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试题及完整答案单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

1.中国封建社会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的变革主要是基于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2.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制度是禅让制

3.春秋战国时期军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将军赋落实到田亩

4.汉武帝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形成了三公宰相制

5.北魏宣武帝时,以年资作为续用和提升官吏的唯一标准,这种制度称之为停年格制

6.东汉末年,提出“惟才是举”选官原则的是曹操

7.隋唐尚书省下辖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8.五代时期,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并拥有军务方面执行权的中枢机构是枢密院

9.宋代皇帝的最后裁决以诏敕的形式公布,有“内、外制”之分,负责“内制”的是翰

林学士

10.元代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省

11.金代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置的相当于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位是猛安谋克

12.明代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是厂卫

13.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

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

14.明代负责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征收赋税的地方机构是承宣布政使司

15.清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京察

16.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开始于“厘定官制”

17.广州国民政府掌握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国民政府委员会

18.南京临时政府的核心是临时大总统

19.依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公布的《公务员考绩奖惩条例》惩处分为解职、记过和降级)

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是考试院

2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国

民参政会

22.1949年1月1日,南京政府为了整顿日趋腐败的吏治,公布了所谓的“三法”,即

《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俸级法》和《公务员考绩法》

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苏维埃政府主席产生的方式是选举制

24.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

组织间关系的决定》,正式确立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体制为.一元化

25.解放战争时期,对各大区人民政府、各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领导统一集中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2.中国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前旧的田税军赋制度建立的基础是井田制

3.汉代时期可称为隋唐六部制度雏形的制度是尚书分曹制

4.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很大程度上带有内部自治性质的特殊的地方行政体制是左郡县制

5.隋唐时期为应对郡数过多、调节中央和地方关系而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道)

6.北宋初年,在府、州之上设立的遣使级的行政区划是(路)

7.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是(北面官制)

8.北魏孝文帝改革后进一步促进鲜卑贵族汉化,以邻、里、党为基本组织的基层行政体制是(三长制)

9.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实质是以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取代(宗法等级君主制)

10.明代实行地方官府层层上报的制度被称为(大计制度)

11.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为(理藩院)

12.清朝掌管一省行政和财政事务的长官是(布政使)

13.清朝在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上仍实行间接统治,沿袭了(伯克制度)

14.根据《临时约法》规定,中央行政体制为(责任内阁制)

15.清政府在成立仿“责任内阁”时,依照英、日枢密院,设立的制约内阁的机构为弼德院)

17.北洋政府时期官俸的类型分为(月俸和年俸)

18.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县以下自治组织为(区、乡(镇)、闾、邻)

19.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决策的权力中心是(国防最高委员会)

20.战后南京政府内部监督的具体方式包括监察院的监督和(立法院的监督)

21.1949年南京政府为整顿吏治而公布的“三法”中包括《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俸级法》和(《公务员任用法》)

22.中华苏维埃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包括(人民委员会及其所属各人民委员部和各委员会)

23.苏区省、县、区的最高政权机关是(省.县.区苏维埃代表大会)

24.抗战时期,边区最高行政机关是(边区政府委员会)

25.1948年后,解放区城市开始设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其性质是(过渡性政权组织)

1.中国奴隶制国家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所基于的纽带是(血缘关系)

2.西周王朝上下级的行政联络方式主要有朝觐、天子发布政令、聘和(巡狩)

3.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取代它的是(官僚制)

4.汉代地方政府在不违反中央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5.魏晋时期,三省权力逐渐上升,它们分别从三个方面分割原宰相的权力,这三个方面是(决策、执行、封驳)

6.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

7.隋唐时期,吏部铨选官吏的标准是(身、言、书、判身、言、书、判 )

8.宋代主持一路军务的机构是(经略安抚司 )

9.宋代由皇帝主持,为疏通君臣关系,提供决策信息而召开的决策会议称之为(例行常朝 )

10.辽代五京道执掌司法和监察之权的是(处置使司)

11.明代针对每一个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称为(考满)

12.明代为加强上下级间的联系和对府县施政状况的监督而设置的布政司的派出机构是(分守道)

13.清代由军机处直接下达的机密指令,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后,或直接交职能机构办理,或直接寄送地方官员,这种谕旨下达方式是(“廷寄” )

14.清初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盟旗制度 )

15.晚清政府新政改革的核心决策机构是(督办政务处)

16.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最终废除于(1905年)

17.南京临时政府最高行政决策机关是(国务会议)

18.北洋军阀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是(大理院)

19.1928年国民党实行训政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行政体制与以往地方行政体制有所不同,普遍实行了(城乡分立的双轨制行政体制

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中心是(国民党中政会)

21.抗战时期,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为了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原则,于1940年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中央设计局 )

22.国民政府在“行宪国大”后,重新设立五院,其中行使最高司法权的是(司法院 )

23.苏区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其中自上而下的监督是指(人民权力机关的监督)

24.抗日根据地边区政府行政公署的设置大体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本地区最高行政机关和(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

25.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大区人民政府的机构是(中共中央局)

1.开创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夏朝】

2.中国封建社会始于【战国时期】

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巡狩】

4.从西周至春秋前期,无论是王畿还是诸侯卿大夫的邦畿,都实行【国鄙制】

5.秦汉时期乡里官员中主管乡中治安的是【游徼】

6.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权主要集中于作为皇帝耳目的【御史台】

7.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以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是【羁縻府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