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 眩晕_中医世家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眩晕

中医内科学-眩晕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不 常伴有口眼喎斜,半 多留有偏瘫,口眼
中风 经昏仆,仅喎斜不遂
身不遂,失语等
喎斜,失语等。
厥证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
伴四肢厥冷。
短时内可逐渐苏醒 ,不留后遗症
10
三、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虚实: 久(病程长)、弱(遇劳则发)、
症虚(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新(病程短)、 壮(形体壮实)、症实(呕恶痰涎、头痛面赤)
3.辅助检查: 测血压、心电图、检查眼底等 颈椎x线片、经颅多普勒,必要时作CT及MRI以进一步 明确诊断 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 血常规及血液系统检查
9
【鉴别诊断】
病名
主症
兼症
后遗症
眩晕
头晕眼花,轻则闭目即止, 重可突然仆倒,但无昏迷
可伴耳鸣耳聋,恶心 呕吐,汗出,面色苍 白,神疲乏力等
常反复发作,无后 遗症。
4.明.张景岳提出: “无虚不作眩”, 病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2024/9/29
4
病后体虚 年高肾亏 情志失调 饮食不节 跌仆外伤
一、病因病机
脾胃虚弱 气血耗伤
气血亏虚
清 窍
肾精不足 髓海空虚
肾精不足
失 养
肝郁化火 肝阳上亢
风阳上扰

脾胃受伤

痰浊中阻 聚湿生痰


瘀血内停 瘀血阻窍
眩 晕
5
基本病机: 虚,髓海不足,清窍失养;实,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病位: 在脑(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病理性质: 病理性质总属于本虚标实
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 标实为风、火、痰、瘀
2024/9/29

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

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

病例三
年轻女性,以阵发性眩晕为主 要症状。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
中医针灸治疗眩晕的原理
1
祛风定痛
针灸能调节气血循环,平衡阴阳,缓解眩晕症状。
2
理气开窍
通过刺激经络,针灸可以改善眩晕引起的疏通不畅问题。
3
调整脏腑功能
针灸可以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达到治疗眩晕的效果。
中药治疗眩晕的方剂和功效
四神汤
祛除风寒湿邪,舒筋活血,改善眩晕症状。
安宫牛黄丸
清热解毒,平肝定痛,缓解眩晕引起的头痛 症状。
保持平静心态。
预防和治疗。
晕。
眩晕的疾病防治常识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
少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适 量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改善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 良好的睡眠习惯。
避免久坐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引 发眩晕,起身活动有助于缓 解症状。
经典中医文献对眩晕的阐述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
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
眩晕是一种常见病症,中医内科学对其有深入的认识。本课件将介绍眩晕的 定义、症状,以及中医对眩晕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眩晕的病因和病机
1 内因外因共同作用
眩晕的发生常与内部病理变化和外部刺激有关。
2 气血失调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或郁滞可导致眩晕症状的出现。
3 脏腑功能失调
五脏、六腑的不协调运作可能导致眩晕的发生。
眩晕常见病症之一,需从五脏、六腑的角度进 行分析。
将眩晕与其他热病、寒病进行比较,探讨其病 因和病机。
提出补益治法,强调调理脏腑功能对眩晕的重 要性。
眩晕的病例分析与诊断
病例一
中年女性,以头晕耳鸣、眼花 为主要症状。经过针灸治疗, 症状明显好转。

中医内科学——眩晕

中医内科学——眩晕

中医内科学——眩晕1、概念因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晕)、眼花(眩)为主症的⼀类病证称为眩晕。

轻者——闭⽬可⽌。

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或伴有恶⼼、呕吐、汗出、⾯⾊苍⽩等症状。

严重者——可突然仆倒。

⼆、病因病机1、肝肾阴虚2、风阳上扰3、⽓⾎亏虚4、痰浊中阻5、瘀⾎阻窍三、诊断要点1.症状:头晕⽬眩,视物旋转,轻者闭⽬即⽌,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伴有症:可伴有恶⼼呕吐,眼球震颤,⽿鸣⽿聋,汗出,⾯⾊苍⽩等。

3.起病:缓慢,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4.辅助检查:查⾎红蛋⽩、红细胞计数、测⾎压、作⼼电图、电测听脑⼲诱发电位、眼震电图、颈椎X摄⽚、经颅多普勒等项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有条件者可做CT、MRI检查。

5.应注意排除:颅内肿瘤、⾎液病等。

四、鉴别诊断1、中风中风:卒然昏仆,不省⼈事,伴有⼝⾆歪斜,半⾝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或仅以⼝⾆歪斜,半⾝不遂为特征。

相同:中风昏仆与眩晕昏仆相似。

不同:眩晕多为中风前兆,眩晕患者⽆半⾝不遂、昏仆不省⼈事、⼝⾆歪斜及⾆强语蹇等表现。

2.厥证厥证:突然昏仆,不省⼈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般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偏瘫、失语、⼝⾆歪斜等后遗症。

严重者也可⼀厥不复⽽死亡。

相同:眩晕发作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表现,与厥证相似。

不同:⼀般⽆昏迷不省⼈事的表现。

3.痫病痫病:精神恍惚,突然仆倒,昏不知⼈,⼝吐涎沫,两⽬上视,四肢抽搐,或⼝中如作猪⽺叫声,移时苏醒后如常⼈的病证。

相同:发作期——昏仆与眩晕甚者之仆倒相似。

先兆——其发病前多有眩晕、乏⼒、胸闷。

缓解期——⽇久常有神疲乏⼒、眩晕时作等症状表现。

不同:痫病如有昏仆必有昏迷不省⼈事,且伴⼝吐涎沫,两⽬上视,抽搐,猪⽺叫声等症状。

眩晕则⽆。

五、辨证要点1、辨脏腑眩晕病在清窍,与肝、脾、肾功能失常关系密切。

肝阳上亢——眩晕兼见头胀痛,⾯潮红等症状。

脾虚⽓⾎乏源——眩晕兼见纳呆,乏⼒,⾯⾊恍⽩等。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 眩晕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 眩晕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中医内科学】
第三节眩晕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患者感觉周围的事物在旋转或自己在旋转,伴随着头晕、恶心等症状。

中医认为眩晕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阳虚型眩晕:
阳虚型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头重脚轻、神疲乏力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脾胃虚弱、肾阳不足等。

治疗上应调理阳气,同时注意饮食调理,补充养分。

二、阴虚型眩晕:
阴虚型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手足心燥、口干咽燥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阴虚火旺、肝肾阴虚等。

治疗上应清热益阴,同时注意保持正常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三、湿阻型眩晕:
湿阻型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胸闷、口苦、口黏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脾胃湿热、湿邪困阻等。

治疗上应祛湿化痰,调理脾胃,避免暴饮暴食。

四、痰浊型眩晕:
痰浊型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口苦黏腻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脾胃失调、痰湿阻络等。

治疗上应祛痰化痰,理气开窍,调理脾胃。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有关眩晕的相关病例研究报告、中医经典文献摘录等。

请参考附件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法律名词及注释:
1.阳虚:指人体阳气不足的状态,表现为体力不足、疲乏无力等症状。

2.阴虚:指人体阴液不足的状态,表现为口干、咽干等症状。

3.湿阻:指湿气积聚在体内,影响体内气血流通的情况。

4.痰浊:指体内湿气积聚形成的痰液,表现为口苦、头晕目眩等症状。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眩晕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眩晕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眩晕细目一:概述一、眩晕的概念及源流1.眩晕的概念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敌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2.眩晕的源流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

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金匮要略》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至金元时代,对眩晕的概念、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索问玄机原病式》主张眩晕的病机应从风火立论。

《丹溪心法》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提出了痰饮致眩学说。

《景岳全书》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强调指出“无虚不能作眩”。

《医学正传》指出眩晕的发病有痰湿及真水亏虚之分,治疗弦晕亦当分别针对不同体质及证候,辨证治之。

此外,还指出:“眩运者,中风之渐也。

”二、熟悉有关古代医家对眩晕病机的认识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

”《丹溪心法》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能作眩。

”《医学正传》记载了“眩运者,中风之渐也。

”三、眩晕与西医病名的关系眩晕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

如梅尼埃病(美尼尔综合征)、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眩晕的常见病因情志不遂,年高肾虚,病后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头脑外伤。

二、眩晕总的病机及与虚、火、风、痰、瘀的关系及转化眩晕的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病理性质以虚者居多,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所导致的眩晕多属虚证;因痰浊中阻或痰火上蒙、瘀血阻络、肝阳上亢所导致眩晕多属实证。

中医内科学——眩晕

中医内科学——眩晕

张氏从阴阳互相依存原理及人体是一有机整体的观点,认识与治 疗眩晕,实是难能可贵,并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详细论述了劳倦过度、饥饱 失宜、呕吐伤上、泄泻伤下、大汗亡阳、啕目惊心、焦思不释、 被殴被辱气夺等皆伤阳中之阳,吐血、衄血、便血、纵欲、崩淋 等皆伤阴中之阳而致眩晕。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 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 疗痰饮眩晕。宋代以后,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严用和于 《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 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 第一次提出六淫、七情所伤致眩说,补前人之未备,但外感风、 寒、暑、湿致眩晕,实为外感病的一症状表现,而非主要证候。
眩晕
中医药大学 卢老师
目录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临证加减调护0源自 概 述定义由于风、火、痰、虚、瘀引起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 主症的一类病证称为眩晕。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 见,故统称为“眩晕”。
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 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
5.应注意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
04 类证鉴别
中风
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 或不经昏仆,仅以喁斜不遂为特征。
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眩晕多为中风先兆,但眩晕患者 无半身不遂、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蹇等表现。
厥证
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 般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舌喁斜等后遗症。 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 眩晕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 眩晕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第三节眩晕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

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

临床上用中医中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疗效。

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

《内经》对其涉及脏腑、病性归属方面均有记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

《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

宋代以后,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

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第一次提出外感六淫和七情内伤致眩说,补前人之未备,但外感风、寒、暑、湿致眩晕,实为外感病的一个症状,而非主要证候。

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丹溪心法·头眩》说:“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

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

”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理论基础上,对下虚致眩作了详尽论述,他在《景岳全书·眩晕》中说:“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

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

《中医内科学》眩晕 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眩晕  ppt课件

PPT课件
30
〔治法〕 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茯苓、陈皮、生姜 ——健脾化痰 天麻 ——平肝熄风
PPT课件
31
5、瘀血阻窍
〔症状〕 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 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 舌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PPT课件
32
〔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 〔方药〕 通窍活血汤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祛瘀通络 麝香、老葱——开窍通阳 黄酒——辛窜,以助血行 大枣——甘温益气,缓和药性,以防耗伤 气血
PPT课件 39
病案分析(1)

王某,男,50岁,2003年9月6日初诊。 有肺结核、轻度肺气肿、十二指肠球部溃 疡、胃下垂及慢性结肠炎等病史。仅一 月来,因用脑过度,头目昏眩,耳鸣, 恶心欲吐,只能闭目安睡,不能转侧起 坐,形体消瘦,进食甚少,肠鸣腹痛, 舌苔干黄,脉濡细,西医诊断为“椎基 底动脉供血不足”

PPT课件
42
第三步:可做哪些相关检查。 根据患者眩晕发作时伴耳鸣、恶心欲吐 之症,可做下述检查: 1、建议其赴五官科会诊检查已排除内耳 眩晕症。 2、可做颈椎摄片排除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3、必要时做脑血管造影或颅脑CT、MRI 以排除颅内血管病变及颅内占位性病变。

PPT课件
43

PPT课件
49
方中:肉苁蓉、鹿茸末温肾助阳; 黄芪、白术、党参、茯苓健脾益气以实 后天; 熟地、枸杞、当归、石斛、牛奶等甘平 滋补,以“阴中求阳”,又可制前药之 燥。 全方补阳配阴,使阳得阴助生化无穷。 在温肾补火的原则下,佐以填精益髓等 血肉有情之品,资其生化之源,即所谓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中医内科学-眩晕

中医内科学-眩晕
若阴虚火旺, 症见五心烦热, 潮热额红, 舌红少苔, 脉细数者, 可加鳖甲、知母、黄柏、丹皮、地骨皮等; 若肾失封藏固摄, 遗精滑泄者, 可酌加芡实、莲须、桑螵蛸等;
加减:
若阴损及阳, 肾阳虚明显, 表现为四肢不温, 形寒怕冷, 精神萎靡, 舌淡脉沉者, 或予右归丸温补肾阳, 填精补髓, 或酌配巴载天、仙灵脾、肉桂。 若兼见下肢浮肿, 尿少等症可加桂枝、茯苓、泽泻等温肾利水; 若兼见便糖, 腹胀少食,可加白术、茯苓以健脾止泻。
三、相关检查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相关脏腑
2.辨标本虚实
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
调整阴阳。
虚者:滋养肝肾, 补益气血, Nhomakorabea填精生髓。
实证:平肝潜阳 , 清肝泻火 ,
化痰行瘀。
二、治疗原则
三、证治分类 1、肝阳上亢证
主证:眩晕, 耳鸣, 头目胀痛,
舌脉: 舌红苔黄, 脉弦或数。
二文献摘要:
二文献摘要: (一)病名 眩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称之为“眩冒”。 (二)病因病机 1、属肝所主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2、因虚致病:与髓海不足、血虚因素有关 《灵枢·海论》曰:“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灵 枢·卫气》说:“上虚则眩”。 《景岳全书· 眩运》篇中指出:“眩运一证, 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兼痰者, 不过十中一二耳。” 强调指出“无虚不能作眩。”
讨论范围: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 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梅尼埃综合征、 高血压病、 低血压、 脑动脉硬化、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贫血、 神经衰弱等,
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症者, 均可参考本节有关内容辨证论治。
1
2
情志不遂:忧郁恼怒太过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 眩晕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 眩晕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中医内科学第三节眩晕中医世家1、眩晕的定义和分类1.1 定义眩晕是指一种感觉,患者感觉自己或周围物体在旋转或移动,常伴随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1.2 分类1.2.1 外感性眩晕:由感冒、中耳炎、鼻窦炎等引起的眩晕。

1.2.2 内因性眩晕:由内耳疾病、颈椎病等引起的眩晕。

1.2.3 情绪性眩晕:由情绪波动引起的眩晕。

1.2.4 高血压性眩晕:由高血压引起的眩晕。

1.2.5 药物性眩晕:由药物副作用引起的眩晕。

1.2.6 其他类型的眩晕:包括颅脑损伤、中风等引起的眩晕。

2、眩晕的病因与病机2.1 病因2.1.1 外感病邪侵袭:风热、风寒、风湿等邪气入侵体内引起眩晕。

2.1.2 内伤因素:肝肾不足、脑血供不足等内伤因素导致眩晕。

2.1.3 情绪因素:情绪波动导致眩晕。

2.1.4 高血压、颈椎病等其他病因。

2.2 病机2.2.1 风邪阻络:风邪侵袭头部经络,导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眩晕。

2.2.2 脾肾阳虚:脾肾阳气不足,无法提供充足的气血供给,导致脑部功能障碍,出现眩晕。

2.2.3 情志失调:情绪波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脑部正常功能,出现眩晕。

2.2.4 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使脑部功能紊乱,出现眩晕。

3、眩晕的临床表现3.1 自觉症状3.1.1 旋转感:患者感觉自己或周围物体在旋转。

3.1.2 头晕:患者感觉头部沉重、不稳。

3.1.3 恶心、呕吐:伴随眩晕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3.1.4 视物模糊:视物模糊、眼前出现黑影等症状。

3.2 查体所见3.2.1 头晕:查体时观察到患者头晕、眼球震颤等现象。

3.2.2 视力异常:检查时发现患者视力下降,瞳孔反应迟钝等异常。

3.2.3 耳聋、耳鸣:患者可能出现耳聋、耳鸣症状。

4、眩晕的诊断与治疗4.1 诊断4.1.1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眩晕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4.1.2 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头晕程度、眼球震颤等。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眩晕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眩晕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眩晕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眩晕细目一:概述一.眩晕的概念及源流1.眩晕的概念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敌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2.眩晕的源流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

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金匮要略》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至金元时代,对眩晕的概念.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索问玄机原病式》主张眩晕的病机应从风火立论。

《丹溪心法》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提出了痰饮致眩学说。

《景岳全书》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中一二耳。

”强调指出“无虚不能作眩”。

《医学正传》指出眩晕的发病有痰湿及真水亏虚之分,治疗弦晕亦当分别针对不同体质及证候,辨证治之。

此外,还指出:“眩运者,中风之渐也。

”二.熟悉有关古代医家对眩晕病机的认识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

”《丹溪心法》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能作眩。

”《医学正传》记载了“眩运者,中风之渐也。

”三.眩晕与西医病名的关系眩晕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

如梅尼埃病(美尼尔综合征).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眩晕的常见病因情志不遂,年高肾虚,病后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头脑外伤。

二.眩晕总的病机及与虚.火.风.痰.瘀的关系及转化眩晕的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病理性质以虚者居多,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所导致的眩晕多属虚证;因痰浊中阻或痰火上蒙.瘀血阻络.肝阳上亢所导致眩晕多属实证。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常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的旋转、摇晃或移动,有时还伴有恶心、呕吐、出汗、耳鸣等不适。

在中医内科学中,对眩晕的认识和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情志失调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或愤怒等不良情绪,容易导致肝气郁结。

肝郁化火,上扰头目,就可能引发眩晕。

其次,饮食不节也不容忽视。

过度饮酒、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

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聚湿生痰。

痰湿中阻,清阳不升,也会导致眩晕。

再者,劳倦过度,如长时间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或房事不节,损伤肾精。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

肾精亏虚,髓海不足,不能濡养头目,同样会出现眩晕。

此外,外感风邪、跌扑损伤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眩晕的发生。

从中医的辨证论治角度来看,眩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证型:肝阳上亢型:这类患者多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目胀痛,急躁易怒,口苦,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上应以平肝潜阳,清火息风为原则,常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气血亏虚型:常见症状为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㿠白,神疲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宜益气养血,健运脾胃,可用归脾汤加减。

肾精不足型:其特点为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

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为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多选用左归丸加减。

痰湿中阻型:此类患者的眩晕多伴有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疗以化痰祛湿,健脾和胃为主,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瘀血阻窍型: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治疗当以祛瘀生新,通窍活络为法,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在治疗眩晕时,中医除了使用中药方剂,还会结合针灸、推拿等外治疗法。

例如,针灸常选取百会、风池、内关、太冲等穴位,通过针刺调节经络气血,以达到缓解眩晕的目的。

中医内科学第三节眩晕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第三节眩晕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第三节眩晕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

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

临床上用中医中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疗效。

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

《内经》对其涉及脏腑、病性归属方面均有记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

《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

宋代以后,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

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第一次提出外感六淫和七情内伤致眩说,补前人之未备,但外感风、寒、暑、湿致眩晕,实为外感病的一个症状,而非主要证候。

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丹溪心法·头眩》说:“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

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

”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理论基础上,对下虚致眩作了详尽论述,他在《景岳全书·眩晕》中说:“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

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

中医内科学——眩晕

中医内科学——眩晕

中医内科学——眩晕
眩晕
一、定义:
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指头晕甚或感觉自己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称为“眩晕”。

二、源流:
1、内经称为“眩冒”,认为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因素有关。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与肝有关;《灵枢·卫气》“上虚则眩”----气血亏虚
2、张仲景从痰饮立论。

3、金元时期:刘河间主风火、朱丹溪-----无痰不作眩----痰浊
明清以来:张景岳------无虚不能作眩也;虞抟:根据肥瘦分痰湿与虚火、叶天士:主内风。

4、后代医家-----瘀血有关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脑窍,与肝、脾、肾有关。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虚多为气、血、精不足,髓海失养;实多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窍。

3、病理因素有风火痰瘀为主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相关脏腑,辨标本虚实。

(二)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补虚:补益气血、滋养肝肾、填精生髓。

泻实:潜阳息风,清肝泻火,化痰行瘀。

(三)分型论治:
1、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见目赤便秘,可选当归龙荟丸加大黄、芒硝。

2、气血亏虚证:归脾汤;大便溏薄,小腹坠胀,用补中益气汤。

3、肾精不足证:左归丸;阳虚明显右归丸。

4、痰湿中阻证:半夏白术天麻汤;痰瘀化火选黄连温胆汤。

5、瘀血阻窍证:通窍活血汤。

编辑:木白
研霸圈。

中医内科学:眩晕的病机及鉴别诊断

中医内科学:眩晕的病机及鉴别诊断

中医内科学:眩晕的病机及鉴别诊断
为考生提供中医内科学知识:眩晕的病机及鉴别诊断。

眩晕的病机
1.发病
一般呈急骤发作,老年气衰、久病或失血、不寐、癫痫所致之眩晕,多为缓慢发生,但可呈阵发性加剧。

2.病位
病位在清窍,由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痰火上逆,扰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3.病性
临床见证往往标本兼见,虚实交错。

多为虚证,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为病之本,风、火、痰、瘀为病之标。

4.病机转化
眩晕以本虚标实为主。

一般早期标实证候多,如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瘀血内阻、外感风邪等;中期由于肾水不足,肝阳上亢,尤其年迈精衰者,往往转化为肾精亏虚证或气血不足之证,病机
复杂,病情较重,且常易发生变证、坏证。

眩晕的鉴别诊断
1.眩晕与中风的鉴别诊断
相同症状:中风昏仆与眩晕之甚者相似,眩晕之甚者可以仆到。

也有部分中风病人以眩晕、头痛为其先兆表现。

所以应当注意中风与眩晕的区别与联系。

眩晕: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诸症。

中风: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外僻不遂为特征。

2.眩晕与晕厥
眩晕: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的表现,但眩晕病人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厥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特征,发作后可在短时间内自醒,醒后无后遗症。

例题:
眩晕的病位在于脑,其病变与以下哪些脏腑相关?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正确答案:BC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第三节眩晕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

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

临床上用中医中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疗效。

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

《内经》对其涉及脏腑、病性归属方面均有记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

《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

宋代以后,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

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第一次提出外感六淫和七情内伤致眩说,补前人之未备,但外感风、寒、暑、湿致眩晕,实为外感病的一个症状,而非主要证候。

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丹溪心法·头眩》说:“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

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

”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理论基础上,对下虚致眩作了详尽论述,他在《景岳全书·眩晕》中说:“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

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

阳中之阳虚者,宜治其气,如四君子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

阴中之阳虚者,宜补其精,如……左归饮、右归饮、四物汤之类是也。

然伐下者必枯其上,滋苗者必灌其根。

所以凡治上虚者,犹当以兼补气血为最,如大补元煎、十全大补汤诸补阴补阳等剂,俱当酌宜用之。

”张氏从阴阳互根及人体是一有机整体的观点,认识与治疗眩晕,实是难能可贵,并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详细论述了劳倦过度、饥饱失宜、呕吐伤上、泄泻伤下、大汗亡阳、晌目惊心、焦思不释、被殴被辱气夺等皆伤阳中之阳,吐血、衄血、便血、纵欲、崩淋等皆伤阴中之阳而致眩晕。

秦景明在《症因脉治,眩晕总论》中认为阳气虚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理环节。

徐春甫《古今医统·眩晕宜审三虚》认为:“肥人眩运,气虚有痰;瘦人眩运,血虚有火;伤寒吐下后,必是阳虚。

”龚廷贤《寿世保元·眩晕》集前贤之大成,对眩晕的病因、脉象都有详细论述,并分证论治眩晕,如半夏白术汤证(痰涎致眩)、补中益气汤证(劳役致眩)、清离滋饮汤证(虚火致眩)、十全大补汤证(气血两虚致眩)等,至今仍值得临床借鉴。

至清代对本病的认识更加全面,直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节主要讨论由内伤引起的眩晕,外感眩晕不在本节讨论范围。

西医学中的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贫血、美尼尔氏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病,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

【病因病机】1.情志内伤素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肝阳上亢,阳升风动,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

2,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清窍失养而作眩晕;或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3.外伤、手术头部外伤或手术后,气滞血瘀,痹阻清窍,发为眩晕。

4.体虚、久病、失血、劳倦过度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肾精不充,或者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导致肾精亏虚,不能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虚,而发生眩晕。

或肾阴素亏,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

大病久病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劳倦过度,气血衰少,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

本病病位在清窍,由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致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肝阳上亢、痰火上逆、瘀血阻窍而扰动清窍发生眩晕,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故张景岳谓“虚者居其八九”,如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肾精亏虚、脑髓失充。

眩晕实证多由痰浊阻遏,升降失常,痰火气逆,上犯清窍,瘀血停着,痹阻清窍而成。

眩晕的发病过程中,各种病因病机,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或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肝风、痰火上扰清窍,进一步发展可上蒙清窍,阻滞经络,而形成中风;或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而引起晕厥。

[真临床表现]本病的临床表现特征是头晕与目眩,轻者仅眼花,头重脚轻,或摇晃浮沉感,闭目即止;重则如坐车船,视物旋转,甚则欲仆。

或兼目涩耳鸣,少寐健忘,腰膝酸软;或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等。

发作间歇期长短不一,可为数月发作一次,亦有一月数次。

常可有情志不舒的诱因,但也可突然起病,并可逐渐加重。

眩晕若兼头胀而痛,心烦易怒,肢麻震颤者。

应警惕发生中风。

正如清代李用粹《证治汇外·卷一·中风》所说:“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

”【诊断】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多慢性起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

也可见急性起病者。

4.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测血压、作心电图、颈椎X线摄片、头部CT、MRI等项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5.应注意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

【鉴别诊断】1,中风病中风病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斜不遂为特征。

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眩晕可为中风病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謇等表现。

2.厥证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舌歪斜等后遗症。

严重者也可一厥不醒而死亡。

眩晕发作严重者也可有眩晕欲倒的表现,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3.痫病痫病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点。

痫病昏仆与眩晕甚者之仆倒相似,且其发前多有眩晕、乏力、胸闷等先兆,发作日久常有神疲乏力、眩晕时作等症状表现,故应与眩晕鉴别,其鉴别要点为痫病昏仆必有昏迷不省人事,且伴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抽搐,猪羊叫声等症状。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辨脏腑眩晕病位虽在清窍,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

肝阴不足,肝郁化火,均可导致肝阳上亢,其眩晕兼见头胀痛,面潮红等症状。

脾虚气血生化乏源,眩晕兼有纳呆,乏力,面色觥白等;脾失健运,痰湿中阻,眩晕兼见纳呆,呕恶,头重,耳鸣等;肾精不足之眩晕,多兼腰酸腿软,耳鸣如蝉等。

,2.辨虚实眩晕以虚证居多,挟痰挟火亦兼有之;一般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体壮者多实,体弱者多虚,呕恶、面赤、头胀痛者多实,体倦乏力、耳鸣如蝉者多虚;发作期多实,缓解期多虚。

病久常虚中夹实,虚实夹杂。

3.辨体质面白而肥多为气虚多痰,面黑而瘦多为血虚有火。

4.辨标本眩晕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

其中阴虚多见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气血不足则见神疲倦怠,面色不华,爪甲不荣,纳差食少,舌淡嫩,脉细弱。

标实又有风性主动,火性上炎,痰性粘滞,瘀性留著之不同,要注意辨别。

治疗原则眩晕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虚而泻实,调整阴阳。

虚证以肾精亏虚、气血衰少居多,精虚者填精生髓,滋补肝肾;气血虚者宜益气养血,调补脾肾。

实证则以潜阳、泻火、化痰、逐瘀为主要治法。

分证论治·肝阳上亢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方药;天麻钩藤饮。

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乎肝熄风;黄芩、栀子清肝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定志。

全方共奏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之功。

若见阴虚较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较为明显者,可选生地、麦冬、玄参、何首乌、生白芍等滋补肝肾之阴。

若肝阳化火,肝火亢盛,表现为眩晕、头痛较甚,耳鸣、耳聋暴作,目赤,口苦,舌红苔黄燥,脉弦数,可选用龙胆草、丹皮、菊花、夏枯草等清肝泻火。

便秘者可选加大黄、芒硝或当归龙荟丸以通腑泄热。

眩晕剧烈,呕恶,手足麻木或肌肉困动者,有肝阳化风之势,尤其对中年以上者要注意是否有引发中风病的可能,应及时治疗,可加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等镇肝熄风,必要时可加羚羊角以增强清热熄风之力。

·肝火上炎症状: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

方用龙胆草、栀子、黄芩清肝泻火;柴胡、甘草疏肝清热调中;木通、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生地、当归滋阴养血。

全方清肝泻火利湿,清中有养,泻中有补。

若肝火扰动心神,失眠、烦躁者,加磁石、龙齿、珍珠母、琥珀,清肝热且安神。

肝火化风,肝风内动,肢体麻木、颤震,欲发中风病者,加全蝎、蜈蚣、地龙、僵蚕,平肝熄风,清热止痉。

·痰浊上蒙症状:眩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方中二陈汤理气调中,燥湿祛痰;配白术补脾除湿,天麻养肝熄风;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和胃,调和诸药。

头晕头胀,多寐,苔腻者,加藿香、佩兰、石菖蒲等醒脾化湿开窍;呕吐频繁,加代赭石、竹茹和胃降逆止呕;脘闷、纳呆、腹胀者,加厚朴、白蔻仁、砂仁等理气化湿健脾;耳鸣、重听者,加葱白、郁金、石菖蒲等通阳开窍。

痰浊郁而化热,痰火上犯清窍,表现为眩晕,头目胀痛,心烦口苦,渴不欲饮,苔黄腻,脉弦滑,用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

若素体阳虚,痰从寒化,痰饮内停,上犯清窍者,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温化痰饮。

·瘀血阻窍症状: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活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

方中用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络;麝香芳香走窜,开窍散结止痛,老葱散结通阳,二者共呈开窍通阳之功;黄酒辛窜,以助血行;大枣甘温益气,缓和药性,配合活血化瘀、通阳散结开窍之品,以防耗伤气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