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试题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地质地貌》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地质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730bb28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2.png)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地质地貌》(2024·广东)发育于云南省临沧市某处半山腰的硝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其表层有约2m厚的文化层(含有古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
左图为硝洞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自洞内望向洞口方向的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①化学溶蚀②重力崩塌③冰川刨蚀④风力吹蚀⑤流水侵蚀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④⑤D.③④⑤2.(外力作用)可推断,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主要源自()A.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B.人类活动遗留的堆填物C.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D.地质时期的流水搬运物【答案】1.B 2.D【解析】1.溶洞是流水溶蚀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形成的地下喀斯特地貌。
该溶洞是受流水侵蚀、化学溶蚀可溶性石灰岩形成的,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故流水侵蚀、化学溶蚀石灰岩,重力崩塌形成洞穴,故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化学溶蚀、重力崩塌、流水侵蚀,①②⑤正确,与风力、冰川作用关系不大,③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石灰岩属于浅海沉积,地质时期随地壳的抬升运动,石灰岩沉积处被抬升形成陆地;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溶洞,地下河流经中低山区,可能挟带砾石、砂和黏土等不同粒级的碎屑沉积物,这些物质随水流进入溶洞,并在洞内沉积下来,形成粉砂质黏土沉积物,D正确;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的主要成分应该是石灰岩块,而不是粉砂质黏土,AC错误;据材料可知,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在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之上,B错误。
故选D。
(2024·浙江1月)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
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
完成下面小题。
3.(河流阶地地貌)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A.T1抬升速率最大B.T2抬升幅度最大C.T3下沉速率最小D.T4下沉幅度最小4.(河流阶地地貌)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A.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B.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C.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D.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答案】3.A 4.D【解析】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1阶地1.1万年抬升了30米,T2阶地2.4万年抬升了35米,T3阶地5.5万年抬升了50米,T4阶地40万年抬升了50米,T1抬升速率最大,A正确;T4、T3阶地抬升幅度最大,BCD错误。
土木工程地质试题集
![土木工程地质试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0ec3ce0776c66137ee06193d.png)
试题集一、填空题89.常见的地层接触关系有:、和三种。
90.沉积岩相对年龄的确定,通常利用(1) 律、律和律。
91.岩层绝对年龄是利用来测算的。
92.在地质年代表中,下古生代有三纪,按由老到新的名称及其代号依次是:()纪、()纪和()纪。
93.在地质年代表中,上古生代有三纪,按由老到新的名称及其代号依次是:( )纪、( )纪和( )纪。
94.在地质年代表中,中生代有三纪,按由老到新的名称及其代号依次是:()纪、()纪和()纪。
95.对某地质时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读法,例如∈2di读法为大寨沟组;D2g读为观雾山组。
96.岩层(或构造)产状三要素是、和。
97.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只要测出岩层的就可求知岩层的。
因为两者始终是±90°的关系。
98.裙曲的基本形态是和。
99.褶曲的几何要素由、、和枢纽等四部分组成。
100.轴面直立,两翼岩层倾向相反,且倾角大致相等的裙曲,称为。
101.轴画倾斜,两翼岩层相反,但两翼的倾角不等的褶曲,称为。
102.轴画倾角较大,两翼岩层倾向同一方向,一冀正常,一翼倒转的裙曲,称为。
103.按褶曲枢纽产状可分为和。
104.褶曲的组合形态是和。
105.根据节理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可把节理划分为:、和。
106.构造节埋分为和。
107.非构造节理分为:、、、减压节理、人为节理等。
108.在节理走向玫瑰花图中,某一玫瑰花瓣愈长,表明该方位角内出现的节理数日愈;花瓣愈宽,说明节理方向的。
109.根据断盘相对位移分: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为;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的为,上下盘只有水平方向推移的为。
110.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关系,可分为:、和。
111.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可分为:、和。
112.由两条倾向相背的正断层组成,其间相对上升的岩块为;由两条倾向相向的正断层组成,其间相对下降的岩块。
113.由数条倾向一致,相互平行的正断层组合而成的为。
114.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当地层出现重复时,则为;当地层出现缺失时,则为。
大学工程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工程地质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e8b36051e79b8969022692.png)
工程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对地下结构物产生浮力的地下水是( )A、包气带水B、承压水C、潜水D、承压水或潜水2、围岩应力重新分布是指( )应力的重分布。
A、岩土原有应力B、洞室衬砌应力C、地下水动水压力D、洞室围岩总应力3、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 )、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A、岩浆作用B、剥蚀作用C、地质作用D、地震作用4、流纹状构造反映了岩浆岩的哪种形成环境?( )A、喷成相B、浅成相C、深成相D、河湖相5、某矿物呈灰白色,菱面体,三组完全解理,小刀能刻划动,遇稀盐酸强烈起泡。
该矿物可定名为( )A、石膏B、食盐C、方解石D、白云石6、沉积岩的结构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 )及生物结构四种类型。
A、斑状结构B、结晶结构C、碎裂结构 D散体结构7、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在干燥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的比值称为岩石的( )A、饱水系数B、渗透系数C、吸水系数D、软化系数8、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 )A、抗剪强度B、重度C、承载力D、压缩模量9、盐渍土在浸水后强度明显( )A、提高B、降低C、不一定10、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 )A、下降B、上升C、上升或下降11、下列哪项为地层单位?( )A、宙B、界C、纪D、世12、下列哪项为地质年代单位?( )A、宇B、界C、纪D、统13、岩层在空间的位置是由以下哪种要素确定?( )A、地壳运动B、地形地貌C、走向和倾斜D、走向、倾向、倾角14、下列关于岩层走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岩层的走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B、岩层走向方位角与倾向方位角相差90。
C、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
D、岩层的走向只有一个数值15、斜坡的变形方式有蠕动和下列哪项?( )A、松动B、滑动C、崩塌D、裂隙16、斜坡的破坏方式有滑坡和下列何项?( )A、流动B、松动C、流砂D、崩塌17、按滑动的力学性质滑坡可分为( )A、顺层滑坡和切层滑坡B、牵引式滑坡和推动式滑坡C、张性滑坡和剪性滑坡D、切层滑坡和均质滑坡18、下列哪项组合最易发生岩溶?( )A、可溶性岩石,岩体内有相互连通的裂隙,水具有侵浊性,且水是流动的B、可溶性岩石,丰富的水,岩体内有丰富的裂隙,水是流动的C、沉积岩,水具有侵蚀性,且水是流动的D、可溶性岩石,岩体中有丰富裂隙,水具有侵蚀性,水是封闭的19、下列哪项不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 )A、可溶性岩石B、岩石为软岩。
环境地质学试题答案
![环境地质学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c436e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c.png)
第二章1.地质环境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2.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3.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来评定。
4.人地复合系统人地复合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两大系统耦合而成的,远离平衡态的、复杂而有序的开放系统。
人地复合系统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智慧圈。
2. 当前世界环境地质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向1着眼于地球是个复杂系统,是个多层次结构,以及通过各圈层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来研究全球性环境变化。
不仅是研究现代的,而且研究过去地质历史时期,同时对今后21世纪内全球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全球性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全球性气候(包括古气候)、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全球物质和能量循环等等,并且对这些全球性变化给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后果进行预测。
2.以动态观点及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地质环境演化的特点和地质环境灾变预报的可能性。
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双重的作用。
这些因素的变化在许多情况下是无序的,是一个非线性问题。
这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已成为热点问题。
3我国主要环境地质学问题我国四大生态脆弱带:黄土高原与北部毗邻的沙漠、岩溶石山区、南方贫瘠的红壤区以及西部高寒地区。
因此,当前和今后我国的环境地质问题将会日益突出。
1. 淡水资源危机正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开展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新的一轮区域性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是综合分析水资源问题的基础性地质工作。
同时迅速建立多种水资源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研究制图、预报网。
全国统一环境水文地质监测信息系统,作为研究各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前景分析的科学依据。
地质环境试题
![地质环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a9b6875022aaea998f0f71.png)
不得 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11、地质灾害报告制度规定了发生不同规模地质灾害灾(险)情的报告时限、程序和报告 内容。
12、地质灾害防治费用和群测群防员补助资金纳入地方财政保障范围、鼓励和吸引社会资
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3、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的目的 就是减少因工程选址不当或不适当的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
C:即将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相信能就一定能
优质文档
2、我国是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已经成为我国除偶发特大地震外的 自然灾害,防范形势十分严峻。
A大
A :第一
B:第二
C:第三
3、经专家鉴定地质灾害险情灾情以消除或得到有效控制后,当地 的地质灾害危险区,转移的灾民才可以回到原居住地
C 级人民政府撤销划定
5、地质灾害防治 “三查 ”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按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 求》在辖区内组织汛前排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
6、 “两卡 ”是指地质灾害 防灾 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 避险 明白卡。
7、形成崩塌的内在条件有: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
8、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建立 防监测网络。
有利于
B。
A :崩塌发生
B:崩塌形成
C:崩塌稳定
18、人为地质灾害
B ,常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增多。
A :不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制约
B: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制约 C:与人类工程开发活关系不大
19、对于发生在人烟稀少地区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没有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地质环境
相信能就一定能
优质文档
变化, A 。
A :地质灾害防治
B: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C:水土保持
环境地质选择题
![环境地质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9fdf2e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d.png)
环境地质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环境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 A. 地震- B. 古生物- C. 矿产资源- D. 水资源2. 环境改变是指什么?- A. 地层变化- B. 过程地貌形成- C. 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状态变化- D. 气候变迁3.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A. 地貌学和气候学- B. 地震学和火山学- C. 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学- D. 地层学和年代学4. 以下哪个是环境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 A. 矿产勘探- B. 建筑工程- C. 河流治理- D. 园林设计5. 环境地质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沉积环境的演化- B. 地质历史的重建- C. 环境与生物的相互作用- D. 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影响6. 下列哪种环境地质过程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 A. 风蚀作用- B. 水侵蚀作用- C. 地震活动- D. 洪水灾害7. 环境地质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建立地层地球化学模型- B. 探索地下矿产资源- C. 预测自然灾害- D.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8. 环境地质学的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 A. 提供资源开发指导- B. 揭示环境演变规律- C. 预测自然灾害- D. 指导污染治理技术9.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古地理环境- B. 灾害地质- C. 地下水资源- D. 气候变化10. 环境地质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A. 野外考察和实验室分析- B. 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 C.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D. 数据统计和趋势分析。
油气田地下地质试题库(含答案)
![油气田地下地质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24a833a5e9856a56126035.png)
油气田地下地质试题库一.概念题1.迟到时间套管程序固井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岩屑录井岩心录井泥浆录井钻时钻时录井气测井岩心收获率中途测试先期完成后期完成井身结构初流动终流动初关井终关井2. 三孔隙度法可动油饱和度可动水饱和度3. 地层等厚图地层等容图地下地质图标准层标准井标准剖面图综合柱状图油层对比古地质图虫眼图4.断点组合断层面图生长指数井口海拨标高古构造5. 流体静压力上覆岩层压力目前地层压力井底压力生产压差压力系数压力梯度等效深度地温级度折算压力地层压力原始地层压力6. 油气储量有效厚度含油面积平衡表平衡表外储量狭义油气资源采收率废弃气层压力开发储量探明储量概算储量1.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到地面所需的时间2.套管程序钻井过程中先后向井内下入的套管次数、每次套管的直径以及套管下入的深度3.固井向井内下入一定尺寸的套管串后,在井壁和套管间的环形空间内注入水泥的工作4.定向井有位移且有准确方位的斜井5.丛式井海上油田开发时在钻井平台上打的井群,丛式井一般为30口左右,最多为96口6.水平井最大井斜角达到或接近90°,且有水平延伸的井7.岩屑录井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连续收集与观察岩屑,并恢复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8.岩心录井地质人员对取出的岩心整理、观察、描述、作图,这个过程就是岩心录井9.泥浆录井根据泥浆性能的变化推断井下是否钻遇油气水层和特殊岩性的方法10.钻时每钻进一米所需要的纯钻井时间,单位为分钟/米11.钻时录井地质人员利用钻时装置,记录单位进尺所花费的时间,从而绘制出钻时-深度曲线,并以此来研究岩层的性质、进行地层对比工作的一项录井方法12.气测井钻井过程中对泥浆中分离出来的气体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油气水层的测井方法13.岩心收获率岩心长度与取心进尺的比值,它是衡量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14.中途测试探井钻井过程中钻遇油气层或发现重要油气显示时,中途停钻对可能的油气层进行测试15.先期完成先下入油层套管,再钻开油层,分为裸眼完成和衬管完成16.后期完成先钻开油气层,再下油层套管,分为射孔完成、贯眼完成、尾管完成17.井身结构油井井眼沿长轴方向剖面的结构形态,井身结构由构成井眼的四个要素组成:井径、各井径相应的井眼深度、套管程序和管外水泥返高18.初流动钻杆地层测试中, 地层流体在地层压力与地面常压压差的作用下迅速进入空钻杆内,开始进入流量的测试,实质上是钻杆作为液流导管的临时性地层测试过程。
工程地质学模拟考试试题1(概念)
![工程地质学模拟考试试题1(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4e9e326bcd126fff7050b6f.png)
一、名词解释:(6×4‟)1.地震烈度:地面震动强烈程度,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
震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
2基本烈度:指在今后一定时间(一般按100年考虑)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遇到的大烈度。
它是由地震部门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地区地震地质条件等的综合最分析给定的,对一个地区地震危险性作出的概略估计,作为工程抗震的一般依据。
3.工程地质类比法:将已有建筑物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的结果和经验运用到工程地质条件与之相似的同类建筑物中。
4.临界水力梯度:岩土体在渗流作用下,呈悬浮状态,发生渗透变形时的渗流水力梯度。
5.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6.斜坡变形破坏:斜坡变形破坏又称斜坡运动,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是指地表斜坡岩土体在自重应力和其它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向坡外的缓慢或快速运动。
7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8.RQD:岩石质量指标,RQD值越大,说明岩石性质越好。
9.岩溶:是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
亦称喀斯特。
10.渗透稳定性:是指在渗流水作用下,其结构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危及岩土体的稳定。
11 地面塌陷:是地面垂直变形破坏的另一种形式。
它的出现是由于地下地质环境中存在着天然洞穴或人工采掘活动所留下的矿洞,巷道或采空区而引起的,其地面表现形式是局部范围内地表岩土体的开裂、不均匀下沉和突然陷落。
12. 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
(引用)13.水库诱发地震:是指由于人类修建水库工程,水库蓄水所引起的地震活动,称为水库诱发地震。
14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地质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aa151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9.png)
一、1.论述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具有制约作用体现在:以一定作用影响工程建设活动的安全;某些地质条件不具备而提高了工程的造价;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
所以,地质环境是从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三个方面影响工程建设的。
工程活动也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地质环境,每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方式强度是不同的,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概括起来有:(1)工程荷载:工程荷载是指工程建筑物的自重及其运行时与其他自然和人为作用力的叠加所造成的在工程和地质介质边界面的荷载。
在这一附加荷载作用下,地质体中的应力产生重新分布,使岩土介质发生变形,当变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岩土会产生破坏。
(2)岩土体的开挖:岩土体开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岩(土)应力状态的卸载和调整;岩(土)开挖振动和爆破损伤;岩(土)临空面位置、形态发生改变;引发地下水的排泄、地表水的聚集;开挖后岩(土)弃渣的堆积和处理;(3)水流、水体的调节:导致地面沉降、水库诱发地震、库岸崩塌。
2.工程地质勘察的六个方面?(1).沿途类型及性质;(2)地质结构;(3)地形地貌;(4)水文地质;(5)物理地质现象;(6)天然建筑材料。
3.论述工程建设中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答:工程建设中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以下四类,即(1)地基稳定性问题:这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包括强度和变形两个方面。
此外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和现象都会影响地基稳定。
铁路、公路等工程建筑则会遇到路基稳定性问题。
(2)斜坡稳定性问题:自然界的天然斜坡是经受长期地表地质作用达到相对协调平衡的产物,人类工程活动尤其是道路工程需开挖和填筑人工边坡,斜坡稳定对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及保证地基稳定十分重要。
斜坡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是影响其稳定性的物质基础,风化作用、地应力、地震、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对斜坡软弱结构面作用往往破环斜坡稳定,而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是影响其稳定的重要因素。
环境地质学重点[试题]
![环境地质学重点[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539c7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f.png)
1、环境地质学定义:环境地质学是应用地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功能和自身演变规律的学科,侧重研究人类工程技术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环境地质学研究对象: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环境地质学任务: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对策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4、地质环境指的是与人类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岩石圈之表层,是人类生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5、地质环境基本要素: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动力作用6、地质环境的容量:是指区域地质环境或环境要素(如土地、水体等)对资源开发或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的容许承受量或负荷量。
7、地质环境的相容性: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的某种干扰的适应性。
8地质灾害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9、崩塌定义:是较陡斜坡上的部分岩土体在以重力为主的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10、滑坡:斜坡上的岩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
11、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12、水土流失: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13、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14、盐渍化是一种渐变性地质灾害,它是盐分在地表土层当中逐渐富集的结果(含盐量超过0.3%)。
15、水资源开发的负环境效应:(1)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原因是地下水多年平均开采量超过多年平均补给量,破坏了地下水的动态均衡状态,消耗含水层的“储存量”,其结果就是出现了直观上的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内蒙古管理与基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试题
![内蒙古管理与基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6949d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79.png)
2021年下半年内蒙古管理与基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以下情况,国家可以对单位和个人的出让土地利用权提前收回。
A:衡宇破损B:社会公益事业需要C:企业破产D:土地利用权转移E:时间因素2、某块土地在利用中所用资本和劳动的变量投入本钱与其收益相等的点正是该宗地的__。
A.集约边际B.粗放边际C.无租边际D.增租边际3、是保险的派生职能.【2021年考试真题】A:融通资金B:经济补偿C:理财服务D:分散风险E:土地4、是决定城市土地利用价值的重要因素。
【2021年考试真题】A:区位B:土地承载力C:土地出让方式D:土地开发本钱E:时间因素5、某市拟于2021年12月8日拍卖位于市区的10宗住宅用地,若以拟拍卖土地为一统计整体,则其中对A宗土地面积的统计表述应属__。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6、在时间数列速度指标中,增加速度不等于。
A:发展速度-1B: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C:增加量/基期水平D:(本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E:土地7、本钱逼近法评估中的年期修正系数计算公式是__。
A.1/rB.1/r[1-1/(1+r)n]C.rD.1-1/(1+r)n8、标准深度一般是线路价区段内临街各宗土地深度的.(1998年真题)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总和E:合法性9、某省进行城镇土地分等工作.该省共有68个城镇参与分等,其中S城镇的人均道路铺装面积为20㎡,该指标按从大到小排序处于该省各城镇中第15位,则采用位序标准化方式计算S城镇的人均道路铺装面积指标的分值为。
A:22.1B:76.5C:77.9D:79.4E:时间因素10、下列土地估价中的技术处置不正确的是__。
A.当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时,选择的比较案例应为3年内成交的交易实例B.当采用本钱逼近法评估宗地价钱时,计算土地开发费用应准确区分宗地红线内外的开发程度C.收益还原法中估价对象的净收益应按照估价对象实际经营的财务报表分析取得D.剩余法中未来开发完成的房地产价值可以采用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进行测算11、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中,自然因素不包括。
大学自然地理试题含答案
![大学自然地理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34c3d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8.png)
大学自然地理试题含答案1.风化作用:在地表环境作用下,岩石内部结构、构造、成分发生分解,整体坚固的岩石发生破裂、变成碎屑及其他矿物质的过程。
2.片理构造:变质岩中板状矿物、片状矿物和柱状矿物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平行排列而形成的构造3.河流袭夺:分水岭的迁移导致一侧的河流夺取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4.腐殖质: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后再缩合或聚合而成的一系列暗色高分子有机化合物5.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和输入和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1分)(1)全球的火山集中分布在,;以及大洋中脊地带。
(2)高岭土、榄橄石、石榴子石分别是岩及物。
(3)青藏高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隆起(4)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和。
(5)雪线最高的地带在(6)海岸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7)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腐殖质化和两个过程。
(8)荒漠地貌集中分布在(9)土壤胶体的主要性质有三、是非判断(?/?)(9分)地层的新老关系是确定褶皱构造类型的最主要标志?;不同时代的地层直接接触不一定意味着断层的存在?;冰川分布下限通常高于雪线?;新月形沙丘的弧形突出端朝向主风向?;土壤指地球表面的风化碎屑物?;黄土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而且主要是风成的?;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的形成均与构造运动有关?;一个地段上的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总是使物种由少到多,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群落演替阶段到达顶级阶段时,净初级生产量也达到最高?。
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1.下列风化过程不属于化学风化的为A.溶解B.水解C.水化D.水蚀[D]2.方解石的解理程度为A.极完全B.完全C.中等D.不完全[B]3.自然界最难风化的矿物种类为A.橄榄石B.角闪石C.正长石D.石英[D]4.在超基性岩中肯定不存在的矿物为A.橄榄石B.角闪石C.辉石D.石英[D]5.鸟足状三角洲形成的主导作用是A.潮流B.河流径流C.波浪D.潮汐与波浪的共同作用6.风力搬运的最主要方式是A.悬移B.跃移C.推移D.蠕移[B]7.黄土的粒度组成主要为A.细砾B.粗砂C.粉砂D.粘土[C]8.相对于大气,土壤空气中下列气体成分中含量较高的为A.O2B.N2C.CO2D.CO[C]六、读图题(共12分)1.背斜,寒武纪,倒转背斜2.侵蚀,堆积,基座3.(1)发育程度很低的土壤剖面;(2)发育过程受干扰的埋藏土壤剖面;(3).受强烈剥蚀的土壤剖面4.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七、问答题(共40分)1.识别断层可以依据哪些特征?(1)地层(地层的重复与缺失,岩层的突然错断,岩层产状的突然改变)(2)断层面(带)特征:(系列)断层(面)、角砾岩、擦痕与磨光面、牵引弯曲构造、张裂隙(3)地貌特征:断崖、挫断山、三角面山、河流的水平错位2.山地冰川地貌在垂直方向上有怎样的组合特征?雪线以上是以冰斗、刃脊和角峰为主的冰蚀地貌带;雪线以下,终碛堤以上是以冰槽谷,侧碛堤和冰碛丘陵为主的冰蚀——冰碛地貌带;冰川末端是以终碛堤为代表的冰碛地貌带,终碛堤外缘,表现为冰水扇和冰水扇平原的冰水堆积地貌带。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56161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a.png)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试题答案及解析1.有关宇宙和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人们用肉眼或借助望远镜可观测到的各种星体总称为天体B.宇宙是无限的,人类认识的宇宙范围会随着人类探测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扩大C.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D.各种天体孤立地存在于宇宙之中【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宇宙的概念及天体。
宇宙中的万物统称天体,局限于目前的探测手段,还有众多的天体没有观测到。
人类认识的宇宙范围会随着人类探测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扩大。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为恒星和星云。
因此,答案为B。
2.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B.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世界上很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有一定相关性D.太阳黑子能释放出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黑子和耀斑。
其中,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当太阳活动爆发时,会对地球上的气候、电离层、磁场产生影响。
因此,答案为C。
3.读宇宙中“不同级别天体系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各字母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答案】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总星系【解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
根据图示所示的天体系统的范围,可知A、B、C、D分别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总星系。
【2】在下列图框中填入天体系统名称,完成天体系统关系框图。
【答案】①-⑤依次填写: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解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与层次。
根据图示可知,①—⑤分别为: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4.下图中①-⑤为0°一66°34′N之间不同日期的昼长分布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A.从南回归线到赤道B.从北回归线到赤道C.从赤道到北回归线D.从赤道到南回归线【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图中显示北半球0°-66°34′N的昼长情况为:①②时期昼长小于12小时,③等于12小时,④⑤大于12小时;则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昼长小于12小时但逐渐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运动。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地质学试题库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地质学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371abb2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65.png)
环境地质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地质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2、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界自然因素的总和。
3、原生自然环境:又称第一环境,其最基本的要素组成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浅部表层,是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客观存在着的空间和物质环境。
现在一般是指未经人类活动影响,仍保持自然状态,环绕于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4、次生自然环境:又称第二环境,是受人类活动因素的冲击、影响而改变了原来面貌的自然环境。
5、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因素6、环境背景(本底)值:原生值.是环境不受或未受污染影响的“纯自然”情况下,各环境要素的化学元素正常含量和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7、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变质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8、地质环境的容量:一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工程发展的最大潜能。
9、自净作用:环境自身能逐步清除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目的,这种作用称环境的自净作用10、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一般是指在一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某些要素或总体对人类或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1、环境效应:是指在环境要素作用下环境受到影响的现象及其后果。
环境效应可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及人为环境效应,一般所称的环境效应多数是指人为环境效应12、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概括为环境问题。
目前所指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利用环境不当和人类社会发展中与环境不协调所致。
13、原生环境问题: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由自然界原来的环境给人类造成的,如许多自然灾害,是大自然活动的必然结果;又如疾病的流行或某些地方病的发生等。
14、次生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02487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2.png)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质学研究的是()。
A. 地球的构造和历史B. 影响地质变化的因素C. 地球上的动植物分布D. 地球上的气候变化2.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分为()。
A. 物质圈、生物圈、大气圈B. 北半球和南半球C. 地壳、地幔、外核、内核D. 大陆、洋盆、山脉3. 拉尼娜现象通常指的是()。
A. 海平面上升B. 海洋表面温度升高C. 海洋表面温度降低D. 海浪和风暴增加4. 相对定年方法是根据()。
A. 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B. 地层的相对位置C. 化石的种类和分布D. 石头的颜色和质地5. 下列哪种地质灾害是由内部地质力学作用引起的?A. 地震B. 洪水C. 飓风D. 山体滑坡二、填空题1. 当两块地壳板块相互靠近时,形成的边界类型是()。
2. 放射性碳14的半衰期约为()年。
3. 根据地球历史的划分,下列时代中最古老的是()时代。
4. 地球的磁场是由()产生的。
5. 地壳最上层的岩石类型是()。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壳构造理论,并说明它对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2. 解释在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地质条件。
3. 什么是地质灾害?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并简要描述其形成原因。
4. 什么是地球层序?如何利用地层确定地壳的相对年龄?5. 简述板块构造和地震的关系,并阐述板块构造理论对地震活动的解释能力。
四、解答题1. 请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为什么地震会造成地震波传播?2. 以地球历史为例,说明地质学是如何研究地球演化的过程。
3. 利用地层对地质工程进行勘察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实例说明。
4. 请简述火山喷发的过程,并解释火山喷发在地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5. 什么是地质勘查?请说明地质勘查在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 地球的构造和历史2. C. 地壳、地幔、外核、内核3. C. 海洋表面温度降低4. B. 地层的相对位置5. A. 地震二、填空题1. 构造边界2. 57303. 元古代4. 流体外核的对流运动5. 岩石圈三、简答题1. 地壳构造理论是指地壳是由一系列巨大的块状板块构成,这些板块以不同的速度在地球上相对运动。
工程地质相关试题答案
![工程地质相关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d893b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d.png)
工程地质相关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地质构造B. 地球物理C. 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D. 矿产资源开发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A. 确定场地的稳定性B. 评估地质灾害风险C. 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D. 制定施工计划答案:D3. 岩土工程中,土壤的分类通常基于哪些特性?A. 颗粒大小和形状B. 矿物质成分C. 水分含量D. 所有以上特性答案:D4. 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对工程建设产生哪些影响?A. 土壤湿化,承载力降低B. 冻土融化,结构不稳定C. 腐蚀金属结构D. 所有以上影响答案:D5. 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A. 地震的震级B. 建筑物的结构类型C. 土壤的液化潜力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1. 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及评估可能的__________风险。
答案:安全性、经济性、地质灾害2. 在进行岩土工程分析时,需要考虑土壤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因素,以确定土壤的工程性质。
答案:类型、状态、力学性质3. 地基处理的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旨在改善土壤的承载能力和减少沉降。
答案:压实、排水固结、化学加固4. 边坡稳定性分析通常考虑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答案:地质结构、水文条件、坡面植被三、简答题1. 简述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答: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地质勘察,可以评估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为工程选址提供依据;其次,了解地质条件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和施工方法,确保结构安全;再次,工程地质可以预测和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泥石流等,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后,工程地质还涉及到对地下水、土壤污染等环境因素的评估,以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高三地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de115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e.png)
高三地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我国某自然保护区水系(图甲)及植被带(图乙)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关于该自然保护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阴坡为迎风坡,阳坡为背风坡B.阳坡坡度大于阴坡C.阴坡植被总量大于阳坡D.阳坡面积大于阴坡【答案】C【解析】读图,根据图中植被类型,结合指向标判断,阳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阴坡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
该地应位于季风区,不能简单说阴坡为迎风坡,阳坡为背风坡,A错。
根据图示范围和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判断,阴坡在很短距离内海拔下降到812米,阳坡在较远距离上海拔仍1865米,说明阳坡坡度小于阴坡,B错。
根据图中植被分布的面积判断,阴坡面积大于阳坡面积,阴坡植被总量大于阳坡,C对,D错。
【2】该自然区位于()A.南岭B.秦岭C.天山D.长白山【答案】B【解析】结合前面分析,结合指向标判断,该山脉为东西走向,且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所以应是秦岭,B对。
【考点】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2.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B.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C.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山麓1月份气温约为0℃【答案】C【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此山南坡基带海拔较高,应在高原面上,北坡的基带为荒漠带,说明深处西北内陆,综合判断,此山应为我国的昆仑山脉。
只有C答案正确。
【2】该山地以北地区A.以灌溉农业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适宜水稻生长D.地势崎岖不平,森林覆盖率高,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昆仑山以北为我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以灌溉农业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考点】中国地形。
西北地区。
3.下图是我国北纬30°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质运动4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质运动4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9e89ede87101f69f3195c0.png)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国各地最新试题分类汇编地质运动(一)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走廊南山位于祁连山中段,南北两侧发育了数十条流向与祁连山脉走向大致垂直的河流。
下图示意走廊南山某典型河道①、①两河段的横断面,P点为河流纵剖面上坡度的突变点。
据此完成1题。
1.关于①段河谷形态特征和成因组合正确的一项是()A.宽广冰川侵蚀B.宽广流水侧蚀C.狭窄流水下蚀D.狭窄冰川侵蚀落脚河峡谷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区东侧,在60km2范围内发育了61.33km的岩溶峡谷,峡谷蜿蜒曲折,孕育了76个河曲,其规模和形态在岩溶区内较为稀有和独特。
河曲型深切峡谷形成主要经历湖盆期(孕育期)、自由河曲形成期和深切期(如图)。
据此完成2-3题。
2.落脚河峡谷中孕育较多自由河曲,是因为形成期()A.河流落差大,下蚀作用力偏强B.地形平坦,流水侧蚀作用强烈C.地转偏向力强,侧蚀作用明显D.降水强度大,流水搬运能力强3.对深切期峡谷的形成影响最小的是()A.碳酸岩易被溶蚀B.岩层垂直节理发育C.地壳间歇性抬升D.边坡崩塌现象频发微生物分解加快侵蚀基准面,是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
其抬升会降低河道坡降,引起河道冲淤的变化。
渭河是黄河的支流之一,于潼关汇入三门峡水库库区,三门峡水库投入使用后,潼关侵蚀基准面上升,渭河侵蚀基准面随之改变,影响水位变化。
下图为渭河下游华县、咸阳两个水文站1950-2020年洪水位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4-6题。
4.根据图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咸阳相比华县离潼关的距离更近B.侵蚀基准面变化对咸阳的影响更大C.渭河下游的侵蚀基准面位于咸阳D.侵蚀基准面导致的淤积,溯源减弱5.三门峡水库投用的时间为()A.1960年B.1973年C.1988年D.1993年6.P4阶段咸阳平均水位下降,而华县平均水位上升,说明()A.咸阳河段丰水枯沙B.咸阳河段降水减少C.华县河段坡度减小D.华县河段降水增多柴达木盆地东缘构造运动活跃。
地质学试题库及答案
![地质学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3ff23d76c66137ee0619fb.png)
1.晚古生代包括(由老到新)纪、纪和纪。
2.按成因将岩石分为、和。
3.地磁场的要素是、和。
4.类木行星包括、、和。
5.单向环流是河流在岸进行侵蚀,在岸进行沉积的主要原因。
6.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和资源。
7.新生代因动物而被称为动物的时代。
二、解释下列术语(每题2分,共20分)
1.试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及其划分方案。
2.试述湖泊的成因类型。
3.试述浅海带的概念及其环境的主要特点。
4.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按物质来源可分为哪些类别?
5.简述断层存在的证据。
6.简述水污染源。①答案
一、1.古生、中生、新生;2.大陆、山岳;3.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4.石炭纪;5.凹、凸;6.重力能、地热能、地球旋转能;7.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8.悬运、推运、跃运
6.潜水;7.断层;8.冰碛物;9.荒漠;10.湖泊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方案。
2.何谓三角洲?其内部的构造特征是什么?
3.试述浅海带的概念及其环境的主要特点。
4.试述矿物的概念及其肉眼鉴定的主要依据。
5.试述地质作用的基本方式。
6.简述断层存在的证据。
④试题
①试题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显生宙划分为代、代和代。
2.冰川按分布规模、形态和所处地形的条件,可分为冰川和
冰川两个基本类型。
3.岩石按成因分为、和。
4.爬行动物最早出现在纪。
5.单向环流是河流在岸进行侵蚀,在岸进行沉积的主要原因。
6.地球上的内能包括、和。
7.海洋环境可分为带、带、带和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环境科试题一、填空题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明确的有几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
2、按地质体变化的速度可划分为缓变性地质灾害和突发性地质灾害。
3、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将地质灾害分为四个等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4、“一划两案”指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5、地质灾害防治“三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按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在辖区内组织汛前排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
6、“两卡”是指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
7、形成崩塌的内在条件有: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
8、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建立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监测网络。
9、共分为4级应急响应,按照灾情、险情级别,分别由省、市、县人民政府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10、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
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11、地质灾害报告制度规定了发生不同规模地质灾害灾(险)情的报告时限、程序和报告内容。
12、地质灾害防治费用和群测群防员补助资金纳入地方财政保障范围、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1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就是减少因工程选址不当或不适当的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14、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5、《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的防治原则中,明确了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
二、单选题1、在对辖区内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依托技术单位选定临时避让场所,即可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 A 。
A:没有地质灾害发生史的区域B:有地质灾害发生史的区域C:即将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2、我国是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已经成为我国除偶发特大地震外的 A 大自然灾害,防范形势十分严峻。
A:第一B:第二C:第三3、经专家鉴定地质灾害险情灾情以消除或得到有效控制后,当地 C 级人民政府撤销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转移的灾民才可以回到原居住地A:省B:市C:县4、在健全保障机制方面,要求全面落实 B ,制定完善地方性配套法规规章,加强防治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A:《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B:《地质灾害防治条例》C:《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5、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坚强决心,是我们做好新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 B 。
A:防治原则B:行动指南C:根本目标6、对已经发生地面塌陷且稳定性差尚有活动迹象的地段, A 。
A:坚决避让B:稍后避让C:不用避让7、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 C 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A:施工B:竣工C:可行性研究A:14B:15C:169、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体系是一种针对 C 进行自我管理的工作体系。
A:宣传培训B:防灾任务C:灾害风险10、因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 B 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监测A:施工单位B:建设单位C:监理单位11、当山坡前缘出现地面鼓起和推挤时,表明滑坡 C 。
A:不会滑动B:已经滑动C:即将滑动12、地裂缝灾害多数发生由于主要地裂缝所组成的地裂缝带内,其形成过程一般 A 。
A:较长B:较短C:很长13、建立健全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加强地下水动态和地面形态的 C 。
A:临时监测B:短期监测C:长期监测14、在泥石流沟道出口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停於坝构建停於场,以减少泥石流规模使其转为夹沙洪流,降低对 A 的危害。
A:下游B:河道C:河道两岸15、结合微型桩群对滑带土灌浆提高滑带土的强度,增加滑坡的 A 。
A:自身抗滑力B:自然抗滑力C:已有抗滑力16、采用支柱,支挡墙或钢质材料支撑在 B ,并辅以钢索拉固。
A:危岩体左面B:危岩体下面C:危岩体右面17、坡体中的裂隙越发育,越易产生崩塌,与坡体延伸方向近乎平行的陡倾角构造面,最有利于 B 。
A:崩塌发生B:崩塌形成C:崩塌稳定18、人为地质灾害 B ,常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增多。
A:不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制约B: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制约C:与人类工程开发活关系不大19、对于发生在人烟稀少地区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没有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地质环境变化, A 。
A:则不属于地质灾害B:也属于地质灾害C:属于特殊地质灾害20、缓变性地质灾害 C ,对其防治有较从容的时间,有可预见的进行,其成灾后果一般只造成经济损失,不会出现人员伤亡。
A:没有前兆B:没有明显的前兆C:有明显的前兆三、多选题1、地质灾害强调了地质作用产生的自然灾害。
与地质作用无关的 ABCD 等不属于概念所包含的内容。
A:火灾B:洪水C:冰冻D:瘟疫2、地质灾害与其它灾害一样,是对 BC 造成危害的事件和潜在威胁的现象A:气候变暖B:人民生命C:财产安全D:交通安全3、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 AD 。
A:12类B:13类C:47种D:48种4、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 ABC 应当与主体工程的 ABC 同时进行。
A:设计B:施工C:验收D:使用5、制订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包括 AD 等内容。
A:预警信号B:卫生防疫C:救灾物资D:逃离路线6、积极开展综合治理,统筹抓好 ABCD 、中小河流整治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尾矿库隐患治理、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
A:地质灾害防治B: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C:水土保持D:山洪灾害防治7、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是 ABC 。
A:地形上,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谷形状便于水流汇集。
B:有丰富的松散物质充当物源C:有丰富的水源D:不合理的工程建设8、滑坡发生的前兆现象主要有: ABCD 。
A、山坡中后部出现规律性裂缝;B、山坡坡脚处土体突然向上凸起变形;C、建在山坡上的房屋地板、墙壁等出现裂缝,甚至墙体出现歪斜;D、山坡上干涸的泉水突然复活,或泉水突然干涸、浑浊。
9、《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针对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建立健全 ABCD 为核心,A、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B、监测预警体系C、综合治理体系D、应急救援体系10、崩塌:崩塌是指陡坡、斜坡上的 AC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最后堆积在坡脚形成倒石堆的地质现象。
A、危岩体B、弃渣C、土体D、废石11、泥石流是由 BCD 激发,使山坡或沟谷中的固体堆积物混杂在水中沿山坡或沟谷向下游快速流动,形成的一种带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
A、震动B、暴雨C、冰雪融水D、库塘溃坝12、泥石流发生的前兆 ABCD 。
A:山区沟谷的沟槽有严重的塌岸、堵塞现象B:湖塘岸、坝溃决C:河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D:沟谷深处变得昏暗并伴有巨大的轰鸣声或轻微的震动感13、形成泥石流的基本条件包括 BCD 。
A:爆破震动条件B:地形地貌条件C:松散物质来源条件D:水源条件14、对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ABC 。
A:地质灾害隐患情况仍不明晰B: 基层防治机构不健全C: 防治资金普遍不足D: 法律制度不健全15、承担专项地质灾害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BCD 。
A:有独立法人资格B: 有一定数量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C: 有相应的技术装备D:有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6、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CD 。
A:有独立法人资格B: 有完善的财务制度C: 有相应的技术装备D: 有一定数量的岩土工程、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1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包括下列内容: BCD 。
A:施工时的安全措施B: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C: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危险性D:拟采取的防治措施18、泥石流堆积区作为建设用地应注意的问题包括: ABCD 。
A:注意访问和实地调查泥石流的发生历史B:注意改善生态环境C:避免在冲沟中堆放垃圾D:控制房屋建设规模,禁止挤占行洪通道19、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应包括: ABCD 。
A:建立组织机构B:政府主导,各部门分工负责C: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状D:各隐患点群测群防监测员签订责任书20、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内容包括: ABCD 。
A:应急处置的主要任务和应急处置权限B:应急避让场地的选择C:灾后抢险救灾D:转移避让后何时撤回居住地四、判断题1、按地质作用的动力成因可划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
(√)2、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土体由于受多种因素(地震、降水入渗及水流冲刷、人工挖坡等)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带)整体或分散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及其形成的地貌形态。
(√)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国务院第393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4、只有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才可以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6、对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后,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7、经专家鉴定地质灾害险情灾情以消除或得到有效控制后,由省级人民政府撤销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转移的灾民才可以回到原居住地(×)8、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是在接到气象降雨预报信息后,通过地质灾害预测模型进行信息处理、专家会商、制作预警预报产品的过程。
(×)9、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要严格按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严防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
(√)10、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与扶贫开发、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土地整治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群众搬迁避让,优先搬迁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群众。
(√)11、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熟悉情况的优势,大力支持和推进乡、村地质灾害监测、巡查、预警、转移避险等应急能力建设。
(×)12、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开展地质灾害识灾防灾、灾情报告、避险自救、等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国土部门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3、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有:毁坏房屋、淹没村庄、冲毁工矿建筑、於埋矿山设施、冲毁道路、冲毁桥梁、破坏水电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