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重量法

合集下载

药剂学-固体制剂第八章

药剂学-固体制剂第八章

②组分的密度:
若密度及粒度差异较大时:先将密度小(质轻)或粒径 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大(质重)或粒 径小者,并选择适宜的混合时间。
③组分的粘附性与带电性
量大或不易吸附的药粉或辅料垫底,量少或易 吸附者后加入。
因混合摩擦而带电的粉末常阻碍均匀混合,通 常可加少量表面活性剂(如硬脂酸镁、十二烷 基硫酸钠)克服,也有人用润滑剂作抗静电剂。
2. 口腔用片剂 (1) 舌下片(Sublingual tablets)
舌下片是指至于舌下能迅速溶化,药物经舌下粘 膜的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的片剂。 可避免肝脏对药物的首过作用。如硝酸甘油片
(2) 口含片(toroches)
口含片是指含在口腔内缓缓溶化产生局部或全身治 疗作用的片剂。 常用于口腔及咽喉疾病的治疗。含片中药物是易溶 的,主要起消炎、杀菌、收敛、止痛或局部麻醉作 用,如复方草珊瑚含片
中药颗粒剂
西药颗粒剂
颗粒剂与散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均较 少; (2)多种成分混合后用黏合剂制成颗粒,可防 止各种成分的离析; (3)贮存、运输方便; (4)必要时对颗粒进行包衣,根据包衣材料的 性质可使颗粒具有防潮性、缓释性或肠溶 性等。
二、颗粒剂的制备
物料 粉碎 过筛
§ 3.颗粒剂
一、概述
颗粒剂(Granules)是将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 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一般按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分为可溶颗粒剂、混悬颗粒、泡 腾颗粒、肠溶颗粒、缓释颗粒和控释颗粒。 颗粒剂是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饮服,应用和携 带比较方便,溶出和吸收速度较快。 在散剂(均匀混合粉末)基础上 ,加入黏合剂使粉末黏结成 更大的粒子。

海水分析化学-第八章海水中营养元素的测定2PPT课件

海水分析化学-第八章海水中营养元素的测定2PPT课件

冬季可溶性硅酸盐的浓度比夏季高出许多倍
部分硅随着生物尸体一起沉积到海底而永久地 退出循环—硅质软泥
.
3
§8-2 海水中硅酸盐的测定
硅是海洋生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
海海
主要为硅藻吸收
水 水 浮游植物又是海洋生物的天然饵料
分 分 故硅酸盐含量能直接和间接影响海洋生物繁殖和生长
析 析 海水中硅酸盐主要来源于江河流入、底质溶解等
加试剂顺序对测定也有影响
.
8
二、海水中硅酸盐测定方法
温度及显色时间 A
6-22℃之间黄色强度变化不大
海海
稳定时间 3min—2小时
水水
多在显色后10分钟进行比色
分 分 盐误差
V
析析
大量电解质加速β型硅钼酸转变为α型,存在盐度误差
化化
盐误校正系数:于蒸馏水和无硅海水中加入不同浓度
学学
硅标准溶液进行测定,两条标准曲线的斜率之比即为
1:3 H2SO4 120 cm3
③ 标准:
→ 300 cm3
人工海水 + 4d 1:3 H2SO4 + 贮备标准 → 人工海水稀释
.
11
硅钼蓝法
④ 工作曲线
E
海海
E2
① 3cm3 酸性钼酸铵
水水
② Si标准
分分
③人工海水 稀释至 25 cm3
析析 化化 学学
④ 15cm3混合试剂 ⑤蒸馏水稀释至50cm3
分 分 硅钼黄杂多酸,Si:Mo=1:12,较强的四元酸,不稳定
析析 化化 学学
遇碱分解为相应的硅酸盐和钼酸盐,在水中也易发生水解 防止分解:加入过量组成杂多酸的成分,或者使溶液呈酸性。
形态:α型和β型,用钼黄法形成β型硅钼杂多酸,稳定性差 ∴需加入过量钼酸盐并使溶液成酸性

重量法原理

重量法原理

重量法原理
重量法,又称为称量法,是一种在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是利用物质的质量来进行分析和计算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药学、生物学等领域。

重量法原理的核心是根据物质的质量变化来推断化学反应的进行情况和物质的含量。

在进行重量法实验时,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

然后按照实验步骤,精确称取试剂的质量,进行化学反应或物质转化。

在反应结束后,再次称取产物的质量,通过质量变化来计算反应的产物量、反应物质量以及反应的转化率。

重量法原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化学分析中,可以通过重量法来确定物质的纯度、含量、分子量等重要参数。

在制药工业中,重量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此外,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重量法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重量法的原理简单明了,操作也相对容易。

通过精确称量和称取实验物质的质量,再结合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准确地计算出产物的质量,从而获得实验结果。

重量法的实验结果可靠性高,精确度较高,因此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之,重量法原理是化学分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它通过对物质质量变化的准确测量和计算,揭示了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的规律,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重量法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化学分析的手段,也推动了化学实验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八章 腐蚀试验方法

第八章 腐蚀试验方法

Z Rs
Z
1 1 Q2 R
2
1 1 Q1 R
1
含锌Ni(OH)2碱性电池的EIS谱图
0%的DOD(放电深度)时不同Zn含量的Zn-Ni(OH)2碱性充电电池的EIS谱图 H.Chen,JQ Zhang, J Solid State Electrochem,2005 9:421-428
复合元件的CDC示例
按规则(1)将这一等效电路表示为: R1CE-1 按规则(2),CE-1可以表示为 (Q2CE-2). 因此整个电路可进一步表示为: R1(Q2CE-2) 将复合元件CE-2表示成: W3CE-3 整个等效电路就表示成: R1(Q2(W3CE-3)) 将简单的复合元件CE-3表示出来。应表 示为(R4C5),于是电路可以用如下的 CDC表示:R1(Q2(W3(R4C5)))
EIS测量的前提条件
因果性条件: 测定的响应信号是由输入的扰动信号引起的; 线性条件: 对体系的扰动与体系的响应成线性关系; 稳定性条件: 电极体系在测量过程中是稳定的,当扰动停止后, 体系将回复到原先的状态; 有限性条件: 在整个频率范围内所测定的阻抗或导纳值是有限的.
阻纳的复平面(Nyquist)图
用上图装置测量的极化曲线(Zn和Cu面积相等)
E
Eoc(cu) 欧姆电阻压降iR Ec(cu) Ea(Zn)
Eoa(Zn)
i
imax
Evans极化图及其应用
Evans极化图
E
Eoc Ecor Eoa
Icor
I
英国科学家 Evans 是 世界最著名的腐蚀专家, 大气腐蚀理论创始人 , 防腐包装技术的奠基者。 从事金属保护及金属电 化学研究工作。 1923 年 Evans 首先提出金属的大 气腐蚀理论 ,并阐述了 金属腐蚀的电化学特征, 特别强调了水蒸气的影 响。

第8章:重量分析法

第8章:重量分析法

=1.05
BaSO4 -5×200×———=0.5mg ×10 1000
(2)在0.010mol/L[SO42-]中 Ksp 1.1×10-10 S=[Ba2+]= ———= ————=1.1×10-8mol/L [SO42-] 0.010 溶失量 mBaSO =1.1×10-8×200×———= 233.4 1000 5×10-4mg
③若沉淀是强酸盐,如AgCl,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沉 淀时,酸度对沉淀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④对于硫酸盐沉淀,由于H2SO4的Ka2不大,所以溶 液的酸度太高时,沉淀的溶解度也随之增大。
4.络合效应 L是OH -
络合剂L与构晶离子生成络合物,使溶 解度增加的现象 金属离子易水解生成羟基络合物 根据 pH 求
分从试样中挥发出去 ( 热作挥发剂 ) H2O:m烘前 -- m烘后 =m水 CO2→吸收剂前与吸收剂后之差 2.电解法:使待测组分金属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析 出,阴极析出沉淀量,电极增加量 (电子作沉淀剂) mCu=m电解阴极后 -- m空阴极
3.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使待测物形成微溶化
合物的形式沉淀出来,称重(分离分析) 优点:直接,准确,相对误差一般为±0.1%~0.2%。 缺点:耗时,周期长,S大,共沉淀等。 沉淀的溶解度,沉淀的不纯净造成误差。
M(OH)
L是外加的络合剂
据络合剂浓度求
M(L) 1 i [L]i
当 CL 较大,且微溶化合物的 S0 很小,[L] ≈ CL 例如, AgI 在0.1 mol/L NH3 溶液中的溶解度。 当 CL 较小,且微溶化合物的 S0 较大,[L] ≠CL 例如, pH 10时BaSO4 在0.01 mol/L EDTA溶液中的溶解度。 L是构晶离子本身 络合效应与同离子效应并存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
沉淀按物理性质不同一般可分为:
晶形沉淀和非晶形沉淀(又称无定形沉淀)。沉淀类型不同, 重量分析所称取试样的量也不同,一般来讲,沉淀称量时较 适宜的质量为: 晶形沉淀 0.3~~~~0.5g ;非晶形沉淀 0.1~~~~0.2g
根据上述沉淀称量时所要求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称取试样的质量。
二、过滤与洗涤
过滤常采用滤纸或玻璃砂芯滤器。 滤纸常用无灰滤纸与长颈漏斗配合使用。 对于一些不能和滤纸一起灼烧的沉淀(如AgCl)以及不需在高温下 灼烧,而只需在不太高的温度下烘干,且烘干后即可称量的沉淀,可使 用微孔玻璃过滤器。 微孔玻璃过滤器又分为微孔玻璃坩埚和微孔玻璃漏斗两种。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
一、 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一) 对沉淀的沉淀式和称量式的要求 1、对沉淀式的要求
(1)沉淀式应具有最小的溶解度。 (2)沉淀式易于过滤和洗涤。 (3)沉淀吸附杂质少。 (4)沉淀式应易转化为称量式。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
举例:
8-羟基喹啉铝 Al(C9H6NO)3 在130 C°烘干后即可称量; Al(OH)3须在1200 C °灼烧才 能成为无吸湿性的称量式 Al2O3。,用手按紧使之密合,用食指按紧三层的一 边,然后用洗瓶吹入少量水润湿滤纸。用手指轻压滤纸赶去滤纸 与漏斗壁间的气泡,然后加水至滤纸边缘,此时漏斗颈内应全部 充满水,且无气泡, 然后用洗瓶加水润湿全部滤纸。形成水柱。 滤纸上的水已全部流尽后,漏斗颈内的水柱应仍能保住,这样, 由于液体的重力可起抽滤作用,加快过滤速度。 若水柱做不成,可用手指堵住漏斗下口,稍掀起滤纸的一边, 用洗瓶向滤纸和漏斗间的空隙内加水,直到漏斗颈及锥体的一部 分被水充满,然后边按紧滤纸边慢慢松开下面堵住出口的手指, 此时水柱应该形成。如仍不能形成水柱,或水柱不能保持,而漏 斗颈又确已洗净,则是因为漏斗颈太大。实践证明,漏斗颈太大 的漏斗,是做不出水柱的,应更换漏斗。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

分析化学第八章重量分析法

分析化学第八章重量分析法

分析化学第⼋章重量分析法第⼋章重量分析法§ 8 – 1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在重量分析法中,⼀般是采⽤适当⽅法,先使被测组分与试样中其它组分分离后,经过称量得到被测组分的质量,并计算其百分含量。

待测组分与试样中其它组分分离的⽅法,常⽤的⽅法有沉淀法和⽓化法等。

过滤,洗涤,灼烧1、沉淀法:利⽤沉淀反应使被测组分⽣成溶解度很⼩的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后,烘⼲或灼烧成为组成⼀定的物质,然后称其质量,再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这是重量分析的主要⽅法。

例如:测定BaCl2·2H2O 中Ba%, 其主要步骤为:H2O,稀H2SO4Δ,搅拌BaCl2·2H2O BaSO4――——→纯BaSO4—→称量,计算Ba%2、⽓化法 : ⽤加热或其它⽅法使试样中被测组分⽓化逸出,然后根据⽓体逸出前后试样质量之差来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例如:要测定氯化钡晶体中(BaCl2·2H2O)结晶⽔的含量,可准确称取⼀定质量的氯化钡试样,加热,使⽔分逸出,根据加热前后氯化钡质量的变化可得出试样中⽔分的含量:H2O%=[试样重(1)—试样重(2)] / 试样重(1) 100%重量分析法中全部数据都是由分析天平称量之后得来的,因⽽误差⼩于容量分析的误差。

对⾼含量组分的测定,⼀般测定的误差≤0.1%,其缺点是:操作较繁琐,费时较多,对低含量组分的测定误差较⼤。

重量分析法中以沉淀分析法应⽤最⼴。

沉淀法是根据沉淀的质量来计算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的,因此要求被测组分必须沉淀完全,⽽且所得沉淀必须纯净。

这是重量沉淀法的关键问题。

为了达到沉淀完全和纯净的⽬的,必须掌握沉淀的性质和适宜的沉淀条件。

这是本章讨论的中⼼问题。

§ 8 – 2 沉淀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往试液中加⼊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出来,所得的沉淀称为沉淀形式。

沉淀经过滤、洗涤、烘⼲或灼烧之后,得到称量形式。

然后再由称量形式的化学组成和质量,便可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第八章 重量法

第八章 重量法

3. 副反应
• 沉淀剂的质子化副反应导致沉淀溶解度 增大,称酸效应现象;沉淀反应过程中, 若有络合剂的存在,导致沉淀溶解度增 大,称为络合效应。
4.其他因素
(1) 温度: • 对大多数化学反应(吸热反应)来说,温度升 高沉淀溶解度增大,这对于溶解度较大的沉淀 不利,对于溶解度较小的沉淀则没什么影响。 但是,在沉淀重量法中,沉淀时都在热溶液中 进行,以利用沉淀溶解度增大来降低沉淀的相 对过饱和度。 • 对于溶解度较大的沉淀则在温度降低到室温后 才进行沉淀、过滤、洗涤等操作,减小温度上 升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对于溶解度较小的沉淀, 升高温度有利于洗去杂质。
c. 途径
• 通过水解反应逐渐改变溶液pH值使沉淀形成。 例:利用生成草酸钙沉淀测定Ca2+时,于试样 的酸性溶液加入H2C2O4或Na2C2O4,由于酸效 应不能生成CaC2O4沉淀,再在溶液中加入尿素 并加热,尿素可分解出NH3使溶液酸度均匀地 逐渐下降,C2O42-的平衡浓度均匀地逐渐增大, 草酸钙的粗大晶粒缓慢析出。 • 通过水解反应产生沉淀剂。如利用乙酸胺水解 反应放出H2S,用于沉淀重金属离子,以避免 直接引入H2S而产生严重的共沉淀和后沉淀现 象,硫化物的性状也大为改善。
对沉淀剂的要求 对沉淀剂的选择 沉淀剂的用量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沉淀生成的条件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过滤 洗涤 烘干 灼烧 恒重 过滤→ 洗涤→ 烘干→ 灼烧→ 过滤 →沉淀 (称量形式) 沉淀2 称量形式) 沉淀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2.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 沉淀要完全,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沉淀要完全,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 沉淀要纯净,尽量避免混进杂质, 沉淀要纯净,尽量避免混进杂质, 并应易于过滤和洗涤。 并应易于过滤和洗涤。 • 要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要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重量法

重量法

分类
根据被测组分与试样中其他组分分离的不同途径,重量分析法可分为沉淀法、汽化法、电解法及萃取法。
1.沉淀法
利用沉淀反应将被测组分以难溶化合物的形式沉淀下来,然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并经烘干或灼烧后使之转 化为组成一定的物质,最后称重计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沉淀法是重量分析法中的主要方法,应用也最为广泛。
感谢观看
2.汽化法
利用物质的挥发性质,通过加热、蒸馏或其他方法使被测组分转化为挥发性物质从试样中逸出,根据气体逸 出前后试样的质量之差来计算被测组分含量,又称挥发法。有时也可用吸收剂将逸出的该组分气体全部吸收,这 时可根据吸收剂质量的增值来计算该组分的含量。例如,要测定氯化钡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可将一定质量的氯 化钡试样加热,使水分逸出,根据氯化钡质量的减小值箅出试样的含水量。也可以用吸湿剂(如氯酸镁)吸收逸 出的水分,根据吸湿剂质量的增加值来计箅试样的含水量。在无机物中,具有挥发性质的物质并不多,所以汽化 法的选择性比较好。
灼烧这一操作是将带有沉淀的滤纸卷好。置于已灼烧至恒重的坩埚中,先在低温使滤纸炭化,再高温灼烧。 灼烧后冷却至适当温度,再放入干燥器继续冷至室温,然后称量。
适用范围
重量法可测定某些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在药物纯度检查中常应用重量法进行干燥失重、炽灼残 渣、灰分及不挥发物的测定等。
可用于重量法测定元素:硫、铷、钼、铑、钯、铟、铯、铪、钽、钨、锇、铂
重量法
通过称量物质的质量来确定被测物质组 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01 分类
03 举例 05 注意事项
目录
02 优缺点 04 挥发的应用 06 适用范围
重量分析法是通过称量物质的质量来确定被测物质组分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分析时,一般是先采用适当方 法将被测组分从试样中分离出来,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形式并称重,由所称得的质量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 第八章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及膜剂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 第八章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及膜剂

三、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物料
粉碎 过筛 混合
制软材
制粒
干燥
整粒
质量检查
分剂量
颗粒剂
湿法制粒
制软材(捏合):药物+辅料
润湿剂 粘合剂
软材 制湿颗粒:通过筛网挤出制粒 湿颗粒干燥: 整粒:
一步制粒法:流化(沸腾)制粒,流 化制粒可在一台机器内完成混合、制 粒、干燥,因此称为 一步制粒法。
外观
水分
硬胶囊内容物<9.0% 装量差异 崩解度与溶出度
第五节 滴丸剂
一、定义: 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 基质加热溶化混匀后,滴入不相 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 成的小丸状制剂。
二、特点:
1、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率高。 2、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 受热时间短,可增加其稳定性。 3、容纳液态药物量大,可使液态药物固形化。 4、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吸收迅速、生物利 用度高。
三、滴丸剂常用基质 -不等温溶胶和凝较的互变形
水溶性基质
PEG类(PEG6000,PEG4000) 肥皂类(硬脂酸钠) 甘油明胶等。 脂溶性基质 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 植物油、虫蜡等

四、常用冷却液 1、水性冷却液:水、不同浓度的乙
醇等。 2、油性冷却液:液体石蜡、植物油、 二甲基硅油和其混合物等。
五、制备工艺

膜剂的一般处方组成: 主药 成膜材料(PVA等) 增塑剂(甘油、山梨醇等) 表面活性剂(Tween80) 填充剂(CaCO3、SiO2、淀粉等) 着色剂(色素、TiO2) 脱膜剂(液体石蜡)
制备方法:
1、匀浆制膜法-----PVA

重量法

重量法

K sp
[M ][ A] K sp M A M A M . A

' K sp M ' A' K sp M A

2013-7-8
2013-7-8
只有在温度、离子强度、酸度、配位剂浓度等一 定时才是常数,即只有在反应条件一定时才是常 数,故称为条件溶度积常数,简称条件溶度积。 因为
a M a A a MA (水 )
K
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视为1,则根据式
aMA(水) s 0
2013-7-8

aM a A Ks 0 K sp
为离子的活度积常数(简称活度积)。仅随温度变化。
若引入活度系数,则由上式可得
aM a A M [M ] A [ A ] K sp
(2)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a. 有确定的化学组成且与化学式相符 b. 性质稳定,不受空气中组分(如二氧化碳,水)的影 响。 c. 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小称量的相对误差,提高 分析的准确度。
2013-7-8
(3)对沉淀剂的要求 选择性好,过量的沉淀剂易挥发,则 在干燥或灼烧时可被除去。
2013-7-8
2013-7-8
讨论: (1)过量加入沉淀剂,可以增大构晶 的浓度,降低沉淀溶解度,减少沉淀溶解 损失。 (2)过多加入沉淀剂会增大盐效应或 其它配位副反应,而使溶解度增大。 (3)沉淀剂用量:一般过量 50%~100%为宜。 非挥发性或不易挥发过量 20%~30%
2013-7-8
s Ba 2 SO4
第二节 沉淀的完全程度与影响沉淀 溶解的因素
2013-7-8
一、溶解度与固有溶解度、溶度积与条件 溶度积 1.溶解度与固有溶解度(intrinsic solubility) 当水中存在1∶1型微溶化合物MA时,MA溶解并 达到饱和状态后,有下列平衡关系: MA(固)= MA(水)= M++A在水溶液中,除了M+、A-外,还有未离解的分子 状态的MA。例如:AgCl溶于水中 AgCl(固)= AgCl(水)= Ag++Cl-

食品分析第八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食品分析第八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有效碳水化合物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果胶
无效碳水化合物
(三)测定方法
单糖和低聚糖
相对密度法
物理法 折光法
化学法
旋光法 还原糖法(斐林氏法、高锰酸钾法、 铁氰化钾法)
碘量法 缩合反应法
色谱法: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酶法
淀粉:水解为单糖,再用单糖测定方法测定
多糖 果胶和纤维素:多采用重量法
二、糖类物质的提取与澄清
引入新课 富含糖类的食品有哪些?
糖是衡量食品营养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测定意义(乳粉中还原糖测定意义)
1、糖是新生婴儿重要的营养成分。婴儿消化道内含有较多 的乳糖酶,这种乳糖酶能把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而半 乳糖是构成婴儿脑神经的重要物质。如果用蔗糖代替乳糖,婴 儿大脑发育受到影响。因此我国对婴儿专用乳粉中的乳糖有特 别的要求:婴儿配方乳粉Ⅱ,Ⅲ(GB 10766-1997):乳糖占碳水化 合物量配方% ≥90
2.乙醇的水溶液 糖类在乙醇水溶液中具有一定溶解度,当提取液中乙醇体积
分数≧70%时,蛋白质及淀粉、糊精等多数都不溶解,形成沉淀 ,故对于含大量淀粉、糊精的试样宜用乙醇提取。
常用的提取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85% (V/V),若试 样含水量较高,混合后的乙醇最终浓度应控制在上述范围。
乙醇作提取液还可避免糖被酶水解。
➢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 (CuSO4•5H2O) 及0.05g次甲基蓝,溶入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氢氧 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 后,用水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1)酒石酸铜甲液、乙液等量混合

第八章重量法

第八章重量法

Ksp
条件溶度积
所以:
S
1
[CO ] C2O42(H)
2 24
C2O42
11[H]2[H]2
似EDTA
2021/8/3
26
[例2]
CaC2O4 Ksp=2.3×10-9(10-8.60),pKsp=8.64
H2C2O4的pKa1=1.25,pKa2=4.29, β1=1/Ka2=104.29 β2=1/Ka1Ka2=105.54
2021/8/3
17
例:
CaC2O4溶于水: [Ca2+] ≠[C2O42-] ↓ [C2O42-] + [HC2O4-] + [H2C2O4]
∴ s = [Ca2+] ≠[C2O42-]
2021/8/3
18
例:
M(OH)2 的饱和溶液,在pH=8.0,求其Ksp。
M(OH)2
M + 2OH-
s 2s
d. 因此用Cl-沉淀Ag+ 时,必须严格控制Cl- 浓度。
应该指出,络合效应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的程度与沉
淀的溶度积和形成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的相对大小有关。
2021/8/3
30
小结:
(1) 对无络合反应的强酸盐沉淀,主要考虑同离子 效应和盐效应。
(2) 对弱酸盐或难溶酸盐,多数情况应主要考虑酸 效应。
溶失量
mBaSO4= c
·V·—M— 1000
=9.33 ×10-6×200×—Ba—SO—4 1000
=0.4 mg
(2)在0S.=0[1B0am2+o]l=/L—[SK—Osp4—2-]中= 8—.7—×—10—-11 = 8.7×10-9 mol/L [SO42-] 0.010

第8章重量法

第8章重量法

例如对于1:1型的沉淀MA
K sp
0 K sp
M A
在温度一定时,溶度积Ksp的大小要受到活度系数 的影响。溶液中电解质浓度越大,离子强度就越大, 活度系数就越小于1,因而溶度积Ksp就越大,从而导 致溶解度S的增大 表8-1 PbSO4在Na2SO4溶液中的溶解度 cNa2SO4/ mol/L SPbSO4/ mmol/L 0 0.001 0.01 0.02 0.04 0.10 0.20
例8-3 计算BaSO4在pH 10.0的0.010 mol/L EDTA溶 液中的溶解度。已知BaSO4的pKsp = 9.97,lgKBaY = 7.8, lgY(H) = 0.5。 解: BaSO Ba2+ + SO 24 (s) 4
Y BaY
假如忽略EDTA与Ba2+络合所消耗的EDTA的量
Mg 2 P2 O 7
推广到一般情况,待测组分x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称量式质量 x F 试样质量
换算因数
待测组分的摩尔质量 F K 称量式的摩尔质量
例8-1 用沉淀重量法测铬,所得到的称量式为BaCrO4。 若分别以Cr和Cr2O3的质量分数表示测定结果,求它们 的换算因数 解:用Cr表示时 MCr 52.00 F 0.2053 MBaCrO 253.3
m Al 1
M Al M Al ( C9H6NO )3
26.98 0.06 mg 459.4
四、分析结果的计算
例如,一含镁试样质量为a g,溶解后用沉淀重量 法进行处理,最后得到称量式Mg2P2O7 b g,则 Mg在试样中的质量分数 b 2M Mg Mg a M Mg2P2O7 则 定义换算因数 b 2M Mg Mg F F a M

第八、九章 重量分析法和吸光光度法

第八、九章 重量分析法和吸光光度法

第二节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溶度积与条件溶度积 (一)溶度积(Ksp)-无副反应时,难溶物以离子的 形式溶解到溶液中的平衡常数 Ksp MA型难溶物:KSP=[M+][A-] MmAn型难溶物: KSP=[Mn+]m[Am-]n 注意:Ksp只于温度有关。
一、溶度积与条件溶度积 (二)条件溶度积( K SP )-有副反应时,难溶物以 离子的形式溶解到溶液中的平衡常数。 MA型沉淀:
2
2H K1H K2H Ka 1Ka 1
1 104.197.00 104.191.2214.00 1
即此时并未发生副反应,故 S K sp 104.35 4.5 105 (mol / L)
当pH=2.00时, 因此
C O
2
24 (H )
1 104.192.00 104.191.22 4.00 102.26
举 例 如测定Ca2+ 方法一: Ca2++C2O42方法二: 均匀沉淀法: 沉淀剂: (NH4)2C2O4
中性或碱性
CaC2O4 细晶形
①将溶液酸化,加入(NH4)2C2O4 ,此时C2O42- 以 HC2O4-、H2C2O4型体为主,不生成CaC2O4↓ ②加入尿素CO(NH2)2 ,加热至沸 CO(NH2)2 + H2O = CO2↑+ 2NH3↑ NH3 + H2O NH4+ + OH―
BaSO4溶解度 /10-5 mol· -1 L 0.96
0.00100 0.00500
0.0100
1.325 1.385
1.427
0.00100 0.00500
0.0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
Chapter 8. Gravimetric Analysis
2005-11
1
目录 List of Contents
第一节 重量分析法概述 1.1 定义及特点 1.2 沉淀重量法分析过程
第二节 沉淀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2.1 沉淀的溶解度 2.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第三节 沉淀的类型和沉淀形成过程 3.1 沉淀的类型 3.2 沉淀形成过程 3.3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6
沉淀重量分析法:利用沉淀反应,将被测组分以沉淀形式从溶液中 分离出来,转化为称量形式,通过称量其质量测定含量的方法.
被测物 SO42-
Al3+
2005-11
沉淀剂 BaCl2
N OH
滤洗、烘(烧)
沉淀形式
称量形式
滤,洗,800℃灼烧
BaSO4
BaSO4

Al

N3
OH
Al
N3 OH
Al2O3
7
误差来源:沉淀溶解损失、沾污和称量。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第四节 沉淀形成的条件选择
2005-11
2
第一节 重量分析法概述
1.1 定义及特点
重量分析法是用适当的方法先将试样中待测组分与 其它组分分离,然后用称量的方法测定该组分的含量。
分离
称量
沉淀法 气化法 电解法
溶液中Ba含量的测定
105℃
小麦 烘至恒重 干小麦, 减轻的重量即含水量
在0.5 mol/L H2SO4 溶液中电解CuSO4
2005-11
9
MA(固) K1MA(水) K2M A
溶解度S
S [MA](水) [M ] [MA](水) [A ]
S 0 [M ] S 0 [A ]
K1
MA(水) [MA]γMA
MA(固)
1
[MA] S0
(固有溶解度)
S0一般只占S的0.1-1%
S [M ] [A ]
2005-11
3
1. 无需基准物质
特点
2. 准确度高,Er不大于0.1% 3. 操作较繁琐,耗时多
4. 不适合低含量组分的测定
2005-11
4
1.2 沉淀重量法分析过程
试样
沉淀剂
沉淀型沉 过滤 淀
洗涤 灼烧 或烘干
称量型 称重
计算
2005-11
5
例,可溶性钡盐中钡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2005-11
Ba2过 量0.01m ol / L与SO42反 应 的BaSO4沉 淀 溶 解 度 为
S
[ SO42
]
K SP [ Ba 2
]
1.1 1010 0.01
1.1108 m ol /
L
200ml溶液中BaSO4沉淀的溶解损失为
2005-11
1.0108 233.4 200 5.0104 mg 0.2mg
OH-
L
H+
MOH
● ● ●
ML
● ● ●
HA
● ● ●
[M+´]
[A-´]
K sp
[M ][A ]
[M ]' αM
[A ]' αA
K sp'
[M ]'[A ]'
K spαMα A
K ap
αMαA MA
沉淀性质,t 副反应
离子强度I
2005-11
13
2.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 同离子效应—减小溶解度 加过量沉淀剂是降低溶解度的最方便有效的办法.
(一) 溶解度和固有溶解度 沉淀物在水中存在如下的平衡:
MA(固) K1MA(水) K2M A
AgCl(固) AgCl(水) Ag Cl
CaSO4(固) Ca2 SO42-(水) Ca2 SO42-
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 当沉淀与溶解达到平衡时所溶解的最大量。
15
(2) 盐效应—增大溶解度
K sp' [M ]'[A ]'
K spαMα A
K ap
αMαA MA
电解质浓度 ↑,离子强度I ↑,γ↓,Ksp‘↑,S ↑。
s/s0
1.6
BaSO4
1.4
1.2
AgCl
1.0
0.001
0.005
0.01
c KNO3 /(mol·L-1)
2005-11
16
✓ 沉淀的 s 小, 溶解损失应<0.2mg, 定量沉淀
✓ 沉淀的纯度高
✓ 便于过滤和洗涤 (晶形好)
✓ 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 确定的化学组成, 恒定---定量基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稳定---量准确
✓ 摩尔质量大---减少称量误差
2005-11
8
第二节 沉淀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2.1 溶解度(solubility)
已知K SP(BaSO4) 1.11010 M BaSO4 233.4g / mol
Ba 2 与SO42 等 量 反 应 的BaSO4沉 淀 溶 解 度 为
S K SP 1.11010 1.0105 mol / L
200ml溶液中BaSO4沉淀的溶解损失为 1.0105 233.4 200 0.5mg 0.2mg
例:分别计算BaSO4在纯水和0.01mol/LNaNO3溶液中 的溶解度。
已知K SP( BaSO4 ) 1.11010 Ba2 SO42 0.67
BaSO4在水中溶解度 S K SP(BaSO4) 1.1 1010 1.0 105 mol / L
BaSO4在0.01mol / LNaNO3溶液中溶解度
查表可得
2005-11
11
对于MmAn形式沉淀
M m An (固) M m A(n 水) mM n nAm
其溶解度为S,则生成mS的[M]和nS的[A]
Ksp [Mn ]m[Am ]n ( mS )m ( nS )n
S
mn
K sp mmnn
2005-11
12
(三)条件溶度积
MA(固) M+ + A-
2005-11
10
MA(固) K1MA(水) K2M A
(二)活度积和溶度积
K2
M A MA(水 )
M A K2S0 Kap 活度积常数, 只与t有关
[M ][A ]
K ap M A
K sp
溶度积常数, 只与t, I有关
S [M ] [A ]
Kap M A
K sp
MA (s)
M n+ + A n-
S + CM
S
S Ksp,MA Ksp,MA Ksp,MA [M ] S CM CM
2005-11
14
例:用BaSO4重量法测定SO42-含量时,以BaCl2为沉淀剂,计算
等量和过量0.01mol/L加入Ba2+时,在200ml溶液中BaSO4沉淀的
溶解损失.
S
0
K SP(BaSO4)
1.11010 1.57105 mol / L
Ba 2
SO
2 4
0.67 0.67
2005-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