠A =90°,当DP ∠BC 时,DP =AD ,∠AD =3,∠DP 的最小值是3;(2)解:∠∠A =90°,∠BD ,当DP 最小时,DP =3,DP ∠BC ,则∠DPB =∠DPC =90°,∠PB =4,∠CP =BC -PB =12-4=8,∠∠CDP 的面积=12CP ×DP =12×8×3=12, 即当DP 最小时,∠CDP 的面积为12. 18解:连接CD .∠ DE 垂直平分BC ∠CD =BD .∠ BD2-DA2=AC2 ,∠ CD2-DA2=AC2 .∠∠A=90°.(2)解:∠ AD∠BD=3∠4,∠设AD=3x,BD=4x.7,AB xBD2-DA2=AC2 ,∠∠A=90°,∠AC2=7x2.∠BC2=AC2+AB2=56x2=56,∠x=1.(负根舍去)∠AC=19(1)∠AB=AC,∠∠B=∠ACB∠∠A=42°∠11(180)(18042)69 22ACB A∠=⨯︒-∠=⨯︒-︒=︒∠CD∠AB,∠∠ACD=90°-42°=48°∠∠DCB=69°-48°=21°;(2)设AC=AB=x,∠BD=1,CD=3∠AD=x-1,∠CD∠AB∠222 DC AD CA+=∠222 3(1)x x+-=∠5x=∠M为AC的中点∠1522 MD A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训练(含参考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训练(附答案与解析)说明:本套训练习题包含12个专题:类比归纳专题:二次根式求值的常用方法考点综合专题: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问题解题技巧专题: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解题技巧专题:正方形中特殊的证明(计算)方法思想方法专题:矩形中的折叠问题核心素养专题:四边形中的探究与创新类比归纳专题:有关中点的证明与计算解题技巧专题:特殊平行四边形中的解题方法思想方法专题:勾股定理中的思想方法解题技巧专题:勾股定理与面积问题难点探究专题:特殊四边形中的综合性问题解题技巧专题:函数图象信息题考点综合专题: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问题——代几综合,明确中考风向标◆类型一一次函数与面积问题1.如图,把Rt△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其中∠CAB=90°,BC=5,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4,0),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当点C落在直线y=2x-6上时,线段BC扫过的面积为________.2.如图,直线y =-2x +3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y 轴相交于点B.【易错7】(1)求A ,B 两点的坐标;(2)过B 点作直线BP 与x 轴相交于点P ,且使OP =2OA ,求△ABP 的面积.3.如图,直线y =-x +10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C ,点A 的坐标为(8,0),点P(x ,y)是在第一象限内直线y =-x +10上的一个动点.(1)求△OPA 的面积S 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当△OPA 的面积为10时,求点P 的坐标.◆类型二 一次函数与三角形、四边形的综合4.(2016·长春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 的对称中心与原点重合,顶点A 的坐标为(-1,1),顶点B 在第一象限,若点B 在直线y =kx +3上,则k 的值为________.第4题图 第5题图5.(2016·温州中考)如图,一直线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P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不包括端点),过P分别作两坐标轴的垂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周长为10,则该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是()A.y=x+5 B.y=x+10C.y=-x+5 D.y=-x+10◆类型三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中的规律探究问题6.(2017·安顺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x+2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A1,点A2,A3,…在直线l上,点B1,B2,B3,…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A1OB1,△A2B1B2,△A3B2B3,…依次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都在x轴上,则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 n B n-1B n顶点B n的横坐标为________.第6题图第7题图7.★(2016·潍坊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x-1与x轴交于点A1,如图所示依次作正方形A1B1C1O,正方形A2B2C2C1,…,正方形A n B n C n C n-1,使得点A1,A2,A3,…在直线l上,点C1,C2,C3,…在y轴正半轴上,则点B n的坐标是________.参考答案与解析1.16解析: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4,0),∴AB=3.∵∠CAB =90°,BC=5,∴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BC2-AB2=4,∴A′C′=4.∵点C′在直线y=2x-6上,∴2x-6=4,解得x=5.即OA′=5,∴CC′=AA′=5-1=4.∴S▱BCC′B′=CC′·CA=4×4=16.即线段BC扫过的面积为16.2.解:(1)令y=0,则-2x+3=0,解得x=32;令x=0,则y=3,∴点A的坐标为⎝ ⎛⎭⎪⎫32,0,点B 的坐标为(0,3). (2)由(1)得点A ⎝ ⎛⎭⎪⎫32,0,∴OA =32,∴OP =2OA =3,∴点P 的坐标为(3,0)或(-3,0),∴AP =OP -OA =32或AP =OP +OA =92,∴S △ABP =12AP ·OB =12×92×3=274或S △ABP =12AP ·OB =12×32×3=94.综上所述,△ABP 的面积为274或94.3.解:(1)∵点P 在直线y =-x +10上,且点P 在第一象限内,∴x >0且y >0,即-x +10>0,解得0<x <10.∵点A (8,0),∴OA =8,∴S =12OA ·|y P |=12×8×(-x +10)=-4x +40(0<x <10).(2)当S =10时,即-4x +40=10,解得x =152.当x =152时,y =-152+10=52,∴当△OP A 的面积为10时,点P 的坐标为⎝ ⎛⎭⎪⎫152,52. 4.-2 5.C6.2n +1-2 解析:由题意得OA =OA 1=2,∴OB 1=OA 1=2,B 1B 2=B 1A 2=4,B 2A 3=B 2B 3=8,∴B 1(2,0),B 2(6,0),B 3(14,0)….∵2=22-2,6=23-2,14=24-2,…∴B n 的横坐标为2n +1-2.故答案为2n +1-2.7.(2n -1,2n -1) 解析:∵y =x -1与x 轴交于点A 1,∴点A 1的坐标为(1,0).∵四边形A 1B 1C 1O 是正方形,∴A 1B 1=OA 1=1,∴点B 1的坐标为(1,1).∵C 1A 2∥x 轴,点A 2在直线y =x -1上,∴点A 2的坐标为(2,1).∵四边形A 2B 2C 2C 1是正方形,∴A 2B 2=A 2C 1=2,∴点B 2的坐标为(2,3),同理可得点B 3的坐标为(4,7).∵B 1(20,21-1),B 2(21,22-1),B 3(22,23-1),…,∴点B n 的坐标为(2n -1,2n -1).难点探究专题(选做):特殊四边形中的综合性问题◆类型一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动态探究问题一、动点问题1.(2016·枣庄中考)如图,把△EFP放置在菱形ABCD中,使得顶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AC上,已知EP=FP=6,EF=63,∠BAD=60°,且AB>6 3.(1)求∠EPF的大小;(2)若AP=10,求AE+AF的值;(3)若△EFP的三个顶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AC上运动,请直接写出A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二、图形的变换问题2.如图①,点O是正方形ABCD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分别延长OD到点G,OC 到点E,使OG=2OD,OE=2OC,然后以OG,OE为邻边作正方形OEFG,连接AG,DE.(1)求证:DE⊥AG;(2)正方形ABCD固定,将正方形OEFG绕点O逆时针旋转α角(0°<α<360°)得到正方形OE′F′G′,如图②.①在旋转过程中,当∠OAG′是直角时,求α的度数;②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在旋转过程中,求AF′的最大值和此时α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不必说明理由.◆类型二四边形间的综合性问题3.(2016·德州中考)我们给出如下定义:顺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1)如图①,四边形ABCD 中,点E ,F ,G ,H 分别为边AB ,BC ,CD ,DA 的中点.求证:中点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②,点P 是四边形ABCD 内一点,且满足P A =PB ,PC =PD ,∠APB =∠CPD ,点E ,F ,G ,H 分别为边AB ,BC ,CD ,DA 的中点,猜想中点四边形EFGH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猜想;(3)若改变(2)中的条件,使∠APB =∠CPD =90°,其他条件不变,直接写出中点四边形EFGH 的形状.(不必证明)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1)如图①,过点P 作PG ⊥EF 于点G ,H 为PE 的中点,连接GH ,∴∠PGE =90°,GH =PH =HE =12PE =3.∵PF =PE ,∴∠FPG =∠EPG ,FG =GE =12EEF =3 3 .在Rt △PGE 中,由勾股定理得PG =PE 2-GE 2=62-(33)2=3.∴PG =GH =PH ,即△GPH 为等边三角形,∴∠GPH =60°,∴∠FPE =∠FPG +∠GPE =2∠GPE =2×60°=120°.(2)如图①,过点P 作PM ⊥AB 于点M ,作PN ⊥AD 于点N ,∴∠ANP =∠AMP=90°.∵AC 为菱形ABCD 的对角线,∴∠DAC =∠BAC =12∠DAB =30°,PM =PN .在Rt △PME 和Rt △PNF 中,PM =PN ,PE =PF ,∴Rt △PME ≌Rt △PNF ,∴ME =NF .∵∠P AM =30°,AP =10,∴PM =12E AP =5.由勾股定理得AM =P A 2-PM 2=5 3 .在△ANP 和△AMP 中,⎩⎨⎧∠NAP =∠MAP ,∠ANP =∠AMP =90°,AP =AP ,∴△ANP ≌△AMP ,∴AN =AM =5 3 .∴AE +AF =(AM +ME )+(AN -NF )=AM +AN +ME -NF=10 3.(3)如图②,△EFP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AB ,AD ,AC 上运动,点P 在P 1,P 之间运动.P 1O =PO =12PE =3,AE =EF =63,AO =AE 2-EO 2=9.∴AP 的最大值为AO +OP =12,AP 的最小值为AO -OP 1=6.2.(1)证明:如图,延长ED 交AG 于点H .∵四边形ABCD 与OEFG 均为正方形,∴OA =OD ,OG =OE ,∠AOG =∠DOE =90°,∴Rt △AOG ≌Rt △DOE ,∴∠AGO =∠DEO .∵∠AGO +∠GAO =90°,∴∠DEO +∠GAO =90°,∴∠AHE =90°,即DE ⊥AG ;(2)解:①在旋转过程中,∠OAG ′成为直角有以下两种情况:a .α由0°增大到90°过程中,当∠OAG ′为直角时,∵OA =OD =12OG =12OG ′,∴∠AG ′O =30°,∠AOG ′=60°.∵OA ⊥OD ,∴∠DOG ′=90°-∠AOG ′=30°,即α=30°;b .α由90°增大到180°过程中,当∠OAG ′为直角时,同理可求的∠AOG ′=60°,∴α=90°+∠AOG ′=150°.综上,当∠OAG ′为直角时,α=30°或150°;②AF ′长的最大值是2+22,此时α=315°.3.(1)证明:如图①中,连接BD .∵点E ,H 分别为边AB ,DA 的中点,∴EH ∥BD ,EH =12BD .∵点F ,G 分别为边BC ,CD 的中点,∴FG ∥BD ,FG =12BD ,∴EH ∥FG ,EH =GF ,∴中点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2)解:四边形EFGH 是菱形.理由如下:如图②中,连接AC ,BD .∵∠APB =∠CPD ,∴∠APB +∠APD =∠CPD +∠APD ,即∠APC =∠BPD .在△APC 和△BPD 中,⎩⎨⎧AP =PB ,∠APC =∠BPD ,PC =PD ,∴△APC ≌△BPD ,∴AC =BD .∵点E ,F ,G 分别为边AB ,BC ,CD 的中点,∴EF =12AC ,FG =12BD ,∴EF =FG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EFGH 是菱形.(3)解: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理由如下:如图②中,设AC 与BD 交于点O .AC 与PD 交于点M ,AC 与EH 交于点N .∵△APC ≌△BPD ,∴∠ACP =∠BDP .∵∠DMO =∠CMP ,∴∠COD =∠CPD =90°.∵EH ∥BD ,AC ∥HG ,∴∠EHG =∠ENO =∠BOC =∠DOC =90°.∵四边形EFGH是菱形,∴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解题技巧专题: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明确不同类型的图象的端点、折点、交点等的意义◆类型一费用类问题一、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决问题1.(2016·攀枝花中考)某市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决定实行两级收费制度.若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4吨(含14吨),则每吨按政府补贴优惠价m元收费;若每月用水量超过14吨,则超过部分每吨按市场价n元收费.小明家3月份用水20吨,交水费49元;4月份用水18吨,交水费42元.(1)求每吨水的政府补贴优惠价和市场价;(2)设每月用水量为x吨,应交水费为y元,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3)小明家5月份用水26吨,则他家应交水费多少元?二、分段函数问题2.(2016·荆州中考)为更新果树品种,某果园计划新购进A,B两个品种的果树苗栽植培育,若计划购进这两种果树苗共45棵,其中A种树苗的单价为7元/棵,购买B种树苗所需费用y(元)与购买数量x(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函数关系.(1)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2)若在购买计划中,B种树苗的数量不超过35棵,但不少于A种树苗的数量,请设计购买方案,使总费用最低,并求出最低费用.三、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结合的问题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消费逐渐深入人们生活,如图是“滴滴顺风车”与“滴滴快车”的行驶里程x(公里)与计费y(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下列说法:①“快车”行驶里程不超过5公里计费8元;②“顺风车”行驶里程超过2公里的部分,每公里计费1.2元;③A 点的坐标为(6.5,10.4);④从哈尔滨西站到会展中心的里程是15公里,则“顺风车”要比“快车”少用3.4元.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四、分类讨论思想4.(2017·天门中考)江汉平原享有“中国小龙虾之乡”的美称,甲、乙两家农贸商店,平时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品质相同的小龙虾,“龙虾节”期间,甲、乙两家商店都让利酬宾,付款金额y 甲,y 乙(单位:元)与原价x(单位: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直接写出y 甲,y 乙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龙虾节”期间,如何选择甲、乙两家商店购买小龙虾更省钱?◆类型二路程类问题一、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结合的问题5.(2017·青岛中考)A,B两地相距60km,甲、乙两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出发,图中l1,l2表示两人离A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的关系,请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表示乙离A地的距离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________(填l1或l2);甲的速度是________km/h,乙的速度是________km/h;(2)甲出发多长时间两人恰好相距5km?二、分段函数问题6.(2016·新疆中考)暑假期间,小刚一家乘车去离家380km的某景区旅游,他们离家的距离y(km)与汽车行驶的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从小刚家到该景区乘车一共用了多少时间?(2)求线段AB对应的函数解析式;(3)小刚一家出发2.5h后离目的地有多远?◆类型三工程类问题一、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结合的问题7.甲、乙两工程队分别同时开挖两条600米长的管道,所挖管道长度y(米)与挖掘时间x(天)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①甲队每天挖100米;②乙队开挖2天后,每天挖50米;③甲队比乙队提前3天完成任务;④当x =2或6时,甲、乙两队所挖管道长度都相差100米.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二、分段函数问题8.(2016·绍兴中考)根据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游泳池必须定期换水、清洗.某游泳池周五早上8:00打开排水孔开始排水,排水孔的排水速度保持不变,期间因清洗游泳池需要暂停排水,游泳池的水在11:30全部排完.游泳池内的水量Q(m 3)和开始排水后的时间t(h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暂停排水需要多少时间?排水孔的排水速度是多少? (2)当2≤t ≤3.5时,求Q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1)设每吨水的政府补贴优惠价为m 元,市场价为n 元.由题意得⎩⎨⎧14m +(20-14)n =49,14m +(18-14)n =42,解得⎩⎨⎧m =2,n =3.5.答:每吨水的政府补贴优惠价为2元,市场价为3.5元.(2)当0≤x ≤14时,y =2x ;当x >14时,y =14×2+(x -14)×3.5=3.5x -21.综上所述,y =⎩⎨⎧2x (0≤x ≤14),3.5x -21(x >14).(3)∵26>14,∴小明家5月份水费为3.5×26-21=70(元).答:小明家5月份应交水费70元.2.解:(1)当0≤x ≤20时,设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ax ,把(20,160)代入y =ax 中,得a =8.即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8x ;当x >20时,设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把(20,160),(40,288)代入y =kx +b 中,得⎩⎨⎧20k +b =160,40k +b =288,解得⎩⎨⎧k =6.4,b =32,即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6.4x +32.综上所述,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8x (0≤x ≤20),6.4x +32(x >20).(2)∵B 种树苗的数量不超过35棵,但不少于A 种树苗的数量,∴⎩⎨⎧x ≤35,x ≥45-x ,∴22.5≤x ≤35.设总费用为W 元,则W =6.4x +32+7(45-x )=-0.6x +347.∵k =-0.6<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35,45-x =10时,总费用最低,即购买B 种树苗35棵,A 种树苗10棵时,总费用最低,W 最低=-0.6×35+347=326(元). 3.D4.解:(1)设y 甲=kx ,把(2000,1600)代入,得2000k =1600,解得k =0.8,所以y 甲=0.8x .当0<x <2000时,设y 乙=ax ,把(2000,2000)代入,得2000k =2000,解得k =1,所以y 乙=x .当x ≥2000时,设y 乙=mx +n ,把(2000,2000),(4000,3400)代入,得⎩⎨⎧2000m +n =2000,4000m +n =3400,解得⎩⎨⎧m =0.7,n =600,所以y乙=⎩⎨⎧x (0<x <2000),0.7x +600(x ≥2000).(2)当0<x <2000时,0.8x <x ,到甲商店购买更省钱;当x ≥2000时,若到甲商店购买更省钱,则0.8x <0.7x +600,解得x <6000;若到乙商店购买更省钱,则0.8x >0.7x +600,解得x >6000;若到甲、乙两商店购买一样省钱,则0.8x =0.7x +600,解得x =6000;故当购买金额按原价小于6000元时,到甲商店购买更省钱;当购买金额按原价大于6000元时,到乙商店购买更省钱;当购买金额按原价等于6000元时,到甲、乙两商店购买花钱一样.5.解:(1)l 2 30 20 解析:由题意可知,乙的函数图象是l 2,甲的速度是602=30(km/h),乙的速度是603=20(km/h).故答案为l 2,30,20.(2)设甲出发x h 两人恰好相距5km.由题意30x +20(x -0.5)+5=60或30x +20(x -0.5)-5=60,解得x =1.3或1.5.答:甲出发1.3h 或1.5h 两人恰好相距5km. 6.解:(1)从小刚家到该景区乘车一共用了4h.(2)设线段AB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把点A (1,80),B (3,320)代入得⎩⎨⎧k +b =80,3k +b =320,解得⎩⎨⎧k =120,b =-40.∴y =120x -40(1≤x ≤3). (3)当x =2.5时,y =120×2.5-40=260,380-260=120(km).故小刚一家出发2.5h 后离目的地120km. 7.①②④ 8.解:(1)暂停排水需要的时间为2-1.5=0.5(h).∵排水时间为3.5-0.5=3(h),一共排水900m 3,∴排水孔的排水速度是900÷3=300(m 3/h).(2)当2≤t ≤3.5时,设Q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为Q =kt +b ,易知图象过点(3.5,0).∵当t =1.5时,排水300×1.5=450(m 3),此时Q =900-450=450,∴点(2,450)在直线Q =kt +b 上.把(2,450),(3.5,0)代入Q =kt +b ,得⎩⎨⎧2k +b =450,3.5k +b =0,解得⎩⎨⎧k =-300,b =1050,∴Q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为Q =-300t +1050.类比归纳专题:二次根式求值的常用方法——明确计算便捷渠道◆类型一 利用二次根式的非负性求值1.若a ,b 为实数,且|a +1|+b -1=0,则(ab )2018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12.已知a +1+b 2-2b +1=0,则a 2018+b 2017的值是________.3.若a 2-3a +1+b 2-2b +1=0,则a 2+1a 2-|b |=________. 4.若y =x -3+3-x +2,求x y 的值.【方法1②】◆类型二利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5.计算:(1)(5+3)2; (2)(25-2)2;(3)(3+2)2-(3-2)2.6.已知x+1x=5,求x2x4+x2+1的值.◆类型三整体代入求值7.已知x=2-10,则代数式x2-4x-6的值为()A.-1 B.0 C.1 D.28.(2017·安顺中考)已知x+y=3,xy=6,则x2y+xy2的值为________.9.已知x=1-2,y=1+2,求x2+y2-xy-2x+2y的值.10.已知x=13-22,y=13+22,求xy+yx-4的值.参考答案与解析: 1.B 2.23.6 解析:∵a 2-3a +1+b 2-2b +1=0,∴a 2-3a +1+(b -1)2=0,∴a 2-3a +1=0,b =1,∴a -3+1a =0,∴a +1a =3,∴⎝ ⎛⎭⎪⎫a +1a 2=32,∴a 2+1a 2=7.∴a 2+1a2-|b |=6. 4.解:由题意有x -3≥0,3-x ≥0,∴x =3,∴y =2,∴x y =32=9. 5.解:(1)原式=8+215.(2)原式=22-410. (3)原式=4 6.6.解:原式取倒数得x 4+x 2+1x 2=x 2+1x 2+1=⎝ ⎛⎭⎪⎫x +1x 2-1=(5)2-1=4.∴原式=14.7.B 8.329.解:∵x =1-2,y =1+2,∴x -y =(1-2)-(1+2)=-22,xy =(1-2 )(1+ 2 )=-1.∴x 2+y 2-xy -2x +2y =(x -y )2-2(x -y )+xy =(-2 2 )2-2×(-22)+(-1)=7+4 2.方法点拨:根据原式以及字母取值的特点,将原式配方、整合成含有x -y 和xy 的形式,利用整体思想代入求值.10.解:由已知得x =3+22,y =3-2 2.∴x +y =6,xy =1,∴原式=x 2+y 2xy -4=(x +y )2-6xy xy=62-6×1=30.思想方法专题:矩形中的折叠问题——体会折叠中的方程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类型一 折叠中求角度1.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点C 落在点C ′处,折痕为EF .若∠EFC ′=125°,那么∠ABE 的度数为( )A .15°B .20°C .25°D .30°第1题图 第2题图2.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以下折纸活动:(1)对折矩形纸片ABCD ,使AD 和BC 重合,得到折痕EF ,把纸片展平;(2)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EF 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 ,得到折痕BM ,同时得到线段BN .观察探究可以得到∠ABM 的度数是( )A .25°B .30°C .36°D .45° ◆类型二 折叠中求线段长3.(2017·安顺中考)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D =4cm ,把纸片沿直线AC 折叠,点B 落在E 处,AE 交DC 于点O ,若AO =5cm ,则AB 的长为( ) A .6cm B .7cm C .8cm D .9cm第3题图 第4题图4.(2017·宜宾中考)如图,在矩形ABCD 中,BC =8,CD =6,将△ABE 沿BE 折叠,使点A 恰好落在对角线BD 上的F 处,则DE 的长是( )A .3 B.245 C .5 D.89165.★(2016·威海中考)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4,BC =6,点E 为BC 的中点,将△ABE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矩形内的点F 处,连接CF ,则CF的长为________.◆类型三折叠中求面积6.(2017·鄂州中考)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翻折,点B落在点F处,FC交AD于E.(1)求证:△AFE≌△CDE;(2)若AB=4,BC=8,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7.★(2016·福州中考)如图,矩形ABCD中,AB=4,AD=3,M是边CD上的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ANM.(1)当AN平分∠MAB时,求DM的长;(2)连接BN,当DM=1时,求△ABN的面积.参考答案与解析1.B 解析:由折叠可知∠EFC =∠EFC ′=125°.∵在矩形ABCD 中,AD ∥BC ,∴∠DEF =180°-125°=55°.根据折叠可知∠BEF =∠DEF =55°,∴∠BED =110°.∵四边形ABCD 为矩形,∠A =90°,∴∠ABE =110°-90°=20°.故选B. 2.B 3.C 4.C5. 185 解析:如图,连接BF 交AE 于H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E =FE ,AB =AF ,∠BAE =∠F AE ,∴AH ⊥BF ,BH =FH .∵BC =6,点E 为BC 的中点,∴BE =12E B C =3.又∵AB =4,∴在Rt △ABE 中,由勾股定理得AE =AB 2+BE 2=5.∵S △ABE =12AB ·BE =12AE ·BH ,∴BH =125,则BF =2BH =245.∵E 是BC 的中点,∴FE =BE =EC ,∴∠BFC =90°.在Rt △BFC 中,由勾股定理得CF =BC 2-BF 2=62-⎝ ⎛⎭⎪⎫2452=185.6.(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B =∠D =90°.∵将矩形ABCD 沿对角线AC 翻折,点B 落在点F 处,∴∠F =∠B ,AB =AF ,∴AF =CD ,∠F=∠D .在△AFE 与△CDE 中,⎩⎨⎧∠F =∠D ,∠AEF =∠CED ,AF =CD ,∴△AFE ≌△CDE .(2)解:∵AB =4,BC =8,∴CF =AD =8,AF =CD =AB =4.∵△AFE ≌△CDE ,∴EF =DE .在Rt △CED 中,由勾股定理得DE 2+CD 2=CE 2,即DE 2+42=(8-DE )2,∴DE =3,∴AE =8-3=5,∴S 阴影=12×4×5=10.7.解:(1)由折叠性质得△ANM ≌△ADM ,∴∠MAN =∠DAM .∵AN 平分∠MAB ,∴∠MAN =∠NAB ,∴∠DAM =∠MAN =∠NAB .∵四边形ABCD 是矩形,∴∠DAB =90°,∴∠DAM =30°,∴AM =2DM .在Rt △ADM 中,∵AD =3,∴由勾股定理得AM 2-DM 2=AD 2,即(2DM )2-DM 2=32,解得DM = 3.(2)延长MN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Q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DC ,∴∠DMA=∠MAQ,由折叠性质得△ANM≌△ADM,∴∠ANM=∠D=90°,∠DMA=∠AMQ,AN=AD=3,MN=MD=1,∴∠MAQ=∠AMQ,∴MQ=AQ.设NQ=x,则AQ=MQ=MN+NQ=1+x.∵∠ANM=90°,∴∠ANQ=90°.在Rt△ANQ中,由勾股定理得AQ2=AN2+NQ2,即(x+1)2=32+x2,解得x=4,∴NQ=4,AQ=5.∵△NAB和△NAQ在AB边上的高相等,AB=4,AQ=5,∴S△NAB =45S△NAQ=45×12×AN·NQ=45×12×3×4=245.解题技巧专题:正方形中特殊的证明(计算)方法——解决正方形中的最值及旋转变化模型问题◆类型一利用正方形的旋转性质解题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ABC=90°,AD=CD,DP⊥AB于P,若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8,则DP的长是__________.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EAF=45°.求证:S△AEF =S△ABE+S△ADF.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P 为正方形ABCD 外一点,且BP ⊥CP . 求证:BP +CP =2OP .◆类型二 利用正方形的对称性解题4.如图,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2,△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AC 上有一点P ,使PD +PE 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 A. 3 B .23 C .2 6 D.6第4题图 第5题图5.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BC 上一点,BE =1,F 为AB 上一点,AF =2,P 为AC 上一点,则PF +PE 的最小值为________.6.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CD 的中点,AC ,BE 交于点F ,MF ∥AE 交AB 于M . 求证:DF =MF .参考答案与解析1.322.证明:延长CB到点H,使得HB=DF,连接AH.∵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H=∠D=90°,AB=AD.∴△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能和△ABH重合.∴AH=AF,∠BAH=∠DAF.∵∠HAE=∠HAB+∠BAE=∠DAF+∠BAE=90°-∠EAF=90°-45°=45°,∴∠HAE=∠EAF=45°.又∵AE=AE,∴△AEF与△AEH关于直线AE对称,∴S△AEF =S△AEH=S△ABE+S△ABH=S△ABE+S△ADF.3.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OB=OC,∠BOC=90°.将△OCP顺时针旋转90°至△OBE(如图所示),∴OE=OP,BE=CP,∠OBE=∠OCP,∠BOE=∠COP.∵BP⊥CP,∴∠BPC=90°.∵∠BOC+∠OBP+∠BPC+∠OCP=360°,∴∠OBP+∠OCP=180°,∴∠OBP+∠OBE=180°,∴E,B,P在同一直线上.∵∠POC+∠POB=∠BOC=90°,∠BOE=∠COP,∴∠BOE+∠POB=90°,即∠EOP=90°.在Rt△EOP中,由勾股定理得PE=OE2+OP2=OP2+OP2=2OP.∵PE=BE+BP,BE=CP,∴BP+CP=2OP.4.B解析:连接PB.∵点P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PD=PB,∴PD +PE的最小值就是PB+PE的最小值,∴PD+PE的最小值就是BE.∵△ABE是等边三角形,∴BE=AB.∵S正方形ABCD=12,∴BE2=AB2=12,即BE=23,故选B.5.176.证明:∵B,D关于AC对称,点F在AC上,∴BF=DF.∵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BC,∠ADE=∠BCE.∵点E是CD的中点,∴DE=CE.在△ADE 和△BCE中,∵AD=BC,∠ADE=∠BCE,DE=CE,∴△ADE≌△BCE,∴AE =BE,∴∠BAE=∠ABE.∵MF∥AE,∴∠BAE=∠BMF,∴∠BMF=∠ABE,∴MF=BF.∵BF=DF,∴DF=MF.解题技巧专题:函数图象信息题——数形结合,快准解题◆类型一 根据实际问题判断函数图象1.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每周一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同学们凝视着冉冉上升的国旗.下列哪个函数图象能近似地刻画上升的国旗离旗杆顶端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2.(2017·牡丹江中考)下列图象中,能反映等腰三角形顶角度数y(度)与底角度数x(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类型二 获取实际问题中图象的信息3.明君社区有一块空地需要绿化,某绿化组承担了此项任务,绿化组工作一段时间后,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绿化组完成的绿化面积S(m 2)与工作时间t(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绿化组提高工作效率前每小时完成的绿化面积是【方法12】( )A .300m 2B .150m 2C .330m 2D .450m 2第3题图 第4题图4.(2017·河南中考)如图①,点P 从△ABC 的顶点B 出发,沿B →C →A 匀速运动到点A ,图②是点P 运动时,线段BP 的长度y 随时间x 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 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5.(2017·西宁中考)首条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高铁线——宝兰客专进入全线拉通试验阶段,宝兰客专的通车对加快西北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运行期间,一列动车从西安开往西宁,一列普通列车从西宁开往西安,两车同时出发,设普通列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图中的折线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进行一下探究:【方法12】 【信息读取】(1)西宁到西安两地相距________千米,两车出发后________小时相遇;(2)普通列车到达终点共需________小时,普通列车的速度是________千米/时. 【解决问题】(3)求动车的速度;(4)普通列车行驶t 小时后,动车到达终点西宁,求此时普通列车还需行驶多少千米到达西安.◆类型三 一次函数图象与字母系数的关系6.若实数a 、b 满足ab <0,则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可能是( )7.在一次函数y =12ax -a 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其图象可能是(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2.C3.B 解析:设点A (4,1200),点B (5,1650),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则⎩⎨⎧4k +b =1200,5k +b =1650,解得⎩⎨⎧k =450,b =-600,故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450x -600.当x =2时,y =450×2-600=300,300÷2=150(m 2).故选B.4.12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点P 在BC 上运动时,此时BP 不断增大,由图象可知:点P 从B 运动到C 的过程中,BP 的最大值为5,即BC =5.点P 运动到点A 时,BP =AB =5.∴△ABC 是等腰三角形.∵M 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点,∴此时BP 最小,即BP ⊥AC 时,BP =4,∴由勾股定理得PC =3,∴AC =6,∴△ABC 的面积为12×4×6=12,故答案为12. 5.解:(1)1000 3(2)12 2503(3)设动车的速度为x 千米/时,根据题意,得3x +3×2503=1000,解得x =250. 答:动车的速度为250千米/时.(4)∵t =1000250=4(小时),∴4×2503=10003(千米),∴1000-10003=20003(千米),∴此时普通列车还需行驶20003千米到达西安. 6.B 7.B思想方法专题:勾股定理中的思想方法◆类型一 分类讨论思想一、直角边与斜边不明需分类讨论1.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x ,那么以x 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易错3】( ) A .13 B .5C .13或5D .42.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是6和8,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二、锐角或钝角三角形形状不明需分类讨论3.★(2016·东营中考)在△ABC 中,AB =10,AC =210,BC 边上的高AD =6,则BC 的长为【易错4】( ) A .10 B .8C .6或10D .8或104.在等腰△ABC中,已知AB=AC=5,△ABC的面积为10,则BC=____________.【易错4】◆类型二方程思想一、实际问题中结合勾股定理列方程求线段长5.如图,小华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然后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8m处,发现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2m,则旗杆的高度为________.二、折叠问题中结合勾股定理列方程求线段长6.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EF折叠,使顶点C恰好落在AB边的中点C′上.若AB=6,BC=9,求BF的长.【方法4】三、利用公共边相等结合勾股定理列方程求线段长7.(2016·益阳中考)如图,在△ABC中,AB=15,BC=14,AC=13,求△ABC 的面积.◆类型三 利用转化思想求最值8.(2017·涪陵区期末)一只蚂蚁从棱长为4cm 的正方体纸箱的A 点沿纸箱外表面爬到B 点,那么它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cm .【方法5】9.如图,A ,B 两个村在河CD 的同侧,且AB =13km ,A ,B 两村到河的距离分别为AC =1km ,BD =3km .现要在河边CD 上建一水厂分别向A ,B 两村输送自来水,铺设水管的工程费每千米需3000元.请你在河岸CD 上选择水厂位置O ,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省,并求出铺设水管的总费用W(元).【方法5】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2.24或673.C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图①中,AB =10,AC =210,AD =6.在Rt △ABD 和Rt △AC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 =AB 2-AD 2=102-62=8,CD =AC 2-AD 2=(210)2-62=2,此时BC =BD +CD =8+2=10;图②中,同理可得BD =8,CD =2,此时BC =BD -CD =8-2=6.综上所述,BC 的长为6或10.故选C.4.25或45 解析:如图①,△ABC 为锐角三角形,过点C 作CD ⊥AB ,交AB 于点D .∵S △ABC =10,AB =5,∴12AB ·CD =10,解得CD =4.在Rt△ACD 中,由勾股定理得AD=AC2-CD2=52-42=3,∴BD=AB-AD=5-3=2.在Rt△CBD中,由勾股定理得BC=BD2+CD2=22+42=25;如图②,△ABC为钝角三角形,过点C作CD⊥AB,交BA的延长线于点D.同上可得CD=4.在Rt△ACD中,AC=5,由勾股定理得AD=AC2-CD2=52-42=3.∴BD=BA+AD=5+3=8.在Rt△BDC中,由勾股定理得BC=BD2+CD2=82+42=4 5.综上所述,BC的长度为25或4 5.5.17m6.解:∵折叠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CF=C′F.设BF=x.∵BC=9,∴C′F=CF=BC-BF=9-x.∵C′是AB的中点,AB=6,∴BC′=12E A B=3.在Rt△C′BF中,由勾股定理得C′F2=BF2+C′B2,即(9-x)2=x2+32,解得x=4,即BF的长为4.7.解:过A作AD⊥BC交BC于点D.在△ABC中,AB=15,BC=14,AC=13,设BD=x,则CD=BC-BD=14-x.在Rt△ABD和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D2=AB2-BD2=152-x2,AD2=AC2-CD2=132-(14-x)2,即152-x2=132-(14-x)2,解得x=9.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AD=AB2-BD2=152-92=12.∴S△ABC =12BC·AD=12×14×12=84.8.459.解:如图,作点A关于CD的对称点A′,连接BA′交CD于O,点O即为水厂的位置.过点A′作A′E∥C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A作AF⊥BD于点F,则AF=A′E,DF=AC=1km,DE=A′C=1km.∴BF=BD-FD=3-1=2(km).在Rt△ABF中,AF2=AB2-BF2=13-22=9,∴AF=3km.∴A′E=3km.在Rt△A′BE中,BE=BD+DE=4km,由勾股定理得A′B=A′E2+BE2=32+42=5(km).∴W=3000×5=15000(元).故铺设水管的总费用为15000元.解题技巧专题:勾股定理与面积问题——全方位求面积,一网搜罗◆类型一 三角形中利用面积法求高1.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cm ,12cm ,则斜边上的高线的长为( ) A.8013cm B .13cm C.132cm D.6013cm2.(2017·乐山中考)点A 、B 、C 在格点图中的位置如图所示,格点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点C 到线段AB 所在直线的距离是________. ◆类型二 结合乘法公式巧求面积或长度3.已知Rt △ABC 中,∠C =90°,若a +b =12cm ,c =10cm ,则Rt △ABC 的面积是( )A .48cm 2B .24cm 2C .16cm 2D .11cm 24.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6cm 2,斜边长为5cm ,则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 )A .7cmB .10cmC .(5+37)cmD .12cm5.(2017·襄阳中考)“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2=2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则小正方形的面积为()A.3 B.4 C.5 D.6◆类型三巧妙利用割补法求面积6.如图,已知AB=5,BC=12,CD=13,DA=10,AB⊥BC,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7.如图,∠B=∠D=90°,∠A=60°,AB=4,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方法6】◆类型四利用“勾股树”或“勾股弦图”求面积8.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9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cm2.9.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记载周公与商高的谈话,其中就有勾股定理的最早文字记录,即“勾三股四弦五”,亦被称作商高定理.如图①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②是将图①放入长方形内得到的,∠BAC =90°,AB =3,AC =4,则D ,E ,F ,G ,H ,I 都在长方形KLMJ 的边上,那么长方形KLMJ 的面积为________.参考答案与解析 1.D2. 355 解析:如图,连接AC ,BC ,设点C 到线段AB 所在直线的距离是h .∵S △ABC =3×3-12×2×1-12×2×1-12×3×3-1=9-1-1-92-1=32,AB =12+22=5,∴12×5h =32,∴h =355.故答案为355.3.D 4.D 5.C6.解:连接AC ,过点C 作CE ⊥AD 交AD 于点E .∵AB ⊥BC ,∴∠CBA =90°.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AC =AB 2+BC 2=52+122=13.∵CD =13,∴AC =CD .∵CE ⊥AD ,∴AE =12AD =12×10=5.在Rt △ACE 中,由勾股定理得CE =AC 2-AE 2=132-52=12.∴S 四边形ABCD =S △ABC +S △CAD =12E A B ·BC +12E A D ·CE =12×5×12+12×10×12=90.7.解:延长AD ,BC 交于点E .∵∠B =90°,∠A =60°,∴∠E=30°.∴AE =2AB。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模拟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模拟试卷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A. 2^3B. 3^2C. (3^2)^2D. 2^(3^2)2.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矩形B. 梯形C. 正三角形D. 菱形3. 已知x²=25,那么x的值为()A. 5B. 5C. ±5D. 5或54. 下列函数中,奇函数是()A. y=x²B. y=2xC. y=x³D. y=|x|5. 若a²+b²=25,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a+b=5B. ab=0C. ab=5D. a²+b²=625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一定是正数。
()2. 平方根和立方根都只有一个解。
()3. 任何数都有倒数。
()4. 两个奇数相加的结果是偶数。
()5. 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它本身。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3的平方根是______。
2. 若a=3,b=3,则a+b=______。
3. 5的立方是______。
4. 若x²=9,则x的值为______。
5. 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______。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有理数的定义。
2. 请简述偶函数的定义。
3. 请简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4. 请简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5. 请简述菱形的性质。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已知a=2,b=3,求a²+b²的值。
2. 已知x²6x+9=0,求x的值。
3.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3²+4²。
4.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求该正方形的面积。
5.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64)+√(49)。
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已知a²+b²=25,求a和b的值。
知识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专项练习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专项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大致是()A.B.C.D.2、小斌家、学校、小川家依次在同一条笔直的街道上,小斌家离学校有2800米,某天,小斌、小川两人分别从自己家中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4分钟后,两人在学校相遇,小川继续前行,小斌在学校取好书包后,掉头回家,两人在运动过程中均保持速度不变,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小斌出发的时间x(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小斌取书包的时间、掉头的时间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 .小斌的速度为700m/minB .小川的速度为200m/minC .a 的值为280D .小川家距离学校800m3、若点(2,)A m 在一次函数27y x =-的图象上,则点A 到x 轴的距离是( )A .2B .2-C .3D .3-4、如图,l 1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l 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 根据图象判断,该公司盈利时,销售量( )A .小于12件B .等于12件C .大于12件D .不低于12件5、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取错误的是( )A .y =2x 2中,x 取全体实数B .y =11x +中,x 取x ≠-1的实数 C .yx 取x ≥2的实数 D .y中,x 取x ≥-3的实数 6、如果函数y =(2﹣k )x +5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且y 随x 的值增大而减小,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A.k≠0B.k<2 C.k>2 D.k≠27、一次函数y=﹣3x﹣4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交x轴于点(2,0),交y轴与点(0,4),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x>2B.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x<2C.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x=4D.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x=29、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与正比例函数y=﹣bkx(k,b是常数,且kb≠0)的图象可能是()A.B.C.D.10、已知两个一次函数y1=ax+b与y2=bx+a,它们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A.B.C.D.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2),点B的坐标为(2,1)-,点P在y轴上,当PA PB+的值最小时,P的坐标是______.2、如图,已知直线:l y=,过点M(1,0)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N,过点N作直线l的垂线交x 轴于点M1;过点M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N1,过点N1作直线l的垂线交x轴于点M2,…;按此作法M的坐标为_____.继续下去,则点n3、已知一次函数y =ax -1,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它的图象不经过第______象限.4、一次函数23y kx k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5、如图所示,直线2y x =+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C 是OB 的中点,D 、E 分别是直线AB 、y 轴上的动点,当CDE ∆周长最小时,点D 的坐标为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A (﹣2,6),且与x 轴相交于点B ,与正比例函数y =3x 的图象相交于点C ,点C 的横坐标为1.(1)求k ,b 的值;(2)若点D 在y 轴负半轴上,且满足S △SSS =√3S △SSS ,求点D 的坐标.2、如图,已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m,线段CD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x+n,连接AD,点E为线段OA上一点,连接BE,使得∠EBO=2∠BAD.(1)求证:△AOD≌△BOC;(2)求证:BE=EC;(3)当AD=10,BE=5√5时,求m与n的值.3、如图,小红和小华分别从A,B两地到远离学校的博物馆(A地、B地、学校、博物馆在一条直线上),小红步行,小华骑车.(1)小红、小华谁的速度快?(2)出发后几小时两人相遇?(3)A,B两地离学校分别有多远?4、甲、乙两家采摘园的草莓品质相同,销售价格都是每千克50元,两家均推出了“周末”优惠方案,甲采摘园的优惠方案是:游客进园需购买100元的门票,采摘的草莓六折优惠;乙采摘园的优惠方案是:游客进园不需要购买门票,采摘的草莓超过6千克后,超过部分五折优惠.优惠期间,设某游客的草莓采摘量为x(x>6)千克,在甲采摘园所需总费用为y1元,在乙采摘园所需总费用为y2元.(1)求y1、y2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2)如果你是游客你会如何选择采摘园?5、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4cm,动点P从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向点B匀速运动,过点P作PQ⊥AB,交折线AC﹣CB于点Q,以PQ为边作等边三角形PQD,使A,D在PQ异侧,设点P的运动时间是x(s)(0<x<2).(1)AP的长为cm(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当Q与C重合时,则x=s;(3)△PQD的周长为y(cm),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解析】【分析】由题意易得k<0,然后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可进行排除选项.【详解】解:∵正比例函数y=kx(k≠0)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k<0,∴-k>0,∴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分析】根据路程÷时间求速度可判断A、B;利用小川继续行走的时间×小川的速度求出a的值,可判断C;利用开始小斌与小川的距离-小斌到学校的距离可判断D.【详解】解:∵小斌家离学校有2800米,出发4分钟后到学校,∴v小斌=2800=700m/min4,故选项A正确;∵小川家离学校有3600-2800=800米,出发4分钟后到学校,∴v小川=800=200m/min4,故选项B正确;小川继续前行,小斌在学校取好书包后,4分钟后掉头回家,小川行走的路程为:200m/min×(8-4)=800m,∴a的值为800m,故选项C不正确;∵小川家离学校有3600-2800=800米,故选项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函数图像信息获取与处理,理解图像横纵轴的意义,折点的含义,终点位置的意义,掌握函数图像信息获取与处理的方法,理解图像横纵轴的意义,折点的含义,终点位置的意义是解题关键.3、C【解析】【分析】点A 到x 轴的距离,就是点A 的纵坐标m 的绝对值|m |,所以,将点A (2,m )代入一次函数y =2x -7,求出m 的值即可.【详解】 解:点(2,)A m 在一次函数27y x =-的图象上,(2,)A m ∴满足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7y x =-,2273m ∴=⨯-=-,∴点A 到x 轴的距离是|3|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在这条直线上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这条直线的解析式.4、C【解析】【分析】根据图象找出1l 在2l 的上方即收入大于成本时,x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根据函数图象可知,当12x >时,12l l >,即产品的销售收入大于销售成本,该公司盈利.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能够通过图象得到该公司盈利时x 的取值范围是本题的关键.5、D【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非负性即可得.【详解】解:A 、22y x =中,x 取全体实数,此项正确;B 、10x +≠,即1x ≠-,11y x ∴=+中,x 取1x ≠-的实数,此项正确; C 、20x -≥,2x ∴≥,y ∴=x 取2x ≥的实数,此项正确;D 、30x -≥,且30x -≠,3x ∴>,y ∴中,x 取3x >的实数,此项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分式和二次根式,熟练掌握分式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关键.6、C【解析】【分析】由题意()25y x k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可得自变量系数小于0,进而可得k 的范围. 【详解】解:∵关于x 的一次函数()25y x k =-+的函数值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20k ∴-<,2k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增减性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在y kx b =+中,0k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k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7、A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得到该函数不经过哪个象限. 【详解】解答:解:∵一次函数y =﹣3x ﹣4,k =﹣3,b =﹣4, ∴该函数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象限,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D 【解析】 【分析】直接根据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由图象可知,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x<2,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象可知,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x>2,故不符合题意;C、由图象可知,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x=2,故不符合题意;D、由图象可知,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x=2,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问题,利用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求不等式的解集,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9、C【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由一次函数y=kx+b图象分析可得k、b的符号,进而可得bk的符号,从而判断by xk=-的图象是否正确,进而比较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分析可得:A、由一次函数y=kx+b图象可知k<0,b>0,则bk<0;正比例函数by xk=-的图象可知bk>0,矛盾,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一次函数y=kx+b图象可知k>0,b>0;即bk>0,与正比例函数by xk=-的图象可知bk<0,矛盾,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一次函数y=kx+b图象可知k<0,b<0;即bk>0,与正比例函数by xk=-的图象可知bk>0,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由一次函数y=kx+b图象可知k>0,b<0;即bk<0,与正比例函数by xk=-的图象可知bk>0,矛盾,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注意: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有四种情况:①当k>0,b>0,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②当k>0,b<0,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③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④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10、B【解析】【分析】先由一次函数y1=ax+b图象得到字母系数的符号,再与一次函数y2=bx+a的图象相比较看是否一致.【详解】解:A、∵一次函数y1=ax+b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a>0,b>0;由一次函数y2=bx+a图象可知,b<0,a>0,两结论矛盾,故错误;B、∵一次函数y1=ax+b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a>0,b<0;由y2的图象可知,a>0,b<0,两结论不矛盾,故正确;C、∵一次函数y1=ax+b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a<0,b>0;由y2的图象可知,a>0,b>0,两结论矛盾,故错误;D、∵一次函数y1=ax+b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a<0,b>0;由y2的图象可知,a<0,b=0,两结论相矛盾,故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y kx b=+的图象有四种情况:①当k>0,b>0时,函数y kx b=+经过一、三、四象限;③当=+经过一、二、三象限;②当k>0,b<0时,函数y kx bk<0,b>0时,函数y kx b=+经过二、三、四象=+经过一、二、四象限;④当k<0,b<0时,函数y kx b限,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二、填空题1、(0,1)【解析】【分析】如图,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BA'交y轴于P,连接PA,点P即为所求.求出直线BA'的解析式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BA'交y轴于P,连接PA,点P即为所求.设直线BA '的解析式为y =kx +b , ∵A '(−1,2),B (2,−1),则有:221k b k b -+=⎧⎨+=-⎩,解得11k b =-⎧⎨=⎩, ∴直线BA '的解析式为y =−x +1, 令x =0,y =1 ∴P (0,1), 故答案为:(0,1).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一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问题,学会构建一次函数解决交点坐标问题. 2、(4n ,0). 【解析】 【分析】先求出1OM 和2OM 的长,再根据题意得出4n n OM =,即可求出n M 的坐标. 【详解】解:直线l 的解析式是y ,60NOM ∴∠=︒,30∠=︒ONM .点M 的坐标是(1,0),//NM y 轴,点N 在直线y =上,NM ∴1OM = 22ON OM ∴==.又1NM l ⊥,即190ONM ∠=︒11244OM ON OM ∴===.同理,22144OM OM OM ==,23324444OM OM OM OM ==⨯=,⋯∴44n n n OM OM ==,∴点n M 的坐标是(4n ,0).故答案是:(4n ,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涉及到如何根据一次的解析式和点的坐标求线段的长度,以及如何根据线段的长度求出点的坐标,熟悉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3、一 【解析】 【分析】由题意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判断k 的正负和经过定点(0,-1),从而可以得到该函数不经过哪个象限. 【详解】解:∵在一次函数y =ax -1中,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a <0,该函数经过点(0,-1), ∴该函数经过第二、三、四象限,∴该函数不经过第一象限, 故答案为:一.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4、302k <<##0 1.5k <<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得k >0,2k -3<0,求解即可. 【详解】∵一次函数23y kx k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k >0,2k -3<0, ∴k 的取值范围是302k <<,故答案为:302k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分布与k ,b 的关系,根据图像分布,列出不等式,准确求解即可. 5、53(,)44- 【解析】 【分析】作点C 关于AB 的对称点F ,关于AO 的对称点G ,连接DF ,EG ,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DF =DC ,EC =EG ,故当点F ,D ,E ,G 在同一直线上时,△CDE 的周长=CD +DE +CE =DF +DE +EG =FG ,此时△DEC周长最小,然后求出F 、G 的坐标从而求出直线FG 的解析式,再求出直线AB 和直线FG 的交点坐标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作点C关于AB的对称点F,关于AO的对称点G,连接FG分别交AB、OA于点D、E,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CD=DF,CE=GE,BF=BC,∠FBD=∠CBD,∴△CDE的周长=CD+CE+DE=FD+DE+EG,∴要使三角形CDE的周长最小,即FD+DE+EG最小,∴当F、D、E、G四点共线时,FD+DE+EG最小,∵直线y=x+2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B(-2,0),∴OA=OB,∴∠ABC=∠ABD=45°,∴∠FBC=90°,∵点C是OB的中点,∴C(1-,0),∴G点坐标为(1,0),1==,BF BC∴F点坐标为(-2,1),设直线GF的解析式为y kx b=+,∴21k bk b+=⎧⎨-+=⎩,∴1313kb⎧=-⎪⎪⎨⎪=⎪⎩,∴直线GF的解析式为1133y x=-+,联立11332y xy x⎧=-+⎪⎨⎪=+⎩,解得5434xy⎧=-⎪⎪⎨⎪=⎪⎩,∴D点坐标为(54-,34)故答案为:(54-,3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对称性在找到△CDE 周长的最小时点D、点E位置,凡是涉及最短距离的问题,一般要考虑线段的性质定理,多数情况要作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三、解答题1、(1){S=−1S=4;(2)(0,−12√3)【解析】【分析】(1)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S的坐标,根据点S、S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S、S的值;(2)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S 的坐标,设点S 的坐标为(0,S )(S <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S △SSS =√3S △SSS ,即可得出关于S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S 的值,进而可得出点S 的坐标. 【详解】解:(1)当S =1时,S =3S =3, ∴点S 的坐标为(1,3).将S (−2,6)、S (1,3)代入S =SS +S , 得:{−2S +S =6S +S =3,解得:{S =−1S =4.(2)当S =0时,有−S +4=0, 解得:S =4, ∴点S 的坐标为(4,0).设点S 的坐标为(0,S )(S <0),∵S △SSS =√3S △SSS ,即−12S =√3×12×4×3, 解得:S =−12√3, ∴点S 的坐标为(0,−12√3).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S 、S 的值;(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S △SSS =√3S △SSS ,列出关于S 的一元一次方程. 2、(1)见解析;(2)见解析;(3)m =4√5,n =2√5 【解析】 【分析】(1)令x=0,求得y=m,令y=0,求得x=﹣m,得到OA=OB=m,同理得到OC=OD=n,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BCO,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BAD=∠BCD,设∠BAD =∠DCB=S,则∠EBO=2∠BAD=2S,求出∠ECB=∠EBC,于是得到结论;(3)由(1)知OA=OB=m,OC=OD=n,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证明:在y=x+m中,令x=0,则y=m,令y=0,则x=﹣m,∴A(﹣m,0),B(0,m),∴OA=OB=m,在y=﹣x+n中,令x=0,则y=n,令y=0,则x=n,∴C(n,0),D(0,n),∴OC=OD=n,在△AOD与△BOC中,{SS=SS∠SSS=∠SSS=90°SS=SS,∴△AOD≌△BOC(SAS);(2)证明:由(1)知,OA=OB,OC=OD,∠AOB=∠COD=90°,∴∠OAB=∠OBA=∠ODC=∠CDO=45°,∵△AOD≌△BOC,∴∠ADB=∠BCO,∵∠ADO=∠ABO+∠BAD=45°+∠BAD,∠BCO=∠DCO+∠BCD,∴∠BAD=∠BCD,设∠BAD=∠DCB=S,则∠EBO=2∠BAD=2S,∴∠DBC=45°﹣S,∵∠ECB=∠DCO+∠BCD=45°+S,∠EBC=∠EBO+∠CBO=2α+45°﹣S=45°+S,∴∠ECB=∠EBC,∴BE=EC;(3)解:由(1)知OA=OB=m,OC=OD=n,∵∠AOD=∠BOE=90°,∴AO2+OD2=AD2,OB2+OE2=BE2,∵AD=10,BE=CE=5√5,∴m2+n2=102,m2+(5√5﹣n)2=(5√5)2,∴m=4√5,n=2√5.【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得△AOD≌△BOC是解题的关键.3、(1)小华的速度快;(2)出发后1h两人相遇;(3)A地距学校200m,B地距学校500m4【解析】【分析】(1)观察纵坐标,可得路程,观察横坐标,可得时间,根据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得速度;(2)观察横坐标,可得答案;(3)观察纵坐标,可得答案.【详解】解:(1)由纵坐标看出,小红步行了700-500= 200(m),小华行驶了700-200=500(m),由横坐标看出都用了15min ,小红的速度是200÷15=403(m/min),小华的速度是500÷15=1003(m/min), 1003>403,小华的速度快. (2)由横坐标看出,出发后14h 两人相遇.(3)由纵坐标看出A 地距学校700-500=200(m),B 地距学校700-200=500(m).【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观察函数图象的横坐标、纵坐标得出相关信息是解题关键.4、(1)S 1=30S +100,S 2=25S +150;(2)当采摘量等于10千克时,在甲、乙两采摘园所需费用相同;当采摘量超过10千克时,选择乙采摘园;当采摘量超过6千克且少于10千克时,选择甲采摘园【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关系式,化简即可得到结论;(2)分别令S 1=S 2,S 1>S 2,S 1<S 2求出对应x 的值或取值范围,从而得出结论.【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S 1=100+50S ×0.6=30S +100, S 2=50×6+(S −6)×50×0.5=25S +150,即S 1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是S 1=30S +100, S 2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是S 2=25S +150;(2)当S1=S2时,即:30S+100=25S+150,解得S=10,即当采摘量等于10千克时,在甲、乙两采摘园所需费用相同;当S1>S2时,即:30S+100>25S+150,解得S>10,即当采摘量超过10千克时,选择乙采摘园;当S1<S2时,即:30S+100<25S+150,解得S<10,即当采摘量超过6千克且少于10千克时,选择甲采摘园;由上可得,当采摘量等于10千克时,在甲、乙两采摘园所需费用相同;当采摘量超过10千克时,选择乙采摘园;当采摘量超过6千克且少于10千克时,选择甲采摘园.【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5、(1)2x(0<x<2);(2)1;(3)y=6√3S(0<x≤1).y=12√3−6√3S(1<x<2).【解析】【分析】(1)根据点P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即可得出AP=2x(0<x<2);(2)根据△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4cm,得出∠ACB=∠A=60°,根据PQ⊥AB,当Q与C重合AC=2,即2x=2解方程时,△ACP为直角三角形,∠ACP=30°,根据30°直角三角形性质得出AP=12即可;(3)分两种情况,点Q在AC上,点Q在BC上,点Q在AC上,当0<x≤1时,在Rt△APQ中,PQ= 2√3S,根据△PQD为等边三角形,y=6√3S(0<x≤1);点Q在BC上,当1<x≤2时,BP=4﹣2x,先求出BQ=2BP=2(4﹣2x)=8﹣4x,在Rt△BPQ中,PQ=4√3−2√3S,根据△PQD为等边三角形,y=12√3−6√3S(1<x<2).【详解】解:(1)∵动点P从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向点B匀速运动,点P的运动时间是x(s)(0<x <2),∴AP=2x(0<x<2),故答案为2x(0<x<2);(2)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4cm,∴∠ACB=∠A=60°,∵PQ⊥AB,当Q与C重合时,△ACP为直角三角形,∠ACP=30°,AC=2,∴AP=12即2x=2,解得x=1,故答案为1;(3)分两种情况,点Q在AC上,点Q在BC上,当点Q在AC上, 0<x≤1时,在Rt△APQ中,PQ=√SS2−SS2=√(2SS)2−SS2=√16S2−4S2=2√3S,∵△PQD为等边三角形,∴y=3PQ=6√3S.即y=6√3S(0<x≤1).当点Q在BC上,1<x≤2时,BP=4﹣2x,∴BQ=2BP=2(4﹣2x)=8﹣4x,在Rt△BPQ中,PQ=√SS2−SS2=√(8−4S)2−(4−2S)2=4√3−2√3S,∵△PQD为等边三角形,∴y=3PQ=3(4√3−2√3S)=12√3−6√3S,即y=12√3−6√3S(1<x<2).【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等边三角形性质,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勾股定理,掌握动点问题解题方法,等边三角形性质,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专项攻克练习题(名师精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专项攻克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x的取值范围是()A.5x≥B.5x<-C.5x≥-x>-D.52、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A.a B.﹣a C.2b D.2b﹣a3、实数a,b||+的结果为()a bA.2a-b B.-3b C.b-2a D.3b4、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 B C D5、若01x <<,则2x ,x 1x ,这四个数中( )A .1x 最大,2x 最小 B .x 最大,1x 最小C .2xD .x 最大,2x 最小6、下列各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4=CD8、实数a ,b a b -=( )A .2a -bB .bC .-bD .2a +b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B 2=C D .)112=10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2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3、计算:2(-=______.4___________.5.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阅读材料】小明在学习二次根式后,发现一些含根号的式子可以写成另一个式子的平方,如3+2√2=(1+√2)2.善于思考的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索:若设a+b√2=(m+n√2)2=m2+2n2+2mn√2(其中a、b、m、n均为整数),则有a=m2+2n2,b=2mn.这样小明就找到了一种把类似a+b√2的式子化为平方式的方法.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问题解决】(1)若a+b√5=(m+n√5)2,当a、b、m、n均为整数时,则a=,b=.(均用含m、n的式子表示)(2)若x+4√3=(m+n√3)2,且x、m、n均为正整数,分别求出x、m、n的值.【拓展延伸】(3)化简√5+2√6=.2、计算:√18−(π+2021)0+(12)−1.3、计算:(1)(√5+√3)(√5−√3)+2;(2)√24×√13−3√2÷√63.4、计算:−√3×(√6+3√3).5、计算:(1)√27+(−13)2−|2−√3|;(2)√2−√3+|√2−√3|−√−83+(3.14﹣π)0; (3)解方程组{2π−π=1−3π+2π=3; (4)解不等式组{5π−3<π+3π+12≤2π−1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50x +≥,解得,5x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2、A【解析】【分析】根据数轴可知0b a <<,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即可.【详解】解:由数轴可知:0b a <<,∴0a b ->,∴原式=()a b b a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绝对值的化简,解题的关键使根据数轴得出0b a <<,属于基础题型.3、B【解析】【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判断出可知b <a <0,且|b |>|a|,所以a -2b >0,a +b <0,再把二次根式化简即可.【详解】解:根据数轴可知b <a <0,且|b |>|a |,所以a -2b >0,a +b <0,||a b +a b +(a +b )=a -2b -a -b=-3b .故选:B .a ≥0=a ;当a <0a ,解题关键是先判断所求的代数式的正负性.4、B【解析】【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解:ABCD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5、A【解析】【分析】由01x <<,可知10x -<,01<<,先利用作差法求得()210x x x x -=->即2x x >,同理求得x <再由01x <<,01<<,得到01<<10x =<,由此即可得到答案.解:∵01x <<,∴10x -<,01<,∴()210x x x x -=->10<,∴2x x >,)10x =<,∴x <∵01x <<,01<<,∴01<<,10x =<,∴21x x x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比较大小,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利用作差法进行求解.6、D【解析】【分析】最简二次根式满足: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据此依次分析即可.【详解】解:A 、被开方数含有分母,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B、被开方数含有分母,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C、被开方数含有开方开得尽的因数,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D、是最简二次根式,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最简二次根式.7、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运算法则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2,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运算法则进行准确计算.8、C【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数轴上a 、b 的位置,判断出a b -、a 的符号,然后再进行化简.【详解】解:由图知:0a b <<;0a b -<,0a <;()()a b a a b a a b b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绝对值,二次根式的性质的应用,能正确去绝对值符号及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9、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法则依次计算即可判断.【详解】解:A 2=BCD 、)21112=-=,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0、C【解析】【分析】首先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判断0a<,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即可.【详解】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34x≤<【分析】3040xx-≥⎧⎨-⎩>,再解不等式组可得答案. 【详解】解:=3040xx-≥⎧∴⎨-⎩>解30x-≥可得3,x≥解40x->可得4,x<34,x∴≤<∴ x的取值范围是3 4.≤<x故答案为:34x≤<【点睛】)a b≥>”是解题的关键.0,02、2x≥【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直接进行求解.【详解】∴20x-≥,∴2x≥;故答案为2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3、12【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222((2)4312-=-⨯=⨯=,故答案为:12.【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4、2.828【分析】=【详解】=≈⨯=.2 1.414 2.828故答案为:2.82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分析】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详解】=故填【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属于基础题,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及同类二次根式的合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m 2+5n 2,2mn ;(2)当m =1,n =2时,x=13;当m =2,n =1时,x =7;(3)√2+√3.【解析】【分析】(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可得到用m 、n 表示出a 、b ;(2)利用(1)中结论得到4=2mn ,利用x 、m 、n 均为正整数得到{π=1π=2 或{π=2π=1,然后利用x =m 2+3n 2计算对应x 的值;(3)设√5+2√6=m +n √6,两边平方5+2√6=(π+π√6)2,可得{π2+6π2=5ππ=1消去n 得π4−5π2+6=0,可求m =√2或m=√3即可. 【详解】解:(1)设a +b √5=(m +n √5)2=m 2+5n 2+2mn √5(其中a 、b 、m 、n 均为整数), 则有a =m 2+5n 2,b =2mn ;故答案为m 2+5n 2,2mn ;(2)∵π+4√3=(π+π√3)2=π2+3π2+2ππ√3∴4=2mn ,∴mn =2,∵x 、m 、n 均为正整数,∴{π=1π=2 或{π=2π=1, 当m =1,n =2时,x =m 2+3n 2=1+3×4=13;当m =2,n =1时,x =m 2+3n 2=4+3×1=7;即x 的值为为13或7;(3)设√5+2√6=m +n √6,∴5+2√6=(π+π√6)2,∴{π2+6π2=52ππ=2, ∴π=1π,π2+6(1π)2=5,∴π4−5π2+6=0,∴(m 2-2)(m 2-3)=0,∴m =√2,m =√3,∴π=√22,π=√33. ∴{π=√2π=√3 或{π=√3π=√2∴√5+2√6=√2+√22√6=√2+√3,√5+2√6=√3+√33×√6=√3+√2. 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一元高次方程,二元方程组,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3√2+1【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化简、零指数幂的计算和负指数幂的计算得出结果.【详解】原式=3√2−1+2=3√2+1.【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类运算法则.3、(1)4;(2)2√2−3√3【解析】【分析】(1)先计算乘法,然后计算加法,即可得到答案;(2)先计算乘法和除法,然后计算减法,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原式=5-3+2=4;(2)原式=√24×13−3√2×√62=√8−3√3=2√2−3√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平方差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正确的进行计算.4、−3√2−9【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3×√6+(−√3)×3√3=−√3×6−3√3×3=−3√2−9.【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解题关键.5、(1)4√3−189;(2)3−2√2;(3){π=5π=9;(4)1≤π<32 【解析】【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有理数的乘方,绝对值的计算法则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分母有理数,立方根,绝对值,零指数幂的计算法则求解即可;(3)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即可;(4)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详解】解:(1)√27+(−13)2−|2−√3| =3√3+19−(2−√3) =3√3+19−2+√3 =4√3−189;(2)√2−√3+|√2−√3|−√−83+(3.14−π)0 √2+√3(√2−√3)(√2+√3)+√3−√2+2+1=√2+√32−3+√3−√2+3=−√2−√3+√3−√2+3=3−2√2;(3){2π−π=1①−3π+2π=3②把①×2得:4π−2π=2③,用③+②得π=5,把π=5代入①得10−π=1,解得π=9,∴方程组的解为:{π=5π=9; (4){5π−3<π+3①π+12≤2π−1② 解不等式①得:π<32,解不等式②得:π≥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π<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实数的运算,分母有理化等等,熟知相关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数中,既是有理数也是无理数的是( )A. 0B. 3/2C. √2D. 52. 已知函数f(x)=x²3x+2,那么f(1)= ( )A. 0B. 2C. 3D. 23. 在三角形ABC中,AB=AC,那么角B等于角C的( )A. 1/2B. 1C. 2D. 无法确定4. 下列哪个数是最大的( )A. √3B. √2C. √5D. √45. 已知函数f(x)=2x+3,那么f(2)= ( )A. 1B. 1C. 2D. 2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0是整数,也是有理数。
( )2. 任何一个正整数都能被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
( )3. 两条平行线的斜率相等。
( )4. 任何两个奇数之和都是偶数。
( )5. √3是整数。
(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2³=_______2. 已知函数f(x)=3x2,那么f(2)=_______3. 在三角形ABC中,AB=AC,那么角B等于_______4. 1/2的倒数是_______5. 2的平方根是_______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有理数的定义。
2. 请简述平行线的性质。
3. 请简述一次函数的性质。
4. 请简述勾股定理。
5. 请简述概率的定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已知函数f(x)=x²2x+1,求f(3)的值。
2. 在三角形ABC中,AB=3,AC=4,BC=5,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3. 一个袋子里有3个红球,2个绿球,求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
4. 解方程:2x+3=7。
5. 已知函数f(x)=2x+1,求f(3)的值。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已知函数f(x)=x²4x+3,求f(x)的最小值。
2. 在三角形ABC中,AB=AC,BC=6,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专项训练2(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专项训练2(含答案)专训1.矩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名师点金: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同时还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它的性质可归结为三个方面:(1)从边看: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2)从角看: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3)从对角线看: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可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判定它有三个角为直角;二是先判定它为平行四边形,再判定它有一个角为直角或两条对角线相等.利用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求线段的长(转化思想)1.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的四个角向内折起,点A,点B落在点M处,点C,点D落在点N处,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若EH=3 cm,EF=4 cm,求AD的长.(第1题)利用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判断线段的数量关系2.如图,在△ABC中,∠A=90°,D是AC上的一点,BD=DC,P是BC 上的任意一点,PE⊥BD,PF⊥AC,E,F为垂足.试判断线段PE,PF,A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第2题)利用矩形的性质与判定证明角相等3.如图,在▱ABCD中,过点D作DE⊥AB于点E,点F在边CD上,DF=BE,连接AF,BF.(1)求证:四边形BFDE是矩形;(2)若CF=3,BF=4,DF=5,求证:AF平分∠DAB.(第3题)利用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求面积4.如图,已知点E是▱ABCD中BC边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DC的延长线于点F.(1)连接AC,BF,若∠AEC=2∠ABC,求证:四边形ABFC为矩形;(2)在(1)的条件下,若△AFD是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4,求四边形ABFC 的面积.(第4题)专训2.菱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名师点金:菱形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同时又具有一些特性,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从边看:对边平行,四边相等;(2)从角看:对角相等,邻角互补;(3)从对角线看: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可先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判定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也可直接判定四边相等.利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求菱形的高1.如图,在Rt△ABC中,∠ACB=90°,D为AB的中点,且AE∥CD,CE∥AB.(1)求证:四边形ADCE是菱形;(2)若∠B=60°,BC=6,求菱形ADCE的高.(计算结果保留根号)(第1题)利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求菱形对角线长2.如图,在矩形AFCG中,BD垂直平分对角线AC,交CG于D,交AF 于B,交AC于O.连接AD,BC.(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若E为AB的中点,DE⊥AB,求∠BDC的度数;(3)在(2)的条件下,若AB=1,求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长.(第2题)利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周长问题3.如图,在Rt△ABC中,∠ACB=90°,D,E分别为AB,AC边的中点,连接DE,将△ADE绕点E旋转180°,得到△CFE,连接AF.(1)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2)若BC=8,AC=6,求四边形ABCF的周长.(第3题)利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面积问题4.如图,在Rt△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EF≌△DEB;(2)证明四边形ADCF是菱形;(3)若AC=4,AB=5,求菱形ADCF的面积.(第4题)专训3.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名师点金: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它具有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只需保证它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即可.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线段和差倍分问题1.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绕点A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1)如图①,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易证:BM+DN=MN.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如图②,请问图①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当∠MAN绕点A旋转到如图③的位置时,线段BM,DN和MN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第1题)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证明线段位置关系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在OD,OC上,且DE=CF,连接DF,AE,AE的延长线交DF于点M.求证:AM⊥DF.(第2题)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3.如图,P,Q,R,S四个小球分别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A,B,C,D同时出发,以同样的速度分别沿AB,BC,CD,DA的方向滚动,其终点分别是B,C,D,A.(1)不管滚动多长时间,求证:连接四个小球所得的四边形PQRS总是正方形.(2)四边形PQRS在什么时候面积最大?(3)四边形PQRS在什么时候面积为原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并说明理由.(第3题)专训4.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名师点金: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区别主要从边﹨角及对角线三个方面进行区分;而判定主要从建立在其他特殊四边形的基础上再附加什么条件方面进行判定.矩形的综合性问题a.矩形性质的应用1.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到点B′的位置,AB′与CD交于点E.(1)试找出一个与△AED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证明;(2)若AB=8,DE=3,P为线段AC上的任意一点,PG⊥AE于点G,PH⊥EC 于点H,试求PG+PH的值.(第1题)b.矩形判定的应用2.如图,点O是菱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连接OE.求证:(1)四边形OCED是矩形;(2)OE=BC.(第2题)c.矩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3.如图①,在△ABC中,AB=AC,点P是BC上任意一点(不与B,C重合),PE⊥AB,PF⊥AC,BD⊥AC.垂足分别为E,F,D.(1)求证:BD=PE+PF.(2)当点P在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②,BD,PE,PF之间的上述关系还成立吗?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第3题)菱形的综合性问题a.菱形性质的应用4.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F是BC上任意一点,连接AF交对角线BD于点E,连接EC.(1)求证:AE=EC.(2)当∠ABC=60°,∠CEF=60°时,点F在线段BC上的什么位置?并说明理由.(第4题)b.菱形判定的应用5.如图,在Rt△ABC中,∠B=90°,BC=53,∠C=3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 s(t>0).过点D作DF⊥BC 于点F,连接DE,EF.(1)求证:AE=DF.(2)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第5题)c.菱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6.(1)如图①,纸片▱ABCD中,AD=5,S▱ABCD=15.过点A作AE⊥BC,垂足为E,沿AE剪下△ABE,将它平移至△DCE′的位置,拼成四边形AEE′D,则四边形AEE′D的形状为()A.平行四边形B.菱形C.矩形D.正方形(2)如图②,在(1)中的四边形纸片AEE′D中,在EE′上取一点F,使EF=4,剪下△AEF,将它平移至△DE′F′的位置,拼成四边形AFF′D.①求证:四边形AFF′D是菱形;②求四边形AFF′D的两条对角线的长.(第6题)正方形的综合性问题a.正方形性质的应用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G是BC上任意一点,连接AG,DE⊥AG 于E,BF∥DE交AG于点F,探究线段AF,BF,EF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第7题)b.正方形判定的应用8.两个长为2 cm,宽为1 cm的矩形摆放在直线l上(如图①),CE=2 cm,将矩形ABCD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α角,将矩形EFGH绕着点E逆时针旋转相同的角度.(1)当旋转到顶点D,H重合时(如图②),连接AE,CG,求证:△AED≌△GCD;(2)当α=45°时(如图③),求证:四边形MHND为正方形.(第8题)答案专训11.解:由折叠的性质知∠HEM=∠AEH,∠BEF=∠FEM,∴∠HEF=∠HEM+∠FEM=12×180°=90°.同理可得∠EHG=∠HGF=∠EFG=90°,∴四边形EFGH为矩形.∴HG∥EF,HG=EF.∴∠GHN=∠EFM.又∵∠HNG=∠FME=90°,∴△HNG≌△FME.∴HN=MF.又∵HN=HD,∴HD=MF.∴AD =AH+HD=HM+MF=HF.∵HF=EH2+EF2=32+42=5(cm),∴AD=5 cm.点拨:此题利用折叠提供的角相等,可证明四边形EFGH为矩形,然后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HN=MF,进而证明HD=MF,从而将AD转化为直角三角形EFH的斜边HF,进而得解,体现了转化思想.(第2题)2.解:PE+PF=AB.理由:过点P作PG⊥AB于G,交BD于O,如图所示.∵PG ⊥AB ,PF ⊥AC ,∠A =90°,∴∠A =∠AGP =∠PFA =90°.∴四边形AGPF 是矩形.∴AG =PF ,PG ∥AC.∴∠C =∠GPB.又∵BD =DC ,∴∠C =∠DBP.∴∠GPB =∠DBP.∴OB =OP.∵PG ⊥AB ,PE ⊥BD ,∴∠BGO =∠PEO =90°. 在△BGO 和△PEO 中,⎩⎨⎧∠BGO =∠PEO ,∠GOB =∠EOP ,OB =OP ,∴△BGO ≌△PEO.∴BG =PE. ∵AB =BG +AG =PE +PF.3.证明:(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BE ∥DF.又∵BE =DF , ∴四边形BFDE 是平行四边形. ∵DE ⊥AB , ∴∠DEB =90°.∴四边形BFDE 是矩形.(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 ∥DC ,AD =BC. ∴∠DFA =∠FAB.由(1)易得△BCF 为直角三角形, 在Rt △BCF 中,由勾股定理,得 BC =CF2+BF2=32+42=5, ∴AD =BC =DF =5. ∴∠DAF =∠DFA. ∴∠DAF =∠FAB , 即AF 平分∠DAB.4.(1)证明:∵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B ∥DC.∴∠ABE =∠ECF. 又∵点E 为BC 的中点,∴BE =CE. 在△ABE 和△FCE 中,∵⎩⎨⎧∠ABE =∠FCE ,BE =CE ,∠AEB =∠FEC ,∴△ABE ≌△FCE.∴AB =CF.又AB∥CF,∴四边形ABFC为平行四边形.∴AE=EF.∵∠AEC为△ABE 的外角,∴∠AEC=∠ABC+∠EAB.又∵∠AEC=2∠ABC,∴∠ABC=∠EAB.∴AE=BE.∴AE+EF=BE+EC,即AF=BC.∴四边形ABFC为矩形.(2)解:∵四边形ABFC是矩形,∴AC⊥DF.又∵△AFD是等边三角形,∴CF=CD=DF2=2.∴AC=42-22=2 3.∴S四边形ABFC=23×2=4 3.专训21.(1)证明:∵AE∥CD,CE∥AB,∴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又∵∠ACB =90°,D是AB的中点,∴CD=BD=AD,∴平行四边形ADCE是菱形.(2)解:如图,过点D作DF⊥CE,垂足为点F,则DF即为菱形ADCE的高,∵∠B=60°,CD=BD,∴△BCD是等边三角形,∴∠BCD=60°.∵CE∥AB,∴∠BCE=180°-∠B=120°,∴∠DCE=60°,又∵CD=BC=6,∴在Rt△CDF中,易求得DF=33,即菱形ADCE的高为3 3.(第1题)2.(1)证明:∵BD垂直平分AC,∴OA=OC,AD=CD,AB=BC.∵四边形AFCG是矩形,∴CG∥AF.∴∠CDO=∠ABO,∠DCO=∠BAO.∴△COD≌△AOB(AAS).∴CD=AB.∴AB=BC=CD=DA.∴四边形ABCD是菱形.(2)解:∵E为AB的中点,DE⊥AB,∴DE垂直平分AB.∴AD=DB.又∵AD=AB,∴△ADB为等边三角形,∴∠DBA =60°.∵CD ∥AB ,∴∠BDC =∠DBA =60°.(3)解:由菱形性质知,∠OAB =12∠BAD =30°.在Rt △OAB 中,AB =1,∴OB =12,∴OA =32.∴BD =1,AC = 3.3.(1)证明:∵将△ADE 绕点E 旋转180°得到△CFE ,∴AE =CE ,DE =FE.∴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D ,E 分别为AB ,AC 边的中点,∴DE 是△ABC 的中位线.∴DE ∥BC.∵∠ACB =90°,∴∠AED =90°.∴DF ⊥AC.∴四边形ADCF 是菱形.(2)解:在Rt △ABC 中,BC =8,AC =6,∴AB =10.∵点D 是AB 边的中点,∴AD =5.∵四边形ADCF 是菱形,∴AF =FC =AD =5.∴四边形ABCF 的周长为8+10+5+5=28.4.(1)证明:∵E 是AD 中点,∴AE =DE. ∵AF ∥BC ,∴∠FAE =∠BDE ,又∵∠AEF =∠DEB ,∴△AEF ≌△DEB(ASA ).(2)证明:由(1)知,△AEF ≌△DEB ,则AF =DB ,∵D 是BC 的中点,∴DB =DC ,∴AF =CD ,又∵AF ∥BC ,∴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BAC =90°,D 是BC 的中点,∴AD =DC =12BC ,∴四边形ADCF 是菱形.(3)解:设菱形ADCF 的DC 边上的高为h ,则Rt △ABC 斜边BC 上的高也为h ,∵BC =52+42=41,∴DC =12BC =412,h =4×541=2041,∴菱形ADCF的面积为:DC·h =412×2041=10.专训31.解:(1)仍有BM +DN =MN 成立.证明如下: 如图(1),过点A 作AE ⊥AN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易证△ABE ≌△ADN ,∴DN =BE ,AE =AN. 又∵∠MAN =45°,∴∠EAM =∠NAM =45°,AM =AM ,∴△EAM ≌△NAM.∴ME =MN.∵ME =BE +BM =DN +BM ,∴BM +DN =MN .(2)DN -BM =MN.证明如下: 如图(2),在DN 上截取DE =BM ,连接AE.∵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M =∠D =90°,AB =AD. 又∵BM =DE ,∴△ABM ≌△ADE.∴AM =AE ,∠BAM =∠DAE.∵∠DAB =90°,∴∠MAE =90°. ∵∠MAN =45°,∴∠EAN =45°=∠MAN.又∵AM =AE ,AN =AN , ∴△AMN ≌△AEN.∴MN =EN. ∴DN =DE +EN =BM +MN. ∴DN -BM =MN.(1)(2)(第1题)2.证明:∵AC ,BD 是正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OA =OD =OC =OB.∵DE =CF ,∴OE =OF.在Rt △AOE 与Rt △DOF 中,⎩⎨⎧OA =OD ,∠AOE =∠DOF =90°,OE =OF ,∴Rt △AOE ≌Rt △DOF.∴∠OAE =∠ODF.∵∠DOF =90°,∴∠DFO +∠FDO =90°.∴∠DFO +∠FAE =90°.∴∠AMF =90°,即AM ⊥DF.3.(1)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 =∠B =∠C =∠D =90°,AB =BC =CD =DA.又∵不管滚动多长时间,AP =BQ =CR =DS ,∴SA =PB =QC =RD.∴△ASP ≌△BPQ ≌△CQR ≌△DRS.∴PS =QP =RQ =SR ,∠ASP =∠BPQ.∴不管滚动多长时间,四边形PQRS 是菱形.又∵∠APS +∠ASP =90°,∴∠APS +∠BPQ =90°.∴∠QPS =180°-(∠APS +∠BPQ)=180°-90°=90°.∴不管滚动多长时间,四边形PQRS 总是正方形.(2)解:当P ,Q ,R ,S 在出发时或在到达终点时面积最大,此时的面积就等于原正方形ABCD 的面积.(3)解:当P ,Q ,R ,S 四点运动到正方形四边中点时,四边形PQRS 的面积是原正方形ABCD 面积的一半.理由:设原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当PS 2=12a 2时,在Rt △APS 中,AS =a -SD =a -AP. 由勾股定理,得AS 2+AP 2=PS 2,即(a -AP)2+AP 2=12a 2, 解得AP =12a.同理可得BQ =CR =SD =12a.∴当P ,Q ,R ,S 四点运动到正方形ABCD 各边中点时,四边形PQRS 的面积为原正方形面积的一半.专训41.解:(1)△AED ≌△CEB′.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BC =DA ,∠B =∠D. 由折叠的性质,知BC =B′C ,∠B =∠B′, ∴B′C =DA ,∠B′=∠D. 在△AED 和△CEB′中,⎩⎨⎧∠DEA =∠B′EC ,∠D =∠B′,DA =B′C ,∴△AED ≌△CEB′.(第1题)(2)如图,延长HP 交AB 于点M ,则PM ⊥AB. ∵∠1=∠2,PG ⊥AB′,∴PM =PG. ∵CD ∥AB ,∴∠2=∠3,∴∠1=∠3,∴AE=CE=8-3=5.在Rt△ADE中,DE=3,AE=5,∴AD=52-32=4.∵PH+PM=AD,∴PG+PH=AD=4.2.证明:(1)∵DE∥AC,CE∥BD,∴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DOC=90°.∴四边形OCED是矩形.(2)∵四边形ABCD是菱形,∴BC=CD.∵四边形OCED是矩形,∴OE=CD,∴OE=BC.(第3题)3.(1)证明:如图,过点B作BH⊥FP交FP的延长线于点H.∵BD⊥AC,PF⊥AC,BH⊥PF,∴四边形BDFH是矩形.∴BD=HF.∵AB=AC,∴∠ABC =∠C.∵PE⊥AB,PF⊥AC,∴∠PEB=∠PFC=90°.∴∠EPB=∠FPC.又∵∠HPB=∠FPC,∴∠EPB=∠HPB.∵PE⊥AB,PH⊥BH,∴∠PEB=∠PHB =90°.又∵PB=PB,∴△PEB≌△PHB.∴PE=PH,∴BD=HF=PF+PH=PF+PE.即BD=PE+PF.(2)解:不成立,此时PE=BD+PF.理由:过点B作BH⊥PF交PF的延长线于点H.与(1)同理可得PE=PH,BD =HF.∴PE=FH+FP=BD+PF.(第4题)4.(1)证明:连接AC,如图.∵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BD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AE =EC.(2)解:点F 是线段BC 的中点. 理由:∵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B =CB. 又∵∠ABC =60°, ∴△ABC 是等边三角形, ∴∠BAC =60°. ∵AE =EC , ∴∠EAC =∠ACE. ∵∠CEF =60°, ∴∠EAC =30°, ∴∠EAC =∠EAB.∴AF 是△ABC 的角平分线. ∴BF =CF.∴点F 是线段BC 的中点.5.(1)证明:在△DFC 中,∠DFC =90°,∠C =30°,DC =2t , ∴DF =t ,又∵AE =t ,∴AE =DF.(2)解:能.理由如下:∵AB ⊥BC ,DF ⊥BC ,∴AE ∥DF. 又∵AE =DF ,∴四边形AEFD 为平行四边形.在Rt △ABC 中,设AB =x ,则由∠C =30°,得AC =2x ,由勾股定理,得AB 2+BC 2=AC 2,即x 2+(53)2=4x 2,解得x =5(负根舍去), ∴AB =5. ∴AC =2AB =10. ∴AD =AC -DC =10-2t.由已知得点D 从点C 运动到点A 的时间为10÷2=5(s ),点E 从点A 运动到点B 的时间为5÷1=5(s ).若使▱AEFD 为菱形,则需AE =AD ,即t =10-2t ,解得t =103.符合题意. 故当t =103 s 时,四边形AEFD 为菱形.(3)解:①当∠EDF =90°时,四边形EBFD 为矩形. 在Rt △AED 中,∠ADE =∠C =30°,∴AD =2AE ,即10-2t =2t ,解得t =52.符合题意. ②当∠DEF =90°时,由(2)知EF∥AD,∴∠ADE=∠DEF=90°.∵∠A=90°-∠C=60°,∴∠AED=30°.∴AE=2AD,即t=2(10-2t),解得t=4.符合题意.③当∠EFD=90°时,△DEF不存在.综上所述,当t=52s或4 s时,△DEF为直角三角形.6.(1)C(2)①证明:∵AF綊DF′,∴四边形AFF′D是平行四边形.∵S▱ABCD=AD·AE=15,AD=5,∴AE=3.∵AE=3,EF=4,∠E=90°,∴AF=AE2+EF2=32+42=5.∵AD=5,∴AD=AF,∴四边形AFF′D是菱形.②解:如图,连接AF′,DF,在Rt△AEF′中,AE=3,EF′=EF+FF′=4+5=9,∴由勾股定理可得AF′=310.在Rt△DFE′中,FE′=EE′-EF=5-4=1,DE′=AE=3,∴由勾股定理得DF=10,∴四边形AFF′D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310和10.(第6题)7.解:线段AF,BF,EF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F=BF+EF,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DAB=∠ABC=90°.∴∠DAE+∠BAF=90°.∵DE⊥AG于E,BF∥DE交AG于F,∴∠AFB=∠DEF=∠AED=90°,∴∠ADE+∠DAE=90°,∴∠ADE =∠BAF. 在△ABF 和△DAE 中,⎩⎨⎧∠BAF =∠ADE ,∠AFB =∠DEA ,AB =DA ,∴△ABF ≌△DAE. ∴BF =AE.∵AF =AE +EF ,∴AF =BF +EF. 8.证明:(1)∵CD =CE =DE =2 cm , ∴∠CDE =60°.又∵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EHGF 是矩形, ∴∠ADC =∠GDE =90°,∴∠ADE =∠GDC =150°.在△AED 和△GCD 中,⎩⎨⎧AD =GD ,∠ADE =∠GDC ,DE =DC ,∴△AED ≌△GCD. (2)∵α=45°,∴∠NCE =∠NEC =45°, ∴∠CNE =90°,CN =NE , ∴∠HND =90°.∴∠H =∠D =∠HND =90°, ∴四边形MHND 是矩形.又∵CD =HE ,CN =NE ,∴HN =ND. ∴四边形MHND 是正方形.。
(完整版)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1第十六章、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第一课时)一、课前小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整式.2、23表示_______÷______的商,那么(2a+b )÷(m+n )可以表示为________. 3、甲种水果每千克价格a 元,乙种水果每千克价格b 元,取甲种水果m 千克,乙种水果n 千克,混合后,平均每千克价格是_________.二、基础训练:1、分式24x x -,当x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当x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当x_______时,分式15x -+的值为正;当x______时,分式241x -+的值为负. 2、有理式①2x ,②5x y +,③12a -,④1x π-中,是分式的有(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23、使分式||1x x -无意义,x 的取值是( ) A .0 B .1 C .-1 D .±1三、综合训练:1、当x______时,分式2134x x +-无意义. 2、当x_______时,分式2212x x x -+-的值为零. 3、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1) (2)2323x x +-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第二课时)一、课前小测:23+x31.如果分式x211-的值为负数,则的x 取值范围是( ) A.21≤x B.21<x C.21≥x D.21>x 2. 当_____时,分式4312-+x x 无意义.当______时,分式68-x x 有意义 二、基础训练:1、分式的基本性质为:_________ ___.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判断下列约分是否正确:(1)c b c a ++=b a , (2)22y x y x --=y x +1, (3)nm n m ++=0。
3、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a a b --可变形为( ) A .a a b-- B .a a b + C .-a a b - D .a a b + 4、填空:4 (1) x x x 3222+= ()3+x , (2) 32386b b a =()33a , 5、约分:(1)c ab b a 2263 (2)532164xyz yz x - 三、综合训练:1、通分:(1)231ab 和b a 272 (2)xx x --21和x x x +-21 2、若a =23,则2223712aa a a ---+的值等于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课件:专项训练一 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 (共13张PPT)
专项训练一 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
重难突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类型 1 二次根式的非负性
1.要使 4-a2=a-4 成立,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A.a≤4
B.a≤-4
C.a≥4
D.一切实数
2.已知实数 x、y 满足1-x+ y-2=0,则代数式(x-y)2019 的值为
A.1
B.-1
C.2019
D.-2019
类型 2 二次根式的化简 6.化简: (1) -144×-169; 解:原式= 144×169= 144× 169=12×13=156. (2)-13 225; 解:原式=-13×15=-5.
(3)-12 1024×5; 解:原式=-12 322×5=-12×32 5=-16 5. (4) 18m2n.
11.计算: (1)14-1- 12+( 2+1)( 2-1)+ 2× 18; 解:原式=4-2 3+2-1+ 2×3 2=5-2 3+6=11-2 3. (2)(1+ 3)( 2- 6)-(2 3-1)2.
解:原式= 2- 6+ 6-3 2-(12-4 3+1)=-2 2-12+4 3-1=-2 2+ 4 3-13.
解:根据新定义,得 7※( 2※ 3)= 7※ 3= 72- 32= 7-3=2.
15.先化简,再求值:6x xy+3y xy3-4y xy+ 36xy,其中 x= 21-1,y= 1 2+1.
解:原式=(6 xy+3 xy)-(4 xy+6 xy)=- xy.∵x= 21-1= 2+1,y= 21+1= 2-1,∴- xy=- 2+1 2-1=-1.
解:∵a=
2+1,b=
2-1,∴a+b=2
2,a-b=2,ab=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勾股定理 单元解答专项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勾股定理 单元解答专项训练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6,8AB cm BC cm ==,求第三边的长.2. 已知△ABC 的三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a+b =4,ab =1,c =,求证△ABC 为直角三角形.3. 学校校内有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ABC ,其中AB =13米,BC =14米,AC =15米,计划将这块空地建成一个花园,以美化校园环境,预计花园每平方米造价为60元,学校修建这个花园需要投资多少元?4. 如图,在△ABC 中,AD ⊥BC ,垂足为点D ,AB =13,BD =5,AC =15.(1)求AD 的长;(2)求BC 的长.5. 两块三角板如图放置,已知∠BAC =∠ADC =90°,∠ABC =45°,∠ACD =30°,BC =6cm .(1)分别求线段AD ,CD 的长度;(2)求BD 2的值.6. 如图,在5×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 (1)分别求出AB ,CD 的长度;(2)在图中作EF ,使得EF 的长为,以AB ,CD ,EF 三条线段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7. 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90513ACB BC AB ∠=︒==,,在AC 上取一点E ,以BE 为折痕,使AB 的一部分与BC 重合,点A 与BC 延长线上的点D 重合. (1)AC 的长=________.(2)求CE 的长8. 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CBE=45°,BE分别交AC,AD于点E、F.(1)如图1,若AB=13,BC=10,求AF的长度;(2)如图2,若AF=BC,求证:BF2+EF2=AE2.9.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1,CD=3,DA=1,且∠B=90°.求:(1)∠BAD的度数;(2)四边形ABCD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网格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1)直接写出点A,B,C的坐标;(2)试判断△ABC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11.教材在探索平方差公式时利用了面积法,面积法除了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公式,还可以直观地推导或验证公式,俗称“无字证明”,例如,著名的赵爽弦图(如图①,其中四个直角三角形较大的直角边长都为a,较小的直角边长都为b,斜边长都为c),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c),也可以表示为4×ab+(a﹣b)2,由此推导出重要的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为a,b,斜边长为c,则a2+b2=c2.(1)图②为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总统证法”,请你利用图②推导勾股定理.(2)如图③,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B=4,AC=5,BC=6,设BD=x,求x的值.(3)试构造一个图形,使它的面积能够解释(a+b)(a+2b)=a2+3ab+2b2,画在如图4的网格中,并标出字母a,b所表示的线段.12.在△ABC中,∠ACB=90°,AC=5,AB=BC+1,求Rt△ABC的面积.13.如图,在△ABC中,∠ACB=90°,AC=BC,P是△ABC内一点,且PA=3,PB=1,CD=PC=2,CD⊥CP,求∠BPC的度数.14.在△ABC中,AB=15,BC=14,AC=13,求△ABC的面积.某学习小组经过合作交流,给出了下面的解题思路,请你按照他们的解题思路完成解答过程.作AD⊥BC于D,设BD=x,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CD→根据勾股定理,利用AD作为“桥梁”,建立方程模型求出x→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再计算三角形的面积.15(1)请你分别观察a,b,c与n之间的关系,用含自然数n(n>1)的代数式表示a,b,c,则a=n2-1,b=2n,c=n2+1;(2)猜想: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16. 如图,在长方形ACDF中,AC=DF,点B在CD上,点E在DF上.BC=DE=a,AC=BD=b,AB=BE=c,且AB⊥BE.(1)在探究长方形ACDF的面积S时,我们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找到长和宽,然后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就可得到S;另一种是将长方形ACDF看成是由△ABC,△BDE,△AEF,△ABE组成的,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再相加也可以得到S.请根据以上材料,填空:方法一:S=.方法二,S=S△ABC+S△BDE+S AEF+S△ABE=ab+b2﹣a2+c2.(2)由于(1)中的两种方法表示的都是长方形ACDP的面积,因此它们应该相等,请利用以上的结论求a,b,c之间的等量关系(需要化简).(3)请直接运用(2)中的结论,求当c=10,a=6,S的值.17.如图,一艘轮船以30km/h的速度沿既定航线由西向东航行,途中接到台风警报,某台风中心正以20km/h 的途度由南向北移动,距台风中心200km的圆形区域(包括边界)都属台风影响区.当这艘轮船接到台风警报时,它与台风中心的距离BC=500km,此时台风中心与轮船既定航线的最近距离BA=300km.(1)如果这艘轮船不改变航向,那么它会不会进入台风影响区?(2)如果你认为这艘轮船会进入台风影响区,那么从接到警报开始,经过多长时间它就会进入台风影响区?(3)假设轮船航行速度和航向不变,轮船受到台风影响一共经历了多少小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专项攻克练习题(无超纲)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专项攻克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甲、乙、丙、丁4名同学参加跳远测试各10次,他们的平均成绩及方差如表:若从其中选出1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则应选()A.甲B.乙C.丙D.丁2、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张家口举行,如表记录了四名短道速滑选手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x 和方差s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乙选手是这四名选手中成绩最好且发挥最稳定的运动员,则m、n的值可以是()A.m=50,n=4 B.m=50,n=18 C.m=54,n=4 D.m=54,n=183、为了解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现将九年级(1)班同学一周的体育锻炼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已知锻炼7小时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2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九年级(1)班共有学生40名B.锻炼时间为8小时的学生有10名C.平均数是8.5小时D.众数是8小时4、5G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预计我国5G商用将直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小明准备到一家公司应聘普通员,他了解到该公司全体员工的月收入如下:对这家公司全体员工的月收入,能为小明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的统计量是()A.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方差5、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某班50名同学进行了党史知识竞赛,测试成绩统计如表,其中有两个数据被遮盖.下列关于成的统计量中、与被遮盖的数据无关的是()A.平均数 B.中位数C.中位数、众数D.平均数、众数6、有一组数据:1,2,3,3,4.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1 B.2 C.3 D.47、在某中学举行的“筑梦路上”演讲比赛中,八年级5名参赛选手的成绩分别为:90,93,89,90,88.关于这5名选手的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数是89 B.众数是93C.中位数是89 D.方差是2.88、学校快餐店有12元,13元,14元三种价格的饭菜供师生选择(每人限购一份).下图是某月的销售情况统计图,则该校师生购买饭菜费用的平均数和众数是()A.12.95元,13元 B.13元,13元C.13元,14元D.12.95元,14元9、一组数据:1,3,3,3,5,若去掉一个数据3,则下列统计量中发生变化的是()A.众数B.中位数C.平均数D.方差10、为考察甲、乙、丙、丁四种小麦的长势,在同一时期分别从中随机抽取部分麦苗,获得苗高(单位:cm)的平均数与方差为:x x=甲丙=13,x x=乙丁=15:2S甲=2S丁=3.6,2S乙=2S丙=6.3.则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A.甲B.乙C.丙D.丁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一组数据3,4,3,a,8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2、某校欲招聘一名数学教师,学校对甲乙丙三位候选人进行三项能力测试,各项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根据结果择优录用,三位候选人测试成绩如表: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三项能力测试得分按6:2:2的比例确定每人的成绩,将被录用的是________3、已知一组数据2,5,x,6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4、下表中记录了甲、乙两名运动员跳远选拔赛成绩(单位:cm)的平均数和方差.要从中选择一名运动员参加决赛,最合适的运动员是______.5、一鞋店试销一种新款式鞋,试销期间卖出情况如表:鞋店经理最关心哪种型号鞋畅销,则下列统计量对鞋店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 _____.(填“平均数”、“众数”或“中位数”)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某校开展了以“不忘初心,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校德育处对本校八年级学生九月份“阅读该主题相关书籍的读书量”(下面简称:“读书量”)进行了抽样调查,随机抽取八年级部分学生,对他们的“读书量”(单位:本)进行了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了如下统计图:(1)本次所抽取学生九月份“读书量”的众数为______本,中位数为______本;(2)求本次所抽取学生九月份“读书量”的平均数.2、根据下列统计图,写出相应分数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1)(2)3、某厂用罐头分装机分装某种鱼罐头(每只罐头的标准质量为207g).为了监控分装质量,该厂决定定期对罐头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查,并规定抽检产品的平均质量与标准质量相差大于5g或罐头质量的标准差大于8g时,就认为该分装机运行不正常,将对它进行检修,现抽取了20只罐头,它们的质量(单位:g)如下:200,205,208,212,223,199,193,208,204,200,208,201,215,190,193,206,215,198,206,216,该分装机运行是否正常?4、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超过100万公吨的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这一决定遭到包括福岛民众、日本渔民乃至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质疑.鉴于此次事件的恶劣影响,某校为了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校团委在全校举办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知识竞赛活动,初、高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进行复赛,复赛成绩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高中代表队五名学生复赛成绩的中位数为分;(2)分别计算初中代表队、高中代表队学生复赛成绩的平均数;(3)已知高中代表队学生复赛成绩的方差为20,请计算初中代表队学生复赛成绩的方差,并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分析哪个队的复赛成绩较好.5、下面是我国近几届奥运会所获金牌数,请指出其中的众数.---------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分析】首先比较平均成绩,找到平均成绩最好的,当平均成绩一致时再比较方差,方差较小的发挥较稳定【详解】解:∵6.2 6.0 5.8>>,∴应在甲和丁之间选择,甲和丁的平均成绩都为6.2,甲的方差为0.25,丁的方差为0.32,<,0.250.32∴甲的成绩好且发挥稳定,故应选甲,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则方差小的更稳定,理解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分析】根据乙选手是这四名选手中成绩最好且发挥最稳定的运动员,可得到乙选手的成绩的平均数最大,方差最小,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乙选手是这四名选手中成绩最好的,所以乙选手的成绩的平均数最小,又因为乙选手发挥最稳定,所以乙选手成绩的方差最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理解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差;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3、D【解析】【分析】根据频数之和等于总数,频数定义,加权平均数的计算,众数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A. 九年级(1)班共有学生10+20+15+5=50名,故原选项判断错误,不合题意;B. 锻炼时间为8小时的学生有20名,故原选项判断错误,不合题意;C. 平均数是710820915105=8.350⨯+⨯+⨯+⨯小时,故原选项判断错误,不合题意;D. 众数是8小时,故原选项判断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加权平均数、众数等知识,理解相关概念,看到条形图是解题关键.4、B【解析】【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方差、标准差是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既然小明想了解到该公司全体员工的月收入,那么应该是看多数员工的工资情况,故值得关注的是众数.【详解】解: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故小明应最关心这组数据中的众数.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5、C【解析】【分析】通过计算成绩为91、92分的人数,进行判断,不影响成绩出现次数最多的结果,因此不影响众数,同时不影响找第25、26位数据,因此不影响中位数的计算,进而进行选择.【详解】解:由表格数据可知,成绩为91分、92分的人数为50-(12+10+8+6+5+3+2+1)=3(人),成绩为100分的,出现次数最多,因此成绩的众数是100,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第25、26位的两个数都是98分,因此中位数是98,因此中位数和众数与被遮盖的数据无关,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众数、方差、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各个统计量的实际意义,以及每个统计量所反应数据的特征,是正确判断的前提.6、C【解析】【分析】找出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可.【详解】解:∵3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为3;【点睛】此题考查了众数.众数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7、D【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定义以及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八年级5名参赛选手的成绩分别为:90,93,89,90,88,从小到大排列为88,89,90,90,93, ∴平均数为8889909093905++++=,众数为90,中位数为90, 故选项A 、B 、C 错误; 方差为222221[(8890)(8990)(9090)(9090)(9390)] 2.85⨯-+-+-+-+-=, 故选项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方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分析】可以设得总人数为x 人,然后求得总钱数,再求平均数即可;在此题中购13元价格的饭菜的人最多,所以众数为13元.解:设本校共有师生x人,则买饭菜的费用是①12元:25%x×12=3x②13元:55%x×13=7.15x,③14元:20%x×14=2.8x该校师生购买饭菜费用的平均数是(3x+7.15x+2.8x)÷x=12.95元.购13元饭菜的人最多,所以众数为13元.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众数与平均数的知识,属于简单题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把所有数据相加后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即得平均数.9、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原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及方差,然后得出再去掉一个数据3后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进而问题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原中位数为3,原众数为3,原平均数为3,原方差为1.8;去掉一个数据3后的中位数为3,众数为3,平均数为3,方差为2;∴统计量发生变化的是方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众数、众数及方差,熟练掌握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及方差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分析】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数据越不稳定;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数据越稳定,据此判断出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是哪种小麦即可.【详解】解:x x x x=>=乙丁甲丙,∴乙、丁的麦苗比甲、丙要高,2222=<=s s s s乙甲丁丙,∴甲、丁麦苗的长势比乙、丙的长势整齐,综上,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丁,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意义和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数据越不稳定;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数据越稳定.二、填空题1、4.4【解析】【分析】根据数据的平均数可求得a,再由方差计算公式可计算出此数据的平均数.【详解】由题意得:1(3438)55a ⨯++++=解得:a =7 则方差为:222221(35)(45)(35)(75)(85) 4.45⎡⎤⨯-+-+-+-+-=⎣⎦ 故答案为:4.4.【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与方差,掌握它们的计算公式是关键.2、丙【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分别求得甲乙丙三人的平均成绩,进而即可判断,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为:1122()1k k x x f x f x f n=++⋯+,其中12k f f f ⋯,,,代表各数据的权. 【详解】三项能力测试得分按6:2:2的比例,∴三项能力的权分别为:0.6,0.2,0.2, ∴x 甲770.6700.2640.273=⨯+⨯+⨯=,x 乙730.6710.2720.272.4=⨯+⨯+⨯=,x 丙730.6650.2840.273.6=⨯+⨯+⨯=,72.47373.6<<.∴将被录用的是丙.故答案为:丙.【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加权平均数,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5.5【解析】【分析】先计算x,后计算中位数.【详解】解:∵2,5,x,6的平均数是5,∴(2+5+x+6)÷4=5,解得:x=7,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5,6,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甲【解析】【分析】首先比较平均数,平均数相同时选择方差较小的运动员参加.【详解】解:∵甲的平均数比乙的平均数大,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最合适的运动员是甲.故答案为:甲.【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5、众数【解析】【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可能不止一个,对这个鞋店的经理来说,他最关注的是数据的众数.【详解】解:对这个鞋店的经理来说,他最关注的是哪一型号的卖得最多,即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故答案为:众数.【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统计量的意义的理解与运用,解题关键是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三、解答题1、(1)3;3;(2)本次所抽取学生九月份“读书量”的平均数为3本.【分析】(1)从条形统计图中直接可得众数;将各组人数相加得出抽取学生总数,然后排序后找出最中间的“读书量”即可得出中位数;(2)先计算出学生“读书量”的总数,由(2)得抽取的学生总数为60人,由此即可计算出平均数.【详解】解:(1)从条形统计图中可得:有21人“读书量”为3本,人数最多,∴众数为:3;抽取的学生总数为:3182112660++++=人,第30、31人“读书量”均为3本,∴中位数为:3;故答案为:3;3;(2)学生“读书量”的总数为:3118221312465180⨯+⨯+⨯+⨯+⨯=(本),抽取的学生总数由(1)可得:60人,平均数为:180360=(本),∴本次所抽取学生九月份“读书量”的平均数为3本.【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从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中位数、众数及平均数的求法,熟练掌握中位数、众数及平均数的求法是解题关键.2、(1)平均数为3分,众数为3分,中位数为3分;(2)平均数为3.42分,众数为3分,中位数为3分【分析】(1)从条形统计图中得出相应的信息,然后根据算数平均数(总分数除以总人数)、众数(出现次数最多得数)、中位数(排序后中间两个数得平均数)的算法直接进行计算即可;(2)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取相关的信息,然后根据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详解】解:(1)平均分数为:021*******3272110⨯+⨯+⨯+⨯=+++,从图中可得:有21人得3分,众数为3分,共有40人,将分数从小到大排序后,第20和21位都是3分,∴中位数为3分,∴平均分数为3分,众数为3分,中位数为3分;(2)平均分数为:13%24%351%432%510% 3.42⨯+⨯+⨯+⨯+⨯=,扇形统计图中3分占比51%,大于其他分数的占比,众数为3分;中位数在51%的比例中,中位数为3分;∴平均分数为3.42分,众数为3分,中位数为3分.【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算数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根据图象得出相应的信息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3、该分装机运行不正常,理由见解析【分析】先根据平均数公式求得抽取的20只罐头质量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求得它们的方差,进而可求得标准差,再用所求得的标准差与8g比较大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抽取的20只罐头质量的平均数=(200+205+208+212+223+199+193+208+204+200+208+201+215+190+193+206+215+198+206+216)÷20=4100÷20=205(g),∴抽取的20只罐头质量的方差=[(200-205)2+(205-205)2+(208-205)2+(212-205)2+(223-205)2+(199-205)2+(193-205)2+(208-205)2+(204-205)2+(200-205)2+(208-205)2+(201-205)2+(215-205)2+(190-205)2+(193-205)2+(206-205)2+(215-205)2+(198-205)2+(206-205)2+(216-205)2]÷20=1388÷20=69.4,8,∴该分装机运行不正常.【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标准差的计算和应用,熟练掌握平均数、方差以及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1)95;(2)高中代表队的平均数为95分,初中代表队的平均数为90分;(3)初中代表队学生复赛成绩的方差为40,高中代表队成绩较好.【分析】(1)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2)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3)根据方差的定义求出初中代表队学生复赛成绩的方差,然后根据平均数和方差越小越稳定判断即可.【详解】解:(1)五个人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90,90,95,100,100,一共有5个数,第3个数为中位数,∴中位数是95;(2)高中代表队的平均数=()909095100100595++++÷=(分),初中代表队的平均数=()80909090100590++++÷=(分);(3)初中代表队学生复赛成绩的方差=()()()()()222221809090909090909010090405⎡⎤⨯-+-+-+-+-=⎣⎦, ∵95>90,20<40,∴高中代表队成绩较好.【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及其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的求解方法.5、16【分析】由题意根据众数的定义即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数据是我国近几届奥运会所获金牌数,分别为:5、16、16、28、32、51,其中16出现次数最多,所以数据的众数为:16.【点睛】本题考查众数的定义,熟练掌握众数的定义即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有时众数在一组数中有好几个.。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_第16章二次根式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_第16章二次根式测试1二次根式学习要求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意义,会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课堂学习检验一、填空题1.1a表示二次根式的条件是______.2.当某______时,21有意义,当某______时,有意义.某1某33.若无意义某2,则某的取值范围是______.4.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1)49=_______;(2)(7)2_______;(3)(7)2_______;(4)(7)2_______;(5)(0.7)2_______;(6)[(7)2]2_______.二、选择题5.下列计算正确的有().①(2)22②22③(2)22④(2)22A.①、②B.③、④6.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A.32B.(0.3)2C.①、③D.②、④C.2D.某7.当某=2时,下列各式中,没有意义的是().A.某2 B.2某C.某22D.2某28.已知(2a1)212a,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11B.a22三、解答题9.当某为何值时,下列式子有意义A.a(1)1某;(3)某21;C.a12D.a12(2)某2;(4)10.计算下列各式:(1)(32)2;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11.2某表示二次根式的条件是______.12.使(2)(a21)2;3(3)2()2;4(4)(322).3某有意义的某的取值范围是______.2某113.已知某11某y4,则某y的平方根为______.14.当某=-2时,12某某214某4某2=________.二、选择题15.下列各式中,某的取值范围是某>2的是().11A.某2B.C.某22某16.若|某5|2y20,则某-y的值是().A.-7三、解答题17.计算下列各式:2(1)(3.14π);D.12某1B.-5C.3D.7(2)(32)2;2(3)[()1]2;3(4)(30.52)2.bb24ac18.当a=2,b=-1,c=-1时,求代数式的值.2a拓广、探究、思考19.已知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2|ac|(cb)2|b|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已知△ABC的三边长a,b,c均为整数,且a和b满足a2b26b90.试求△ABC的c边的长.测试2二次根式的乘除(一)学习要求会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能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如果4某y2某y成立,某,y必须满足条件______.11_________;(2)(3)(48)__________;1222.计算:(1)72(3)20.270.03___________.3.化简:(1)4936______;(2)0.810.25______;(3)45______.二、选择题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355.如果某某3A.某≥0B.236C.84D.(3)23某(某3),那么().B.某≥3C.0≤某≤3D.某为任意实数6.当某=-3时,某2的值是().A.±3三、解答题7.计算:(1)62;(4)(7)(7)249;8.已知三角形一边长为2cm,这条边上的高为12cm,求该三角形的面积.(8)13252;(9)527;3125B.3C.-3D.9(2)53(33);(3)3228;(5)ab11;3a(6)2a2bc;5bc5a72某2y7.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10.已知矩形的长为25cm,宽为10cm,则面积为______cm2.11.比较大小:(1)32_____23;(2)52______43;(3)-22_______-6.二、选择题12.若a2bab成立,则a,b满足的条件是().A.a<0且b>013.把42B.a≤0且b≥0C.a<0且b≥0D.a,b异号3根号外的因式移进根号内,结果等于().4B.11C.44D.211A.11三、解答题14.计算:(1)53某y36某_______;211_______;32(2)27a29a2b2_______;(3)122(4)3(312)_______.15.若(某-y+2)2与某y2互为相反数,求(某+y)某的值.拓广、探究、思考16.化简:(1)(21)10(21)11________;(2)(31)(31)_________.测试3二次根式的乘除(二)学习要求会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能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1)12______;(2)18某______;(3)48某5y3______;(4)y______;某(5)2111______.______;(6)4______;(7)某43某2______;(8)22332.在横线上填出一个最简单的因式,使得它与所给二次根式相乘的结果为有理式,如:32与2.(1)23与______;(2)32与______;(3)3a与______;(4)3a2与______;(5)3a3与______.二、选择题3.1某1某成立的条件是().某某A.某<1且某≠0B.某>0且某≠14.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A.317164C.0<某≤1D.0<某<1 B.2y16某y3某3某42某3某9某111C.()2()24520D.5.把1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为().32B.A.3232三、计算题6.(1)16;2513232C.128D.1247(2)2;9(3)24;3(4)5752125;(5)5;215(6)6633;11(7)11;32(8)110.125.22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7.化简二次根式:(1)26________(2)11_________(3)4_________388.计算下列各式,使得结果的分母中不含有二次根式:(1) 15_______(2)22某__________(4)_________(3)__________某235y1______;27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001)39.已知31.732,则二、选择题10.已知a31,b2,则a与b的关系为().31C.a=-bD.ab=-1A.a=bB.ab=111.下列各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1某yB.abC.某24D.5a2b三、解答题ba312.计算:(1)ab;ba(2)12某y2y;3(3)abab2213.当某42,y42时,求某2某yy和某y2+某2y的值.拓广、探究、思考14.观察规律:12121,13232,12323,并求值.1722_______;(2)11110_______;(3)1nn1_______.15.试探究a2、(a)2与a之间的关系.测试4二次根式的加减(一)学习要求掌握可以合并的二次根式的特征,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下列二次根式32,27,125,445,28,18,12,15化简后,与2的被开方数相同的有______,与3的被开方数相同的有______,与5的被开方数相同的有______.1________;32.计算:(1)123二、选择题(2)3某4某__________.3.化简后,与2的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是().A.10B.12C.12D.16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可以合并C.只有根指数为2的根式才能合并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323B.5225D.y2某3某yB.8与80可以合并D.2与50不能合并C.52a2a62a三、计算题6.93712548.8.10.32某58某718某.7.24126.11128329.(12411)(340.5)8311.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12.已知二次根式ab4b与3ab是同类二次根式,(a+b)a的值是______.13.2a8ab3与6b无法合并,这种说法是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32b二、选择题14.在下列二次根式中,与a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2a三、计算题15.1817.a1a14bb2abB.3a2C.a3D.a4228(51)0.216.13(23)(227).2418.2ababab1aa3b2bab3.四、解答题y311某19.化简求值:某4yy,其中某4,y.29某20.当某拓广、探究、思考21.探究下面的问题:(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你认为成立的,在括号内画“√”,否则画“某”.①2123时,求代数式某2-4某+2的值.③444()41515④555()52424(2)你判断完以上各题后,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含有n的式子将规律表示出来,并写出n的取值范围.(3)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说明你在(2)题中所写式子的正确性.。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8章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 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 专项练习 (含答案)一、单选题(共有9道小题)1.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对边平行B.对角线互相平分C.对边相等D.对角线互相垂直2.如图,在菱形ABCD 中, ∠BAD =120°. 已知△ABC 的周长是15,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A .25B .20C .15D .103.如图,要使□ABCD 成为菱形,则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A.AB=CDB.AC=BDC.AO=OCD.AC ⊥BD4.如图,已知某广场菱形花坛ABCD 的周长是24米,∠BAD=60°,则花坛对角线AC 的长等于( )米A.63B.6C.33D.35.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 .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 .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以下四个命题正确的是( ) A. 任意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 B. 菱形对角线相等C.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D. 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7.如图,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边AB CD ,的中点,则AD BC ,和EF 的关系是( )A .2AD BC EF +>B .2AD BC EF +≥ C .2AD BC EF +< D .2AD BC EF +≤BD A CABCD8.如图,矩形ABCD 中,AB=8,BC=4,点E 在AB 上,点F 在CD 上,点G 、H 在对角线AC 上,若四边形EGFH 是菱形,则AE 的长是( )A.B.C.5D.6 9.四边形ABCD 中,R 、P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E 、F 分别是AP 、RP 的中点,当点P 在CD 上从C 向D 移动而点R 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线段EF 的长逐渐增大B .线段EF 的长逐渐减小C .线段EF 的长不变D .线段EF 的长与点P 的位置有关二、填空题(共有8道小题)10.已知菱形一个内角为120°,且平分这个内角的一条对角线长为8cm ,则这个菱形的周长为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专题复习及练习(含解析):等腰三角形
专题13.3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知识点2: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3: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例题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例题2】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90°,∠BAC=30°.求证:BC=AB .【例题7】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 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 )A .B .C .D .不能确定【例题3】如图,已知AC ⊥BC ,BD ⊥AD ,AC 与BD 交于点O ,AC=BD.求证:(1)BC=AD ;(2)△OAB 是等腰三角形.一、选择题1.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 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 )12C AA.B.C.D.不能确定2.如图所示,点D是△ABC的边AC上一点(不含端点),AD=B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C>BC B.AC=BC C.∠A>∠ABC D.∠A=∠ABC3.如图,∠AOB=120°,OP平分∠AOB,且OP=2.若点M,N分别在OA,OB上,且△PMN 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MN有()A.1个B.2个C.3个D.3个以上4.如图所示,底边BC为2,顶角A为120°的等腰△ABC中,DE垂直平分AB于D,则△ACE的周长为()A.2+2B.2+C.4 D.3二、解答题5.已知:在△ABC中,AB=AC,D为AC的中点,DE⊥AB,DF⊥BC,垂足分别为点E,F,且DE=DF.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6.如图,在△ABC中,过C作∠BAC的平分线AD的垂线,垂足为D,DE∥AB交AC于E.求证:AE=CE.7.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已知:∠CAE 是△ABC 的外角,∠1=∠2,AD ∥BC (如图).求证:AB=AC .8.已知:如图,AD ∥BC ,BD 平分∠ABC .求证:AB=AD .9.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BD 、CE 是△ABC 的平分线.求证:BD=CE .10.证明: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BE 、CF 分别是△ABC 的高.E DCAB11.证明: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BD 、CE 分别是两腰上的中线.求证:BD=CE .12.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2a ,∠ABC=∠ACB=15°,CD 是腰AB 上的高.求:CD 的长.13.已知:如图,△ABC 中,∠ACB=90°,CD 是高,∠A=30°.求证:BD=AB .1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等于另一个锐角的2倍,这个角的平分线把对边分成两条线段.求证: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2倍.已知:在Rt △ABC 中,∠A=90°,∠ABC=2∠C ,BD 是∠ABC 的平分线.1415.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90°,BC=AB .求证:∠BAC=30°.16.已知,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N=BM .17.一个直角三角形房梁如图所示,其中BC ⊥AC ,∠BAC=30°,AB=10cm , CB 1⊥AB ,B 1C ⊥AC 1,垂足分别是B 1、C 1,那么BC 的长是多少?18.如图,△ABC 中,AB=AC ,∠A=36°,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E ,D 为垂足,连接EC .(1)求∠ECD 的度数;(2)若CE=5,求BC 长.12专题13.3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知识点2: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专题复习及练习(含解析):最短路径问题
专题13.4最短路径问题1.最短路径问题(1)求直线异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连接这两点,与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 如图所示,点川,万分别是直线2异侧的两个点,在2上找一个点G使CA^CB最短,这时点Q是直线』与初的交点.⑵求直线同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找到其中一个点关于这条宜线的对称点, 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点,则与该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如图所示,点月,万分别是直线2同侧的两个点,在』上找一个点G使CA+CB最短,这时先作点〃关为了证明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我们不妨在直线上另外任取一点C',连接EG、BC「、证明M -\-CB<AC f +C* 3 如下:证明:由作图可知,点万和万‘关于直线/对称,所以直线/是线段宓’的垂直平分线.因为点Q与C'在直线上,所以BC=B' G BC =B f r C f・在G 中,AB' <AC r +B f C ,所以AC+B' C<AC r +B f C ,所以AC+BC<AC f+C‘ B.2.运用轴对称解决距离最短问题运用轴对称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将所求线段之和转化为一条线段的长,是解决距离之和最小问题的基本思路,不论题目如何变化,运用时要抓住直线同旁有两点,这两点「到直线上某点的距离和最小越个核心,所有作法都相同.利用轴对称解决最值问题应注意题目要球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通过比较来说明最值问题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解决这类最值问题时,要认真审题,不要只注意图形而忽略题意要求,「审题不淸导致答非所问.3.利用平移确左最短路径选址选址问题的关键是把各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线段上.如果两点在一条直线的同侧时,过两点的直线与原直线的交点处构成线段的差最大,如果两点在一条直线的异侧时,过两点的直线与原直线的交点处构成的线段的和最小,都可以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来推理说明,通常根据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取其中一个点的对称点来解决.解决连接河两岸「的两个点的最短路径问题时,可以通过平移河岸的方法使河的宽度变为零,转化为求直线异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时,我们通常利用轴对称、平移等变换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直线上,从而作出最短路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4.生活中的距离最短问题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求距离之和最小问题,就是运用等量代换的方式,把几条线段的和想办法转化在一条线段上,从而解决这个问题,运用轴对称性质,能将两条线段通过类似于镜而反射的方式转化成一条线段,如图,AO+BO=AC的长.所以作已知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Cy __-7 B5.运用轴对称解决距离之差最大问题利用轴对称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决几何中的最大值问题的关键.先做出其中一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对称点和另一个点,所得直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所求.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易证明这就是最大值.破疑点解决距离的最值问题的关键运用轴对称变换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决一些距离的最值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点例题解析【例题1】在图中直线/上找到一点M使它到儿万两点的距离和最小.A【例题2】如图,小河边有两个村庄出B.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川村与万村供水.(1)若要使厂部到心万村的距离相等,则应选择在哪建厂?(2)若要使厂部到川,万两村的水管最短,应建在什么地方?【例题3】如图,从川地到万地经过一条小河(河岸平行),今欲在河上建一座与两岸垂直的桥,应如何选择桥的位置才能使从A地到万地的路程最短?【例题4】如图所示,A, 3两点在直线2的两侧,在/上找一点G使点C到点月、万的距离之差最大.如JII练题1 •直线』左侧有两点只Q,试在直线上确左一点Q使得防%最短.2•如图,△月氏与△处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请画岀对称轴.A DC F3•如图,A.万为重庆市内两个较大的商圈,现需要在主要交通干道』上修建一个轻轨站只问如何修建,4•如图,四边形ABCD 中,ZBAD=120° , ZB=ZD=90°,在BC、CD ±分别找一点M、N,使Z\AMN 周长最小时,则ZAMN+ZANM的度数为()C. 110°D. 100°5•如图,两条公路0A. 0B相交,在两条公路的中间有一个汕库,设为点P,如在两条公路上各设置一个加油站,,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把两个加油站设在何处,可使运汕车从油库出发,经过一个加油站,再到另一个加汕站,最后回到汕库所走的路程最短.专题13.4最短路径问题1.最短路径问题(1)求直线异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连接这两点,与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 如图所示,点川,万分别是直线2异侧的两个点,在2上找一个点G使CA^CB最短,这时点Q是直线』与初的交点.⑵求直线同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找到其中一个点关于这条宜线的对称点, 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点,则与该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如图所示,点月,万分别是直线2同侧的两个点,在』上找一个点G使CA+CB最短,这时先作点〃关为了证明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我们不妨在直线上另外任取一点C',连接EG、BC「、证明M -\-CB<AC f +C* 3 如下:证明:由作图可知,点万和万‘关于直线/对称,所以直线/是线段宓’的垂直平分线.因为点Q与C'在直线上,所以BC=B' G BC =B f r C f・在G 中,AB' <AC r +B f C ,所以AC+B' C<AC r +B f C ,所以AC+BC<AC f+C‘ B.2.运用轴对称解决距离最短问题运用轴对称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将所求线段之和转化为一条线段的长,是解决距离之和最小问题的基本思路,不论题目如何变化,运用时要抓住直线同旁有两点,这两点「到直线上某点的距离和最小越个核心,所有作法都相同.利用轴对称解决最值问题应注意题目要球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通过比较来说明最值问题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解决这类最值问题时,要认真审题,不要只注意图形而忽略题意要求,「审题不淸导致答非所问.3.利用平移确左最短路径选址选址问题的关键是把各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线段上.如果两点在一条直线的同侧时,过两点的直线与原直线的交点处构成线段的差最大,如果两点在一条直线的异侧时,过两点的直线与原直线的交点处构成的线段的和最小,都可以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来推理说明,通常根据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取其中一个点的对称点来解决.解决连接河两岸「的两个点的最短路径问题时,可以通过平移河岸的方法使河的宽度变为零,转化为求直线异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时,我们通常利用轴对称、平移等变换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直线上,从而作出最短路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4.生活中的距离最短问题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求距离之和最小问题,就是运用等量代换的方式,把几条线段的和想办法转化在一条线段上,从而解决这个问题,运用轴对称性质,能将两条线段通过类似于镜而反射的方式转化成一条线段,如图,AO+BO=AC的长.所以作已知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Cy __-7 B5.运用轴对称解决距离之差最大问题利用轴对称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决几何中的最大值问题的关键.先做出其中一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对称点和另一个点,所得直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所求.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易证明这就是最大值.破疑点解决距离的最值问题的关键运用轴对称变换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决一些距离的最值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点例题解析【例题1】在图中直线/上找到一点M使它到儿万两点的距离和最小.A【答案】见解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各章专项训练试题 第20章 数据的分析(含答案)
第20章数据的分析专项训练专训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实际应用四种类型名师点金:利用统计量中“三数”的实际意义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关键要理解“三数”的特征,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统计图表中的相关信息,通过计算相关数据解答.平均数的应用a.平均数在商业营销中的决策作用1.一种什锦糖果是由甲、乙、丙三种不同价格的糖果混合而成的,已知甲种糖果的单价为9元/kg,乙种糖果的单价为10元/kg,丙种糖果的单价为12元/kg.(1)若甲、乙、丙三种糖果数量按2∶5∶3的比例混合,则混合后得到的什锦糖果的单价定为每千克多少元才能保证获得的利润不变?(2)若甲、乙、丙三种糖果数量按6∶3∶1的比例混合,则混合后得到的什锦糖果的单价定为每千克多少元才能保证获得的利润不变?b.平均数在人员招聘中的决策作用2.某市招聘教师,对应聘者分别进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能力三项测试,其中甲、乙两人的成绩如下表:(单位:分)项目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能力人员甲86 93 73乙81 95 79(1)根据实际需要,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能力三项测试得分按5∶3∶2的比确定最后成绩,若按此成绩在甲、乙两人中录用一人,谁将被录用?(2)按照(1)中的成绩计算方法,将每位应聘者的最后成绩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分数段均包含左端数值,不包含右端数值),并决定由高分到低分录用8人.甲、乙两人能否被录用?请说明理由.(第2题)c.平均数在样本估计总体中的作用3.为了估计某市空气的质量情况,某同学在30天里做了如下记录:污染指数w 40 60 80 100 120 140天数 3 5 10 6 5 1其中w≤50时空气质量为优,50<w≤100时空气质量为良,100<w≤150时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若1年按365天计算,请你估计该城市在一年中空气质量达到良以上(含良)的天数为________.4.(图表信息题)某中学为调查本校学生平均每天完成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同学,如图是根据调查所得数据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将统计图补充完整;(2)若该校共有1 800名学生,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全体学生平均每天完成作业所用(第4题)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应用5.甲、乙两校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两校参赛人数相等.比赛结束后,发现学生成绩分别为7分、8分、9分、10分(满分为10分).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和统计表:(1)在图①中,“7分”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等于______.(2)请你将如图②所示的统计图补充完整.(3)经计算,乙校学生成绩的平均数是8.3分,中位数是8分,请写出甲校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并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角度分析哪个学校的成绩较好;(4)如果该教育局要组织8人的代表队参加市级团体赛,为便于管理,决定从这两所学校中的一所挑选参赛选手,请你分析,应选哪所学校?甲校成绩统计表成绩7分8分9分10分人数11 0 8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6.某厂为了解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加工同一种零件的技能水平,随机抽取了50名工人加工的零件进行检测,统计出他们各自加工的合格品数是1~8这8个整数,现提供统计图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第6题)(1)根据统计图,求这50名工人加工出的合格品数的中位数;(2)写出这50名工人加工出的合格品数的众数的可能取值;(3)厂方认定,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加工出的合格品数不低于3时为技能合格,否则,将接受技能再培训,已知该厂有同类工人400名,请估计该厂将接受技能再培训的人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综合应用7.甲、乙、丙三个家电厂家在广告中都声称,他们的某品牌节能灯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使用寿命都不低于8年.后来质量检测部门对他们的产品进行抽查,抽查的各8个产品使用寿命的统计结果如下(单位:年):甲厂:6,6,6,8,8,9,9,12乙厂:6,7,7,7,9,10,10,12丙厂:6,8,8,8,9,9,10,10(1)把以上三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填入下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甲厂乙厂丙厂(2)估计这三个厂家的推销广告分别利用了哪一种统计量.(3)如果你是顾客,应该选哪个厂家的节能灯?为什么?专训2.方差的几种常见应用名师点金:用方差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主要是通过计算实际问题中数据的离散程度,从而得出哪个稳定性更好,进行“择优选用”.2·1·c·n·j·y工业方面的应用1.为了比较市场上甲、乙两种电子钟每日走时误差的情况,从这两种电子钟中,各随机抽取10台进行测试,两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数据(单位:s)如下表: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号类型甲种电1 -3 -4 42 -2 2 -1 -1 2子钟乙种4 -3 -1 2 -2 1 -2 2 -2 1电子钟(1)计算甲、乙两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平均数.(2)计算甲、乙两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方差.(3)根据经验,走时稳定性较好的电子钟质量更优.若两种类型的电子钟价格相同,请问:你会买哪种电子钟?为什么?农业方面的应用2.王大伯几年前承包了甲、乙两片荒山,各栽100棵杨梅树,成活率为98%,现已挂果,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为了分析收成情况,他分别从两山上随意各采摘了4棵树上的杨梅,每棵树的产量如折线统计图所示.(1)分别计算甲、乙两山样本的平均数,并估算出甲、乙两山杨梅的产量总和;(2)试通过计算估计,哪个山上的杨梅产量较稳定.(第2题)教育科技方面的应用3.七年级一班和二班各推选10名同学进行投篮比赛,按照比赛规则,每人各投了10个球,两个班选手的进球数统计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进球数/个10 9 8 7 6 5一班人数/人 1 1 1 4 0 3二班人数/人0 1 2 5 0 2(1)分别求一班和二班选手进球数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2)如果要从这两个班中选出一个班代表本年级参加学校的投篮比赛,争取夺得总进球数团体第一名,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个班?如果要争取个人进球数进入学校前三名,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个班?社会生活方面的应用4.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台阶.下图是其中的甲、乙两段台阶路的示意图.请你用所学过的有关统计知识(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和极差)回答下列问题: (1)两段台阶路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哪段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为什么?(3)为方便游客行走,需要重新整修上山的小路.对于这两段台阶路,在台阶数不变的情况下,请你提出合理的整修建议.图中的数字表示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单位:cm),并且数据15,16,16,14,14,15的方差s 甲2=23,数据11,15,18,17,10,19的方差s 乙2=353.(第4题)专训3.分析数据作决策的三种常见类型 名师点金:解决决策问题时,经常从数据的变化趋势及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等多个统计量进行分析,根据实际需要结合数据的特征,选择恰当的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用“平均数”决策1.某校欲招聘一名数学教师,学校对甲、乙、丙三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能力测试,各项测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根据结果择优录用.三位候选人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测试项目测试成绩/分甲乙丙教学能力85 73 73科研能力70 71 65组织能力64 72 84(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2)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教学、科研和组织三项能力测试得分按5∶3∶2的比例确定每人的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用“中位数、众数”决策2.某家电商场的一个柜组出售容积分别为268升、228升、185升、182升四种型号同一品牌的冰箱,每卖出一台冰箱,售货员就在一张纸上写出它的容积作为原始记录,到月底,柜组长清点原始记录,得到一组由10个182、18个185、66个228和16个268组成的数据.(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有实际意义吗?(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等于多少?(3)这个商场总经理关心的是中位数还是众数,说明理由?3.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甲群是同一居民小区的初中生在进行联谊游戏活动;乙群是居民小区的两位退休教师义务带领一群学前儿童在做游戏.调查这两群游客的年龄(单位:周岁)得到甲、乙两组数据:甲:12,13,13,13,14,14,14,14,14,15,15,15,16.乙:3,4,4,5,5,5,5,5,6,6,56,58.(1)求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在各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哪几个能反映各群游客的年龄特征?用“方差”决策4.为选派一名学生参加全市实践活动技能竞赛,A,B两位同学在校实习基地现场进行加工直径为20 mm的零件的测试,他俩各加工的10个零件的相关数据(单位:mm)依次如图表所示:平均数方差完全符合要求个数A 20 0.026 2B 20 sB2 5根据测试得到的有关数据,试解答下列问题:(1)考虑平均数与完全符合要求的个数,你认为________的成绩好些.(2)计算出sB2的大小,考虑平均数与方差,说明谁的成绩好些.(3)考虑图中折线走势及竞赛中加工零件个数远远超过10个的实际情况,你认为派谁去参加竞赛较合适?说明你的理由.(第4题)专训4.七种常见热门考点名师点金:分析数据主要是根据数据的特征,恰当选择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作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分析,善于利用样本的数据估算总体的数据.本章要考查的主要考点可概括为:四个概念、三个应用.四个概念概念1 平均数1.某种蔬菜按品质分成三个等级销售,销售情况如下表:等级单价/(元/kg) 销售量/kg一等 5.0 20二等 4.5 40三等 4.0 40则售出蔬菜的平均单价为________.2.学校抽查了30名学生参加“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并根据数据绘成了条形统计图(如图),则30名学生参加活动的平均次数是( )(第2题)A.2 B.2.8 C.3 D.3.3概念2 中位数3.学校团委组织“阳光助残”捐款活动,九年级一班学生捐款情况如下表:捐款金额/元 5 10 20 50人数/人10 13 12 15则学生捐款金额的中位数是( )A.13元B.12元C.10元D.20元概念3 众数3.2015年5月31日,我国飞人苏炳添在美国尤金举行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100 m男子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成为历史上首位突破10 s大关的黄种人.下表是苏炳添近五次大赛参赛情况:比赛日期201284 2013521 2014928 2015520 2015531比赛地点英国伦敦中国北京韩国仁川中国北京美国尤金成绩/s 10.19 10.06 10.10 10.06 9.99则苏炳添这五次比赛成绩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为( )A.10.06 s,10.06 s B.10.10 s,10.06 sC.10.06 s,10.08 s D.10.08 s,10.06 s概念4 方差4.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某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单位:分)如下表(有两个数据被遮盖).组员甲乙丙丁戊方差平均成绩得分81 79 ■80 82 ■80那么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 )A.80,2 B.80,10 C.78,2 D.78,106.在一次定点投篮训练中,五位同学投中的个数分别为3,4,4,6,8,则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均数是5 B.中位数是6C.众数是4 D.方差是3.2三个应用应用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应用7.某乡镇企业生产部有技术工人15人,生产部为了合理制定产品的每月生产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加工零件个数:2-1-c-n-j-y每人加工零件个数540 450 300 240 210 120 人数 1 1 2 6 3 2(1)写出这15人该月加工零件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假如生产部负责人把每位工人的月加工零件个数定为260,你认为这个定额是否合理?为什么?应用2 方差的应用8.某市团委举办“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知识竞赛,甲、乙两所学校参赛人数相等,比赛结束后,发现学生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90分、100分,并根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第8题)乙校成绩统计表分数/分人数/人70 78090 1100 8(1)在图①中,“80分”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________;(2)请你将图②补充完整;(3)求乙校成绩的平均分;(4)经计算知s甲2=135,s乙2=175,请你根据这两个数据,对甲、乙两校成绩作出合理评价.应用3 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应用(第9题)9.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状况的改善,我市的旅游业得到了高速发展,某旅游公司对我市一企业个人旅游年消费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查部分员工,记录每个人年消费金额,并将调查数据适当整理,绘制成尚不完整的表和图(如图).组别个人年消费金额x/元频数(人数) 频率A x≤2 000 18 0.15B 2 000<x≤4 000 a bC 4 000<x≤6 000D 6 000<x≤8 000 24 0.20E x>8 000 12 0.10合计 c 1.00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在这次调查中,个人年消费金额的中位数出现在________组;(3)若这个企业有3 000名员工,请你估计个人旅游年消费金额在6 000元以上的人数.答案专训11.解:(1)9×2+10×5+12×32+5+3=10.4(元).答:混合后得到的什锦糖果的单价定为每千克10.4元才能保证获得的利润不变. (2)9×6+10×3+12×16+3+1=9.6(元).答:混合后得到的什锦糖果的单价定为每千克9.6元才能保证获得的利润不变. 2.解:(1)甲的成绩:86×5+93×3+73×25+3+2=85.5(分),乙的成绩:81×5+95×3+79×25+3+2=84.8(分),所以甲将被录用.(2)甲能,乙不一定能.理由: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可知,85分及以上的共有7人, 因此甲能被录用,乙不一定能被录用. 3.2924.解:(1)50-6-12-16-8=8(名),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第4题)(2)由统计图可得x -=6×1+12×2+16×3+8×4+8×550=3(h),估计该校全体学生平均每天完成作业所用总时间为3×1 800=5 400(h).点拨:本题综合考查平均数的应用、样本估计总体以及由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5.解:(1)144°(2)4÷72°360°=20(人),20-8-4-5=3(人),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第5题)(3)由(2)知乙校的参赛人数为20人.因为两校参赛人数相等,所以甲校的参赛人数也为20人,所以甲校得9分的有1人,则甲校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为(7×11+8×0+9×1+10×8)×120=8.3(分),中位数为7分.由于两个学校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一样,因此从中位数的角度进行分析.因为乙校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8分,大于甲校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所以乙校的成绩较好.(4)甲校的前8名学生成绩都是10分,而乙校的前8名学生中只有5人的成绩是10分,所以应选甲校.6.解:(1)因为把合格品数从小到大排列,第25个和第26个数据都为4,所以中位数为4.(2)众数的取值为4或5或6.(3)这50名工人中,单位时间内加工的合格品数低于3的人数为2+6=8(人),故估计该厂将接受技能再培训的人数为400×850=64(人).点拨: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中位数以及众数,弄清题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解:(1)甲厂:8,6,8;乙厂:8.5,7,8;丙厂:8.5,8,8.5.(2)甲厂利用平均数或中位数;乙厂利用了平均数或中位数;丙厂利用了平均数或众数或中位数.(3)选丙厂的节能灯.因为无论从哪种统计量来看,与其他两个厂家相比,丙厂水平都比较高或持平,说明多数样本的使用寿命达到或超过8年. 专训21.解:(1)甲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平均数是 110(1-3-4+4+2-2+2-1-1+2)=0(s), 乙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平均数是110(4-3-1+2-2+1-2+2-2+1)=0(s). (2)s 甲2=110[(1-0)2+(-3-0)2+…+(2-0)2]=110×60=6,s 乙2=110[(4-0)2+(-3-0)2+…+(1-0)2]=110×48=4.8. (3)我会买乙种电子钟,因为平均走时误差相同,且甲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方差比乙大,说明乙种电子钟的走时稳定性更好,所以乙种电子钟的质量更优.2.解:(1)x 甲=14(50+36+40+34)=40(kg),x 乙=14(36+40+48+36)=40(kg),估计甲、乙两山杨梅的产量总和为40×100×98%×2=7 840(kg). (2)s 甲2=14[(50-40)2+(36-40)2+(40-40)2+(34-40)2]=38,s 乙2=14[(36-40)2+(40-40)2+(48-40)2+(36-40)2]=24,所以s 甲2>s 乙估计乙山上的杨梅产量较稳定.3.解:(1)一班进球平均数:110(10×1+9×1+8×1+7×4+6×0+5×3)=7(个),二班进球平均数:110(10×0+9×1+8×2+7×5+6×0+5×2)=7(个);一班投中7个球的有4人,人数最多,故众数为7个, 二班投中7个球的有5人,人数最多,故众数为7个;一班中位数:按顺序排第五、第六名同学进7个球,故中位数为7个, 二班中位数:按顺序排第五、第六名同学进7个球,故中位数为7个.(2)一班的方差s12=110[(10-7)2+(9-7)2+(8-7)2+4×(7-7)2+0×(6-7)2+3×(5-7)2]=2.6,二班的方差s22=110[0×(10-7)2+(9-7)2+2×(8-7)2+5×(7-7)2+0×(6-7)2+2×(5-7)2]=1.4,二班选手水平发挥更稳定,如果争取夺得总进球数团体第一名,应该选择二班;一班前三名选手的成绩突出,分别进10个、9个、8个球,如果要争取个人进球数进入学校前三名,应该选择一班.4.解:(1)因为x 甲=16(15+16+16+14+14+15)=15;x 乙=16(11+15+18+17+10+19)=15.甲路段的中位数为:15;乙路段的中位数为:16. 甲路段极差:16-14=2;乙路段极差:19-10=9. s 甲2=23,s 乙2=353.所以相同点:两段台阶路每一级台阶高度的平均数相同.不同点:两段台阶路台阶高度的中位数、方差和极差不同(2)甲段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一些,因为它的每一级台阶高度的方差小.(3)每一级台阶高度均整修为15 cm(原数据的平均数),使得方差为0,此时游客行走最方便.专训31.解:(1)丙将被录用.理由:甲的平均成绩为(85+70+64)÷3=73(分),乙的平均成绩为(73+71+72)÷3=72(分),丙的平均成绩为(73+65+84)÷3=74(分).因为74>73>72,所以候选人丙将被录用.(2)甲将被录用.理由:甲的测试成绩为(85×5+70×3+64×2)÷(5+3+2)=76.3(分),乙的测试成绩为(73×5+71×3+72×2)÷(5+3+2)=72.2(分),丙的测试成绩为(73×5+65×3+84×2)÷(5+3+2)=72.8(分),因为76.3>72.8>72.2,所以候选人甲将被录用.2.解:(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没有实际意义.(2)这组数据共有110个数据,中位数应是从小到大排列后第55个和第56个数据的平均数,这两个数据都是228,这组数据中228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都是228.(3)商场总经理关心的是众数.理由:众数是228,表明容积为228升的冰箱的销量最大,它能为商场带来较多的利润,因此,这种型号的冰箱要多进货,其他的型号则要少进货.3.解:(1)甲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4,中位数是14,众数是14;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3.5,中位数是5,众数是5.(2)对于甲群游客,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能反映这群游客的年龄特征;对于乙群游客,只有中位数和众数能反映这群游客的年龄特征.4.解:(1)B(2)由统计图可知sB2=110×[5×(20-20)2+3×(19.9-20)2+(20.1-20)2+(20.2-20)2]=0.008,平均数相同,而sA2=0.026,此时有sA2>sB2,所以B 的波动性小,即B 的成绩较好.(3)派A 去参加竞赛较合适.理由:从图中折线走势可知,尽管A 的成绩前面起伏较大,但后来逐渐稳定,误差小,预测A 的潜力大,选派A 去参加竞赛更容易出好成绩. 专训4 1.4.4元/kg 2.C3.D 点拨:因为10+13+12+15=50(人),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第25个和第26个数据都是20元,所以中位数=20+202=20(元).4.C5.C 点拨:根据题意得丙的得分为80×5-(81+79+80+82)=78(分),方差为15×[(81-80)2+(79-80)2+(78-80)2+(80-80)2+(82-80)2]=2.故选C. 6.B7.解:(1)平均数是260个,中位数是240个,众数是240个.(2)不合理.因为表中数据显示,每月能完成260个的人数一共有4人,还有11人不能达到此定额,尽管260个是平均数,但不利于调动多数员工的积极性,而240个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多数人能达到的定额,故定额为240个较为合理. 8.解:(1)54° (2)6÷30%=20(人),20-6-3-6=5(人),统计图补充如下:(第8题)(3)20-1-7-8=4(人),x乙=707804901100820⨯+⨯+⨯+⨯=85(分).(4)因为s甲2<s乙2,所以甲校20名同学的成绩相对乙校较整齐.9.解:(1)36;0.30;120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第9题)(2)C(3)估计个人旅游年消费金额在6 000元以上的人数为3 000×(0.10+0.20)=900(人).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聚单元测试:第二十章(中考冲刺复习通用,含详解)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某组7名同学在一学期里阅读课外书籍的册数分别是:14,12,13,12,17,18,16.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12,13B.12,14C.13,14D.13,162.(2021·天水中考)一组数据:3,2,1,2,2的众数、中位数、方差分别是( )A.2,1,0.4B.2,2,0.4C.3,1,2D.2,1,0.23.四个数据:8,10,x,10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相等,则x等于( )A.8B.10C.12D.8或124.某次射击训练中,一小组的成绩如下表所示:环数7 8 9人数 2 3已知该小组的平均成绩为8.1环,那么成绩为8环的人数是( )A.5人B.6人C.4人D.7人5.(2013·雅安中考)一组数据2,4,x,2,4,7的众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分别为( )A.3.5,3B.3,4C.3,3.5D.4,36.八年级一、二班的同学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统计情况如下表:班级参加人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一50 84 80 186二50 85 80 161某同学分析后得到如下结论:①一、二班学生的平均成绩相同;②二班优生人数多于一班(优生线85分);③一班学生的成绩相对稳定.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7.某校A,B两队10名参加篮球比赛的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表所示:队员1号2号3号4号5号A队176 175 174 171 174B队170 173 171 174 182设两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分别为,,身高的方差分别为,,则正确的选项是( ) A.=,> B.<,<C.>,>D.=,<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8.(2013·重庆中考)某老师为了了解学生周末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时间,在所任教班级随机调查了10名学生,其统计数据如表:时间(单位:h) 4 3 2 1 0人数 2 4 2 1 1则这10名学生周末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平均时间是h.9.(2013·营口中考)甲、乙、丙三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9.1环,方差分别为=0.56,=0.45,=0.61,则三人中射击成绩最稳定的是.10.某学生数学的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分别是:84分、80分、90分.如果按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3∶3∶4进行总评,那么他本学期数学总评分应为分.11.某班同学进行知识竞赛,将所得成绩进行整理后,如图,竞赛成绩的平均数为分.12.某农科所在8个试验点对甲,乙两种玉米进行对比试验,这两种玉米在各个试点的亩产量如下:(单位:kg)甲:450 460 450 430 450 460 440 460乙:440 470 460 440 430 450 470 440在这些试验点中, 种玉米的产量比较稳定(填“甲”或“乙”).三、解答题(共47分)13.(11分)某市2013年的一次中学生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比赛的有17名运动员,通讯员在将成绩表送组委会时不慎用墨水将成绩表污染掉一部分(如下表),但他记得这组运动员的成绩的众数是1.75m,表中每个成绩都至少有一名运动员.根据这些信息,计算这17名运动员的平均跳高成绩(精确到0.01m).14.(11分)(2013·扬州中考)为了声援扬州“世纪申遗”,某校举办了一次运河知识竞赛,满分1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成绩达到6分以上(包括6分)为合格,达到9分以上(包括9分)为优秀,这次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1)补充完成下面的成绩统计分析表:组别平均分中位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甲组 6.7 3.41 90% 20%乙组7.5 1.69 80% 10%(2)小明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7分,在我们小组中排名属中游略偏上!”观察上表可知,小明是组的学生.(填“甲”或“乙”)(3)甲组同学说他们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乙组,所以他们组的成绩好于乙组.但乙组同学不同意甲组同学的说法,认为他们组的成绩更好于甲组.请你给出两条支持乙组同学观点的理由.15.(12分)(2013·威海中考)某单位招聘员工,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项成绩的原始分满分均为100分.前六名选手的得分如下:序号1 2 3 4 5 6项目笔试成绩(分) 85 92 84 90 84 80面试成绩(分) 90 88 86 90 80 85根据规定,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分别按一定的百分比折合成综合成绩(综合成绩的满分仍为100分).(1)这6名选手笔试成绩的中位数是分,众数是分.(2)现得知1号选手的综合成绩为88分,求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的百分比.(3)求出其余5名选手的综合成绩,并以综合成绩排序确定前两名人选.16.(13分)(2013·黄冈中考)为了倡导“节约用水,从我做起”,黄冈市政府决定对市直机关500户家庭的用水情况作一次调查,市政府调查小组随机抽查了其中的100户家庭一年的月平均用水量(单位:t),并将调查结果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1)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求这10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黄冈市市直机关500户家庭中月平均用水量不超过12t的约有多少户?答案解析1.【解析】选B.在这组数据中,12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2,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2,12,13,14,16,17,18,最中间的数是14,因此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2.【解析】选B.从大到小排列此数据为:3,2,2,2,1;数据2出现了三次,次数最多为众数,2处在第3位为中位数.平均数为(3+2+1+2+2)÷5=2,方差为[(3-2)2+3×(2-2)2+(1-2)2]=0.4,即中位数是2,众数是2,方差为0.4.3.【解析】选D.①x最小时,数据为x,8,10,10,中位数是(8+10)÷2=9,则(8+10+x+10)÷4=9,所以x=8;②x最大时,数据为8,10,10,x,中位数是(10+10)÷2=10,则(8+10+x+10)÷4=10,所以x=12;③当8≤x≤10时,中位数是(x+10)÷2,则(x+10)÷2=(8+10+x+10)÷4,可求得x=8.故选D.4.【解析】选A.设成绩为8环的人数是x人,由题意得(7×2+8x+9×3)÷(2+x+3)=8.1,解得x=5.5.【解析】选A.∵一组数据2,4,x,2,4,7的众数是2,∴x=2,∴中位数为3,==3.5.6.【解析】选A.由平均数都是80知①正确;由二班的中位数大于一班的中位数知②正确;一班的方差大,其成绩相对不稳定,故③不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6 二次根式(专项训练)二次根式的定义:1.下列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A .2--xB .xC .22+xD .22-x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1.下列各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12+xB.222y x x +C. 12D.5.0 2.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C.D3、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是( ) AC4、在21、12 、x+2 、240x 、22y x +中,最简二次根式有( )个A 1 个B 2 个C 3 个D 4个 5、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44+a B .48 C .14 D .ba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1.若最简二次根式53-a 与3+a 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 。
2.下列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能与2合并的是 ( )A.23 B.12 C.32 D.32 3.最简二次根式13+a 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 的取值为二次根式取值范围1.式子21+-x x 中x 的取值范围是。
A . x ≥1 且 X ≠-2 B.x>1且x ≠-2 C.x ≠-2 D. .x ≥12.要使1213-+-x x 有意义,则x 应满足( ).A .21≤x ≤3 B .x ≤3且x ≠21 C .21<x <3 D .21<x ≤33 当22-+a a 有意义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2 B.a >2 C .a≠2 D.a≠-2 4.若2-x 是二次根式,则x 的取值范围是A. x>2 B. x≥2 C 、 x<2 D. x≤25x的取值范围为()A、x≥2B、x≠3C、x≥2或x≠3D、x≥2且x≠362()x y=+,则x-y的值为()A.-1 B.1 C.2 D.37x的取值范围是()A.x≥﹣25B.x≤25C. x≥25D. x≤-25二次根式的性质1.若2<x<3,化简xx-+-3)2(2的正确结果是_。
2.若0<x<5,则5x-+=3、已知a、b、c满足54)3(2=-+-+-cba求:(1)a、b、c的值;(2)试问以a、b、c为边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构成三角形,求出三角形的周长;若不能构成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24=-B.2C=D.3=-5、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9494+=+B.3327=C.3333=+D.4)4(2-=-6、下列计算:(16==;(26==;(31=;(41=,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7、二次计算:-⨯= .8.化简:-=二次根式的加减1、计算:=+-3)23(2()(()21234a a====232、计算:=-2)4( ;= 。
3.计算:-= . 4、.计算21-32+29的结果是5、-- )A、--、--、-=-、不能比较 6、12=23=34=45=,,请你将猜想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 (n 1≥)的代数式表示出来是 7、.计算:101()(2π--+-+-︱-6︱8、计算:9化简求值:已知:132-=x ,求12+-x x 的值;10计算(+ 11、计算:(10分) (515+20—2154+45)⨯512、先化简,再求值5x 5 - 54 4x5 +x 45x,其中x=10(6分)13.(6分)求值:已知x=13+,y=13-求下列各式的值:(1)222y xy x ++ (2)22y x -14、(8分)计算:83211264+- 15、(9分)先化简,再求值:2221122442x x x x x x⎛⎫-÷ ⎪--+-⎝⎭,其中x =2 +3 16、(5)17、(5))54)(54()523(2-+-+--418.(6分)计算:22(2+21)-31227-19、(222++abb a )÷b a b a --22, 其中 22,22-=+=b a20、计算: (1)322748+-(2)212)31()23)(23(0+---+(3) 先化简,再求值:1112221222-++++÷--x x x x x x ,其中12+=x .§17 勾股定理(专项训练)考点一、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cm ,2cm ,则斜边长为_____________.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2,则另一条边长是________________.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若斜边长为5cm ,直角边的长为3cm ,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为( ).A .4cmB .4cm 或cm 34C .cm 34D .不存在 4.在数轴上作出表示10的点.5.一种盛饮料的圆柱形杯,测得内部底面半径为2.5㎝,高为12㎝,吸管放进杯里,杯口外面至少要露出4.6㎝,问吸管要做多长?考点二、利用列方程求线段的长1.把一根长为10㎝的铁丝弯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如果要使三角形的面积是9㎝2,那么还要准备一根长为____的铁丝才能把三角形做好.2.如图,将一个边长分别为4、8的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C 点与A 点重合,则EB 的长是( ). A .3B .4C .5D .53.如图,铁路上A ,B 两点相距25km ,C ,D 为两村庄,DA ⊥AB 于A ,CB ⊥AB 于B ,已知DA=15km ,CB=10km ,现在要在铁路AB 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 ,使得C ,D 两村到E 站的距离相等,则E 站应建在离A 站多少km 处?4.如图,某学校(A 点)与公路(直线L )的距离为300米,又与公路车站(D 点)的距离为500米,现要在公路上建一个小商店(C 点),使之与该校A 及车站D 的距离相等,求商店与车站之间的距离.5考点三、综合其它考点的应用1.直角三角形中,以直角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为72cm ,82cm ,则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2cm .2.如图一个圆柱,底圆周长6cm ,高4cm ,一只蚂蚁沿外壁爬行,要从A 点爬到B 点,则最少要爬行 cm第2题 第5题 第6题3.小雨用竹杆扎了一个长80cm 、宽60cm 的长方形框架,由于四边形容易变形,需要用一根竹杆作斜拉杆将四边形定形,则斜拉杆最长需________cm .4.小杨从学校出发向南走150米,接着向东走了360米到九龙山商场,学校与九龙山商场的距离是 米.5.如图:带阴影部分的半圆的面积是多少?( 取3)6.已知,如图在ΔABC 中,AB=BC=CA=2cm ,AD 是边BC 上的高.求 ①AD 的长; ②ΔABC 的面积.7.在直角ΔABC 中,斜边长为2,周长为2+6,求ΔABC 的面积.8.已知:如图,在△ABC 中,∠C=90°,∠B=3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垂足为E ,BD=4cm .求AC 的长.9.已知:如图,△ABC 中,AB >AC ,AD 是BC 边上的高.求证:AB 2-AC 2=BC(BD-DC).10.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 求斜边上的高. 11.小明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他采用如下的方法:先降旗杆上的绳子接长一些,让它垂到地面还多1米,然后将绳子下端拉直,使它刚好接触地面,测得绳下端离旗杆底部5米,你能帮它计算一下旗杆的高度.12.有一只鸟在一棵高4米的小树梢上捉虫子,它的伙伴在离该树12米,高20米的一棵大树的树梢上发出友好的叫声,它立刻以4米/秒的速度飞向大树树梢.那么这只鸟至少几秒才能到达大树和伙伴在一起.686E CD BA 13. 如图∠B=90º,AB =16cm ,BC =12cm ,AD =21cm,CD=29cm 。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14.如图,一个梯子AB 长2.5 米,顶端A 靠在墙AC 上,这时梯子下端B 与墙角C 距离为1.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 的位置上,测得BD 长为0.5米,求梯子顶端A 下落了多少米?15.在加工如图的垫模时,请根据图中的尺寸,求垫模中AB 间的尺寸.考点四、判别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1.若△ABC 的三个外角的度数之比为3:4:5,最大边AB 与最小边BC 的关系是_________.2.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123c m,一边长为33c m,其他两边之差为3c m,则这个三角形是_ 。
3.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扩大相同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是 (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是直角三角形 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ABC 中,若∠B =∠C -∠A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B .△ABC 中,若a 2=(b +c )(b -c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C .△ABC 中,若∠A ∶∠B ∶∠C =3∶4∶5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D .△ABC 中,若a ∶b ∶c =5∶4∶3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5.在△ABC 中,2:1:1::=c b a ,那么△ABC 是( ).A .等腰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 6.如图,四边形ABCD 中,F 为DC 的中点,E 为BC 上一点,且BC CE 41=.你能说明∠AFE 是直角吗?考点五、开放型试题1.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 1、S 2、S 3、S 4,则S 1+S 2+S 3+S 4=_______.l 321S 4S 3S 2S 12.如图①,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则不难证明S1=S2+S3 .(1) 如图②,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那么S1、S2、S3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必证明)(2) 如图③,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请你确定S1、S2、S3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3) 若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多边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请你猜想S1、S2、S3之间的关系?.3.图示是一种“羊头”形图案,其作法是,从正方形1开始,以它的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以其直角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2,和2′,…,依次类推,若正方形7的边长为1cm,则正方形1的边长为__________cm.§18 平行四边形(专项训练)1. 在四边形ABCD中,AB∥CD,∠A=∠C,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 在□ABCD中, ∠A+∠C=160°求∠A,∠C,∠B,∠D的度数3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D⊥AD,求BC,CD及OB的长.4. 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BC、AD上的点,且AE∥CF,AE 与CF相等吗?说明理由.5. 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MN是过O点的直线,交BC于M,交AD于N,BM=2,AN=2.8,求BC和AD的长.6.如图所示,已知ABCD的对角线交于O,过O作直线交AB、CD的反向延长第3题图第4题第5题图第7题图7线于E、F,求证:OE=OF.7.如图所示,在□ABCD中,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BE⊥AC,DF⊥AC,垂足分别为E、F.那么OE与OF是否相等?为什么?8.如图所示,已知D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一点,点E,F分别在AC,AB 上,且DE∥AB,DF∥AC求证:DE+DF=AB9.如图,□ABCD O为D的对角线AC的中点,过点O作一条直线分别与AB、CD 交于点M、N,•点E、F在直线MN上,且OE=OF.(1)图中共有几对全等三角形,请把它们都写出来;(2)求证:∠MAE=∠NCF.10.已知:如图所示,在ABCD中,E、F分别为AB、C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11.如图所示,BD 是ABCD的对角线,AE⊥BD于E,CF⊥BD于F,求证: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12.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 C、BD相交于点O,E、F是直线AC上的两点,并且AE=CF,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13. 如图,E 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点,CE AF.请你猜想:BE与D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并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14. 如图,在□ABCD中,点E是AD的中点,BE的延长线与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1)求证:△ABE≌△DFE;(2)试连结BD、AF,判断四边形ABD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第8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2题图9题图AC DEF第13题图815. 如图所示,某城市部分街道示意图,AF∥BC,EC⊥BC,BA∥DE,BD∥AE,EF=FC,甲、乙两人同时从B站乘车到F站,甲乘1路车,路线是B→A→E→F,乙乘2路,路线是B→D→C→F,假设两车速度相同,途中耽误时间相同,那么谁先到达F站,请说明理由.16. 如图所示,已知AD与BC相交于E,∠1=∠2=∠3,BD=CD,∠ADB=90°,CH⊥AB于H,CH交AD于F.(1)求证:CD∥AB;(2)求证:△BDE≌△ACE;(3)若O为AB中点,求证:OF=12 BE.17.已知如图:在ABCD中,延长AB到E,延长CD到F,使BE=DF,则线段AC与EF是否互相平分?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