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第13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

与所有者之间在利益上可能存在冲突。尽管企业董事会通
常会拥有任命和解雇管理者、确定管理者的薪酬并保留在
必要的时候干预企业经营的权利,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
存在,管理者往往要比股东及其代表董事会成员更加了解
企业的运作,股东或者董事会成员很难对管理者的行为进
行有效的监督。尤其是在股份制企业中的小股东,他对于
4
精选ppt
二、企业的边界
企业的边界问题包含两层含义:横向边界和纵 向边界。所谓横向边界,就是指企业生产特定产 品的数量及其产品种类,而纵向边界,则是指企 业内部生产流程中不同生产阶段的数量。
5
精选ppt
第二节 企业的目标
一、内部的监督激励机制
现代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制度安排,使管理者
2
精选ppt
第1章 企业:目标、结构与组 织
3
精选ppt
第一节 企业的本质
一、交易成本与企业的性质
交易成本的存在,导致了单纯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很有 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在某些方面产生很高的成本,从而影 响生产和交易的效率,如获取相关的价格信息、根据信息 签订合约并有效执行合约以及规避市场风险等。企业通过 内部交易来取代市场交易,以此来减少交易成本,这就是 企业会存在的根本原因。
在短期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也是为了
能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先存活再去谋发展。
8
精选ppt
第三节 企业的结构
一、常见的企业结构
业主制企业结构 合伙制企业结构 股份制企业结构
9
精选ppt
二、股份制企业内部结构
U型组织结构 H型组织结构 M型组织结构 其他结构
10
精选ppt
三、股份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演化

产业经济学 教学PPT课件

产业经济学 教学PPT课件

第二,提出了生产同类产品的集团问题
▪由于供给者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而产生了同 类产品企业间的价格、产量协调的生产者集团。同时 集团内企业因其产品的一定相互替代性而消除不了竞 争。这就产生了集团内企业间、集团企业与非集团企 业间纵横交错的竞争关系。
▪张伯伦提出的集团问题,实际上是指集团内的一个企 业既受集团内其他企业,又受集团外企业制约而决定 其行为的问题。
第四,提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进入和退出问题
▪张伯伦从理论上证明,伴随着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 集团和非集团企业也可能在某一点达到均衡。 ▪张伯伦指出,决定一个企业成本收益关系的基本因素 是企业“进入”该产业的难易程度。
第五,对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分类
▪张伯伦对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这两端的市场结构进行 了分类,并且考察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分析了特 定产业内的结构、价格、利润、广告和效率等相互关 系。 ▪这些分析为以后的经济学家,尤其是梅森和贝恩,提 供了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贝恩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 继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概念之后,包括梅森在内的许多学者 对有效竞争的标准进行研究,促进了产业组织研究的深入发展。
▪ 贝恩在长期实证研究中,集前人研究成果之大成,于1959年发表 了《产业组织》,标志了以梅森、贝恩为代表的哈佛学派的产业 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 贝恩对产业组织研究、分析框架通常是假定市场结构(S)决定 市场行为(C),市场行为再决定市场绩效(P)。
一、市场集中度
(一)涵义 ▪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
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即集中程度的指标。 ▪ 它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也正因为如此,产
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产业经济学ppt13

产业经济学ppt13
所说: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加工与采掘工业 分离开来,它们各自再分为一些细小的部门,各个部 门生产商品形式的特种产品,并同其他一切生产部门 进行交换。
2020/7/21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日益发 展,特殊社会分工和个别分工的不断加深,大批新的 工业行业不断涌现,如钢铁业、制造业、电力工业、 化学工业等已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尤其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以来,新兴工业行业更是层出不穷,诸如 原子能、天然气、合成树脂和塑料、化学纤维、合成 洗涤剂、化肥、微生物、电子计算机、仪表、自动化 装置、家用电器等。而且,第三产业的各类服务行业 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可以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 进步,社会分工的日益发展,新的行业还会大量涌现。
2020/7/21
❖ 人类社会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的一般社会分工: 第一次是原始社会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 第二次是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 第三次是奴隶社会初期商业独立成为社会经济部门。
这三次重大的一般社会分工形成了农业、畜牧业、手 工业、商业不同的社会经济部门。 与此同时,各部门内部不断发生特殊社会分工,从而 形成了最早、最古老的行业。
(2)行业中企业组织结构的改组调整。这主要是防 止生产过分集中,企业的规模过大造成行业垄断。
(3)政府制定的各种财政金融政策,主要是各种税 率税法的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拨款、补助金发放, 以及进出口政策等。
2020/7/21
2020/7/21
2020/7/21
❖ 在大型公司的形成过程中,反映出大型公司在行业 中的地位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 1.集中性。即行业的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几家大的公 司往往控制和垄断了行业的绝大部分的生产。 2.聚合性。即大公司发挥了巨大的聚合作用,把大量分 散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一张庞大的生产技术紧 密联系、协作配套的网络,形成了行业专业化生产协 作网的结点。

《产业经济学》PPT课件讲义

《产业经济学》PPT课件讲义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产品选择、成本与生产能力
P
P2 P1
A2:成本节省 Q2
A1 :总福利损失
AC1 AC2
Q Q1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产品选择、成本与生产能力
考虑一项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同时也会产生市场势力的兼并: AC1 ……………………………………兼并发生前的平均生产成本 假设在兼并前并不存在市场势力,因此: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垄断的社会成本和收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垄断行为所引起的社会成本如下: • 转移效应
• 分配无效率 • 寻租 • 生产无效率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垄断的社会成本和收益
垄断的社会收益
• 规模经济 • 对研发的投资
对垄断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和收益的权衡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垄断的社会成本和收益
垄断的社会成本 为了便于对竞争和垄断进行比较,我们假设规模报酬为常数。
P
PM A
PC
B
E
QM
QC
AC=MC D Q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垄断的社会成本和收益
如上图所示,MC=AC Qc………………………………………………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出 Qm………………………………………………………卖方垄断的产出 Pm………………………………………………………卖方垄断的价格 矩形ABCPm……………………………………………………垄断利润 梯形AECPm………………………………… ………消费者剩余损失
中国法律中已有的反垄断规定 反垄断法的立法进程

产业经济学第十三章产业结构及其政策PPT课件

产业经济学第十三章产业结构及其政策PPT课件
8
产业及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
(一)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系统 产业结构:指各产业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
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数量比例关系。 分析产业间的数量比较关系主要使用两类指标: 投入指标:各产业就业人数及其所占比重、各产业资本额及
其所占比重。 产出指标:各产业GDP及其在全部GDP中所占比重。 各产业前后同类指标的比较,可以反映各具产业的经济效益
在服务业方面,无论是产值的相对比重还是劳动力的相对比重 与工业部门一样,具有上升的趋向。但在上升的速度上却与工业部门 不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要大于产值相对比重。在服务业内部,各产 业部门的发展也是不同的,如教育、科研和政府行政部门在劳动力的 占用上显示出其比重是上升的。
12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三、霍夫曼定律
产业结构演进的目标是不断地高级化,而高 级化的基础则是结构的合理化。
22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也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
关于判断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目前常见的主要是 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考察,即 ⑴ 与“标准结构”的差异; ⑵ 对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⑶ 产业间均衡的比例关系; ⑷ 对资源的合理使用;⑸ 可持续发展。
配第—克拉克定律可以表达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 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 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
11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二、库兹涅茨法则 农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无论在产值结构方面还是在劳动力结构
方面,都处于不断的下降之中;
工业部门的产值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是趋向上升的,但 其上升的速度则不一致。与产值的相对比重相比,劳动力的相对比重 显得基本稳定或上升相当缓慢。在工业和制造业内部,新兴产业部门 无论是产值的结构比重还是劳动力的结构比例,都处于上升的阶段。 而传统的产业部门则均有下降的趋向;

产业经济学第十三章 产业关联

产业经济学第十三章   产业关联

三、产业关联的方式
1、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
前向关联就是通过供给关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
后向关联就是通过需求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


甲与乙的关联就是前向关联,乙与甲的关联是后向关联。
2、单向关联和环向关联
单向联系: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以供其 生产时直接消耗,但后续产业部门的产品不再返回先行产业
入营业盈余 75 859 85 80 122 141 1361
增加值合计 1474 3461 500 322 644 1169 7570
总 投 入 2468 11534 1739 567 1330 2347 19984
进口 其他 总产 出
-40 -17 2468 -1170 -40 11534
-5 -36 1739 -2 -5 567 -4 2 1330 -55 -8 2347
第十三章 产业关联
13.1产业关联的内涵 13.2产业关联分析工具 13.3产业间的结构分析 13.4产业间的波及效果分析
13.1产业关联的内涵
一、产业关联的实质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
术经济联系。这里,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可以是各种有形产 品和无形产品,也可以是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的投入品或产 出品;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可以是实物形态的联系和联 系方式,也可以是价值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 在产业关联分析的实际应用中使用更多的是价值形态的技术 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
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的经济含义是,当某一产业部门的生产
发生了一个单位变化时,导致各产业部门由此引起的直接和
1、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形式
表13—1是一张简化的一般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产业经济学完整课件

产业经济学完整课件
竞争与创新相互促进
在产业竞争中,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而这些创新活动又会进一步加 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因此,产业竞争与产业创新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06 产业融合与产业集群
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类型
产业融合的定义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 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 交叉,最终融为一体,形成新产 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产业结构的内涵与分类
要点一
产业结构的内涵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 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 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要点二
产业结构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产业分类标准,产业结构可分为多种类型,如 三次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农业结构等。其中,三次产业 结构是按照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 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 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 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产业布局的原则与影响因素
产业布局原则
包括地域分工原则、发挥优势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
影响因素
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技术 条件、生态环境等。
产业关联与产业布局的关系
产业关联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产业间的相互依赖和制约关系决定了产业布局必须考虑 产业间的协调发展,避免或减少产业间的冲突和浪费。
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不 同的产业结构对应着不同的产业组织形态和 特征。例如,在重化工业时期,大型企业占 据主导地位,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而 在信息化时代,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形成竞 争性的市场结构。
产业组织对产业结构的影 响
产业组织是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 业结构具有反作用。合理的产业组织能够促 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产业升 级和转型;而不合理的产业组织则可能导致 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阻碍产业的发展和进 步。因此,优化和调整产业组织是推动产业

产业经济学全套PPT课件芮明杰

产业经济学全套PPT课件芮明杰
的资源占用关系、产业结构的层次演化,为制 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结构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等的 研究都会对现实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020/9/13
产业关联
产业关联就是产业之间的联系。 产业关联更偏重于产业间的中间产品的生产、交换和
消费等方面的具体、量化关系。 投入产出法是其重要的分析工具。通过分析可以认识
[美]沃尔特·亚当斯,詹 姆斯·W·布罗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乔治·J.施蒂格勒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丹尼斯 W. 卡尔顿 / 杰弗 里 M. 佩洛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7-8 2003-10 2006-03 2009-1
2020/9/13
课程考核
过程性考核
+
期末考试 =
总成绩
30%
+
30% +
资本资料工业


其他工业
目的:为了分析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净 产值的比例(霍夫曼比例)问题,并按照这个比例的大 小来划分工业化发展的阶段。
2020/9/13
生产要素分类法
生产要素分类法:根据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 资料的需求种类和依赖程度的差异作为标准划分产业 一种分类方法。
产Leabharlann 劳动密集型产业古代帝王的产业发展政策: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盐 茶等的专营等。
现代产业政策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欧和日 本等国家的重建和复兴;一批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希 望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法国于1947年开始实行指导性计划;印度和韩国于 1950年颁布本国的产业政策;东欧、中国采取重工业 优先发展政策。
2020/9/13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课件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课件

垄断竞争市场
市场上有许多生产相似但不同质产品的企业,每家企业都 对市场有一定影响力,但无法单独决定市场价格,存在一 定的市场进入壁垒。
完全垄断市场
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生产独特产品,没有直接替代品,企 业可以独自决定市场价格,市场进入壁垒非常高。
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市场结构影响企业定价行为 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定价行为会有所不同。在完全 竞争市场下,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而在垄断市场下,企 业可以自主定价。
产业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拓展
01
应用二:企业战略规划与市场拓展
02
探讨企业如何运用产业经济学原理,制定战略规划,拓展 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
03
分析企业如何利用产业经济学方法,洞察市场需求、把握 竞争格局、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战 略规划。同时,关注企业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如何与政府、 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互动合作,共同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与国际经济学的关系:在国际经济领 域中,产业经济学对于研究国际贸易、 国际投资以及全球产业分工等问题具 有重要意义。
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产业经济学的 研究成果可为宏观经济政策提供重要 参考,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也会对产 业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全面了解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深 入研究产业经济问题和制定相关政策 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拓展
应用一: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
01
02
阐述产业经济学在指导政府制定与实施产业政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实现产 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03
探讨如何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产业发展现状、预测未来趋势,为政府制 定针对性的产业政策提供依据。同时,关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效果评估与调整, 确保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产业经济学》 PPT课件

《产业经济学》  PPT课件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
(一)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 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 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 贝恩、谢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 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又称SCP模式)。 ❖ SCP模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后 各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SCP模式的 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
第二产业是指加工取自自然界的物质生产部门
第三产业是指非物质生产部门
❖ 此种分类法的缺陷:产业的归类尚存争议、第三产 业内容过于繁杂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三)国家标准分类法 ❖ 一国(或一地)政府为了统一该国(或该地) 产业经济研究的统计和分析口径,一边科学的 制定产业政策和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并 根据该国(或该地)的实际而编制和颁布的划 分产业的一种国家标准。 ❖特征:第一,具有整体性、广泛性和权威性的 特征;第二,在运用上具有强制性和代表性; 第三,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第四,具有特殊 性;第五,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广义的包括狭义的先行产业和先导产业。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
❖ 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
❖ 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拉克在费歇尔的基础上, 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 展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三次产业结 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 门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产业经济学 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 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投入产出理论是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或区域经济体系中各 个产业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 运用投入产出法,是通过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模型来对 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分析。因 此,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是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 具,包括实物型和价值型两种类型,使用最广泛的是价值 型分析工具。
• (2)最终需求部分,亦称“外生部分”。它反映各产业 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成为最终产品那部分的去向
• (3)毛附加价值部分,也是一种“外生部分”。这部分 包括两块:一块是各产业部门提留的折旧;另一块是 各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内实现的净产值(附 加价值),亦即新创造的价值
2020/11/28
11
部门为另一些产业部门提供产品或劳务;或者产业部 门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 • 2、生产技术联系 • 3、价格联系 ,实质上是产业间产品和劳务联系的货 币表现 • 4、劳动就业联系 • 5、投资联系
2020/11/28
3
产业关联的方式
• 1、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 • 前向关联就是通过供给关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

n
LLj(j 1,2,..n.) j1
2020/11/28
10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 1、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形式。 • (Ⅰ)中间需求部分,亦称为内生部分,是投入产出表
的核心部分。它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一个国家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相互提供中间产品的依 存和交易关系,是各产业之间经济技术联系的表象
• 4、技术的相对稳定性
202•0/115/2、8 价格体系的公正性
7
产业关联分析工具
•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是以产品的标准单位或自然单位 计量的。用于显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主要产品的投入 与产出关系,即这些主要产品的生产、使用情况, 以及它们之间在生产消耗上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
• 1、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形式。 • 表13—1是一张简化的一般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2020/11/Βιβλιοθήκη 84产业关联的方式
• 3、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 直接联系:两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提供 产品,提供技术的联系。
• 间接联系:两个产业部门本身不发生直接的生产 技术联系,而是通过其他一些产业部门的中介才 有联系
2020/11/28
5
产业关联理论
• 里昂惕夫创立的投入产出法有效地揭示了产业间技术经济 联系的量化比例关系,因此,人们又把产业关联理论称为 投入产出理论
• 在产业关联分析的实际应用中使用更多的是价值形态的技 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
• 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托或基础,以 及产业间相互依托的不同类型
2020/11/28
2
产业关联的纽带
• 产业关联的纽带是指不同产业之间是以什么为依托连 接起来
• 主要的依托方式有以下几种: • 1、产品、劳务联系----产业间最基本的联系 • 产品、劳务联系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些产业
• 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其经济含义 是生产一单位j部门产品所消耗i部门的产
品量。
• 其计算方法是依据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将
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去除它所消耗的各种
投入要素数量。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
第十三章
产业关联
• 13.1产业关联的内涵 • 13.2产业关联分析工具 • 13.3产业间的结构分析 • 13.4产业间的波及效果分析
2020/11/28
1
13.1产业关联的内涵
• 产业关联的实质
•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 技术经济联系。这里,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可以是各种有 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也可以是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的投入 品或产出品;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可以是实物形态的 联系和联系方式,也可以是价值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
2020/11/28
6
13.2产业关联分析工具
• 投入产出表
• 投入产出表(input-output table)是表现经 济中多部门之间相互关联关系的一种方法。它 是上文分析的多种产业关联纽带和方式的统计 表现
• 投入产出表的主要假设前提条件有:
• 1、产业活动的独立性
• 2、产业产出的单一性
• 3、规模报酬的不变性
2020/11/28
8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13—1
2020/11/28
9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 2、实物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平衡关系
•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平衡关系式主要有两个:
• (1)总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

n
Xi xijYi(i1,2,..n).
j1
• (2)劳动力总量=各产品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之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13-2
2020/11/28
12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 2.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均衡关系 •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可以按行、按列,以及在行与列之间分别建
立起平衡关系,这些平衡关系主要有:
• 各产业的总需求=该产业的中间需求+该产业的最终需求 • 社会总需求(总产品)=各产业的中间需求合计+各产业的最终需
求合计
• 各产业的总投入=该产业的中间投入+该产业的附加值 • 社会总供给=各产业中间投入合计+各产业附加值合计 • 各产业中间需求合计=各产业中间投入合计 • 各产业最终需求合计=各产业毛附加值合计 • 各产业的总需求=各产业的总投入,即投入等于产出 •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平衡式只有在价值型的投入产出表中才有
2020/11/28
13
投入产出模型
• 投入产出模型是由系数、变量的函数关系组 成的数学方程组构成。
• 其模型建立一般分两步,一是先依据投入产 出表计算各类系数;二是在此基础上,再依 据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建立起投入产出 的数学函数表达式,即投入产出模型
2020/11/28
14
投入产出模型
• 直接消耗系数
联 • 后向关联就是通过需求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
联 • 2、单向关联和环向关联 • 单向联系: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
以供其生产时直接消耗,但后续产业部门的产品不再 返回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这种产业间的联系是 单向联系 • 环向联系:A、B、C、D等产业部门间,先行产业部门 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作为后续产业部门的生产 性直接消耗,同时后续部门的产品也返回相关的先行 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