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合集下载

地球环电流动力学过程研究

地球环电流动力学过程研究

地球环电流动力学过程研究庄雁;乐超【期刊名称】《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年(卷),期】2022(53)5【摘要】地球环电流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约2~7个地球半径的区域,是地球磁层最重要的电流系统之一.高能离子(~1 keV到数百keV),例如质子和氧离子,被认为是环电流的主要载流子.地球磁暴期间环电流的增强被广泛认为是地球表面水平磁场扰动的主要原因.在磁暴主相之后,环电流通常需要几天(即磁暴恢复相)才能恢复到平静时期的水平.本文介绍了不同种类的粒子,特别是氧离子,对环电流的相对贡献以及环电流在磁暴恢复相期间的损失情况.在高极光电集流水平时,不同种类粒子的等离子体压强显著增加,其中H^(+)离子的压强主要分布在等离子体层内,并始终占主导地位.重离子和电子的压强在等离子体层外增加,形成强烈的晨昏不对称性,并分别在黄昏和黎明侧达到峰值.此外,无论是平静时期还是活跃时期,能量从50 keV到几百keV的氢离子贡献的压强是环电流等离子体压强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氦的贡献一般较小.在活跃时期,10 keV<E<50 keV的O^(+)离子和0.1 keV<E<40 keV的电子的贡献逐渐变得显著,它们在夜侧的贡献分别超过25%和20%.O^(+)离子对环电流的贡献与地磁活动密切相关.在sym-H值小于−60 nT的大磁暴中,无一例外的总是存在丰富的O^(+)离子,其相对压强贡献可以和H+离子相当(O^(+)离子压强与H+离子压强比R>0.8),在L小于3的情况下,其相对压强的贡献量有时甚至会大于H^(+)离子.与没有O^(+)离子贡献环电流的情况相比,当O^(+)离子对环电流有明显贡献时,O^(+)离子和等离子体总压强明显增大,随着sym-H的减小,压强峰值向低L值移动.此外,当sym-H小于−60 nT时,在大多数L壳层上没有O^(+)离子的概率都为0.这些观测特征都表明,在地磁活跃时期,O^(+)离子在环电流中起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O^(+)离子就没有磁暴.另一方面,在地磁相对平静的情况下,R 值越小,O^(+)离子不出现的概率越高.这种强相关性表明,在地磁平静的情况下,O^(+)离子总是不存在的.在磁暴恢复阶段,H^(+)离子和O^(+)离子的寿命普遍随着L值的增加而增长,当粒子能量<~50 keV时,H^(+)离子的寿命比O^(+)离子的寿命短,而当能量>~50 keV时情况相反,这与理论预测是一致的.同时,理论计算得到的电荷交换寿命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这证实了电荷交换是磁暴恢复相期间环电流离子损失的主要机制.【总页数】11页(P556-566)【作者】庄雁;乐超【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54.1【相关文献】1.地球的梯磁发电和环电流球带研究2.环柱状催化剂内强放热复合反应-传质-传热耦合过程研究(Ⅱ)本征反应动力学及反应-传质-传热耦合过程数学模型3.环—盘电极恒电流阶跃法研究二氧化锰阴极过程4.AAN—01南极洲地球动力学演化和古地理研究环南极洲被动大陆边缘:陆壳-洋壳转换的地球动力学指示5.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与地球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名单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名单
5
93 教育服务智能图像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94 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实验室 95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机电产品环境与可靠性试验中心 96 北京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7 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98 分子影像和放疗装备技术实验室 99 北京大学干细胞与再生生物学实验室 100 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 101 北京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102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蛋白质与多肽药物实验室 103 中科院过程工程实验室 104 中科院微生物所分子病毒及生物制药开放实验室 105 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关村细胞免疫与疫苗评价开放实验室 106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健康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实 107 验 中室 国医学科学院抗体工程药物与肿瘤标志物实验室 108 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代谢、药物制剂与药物分析重点实验室 109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 110 北京理工大学生物分离分析实验室 111 国家北京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0 北京食品安全检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51 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152 北京华牛生物实验室 153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154 北京市畜禽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55 中科院理化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56 中科院理化所功能高分子材料研发与检测实验室 157 中国科学院低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158 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 159 钢铁研究总院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60 钢铁研究总院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 161 钢铁研究总院先进永磁材料与分析检测实验室 162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国家重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63 北京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 164 北京市腐蚀、磨蚀与表面技术重点实验室 165 北京科技大学教育部金属电子信息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166 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167 激光与红外光学材料研究开发实验室 168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纤维材料工程化技术开发实验室

Si-PIN硅条带探测器的电子学测试

Si-PIN硅条带探测器的电子学测试

随着“ 地球双 星” 等空间计划 的实施 , 国 我 也开始了空间探测科学研究。成像谱仪也将成
为我国粒子辐射探测的发展方 向。而硅条带探
测器是这类仪器的关键器件。 我所利用微机械加工工艺和离子注入掺杂 方法 , 尝试研制 了 S P N硅条带探测 器芯片。 iI — S P 硅条带探 测器是 在厚度为 30 m 的本 iI -N 0/  ̄ 真半导体上注入特定离子 , 在正 面形成 P 层 , + 在背面形成 N 层 。其 中在 P 用激光刻蚀成 + + 1 个 2m x 3 m 的灵敏条带 。灵敏条带间 6 0i n m 隔为 10 m, 5/ 用氧化 层 隔离 开 , 结构示 意 图 z 其
如图 3所示 。
成一个全方位测量 不同方向入射 电子的能谱
收稿 日期 :0 51- 1 2 0—21
基金 项 目: 国家 自然 科 学 杰 出青 年 基 金 资 助
(0 2 0 4 4 4 50 )
作者简介 . 鸿 (9 )男 , 4 5 17 , 四川 人 , 士 , 京大 博 北 学空 间物理与应用 技术 研究所 博 士后 , 事空 间物 从 理与空间探测 的研究
维普资讯
第2 卷 第 2 7 期
20 0 7年 3月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Nu l rE eto i c a l r nc e c s& Deet nTeh oo y tci c n lg o
V0 7 No 2 L2 .
Ma c 2 0 rh 0 7
反 向偏压 , 然后测量在每个偏压值下 的探测器
结电容。随着反 向偏压 的增加 , 当结 电容基 本 达到其最小值 ( 相对变化很小) , 时 加在探测器
图 2 硅条 带探测器 阵列 截面示意图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doc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doc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一、单位简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五院)隶属于《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五院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是中国空间事业的主力军。

建院以来,历代五院人牢记使命、顽强拼搏,树立了中国航天史上一座座新的里程碑,实现了空间技术的新跨越。

1970年4月24日,五院成功研制并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创了中国探索外层空间的新纪元。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7年10月,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进入环月轨道,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嫦娥奔月。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实现了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2011年11月“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

迄今为止,五院共研制、发射和在轨运行一百多个不同类型的航天器,已经形成了以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通信广播、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等六大系列航天器,实现了大、中、小、微型航天器的系列化、平台化发展。

五院十分重视空间技术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2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8人,11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和410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自1978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已经形成学科专业齐全,管理体制配套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

博士生导师130余人,硕士生导师400余人。

五院设有以研究生培养、员工培训、客户培训为中心任务的神舟学院,拥有包括研究生教室、多媒体电化教室、集同设计实验室等8000多平米的教学实践场地。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博士后流动站:空间物理学专业、电磁场与微波专业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空间物理学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 术专业
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空间物理学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 术专业和飞行器设计专业
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
据2020年4月中心官网显示,中心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野 外台站4个;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有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点4个、学术型硕士研究所培 养点5个、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个。截至2019年底在读研究生433人(其中硕士生231人,博士生202人)。
2012年,该中心共有在研项目665项(包括新增项目235项)。
《空间科学学报》(ChineseJournalofSpaceScience)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空间科学与应 用研究中心)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该期刊刊载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以及与空间特殊环境有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 究和高技术研究成果。具体报道范围包括:日地空间物理、空间天气学和空间环境科学、太阳系与行星科学、微 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化学、地球空间科学、空间基础物理实验、空间天文学以及空间科学探测实验和 应用等相关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王赤、魏奉思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专职):姜景山
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吴季、刘振兴、徐荣栏
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副主席、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学会会士(IEEE Fellow):吴季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冯学尚、徐寄遥、王赤

冉冉升起的科学新星监利籍青年科学家王劲松小传

冉冉升起的科学新星监利籍青年科学家王劲松小传

冉冉升起的科学新星监利籍青年科学家王劲松小传冉冉升起的科学新星-监利籍青年科学家王劲松小传2011-03-14 19:03王劲松,1970年10月出生于龚场镇王家村,现任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空间天气室主任,中国气象局国家级空间天气业务负责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禀赋聪颖,燕园学成王劲松1976年(5岁半)始业于秦场小学;1981年毕业后进入秦场中学初中,一年后转校至龚场中学初中部学习;1983年初中毕业后考入监利县第一中学,1987年高中毕业,并于当年高分考入北京大学。

劲松禀赋聪颖,从小喜欢读书,广泛阅读并常能过目成颂,且善于独立思考。

自小学至初中毕业的八年中,多次获得县、区、乡各级别数学竞赛和作文竞赛一、二等奖,屡蒙"神童"之赞。

进入中学后,劲松的人生理想渐渐明朗,献身于科学、为人类做贡献成为了一生笃定之追求。

王劲松自1987年八月进入北京大学美丽的燕园,为实现既定人生目标而勤奋研习。

分别于1991年7月和1994年7月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空间物理学);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攻读博士,并于1997年6月获得中科院理学博士学位(空间物理学);接着,再回北大,进入博士后研修阶段,于1999年6月完成研修任务出站,随即受聘为北大地球物理系任副教授。

从小学到博士后,求学历程长达25年!劲松从一个农村娃成为出身并任教于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燕园学者!受邀访欧,守诺归来2001年初,时任北大副教授、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在空间物理方面已取得一系列科学成果的王劲松,受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高空物理研究所邀请,成为该所客座研究员,并参与欧洲"火星快车"计划中的电离层研究,成为国内第一个参与欧洲火星计划的科学家。

在他接触火星研究的第三个月,他的第一篇关于火星研究的论文被公认为国际最好的空间科学学术期刊接受--他预言了火星和金星电离层顶层有一种新的波动,很快在同一刊物,他又用数据证明了这一波动的存在。

空间高能带电粒子辐射效应监测仪偏压电源的无变压器设计

空间高能带电粒子辐射效应监测仪偏压电源的无变压器设计

空 间 高 能 带 电粒 子 辐 射 效 应 监 测 仪 偏 压 电 源 的 无 变 压 器 设 计
于 向前 , 陈鸿飞 , 邹鸿 , 施伟 红 , 邹积清 , 仲维英 , 刘建文 , 崔战 国 , 邵 思霈
(1 .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 间科学学 院空 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 北京 1 0 0 8 7 1 ;
2 . 中 国航 天科 技 集 团 5 1 3所 , 烟台 2 6 4 0 0 3 )
摘要 : 采用稳 压芯 片 A D 5 8 4 、 振荡 电路和倍压整流 电路 , 设 计一套无变 压器式 D C—D C变换 电路 。
将单组 +1 2 V电源转换 为 S i —P I N探测器所需的 一 2 4 V偏压 电源 。该 电源具有 体积小 、 功耗低 、 纹波小
稳 压芯 片选 用 A D 5 8 4, 它是美 国 A D 公 司
推 出的一种 8引脚 可编 程精 密 电压基 准源 。该
器件 可编 程输 出 4种 不 同的基 准 电压 , 其 精 度
高、 温 漂低 。其 输 入 电压 可 在 4 . 5~ 3 0 V 的宽 电压范 围 内变 化 。 A D 5 8 4的具体 特点 如下 _ 2 J 。 ( 1 )有 4 个 可 编 程 输 出 电 压 : 1 0 . 0 0 0, 7 . 5 0 0 , 5 . 0 0 0 , 2 . 5 0 0 V; ( 2)采 用 激 光 修 整 技 术, 提 高 了输 出 电压 精 度 ; ( 3 )可 调 整 温 度 系 数: 0 ~7 0 C c 时 ,最 大 温 度 系 数 5 p p m /  ̄ C
第3 3卷
2 0 1 3年
第 9期
9月
核 电子学 与探测 技术

中国科学院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070821地球与空间探测技 术 01.星载探测器设计、仿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
条一号 电话:010-62582784
指导教师
招生 人数
考 试 科 目
邮政编码:100190
联系人:张作和 许贺楠
备 注
12
任琼英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飞行器设计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简介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简称空间中心)是我国空间科学技 术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已有 50 年的发展历史。空间中心在 50 年的变革与发 展中,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各类应用卫星、载人航天工程、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和月球探测工程等重大空间科研任务的完成做出了重 要贡献。
单位代码:80073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070802空间物理学 01.空间天气学(磁层物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
条一号 电话:010-62582784
指导教师
招生 人数
考 试 科 目
邮政编码:100190
联系人:张作和 许贺楠
备 注
14
冯学尚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070821) 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是伴随地球物理探测、航天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 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球与空间探测原理与方法、探测物理及仿真、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包括海洋探测技术)、空间探测工程技术、数据采集与处 理等研究。地空探测技术专业根据地球物理探测、空间环境研究以及航天工程 发展需求,综合地球内部结构研究、航天器空间环境监测保障的要求,结合相 关的技术进步,研究和发展新型地空探测的物理原理、方法以及相关的探测技 术设备。重点培养开展探测器物理设计仿真、传感器设计研制、仪器定标试验、 探测数据处分析理、能够运用探测电子学、计算机控制与通信、机械电子和光 机等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进行工程设计的实验物理人才。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傅绥燕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傅绥燕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傅绥燕傅绥燕Email:suiyanfu(at)联系电话:62767194个人主页:办公室:物理北楼418职称职务:教授/高级职称党委副书记个人简历教育背景: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获北京大学空间物理学硕士学位。

2001年于德国不伦瑞克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91年之后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工作。

1993、1994年先后两次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访问。

1996年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

1997年赴德国马普高空大气所(MPAe)做访问研究,2001年回国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工作,2003年晋升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地球磁层物理方面的研究,发表与合作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

荣誉、获奖情况(省部级及以上):曾先后于1992年获光华安泰青年科研成果奖,1993年获北京大学第四届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参加者),1995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1996年获得第四届“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2000年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参加者)。

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5年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合作者,2006年获得由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联合颁发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提名奖。

学术或社会职务:现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中国工作队成员,FGM 合作科学家,欧空局CLUSTER卫星计划RAPID项目合作科学家,曾任亚太地球物理学会(AOGS)磁层组学术秘书职务等,并担任《中国物理快报》等期刊特约编审工作情况及研究方向教学与主讲课程:《电磁学》《等离子体物理基础》《空间等离子体物理》所在专业与主要研究方向:磁层物理学与等离子体物理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973项目、总装备部863项目等科研成果与主要论著国内外学术刊物:[1]Pu,Z.Y.,S.Y.Fu,?and?S.C.Guo,?ThePropertiesofKineticDriftUnstableModesattheMagnetopausei naCollisionlessPlasma,inProceedingsoftheSecondSymposiumonPlasma-MatterInteraction,?p.35,?1 989.[2]濮祖荫、傅绥燕、郭世宠、刘振兴,磁层顶的漂移动力学Alfven波不稳定性和反常输运,地球物理学报,V.34,?p.404,?1991.??[3]Fu,S.Y.,?Z.Y.Pu,?andZ.X.Liu,??Vortex-inducedStochasticreconnectionin?theSolarWind-Magne tospheric?Boundary?Region,?in?ThefourthInternational?SchoolforSpaceSimulations,?p.134,?199 1.*[4]傅绥燕、濮祖荫、刘振兴,?磁层顶的涡旋诱发重联和单X线重联,地球物理学报,V.36,p.553-,1993.*[5]傅绥燕、濮祖荫、刘振兴,地球磁层顶湍动重联的数值模拟,地球物理学报,V.37,p.282-,1994.*[6]濮祖荫、傅绥燕、刘振兴,磁场湍动重联的新模型,?科学通报,V.39,p.1584,1994.[7]濮祖荫、傅绥燕、李尧亭、陈祖幸、刘振兴、A.Korth、G.Kremser,磁层亚暴膨胀相的近地触发模型,空间科学学报,V.14,p.30,1994.[8]傅绥燕、濮祖荫、李尧亭、刘振兴,?磁层顶剪切系统的非线性性态和混沌,中国科学(A),V.24,p.424,1994.*??(英文版:ScienceinChina(A),37,N.12,p.1497,1994).[SCIQH632][9]濮祖荫、傅绥燕,磁场二维随机重联,非线性科学和数值模拟通讯,?p.1,?1994.[10]Fu,S.Y.,Z.Y.Pu,andZ.X.Liu,Vortex-InducedMagneticReconnectionandSingleXLineReconnecti onattheMagnetopause,J.Geophys.Res.,100,5657-5663,1995.?[SCIQR195][11]Fu,S.Y.,Pu,Z.Y.,Z.X.Liu,andZong,Q.G.,SimulationStudyonStochasticReconnectionattheMagn etopause,J.Geophys.Res,100,12001-12009,1995.?[SCIRG737][12]Pu,Z.Y.,?S.Y.Fu,?Z.X.Liu,?and?F.Li,?Vortex-InducedReconnectionandTurbulentReconnection? in?Magnetospheric?BoundaryRegion,?in?AGUGeophysical?Monograph86,SpacePlasma:Couplin gBetweenSmallandMediumProcesses,?ed.byM.Ashour-Abdallaetal.,p.181,1995.[13]Fu,S.Y.,Pu,Z.Y.,GaoS.C.,andZ.X.Liu,KineticAlfvenWaveInstabilityandWave-ParticleInteracti onattheMagnetopause,inAGUMonograph86:SpacePlasma:CouplingBetweenSmallandMediumPro cesses,ed.byM.Ashour-Abdallaetal.,p.73,1995.*[14]傅绥燕、李尧亭、濮祖荫,?带电粒子在尾瓣磁场中的非线性运动,?1995年中国青年学者技术科学讨论会,1995.*[15]Pu,Z.Y.,?and?Fu,S.Y.,?MagneticReconnectionattheMagnetopauseinthePresenceofaVelocitySh ear,in1996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lasmaPhysics,Nagoya,Japan,p.9Y3,(特邀报告)1996. [17]濮祖荫、洪明华、王宪民,陈祖幸、傅绥燕、宗球刚、王敬芳、刘振兴等,?亚暴膨胀相近磁尾位形不稳定性模型1.近磁尾位性不稳定性模型,地球物物理学报,V.39,p.441.1996.(英文版:Puetal.,ASubstormExpansionModelBasedonConfigurationInstabilityoftheNear-EarthMagnetotail.I. ConfigurationInstabilityintheNear-EarthMagnetotail.,ChineseJ.ofGeophysics.,V.39,N.4,461-472,1 996).[18]濮祖荫、傅绥燕、颜小洋、康孔斌、徐良、刘振兴,磁层顶侧面的的磁重联及其发电机效应,?“地磁、大气、空间研究和应用”,?pp.507,地震出版社,1996.[19]刘振兴、张洪、陈涛、濮祖荫、傅绥燕,?磁层顶边界区的瞬时重联和等离子体团事件,"地磁、大气、空间研究和应用",?p.495,地震出版社,1996.[20]Pu,Z.Y.,?and?S.Y.Fu,?TransientMagnetic?Reconnectionatthe?MagnetopauseinthePresenceofa VelocityShear,PlasmaandControlledFusion,39,A251-260,1997.[SCIXD875][21]Pu,?Z.Y.,Korth,A.,Chen,Z,X.,R.H.W.Friedel,Q.G.Zong,,XM.Wang,MH,Hong,SY.Fu,,Z.X.Liu, PulllinenTI,MHDDriftBallooningInstabilityNeartheInnerEdgeoftheNear-EarthPlasmaSheetandIts ApplicationtotheSubstormOnset,J.Geophys.Res.,102,14397-14406,1997.[SCIXJ204][22]Pu,Z.Y.,Fu,S.Y.,andLiu,Z.X,?SmallandMedium-Scale?MagneticReconnectionatthemagnetopa use,?inProceedingsofTheFifthInternationalSchool/SymposiumforSpaceSimulations,p.114,Kyoto,J apan,1997.[23]Liu,Z.X,...Pu,Z.Y.,andFu,S.Y.,MagneticReconnectionattheMagnetopauseBoundary?Layer,inE xtended?Abstractof?TheFifthInternational?School/Symposiumfor?SpaceSimulations,p.106,Kyoto, Japan,1997.(特邀报告).[24]濮祖荫、陈祖幸、傅绥燕、宗秋刚、刘振兴、R.Friedel、A.Korth,能量粒子净通量强度分析法及其在磁层亚暴研究中的应用,赵九章先生纪念文集,p.238-253,叶笃正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25]濮祖荫、康孔斌、洪明华、陈祖幸、傅绥燕、宗秋刚、刘振兴、R.Friedel、A.Korth,磁层亚暴的协同学全球模型,北京大学学报,V.34,N.2-3,p.193-200,1998.[26]濮祖荫、徐良、徐涛、傅绥燕,刘振兴,磁层顶向阳面磁重联,刘光鼎先生70华诞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798-809,1998.[27]Pu,Z.Y.,M.H.Hong,K.B.Kang,Z.X.Chen,S.Y.Fu,X.MWang,A.Korth,R.H.W.Friedel,Q.G.Zong, andZ.X.Liu,ConfigurationInstabilityintheNear-EarthTail:ASynthesisofReconnectionandCurrentDi sruptionModelsintheGlobalInitiationofSubstorms,in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ubst orms-4,pp.405-408,TerraScientificPublishingCompany(Tokyo)andtheKluwerAcademicPublishers( Dordrecht,London,andBoston),1998.[28]濮祖荫、康孔斌、洪明华、陈祖幸、傅绥燕、宗秋刚、刘振兴、A.Korth,R.H.W.,Friedel、磁层亚暴的中磁尾-近磁尾-极区电离层全球模型,空间物理前沿进展: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文集,pp.148-175,濮祖荫主编,气象出版社,1998.[29]Zong,Q.-G.,B.Wilken,S.Y.Fu,T.Doke,andS.Kokubun,Energeticoxygen?ionsinthemagnetosheat hinthenegativeBzphaseofthe?CME?onJanuary10,1997,Adv.SpaceRes.,25,2421-2424,1999.[30]Pu,Z.Y.,K.B.Kang,A.Korth,S.Y.Fu,,Q.G.Zong,M.H,Hong,Z.X.Liu,C.G.Mouikis,R.W.H.Friede l,andT.Pulkknien,Driftballooninginstabilityinthepresenceofaplasmaflow:Asynthesisoftailreconnect ionandcurrentdisruptionfortheinitiationofsubstorms,J.Geophys.Res.,104,10235-10248,1999.?[SCI 192BQ][31]PUZu-yin(濮祖荫),KANGKong-bin(康孔斌),FUSui-yan(傅绥燕),CHENZu-xing(陈祖幸),XUTao(徐涛),HONGMing-hua(洪明华),WANGXian-min(王宪民),ZONGQiu-gang(宗秋刚),LIUZhen-xing(刘振兴),ASynthesizingTailReconnectionandCurrentDisruptionModelforSubstormInitiation,ChinesePhysics Letters,1999,ISSN0256-307X:226-230.[32]宗秋刚、濮祖荫、傅绥燕、叶宗海、余彬,“极区粒子沉降:谱形式及其在极区大气中的传输”,极地研究,11.p.203,1999.*[33]焦维新、濮祖荫、方晓华,傅绥燕,南大西洋异常区的辐射环境与低轨卫星粒子辐射通量计算,地球物理学报,42,163-168,1999?[SCI247MA].?[34]濮祖荫,余?彬,谢?伦,焦维新,宗秋刚,傅绥燕,磁层高能电子暴,中国科学(A),30,增刊,127-130,2000..[35]Q.G.Zong,B.Wilken,S.Y.FuandZ.-Y.PuEnergeticOxygenIonsSoundingtheMagnetopauseMultis cale/MultipointPlasmaMeasurementsESASP-449,P.379-385,2000[36]Zong,Q.-G.,B.Wilken,and?S.Y.Fu,Nonlineareffectsofthemagnetotail?particlemotionintime-dep endentelectricfield,?AstrophysicsandSpaceScience,747-754,2000.[37]傅绥燕,濮祖荫,宗秋刚,肖池阶,B.Wilken,“大磁暴环电流离子成分的变化及其与磁暴演化的关系”,地球物理学报,44,1,2001,*(英文版:IonCompositionVariationsinIntenseMagneticStormsandTheirrelationtoStormEvolution,FuSuiyan,PuZuyin,ZongQiugang,XiaoChijie,Xielun,andB.Wilken,Chinese,J.Geophysics,44,2001).?[SCI415CA][38]S.Y.Fu,Q.G.Zong,B.Wilken,Z.Y.Pu,Temporalandspatialvariationofthe ioncompositionintheringcurrent,SpaceSci.Rev.,inSpecialIssue"ChallengetoLong-standingUnsolvedSpacePhysicsProblemsinthe20thCentury",ed.byC.deJager&S.Akasofu,95,539-554,2001.?[SCI39 1PU][39]Pu,Z.Y.,A.Korth,Z.X.Chen,Z.X.Liu,S.Y.Fu,G.Zong,M.H.Hong,X.M.Wang,AGlobalSynthesis ModelofDipolarizationatSubstormExpansionOnset,?J.AtmospereSolar-TerrestrialPhysics,63,671-681,2001.[SCI432EM][40]Zong,Q.G.,B.Wilken,S.Y.Fu,T.A.Fritz,D.J.Williams,andZ.Y.Pu,?Ringcurrentoxygenionsescapi ngintothemagnetosheath,J.Geophys.Res.,106,p.25541-25556,2001.[SCI490JT][41]宗秋刚、傅绥燕、濮祖荫、B.Wilken,磁尾等离子体结构:GEOTAIL观测,刘振兴、叶永煊主编:空间物理进展(第三卷),pp.124-164,2001.[42]宗秋刚,濮祖荫、黄宗英、傅绥燕、B.Wilken,磁层氧离子向磁鞘泄漏的机制和效应,空间科学学报,21,p219-229,2001.[43]S.Y.Fu,B.Wilken,Q.G.Zong,Z.Y.Pu,?Ioncompositionvariationintheinnermagnetosphere-Indivi dualandcollectivestormeffectsin1991,J.Geophys.Res..Vol.106,No.A12,p.29,683,??2001?[SCI519L V][44]Jin,S.P.,X.P.Hu,Q.-G.Zong,S.Y.Fu,B.WilkenandJ.Buchner,A2.5dimensionalMHDsimulationof multiple-plasmoid-likestructuresinthecourseofasubstorm,J.Geophy.Res.,V ol.106,No.A12,p.29,807, 2001.[SCI519LV][45]Fu,S.Y.,Q.G.Zong,T.A.Fritz,Z.Y.Pu,B.Wilken,Compositionsignatureinioninjectionsanditsdepe ndenceongeomagneticconditions?J.Geophys.Res.,107(0),10.1029/2001JA002006,2002.[SCI] [46]S.Y.Fu,Q.G.Zong,Z.Y.PuandL.Xie,Geomegneticandsolarcycledependenceoftheringcurrentions. ,COSPARColloqiumseriesVolume14,Beijing,421-427,ed.H.N.WangandR.L.Xu,2002,[47]刘绍亮,郭建广,宗秋刚,B.Wilken,傅绥燕,1994年2月21日行星际激波引起的磁暴,空间科学学报,22,p203-211,2002.[48]Q.-G.Zong,T.A.Fritz,S.Y.Fu,Z.Y.PuandP.Daly,EnergeticIonsintheHighlatitudeMagnetosphere DuringtheLeadingPhaseofACME,359-369,COSPARColloqiumseriesVolume14,2002.[49]Z.Y.Pu,L.Xie,X.H.Fang,W.X.JiaoS.Y.Fu?andQ.G.Zong?DriftShellTracingandSecularVariation ofinnerRadiationEnviromentintheSAARegion.353-358,COSPARColloqiumseriesVolume14,2002 [50]L.Xie,Z.Y.Pu,B.Yu,S.Y.Fu,Q.G.ZongandJ.N.Tu,InjectionofIntenseStormRingCurrentIonsCOS PARColloqiumseriesVolume14,2002[51]Q.-G.Zong,T.A.Fritz,S.Y.Fu,H.U.Frey,H.Spence,H.Petschek,S.B.Mende,A.KorthandP.W.Daly, TheReverseConvectionandCuspProtonAurora:Cluster,PolarandImagerObservation??Adv.SpaceRe s.,VOL27,No.12,inpress,2002[52]傅绥燕,宗秋刚,濮祖荫,刘文龙,地磁活动与太阳活动对于环电流离子成分与位置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46(6),725-730,2003(英文版:Effectofgeomagneticactivityandsolar-cyclevariationontheringcurrentions,FuSuiyan,ZongQiugang,PuZuyin,,LiuWenlong,Chinese,J.Geophysics,46,2003[54]谢?伦,濮祖荫,周煦之,傅绥燕,宗秋刚,磁暴环电流形成过程,科学通报,2004,Vol.49(6),603?((L.Xie,Z.Y.Pu,X.Z.Zhou,S.Y.Fu,Q.G.Zong,T.Fritz,ENERGETICIONINJECTIONANDFORMATIONOFTHESTORM-TIMERINGCURRENT)[55]Q.-G.Zong,T.A.Fritz,Z.Y.Pu,S.Y.Fu,?D.N.Baker,H.Zhang,A.T.Lui,?I.Vogiatzis,K.H.Glassmeie r,A.Korth,P.W.Daly,A.Balogh,andH.Reme,Clusterobservationsofearthwardflowingplasmoidintheta il?Geophys.Res.Lett.,Vol.31,L18803,doi:10.1029/2004GL020692,2004[56]濮祖荫,史全岐,肖池阶,傅绥燕,张慧,涡旋重联的Hall-MHD模拟及其在高纬磁层顶的应用,中国科学E辑,2004,34(7):804-817(英文版:Simulationstudiesofhigh-latitudemagnetosphericboundarydynamics,?PUZuyin,SHIQuanqi,XIAO Chijie,Fu,Suiyan,ZhangHui,ZongQiugangandLIUZhenxin.ScienceinChinaSerE,2004,Vol47,No.4, 421-435)[57]黄宗英,濮祖荫,肖池阶,宗秋刚,傅绥燕,谢?伦,史全岐,曹晋滨,刘振兴,沈?超,史建魁,?路?立,王迺权,陈?涛,?T.Fritz,?K.-H.Glassmeier,P.Daly,Reme,2001年1月26日高纬磁层顶通量管事件的观测研究(I),地球物理学,Vol.47,181-190,2004.(HUANGZong-Ying,PUZu-Yin,XIAOChi-Jie,etal.,MultipleFluxRopeEventsattheHigh-Latit udeMagneto-Pause:Cluster/RapidObservationonJanuary26,2001,CHINESEJOURNALOFGEOPH YSICSVol.47(2),197,2004[58]肖池阶,濮祖荫,黄宗英等,2001年1月26日高纬磁层顶通量管事件的观测研究——空间电流密度计算分析,地球物理学报,47(4),555-561,2004。

Si_PIN硅条带探测器的电子学测试

Si_PIN硅条带探测器的电子学测试

第27卷 第2期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V ol.27 N o.22007年 3月Nuclear Electr onics &Detection T echnolo gyM ar ch 2007Si PIN 硅条带探测器的电子学测试邹 鸿1,陈鸿飞1,邹积清1,宁宝俊2,施伟红1,田大宇2,张 录2(1.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2.北京大学微电子所北京100871)摘要:采用电子学等效方法对所研制的Si PIN 条带探测器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

SiPI N 条带探测器是在一个硅基片上刻蚀多个条带探测器,常用于空间探测中的粒子方向测量。

介绍了对Si PI N 条带探测器电子学等效测试方法和结果,重点探讨了条带之间的串扰问题。

关键词:硅条带探测器;空间粒子探测;耗尽电容;条间串扰中图分类号: T L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8 0934(2007)02 0170 04收稿日期:2005 12 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40425004)作者简介:邹鸿(1975 ),男,四川人,博士,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博士后,从事空间物理与空间探测的研究硅条带探测器阵列具有位置分辨率高,处理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高能物理实验中[1 3],另外还可用于X 射线和 射线成像。

根据其良好的位置分辨率,它还被用于探测空间粒子的投掷角分布[4]。

由于空间粒子辐射是各向异性的,投掷角测量对认识空间粒子分布和研究空间物理过程非常重要。

在欧空局的CLU STER 星簇计划中的IES (Im ag ing Elec tro n Spectrom eter 成像电子能谱仪)中,有三个相同的针孔相机组成探头。

每个针孔相机覆盖60 的极角扇面,且在焦面上放置硅条带探测器测量更细的扇角,如图1所示。

整个探头可以覆盖180 极角扇面,随着卫星自转扫过360 方位角,因而可以进行全方位成像探测。

北大物理学就业方向

北大物理学就业方向

北大物理学就业方向一、北大物理学概况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以下简称“北大物理学院”)成立于1912年,是我国最早的物理学科之一。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北大物理学院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物理学科研和教学机构。

学院现有教职工3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教授100余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80余人。

学院设有物理学系、应用物理学系、凝聚态物理研究所、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涵盖了物理学的各个分支。

二、北大物理学就业方向1. 教育行业作为国内顶尖的物理学科,北大物理学院的毕业生在教育行业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毕业生可以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物理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以在高等教育机构担任物理学科的研究人员。

2. 科研机构北大物理学院的毕业生在科研机构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毕业生可以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开展物理学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可以在各类研究所、实验室从事物理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3. 高科技企业随着我国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科技企业对物理学科毕业生的需求逐年增加。

北大物理学院的毕业生可以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企业从事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4.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北大物理学院的毕业生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毕业生可以进入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从事与物理学相关的政策研究、科技管理、国际合作等工作。

5. 金融和咨询行业近年来,金融和咨询行业对物理学科毕业生的需求逐渐增加。

北大物理学院的毕业生可以在金融投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提供专业分析和咨询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6. 国际组织北大物理学院的毕业生还可以在国际组织发挥作用。

毕业生可以进入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从事与物理学相关的国际事务、技术合作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三、总结北大物理学院作为国内顶尖的物理学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物理学人才。

空间物理学研究进展

空间物理学研究进展

空间物理学研究进展作为一门研究宇宙空间中物质、能量和电磁现象的学科,空间物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科研领域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空间物理学研究的领域和深度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认知和理解。

太阳与空间环境研究太阳是地球的源头,是地球上一切活动的动力来源。

目前,太阳和空间环境的研究已经成为空间物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热点。

在太阳和空间环境研究方面,目前最为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探测太阳风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美国NASA的“先驱者”任务和“旅行者”任务,欧洲航天局的“月面离子与尘埃探测器”任务,以及中国的“嫦娥”、嫦娥二号”等任务,都对研究太阳和空间环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人类还发现,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和太阳风等现象对地球的磁层和电离层产生了很大影响。

虽然这些现象给人类带来了困扰,但是在科学研究上,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机。

地球电离层研究地球的电离层是地球大气层的一部分,是对短波电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非常重要的介质。

而在现代社会中,近地空间的电离层活动频繁且日益复杂,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国防、导航、卫星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因此,人类对电离层的科学研究显得异常重要。

在这方面,我国科学家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与贡献。

2018年,国家航天局卫星应用中心研制的“星渡2号”微卫星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首次使用微卫星进行电离层科学研究。

同时,我国科学家还开展了多项电离层课题的研究工作,如电离层的结构特征、电离层耦合过程的机制研究、电离层对宇宙射线影响等等。

磁层物理学研究地球的磁场,是对地球磁层和大气流的保护,也是探索宇宙的重要领域之一。

我们知道,磁场是由地球外核的流动所产生的,而磁层就是在地球表面上呈“U”形弧线的磁场范畴。

磁场的变化,不仅影响到地球大气层的电离程度,还会造成地球磁暴,影响到陆地上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目前,磁层物理学研究已经成为了空间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

我国科学家在磁层物理学研究方面也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

粒子辐射探测器负高压电源取样电路设计

粒子辐射探测器负高压电源取样电路设计
向: 空间探测技术。
图 1 变压器理论模 型
31
图 1中 “ / 和 U有 如 F 系 : 1/ 2 关

反 映次级 线 圈电压 的 变化 。




( 2 PSpc 真 分 析 ie仿 )
仿真 分 析 电路 原 理 图如 图 2所 示 。其 中 V

变压 器将 电压 升 高 到需 要 的值 , 用 取样 电路 利 对 输 出 进 行 采 样 , 样 电 压 反 馈 给 S 12 , 采 G 5 5 S 5 5依 据采样 电压 对输 入 端 脉 宽进 行 调 制 , G12 使输 出 电压 稳定 J 。
我们使用北京 大学 微 电子研究所 研制 的 PN型 探 测 器 。P N 型 探 测 器 工 作 在 负 偏 压 I I
和 , 比例 增 减 . 助 线 圈 申. 的 变 化 能 够 成 辅 压
Rl 5 M
VO F = F
V AM P L=1 2
F REQ;7 K O
图 2 仿 真分析 电路原理 图
仿真实验分为两步 , 第一步只改变信号源
的 电压 幅值 , 1 变到 l 看 V 从 0V 4V, 1和 V 2是
于 向前 , 陈鸿 飞, 邹 鸿 , 邹积 清 , 施伟红 , 维英 仲
( 北京大 学地球与空 间科学学 院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 所 , 京 10 7 ) 北 0 8 1
摘要: 利用辅助线 圈来 实现粒子辐射探测器 负高压电源取样电路 。以理论 分析 和 P pc Sie仿真分析
为基 础 对 取 样 电 路进 行 设 计 。设 计 的 负 高压 电 源 供 电 电压 为 +1 输 出 电压 一10V, 2V, 6 占空 比 6 4 % , .5 0~1 A 负 载 调 整 率 8 8 , 电 电 压 调 整 率 3 9 0纹 波 系 数 3 1 o 实 验 结 果 与 理 论 分 析 和 P pc 8 .%o供 .% , .% 。 Si e

北京大学空间物理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北京大学空间物理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空间物理学招生目录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空间物理学考试科目系所名称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招生总数 87人。

系所说明其中推荐免试生占75%左右。

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空间物理学 (070802) 人数:6研究方向01.太阳风物理 02.磁层物理03.电离层物理和电波传播原理 04.空间天气和空间环境 05.空间探测技术 06.比较行星学考试科目考生可选考我校物理学院天体物理、理论物理专业和信息科学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的任一组考试科目。

复试阶段加试电动力学、空间物理概论,两门任选一门。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01数学(一)4 825普通物理 (含力学、电磁学、热学)系所名称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招生总数 87人。

系所说明 其中推荐免试生占75%左右。

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 生 专 业 及 人 数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2 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 13 070802 空间物理学 6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8 070902 地球化学 7 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7 070904 构造地质学 11 070920 地质学(材料及环境矿物学) 4 070921 地质学(石油地质学) 7 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 12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物理学专业简介空间物理专业主要研究太阳系特别是日地空间中的物理现象与规律,研究空间环境及其对人大空间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空间物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太阳大气物理学,日球层(即行星际)物理学、磁层物理学、电离层物理学及电波传播及应用、高层人气(热层和中层)物理学、空间探测实验与技术等。

该专业已培养出一大批日地空间物理、空间环境和空间应用等领域内的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本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

目前有2位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其研究方向与联系方式见下表:研究方向联系电话备注导师姓名涂传诒电离层物理学和电波传播太阳风湍流、太阳风动力学与日球层物理62767223博导、院士付绥燕磁层物理学、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学、空间环境学62767194博导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物理学2010-2012年报录比空间物理学2012年复试分数线根据教育部有关制订分数线的要求,我校按照统考生、联考生等不同类型分别确定复试基本分数线。

空间粒子探测器偏压电源取样降纹波设计

空间粒子探测器偏压电源取样降纹波设计

PN探测器代表了当今的世界半导体探测器 的 I
先进 水平 。其 反 向漏 电流 为 几 n 量 级 , A 比金
硅面垒小 1 个多量级 , 比硅锂探测器小 2个数
量级以上, 并且 具 有 很 好 的环 境 适 应 性 和稳 定
性 L 。PN探 测器 需 要在 全部 耗 尽条 件 下 才能 1 I ]
定 一 引。
它大致有几个大 的部分: 元 、 据处 理 器和探 测 信 数 器偏 压单 元 ( V 。北 京 大 学 微 电子 研 究 所 B M) 通过 几 年 来 的研 究 , 用 先进 的半 导体 微 机 械 采
工 艺 , 制 出 离 子 注 入 型 ( I 探 测 器 , 种 研 PN) 这
空 间辐射 效应 探 测器是 探测 空 间环境 中粒 子 辐射 的重 要仪 器 。基 本原 理是 利用 粒子 与探 测 物质 相互 作 用 使 得 物质 电离 , 过 测 量物 质 通 电离 出 的电子 和正 离子 而获 得入射 粒 子 的相关 参数 。
度 高 、 波 系数低 。 纹 B VM就是 提 供偏置 电压模 块 , 的 特点 是 它
施伟红 , 向前 , 于 陈鸿飞 , 邹 鸿 , 邹积清 , 仲维英
( 北京 大学地球 与空间科学学院空 间物理与应用技术 研究所 , 北京 10 7 ) 0 8 1
摘要 : 在粒子辐射探测器偏压 电源 中 , 发现输 出电压有低 频纹波存 在。在实验 中, 发现利用 纹波相 位变换技术 能有 效消除输 出电压的低频纹波 。以理论分析 和 P pc 仿 真分析为基础对取样 电路进行设 Sie 计 。按照该设计 实现的某 型号卫 星高能粒子探测器 的高压 电源 , 出电压稳定 、 波系数小 , 输 纹 达到设 计

磁暴环电流形成过程

磁暴环电流形成过程

论 文第49卷 第6期 2004年3月磁暴环电流形成过程谢 伦① 濮祖荫① 周煦之① 傅绥燕① 宗秋刚②(① 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871; ② CSP, Boston University, Boston, MA 02215, USA.E-mail: xielun@ )摘要 利用三维试验粒子轨道计算法, 以强的行星际磁场南向分量驱动的对流电场作为磁暴的主要起因, 研究了大磁暴期间环电流离子的注入过程和对称环电流的形成机制. 本文主要关心大磁暴环电流中的氧离子成分. 计算结果揭示了磁暴环电流形成过程中部分注入粒子轨道具有混沌特征. 特别是证明了粒子由磁尾向内磁层的注入过程中产生的屏蔽电场可使开放轨道转变成闭合轨道, 因而是闭合环电流形成的重要机制. 进一步证明了注入粒子可以得到有效的加速, 加速时间约为1~3小时.关键词 磁暴 环电流 对流电场 屏蔽电场磁暴是整个地球磁层发生的持续十几小时到几十小时的剧烈扰动; 在磁暴主相期间地球赤道附近地磁场水平(H)分量显著下降. 磁暴强度用Dst 指数度量. Dst < −200 nT 为大磁暴, 200 nT < Dst < −100 nT 为强磁暴, −100 nT < Dst < −50 nT 为中等磁暴, −50 nT < Dst < −30 nT 为弱磁暴[1]. 大磁暴和强磁暴是严重的地球空间灾害天气, 其形成机制一直是日地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研究的前沿课题[2].多数大磁暴和强磁暴起源于太阳日冕物质抛射事件(CME)[3]. CME 产生的太阳风高速流压缩磁层, 造成地磁场H 分量增加, 产生磁暴初相. 当地球轨道附近行星际磁场(IMF)为南向且维持一段长时间后, 太阳风向磁层输入的能量显著增加, 磁尾等离子体片中大量的离子受到加热并注入环电流区, 环电流大大增强, 地磁场H 分量显著减小, 产生磁暴主相[2]. 环电流主要是由能量为20~200 keV 的离子组成的, 位于2<L <7地区域内. 但是CRRES 卫星观测表明[2], 磁暴主相期间环电流能量的增强绝大部分发生在L <4的低高度范围内; 大磁暴和强磁暴时环电流强度最大值的位置为L <3.5. 一般认为有两种电场可能导致来自等离子体片的离子加速并注入到L 如此小的内磁层: 一是发生在磁暴期间的磁层亚暴产生的感应电场, 另一个是强的IMF 南向磁场驱动的西向对流电场E C . 计算表明[2], 磁层亚暴偶极化产生的感应电场可以将粒子从近地等离子体片内边界注入到同步高度附近, 但不可能将粒子注入到L <4的内磁层. 另一方面, 强磁暴和大磁暴与延续3小时以上、幅度大于10 nT 的南向IMF 有一一对应的关系[1], 强的IMF 将使磁层对流加强. 数值研究表明, 在强对流电场作用下, 仅需2~3小时带电粒子便可实现由磁尾到L ~3的注入过程; 而CRRES 卫星在环电流离子注入期间在2<L <4的区域观测到存在相应的对流电场z B [4]. 因此现在已经达成共识: 强的对流电场是带电粒子注入内磁层形成暴时环电流的主要因素[2].尽管强的对流电场可以将等离子体片中的离子加速并注入到内磁层, 但对这些离子如何形成环电流的过程至今尚不清楚. 在磁层环电流区域中运动的带电粒子, 其引导中心的漂移轨道有两种类型: 一是环绕地球的闭合型轨道; 另一种是在傍晚(早晨)一侧从近磁尾运动到磁层顶消失或沿磁力线进入电离层的开放型轨道. 对称环电流粒子是“捕获”粒子, 具有闭合轨道. 部分环电流粒子具有开放轨道. 开放型轨道和闭合型轨道分别位于分型线内外两侧(分型线常被称为“Alfven 层”). 开放轨道和闭合轨道不能穿越Alfven 层, 不能互相转化[5~7]. Dst 指数的数值主要反映的是对称环电流的强度. 在对流电场作用下从磁尾注入的粒子, 其漂移轨道是开放的, 不能形成对称环电流. 因此, 大和强磁暴主相期间L <4的对称环电流是如何增强的? 这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为了克服上述困难, 一些学者假定, 将磁尾带电粒子注入内磁层的对流电场处于不断的剧烈起伏状态; 电场涨落引起粒子径向扩散, 使大量能量较高的非捕获离子越过分型线, 变成捕获离子, 增强对称环电流[4]. 为证实这一观点, Chen 等人[5,6]在越尾电位差ΦC 平均值为180 kV 的条件下对大磁暴进行了数值研究: (1)假设12小时内ΦC 始终存在周期为20 min 的涨落 (峰值高达300~400 kV); (2)假设涨落仅存在3小时, 其余6小时ΦC 保持不变. 实验表明, 绝大多数 603第49卷 第6期 2004年3月论 文604 10~70 keV 的离子沿开放轨道从磁尾注入到L =3, 能量大于150 keV 的离子可以通过径向扩散进入L =3的闭合轨道区. 在假设2情况下, 电场涨落对粒子轨道影响很小; 在假设1情况下, 环电流最终的总能量为假设2的两倍. 这一结果使不少科学家相信, 对流电场涨落在对称环电流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5]. 对流电场涨落的这种效应无疑是存在的. 但是,CRRES 卫星在内磁层观测到的电场不具有Chen 等人假设的大幅度起伏的特征. 张继春等人[8]详细考察了大和强磁暴期间的行星际电场, 认为它们不可能在磁层内引起持续的大振幅涨落的越尾电位降. 因此我们认为, 除了对流电场的涨落以外, 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可以有效地导致暴时对称环电流的形成与增强.等离子体在对流电场的作用下向地球方向漂移, 其中大部分电子在早晨侧面运动, 大部分离子在黄昏侧面运动. 正负电荷的分离可产生与晨昏对流电场反方向的“屏蔽电场”. 本文提出: 带电粒子在由磁尾向内磁层的注入过程中产生的这种屏蔽电场, 可导致一部分开放轨道转变成闭合轨道, 可能是对称环电流形成的一个重要机制.本文利用三维试验粒子轨道计算法TPTCs(test particle trajectory calculates), 考察大和强磁暴期间环电流离子的注入和对称环电流的形成过程. 氧离子(O +)是许多大和强磁暴环电流的主要成分[9~11], 本文以其为主要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直接从电离层上行来的和从磁尾方向进入内磁层的两种来源. 同以往工作不同的是, 我们在观测与物理分析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个近似的屏蔽电场; 并且考虑了粒子不同的赤道投掷角, 实现了粒子三维轨道的计算. 除再现了前人关于离子增能、注入时间等重要结果外, 本文揭示了暴时环电流离子注入过程的一些新特征, 特别是屏蔽电场对粒子注入轨道的影响, 论证了它确实可以对闭合环电流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 是相关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进展. 下文首先讨论屏蔽电场的形成、特征, 并分析它对离子注入轨道的影响, 其次介绍TPTCs 计算方法和本文采用的磁场、电场模型, 然后介绍计算结果, 最后进行简略的总结与讨论.1 屏蔽电场的形成与效应磁层带电粒子存在3种漂移运动: 梯度漂移v G =W ⊥B ×∇B/qB 3, 曲率漂移v C =2W //R ×B /qB 2R 2和电场漂移v E =E ×B /B , 其中W ⊥和W //为粒子垂直和平行于磁场方向的动能, q 为粒子电荷, ∇B 为磁场梯度, R 是磁力线的曲率半径, v G , v C 和v E 分别代表引导中心的梯度漂移速度、曲率漂移速度和电场漂移速度. 当粒子在西向对流电场E C 驱动下从磁尾向内磁层注入时, 离子和电子还分别向西和向东作梯度漂移与曲率漂移. 这样, 在接近内磁层时, 大部分电子在早晨侧面运动, 大部分离子在黄昏侧面运动. 这就产生了西向的“部分环电流”和电荷分离. 这种正负电荷分离的结果, 一方面会促进Ⅱ区场向电流的形成, 使一部分“部分环电流”与Ⅱ区场向电流构成闭合回路; 另一方面产生与晨昏对流电场反方向的“屏蔽电场”. 屏蔽电场导致在内磁层靠近地球的区域(L <5)晨昏电场削弱, 甚至在局部区域内趋进于零. 屏蔽电场是当粒子注入到内磁层以后出现的; 此后它通过与注入粒子和对流电场之间自恰的相互作用而与后两者共存; 其大小和分布随对流电场的起伏而变化. 如果对流电场能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持续存在, 屏蔽电场也可以持续维持. 屏蔽电场的概念最初是Schield 等人[12]于1969年首次提出的, 其后Wolf 等人[13]通过数值模拟试验进一步证明了在强的对流电场驱动粒子注入过程中, 内磁层确实存在屏蔽电场. 从Wolf [12]等人利用CRCM(comprehensive ring current model)数值模拟得出的内磁层对流电场等势图以及实际测量中可以知道, 磁层总电场等势线在下午和早晨侧分别呈现类似“V”和倒“V”的位形; 电场数值大体上随着距地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屏蔽电场的作用存在于离地心一定距离的范围内. 读者可从有关文献中了解内磁层屏蔽电场的详细特征.尽管一些学者意识到屏蔽电场可能是影响粒子注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迄今还没有人详细分析和研究过它的具体效应和在环电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在内磁层条件下磁场梯度漂移和曲率漂移导致粒子绕地球运动, 有利于形成闭合轨道; 粒子能量越高, 其效应越强. 开放轨道则起源于对流电场引起的电场漂移, E C 越大, 效应越显著. 设想在磁暴主相初期, 在强E C 作用下粒子由近磁尾沿开放轨道注入内磁层. 若不存在屏蔽电场, 注入粒子仍将不断沿开放轨道运动. 但是一旦屏蔽电场形成, 对流电场的驱动作用受到削弱, 磁场梯度漂移和曲率漂移作用增强, 这就可以使得原来(不存在屏蔽电场时)本是开放的轨道变成闭合轨道, 这对于能量较高的强能粒子特别有论 文第49卷 第6期 2004年3月效. 根据这一分析, 暴时环电流由部分环电流和对称环电流组成, 在主相初期, 前者首先增强, 后者随后而形成. 对称环电流的增长是伴随粒子注入的自然结果, 它应突出地发生在主相中、后期, 特别是部分环电流剧烈增加之后, 并且由较高能量的粒子组成.本文计算结果证实了上述物理分析, 显示屏蔽电场确实可在对称环电流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 三维TPTCs 与电磁场模型本文从带电粒子相对论形式的牛顿运动方程出发:d d ,d d q t t ⎛=×+×⎜⎝⎠p r ⎞⎟E B (1) 式中0d /d m γ=×p r t, 605γ 由此计算出的粒子轨迹比引导中心近似更接近真实, 并可清楚显示离子的回旋特性. 在某些条件下引导中心概念被破坏, 粒子的运动出现混沌现象. 此时方程(1)仍然有效. 计算中采用了太阳磁层坐标系(GSM), X 轴由地心指向太阳, Y 轴与X 轴和地球偶极磁轴垂直, Z=X ×Y . 2.1 磁场模型本文采用了Tsyganenko 等人[14]于1996年提出的磁场模型(以下简称T96). T96是根据大量的卫星测量数据得出的半经验模型, 它考虑了磁层顶位形、Ⅰ区和Ⅱ区电流系及IMF 对磁层的渗透等诸多因素, 输入参数为Dst 指数、太阳风动压强和IMF B Z . 为比较不同磁场模型给出结果的异同, 本文也采用了偶极磁场模型做了计算. 2.2 电场模型本文采用静态磁场模型, 仅考虑对流电场、旋转电场和屏蔽电场, 不考虑地磁场随时间变化形成的感应电场.(ⅰ) 对流电场E C . 在大磁暴期间, 对流电场有时甚至可以达到15 kV/R E . 由于实验数据的缺乏, 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全面的磁层对流电场模型. 本文采用了目前普遍应用的均匀电场模型(2) 0C E Y Φ=−和Volland 电场模型[15]230.045, ,(10.1590.0093)c P P Kry K K K φ=−=−+ (3)其中r=(X 2+Y 2)1/2. 为比较不同电场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部分算例采用了HMR 电场模型[16]. HMR 电场是基于OGO 6 卫星和DE 2 卫星的电场探测数据构建的. 本文在计算中假设磁层中沿磁力线方向等离子体电导率充分大, 磁力线可以看成是等势线, 从而允许把电离层中的电场沿磁力线投影到赤道面, 或者把赤道面的电场沿磁力线投影到磁层高纬区域.(ⅱ) 旋转电场. 旋转电场是由于地球自转而引起的, 其电势可表达为30co E E R B rΦω=−[17].(ⅲ) 屏蔽电场. 在观测与物理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设计了一个近似的屏蔽电场模型2(,)().s X Y A BX Φ=−+Y (4)假设赤道平面上沿日地联线方向屏蔽电场的作用范围为−8R E <X <8R E , 可得A =8 kV, B =0.13 kV. 图1分别给出了加入屏蔽电场之前和之后的磁层电场的电势等位线图. 此时的电场包括了旋转电场. (4)式给出的近似的屏蔽电场, 与Wolf 等人的数值模拟结果较为一致.应该强调指出的是, 对流电场、屏蔽电场、粒子注入和环电流演化是一个自洽的动态过程. 在磁场和电场为定常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粒子轨道计算, 可以研究其中关键的物理因素, 但不能给出其完整过程. 本文采用了定常屏蔽电场(4), 目的不是要获得严格的定量结果, 而是从定性上揭示屏蔽电场在环电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 计算结果与讨论3.1 环电流离子的注入和增能为了了解环电流的形成和增强过程, 必须了解这些粒子的来源以及它们是如何注入到这一区域的. 本文着重探讨氧离子. 对于环电流氧离子的来源, 现在较为普遍的看法是, 在磁层亚暴时, 大量的电离层O +上行到远、中磁尾, 受到初步的增能加热, 然后被磁层对流带到近地等离子体片(X =−8~−15 R E . 磁暴期间, 在强的对流电场作用下, 被加速并注入到内磁层. 因此我们假设在t =0的时刻氧离子的初始位置为X =−8~−15R E 和Y =−2~−8 R E , 初始能量为E =5~20 keV. 图2(a), (b), (c)分别为在均匀对流电场、Volland电场和HMR 电场作用下, 初始位置为X =−8 R E , Y =−2 R E , Z =0, 赤道投掷角为70度, 能量为15 keV 的氧离子运动轨迹和相应漂移运动过程中能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其中均匀对流电场设定为E c =10 kV/R E . 磁第49卷 第6期 2004年3月论 文图1 磁层电场的电势的等位线上图: 无屏蔽电场; 下图: 加入屏蔽电场场选取的是Kp =5的T96磁场模型. 我们可以看到氧离子在3种不同电场作用下的漂移轨道都是开放的, 注入到环电流区域的平均时间为1~2小时. 在均匀电场作用下的注入时间更短, 约为几十分钟. 图3 中选取氧离子的初始位置为磁尾X =−12 R E , Y =−3 R E , Z = 0, 赤道投掷角为90度, 能量为10 keV. 图中给出了在与图2相同的磁场和电场模型下氧离子的运动轨迹和相应的能量随时间变化关系. 从图2和3中可以清楚的看出, 强的对流电场能很有效地在1~3小时之内(最段时间为甚至数十分钟)将带电粒子注入到环电流区域. 综合多个算例还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因篇幅所限, 本文不一一列出计算结果): 对流电场越强、等离子体片内边界越靠近地球, 注入时间越短. 以上结果这与在大磁暴期间, 强的对流电场持续3小时以上的观测事实一致. 此外, 观测还表明, 有的强磁暴主相下降时间仅为数十分钟至1小时. 本文的结果也能对此给于解释. 3.2 粒子漂移的混沌轨道以往的工作中讨论的多是规则轨道, 然而在数值实验的过程中, 我们还发现,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存在无序、杂乱的轨道, 称之为混沌轨道. 氧离子和质子都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这样的轨道. 由于回旋半径大, 氧离子出现混沌现象的可能性要比质子大得多. Speiser [18]在1991年提出, 磁力线的曲率半径和粒子的回旋半径相当的时候, 粒子的轨道会出现混沌效应. 这是由于在真实的磁场情况下, 磁力线的曲率半径会出现极端的情况(曲率半径很小), 有可能产生这种混沌轨道. T96磁场模型是一种接近真实磁场的模型, 在使用T96模型的数值计算中, 出现了这种混沌轨道. 当粒子轨道变为混沌状态时, 粒子投掷角的变化是无序和不规则的. 图 4 给出了一个初始位置为X =−8 R E , Y =−2 R E , Z =0, 赤道投掷角为60度, 能量为20 keV, 使用了T96磁场模型后的氧离子运动轨迹. 由图4看出, 由于混沌效应导致的粒子投掷角不规则的改变可以使得沿着磁力线运动的氧离子运动到离地球很近的地方, 并有可能接近电离层附近. 混沌轨道也可能使得粒子从开放轨道的位置进入闭合轨道区域, 而这些粒子无法再返回开放轨道区域去. 这可能也是导致闭合环电流形成的一种因素.关于混沌轨道对环电流粒子的注入和增能机制的影响, 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里做进一步详细的讨论. 3.3 屏蔽电场的作用本文最主要的结果是揭示了屏蔽电场对环电流离子注入轨道的重要影响. 图5给出了在不考虑屏蔽电场和加入屏蔽电场以后, 初始位置为X =−8 R E , Y =−3 R E 和Z =0, 赤道投掷角为90度, 初始能量分别为15 keV 和5 keV 的氧离子运动注入轨道. 对流电场和磁场分别选用的是Volland 电场和偶极磁场模型. 在偶极磁场算例中, 初始赤道投掷角为90度的粒子, 其漂移轨道始终位于赤道平面内. 从图5中的上图可606 论文第49卷 第6期 2004年3月图2 初始位置为X =−8 R E , Y =−2 R E , Z =0, 赤道投掷角为70度, 能量为15 keV 的氧离子运动轨迹和相应的漂移运动过程中能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磁场为Kp =5的T96磁场模型图3 初始位置为X =−12 R E , Y =−3 R E , Z =0, 赤道投掷角为90度, 能量为10 keV 的氧离子运动轨迹和相应的漂移运动过程中能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磁场为Kp =5的T96磁场模型以很清楚地看出, 15 keV 的氧离子加入屏蔽电场后, 其原本开放的漂移轨道, 在内磁层区域内转变为闭合的轨道. 而5 keV 的氧离子原本开放的运动轨道未能变为闭合轨道. 这说明了粒子的初始能量越高, 越容易形成闭合轨道. 对于在T96磁场背景下非90度初始赤道投掷角的氧离子注入轨道, 屏蔽电场也体现了同样的作用. 图6给出了初始位置为X =−8 R E ,Y =−2 R E , Z =0, 赤道投掷角为70度, 初始能量为15 keV 的氧离子的注入过程, 磁场为Kp =5的T96磁场模型. 图6(a), (b)分别选用了Vollad 电场和加入屏蔽电场效应的Volland 电场. 我们可以从氧离子的三维运动轨迹图中更加清楚的看出屏蔽电场对于离子注入轨道的影响: 在不考虑屏蔽电场效应时, 氧离子的轨道是开放的; 但当加入屏蔽电场后注入轨迹逐步 607第49卷 第6期 2004年3月论 文图4 T96磁场模型下氧离子的混沌轨道闭合. 在图5和6所示算例中, 除磁场条件不同之外,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均无特殊之处. 大量的算例具有相同的特征. 大量算例中的另一个结果是加入屏蔽电场后粒子由开始注入到沿闭合轨道运动一周的时间为1~2小时, 这与磁暴Dst 指数下降到极小值的时间为1至数小时的时间要求一致. 由于篇幅所限, 这里不再给出更多的其他算例和图表. 上述结果证实了本文对环电流形成过程的论点.3.4 与观测实例的比较上文在观测与物理分析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个近似的屏蔽电场模型. TPTCs 的计算结果表明屏蔽电场对粒子注入轨道有很大的影响, 它可以使得原本开放的漂移轨道变为闭合的轨道, 这表明它确实可以对闭合环电流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 为了检验这一结果, 我们利用了Dst 指数、对称环电流指数(SYM-H)和非对称环电流指数(ASYM-H), 分析了2000年3月31日的大磁暴. 图7给出了该磁暴期间 Dst, SYM-H 和ASYM-H 随时间的变化. 从图中看出, 在磁暴主相早期, ASYM-H 指数最先增加, 此时Dst 和SYM-H 指数没有很明显的减小. 对Dst 和SYM-H 指数做贡献的, 主要是闭合环电流强度. 在ASYM-H 指数增加一段时间后, SYM-H 和Dst 指数开始减小, 磁暴主相得到发展, 并在ASYM-H指数下降期间和主相后期两者达到最小. 这可以解释为: 对流电场持续增加一段时间之后, 产生了显著的屏蔽电场, 使得一部分沿开放轨道运动的粒子, 改变轨道形态, 变成了闭合环电流成分.图5 初始位置为X =−8 R E , Y =−3 R E , Z =0, 赤道投掷角为90度, 能量为15 keV 和5 keV 的氧离子在加入屏蔽电场前后运动轨迹(a)和(b) E 0=15 keV, (c)和(d) E 0=5 keV608 论文第49卷第6期 2004年3月图6 初始位置为X=−8 R E, Y=−2 R E, Z=0, 赤道投掷角为70度, 能量为20 keV的氧离子的运动轨迹磁场为Kp=5的T96磁场模型. 电场模型: (a)Volland电场; (b)有屏蔽电场效应的Volland电场图7 2001年3月31日磁暴期间Dst, SYM-H和ASYM-H三个指数之间的变化关系609第49卷 第6期 2004年3月论 文610 4 结论本文利用三维试验粒子轨道计算法TPTCs 研究了大和强磁暴期间环电流离子的注入和对称环电流的形成过程. 我们实现了不同的赤道投掷角的环电流离子的三维轨道计算, 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环电流离子的注入过程. TPTCs 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强的磁层对流电场可以使得中低磁尾的带电粒子在向地球漂移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加速, 加速时间约为1~3小时.对于闭合环电流形成的机制, 目前有不同的解释. 对流电场的涨落在对称环电流的形成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无疑是存在的. 但我们的研究发现, 并非任何磁暴期间都对流电场会存在剧烈的起伏, 这就说明对流电场的涨落并不是闭合环电流形成的惟一机制. 通过数值计算以及与观测的比较都很好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屏蔽电场机制有可能是闭合环电流形成的一个重要机制. 这一机制与对流电场涨落的机制并不矛盾, 它可能是暴时环电流形成的一个更为本质的因素.我们目前给出的屏蔽电场是一个非常近似的且不随时间变化的定常态的电场, 因此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实际存在的屏蔽电场.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 进一步研究屏蔽电场的特性, 给出接近真实的屏蔽电场. 我们还会进一步讨论混沌轨道对于环电流粒子注入的影响.致谢 本工作受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科技预研项目(49984002)和交叉重大项目“地球空间暴多时空尺度物理过程研究”(40390150)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0784)资助.参 考 文 献1 Gonzalez W D, Joselyn J A, kamide Y, et al. What is a geomag-netic storm? J Geophys Res, 1994, 99: 5771~5782 [DOI]2 Tsurutani B T, Gonzalez W D. The interplanetary causes of mag-netic storms: A review. In: Tsurutani B T, Gonzalez W D, eds. Magnetic Storm. Geophys Monogr, Ser 98. Washington: AGU, 1997. 77~89 3Kamide Y, McPherron R L, Gonzalez W D, et al. Magnetic storms: Current understanding and outatanding questions. In: Tsurutani B T, Gonzalez W D, eds. Magnetic Storm. Geophys Monogr, Ser 98. Washington: AGU, 1997. 1~194 Rowland D E, Wygant J R. The dependence of the inner- magne-tospheric electric field on geomagnetic activity. J Geophys Res, 1998(103): 14959~14964 5Chen M W, Schulz M, Lyons L R. Simulations of phase space dis-tributions of storm time proton ring current. J Geophys Res, 1994(99): 5745~5759 6Chen M W, Schulz M, Lyons L R. Modeling of ring current forma-tion and decay: A review. In: Tsurutani B T, Gonzalez W D, eds. Magnetic Storm. Geophys Monogr, Ser 98. Washington: AGU, 1997. 173~186 7Xie L, Pu Z Y, Fu S Y. Eenrgization and injection of intense storm ring current ions. In: Wang H N, Xu R L, eds. Solar-Terrestrial Magnetic Activity and Space Environment. COSPAR Colloquium, Ser 14. Pergamon, 2002. 271 8张继春, 田剑华, 濮祖荫. 行星际电场与Dst 指数, 空间科学学报, 2001, 21(4): 297~3049 Daglis I A. The role of magnetosphere-ionosphere coupling inmagnetic storm dynamics. In: Tsurutani B T, Gonzalez W D, eds. Magnetic Storm. Geophys Monogr, Ser 98. Washington: AGU, 1997. 107~116 10付绥燕, 濮祖荫, 宗秋刚, 等. 大磁暴环电流离子成分的变化及其与磁暴演化的关系.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44: 1~6 11Fu S Y, Zong Q G, Wilken B, et al.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ion composition in the ring current. In: de Jager C, Akasofu S, eds. Challenge to Long-standing Unsolved Space Physics Prob-lems in the 20th Century. Space Sci Rev, 2001, 95(Special Issue): 539~554 12Schield M A, Freeman T W, Dessler A J. A source for field-aligned current at auroral latitudes. J Geophys Res, 1969, (74): 247~255 13 Wolf R A, Harel M, Spiro R W, et al. Computer simulation of in-ner magnetospheric dynamics for the magnetic Storm of July 29, 1977. J Geophys Res, 1982(87): 5949~5961 14Tsyganenko N A, Stern D P. Modeling the global magnetic field of the large-scale Birkeland current systems. J Geophys Res, 1996, 101: 27187~27198 [DOI]15 Volland H A. Model of the magnetospheric electric convectionfield. J Geophys Res, 1978(83): 2695~270616 Heppner J P, Maynard N C. Empirical high-latitude electric fieldmodels. J Geophys Res, 1987(92): 4467~4489 17Yokoyama N, Kamide Y. Statistical nature of geomagnetic storms. J Geophys Res, 1997(102): 14215~1422218 Speiser T W. Particle motion in the tail current sheet. Adv SpaceRes, 1991(11): 151~159(2003-09-25收稿, 2004-01-16收修改稿)。

航天器内部充电评估软件的实现

航天器内部充电评估软件的实现
Ab t a t Ba e n t eF s r c : s do LUM I d l fE A , s h n r e i lcr n f 2 Me fu aao e s n h o o s h C mo e S weu et ee e g t e e t > V) x d t f o y c r n u o c o l g G0ES
(. 1 北京市 2 3 { , 4 3 ̄ 北京 1 0 8 ; . 0 0 1 2 北京大学 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 北京 10 7 ) 0 8 1
摘 要 : 欧 空局 提供 的 F UMI 型 的基 础 上 , 入 了地 球 同步轨 道 G S 星在 2 0- 2 0 年 大 于 在 L C模 加 OE 卫 03 09 2Me V的 高能 电子 通 量数 据 , 验证 改 进 了其在 L 66Re 的 ̄4- 式 ; 利 用 F UMI 型 在 一般 L值 情 =. 处 g& 并 L C模
s t l t rn 00 — 2 O9 t v l a e a d i pr ve t UX diti uto o m ul a el esdu i g 2 3 i 0 o e a u t n m o he f srb i n f r l a ofFLU M I a 6 Re C t6. .W e f rhe sg n u t rde i n a d d veop s t f pa eca t i t m a c r i g v l ton Ofw ae e l a e o s c r f n e l ha g n e a uai S t r usng he or u a of fu diti ton e s s i t f m l x l srbu i v r u L—s 1 r hel om f FLUM I Th ss tw a ec n c l u ae t lcr n di e e i lfux o ntg a i l nvr m e to hes tlie i t i e a d C. i of r a a c lt hee e to f r nta l ri e r ton fUX e ion n ft ae ltsw t istm n h

全国研究生招生高校及院所

全国研究生招生高校及院所

北京考研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化工分院北京理工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轻工总会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航天710所)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北京林业大学首都体育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海军装备研究院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空军指挥学院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服装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中国传媒大中央戏解放军艺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建井研学剧学院学院研究院总院究分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物资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机电研究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工商大中国农中国工程物交通部公路科学研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学业科学院理研究院究院所北京印刷学院防化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农学院首都儿科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装备指挥技术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防化指挥工程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外交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军医进修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力学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声学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国家天文台理论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植物研究所遥感卫星地面站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电工研究所城市环境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二八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中国一航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动物研究所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航一集团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心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软件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上海考研网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香料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东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640所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上海)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内燃机研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船舶及海洋工程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究所研究所陕西考研网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603所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202所)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23所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延安大学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213)长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中医学院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电信科学技术第四研究所(西安)504所西安体育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十一所西安财经学院西安邮电学院陕西理工学院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206所)国家授时中心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西安通信学院武警工程学院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771所西安航天科技工业总公司16所西安政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工程大学湖北考研网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10所武汉科技学院武汉工业武汉理工大学武汉材料保护长江科学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学院研究所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701所)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湖北民族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42所湖北美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武汉音乐学院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湖北省化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三峡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通信指挥学院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军事经济学院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空军雷达学院海军工程大学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四川考研网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理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国航空研究西南技术物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学院院611所研究所(209所)川北医学院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体育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国航空研究院624所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泸州医学院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通信研究所(30所)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音乐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成都)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江苏考研网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航空研究院609研究所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徐州空军学院南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六研究所徐州医学院南京中医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植物研国网南京自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药大学究所化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工程兵指挥学院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山东考研网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山东体育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聊城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烟台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济南大中科院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东轻工业学院学海洋研究所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潍坊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艺术学院鲁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天津考研网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军事交通学院天津农学院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三院8357所中钢集团天津地质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航天科工集团三院8358所中国民航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天津音乐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院天津财经大学辽宁考研网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水产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化工学院辽宁科技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铸造研究所大连医科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沈阳体中科院中国航空研究院626所连工业大学育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建筑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601所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医学院沈阳工业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化工研究院沈阳音乐学院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渤海大学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大中国航中科院连大学空研究院606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浙江考研网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浙江林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温州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温州医学院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广东考研网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汕头大学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医学院广东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药学院广东商学院广州体育学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解放军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广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星海音乐学院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兵种指挥学院深圳大学五邑大学广州美术学院重庆考研网重庆大学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西南大学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四川美术学院重庆通信学院后勤工程学院学西南政法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学院福建考研网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漳州师范学院集美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湖南考研网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吉首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矿山研究院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南华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河北考研网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军械工程学院邯郸净化设备研究所(718所)河北北方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半导体所(13所)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承德医学院吉林考研网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长春税务学院中科院长春应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师范大学用化学研究所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共吉林省委党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体育学院吉林艺术学院长春理工大学河南考研网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烟草研究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信阳师范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航空工业总公司613所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中原工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中医学院新乡医学院河南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财经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兵指挥学院河南师范大学黑龙江考研网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大庆石油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科学院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安徽考研网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解放军炮兵学院安徽工业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安徽师范大学蚌埠坦克学院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皖南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安庆师范学院江西考研网江西财经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南昌航空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602研究所江西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师范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农业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大学南昌大学广西考研网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工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工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空军学院桂林医学院甘肃考研网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学院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商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甘肃政法学院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山西考研网太原科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大学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山西师范大学中北大学云南考研网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西南林学院昆明医学院大理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中科院云南天文台云南中医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贵州考研网贵州大学贵阳医学院遵义医学院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贵州民族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内蒙古考研网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内蒙古医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西藏考研网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西藏藏医学院青海考研网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学院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宁夏考研网宁夏大学宁夏医学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新疆考研网新疆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中科院乌鲁木齐天文站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喀什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学院新疆财经学院。

北京大学2014研究生推免名单

北京大学2014研究生推免名单

许文昌 许园园 仲恒 曾鑫 陈灏宏 范若昕 奉万森 华龙 冀海宏 康凯 李海文 李婷婷 刘晓倩 娄向阳 陆善孜 任书琪 宋少栋 孙慧媛 孙龙 王琦 吴世威 徐凯 徐来 徐鹏超 徐心远 杨晓舟 杨彦煜 于瀛鑫 臧佳玮 张婧倩 张强翔 赵国宇 赵巍 张丽 张允 王利博 徐田超 蔡安慰 程书含 国唯唯 胡亚运 李亚楠 娄伟坚 申攀攀 盛典 宋建宏 王子乔 张彩凤 荆雨芒 肖相如 张树昕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乔玮 唐红艳 唐小青 王栋伟 邢亮 张伟 张翔宇 周鸿博 陈喻 高亚哲 耿潇 韩维浩 贾琼 江帆 蒋招杰 焦德伟 李晨 李海金 李瑞瑞 李淑媛 刘烽 刘梦佳 刘永凯 粟子明 覃兆坤 王贺 王建 王平俊 王晔 吴淑宇 姚尧 张超宇 张馨月 朱利方 李三华 谭同 杨旻昱 陈晨 陈东 陈凯源 陈露 陈培琳 陈志军 程诗云 董笑蕊 杜磊 段国辉 范凯文 范怡茹 范云浩 封舜

空间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

空间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

空间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从人类开始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开始,对于空间的探索一直是人类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而空间物理学作为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对于我们对于空间的认知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和改变。

一、空间物理学简介空间物理学是研究地球大气层、空间环境、宇宙射线等空间现象的学科,是地球物理学、天文学、物理学、气象学等学科交叉的重要领域。

空间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太阳、太阳风、地球磁场、行星磁场、太阳风与磁层相互作用等。

空间物理学的应用涉及通信、导航、环境监测、气象预报、卫星导航等多个领域。

二、空间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1.对于太阳和太阳风的研究不仅具有基础性意义,同时也有着重要的生产和军事意义。

太阳是地球的“母亲”,太阳的活动会对地球产生很大的影响,如:电磁脉冲、空间天气等等都会对我们的生活和设备造成很大的影响。

同时,太阳风也是太阳活动的重要部分,它的强度、速度等参数的变化,不仅对卫星、人造天体的轨道和寿命造成影响,对地球的核心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还会对人类活动的电磁系统、电力系统、通信、导航、雷达系统等产生广泛而严重的影响。

2.地球磁场和行星磁场的研究对于了解行星演化过程和行星环境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球磁场的产生是在地球内部的“地核”和“地幔”之间的互动作用下产生的,磁场中包含了很多地球自身的信息,如地震、火山、岩浆等都会影响到磁场的变化。

行星磁场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行星演化的过程和行星环境退化的原因,尤其对于好奇号漫游车等探测行星的设备,行星磁场对于其导航和定位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三、空间物理学研究的进展1.对太阳和太阳风的研究的进展太阳活动周期是11年左右,而在太阳表面对太阳黑子、日冕贡献最明显。

近年来,由于各种卫星和探测器的发射,使得我们对太阳的观测和研究大大加强了。

较早的卫星有“国际太阳卫星”、“太阳极高光谱观测卫星”等,而较新的卫星如Parker Solar Probe 以及Solar Orbiter等都进一步展开了对太阳活动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空间物理学是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它主要研究太阳系特别是日地空间中的物理现象与规律,研究空间环境及其对人大空间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空间物理学主要包括太阳大气物理学,日球层(即行星际)物理学、磁层物理学、电离层物理学及电波传播及应用、高层人气(热层和中层)物理学、空间探测实验与技术。

空间环境学,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学及日地关系学等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强的交叉性的基础学科。

当前,人类已进入开发太空资源,开创空间产业的新时期,空间通讯和导航已广泛应用。

空间对地观测正在迅速发展。

空间材料和制药工程已开始诞生,空间发电系统也将运行。

月球基地和行星开发将在下一世纪上半叶出现。

我国是一个空间技术大国,空间应用的一些领域已进入实用阶段。

人类的航天活动必须以对太空环境的认识为基础。

目前日地系统整体过程的研究和地球空间环境预报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

21世纪将是空间技术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新世纪,空间物理学人才大有作为。

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2002年刚刚成立,其前身是成立于1960年的空间物理学专业。

四十年来已培养出一大批日地空间物理、空间环境和空间应用等领域内的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航天部门和高等院校等诸多系统的各级领导、技术骨干,有国际影响的空间物理学家和空间环境专家等,有的还被评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为发展我国的空间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研究所是国家空间物理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授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4人,博士后1人。

此外还有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近20人。

本专业教师知识面广,教学水平高,科研成果出色。

先后承担了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基金委“日地系统能量传输研究”重大项目两项课题及“863”高科技项目,还参与了国家科委攀登计划。

多次获得国内外重大科学奖励,(仅2001年就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且均为第一获奖人),有的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的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有的被聘为欧空局卫星星座计划国际合作科学家。

在实验条件方面,本专业现已建成“电离层和电波传播实验室”,“等离子体探测实验室”和“高层大气探测实验室”。

本专业教师利用这些实验条件承担过航天部的“无线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返回卫星等离子体鞘套”及中美合作科学卫星项目等研究工作,还承担了航天部关于卫星表面电位和星内粒子辐射方面的重要任务。

此外,本专业还进行“电离层多普勒效应”和“宇宙噪声”的日常观测,具有电离层垂直和斜向探测的能力。

并已开始向美国地球物理中心交换观测资料。

本专业同国际一些知名的空间物理研究单位,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与行星物理研究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高空物理研究所等,以及国内空间和科学研
究与应用中心、航天总公司空间环境研究部门,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本专业注重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熟练的基础实验技能,掌握近代物理和空间物理基础知识,具备电子学和空间探测实验基本技能,熟悉计算机应用,能够在空间物理、空间探测、空间环境以及其它相邻学科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因而本专业毕业生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开拓新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深受用人单位和国外一些大学的欢迎和称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