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的非科学性问题

合集下载

关于中医非科学的思考

关于中医非科学的思考
C H E N Bi n. Tui n a De par me nt, H ua do n g H o s pi t al Re f l e c t i o ns o n Tr a di t i o na l Chi ne s e M e di c i ne a s Non - s c i e nt i f i c
与经典的过程 , 最 终会 毁 灭 中 医的根 基 。 中 医发 展 可 以复 制 过 去 成 功 的 经验 , 一 定 能 走 上 自信 回 归 之 路 。
关键词 : 中 医 ,哲 学 , 非科 学 ,伪 科 学
中 图分 类 号 : R—O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2 —0 7 7 2 ( 2 0 1 3 ) l 1 —0 0 7 3 —0 2
1 中 医属 非 科 学
无 法运 用 自然 科 学 方 法 进 行 检 验 或 评 价 的领 域 , 如 哲 学、 宗 教信 仰 、 神 话传 说 等 … …通 常把 不 满 足精 确 性 和 可检验性 的 问题 或 理 论 统 称 为 非科 学1 ] _ 9 ' ∞。从 这 个 角 度讲 , 中医属 于非 科学 。 许 多人 不愿接 受 中 医非 科学 的说 法 , 主要基 于疗 效 真 实与情 感认 同 , 其 实这 与 否 定 者并 不 矛 盾 , 而是 进 人
堡 堕
医学与哲学 2 0 1 3 年1 1 月第 3 4卷第 1 1 A期总第 4 8 8 期
关 于 中 医 非 科 学 的 思 考
陈 斌 ①
摘要: 中 西 医都 是 世 界 医学 的 组 成 部 分 , 科 学 与 非科 学 的 医学 都 能 有 益 于 人 类 。将 未 以 现 代 科 学 方 法 为探 求 方 法 的 医 学 划 为 非 科 学 的 医学 , 是 就其 研 究 方 法 和 所 遵 循 的 思 路 而 言 , 并非否定 中医, 反 而有 利 于 中 医 的 准确 定位 , 可 以为 业 内接 受 。 中医 是 根 植 于 中 国传 统 文 化 , 依 托 经 典 的 最 实 用的 医 学 , 其 发展 有 自身 规 律 , 一 味 科 学化 的发 展 实 质是 否 定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先来看一下对于科学的解释。

《辞海》中关于“科学”的定义是: 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由于西医是建立在数理化病理生理微生物学等现代学科的基础上的, 对于普受现代学科教育的现代人来说很自然地接受和认可。

中医理论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上的, 与西医是两套理论体系。

由于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兴盛, 国人大多“师夷长技”,普遍接受西方的科学理念, 对于传统哲学的科学观产生了怀疑, 对于其产物更是怀疑有加, 其首推中医。

一、中医为什么被认为是不科学的中医之所以被认为是不科学,主要在于:其一,中医理论特别是作为其立论基础的阴阳五行等学说无法被现代科学所证实。

其二,中医的理论表述常常显得模糊和含混,不具有科学理论所要求的精确性和明晰性,因而是无意义的命题和理论。

应该说,上述对于中医科学性的否定,确实凸显了现科学理论的两个基本特点:可证实性和精确性。

(什么是中医的科学性?———从阴阳五行论的解释框架说起陈徽(同济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上海200092))在六七十年代波普尔、库恩等人研究科学发展史, 试图从中发现科学发展的规律, 并提出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 从而把宗教、社会学、政治学甚至心理学等非实验性学科全部打入非科学的范畴。

科学哲学传入中国后, 尤其在中医理论界掀起波澜。

中医怀疑论者重点关心科学哲学的科学观, 即科学分界问题。

他们根据波普尔、库恩等人的观点, 或认为中医不能证伪, 或认为中医缺乏稳定范式, 只是前科学, 甚至只是实用技术等, 结论多数否认中医的“科学”, 或者用他们的说法说, 中医只属传统的( 自然哲学思辩的) 科学, 而不是现代( 实证的)科学。

值得注意的是, 这时“科学”成为了一个类集, 而不单纯是以前是否有应用价值的“科学性”之争, 学科如能划归“科学”范畴, 则地位倍增, 得到支持, 否则黯然失色, 甚至有沦为伪科学而被消灭的危险。

中医科学性的内涵兼论科学_非科学和伪科学

中医科学性的内涵兼论科学_非科学和伪科学

《科学文化评论》第4卷第2期(2007):77-9177学术沙龙中医科学性的内涵兼论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马伯英摘要作者从废中医论的历史,科学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标准,医学的性质,中医学理论的本质及科学内涵,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学,以及一般文化和中医文化的特质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

认为中医学是生态医学的适应理论,是优质的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有大量的原创性的因素,值得大力发掘提高。

关键词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中医学生态医学方法论传统文化引子前些时候国内掀起了“取消中医药”之论,后来演变成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之辩。

有人硬捉住中医药当作伪科学“打假”。

风头一时无俩。

始作俑者振振有词,以“废除中医口号已提出120年”,“支持者多为知名人士和高学历者(更能做理性判断)”作为护身符,以“保护国家人力,财力及科学和医学资源不浪费”为盾牌,以“中医是伪科学”作为进攻武器,对中医药发出了剿灭令。

此一现象的出现,是可喜还是可悲?应该支持还是反对?本人为此作过一文《中医消灭得了吗?》,在英国《华商报》发表。

国内《科技日报》易题为《中医学是优质生态医学》摘要发表。

网上反应如潮。

赞赏者认为是学者平实之论,讲道理,不骂人,甚至高夸为“民族英雄”;贬之者称余为“靠中医混饭吃的大骗子”。

更有署名文章质问《马伯英先生究竟想干什么》,推论我是李森科“无产阶级科学体系”的拥戴者,要把他们这些反中医论者推到“资产阶级体系”一边去;还造谣说我“在英国警作者简介:马伯英,西医师,中医师,医学史家,现居英国。

著有《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等,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78《科学文化评论》第4卷第2期(2007)方的打击压力下,跑到国内来鼓吹中医是优质生态医学”;甚至暗示我的身份有假(据说网上查不到多少有关我的资料)。

对于这些我都一笑置之。

所有帽子一概戴不上我的头。

我还是我。

因为《科技日报》刊登的是原文摘要,一些重要论据略去,上下文文气也有不续,加之新的攻击需要加以反驳,随将文辞重新进行一番整理,发表于此。

_行_辨是非_从中医存废之争谈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_张力

_行_辨是非_从中医存废之争谈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_张力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3期J OU RNAL OF THE GRADUATES VOL.29l32008SUN YAT-SEN UN I VER SI TY(S OC I AL SCIENCES)2008/行0辨是非:从中医存废之争谈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张力(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陕西西安710127)=内容提要>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当前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命运也面临兴亡的转折。

中医是否是/伪科学0而需要被废除,中医的特殊地位是否要动摇,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与现代碰撞下的中医需要在新的视角下进行更为合理的透析。

=关键词>中医存废之争;科学;划界;标准真实的中医究竟是什么?中医是伪科学吗?中医是否百无一用,到了垂死挣扎将要灭亡的历史时刻了吗?中医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下经受考验。

是兴是亡,这是个问题,如何正视中医是国人更是学人所要深究的问题,在新的视野中探寻二难的新出路。

一、中医的存废之争与中医的困境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黄帝内经6的成书,实际上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的5伤寒杂病论6分别是中医学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

二者与5神农本草经6、5难经6一起,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由此而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给后世医学的发展以深远的影响。

(一)中医的四次存废之争中医是否该废止?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一夜间成为争论热点,甚至招致包括管理*收稿日期:2008-8-30作者简介:张力(1983))男,陕西礼泉人,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2006级科技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陕西省第三届科技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主题发言论文。

中医——科学?非科学?

中医——科学?非科学?

(2)《难经》 《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 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创立了中医学独特 的理论体系。 在此同时《难经》作为《内经》的辅翼,同为中医 理论的奠基之作,在不少方面充实了《内经》的内 容。成书在汉以前,相传为秦越人所著。 创造性提出“独取寸口,以知五脏六腑死生吉凶” 的诊脉方法。 创“右肾为命门”说,《难经·三十六难》:“肾两 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
【转载】 转载】
看到很多朋友在谈中西医的科学性我也来发表下我的看法,见识短浅,期以斧正! 中医最准确的说就是对医学认识的初级阶段,我们一般搞科学要认识事物无非就是要搞清楚二点,一是事物的区别 于其他事物的本质是什么,二是该事物与别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因果联系。而一般我们认识事物总先从该 事物与别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开始的,搞清关系后再一步一步深入到对该事物本质上的研究认识。这是一个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的过程。 中医是中国古人对医学的认识,由于没有认识到原子层面所以中医的认识研究始终停留在事物之间关系的层面。举 个例子来说,中医认识到了感冒会上火,所以要吃凉性的东西。这里面解决了一个相互关系的问题,并用“火”与 “凉”来描述这样的关系。这是不是医学理论呢,我们说是的。这是一种有因果关系的医学理论。但是只是初级的, 因为这种理论仅仅触及表面现象与简单的相互联系却并不能回答“火”是什么物质,而“凉”又是什么物质。如果 不能认识到这二种物质的本身是什么,就无法进一步说明这二者形成因果关系的根本原因。就好比,一对男女我们 知道他们是夫妻关系,但是我们并不知道男女双方的长相,性格,名字以及他们是如果成为夫妻的,我们只能说对 这对夫妻有初步了解,但是远远谈不上很了解一个道理。 仔细看中医的理论基本都是解释病与病的相互关系,病与药的相互关系,病与生活习惯的相互关系,但却没有对病 本身本质属性的解释。诸如肝是火,肾是水,滋阴,补阳,讲究调理都是例证。而对表面的关系有一定了解后必然 要进一步去研究病的本质属性,从原子,细胞,病毒乃到基因上去研究,认识。这种认识比中医的认识度更深,科 学性更强。符合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的需求。 那么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呢?首先我认为科学是不分中西的,中医仅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人对人类医学探索 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在历史上发挥过作用,也解决了一些初级的医学认识方面的问题。到了全球化的今天,对医 学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中西之分,应该用人类所掌握的全部知识来进行医学研究,研究对象的关系要认识,本质属 性也要去认识。时至今日再分中西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其次中医与中药是有区别的,中药是实验科学的产物。其科学性不容任何质疑,但也不要搞得神乎其神。我坚信中 药配合上现代的医学理论一定会对人类的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虽然中医理论只是解释了病与外界物质的各种关系,但研究事物的关系本身也是一种科学,只是属于比较表面 的,简单的科学研究。否认中医的科学性是不全面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医所具备的那种科学性显然已经不能满足 今天人类对健康追求的需要了。中国的文化要发展,中国的医学也要发展。首先就要打破束缚,科学是无国界的, 唯一的标准就是尽一切可能去接近真理!

中医不科学之说的看法

中医不科学之说的看法

中医不科学之说的看法中医一直以来在很多人心中都有个神秘的面纱,既吸引又让人摸不着头脑。

你说它神奇吧,真的是不少人用过都觉得管用,尤其是那些喝了汤药就能立马感觉好转的朋友。

而有些人则觉得,这都是迷信,完全不科学,真让人难以捉摸。

这时候,咱们就得聊聊中医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了。

先说说中医的理论吧。

中医讲究的是什么阴阳五行,什么经络气血。

听上去好像挺高深,其实咱们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影子。

就像你总能感觉到天气变冷的时候,身上就开始发凉,或者一到夏天,浑身就像被蚊子叮了一样痒。

这个不就是一种“阴阳失调”的表现嘛。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中医讲的还挺有道理,仿佛能把一些不适的感觉和身体的状态联系起来。

再说说那些草药,你看那些古代中医,挖根刨叶,左一味右一味,真是像在调制什么神秘药水似的。

这些草药中很多成分现在的科学也能找到对应,比如一些植物里面的活性成分。

可你要说它们都是万能的,那也不尽然。

有些药材也许对你有效,但对别人可能就是“无功而返”。

所以,很多人觉得中医不科学,主要还是觉得这个“因人而异”太过主观了,毕竟现代医学可是有严格的实验数据支持的嘛。

中医的诊断方式也很有趣,脉诊、舌诊……一看就觉得像是古代侦探破案,捏着你手腕,看看你舌头,是不是还挺神秘的。

可是,问题来了,这种靠经验和感觉的诊断,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太主观了。

医生跟你说你“气滞”,你心里不禁想:“这气到底是哪个气?”连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感觉,怎么能指望别人看得透呢。

再说了,现代医学讲究的是证据,靠的是数据和实验室的检测,而中医则是一套非常系统但又相对模糊的理论。

这让一些人觉得中医就是个“说法”,更像是一种文化传承,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像是那些做了无数实验的西医,简直就是科技小达人,数据背后有理有据;而中医则更像是个老人家的智慧结晶,虽然有点神秘,但也充满了温暖。

不少人觉得中医有时候就像是吃药时的“心理安慰剂”。

你喝着那汤药,心里想着“我这身体要好起来了”,结果可能真的就感觉好了一些。

为什么说中医不是科学?

为什么说中医不是科学?

为什么说中医不是科学?关于中医的争论与辩论文章很多。

我们一起来分析以下这篇。

1955年成立的中医研究院在2005年11月改名为中医科学研究院,特地加了“科学”两个字,据称这表明结束了多年来中医是否是科学的争论。

如果靠这种文字游戏就能结束争论那就太省事了。

美国的神创论者成立了“神创科学研究所”,但是生物学界仍然不认神创论是科学。

同样,美国生物医学界虽然对中医的某些疗法(例如针灸)是否有效有争论,但是对中医是否是科学却是没有争论的:不是科学。

例如,美国国家卫生院和美国医学会都把中医和其他乱七八糟的民间医术一起归为“另类医学”,不属于医学科学。

著名的反伪科学组织“对声称超自然现象的科学调查委员会”(CSICOP)则干脆认为中医是玄学、巫术、伪科学。

点评:先来看看“科学”的定义。

谷歌对科学的定义: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

从研究对象看,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从同实践的关系看,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

百科对科学的定义:科学(英语:Science,希腊语:Επιστήμη)是通过经验实证的方法,对现象(原来指自然现象,现泛指包括社会现象等现象)进行归因的学科。

科学活动所得的知识是条件明确的(不能模棱两可或随意解读)、能经得起检验的,而且不能与任何适用范围内的已知事实产生矛盾。

科学原仅指对自然现象之规律的探索与总结,但人文学科也被越来越多地冠以“科学”之名。

人们习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把科学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传统的自然科学主要有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和天文学。

逻辑学和数学的地位比较特殊,它们是其它一切科学的论证基础和工具。

科学在认识自然的不同层面上设法解决各种具体的问题,强调预测结果的具体性和可证伪性,这有别于空泛的哲学。

科学也不等同于寻求绝对无误的真理,而是在现有基础上,摸索式地不断接近真理。

故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偏差的纠正史。

因此“科学”本身要求对理论要保持一定的怀疑性,因此它绝不是“正确”的同义词。

2.论中医的科学性和西医的非科学性

2.论中医的科学性和西医的非科学性

论中医的科学性和西医的非科学性∙摘要: 一、关于中医是否是科学这个问题一直被争论不休,其实主要原因就是”科学”本身就没有明确的定义,而“科学”一词的广泛使佣使其具有多元化的含义。

所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给出“科学”的定义。

... ∙∙一、关于中医是否是科学这个问题一直被争论不休,其实主要原因就是”科学”本身就没有明确的定义,而“科学”一词的广泛使佣使其具有多元化的含义。

所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给出“科学”的定义。

科学的定义大致有以下几种:(1)“科学是反映事实真相的学说。

”(2)“科学就是逼近真理,而真理是一定前提条件系的正确的客观规律及其描述,科学不一定是真理,但真理就一定是科学。

”(3)“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达尔文)(4)“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5)“可以佣经验证伪的理论就是科学,从逻辑上可能性上不能被证明的理论就是非科学。

”(波普定义的经验科学)(6)“科学是运佣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辞海 1999版)(7)“科学就是讲求证据、逻辑严密的人类认知。

”由上面不同的定义和描述可以看到,科学这个词有“狭义”和“广义”两类定义。

“广义的科学”(见之前的定义1、2、3、4)泛指正确的反应客观自然规律的认知体系。

其关键是是否正确,是否反映可客观规律,是否反映事实真相。

而不去追究得到此认知的方法和过程。

其实这也就是我们一般日常所使佣“科学”一词的含义,即科学的就是指正确的,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认识。

“狭义的科学”,(见定义5.、6、7)指近一百年建立起来的基于实验的实验科学、经验科学。

相比结论的正确性,它更注重得到结论的方法是不是正确,并认为只要得到结论的方法是“科学”的,结论就是“科学”的。

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就认为,要得到自然的科学知识,就必须把知识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并提出经验归纳法,主张以实验和观察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选择、排斥,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医科学性的思辨

中医科学性的思辨

中医科学性的思辨中医科学性的思辨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与西医共同构成了世界医学的两大体系。

然而,中医科学性一直备受争议,主张中医科学性的学者认为中医是一种系统的科学,而反对者则认为中医是迷信和伪科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医科学性进行思辨。

一、中医理论是否科学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理论基于中医学说和经验,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组成部分相互关联,内部有着复杂的关系。

因此,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概念,这些概念并没有与自然科学家必须接受的自然现象相对应的实验依据。

另外,中医也没有一套统一的理论体系,而只是由许多片段组成的医学知识体系,这种情况也成为中医科学性的争议点之一。

与此相对的是,中医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中医更加注重整体性,认为人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受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较为综合的诊断和治疗。

这与现代医学中诊断和治疗仅仅关注疾病的症状不同,这也是中医学说的优势之一。

二、中医诊断方法的科学性中医的诊断方法分为望、闻、问、切四个方面。

中医师在判断病情时需要借助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因此不同的中医师可能会有不同的诊断结果。

由此而引发的中医诊断结果不确定性问题也成为了争议的点。

但是,中医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有经络系统,经络之间相互连通,称为人体经络系统。

通过望、闻、问、切四个方面,中医师可以感知到病人体内的气血和经络运行状态并进行诊断。

而现代科学研究也已经证实了人体的经络系统的存在,表明中医的经络理论并非完全无科学依据。

三、中医治疗方法的科学性中医的治疗方法有针灸、中药、推拿按摩等多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针灸。

针灸疗法是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阳度、阴度等生理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但也有人认为,针灸疗法只是一种通过心理暗示和身体反应来达到治疗效果的地方式,否定了其科学性。

但是,针灸治疗的疗效已经得到了许多实验和科学研究的证实。

例如,针灸对于疾病的镇痛作用已经被证实,同时中药治疗也已成为世界医学一部分。

为什么中医不符合科学?

为什么中医不符合科学?

为什么中医不符合科学?科学是什么现代科学的源头来自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诞生、发展起来,然后向全世界传播的。

古代中国也有灿烂的文明,某些技术发明甚至长期领先西方, 但是为什么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呢?这个问题是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提出的,被称为“李约瑟问题”。

1953年,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一封信中回答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希腊哲学家(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发明了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在我看来人们不必对中国圣贤没能做出这些进步感到惊讶。

这些发现竟然被做出来了才是令人惊讶的。

”也就是说,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的起源是个不平常的事件,因此不必对古代中国没有出现科学而惊讶中医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其诞生的时间远在中医新世纪大论科学之前。

中医的理论体系建立在四本中医著作的基础之上,即《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

除了《伤寒杂病论》可确定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其他三本书的作者都不详,但成书时间都在两汉时期。

此后中医的理论体系未再有重大的变化。

既然中医理论体系远在人类有科学之前就已确立,那么中医学不是科学,本是很自然的事。

张仲景,东汉末年人,传曾任长沙太守。

当时疾疫流行,张仲景族人200多人中死了三分之二,患“伤寒”者十居其七,故发愤钻研医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但是在“赛先生”进入中国,并逐渐被公认为好东西、成为正确和真理的化身之后,中医就也要来沾科学的光了。

现在出版的中医学教材,更是开宗明义把中医学定义为科学。

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学(第五版)》称“中医学,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属生命科学范畴; 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在多个中医网站上刊载的《中医基础理论》一书更是说:“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中医学不是科学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为什么中医不是科学

为什么中医不是科学

为什么中医不是科学近年来许多人热衷于讨论中医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本文从两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来论证中医并非科学体系。

众所周知,一套理论是否科学,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判断:一是有没有一套完整的、符合逻辑的理论体系,二是能否经过实践的验证。

先说第一点。

我们都知道,自然科学的进步与哲学理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印证的。

随着现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思潮兴起,再加上传统的辩证法与逻辑论,反过来极大的促进了现代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

在实证的基础上,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虎克发现了细胞,巴斯德发现了微生物,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

解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等各学科相互促进,相互启发,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现代西方医学体系。

与之相反,中医的指导理论还停留在古老的朴素辩证法和臆造的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之上,缺乏合乎逻辑的、实证的科学理论基础,因此不构成科学范式。

此为原因一。

反对者马上反驳说:非也,我堂堂中华医学博大精深,阴阳相生,五行相克,奇筋八脉,望闻问切,岂是外国人能明白的?用西方医学体系来做对比没有意义,因为此乃两种不同的文化和科学体系,不可同日而语。

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只要对比一下西方医学的鼻祖——古罗马医学就会恍然大悟。

古罗马医学认为,世界是由四种物质组成的:火、气、水、土(想想我们的金木水火土),对应到人身上,就是血、黄胆、黑胆和痰四种体液(想想中医的精气血津神)。

因此,治病的过程也就是保持体液的冷、热、干、湿的平衡(想想中医的虚、实、寒、热、湿、燥)。

我的天!原来我们赖以为傲的,以为老外听不懂的“辨证施治”,古罗马人早也就“发明”出来了啊?这么看来,中医并没有领先世界两千年啊,至少在理论上而言。

况且从实践而言,中医也并没有占据任何优势。

中医用草木香料入药,西方大夫也一样。

中医的放血疗法,在西方似乎更加泛滥。

我们的神医华佗,据说发明过开颅手术,但没留下任何确实的佐证。

科学并不能证伪中医中药不科学!因为,中医药是一门自然经验科学

科学并不能证伪中医中药不科学!因为,中医药是一门自然经验科学

科学并不能证伪中医中药不科学!因为,中医药是一门自然经验科学中医是什么?中医科不科学?先看看科学是什么?科学是一种方法论,通过观察与实验对命题进行验证的方法论,包括自然科学与理性科学。

判断科学与否的依据主要看能否证伪。

中医是什么?中医是一门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检验的入世学说,通过对古典哲学的阴阳对立统一论结合自然草本的药性认知而应用于临床实践与总结形成的学识体系。

这套学识体系因为历经时间与空间的检验,因而其自身内含强大的生命力,不可能因为现代人的认知屏障就丧失它强大的生命力。

中医的边缘化,是一个多世纪以来西化狂热之下的牺牲品。

假如不是中医自身强大的生命力,早就化为历史的尘埃。

只是每临瘟疫横行时,惶恐不知所措的现代人才想起中医。

而中医在现代人面前,就像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母亲,在自以为是的你骂骂咧咧中尽其所能之后哑默离去。

叛逆如你,可你的老母亲未曾忘记呵护,是谓医之道与医之德吧。

中医科不科学?中医是否科学,可根据科学的判断标准进行判断。

因此中医是否科学就要看中医是否可以证伪,如果不能证伪就不能认定其不科学。

科学能够证伪中医吗?可以明确的说:不能!理由一,科学不能证伪中医的理论,中医的理论是建立在古典阴阳对立统一论上的学说,判断这种学说是真理还是缪论,在于在真实世界的实践中能否自恰或能否经得起检验。

就目前人类的认知,没人可以推翻得了中医整体的阴阳统一论;理由二,科学不能证伪中医药在真实世界中所产生的临床疗效。

至于本草药物的安全性,从实践积累的经验来看,尽管某些中草药在检测中发现有毒副作用,但是整体相较于西药更安全可靠。

因为中医药是自然之物,至今还未出现过类似于西药的那种不可逆的安全事件。

综上所述,科学并不能证伪中医中药不科学。

中医到底科学不科学自然辩证法

中医到底科学不科学自然辩证法

什么是科学?维基百科上这样说:它涵盖三方面含义:1.观察:致力于揭示自然真相,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包括思想实验),通常指可通过必要的方法进行的,或能通过科学方法——一套用以评价经验知识的程序而进行的。

2.假设:通过这样的过程假定组织体系知识的系统性。

3.检证:借此验证研究目标的信度与效度。

科学知识指覆盖一般真理或普遍规律的运作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尤其指通过科学方法获得或验证过的。

而科学方法使用可再现的方法解释自然现象。

基于此我认为中医并不“科学”。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医理论不科学。

中医理论经典自成书以来就一直使用到现在,而现当代很少有中医典籍问世,中医理论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其中很多理论比较陈腐,与现代科学不符。

此外,中医典籍刻有很深的古代哲学的烙印,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天人合一的论述,带有浓重的哲学色彩,导致中医一直保持着一种医哲不分的理论形态。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愈合,都取决于邪正之间斗争的结果。

在中医中直觉认识是一种相当重要的认识方式,使得人们的认识很难对事物进行深入地把握,同时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局限,也很难对事物进行精确地表述,因此,目前在中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事实现象还难以解释,不少概念仍然缺乏精准性和清晰性,不少原理还有一定的附会和牵强,所以中医理论不科学。

第二,中医治疗方法不科学。

中医很多治疗都是靠经验的积累,医者不同治疗手段就大不同,所造成的治疗效果也很不相同,这种靠经验的积累和医者对中医理论把握程度进行的医治,对于同样的疾病很难实现同一治疗,中医的治疗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很难检验其有效性,不符合现代科学的可重复、可检验的性质,不科学。

第三,中药有毒。

中医所采用的药是未经过提纯的纯天然的草药,对于药物的成分及方剂中的化学反应不是很明确,因此很难明确中药的毒副作用,以及服药时的禁忌,中医师对中药毒副作用以及和什么在一起服用会有不良反应,会有什么样的不良反应都没有说明,都不具有科学性。

中医学是科学还是伪科学?为什么?

中医学是科学还是伪科学?为什么?

中医学是科学还是伪科学?为什么?我坚持认为中医是科学,这是因为中医学也要研究人体结构、正常生理与病理的现象以及其规律,而这些课题正是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

以生命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就是科学,所以,中医学也是生命科学学科。

中医与西医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那么为什么西医被认为是科学,而中医却有伪科学的嫌疑呢?这是因为科学是近现代才产生的事物,科学的特征是摆脱了纯粹哲学思辨地研究自然事物的方法,引入了观察与实验的研究方法。

知识是由客体与事物的实际秩序提供,而并非单纯出自主观的思想。

近代科学实质上是实证主义与理性主义相结合的认识论方法在具体认知领域中的应用,所以近代科学是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物理学是实验研究与理性的思辨思考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在物理现象研究领域中运用的结果;化学则是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领域中运用的结果。

近代医学建筑于物理学与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就的基础之上,同时也是实验观察方法与理性思辨相结合的方法在生命现象研究领域中应用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但人类的知识却不是纯经验的获取的。

没有哲学思辨、没有逻辑思考的能动参与,知识仍旧不能发生。

近代科学认识方法的实质是实验观察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

纯粹的思辨不能形成确切的知识,单纯经验的集合同样也不构成为真知识。

客观世界独立于我们的观察与思考而存在,成为我们感觉官能的与思考的对象,世界具有可经验性与可理解性这是一件很令人惊奇的事情,为什么通过理性的逻辑思辨获得理论可以与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一致?世界具有可理解性,人类的理智可以理解外部世界,这是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

至于该假设所以能成立的原因,却无从解答。

在我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并没有形成实证主义的哲学观,也没有发展出实验观察的认识方法,所以在我们的文化形态中并没有近现代科学的对应物。

我们的古人在研究事物及其现象时没有摆脱纯粹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

比如,在中医学领域中,生命体的结构及其规律对于研究者而言只是一个黑箱,古人借用阴阳五行的哲学观念与一定解剖经验,创造五脏六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概念加以描述。

中医:古中医部分理论基础辨析

中医:古中医部分理论基础辨析

中医:古中医部分理论基础辨析关键词:中医;科学;实践中医的历史有数千年,中医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在不断实践中建立起来的。

中医发展至今,不断吸收了其它地区,其它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精华,可谓包容并蓄,博大精深。

由于受到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医理论有科学之处,也有糟粕……一、中医不科学、不合理之处1.疾病检查手段原始,不能追根纠底望、闻、问、切——中医的主要诊病方法,只能从病人的外在表现上分析病情,没有科学的化验、检测方式、方法,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出病因,因此也就不能针对性强地治疗。

2.某些脏器、组织的功能属于臆想中医由于检测设备的落后,不能得到准确的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作用。

许多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猜测。

如心主神,有思考的作用。

肾藏精,生命之源。

“精、气、神”之气,是体内气的运行——不了解心脏的“压力泵”作用,不知道“渗透压”,体内内部循环归因不当……3.病因,疾病种类划分归类不科学由于检测设备,检测方法的局限,对疾病只能按照外在表现进行大概分类,笼统且不科学。

如湿症,热症,风寒,等等。

如不通则痛,实际情况是,压迫神经,甚至神经损伤就会痛——神经完全坏死就感觉不疼到了。

4.一些诊治原理的相关性不科学——相互之间不相关,由此及彼牵强附会中医用外在的“物”(包括一些哲学名词),如阴阳、五行等强行与人体器官功能,与疾病挂钩。

有些理论类似于“逻辑推理”存在“推不出”,或者一错皆错的情况。

如,肾主骨,骨生髓……牙齿脱落是肾气不足。

经络中的手少阴心经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得出小肠与心相表里……5.中药药剂分类不科学根据植物的味道、外形,生长环境对药物归类等都不科学。

许多药理理论局于感官——如,用颜色,用外形进行分类。

肾在五行为水,豌豆形似肾,补肾,某类药物生长在阴暗处,即属阴性药,等等。

二、中医诊疗包含的科学成分1.望闻问切是简单可行的诊病手段在没有足够的检测设备、仪器的情况下,可以从表象比较全面地观察患者,较好地了解病情病况,并对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有所了解。

论中医的_科学是非_及_生死命运_

论中医的_科学是非_及_生死命运_

亚太传统医药・2007年・第2期 17论中医的“科学是非”及“生死命运”黄明达(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北京 100700)1 中医的“科学是非”有关中医是否科学和中医的科学化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已争论一百多年了,不但始终没有结果而且今天似乎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向。

就在2006年10月22日“世界传统医药日”来临之际,居然国内有人在互联网上打着“反伪科学”的旗号抛出了以“取消中医”为名义的网上签名征集活动,公然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了“告别中医中药,让中医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的谬论。

在全球华人当中引起了一片哗然,没有想到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今天竟然落到了被取消的声讨中,一时间虽然社会对中医的关注度被迅速提升了,但与此同时这也让今天的中医因受到某些质疑而陷入了更多尴尬的境地。

究其根源,中医今天之所以会面临信誉危机,主要是中医自身的主体价值在陷落,缺乏学科的主体意识,自我从属使中医成为了被研究和被证实的对象,而且还被要求改造和提高到西医的标准水平。

而中医的传统却在“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有意而无意地被忘却了。

于是人们不禁要问:失掉了传统的中医它还算是中医吗?尽管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是中国的国术,尽管中医在今天仍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医学奇迹,尽管中医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被中医救治、滋补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对它却越来越陌生了,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有着被现代科学和医疗市场边缘化的危机。

纵观历史,“科学”二字常被居心叵测的人用来压制异已。

把“科学”二字神圣化,其实这是狭隘的教条主义。

无视中医几千年来带给中华民族健康和生命的福祉,无视国际上“中医药热”的客观现实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全球传统医药战略才是真正的“伪科学”。

有关是否要废除中医的争论,除了对中医科学与非科学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外,可能更主要的还是对中医传统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的理解缺乏深刻的认识,其潜在危害在于它会动摇中医在人民群众心中的根基,对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认真反思。

破解中医不科学的迷思

破解中医不科学的迷思

破解中医不科学的迷思
身体有了病痛,究竟该看中医还是西医?是不少现代人的烦恼,有人说西医治病快、狠、准,认为中医药不够科学,但偏偏就是有西医瞧不出端倪、治不好的疑难杂症非得到了中医手上才有得救,又让人不得不陷入西医好,还是中医好的抉择。

之所以有很多人始终对中医、中药抱有怀疑,这全是因为中医药并没有采用西医、西药的方法去研究它们的科学证据。

即使中医比较缺乏科学实证,但是并不影响中医或中药的疗效,因为事实上,大家所谈的科学法则、自然法则脱离不了经验法则,从古到今,中医药的效用已经流传几千年了,这就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验法则。

中医是以人体的气化为主导性的治疗,所以中医很注重人体的气候学,所谓的气化、气候学,就是把体内的上升流跟下降流、阴跟阳的观念,做为调治人体病变、病痛的方法,让体内的阴阳五行可以重新回到原来自律自然的系统。

中医的药大部分来自于天然的药味,可分为辛、甘、苦、咸、酸五味。

李深浦说,这五味就是在调气,譬如说辛味、甘味会成为阳,把体内的热往上升,补充体内的阳性的酵素,咸味、酸味则是收敛跟下降,包括胃、小肠、大肠就是一种上升流的能量,像桂枝、姜、甘草等,是帮助热量往上升起的,又有可以打开毛细孔的毛黄,中医就是这样在调整体内的气、排除气化障碍。

人们应该很科学的去研究体内酵素群的阴跟阳、上升流跟下降流,而不是一再讨论中医的药是不是合乎科学,中医的药已经吃了几千年,绝对没有不科学的问题,而是我们的科学还没有办法能够完全认识人体气化运行影响到人体生病不生病的问题。

有很多病人试过许多方式治疗后,还是想转投中医,因为这些病例就是需要气化调整,接受中医治疗不需要吃消炎、抗生素等药物,透过调整方式达到自然健康的中医,是未来社会应更努力去研究的领域。

中医没有理论吗?中医不科学吗?

中医没有理论吗?中医不科学吗?

中医没有理论吗?中医不科学吗?金栋按:目前仍有些人误认为中医是经验医学、没有理论,误认为中医不科学、是伪科学,殊不知,实非如此!实际上,中医既有理论,又是科学。

下面转引当代中医大家任应秋先生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分三次转引如下。

中医究竟有没有理论?这个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不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包括部分领导在内,是不是真正解决了,也很难说。

这个问题的提出,说穿了,就是中医科学不科学的问题。

问题既提出来了,究应如何对待呢?谨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我认为祖国医学能经受几千年的历史检验,还说它没有理论,是很难说服人的。

从科学发展的过程来看,凡是局限在经验范围内的自然科学,许多都被淘汰了,但是祖国医学却长时间经受了亿万人的临床检验,不仅在我国扎下了根,而且在世界上也不断地开了花。

去年在广州召开的医学辩证法会议上,有个别人提出中医是经验医学,我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单纯经验的东西能长久存在,目前还举不出例子。

我认为中医不仅有理论,而且有自成体系的理论,如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机学说、诊法学说、辨证学说、治则学说,甚至于本草的性味、制方的原理、针灸的治疗等,无一种学说不是自成体系的理论。

这些理论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还有它合乎科学的指导思想。

首先是“恒动”观念,它认为世界是物质世界,包括人体这一物质体在内,都是永恒运动的。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从自然界来看,有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从人体来讲,有生、长、壮、老、已运动规律,这一恒动观念,在中医学里很突出,是具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因素的。

其次是“整体”观念,它认为自然界是个整体,人身是个整体,人与自然界也是一个整体。

以脏腑学说为例,每一脏或每一腑是个整体,而脏与脏之间,腑与腑之间,脏与腑之间,甚至脏腑与四肢七窍、皮肉筋骨、气血津液之间,无一不是整体,所以它们无论在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的过程中,都不可能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也是息息相关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是反映事实真相的学说。

科学首先是一种学说,这种学说是对事实真相的客观反映。

科学与事实真相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可以简单地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

科学的三大特性:客观性,即科学研究和论述必须是遵循客观实际的;验证性,科学研究的结论必须是可验证的;系统性,即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必须是系统的、完整的。

伪科学定义:是指任何经宣称为科学,或描述方式看起来像科学,但实际上并不符合科学方法基本要求的知识、方法论、信仰或经验。

判断标准 1.没有实验证据就进行断言:2.在存在矛盾实例的情形下进行断言;3.不能进行重复性实验;4.断言不合逻辑;5.在存在多种可能解释的情况下仅取其一。

两种对立的观点是由于双方所持判定标准不同而(所)造成的。

其中,认为中医理论科学者采用的是哲学层次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而认为中医理论不科学者所采用的则是自然科学层次的实验标准。

由于双方所持判定标准不同,故而争论不止。

所以,要想解决双方的争论,唯一的方法就是使双方在判定标准上达成共识,由此得出的结论才能令双方口服心服。

要使判定标准达成共识,首先要搞清中医学的学科归属,然后,制定统一的判定标准就有了客观依据。

中医学是古代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定义是: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有机自然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各门科学的总称。

据此不难看出,中医学理应归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据自然辩证法的划分,科学可分为古代自然科学(16世纪以前)、近代自然科学(16世纪~19世纪末)和现代自然科学(20世纪初至今)三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之间,存在着“科学水平”上的时代差距。

据此,我们可将自然科学的定义描述为:自然科学是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对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属性、结构和运动形式的认识。

也就是说,自然科学理论是可变的,它具有时代特点,是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科学水平的自然科学理论。

中医学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古代自然科学萌芽阶段,因而应当归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

在那时,人们只能凭借感官直接观察和体察自然界的变化,从现象上收集经验事实材料,再加上天才的理性思考和大胆的猜测,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此认识客观事物内部的运动规律。

这样可以正确地把握自然界整体总画面的一般性质。

但其缺陷是,不能具体地说明自然界内部的细节联系,所以不得不借用哲学的思辩方法来填补这些知识上的空白。

因而形成了以哲学思辩与自然事物具体知识浑然一体的一种知识形态,这就是所谓的古代“自然哲学”。

古代自然哲学的特点是,它既包括哲学的探索,也包括自然科学本身的研究。

简言之,古代自然科学是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存在的。

自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新阶段,开始以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上一切复杂的事物。

在认识自然客体的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各种物质类型及其运动形式,而且要认识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不仅认识物质运动的宏观整体过程,而且深入到物质客体的微观结构;不仅注重从发生学的角度揭示自然现象的演化机制,而且还要注重揭示其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据此可知,古代自然科学与现代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代差距。

中医学做为古代自然科学,它与现代科学之间当然也存在着时代差距。

但必须指出,这种差距只是不同时代“科学水平”之间的差异,而不是科学本质上的差距;只能说古代自然科学没有达到现代自然科学的“科学水平”,而不能说古代自然科学“不科学”。

争论源于科学判定标准的不同,认定中医理论科学者采用的是单一哲学标准。

首先要指出,中医名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这是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

它有力地证明了中医治病方法是经得起临床实践检验的,具有客观真理性。

但必须清楚,中医治病疗效之所以能得到保障,是因为接受了中医理论的指导。

这一事实又反证了中医理论是客观真理,是科学理论。

那么,为什么中医百年来会一再遭到“反对中医派”的反对和排挤,并被斥之为“伪科学”呢?中医遭到排斥的原因:老中医资源的日益匮乏;开中药的医生并非中医;西医见效快,中医见效慢;中医“神秘化”导致江湖骗子大行其道;以西医的标准来评判中医,认为西医是科学,而中医无法融入西医这个体系,所以中医不科学。

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西医是通过各种检验手段诊断疾病并针对疾病的症状进行治疗,强调的是与病邪的对抗;而中医是通过疾病的表象分析出人体本质上的功能失衡情况,然后通过对整体功能的调整,激发自身的抗病能力,从而主要依赖人体天然的自愈能力来解决疾病的问题,最终的目标是恢复阴阳的平衡。

究其根源,是因为中医理论没有得到现代自然科学标准的认可。

从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上讲,单从哲学层次上进行真理认定是不够的,还必须接受自然科学判定标准的实验检验,这样才能得到自然科学界的彻底认可。

然而遗憾的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和学说,至今也未完全得到现代科学实验的证明。

于是,坚持用自然科学标准评价中医理论的人,就形成了否定中医理论的“反对中医派”。

笔者由此推出,得到现代自然科学的认可,是当今时代对中医理论的客观要求。

究其根源,是因为中医理论没有得到现代自然科学标准的认可。

从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上讲,单从哲学层次上进行真理认定是不够的,还必须接受自然科学判定标准的实验检验,这样才能得到自然科学界的彻底认可。

然而遗憾的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和学说,至今也未完全得到现代科学实验的证明。

于是,坚持用自然科学标准评价中医理论的人,就形成了否定中医理论的“反对中医派”。

笔者由此推出,得到现代自然科学的认可,是当今时代对中医理论的客观要求。

况且,中医理论是复杂科学理论,用简单的分析还原实验证实不了它,并不能证明它就真的不科学,因为也可能是实验方法不正确。

因而,没有理由因为时代差距或暂时没有参透它,就武断地否定它的科学价值。

迄今为止,人体还有大量未知之谜远没有被现代科学所揭示,它需要人类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索才能知晓。

如果仅仅因为自己掌握了现代医学这点知识就误以为掌握了人体全部奥秘和“绝对真理”,那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坐井观天”就必然会犯“盲人摸象”的片面性错误。

判定中医应采用哲学和自然科学双重标准;从中医生存发展的角度讲,对中医理论进行哲学和自然科学双重标准的认定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采用其中任何单一标准所得出的结果都是片面的,而且都会引起对方的反对。

因而,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采取哲学层次与自然科学层次的双重判定标准,这样就可使双方在判定标准上达到共识和统一,最终得出令双方均口服心服的结论。

况且,中医学作为一门亟待发展的自然学科,也理所应当接受哲学与现代自然科学双重标准的检验。

切莫忘记,当今时代是现代科学的时代,现代人是在现代科学思想土壤中培养出来的。

他们只承认现代科学思想,不承认与现代科学思想格格不入的其它理论。

所以,中医理论作为古代自然科学理论不能被现代人所接受,当然也在情理之中。

我国目前学西医者远远超过学中医者,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西医者都能学懂中医理论,也不可能让他们每个人都去体验中医治病的疗效;而不了解中医理论的真实内涵,就有可能产生误解。

有误解就必然会产生一代又一代的“反对中医派”,而且永远不会终止。

这就提醒我们,中医人必须认清形势,勇敢面对所处的恶劣生存环境,认清中医的生存应当靠自身的强大,而不是永远依靠政府的扶持。

只有从根源上找出被否定的原因和差距,然后进行针对性地改进,使其与现代科学理念相适应,最终就能得到“反对中医派”的承认。

科学发展史表明,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从其它学科中吸收养分来丰富自己,才能发展壮大,缺乏营养的生命毕竟是脆弱的。

也只有这样,中医药才能谋求发展、利于创新,而不应当与世隔绝、固步自封。

笔者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应用现代多学科理论破解中医理论的科学本质,将其改造成为与现代科学思想相适应的现代科学理论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在现代科学的大环境中生存和健康发展。

一味抱着原来的优势而不求随时代发展而提高,这种优势终有一天会被别人取代,其结果是被时代所淘汰。

这与生物进化论的“优胜劣汰”原理没什么两样。

所谓中医,我认为提起它,不单单应该局限于所谓的中草药,针灸之类的传统的医学为主的领域,更应该同样是一种发展的学科领域,所有秉承中医的阴阳平衡的治疗方法都可以而且应该涵盖于中医学,同样的,中医并不应该局限于中国的中医,国外其他的国家有关中医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都应该是中医的范畴,另外我说补充的是,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医,有人说中医不需要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科学技术应属于西医。

对此我不以为然,中医更应该同所有门类一样,中医里有精华,也有糟粕,也应该是和西医互相取用其可借鉴之处,中医也是一个经历实践反复检验的去伪存真的过程。

中医学并不是不科学的,前人的实践经验中往往有其科学的因素,只是现代人在一定的时期内无法论证其原理,所以在阐明治疗学原理方面难免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缺憾。

中医学已经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是科学的,传统中医理论也被千千万万的病例证明是有效的,并且在很多方面胜过西医西药,这一点毋庸置疑。

然而,在一些人眼里,中医的科学性还要打上一个问号:中医能治好一些疑难杂病,却经不起临床“批量重复”,充其量只能称之为“经验科学”或“潜科学”。

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冲击,中医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关于中医学如何发展、中医学是存是亡的问题,又一次严峻地摆在中医学界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面前。

由于视角不同,观点纷呈,因而构成了很多学术流派,主要有三派:修补派、解构派、改造派。

所谓修补派就是在中医传统思维方式、传统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对其不足进行修补;所谓解构派即“剥离”派,就是对中医学的科学、哲学、巫术、人文混合结构进行剥离,留下科学内涵,剔除非科学内涵;所谓改造派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中医,以实现中医的现代科学化。

中医理论的科学化道路:中医理论的科学化就是在保持中医理论本色的基础上,将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求实现:1、证——用现代科学方法证明中医的规律;2、补——补充中医规律的发现过程;3、释——中医规律的现代科学解释;4、整——使中医理论变得更加完整;5、用——中医理论应用的高科技化。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广泛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必须开展中医理论的基础研究。

首先要在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当代非线性科学的前提下,建立阴阳五行理论的数学模型,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加以整理,使之科学化和系统化,形成中医学的现代理论体系。

第二、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中医的“证”是对疾病本质(病因病机)的反映和概括,也是临床论治的根本依据。

既是说理的工具,又具有临床的实用性,因而“证”是联系中医理论和实践的纽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