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e7774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9.png)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是指道路建设或改造时考虑到行人、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和驾驶员等道路使用者的特点和需求,以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安全和便利。
人性化道路设计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质量,改变居民出行的方式,使城市更加宜居。
首先,对行人和自行车的保护是人性化设计的重点。
市政道路的设计应考虑到步行者和自行车行驶的方便和安全,如规划有足够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设置人行横道和专用信号等,以确保行人和自行车行驶的安全。
此外,城市规划还应考虑到行人的视觉需求,例如选择适当的路灯,提高行人在夜间的安全性。
其次,市政道路的设计也要考虑到驾驶员的特点和需求。
市政道路的建设和规划要尽量减少交通拥堵,拓宽车道和设置交通信号灯,减少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
此外,市政道路的设计也要注重驾驶员的视觉感受和交通标志的合理设置,以确保驾驶员能够轻松地遵守交通规则。
另外,市政道路的设计还应该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环境也在不断恶化。
人性化道路设计应该注重减少尾气排放和减少环境污染,通过设置环保公交车道和环保泊车位等手段,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出行。
此外,市政道路设计还应注重城市绿道和绿色通道的规划和保护,以提高城市绿化率和空气质量。
总之,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是建设美丽城市和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和城市规划机构应该注重人性化道路设计的实践和推广,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出行环境。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索浅析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索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a7bc3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7.png)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索浅析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是指在道路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
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行为特征,从而提高道路交通设施的便利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为行人、自行车和汽车等交通参与者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
人性化设计要关注行人的需求。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应该充分考虑行人出行的需求,提
供便捷、安全和舒适的行人通行条件。
在人行道的设计上,应将其宽度设置为适当的大小,以容纳行人的流动和站立,并设置防护设施,提供遮阳、避雨等条件。
在道路交叉口处,
应设置人行横道、行人过街设施等,为行人提供安全的过街通道。
人性化设计要考虑自行车出行的需求。
自行车已经成为城市中重要的出行工具之一,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人性化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自行车骑行的需求。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上,
应设置专门的自行车道,并与行人通道分开,以保证自行车骑行的安全性和顺畅性。
应设
置自行车停靠点和停车设施,方便自行车用户停放和锁车。
人性化设计要关注汽车驾驶者的需求。
虽然人性化设计更多的侧重于提升非机动车和
行人的出行体验,但对汽车驾驶者的需求也不能忽视。
在交叉口的设计上,应合理设置车
道宽度和引导标线,提供清晰的车道指示和导向功能,减少驾驶者的导航困扰。
在道路的
设计中,应采用合理的路面铺设材料,提供良好的驾驶舒适性和减少噪音污染。
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f7db3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7.png)
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设计日益受到重视。
而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逐渐成为热点。
本文将从人性化设计的概念、原则及其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今后的城市道路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引言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的载体,它的设计与规划关乎着人们出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而人性化设计则是将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在设计的核心地位,通过细致入微的设计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用人性化设计可以增加人们对道路的满意度,提高交通的效率,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2. 人性化设计的概念及原则人性化设计是指将人的感受、需求和行为习惯等因素融入到产品、环境等设计中,以提高其适用性和舒适性的设计理念。
人性化设计以人为中心,通过提供人性化的设计方案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1)关注用户体验:人性化设计的核心是关注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灵活性和可调整性:设计应具有灵活性和可调整性,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简单明了:设计应简单明了,使用户能够轻松理解和操作。
(4)易于维护和修复:设计应考虑到维护和修复的便利性,以降低使用成本。
(5)安全可靠:设计应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用户的安全。
3.1 路面设计(1)增加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的数量,提高行人的通行安全性和舒适度。
(2)设置合理的人行道宽度,保障行人的通行空间。
(3)设置坡度合适的斜坡,便于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通行。
(1)选择舒适的照明模式,避免刺眼和蓝光辐射对行人视觉造成影响。
(2)合理选择灯柱的高度和密度,使路灯能够提供充足的照明,保障行人的安全。
3.3 交通信号灯设计(1)设置倒计时显示功能,方便行人和车辆判断剩余时间。
(2)调整信号灯的时间间隔,避免长时间等待造成的不便和不安全。
(1)设置合理的车道宽度和数量,避免车辆堵塞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4.1 盈江路改造工程通过对盈江路改造工程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所带来的效果。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5ccec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3.png)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是指在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考虑到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等各类道路使用者的需求和安全,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一种理念和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和具体实践。
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首先重要的是考虑到不同道路使用者的需求和权益。
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等不同类型的道路使用者,确保各类道路使用者能够在道路上安全、便利地行走和驾驶。
特别是对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更要给予重视,为他们提供更为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包容性。
人性化设计要求道路规划和设计者在考虑道路功能和交通流量的更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从而使城市道路更加人性化。
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也需要注重提升城市道路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城市是人类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道路的舒适性和美观性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着直接的影响。
人性化设计要求在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中,注重提升道路的舒适性和美观性,打造宜行宜居的城市环境。
这就要求在道路绿化、景观规划和道路设施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和布局,创造出有品质的城市道路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宜人的出行和休闲环境。
人性化设计还要求在城市道路的建筑和装饰上注重文化传承和地方特色,使城市道路成为城市精神和文化的展示平台,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还要求提升道路的安全性和易用性。
道路交通安全一直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中之重,人性化设计要求在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充分考虑交通安全因素,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提升道路的安全性和易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此,需要在路口设计、标志标线、交通信号、安全设施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改进,从而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和交通运行的安全性。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考虑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考虑](https://img.taocdn.com/s3/m/536860d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c.png)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考虑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道路如同城市的血管,承载着人们的出行与生活。
而城市道路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工程规划,更应充分融入人性化的考虑,以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从行人的角度来看,城市道路设计要保障行人的安全与舒适。
人行道的合理规划是关键。
人行道的宽度应足够宽敞,以避免行人在行走时感到拥挤。
一般来说,商业繁华区域的人行道宽度应适当增加,以容纳更多的行人流量。
同时,人行道的地面材质也至关重要。
应选择防滑、耐磨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为行人提供良好的行走体验,特别是在雨雪天气,能有效减少滑倒的风险。
在路口的设计上,要为行人设置足够的过街时间。
很多时候,行人绿灯时间过短,导致老年人、儿童等行动较慢的人群无法及时通过路口,这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给行人带来了不便。
此外,设置行人二次过街设施,如安全岛,能让行人在一次绿灯时间内无法完成过街时,在安全岛内等待下一个绿灯,增加了行人过街的安全性。
盲道的设置也是体现人性化的重要方面。
盲道应保持连续、畅通,避免被电线杆、窨井盖等障碍物阻断。
而且,在盲道的起点、终点和转弯处,应设置明显的提示标识,帮助盲人准确判断方向和位置。
对于自行车骑行者来说,城市道路设计也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专用自行车道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自行车道应与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明确分隔,避免相互干扰。
自行车道的宽度要适中,既要满足正常骑行的需求,又不能过宽造成空间浪费。
在道路坡度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骑行的难度。
过大的坡度会让骑行者感到费力,降低骑行的意愿。
同时,合理设置自行车停放设施,如自行车停车架、停车棚等,方便骑行者停放自行车,也有助于规范停车秩序,减少乱停乱放对道路通行的影响。
公共交通也是城市道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
公交站点的布局应合理,方便居民乘坐。
站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会增加居民的步行距离,过短则可能导致公交运行效率低下。
公交港湾的设置能减少公交车停靠时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考虑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考虑](https://img.taocdn.com/s3/m/e6f8147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7.png)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考虑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承担着交通运输的功能,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充分融入人性化考虑,能够极大地提升居民的出行体验,增强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
人性化考虑首先体现在道路的安全性方面。
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因为保障行人、车辆的安全是道路设计的首要任务。
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和标识标线,能清晰地引导交通流向,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学校、医院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应适当延长行人过马路的绿灯时间,确保行人有足够的时间安全通过。
同时,对于弯道、陡坡等危险路段,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采取相应的防滑、防撞措施。
此外,优化道路交叉口的设计也至关重要。
合理规划交叉口的形状、大小和交通组织方式,能够有效避免车辆之间的冲突,提高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舒适性也是城市道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良好的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可以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和噪音,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在选择路面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交通流量,以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另外,为了给行人提供舒适的步行环境,人行道的设计也需要精心规划。
合理的宽度能够容纳足够的行人流量,避免拥挤。
同时,铺设防滑、透水的地砖,能够在雨天保持路面干燥,减少行人滑倒的风险。
在道路两旁设置绿化带和休息设施,如长椅、花坛等,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为行人提供休息和放松的空间,缓解出行的疲劳。
对于不同出行方式的需求,城市道路设计也应予以充分考虑。
随着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因此,在道路设计中,要保障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连续性和独立性,避免机动车的干扰。
设置专门的自行车道,并与机动车道之间设置隔离设施,保障骑行者的安全。
在公交站点的设置上,要方便乘客上下车,并且与周边的建筑物和其他交通设施实现良好的衔接。
此外,还应考虑为残障人士、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便利。
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ceaf7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8.png)
108 建筑与装饰2020年2月上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道路桥梁
出现多工少工情况,更好地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4]。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作为市政工程中重要的环节
3.2 道路景观设计 现如今,人们日常工作以及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在日常出 行中,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则容易发生安交通安全事故,进而 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此,在城市道路设计中, 应注意种植绿化植物,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使得人们可 亲近自然,同时改善城市空间质量,充分展现出城市道路设计中 的人性化理念。在绿化植物种植位置选择方面,一般可将其规划 在立交桥、道路交叉口位置,这类位置容易发生交通拥堵现象, 通过种植植物可调节行人情绪,转移人们注意力,保障车辆行驶 安全。需要注意,在对城市道路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植物种植 密度不能过大,同时还应为植物预留充足的生长空间,结合实际 情况确定植物种植间距,并对周边水、电管网进行协调规划。 在交叉口处应考虑到各道口的相互通视性,植物配置应避免树 冠幅较大的品种,别影响行车视线,保证行车安全。 3.3 无障碍通道设计 人性化设计理念不仅可应用于城市道路设计中,同时还可 应用于道路周边公厕、盲道设计中,使得城市残障人士能够感 受到温暖和生活便利。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公厕设计中, 都应积极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充分运用人性化设计理念,为 残障人士提供便利的通行方式,使其根据脚感即可准确辨别路 径以及方向,保障残障人士出行安全[3]。
引言 人性化设计要求将人的实际需求作为依托开展设计工作,
有效满足人们日常物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提升人民群众认可 度。通过将人性化理念应用于城市道路设计中,能够促进道路 设计创新发展,提高道路工程安全性以及美观度,改善人们的 生活质量。因此,亟须对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 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62a4b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6.png)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规划、设计和建设道路时,考虑并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利益,提高道路的可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还要兼顾市民的日常活动和休闲要求,提供一个人们愿意在上面行走、休闲的空间。
人性化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行人的安全性。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要优先考虑行人的需求,设置合理的人行横道、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保证行人的交通安全。
在机动车和行人交叉的繁忙路口,可以设置斑马线、信号灯和行人过街天桥,使行人在道路上行走更加方便和安全。
人性化设计要提高道路的可用性。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规划和布局道路,考虑到市民的出行需求和行走距离,减少人们的出行时间和交通拥堵。
在道路设计中,要划定合理的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确保交通流畅和非机动车的安全。
除了提高道路的可用性和安全性,人性化设计还要注重提升道路的舒适性。
舒适的道路环境可以提高市民的出行体验,促进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可以设置绿化带、长椅和休息点,为行人提供休闲和放松的空间。
还可以在道路两侧设置景观灯、广告牌和美化装饰,增加道路的美感和文化氛围。
人性化设计还要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
包括老年人、残障人士和孩子等特殊群体在道路上的出行和活动。
在道路设计中,要设置无障碍斜坡、盲道、扶手和坡道,为残障人士提供方便的出行条件。
在城市规划中要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利度,减少老年人和孩子的步行距离和交通安全隐患。
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优先考虑行人的安全和舒适需求,提高道路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注重特殊群体的需求,可以提升城市的品质和魅力,创造一个适宜居住和出行的城市环境。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探讨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2d74dc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b.png)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探讨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人性化设计旨在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境,让居民能够享受到舒适、安全和便利的出行体验。
下面将探讨一些常见的人性化设计应用。
行人优先原则是人性化设计的核心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交通量不断增加,行人通行的安全和便利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
在道路规划设计中,应该优先考虑行人的需求,确保他们能够安全、顺畅地通行。
在人行道的规划中,应充分考虑行人的需求,设置合理的宽度和坡度,确保行人能够舒适地行走。
还应设置足够的人行横道和地下通道,方便行人的过街。
还可以在行人区域设置休憩区、绿化带等,为行人提供更好的休闲环境。
交通信号灯的人性化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交通信号灯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交通信号灯的设计应尽量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和认知特点。
在交通信号灯的设计中,应尽量减少等待时间,避免造成行人和车辆堵塞。
还可以通过设置倒计时显示,提醒行人和车辆剩余通行时间,方便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无障碍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方面之一。
无障碍设计旨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好的出行条件。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应提供无障碍设施,如坡道、扶手、导引线等,以方便残疾人使用。
还应注意地面的平整程度,避免存在高低差和障碍物,防止行人摔倒和车辆碰撞。
人性化设计还包括道路绿化和环境保护。
道路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应合理安排绿化带和公园,增加道路两侧的绿化面积。
这不仅可以美化城市景观,还可以吸收噪音、净化空气、降低温度等,提升人们的出行体验。
还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行人优先原则、交通信号灯的人性化设计、无障碍设计以及道路绿化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可以创造一个更加宜居和宜人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探讨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6206a3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d.png)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以往的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的是交通流量和效率,而对于行人的需求和安全性往往不够重视,导致了许多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衡。
因此,人性化设计成为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人性化设计是指将人们的需求和权益作为设计的核心,从而创造出更加舒适和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具体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行人的安全性: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应当注重行人的安全性,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建造人行道、设置红绿灯、划分明确的行人和车辆通道等。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市民的行走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 增加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市民休闲、活动的场所。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应当与市民讨论和协商,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数量和质量,让城市变得更加舒适和人性化。
3. 促进城市公共生活的繁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市民的生活需求,从而在规划当中提供更多的社区设施,例如儿童游乐场、公共厕所、阅读室等。
这些社区设施能够促进市民的交流和互动,增加城市公共生活的活力和繁荣。
4. 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应当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例如老年人、残疾人等。
在设计行人道、路灯、过街天桥等时,应当采用无障碍设计,让特殊人群能够更加方便和安全地行走。
5. 融入当地文化和历史: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当融入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例如在规划设计中采用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等元素,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总之,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只有在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和权益的同时,才能够建造出更加舒适和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a66b1f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7.png)
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的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人性化设计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趋势和理念,它致力于根据人的需求和行为习惯来设计城市道路,使其更加安全、舒适、便利和美观。
本文将探讨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人性化设计的概念人性化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体验。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人性化设计不仅仅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行人的便利,更是涵盖了所有交通参与者的需求,包括行人、自行车骑行者、驾驶员等。
人性化设计旨在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城市环境,同时也考虑了城市的美观和文化特色。
1. 行人友好的道路规划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何让道路更加适合步行。
通过合理规划人行道、天桥、地下通道等设施,为行人创造便利而安全的行走环境。
提供多样化的街头设施,如休息座椅、雨篷、自行车停车点等,让行人在行走途中感受到便利与舒适。
3. 交通设施的智能化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性化设计也考虑了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来提升城市道路的使用体验。
智能化的交通设施,如智能红绿灯、智能停车系统等,能够更好地疏导交通、提高道路利用率,为城市交通带来更大的便利。
4. 绿化与美观的城市设计人性化设计追求城市道路的舒适与美观。
通过合理的绿化规划、景观设计,可以为城市道路增添美感,同时也能提供更好的空气质量和视觉享受。
这不仅对行人、自行车骑行者有利,也从侧面提升了驾驶员的行车体验。
5. 安全性的考量人性化设计将安全性摆在首位,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等手段,为城市道路提供更安全的交通环境。
也要考虑到交通参与者的行为特点,通过科学的行为学分析,提高道路安全性。
三、人性化设计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1. 增加城市宜居性人性化设计使城市道路更加适合步行、自行车骑行等交通方式,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利、舒适的出行环境,有助于增加城市的宜居性,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7709da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8.png)
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道路设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的路网设计中,往往只强调交通流量和安全性,而忽视了对人性化的考虑。
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并从环境、便利性、安全性和美感四个方面阐述其重要性。
一、环境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人性化设计首先体现在对环境的关注上。
一个好的城市道路设计应该考虑到景观、绿化、噪音控制等因素,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行车和行走环境。
在城市主干道两侧设置大面积的绿化带和花坛,让行人和司机都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合理设置道路的倾斜度和路面材质,可以减少雨水积聚和车辆噪音,提升整体环境质量。
二、便利性人性化设计还体现在对道路使用者的便利性上。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为汽车设立的,还应该考虑到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需求。
合理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和公共交通站点,提高城市道路的多元化使用功能,有利于减少交通拥堵和提升出行效率。
在城市中心区域设置便利设施,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无障碍通道等,也是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三、安全性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人性化设计应该从行车、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角度出发,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交叉路口标线和隔离设施,提高道路使用者的行车和行走安全性。
对于行人过街、非机动车道口等重点区域,应该考虑设置减速带、隔离栏等设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美感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中还应该体现出美感。
美丽的城市道路不仅仅能提升城市的形象,还能给路人带来愉悦的心情。
在道路设计中,可以考虑引入艺术装饰、风格建筑等元素,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
在道路施工和维护过程中,也应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城市的自然和文化景观。
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在当前城市发展中,我们应该从环境、便利性、安全性和美感等方面思考城市道路设计,从而创造更加宜居和宜行的城市环境。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1dc5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1.png)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市政道路的设计是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在过去,市政道路的设计往往只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而忽略了人性化的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人性化设计已经成为了市政道路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包括其定义、意义、具体实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人性化设计的定义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简而言之就是在尊重和关注居民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和规划,使道路更加适应人的活动和生活。
它不仅仅包括了交通设施的建设,更涉及到道路环境的美化、绿化、便利设施的设置以及文化和艺术元素的融入等方面。
人性化设计要求道路和人的关系更加密切,道路不再只是交通工具的通道,更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人性化设计的意义在于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形象,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舒适、便利、美好生活的追求。
人性化设计可以提升道路的功能性,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交通的需求。
在城市的繁华商业区,合理设置行人道和自行车道,为非机动车和行人创造更安全、便利的通行环境。
人性化设计可以美化道路环境,增加城市绿化、公共艺术和文化设施,提升市容市貌,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吸引力。
人性化设计可以增加居民的活动空间和交流机会,促进社会的融合和共享,增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人性化设计的具体实践,需要在道路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上进行。
在道路规划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感受,合理布局道路、绿化带、休闲设施等,使得道路更加宜人。
在道路建设环节,需要注重道路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的提升,例如规范交通标识、保障道路畅通、增加公共座椅和垃圾桶、美化立体景观等。
在道路管理环节,需要积极开展道路文化建设,丰富道路文化内涵,开展主题活动,鼓励市民参与道路管理和文化建设,增强市民的归属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性化设计将成为市政道路设计的发展趋势。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6b5fe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3.png)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是指在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考虑到行人、骑行者和驾驶员的需求,以提升道路安全、便利性和舒适度的设计措施。
人性化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加人性化、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的城市环境。
下面将探讨市政道路中的人性化设计。
人行道的设计是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部分。
人行道的宽度应该足够容纳行人和骑行者,使人们能够舒适地步行或骑行。
人行道可以设置成互相独立的区域,如行人和自行车道的分离,这样可以提高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
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也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方面。
交通信号灯应该合理设置,以增加行人和骑行者的通行便利和安全。
在繁忙的交叉口设置行人专用信号灯,以确保行人安全穿越道路。
适时设置倒计时信号灯,可以提醒行人和骑行者在信号变红之前尽快通过。
市政道路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驾驶员的人性化需求。
道路宽度和标线的设置应该使驾驶员更容易驾驶,同时减少车辆的拥堵和事故。
在道路宽度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车道宽度足够宽,使驾驶员更容易变道和超车。
在道路交叉口设置转弯信号灯,可以更好地引导驾驶员进行转弯操作。
除了人行道和交通信号灯的设计,还可以通过路边设施的设置来实现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在人行道的两侧设置座椅、遮阳棚和绿化带,以提供休息和遮阳的场所。
增加公共自行车停车桩和公交车站等设施,可以方便市民的出行。
市政道路还应该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如老年人、残疾人和孩子等。
在人行道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这些特殊人群的需求,例如设置坡道和无障碍通道,以方便他们的行动。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79a39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5.png)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城市道路的设计和规划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方向。
人性化设计理念是什么?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又是如何应用的呢?本文将详细介绍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一、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概念和特点人性化设计理念是指以人的需求和感受为出发点,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人的互动、以及人与设施的配合。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人文关怀:人性化设计理念关注道路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注重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安全的出行环境。
2. 强调环境和谐:人性化设计理念强调道路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注重道路设计与周边建筑、绿化等的协调配合。
3. 提倡互动交流:人性化设计理念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城市道路成为人们交流互动的空间。
4. 注重可持续发展:人性化设计理念注重道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性,兼顾人们的当前需求和未来发展。
1. 提高道路的舒适性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首先体现在提高道路的舒适性上。
包括保障道路的平整度、减少路面的噪音、合理设置道路的坡度和曲线等。
这些设计举措能够让行人和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更加舒适,提高道路使用者的出行体验。
还可以通过提供休息区、遮阳设施等,为行人提供更多的休息空间,使行人在行走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舒适感。
这些设计举措不仅可以提升城市道路的品质,也能够增强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
人性化设计理念还可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体现在提高道路的安全性上。
比如在道路设计中设置人行横道、行人过街设施、交通标识等,以提高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在交叉口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还可以通过设置交通信号灯、划分行车道等,提高交通的有序性和安全性。
在道路的照明设计中,也可以采用人性化设计理念,通过设置路灯、提高道路照明亮度等方式,提高夜间行车和行人的安全性。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_0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_0](https://img.taocdn.com/s3/m/9a6c2b4d336c1eb91a375d2a.png)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摘要:伴随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日渐突出,单调的道路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文章通过对我国城市道路设计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针对现同我国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道路设计(一)人性化设计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功能的持续强化,城市道路现代化交通组成的变化,给城市居民带来了交通的自由、方便与灵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噪声、大气污染、交通事故和交通拥挤等问题。
因此,在道路设计中,要把机动车、自行车、行人及周围的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最大程度满足行人对交通活动的需求,使道路交通不仅实用、安全、快速,而且能够满足舒适、美观和便利的要求,为人们创造人性化的空间。
在一般工程的设计中,主要考虑功能的问题,也就是所设计出来的工程成果要能够相应的满足所希望的作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参照的就是相关方面的设计规范;而人性化设计过程当中更为关注的则是人的感受,从细节的方面给予人们最大的精神享受,事实上,不难看出在这样两种设计中,后者才是工程设计中的更高水平和境界。
在这样一个转变和进步的过程中,无疑会遭受到多方面的干扰和影响因素,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的共同促进和努力,这样才能够有机会将人性化设计理念和方法切实应用到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去。
(二)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2.1 道路线形设计道路线形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交通运输状态。
良好的线形设计,不仅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能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消除乘客路途的疲劳。
从景观和安全观点来看,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要比漫长的直线和短线为佳,除了主干线道路和交通性干道不宜采取较多的转折外,一般的道路都可以采用适当的转折,设置较大的曲线,使沿线两侧建筑物,自然景色有所变化,以消除长直线的单调感,解除司机的疲劳,遏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ea1f02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0.png)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城市道路的交通效率,还可以为行人和车辆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人性化设计理念强调将人的需求放在首位。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如行人、自行车骑行者、驾车者等。
为了满足行人的需求,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可以设置人行道、人行天桥等设施,确保行人的安全和舒适出行。
对于自行车骑行者,可以设计自行车道,提供便利的骑行通道,鼓励绿色出行。
对于驾车者,可以提供良好的交通组织和交通标识,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行驶效率。
人性化设计理念着重考虑人的感受和体验。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可以通过景观绿化、建筑设计等手段,打造美观的道路环境,让人们在行驶中感受到美的享受。
还要考虑到道路的舒适性,比如采用减震设备,降低车辆噪音和振动,创造平稳的驾驶体验。
还可以在红绿灯设计中加入倒计时功能,提醒行人和车辆剩余的通行时间,方便安全地通过道路。
人性化设计理念注重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该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市民参与道路设计的决策过程。
可以通过举行公众听证会、征求市民意见等方式,了解市民对道路设计的需求和意见,从而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这样的设计过程可以提高市民的满意度,减少道路设计可能引发的争议。
人性化设计理念还强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该注重交通安全,提供适当的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措施,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还应该考虑到道路的可持续发展,如设置垃圾分类箱,鼓励垃圾分类,减少环境污染。
还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实现道路的可持续发展。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175fc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2.png)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市政道路是城市的经脉之一,道路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交通的畅通与安全,还要考虑到居民的行为特性、需求和情感。
因此,人性化设计是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一、提高行人路权市政道路的设计中应注重提高行人道路权。
在城市交通中,行人是基本的交通组成部分,但由于很多城市道路设计缺乏人性化,行人往往被较快的汽车和其他人际交通工具排斥和阻挡。
应该在城市设计中加强行人道路设计,扩大人行道宽度、增加跨马路的设施,例如斑马线、人行过道等,同时可以设置道路隔离带,进一步增加行人的安全系数。
二、提高用户舒适度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应注意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首先,应该保障道路的平整性,例如做好路面的维护、排水和常规清洁工作,减少路面凹凸不平或污染的情况。
其次,应该考虑创造更愉悦的道路环境,例如空气质量的提高、绿化带的设置、景观的美化等。
这些措施能够减少城市的噪音和尘灰,焕发出宜人开阔的美好气氛。
三、提高社区参与性市政道路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和行为特性,还应该让居民参与到道路建设中,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城市设计中,可以开展居民意见征集、听取意见反馈,在设计中考虑到居民的关注点和反馈内容;同时,可以发起社区建设活动,如树植活动、环境清洁日等,来使社区居民参与到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四、提高城市品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不仅关乎居民的具体利益,也关乎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为了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不仅需要注重道路设计的具体要求,还要从整体上考虑提升城市形象,例如优化建筑立面、改善城市夜景、强化标识等。
通过多方面的设计,能够营造更加美好、安全、宜人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和游客的幸福感。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不仅关乎行人道路权的保障、用户舒适度的提升、社区参与度的加强,更关乎城市品质和居住质量的提升。
只有全方位考虑各方面的需求,才能真正做到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索浅析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索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39d9a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d.png)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探索浅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体现人性化,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舒适度和安全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出发,探讨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并对人性化设计的一些探索进行浅析。
一、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重要性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包括道路、交通信号灯、标线、交通标志等,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畅通与安全,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中体现出人性化,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舒适度和安全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人性化设计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舒适度。
道路交通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可以使道路更加宽敞、疏通,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更加合理,交通标志的设计更加清晰易懂。
这些设计可以使城市居民在出行过程中更加轻松、舒适,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出行的效率和便利度。
二、人性化设计的探索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方面,一些城市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以下将从道路宽度、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等方面进行浅析。
在道路宽度的人性化设计方面,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进行了一些尝试。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宽度,可以使道路更加宽敞、畅通,有利于车辆的正常行驶和交通的疏通。
特别是在繁忙的城市中,宽敞的道路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
在交通信号灯的人性化设计方面,一些城市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通过智能化的交通信号灯系统,可以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节,使交通信号灯更加合理、智能。
这样可以提高交通的流畅度,减少交通堵塞和等待时间,提高出行的便利性。
在交通标志的人性化设计方面,一些城市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通过明确清晰的交通标志设计,可以让城市居民更加容易识别和理解交通规则,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还可以针对部分特殊人群设置特殊的交通标志,如盲人、老年人等,提高这些人群的出行安全性。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40a56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e.png)
探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市政道路日益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承担着交通流量的集散、城市空间的连接和城市功能的支撑等重要作用。
传统上,人们对市政道路的设计往往关注交通的效率和道路的安全性,会追求更宽阔的道路,更快的车速以及更完善的交通设施,但这些设计并不能给行人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因此,人性化设计成为了市政道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向。
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是指从行人出行体验、道路使用多样性、景观美化等方面出发,将设计重心逐渐向行人生活水平和出行便利方向转变的一种设计方法。
一、满足行人的出行需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应首先满足行人的出行需求,为市民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
市政道路的设计中应该注重行人通行的便利性,引导和维护人行路线的连续性和通畅性。
目前,市政道路的步行系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人行道太窄、车辆停放在人行道上、道路梯级不方便等,都会妨碍行人的步行体验。
因此,道路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行人通行的舒适性,为市民提供更宽阔的、连续的人行道,加强地面的平整度,避免车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简化人行梯级的设计,尽可能保证行人的出行舒适和安全。
二、注重道路营造的文化内涵除了满足行人的出行需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还应注重道路营造的文化内涵。
目前,我们的城市往往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标性建筑,导致市政道路缺乏文化内涵,与城市形象的提升有一定的矛盾。
因此,我们应该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体现文化内涵,通过美化资产、修建公共艺术装置等方式来增加道路的艺术性和文化性。
市政道路的文化内涵,不仅要能够激发市民的爱国热情,也要满足市民的文化情感需求,更要为道路注入新的文化元素。
比如,在设计中可以将历史文化与城市景观相结合,或者建造一些可以成为城市代表性建筑的公共艺术装置等,这些都能够增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市民的关注。
三、功能多元化的道路设计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还应该注重道路的功能多元化,在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时,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生活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211230.作者简介:韩鹰飞(19772),女,硕士研究生;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430074).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韩鹰飞1 李 杰1(1.华中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从使用功能上面来考虑城市道路设计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因此城市道路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考虑人的感受,人的目的.粗略阐述了人性化城市道路设计的五个方面:道路特色设计;道路线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交通工程设计;道路设施设计.关键词:人性化; 城市道路; 横断面; 街道设施; 无障碍中图分类号:U 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037(2005)增20164205 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以车为本”长期以来一直是道路交通设计的出发点.道路仅是人和车辆移动的通道,一种工程构筑物.设计师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使车辆能够快速的通过,减少行人对行驶车辆的干扰.“以车为本”的设计观念导致了城市建设时不考虑地形特点,千篇一律的方格网式的道路网络,导致了单调的道路断面,冷漠的交通环境,剥夺了行人与车辆公平的道路使用权.城市道路上到处都充斥着尾气、噪音和快速行驶的车辆,以步行和自行车为出行方式的弱势群体其公平使用道路的权利被无形剥夺.这些问题的产生,本质原因并不在于物质技术的本身,而是在总体设计上的失衡,没有把人性化的理念系统地贯穿于创造和设计活动中.技术愈进步社会越发展,设计活动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就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与深远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从使用功能来考虑城市道路设计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所以,城市道路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考虑人的舒适度,人的目的.1 道路特色设计a .反映城市特色.城市特色危机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全球性文化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街道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并突出特色,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塑造城市形象应利用好城市的自然条件,尊重城市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这样既经济又可创造地方特色,如深圳深南大道就反映了深圳这个美丽的国际花园城市的特色.b .反映功能特色.城市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性、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如深圳深南大道是深圳市最繁华的交通主干道深南路的延伸段,经过深圳市政府的近十几年的合理规划与开发,逐步形成以华侨城旅游为主线,深圳中心区为重点的旅游交通新干线.c .反映环境景观特色.城市道路设计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和谐.上海世纪大道是中国第一条景观大道,全长5km ;总宽100m ,含31m 双向六快二慢的主机动车道和两侧各6m 宽的机动辅道,主道与辅道间设有绿化隔离带.世纪大道的景观设计采用非对称性断面形式,在大道北侧人行道上布置了八处游憩园;在崂山路和扬高路路口设置了两处雕塑广场、休闲小品以及艺术画廊等.2 道路线形设计道路线形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交通运输状态.良好的线形设计,不仅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能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消除乘客路途的疲劳.从景观和安全观点来看,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要比漫长的直线和短线为佳,除了主干线道路和交通性干道不宜采取较多的转折外,一般的道路都可以采用适当的转折,设置较大的曲线,使第22卷增刊2005年5月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城市科学版)J.of HU ST.(U rban Science Editi on )V o l .22Sup.M ay .2005沿线两侧建筑物,自然景色有所变化,以消除长直线的单调感,解除司机的疲劳,遏止交通事故的发生.3 道路横断面设计3.1 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布置形式a.一幅路是所有车辆都集中在同一个车行道上混合行驶,车行道布置在道路中央.可以采用划分中央车道线及快慢车道线、只划分中央车道线和不划线三种方式灵活组织交通.适应于机动车与自行车流量较小或其中一类流量较大但两者高峰时间错开的道路,还可以应用在“潮汐式”交通特征明显的道路.由于其造价较低,组织方便,故流量不大的次干道及支路较多采用.b.两幅路是利用中央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二,使车辆对向分开行驶.它可以采用划分快慢车道线或不划线两种方式组织交通,一般用于快速路、主干道、机动车流量相对较大但自行车流量不大的次干道.近年来随着自行车流量的逐年减少和机动车流量的迅速增加,机非混行的影响已很微弱,取消了自行车道(即不划线方式)的两幅路将逐渐成为城市采用最为广泛的横断面布置形式.c.三幅路是在道路两侧用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三,中间双向行驶机动车,两侧均单向行驶自行车.它主要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流量都较大的主、次干道.随着自行车的减少与消亡,其原本机非互不影响的最大优势已成为过去,而且其利用分隔带单独建设的自行车道对道路用地的资源浪费和机动车道的拓宽处理方式也成为道路横断面改造的首要问题.d.四幅路是在三幅路基础上,再利用中央分隔带将中间的机动车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它原主要适用于宽度较大机非流量都较大的主干道路,但与三幅路的原因相同,四幅路不再适合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最终将被两幅路所取代.上述的讨论说明,只有一幅路和两幅路才是未来道路横断面的发展趋势,但两幅路必须吸收三、四幅路的优点并解决机非干扰的问题.根据一些大城市非机动车的发展特点,参考国内外其它城市的实践经验,干道及以上道路横断面型式应采用两幅路布置,支路及个别次干道可以采用一幅路布置,两幅路的自行车道可以引进路侧带与人行道和绿化结合布置,有条件的道路可禁止自行车的行驶;吸收三、四幅路的优点,机动车与行人、自行车之间最好设置绿化带隔离,而且还可以利用中央绿化带设置安全岛,保证行人横过马路的安全. 3.2 按照城市道路功能对其分类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交通性道路主要是满足交通要求.道路上车流量较高,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较大,一般适用于城市区域之间的较长距离的交通转移;自行车的地位相对较低,行驶受一些限制,流量也不会太大;另外,对人行道要求相对较低.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的布置形式,若设置非机动车道,则与人行道同高设置.城市生活性道路的交通特点是:目的性、相关性的出行和到达的交通量占主体,道路上行人较多,一般以上下班交通为主,也包含一定规模的购物娱乐等生活出行.它更多考虑人的需要,故必须考虑公交优先,有条件的道路应规划公交专用道,而且自行车流量相对较大.生活性道路的总体特征是人车同样优先,需要较宽裕的人行道及相对较好的步行环境,考虑交通安全需要人车分离,干道级的道路可同时考虑机非分离,支路则可以机非混行并视交通状况路边停车,行人可采用平面过街(人行横道),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商业性道路,道路两侧商业发达,或间隔拥有多处大型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对道路的通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商业性道路应给行人提供充足的步行空间,考虑人群的安全、购物环境及交通目的,机动车道不应太多,一般为双向四车道,需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并与车站结合开辟行人过街横道,同时人车之间应有较宽隔离,自行车也应与人群隔离,减少干扰.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景观性道路,又称园林景观路,它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的道路.通常绿化率不小于40%,总宽度应较宽,部分主干道或次干道才具有此特性.景观性道路以行人的休闲、休憩和布置绿化为主,人行道要求较宽,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非对称布置;车行道应与行人之间有较宽隔离,可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保留自行车同时对其行驶区域给予一定限制.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布置形式.3.3 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原则a.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b.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行人、机动化与非机动化车辆尽量分离,加强三者的安全性,提高行・561・增刊韩鹰飞等: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 车的速度,减少三者之间的互相干扰.c .保证沿路管线的布设,避免管线、各种构筑物及人防工程的相互干扰.d .考虑沿街建筑的性质,要与沿路各类型建筑物取得和谐.e .基于考虑蓬勃发展的小汽车工业,在保证小汽车行驶的同时,提倡公交优先,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设置公交专用道及港湾式车站.f .中央分隔带的设置一般应满足自行车过马路最小安全等待宽度,在主次干道上要考虑路口进口道左转拓宽需要;在部分主干道要考虑车辆中间调头需要;支路要考虑机非混行以及路边停车的需要.g .增加道路绿化率,合理布置绿化带,道路绿化率应满足《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要求.3.4 布置方案及应用实例a .布置方案示例.图1~4是主干道红线50m 和次干道红线40m 的横断面布置方案示例.图1 交通性道路横断面布置方案图 m图2 生活性道路横断面布置方案图 m图3 商业性道路横断面布置方案图 m・66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城市科学版) 2005年图4 景观性道路横断面布置方案图 m 如何解决昂贵的城市用地与良好环境的关系;,确保车辆行驶顺畅和生态景观道路的设计目标,完成交通任务,减少汽车污染问题,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非常重要.规划设计好城市道路横断面,针对我国目前状况,要综合考虑路幅宽度;细化机动车道功能、增加机动车道数量、适应交通发展需要;管线入沟、减少人行道宽度、增加道路绿地率;重视研究道路交通构成变化趋势,满足路面分幅远近期过渡需要、同一条道路的横断面应随交通、地形等因素变化而适当变化.b .应用实例.武汉市关山一路和关山二路通过改造以后,整体感受是更人性化生活化.道路横断面为“三块板”形式,在道路上设置两条分车绿带,中央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和人行道.改造后骑自行车时,感觉机动车道上的扬尘和废气的干扰小了.行人随处穿越分车绿带过街的情况也大有好转.靠非机动车道一侧的人行道上开辟了1.5m 宽的草坪种植带,将道路绿化率提高了近10%.人行道的路缘石、草坪种植带和步行硬地不在一个平面上,增加了行人的安全感,节日期间还成组布置移动盆花,增添了活力和美感.按照无障碍设计要求,人行道设置导向块材,在行人过马路处设置三面坡缘石坡道,盲道和街道缘石坡道均很完备.无疑,这是一次以人为本的改造,提高了人们的户外生活品质.4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4.1 交通性道路交通功能性设施要以为车行交通服务为主,路灯、护栏、候车廊及人行天桥等设施的设计要简洁明快,突出使用功能.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位应有一定的提前量,以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提前了解前面的路况条件及管理要求.4.2 生活性街道由于此类街道人车混杂,交通情况非常复杂,所以设施规划设计要细致入微.标志标线方面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路面,更有效地组织交通.街道的停车需求较多,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停车位和组织交通尤为重要,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是设计的主要手段.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在路边、路中设置各种设施来控制车流、限制车速,以换取居民更多的活动空间.a .将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成蛇形或锯齿形,迫使进入的车辆降低车速,也使外来车辆因线路曲折不愿进入而达到控制车流的目的,同时曲线形道路对居民而言,其趣味性更强,景观更丰富.b .在道路的边缘或中间左右交错种植树木,产生不易进入的氛围,以减少不必要车辆的驶入.同时,道路上种植的树木改善了道路景观,美化了居住区的环境.c .在道路交叉口处将道路设计成凹凸状,将路面部分地抬高或降低,使车辆驶过时产生振动感,给驾驶者以警示.d .在确保车辆可以通过的前提下,间断性地缩小车行道的宽度,造成不易通过的视觉效果.e .在道路铺设上采用不同颜色和材质的材料,在视觉上形成印象驼峰、印象槽化岛,既为了引起驾驶者的注意减速行驶,也使生活性的道路更富趣味.f .通过在交叉口设置斜路障,路端上设置通行路障来限制车辆的转弯和前行.g .在居住区入口或道路交叉口设置形象的交通标志传达限速和禁转等交通信息.住宅地区的支路系统,行人对道路安全、舒适・761・增刊韩鹰飞等: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 的需求被置于首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出了灵活的道路网络,活泼、多样的断面形式,创造了宜人、友好的交通空间.更重要的是居住区内的道路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成为人们交流的场所.4.3 应用实例北京市率先在一些较大路口和立交桥下设置了“左转弯待转区”,随后增加了“左转弯待转区二次信号灯”.采用这一措施后,明显提高了路口的通行能力.其实,无论是交通信号灯,还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交通设施,已越来越多地在细节上体现人性化.以交通标线为例,截至2003年底,北京市交通标线已达到11542km ,较十年前增加了2.2倍.目前,全市五环以内8m 以上的道路交通标线施划率达到了96.5%,6m 以上的道路交叉口6000余处,路口渠化率达到96.4%.特别是近年来在过街天桥、公交车站对应的辅路位置上添加了人行横道,实现了行人过街设施的连续顺畅衔接.在地铁路中间较宽地带,还特意辟出一些安全区,方便行人二次过马路,增加了行人的安全感.在二、三环主路中间竖立的“请系好安全带”、“请勿疲劳驾驶”等新型卡通交通安全宣传标志,通过生动、趣味的卡通形象来传递交通安全信息,有利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珍视.另外,高强级反光膜在交通标志上大量使用,新型闪光雨线被广泛用于城市道路中心线、弯道和桥区禁止变更车道地区,减速标线、彩色路面、L ED 太阳能发光灯等新技术不断使用,都为城市交通设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5 道路设施设计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街道设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街道设施的规划设计要体现对人的关怀,集功能与环境景观于一体,关注人在其中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感受,使人们活动起来都能体会到舒适、方便、自然、和谐且美好的感受.如在人流集中的步行商业街周围,设置足够的停车场使人们出行更方便;休息座椅与高大乔木或花坛相结合,使人在休息时既亲近了自然又可以避免夏日的暴晒;林荫小道、座椅、路灯及电话亭等,提供人们小憩休闲的空间.以人为本不仅要考虑到正常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到伤残人、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环境.如在街道必要的地方设置残疾人坡道和盲道;提供儿童专用的坐具、场地和设施;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置厕所蹲位等.从城市道路建设的细节处,更多地体现对人的关怀、关心、帮助和方便.此外路面设计也是城市道路设计中重要的方面.传统的不透水性路面结构易在集中降雨季节造成内涝和道路积水,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因此应该采用透水性路面.参考文献[1] 岳素平.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几点思考[J ].西部探矿工程,2003,(5):1222123.[2] 赵国峰.关于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的探讨[J ].交通科技,2002,(6):69272.[3] 马 青,吕正华,赵明.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设施规划研究[J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10(4):2412244.[4] 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城市道路与交通[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5] 李节琴,张丽霞.城市道路平、纵、横断面设计中的综合处理[J ].森林工程,2001,(3):48249.D iscussion on Urban Road Hu man iza tion D esignH A N Y ing 2f ei 1 L I J ie1(1.Schoo l of C ivil Eng .&M echan ics ,HU ST ,W uhan 430074,Ch ina )Abstract :W ith the developm en t of econom y peop le dem and m o re and m o re sp iritual life .If u rban road is designed on ly by it ’s functi on ,it can ’t be adap ted fo r now adays .So peop le ’s requ irem en t shou ld be con sidered in u rban road design .F ive asp ects of u rban road hum an izati on design are m en ti oned .T hey are road ’s featu res design ,road ’s line 2typ e design ,road cro ss 2secti on design ,trafficengineering design and road estab lishm en t design .Key words :hum an izati on ;u rban road ;road cro ss 2secti on ;road estab lishm en t ;w ithou t ob stacle・86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城市科学版)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