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静力平衡
静力平衡
如图所示,自重不计的横梁的一端用绞链固定在墙壁洼的A 点,另一端B 用绳悬挂在墙壁上的C 点,当重为G 的物体由融在梁上的B 点处逐渐移至A 点的过程中,横梁始终保持静止。
问此过程中,A 点处绞链对横梁作用力F 的大小和CB 绳对横梁的拉力T 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如图,小圆环A 吊着一个重为1G 的砝码套在另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环上,有一细线其一端拴在小圆环A 上,另一端跨过固定在大圆环最高点B 的一个小滑轮后吊着一个重为2G 的砝码。
如果小环、滑轮、绳子的大小和质量以及摩擦都可以忽略不计,绳子又不可以伸长,求平衡时弦AB 所对的圆心角ϕ。
、有一半径为R 的均匀圆柱,今在其内平行于轴凿一个半径为2R 的孔,孔的中心1O 与圆柱的中心。
相距为2R ,然后将此圆柱放在一小块木板上,慢慢抬高板的一端,要使圆柱在板上还能保持平衡状态,求板的最大倾角0θ是多少?已知圆柱与板间的静摩擦因数足够大,能保证圆柱在木板上的平衡不至由于发生滑动而被破坏。
在一倾角为α的粗糙斜面上,装有两个固定在斜面上的光滑滑轮,一轻绳绕过此两滑轮,绳两端分别系有一个物块A 和一个物块B ,置于斜面上,如图所示。
设两物块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因数均为()tan μεεα=<,绳子不与斜面接触,且不可伸长,求此系统能在斜面上稳定的条件。
已知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m 。
有一水平放置的半径为R 的圆柱形光滑槽面,其上放有两个半径均为r 的光滑圆柱体A 和B ,图为其截面图。
图中O 为圆柱面的圆心,A 、B 分别为两圆柱体的圆心,OQ 为竖直线。
已知A 、B 两圆柱分别重1G 和2G ,且3R r =。
求此系统平衡时,OA 线与OQ 线之间的夹角α?6.如图所示,一锁链由2n 个相同的链环组成,各链环间光滑连接,链环两端挂在水平铁丝上,链环与铁丝间的静摩擦因数为μ。
试求链环处于临界平衡状态时,末端链环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θ=?7.在钉入墙内的钉子上系一根绕在线团上的细线,线团靠墙悬挂如图所示。
项目1 静力平衡
(3)根据脱离体原来受到的约束类型,画出相应的约束反力。
(4)受力图上只画脱离体的简图及其所受的全部外力,不画已被解除的约 束。 (5)当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时,受力图上只画该系统(研究对象)所受的主 动力和约束反力,而不画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
(3)桁架。桁架是由若干杆件在每杆两端用理想铰联结而成的结构
(4)刚架。刚架是由梁和柱等直杆全部或部分由刚结点组合而成的结构。
(5)组合结构。由只承受轴向力的链杆和主要承受弯矩 的梁或刚架杆件组合形成的结构,称为组合结构。
1.2.2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线相同,并分别而且同时作用于这两个物体上。
1.2.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于刚体的任意力系中,加上或去掉任何一 个平衡力系,并不能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 应,这是因为平衡力系中,诸力对刚体的作用效 应相互抵消,力系对刚体的效应等于零。根据这 个原理,可以进行力系的等效变换。
2 支座的简化
• 3 结构的简化
• 杆件相互连接处称为接点。在计算简图中,通常将结点分为铰结点和刚结点两种。
4平 面杆 件结 构的 分类
(1)梁。梁是一种受弯杆件,其轴线通常为直 线。它可以是单跨的,也可以是多跨连续的。
(2)拱。拱的轴线通常为曲线,它的特点是:在竖向 荷载作用下要产生水平反力。水平反力的存在将使拱内 弯矩远小于跨度、荷载及支承情况相同的梁的弯矩。
2 文字法
书写用大些黑体字母如F、P、T表示力矢量手写用大写字母 头上加一箭头如
..
1 1 4
物理的静态平衡教案高中
物理的静态平衡教案高中
课时:1节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静态平衡的概念;
2. 掌握如何分析静态平衡的条件;
3. 能够应用静态平衡的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静态平衡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静态平衡条件的分析
教学准备:
1. 实验仪器:各种重物、杠杆、测力计等;
2. 教学课件:静态平衡的示意图及相关理论知识;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 讲解什么是静态平衡,引导学生思考平衡的概念;
2. 展示实验仪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讲解
1. 讲解静态平衡的条件:受力平衡和力矩平衡;
2. 示范如何分析受力平衡和力矩平衡,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3. 结合实际例题,讲解如何应用静态平衡的原理解决问题。
三、实验操作
1. 给学生一些实验任务,让他们用实验仪器验证静态平衡的原理;
2. 辅导学生操作实验仪器,指导他们记录数据和分析结果。
四、讨论交流
1. 总结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原理;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讨,促进学习的深入。
五、作业布置
1. 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静态平衡的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静态平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分析静态平衡的条件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物体的静力平衡
物体的静力平衡物体的静力平衡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一种力学现象。
在静力平衡状态下,物体所受的各个力之间相互抵消,使得物体不受加速度的影响。
二、二力平衡条件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满足上述条件的两个力,称为一对平衡力。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合成: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时,它们的合力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与两分力的方向相同。
2.力的分解:一个力在两个互成角度的直线上,可以分解为两个分力,合力等于这两个分力的矢量和。
3.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4.方向:竖直向下。
5.作用点:重心。
五、支持力与压力1.支持力:物体受到支撑面反作用力,使物体不下沉或保持静止状态。
2.压力:物体对支撑面的作用力。
3.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4.分类: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七、物体的稳定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保持不倒下的平衡状态。
2.条件:重心低于支点,且作用在支点上的力矩等于零。
八、物体的失稳1.定义: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无法保持平衡状态,发生倾斜或倒塌。
2.原因:重心高于支点,作用在支点上的力矩不为零。
3.建筑物的结构设计:通过合理布置支撑柱、梁等结构部件,使建筑物在受到风力、地震等外力作用时,能够保持稳定平衡。
4.机械设计:在设计机械装置时,要考虑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支持力等因素,确保机械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保持静力平衡。
5.人体运动:人在行走、跑步、跳跃等运动过程中,通过调整身体的重心、步态等因素,使身体保持稳定平衡。
本知识点介绍的是物体的静力平衡相关概念和原理,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力学知识,为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大小为10N的水平力和大小为15N的竖直向上力的作用,求物体的静力平衡状态。
静力平衡法
静力平衡法一、基本概念1. 定义- 例如,一个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它受到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物体处于静力平衡状态。
2. 适用条件- 适用于研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的物体或结构体系。
在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分析等领域广泛应用。
- 比如分析桥梁结构在静止时各个部分的受力情况,或者是静止的建筑物基础的受力等。
二、相关物理量与定律1. 力的合成与分解- 例如,有两个力F1和F2作用于一点,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就是合力F;或者将F1和F2首尾相接,从F1的起点指向F2的终点的向量就是合力F。
-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将一个力分解为不同方向的分力。
2. 牛顿第二定律在静力平衡中的特殊情况- 对于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F1、F2、F3…作用时,有F1+F2+F3+… = 0。
这个矢量方程可以转化为在直角坐标系下的分量方程,即∑Fx = 0和∑Fy = 0(如果是三维问题还有∑Fz = 0)。
三、解题步骤1. 确定研究对象- 明确要分析其受力情况的物体或结构部分。
例如在分析一个由多个杆件组成的框架结构时,可能先选择其中一根杆件作为研究对象。
2. 受力分析- 画出研究对象所受的所有外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要注意按照力的实际作用点和方向准确画出。
- 比如一个斜面上静止的物体,它受到重力(作用在物体的重心,竖直向下)、斜面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作用在物体与斜面的接触点)和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作用在接触面上,如果物体有相对斜面运动的趋势)。
3. 建立坐标系-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问题的特点,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
通常选择使尽可能多的力与坐标轴重合或平行的方向建立坐标系,这样可以简化计算。
- 例如对于一个在斜面上的物体,常常以斜面方向为x轴,垂直斜面方向为y 轴建立坐标系。
物体的静力平衡
物体的静力平衡物体的静力平衡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所有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力的合力为零的情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物体的静力平衡的概念,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物体的静力平衡的定义。
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我们可以假设它在一个平面上,并且没有任何外力作用在该物体上。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的静力平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判断: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包括重力、张力等,都需要达到力的平衡,也就是合力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上作用着的力需要相互抵消,不会导致物体发生运动。
重力是物体的重要力之一,它是以质量和重力加速度之乘积来计算的。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与物体重力相等的反作用力,比如支撑力或拉力,使得物体保持着静力平衡。
例如,当我们放置一个书本在桌子上时,重力向下作用在书本上,而桌子向上施加的力则是支撑力,两者之和为零,使得书本保持在桌面上静止不动。
除了重力外,物体还可以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如张力、摩擦力等。
这些力也需要满足静力平衡的条件,即合力为零。
例如,当一个物体悬挂在两根绳子上时,这两根绳子的张力需要满足合力为零的条件,才能保持物体的静力平衡。
物体的静力平衡不仅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个应用是建筑物的结构设计。
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工程师需要考虑到物体的静力平衡,确保建筑物能够稳定地承受外部的力,如风力、地震等。
另一个应用是天平的使用。
天平是一种能够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基于物体的静力平衡。
当物体放在天平的两个盘子上时,天平会根据物体在两个盘子上施加的力来判断物体的质量,只有当两个盘子上的力相等时,天平才能保持静止。
通过测量物体产生的力与重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天平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
除了在建筑物和天平中的应用之外,物体的静力平衡还在其他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桥梁设计、车辆平衡控制等。
只有通过合理地利用物体的静力平衡原理,我们才能确保物体在各种条件下保持稳定和安全。
工程力学中的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
工程力学中的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工程力学是应用力学原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学科,其中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是基本概念。
静力平衡是指物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处的力的平衡,而动力平衡则是指物体在运动状态下所处的力的平衡。
本文将就工程力学中的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进行探讨。
一、静力平衡静力平衡是工程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所受力的平衡。
在静力平衡的条件下,物体不会发生运动或旋转。
静力平衡的核心原理是力的平衡,即合力为零。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合外力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所受的外力与其受到的内力相平衡。
为了满足静力平衡,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合力为零: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必须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在空间中的向量和必须为零。
2. 转矩为零:物体受到的所有力对于物体某一点的合力矩必须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在空间中的转矩和必须为零。
满足这两个条件,物体才能实现静力平衡。
在实际工程中,静力平衡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物、机械设备等的设计和施工中。
二、动力平衡与静力平衡不同,动力平衡是指物体在运动状态下所受力的平衡。
在动力平衡的条件下,物体可能发生运动或旋转,但其没有加速度。
动力平衡的核心原理是力矩的平衡,即合外力矩为零。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物体处于动态平衡时,合外力矩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矩与其惯性力矩相平衡。
为了满足动力平衡,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合外力矩为零: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矩的合力必须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矩在空间中的矢量和必须为零。
2. 合外力为零: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必须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在空间中的矢量和必须为零。
满足这两个条件,物体才能实现动力平衡。
在工程实践中,动力平衡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交通工具、飞行器等的设计和运行中。
三、静力平衡与动力平衡的区别1. 状态不同:静力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的力平衡,而动力平衡是指物体处于运动状态下且没有加速度的力平衡。
第七章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C
B
q a
qa 2
qa
A
a
qa
2
1.求支反力 2.分段 3.截面法求各段杆端内力值 4.用直线或曲线连接各段 5.标出数据、正负、图名
M CB
qa2 2
(下拉)
M CA
qa2 2
(右拉)
qa 2
C2
B
qa 2
2
qa 2
8
A
M
内力图的作法——剪力图
C
B
qa 2
qa
FQAC qa
FQCA 0
3m 1m
5kN
A
C
D
B
5kN 4kN
5m
4kN
5kN
FQDA
M DA
FDA
截面法计算D截面杆端内力
5kN
A
C
D
FNDC
M DC
FDC
4kN
3m 1m
B
5kN 4kN
5m
4kN
截面法计算D截面杆端内力
3m 1m
5kN
A
C
D
B
5kN 4kN
5m
4kN
FNDB
M DB
FQDB
5kN
4kN
内力图的作法——弯矩图
超静定结构
对于具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却不 能由静力平衡方程求得其全部反力和内力,这 类结构称为超静定结构
杆件类型
杆件
内力:轴力、剪力、弯矩 梁式杆
类型:梁、刚架、拱
链杆
内力:轴力 类型:桁架
梁
概念:是一种受弯构件,其轴线为直线, 有单跨和 多跨之分
单跨静定梁
静力平衡方程
1、基本概念及求解方法 2、拉压超静定问题 3、扭转超静定问题 4、弯曲超静定问题
1、基本概念及求解方法
一、基本概念
Aபைடு நூலகம்
F
静定
*静定问题 :由静力平衡方 程可确定全部未知力(包括支 反力与内力)的问题。
*静不定问题:根据静力平衡方程不能确定全部 未知力的问题。 *静不定度:未知力数与有效平衡方程数之差。
M1 M2 Me
(a)
由于内、外轴紧密地粘和在一起,因此当该组合轴
在扭转力偶矩作用下发生扭转变形时,内轴左右两端截
面的相对扭转角与外轴左右两端截面的相对扭转角大小
相同、方向相同:
(1)
(2)
AB
AB
(b)
相对扭转角与扭转力偶矩间的物理关系为:
(1) AB
M1l G1I p1
,
(2) AB
lt l t
及
lF
FNB l EA
4、将物理方程代入变形协调方程,可得补充方程:
l t FNB l 0
EA
5、联立方程可求得:
FNA FNB EA t
E t
3、扭转超静定问题
一、实例 工程中的受扭构件也存
在超静定问题。 圆截面杆AB两端被固定,
在截面C处受一扭转力偶 作 用。对圆杆AB进行受力分析, 发现AB杆受到两个未知约束 反力偶作用,而这时只能列 一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32
1
A
A
F
解: 1、根据节点A的受力分析,可列出静力平衡方程:
Fx 0, FN1 sin FN3 sin 0
Fy 0, FN2 FN1 cos FN3 cos F 0
2、画出各杆件的变形 图,建立各杆件变形 之间的变形协调方程。
静力平衡方程知识点总结
静力平衡方程知识点总结1. 静力平衡方程的定义静力平衡方程是描述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力平衡的关系的方程。
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所有施加在它上面的力相互抵消,使得物体不会发生位移。
这种力的平衡状态可以用数学方程来描述,这就是静力平衡方程。
2. 静力平衡方程的基本原理静力平衡方程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且加速度为零。
在静力平衡状态下,物体不会发生加速度,因此合外力为零。
这就是静力平衡方程的基本原理。
3. 静力平衡方程的具体应用静力平衡方程在工程、建筑、力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设计中,静力平衡方程可以用来计算建筑物、桥梁、机械设备等的结构强度,以及确定各个部件所受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力学中,静力平衡方程可以用来研究各种物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受的力的平衡关系。
4. 静力平衡方程的相关知识点静力平衡方程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静力平衡的原理和方法等内容。
力的平衡条件是指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所受的力必须相互平衡,合力为零。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若干个分力的合成,或者将若干个分力合成为一个合力。
受力分析是指通过对物体所受的各个力进行分析,来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的方向。
静力平衡的原理和方法是指在求解静力平衡方程时,可以利用受力平衡的原理和方法来对物体所受的力进行分析和计算。
5. 静力平衡方程的解题方法静力平衡方程的解题方法包括利用受力平衡的原理和方法,对物体所受的各个力进行分析和计算。
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步骤:首先,对物体所受的各个力进行受力分析,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的方向;然后,利用静力平衡的原理和方法,写出静力平衡方程,并通过求解方程得出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确保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相互平衡,合力为零。
6. 静力平衡方程的实际应用案例静力平衡方程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案例,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典型案例:**(1)桥梁设计**在桥梁设计中,常常需要对桥梁的结构强度进行计算。
静力平衡方程
例题5一长为l的组合轴,铜制实心圆轴和钢制空心圆 轴套在一起并紧密粘和,其内、外轴的扭转刚度分别 为G1IP1 、 G2IP2 ,轴的两端受大小为的力偶Me 作用。 若内、轴均工作在线弹性范围内,问内、外轴分别承 担多大的扭转力偶矩?
解: 1、列出静力学方程:设内轴承担的扭转力偶矩
为M1 ,外轴承担的扭转力偶矩为M2 。
l
FN2
(e)
ll12
1
2
3
A'
B'
C'
A
B
C
5、联立方程(a)、(b)和(e),求解可得:
FN1
FN3
EA ,
l
FN2
2
EA
l
1
3
E l
,
2
2
E l
三、温度应力
在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多余”约束的存在,构 件的变形会受到部分或全部的限制,从而将在构件中 产生内力,这种内力称为温度内力,与之相应的应力 则称之为温度应力。计算温度应力的方法与求解一般 超静定问题的方法也是类似的,要从静力学、变形和 物理三方面综合考虑 。
MBl2 2EI
ql 4 8EI
0
(1)
B
R B
M B
q B
RBl 2 2 EI
M Bl EI
ql 3
0
6 EI
(2)
本题也可以利用对称性直接求出RA和RB—— RA= RB= ql/2
例题7 在梁BCD受载荷作用以前,拉杆AB内没有内力。 已知梁和拉杆用同种材料制成,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 梁横截面的惯性矩为I,拉杆的横截面积为A。试求拉 杆的内力。
lt l t
及
lF
《静力平衡》课件
SUMMAR Y
04
静力平衡的实验验证
实验设计
确定实验目标
验证静力平衡原理在不同条件下 的适用性,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
下的受力情况。
选择实验器材
包括天平、砝码、支架、滑轮等, 确保实验器材的精度和可靠性。
设计实验步骤
包括准备实验器材、设置实验环境 、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等 步骤,确保实验过程严谨、规范。
静力平衡的定义
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或外力矩作用下 的平衡状态。
静力平衡的特性
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没有相对运动, 即系统内部各部分的速度和加速度均 为零。
静力平衡的原理
力的平衡
系统内部各部分所受的合力为零,即系统内部各部分所受的力相互抵消。
力矩平衡
系统内部各部分所受的力矩之和为零,即系统内部各部分所受的力矩相互抵消 。
非线性静力平衡模型考虑了力和 位移的非线性关系,即力和位移
不成正比。
非线性静力平衡模型适用于描述 大变形和应力应变关系复杂的情
况,如橡胶、塑料等材料。
非线性静力平衡模型的求解相对 复杂,需要使用迭代法、有限元
法等数值计算方法。
静力平衡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建立静力平衡模型需要确定物体的受 力情况和约束条件,根据力和位移的 关系建立平衡方程。
静力平衡理论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如飞行器的
设计和优化。
建筑与工程
02
静力平衡理论在建筑和工程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深入,以提高结
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生物医学
03
静力平衡理论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如人体组织
的平衡和稳定性的研究。
静力平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静力平衡理论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仍面临许多挑战,如非线性、多物理场耦合等问题。
工程力学中的静力平衡与杆件受力分析
工程力学中的静力平衡与杆件受力分析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处的平衡状态的学科,其中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力的平衡问题,而杆件受力分析则是静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将探讨工程力学中的静力平衡与杆件受力分析的相关理论和应用。
一、静力平衡的基本原理静力平衡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受力之和为零的基本原理。
这里的力包括两种类型:作用力和约束力。
作用力是外界对物体施加的力,而约束力是物体内部各部分相互支撑的力。
根据静力平衡的原理,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有的作用力和约束力合力为零,所有的作用力和约束力合力矩也为零。
为了更好地理解静力平衡原理的应用,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个悬挂在天花板上的铁链,我们想要确定铁链的受力情况。
首先,我们可以将链的一端用铁环固定在天花板上,然后将另一端用手持住。
在此过程中,悬挂链条的每个部分都受到拉力的作用,而在任何一个节点上,链条受力的合力必须为零,否则链条就无法保持平衡状态。
二、杆件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在工程力学中,杆件受力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它用于确定杆件上各个点的受力情况。
杆件通常是指细长、刚性的物体,可以是直杆、斜杆、梁等。
杆件的受力分析可以通过分析力的平衡条件来进行,其中包括平衡力的条件和力矩平衡的条件。
在进行杆件受力分析时,首先需要画出力的作用线和该作用力对应的受力点。
然后,根据静力平衡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1. 方法一:杆件上的两个点只有两个未知受力当杆件上的两个点只有两个未知受力时,可以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求解出未知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假设杆件上的两个点分别为A和B,未知受力为FA和FB。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FA + FB = 0和FA × xA + FB × xB = 0,其中xA和xB分别为A和B到参考点O的距离。
通过解这两个方程,我们可以确定未知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静力平衡方程的名词解释
静力平衡方程的名词解释在物理学中,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和平衡条件的一个分支。
在静力学中,静力平衡方程是一种用于描述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数学表达式。
它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的运用,可以通过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来确定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静力平衡方程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
这个定律表明,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时,合外力为零。
静力平衡方程通过将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矢量相加,可以判断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否为零。
方程表达式为ΣF = 0,其中,ΣF代表所有作用力的矢量的代数和。
在静力平衡方程中,力的概念非常重要。
力是描述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物理量。
它可以是推动物体运动、变形物体形状、维持物体静止的原因。
力的大小可以用牛顿(N)作为单位进行度量。
对于力的方向,我们习惯上使用箭头表示,箭头指向物体所受力的作用方向。
静力平衡方程的另一个关键概念是力矩。
力矩是描述力绕某个轴旋转的能力的物理量。
它是由力的大小和力臂(力与轴的距离)的乘积组成。
力矩的大小可以用牛顿·米(N·m)作为单位进行度量。
在静力平衡方程中,力矩的性质被广泛运用,因为物体的平衡取决于力矩的平衡。
在使用静力平衡方程时,人们通常需要考虑物体所受的多个力,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力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力的平行和力的方向。
如果两个力的作用线平行且方向相同,它们可以合并为一个力。
如果两个力的作用线平行但方向相反,它们可以合并为一个力,其大小为两个力的差值。
静力平衡方程可以在各种物理问题中应用。
例如,在分析杆平衡时,我们可以将杆分为多个部分,并对每个部分应用静力平衡方程。
通过将所有部分的力矩求和,并将其设置为零,我们可以确定杆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此外,静力平衡方程也可以应用于物体上的物体。
在分析物体的平衡状态时,我们可以考虑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包括重力、支持力等,并使用静力平衡方程来确定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静力学平衡的条件
静力学平衡的条件静力学平衡是物体处于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平动和转动的状态。
在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只有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物体才能保持静力学平衡。
下面将详细介绍静力学平衡的条件以及其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静力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在物理学中,力被定义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可以使物体发生平动(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
而静力学平衡是指物体在受到多个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平动或旋转运动,保持静止的状态。
要使物体处于静力学平衡,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为零: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合力是指所有力的矢量和。
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的合力为零,即ΣF=0,那么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2. 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矩为零:力矩是指力绕固定点产生的转动效果。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如果合力产生的力矩为零,即Στ=0,那么物体将不发生转动。
这两个条件是静力学平衡的基本要求,它们可以用数学方式表达为ΣF=0和Στ=0。
通过解这两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处于静力学平衡时的各种力的大小和方向。
静力学平衡的条件不仅适用于简单的力学问题,也可以应用于复杂的工程和结构设计中。
例如,在建筑物和桥梁的设计中,静力学平衡的原理被广泛应用。
工程师需要通过计算各个部分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此外,静力学平衡的原理还可以用于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例如,我们常见的平衡木就是基于静力学平衡的原理设计的。
当人站在平衡木上时,平衡木的两端受到相等大小的力,并且这些力的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从而使平衡木保持平衡。
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天平、摇摆椅等物体。
静力学平衡的条件不仅在物理学中有重要应用,在工程学和生活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帮助我们理解物体静止和平衡的原理,并能够指导我们设计和构建稳定的结构。
总结起来,要使物体处于静力学平衡,必须满足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为零和合力矩为零的条件。
这些条件是静力学平衡的基本要求,我们可以通过解决这些条件得到物体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第7章1 静力平衡
Fx 0,
F5x 0 F5 0
在y轴方向有分力的只有F4、
z
F5、F6三个力,而其中二个
F
力已经求出,所以选择
y1
F6
y
Fy 0,
F4 y F5 y F6 y 0 x
F5
F3
F6 0
F4
F2
F1
再取过F1与F3作用点的y1轴为矩轴,有
M y1 0,
tan a
408N
Fy 0,
FBy Pa 0, FBy 290N
z
FAz A FAx x
Pr a b
Pa
P
FBz
C
B
r FBx
a
c
T1
FBy D R
T2
q
y
b
M z 0, Pa FBx(a c) (T1 T2 cosq )(a c b) 0
例7-1 传动轴AB上,斜齿轮C节圆半径r=60mm,压力
角a=20°,螺旋角b=15°;带轮D半径R=100mm,胶 带紧边水平,松边与水平成角q=30°,胶带拉力
T1=2T2=1300N;又a=b=100mm,c=150mm。轴匀速转 动,不计轮与轴的重量,求斜齿轮所受的圆周力与轴
承A、B的约束力。
7.1.1 平衡条件 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主动力与约束力作为一
个力系,如果物体在这个力系的作用下处于静 力平衡状态,则称该力系为静力平衡力系,简 称平衡力系。 空间任意力系为平衡力系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该 力系的主矢和对任一点O的主矩均为零,即
FR 0 且 MO 0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z
FAz A FAx x
静力平衡原理
静力平衡原理
静力学是机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物体的力学平衡问题。
在静力学中,静力平衡定理是一种重要的原理。
本文将介绍静力平衡原理的基本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一、基本概念
静力平衡原理指的是物体在静止状态下总的合力、合力矩为零。
力矩是力在物体上产生的旋转效应,也可以叫做扭矩或者力臂,是一个向量。
合力矩是指物体上所有力矩的矢量和。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矩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公式
在平面上的物体,静态平衡公式如下:
ΣF = 0
ΣM = 0
其中,ΣF代表所有力的合力,ΣM代表力矩的合力。
三、应用
静力学平衡原理应用广泛,以下是几个具体的例子:
(1)摆钟
摆钟的运作依赖于摆锤的摆动往复运动,要让摆锤始终保持在同一频
率下来平衡摆钟,摆锤的重力向下,绳子的张力向上。
由于物体静止,所以要保证ΣF = 0。
人们通过调整绳子的长度,调整摆锤的位置来保证ΣM = 0,从而保证摆钟的运转。
(2)建筑物的设计
在建筑物的设计中,静力平衡原理问题对于建筑体系的结构完整性和
稳定性至关重要。
设计师必须确保所有物体受力平衡,以确保建筑安全。
(3)物理实验
在物理实验的相关研究中,静力平衡原理广泛应用。
例如在静电学实
验中,靠近电荷的另一个电荷受到的力矩平衡等,可以通过原理来证
明一些物理公式。
总之,静力平衡原理是机械学中的一种基本原理,具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力学平衡问题,提高我们的物理
学习能力。
力学静力平衡与平衡条件
力学静力平衡与平衡条件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形。
在力学中,静力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受力平衡的情况。
而要使物体处于静力平衡状态,需要满足一定的平衡条件。
下面将介绍力学静力平衡与平衡条件的相关内容。
一、静力平衡的概念与特点静力平衡是指物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受的合力与合力矩均为零的情况。
也就是说,物体上的各个力之间必须满足一定的关系,才能保持静止不动。
静力平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合力为零:合力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外力的合力,若合力不为零,则物体会发生运动。
在静力平衡状态下,合力必须为零,才能保持物体的静止状态。
2.合力矩为零:合力矩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所产生的力矩之和。
在静力平衡状态下,合力矩也必须为零,即所有力矩相互抵消,才能保持物体的平衡。
3.受力点在同一直线上:当物体受到的力作用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会发生转动,无法保持静力平衡状态。
因此,在静力平衡状态下,受力点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二、平衡条件的推导与应用为了使物体处于静力平衡状态,需要满足一些平衡条件。
下面将推导出这些平衡条件,并对其应用进行说明。
1.平衡条件一:合力为零设物体上有n个力作用,分别为F1、F2、...、Fn。
合力为零的条件为:F1 + F2 + ... + Fn = 0这个平衡条件表明,物体所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必须为零,才能保持静力平衡状态。
2.平衡条件二:合力矩为零设物体上有n个力作用,分别为F1、F2、...、Fn,它们的作用点分别距离物体某一参考点的距离为d1、d2、...、dn。
合力矩为零的条件为:F1 * d1 + F2 * d2 + ... + Fn * dn = 0这个平衡条件表示物体所受到的各个力所产生的力矩之和必须为零,才能保持静力平衡状态。
3.平衡条件三:受力点在同一直线上当物体受到的力作用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会发生转动,无法保持静力平衡状态。
因此,在静力平衡状态下,物体受力点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a b
B x
解:1.选起重机整体为研究对, 进行受力分析,作受力图如图所 示。这是平面平行力系,有两个 独立的平衡方程,可以计算两个 约束力
c W W1 A a FA B b FB x
W0
M A 0,
FBb W1a Wc W0 ( x b) 0 W0 ( x b) W1a Wc FB b
F a z a F y F3 F2 y1 F6 x F1 F4 F5
解:以水平板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这是空间任意 力系,有六个独立的平衡方程。适当地选择平衡方程, 以提高计算效率。
b
注意到除F4外,各力皆与z轴平行或相交,所以选择
M z 0,
F4 y a 0
F4 0
又注意到除F5外,各力皆与x轴垂直,所以选择
7.1.1 平衡条件
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主动力与约束力作为一 个力系,如果物体在这个力系的作用下处于静 力平衡状态,则称该力系为静力平衡力系,简 称平衡力系。
空间任意力系为平衡力系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该
力系的主矢和对任一点O的主矩均为零,即
FR 0
且
MO 0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Fx 0 Fy 0 Fz 0 M x 0 M y 0
M z 0
一个受空间任意力系作用的刚体 有且只有六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这是空间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基
本形式,还可以等价转变为由二个
力投影方程与四个力矩投影方程组
成的四矩式,或由一个力投影方程
与五个力矩投影方程组成的五矩式, 甚至全部是力矩方程的六矩式。
例7-1 传动轴AB上,斜齿轮C节圆半径r=60mm,压力 角a=20°,螺旋角b=15°;带轮D半径R=100mm,胶 带紧边水平,松边与水平成角q=30°,胶带拉力 T1=2T2=1300N;又a=b=100mm,c=150mm。轴匀速转 动,不计轮与轴的重量,求斜齿轮所受的圆周力与轴 承A、B的约束力。
Fx 0 Fy 0
6.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设各力的力线均在Oxy面,且各力均与x轴平行,
则各力皆与y轴垂直,所以方程 Fy 0 自动满足。
因此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为
等价的二矩式为
Fx 0 M O 0
M A 0 M B 0
z
FAz 305N
T1 T2
q
FAx、FBy、FBz为负值, 表明力FAx、FBy、FBz 的方向与图示方向相 反。
Pr Pa C r a
ab
FAz A F Ax x
P
FBz B F By D
y R
F Bx c b
例7-2 图示六根杆支撑一个正方形水平板,在板的 一角作用铅直力F。设板与杆的自重不计,求各 杆所受的力。
F
FBx 2175N
x
0,
0,
FAx FBx P T1 T2 cosq 0,
Pr a Pa r FBz (a c) T2 sin q (a c b) 0,
M
FAx 1395N
x
FBz 222N FAz Pr FBz T2 sinq 0, Fz 0,
矩心位置的限制条件是:A、B的 连线不能与各力平行。
7.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 设各力偶的作用面均在Oxy面,即各力偶矩矢皆与Oxy 面垂直,因此主矩矢只有一个z轴的分量,所以平衡方 程只有一个,为
M 0
对于以上各种特殊力系,不但要掌握它们的独立 平衡方程的形式,而且要掌握独立平衡方程的数目。
x
F2 F1 O
Fn y
4.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方程 力偶系的主矢为零,所以三个 力的投影方程自动满足。空间力偶 系的平衡方程为
M x 0 M y 0
M z 0
5.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设各力的力线均在Oxy面,取力线的汇交点为坐标系 的原点,在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中去除自动满足 的方程 M O 0,得到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为
Fx 0,
F5 x 0
F5 0
z F y F3 F2 y1 F6 x F1 F4 F5
在y轴方向有分力的只有F4、 F5、F6三个力,而其中二个 力已经求出,所以选择
Fy 0,
F6 0
F4 y F5 y F6 y 0
再取过F1与F3作用点的y1轴为矩轴,有
FAb
FBC
FT1
x
例7-5 建筑工地上的移动起重机如图所示,两轨道的 间距b=3m,不包含平衡重物的机身自重为 W=500kN,重心离左轨道A的距离c=1.5m。起重机 的最大起重量W1=250kN,吊臂前端距左轨道A的距 离为a=10m。欲使起重机 在满载与空载时均不倾倒,
求平衡重块的最小重量W0 以及平衡重块到右轨道B 的最大距离x。
Fy 0,
z FAz A F Ax x
FBy Pa 0,
Pr Pa C r a F Bx c b
ab
FBy 290N
T1
P
FBz B F By D
T2
q
y R
M
z
0,
Pa FBx (a c) (T1 T2 cosq )(a c b) 0
y q A 2a M B C P 4a F Ay A F Ax q M FB B 2a C P 4a x
解:选梁A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作出受力 图如图。这是平面任意力系,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 程,可解支座A、B的三个未知力。选用平衡方程 0, F 0 F为
x Ax
M A 0,
空载时W1=0,起重机不倾倒的条件是 FA 0
W (c b) W0 x FA 0 b
3250 2250 3 W0 W0
W (c b) 2250 x W0 W0
W0 333.3kN
2250 x 6.75m W0
z FAz A F Ax x a Pa C r F Bx c b T1 Pr
ab
P
FBz B F By D
T2
q
y R
解:
(1)研究对象:取传动轴及其上安装的斜齿轮和带轮 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坐标系Axyz。
(2)受力分析:进行受力分析,作受力图。 (3)建立方程:这是空间任意力系,有六个独立的 平衡方程,未知量为五个约束力与一个斜齿轮圆周力, 可解。适当地选择平衡方程计算:
FAB FT2
60
Fx 0,
FBC
FBC FT 1 cos 30 FT 2 cos 60 0 1 3 G 27.3kN 2
FAB FT 1 sin 30 FT 2 sin 60 0 1 3 G 0.73kN 2
B
Fy 0,
对于具体问题,方程的形式可以因需要而变化,但独
立平衡方程的数目不可改变;而且独立平衡方程的数 目还是判断平衡问题是否可解的重要依据。
例7-3 图示水平简支梁AB,A端为固定铰支座,B端 为滚动支座。梁长为4a,梁重P,作用在梁的中点 C。在梁的AC段上受均布载荷q作用,在梁的BC段 上受力偶作用,力偶矩M=Pa。求A和B处的支座约 束力。
FB 4a M P 2a q 2a a 0,
3 1 FB P qa 4 2
Fy 0,
FA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Ay q 2a P FB 0, P 3 qa 4 2
F Ay A F Ax q M FB B 2a C P 4a x
例7-4 图示起重装置中,已知物体重G=20kN,不计杆、 绳和滑轮B的重量及滑轮B的尺寸,求平衡时AB和 BC杆的受力。
第7章
7.1 静力平衡方程
平衡方程方法
物体相对惯性系的静止或匀速直线平移状态称为
静力平衡状态,简称平衡状态。
此时,所有的加速度都等于零,没有非惯性系惯
性力,也没有达朗贝尔惯性力,只要研究主动力 与约束力的关系。这种关系用静力平衡方程计算。 刚化原理:变形体在力系作用下发生变形并已处 于平衡时,若将它刚体化,则其平衡状态不变。
A
y
D B 60
FAB B
FT2
60 30
FBC
FT1
C
G
解:选滑轮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设AB和BC 杆均受拉力。因不计滑轮的尺寸,作用于其上的力可 视为作用在B点的平面汇交力系,作受力图。
x
FT 1 FT 2 G
由滑轮的平衡知,滑轮两边绳的张力大小相等, 即 FT 1 FT 2 G 。因此,该平面汇交力系只有两个未 知力,可用两个平衡方程求解。为计算方便,取坐标 轴的方向如图。
第四编 建立方程
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力学理论建立有关的方 程,这些方程也称为问题的数学模型。本篇介绍 理论力学中建立方程的主要方法。 通常把理论力学的研究内容分为静力学、运动学 与动力学三部分。 静力学研究受力分析、力系简化,物体的平衡条件。 运动学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几何性质。 动力学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与其受力之间的关系。
7.1.2 特殊力系的平衡方程
对于某种特殊力系,从这些方程中去掉那些由 于力线的特殊位置而自动满足的方程,余下的就是 该特殊力系的平衡方程。 1.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z
Fx 0 Fy 0
M O 0
x
O F1
F2
y
二矩式平衡方程为
Fx 0 M A 0 M 0 B
M y1 0,
2 2 F2 aF a0 2 2 F2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