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数形结合_答案
2018年浙江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技巧专题一:数形结合思想训练(含答案)
方法技巧专题一 数形结合思想训练数形结合思想是指从几何直观的角度,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求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形助数),或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以数助形)的一种数学思想.一、选择题1.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回顾学习过程,都是按照列表、描点、连线得到函数的图象,然后根据函数的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这种研究方法主要体现的数学思想是( )A .演绎B .数形结合C .抽象D .公理化2.若实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F 1-1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图F 1-1A .ac >bcB .|a -b |=a -bC .-a <-b <-cD .-a -c >-b -c3.[2017·怀化] 一次函数y =-2x +m 的图象经过点P (-2,3),且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则△AOB 的面积是( )A .12 B.14C .4D .8 4.[2017·聊城] 端午节前夕,在东昌湖举行的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龙舟比赛中,甲、乙两队500米的赛道上,所划行的路程y (m )与时间x (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图F 1-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F 1-2A .乙队比甲队提前0.25 min 到达终点B .当乙队划行110 m 时,落后甲队15 mC .0.5 min 后,乙队比甲队每分钟快40 mD .自1.5 min 开始,甲队若要与乙队同时到达终点,甲队的速度需提高到255 m /min5.[2016·天津] 已知二次函数y =(x -h )2+1(h 为常数),在自变量x 的值满足1≤x ≤3的情况下,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 的最小值为5,则h 的值为( )A .1或-5B .-1或5C .1或-3D .1或36.[2017·鄂州 ] 如图F 1-3,抛物线y =ax 2+bx +c 的图象交x 轴于A (-2,0)和点B ,交y 轴负半轴于点C ,且OB =O C.下列结论:①2b -c =2;②a =12;③ac =b -1;④a +bc>0.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图F 1-3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二、填空题7.如图F 1-4是由四张全等的矩形纸片拼成的图形,请利用图中空白部分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写出一个关于a ,b 的恒等式:________.图F 1-48.[2017·十堰] 如图F 1-5,直线y =kx 和y =ax +4交于A (1,k ),则不等式kx -6<ax +4<kx 的解集为________.图F 1-59.《庄子·天下篇》中写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根一尺的木棍,如果每天截取它的一半,永远也取不完,如图F 1-6所示.由图易得:12+122+123+…+12n =________.图F 1-610.当x =m 或x =n (m ≠n )时,代数式x 2-2x +3的值相等,则x =m +n 时,代数式x 2-2x +3的值为________. 11.已知实数a 、b 满足:a 2+1=1a ,b 2+1=1b ,则2018|a -b |=________.12.[2017·荆州] 观察下列图形:图F 1-7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9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个点. 13.(1)观察下列图形与等式的关系,并填空:图F 1-8(2)观察图F 1-9,根据(1)中结论,计算图中黑球的个数,用含有n 的代数式填空:图F 1-91+3+5+…+(2n -1)+(________)+(2n -1)+…+5+3+1=__________. 三、解答题14.[2016·菏泽] 如图F 1-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ax 2+bx +2过B (-2,6),C (2,2)两点. (1)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记抛物线顶点为D ,求△BCD 的面积;(3)若直线y =-12x 向上平移b 个单位所得的直线与抛物线段BDC (包括端点B 、C )部分有两个交点,求b 的取值范围.图F 1-10参考答案1.B 2.D 3.B 4.D5.B [解析] (1)如图①,当x =3,y 取得最小值时,⎩⎪⎨⎪⎧h >3,(3-h )2+1=5,解得h =5(h =1舍去);(2)如图②,当x =1,y 取得最小值时,⎩⎪⎨⎪⎧h <1,(1-h )2+1=5,解得h =-1(h =3舍去). 6.C [解析] 在y =ax 2+bx +c 中,当x =0时,y =c ,∴C (0,c ),∴OC =-c .∵OB =OC ,∴B (-c ,0).∵A (-2,0),∴-c 、-2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2)=c a ,∵c ≠0,∴a =12,②正确;∵a =12,-c 、-2是一元二次方程12x 2+bx +c =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2)=-b12,即2b -c =2,①正确;把B (-c ,0)代入y =ax 2+bx +c ,得0=a (-c )2+b ·(-c )+c ,即ac 2-bc +c =0.∵c ≠0,∴ac -b +1=0,∴ac =b -1,③正确;∵抛物线开口向上,∴a >0.∵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左侧,∴-b2a <0,∴b >0.∴a +b >0.∵抛物线与y 轴负半轴交于点C ,∴c <0.∴a +bc<0,④不正确. 7.(a -b )2=(a +b )2-4ab8.1<x <52 [解析] 将A (1,k )代入y =ax +4得a +4=k ,将a +4=k 代入不等式kx -6<ax +4<kx 中得(a +4)x -6<ax +4<(a +4)x ,解不等式(a +4)x -6<ax +4得x <52,解不等式ax +4<(a +4)x 得x >1,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1<x <52.9.1-12n (或2n-12n )10.3 11.112.135 [解析] 第1个图形有3=3×1=3个点; 第2个图形有3+6=3×(1+2)=9个点; 第3个图形有3+6+9=3×(1+2+3)=18个点; …第n 个图形有3+6+9+…+3n =3×(1+2+3+…+n )=3n (n +1)2个点.当n =9时, =135个点. 13.解:(1)1+3+5+7=16=42.观察,发现规律,第一个图形:1+3=22,第二个图形:1+3+5=32,第三个图形:1+3+5+7=42,…, 第(n -1)个图形:1+3+5+…+(2n -1)=n 2. 故答案为:42;n 2. (2)观察图形发现:图中黑球可分三部分,1到n 行,第(n +1)行,(n +2)行到(2n +1)行, 即1+3+5+…+(2n -1)+[2(n +1)-1]+(2n -1)+…+5+3+1 =[1+3+5+…+(2n -1)]+(2n +1)+[(2n -1)+…+5+3+1] =n 2+2n +1+n 2 =2n 2+2n +1.故答案为:2n +1;2n 2+2n +1.14.解:(1)由题意,得⎩⎪⎨⎪⎧4a -2b +2=6,4a +2b +2=2,解得⎩⎪⎨⎪⎧a =12,b =-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2x 2-x +2.(2)如图,∵y =12x 2-x +2=12(x -1)2+32,∴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32).由B (-2,6)和C (2,2)求得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x +4. ∴对称轴与直线BC 的交点是H (1,3). ∴DH =32.∴S △BDC =S △BDH +S △CDH =12×32×3+12×32×1=3.(3)如图.①由⎩⎪⎨⎪⎧y =-12x +b ,y =12x 2-x +2消去y ,得x 2-x +4-2b =0.当Δ=0时,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1)2-4(4-2b )=0,解得b =158.②当直线y =-12x +b 经过点C 时,b =3.③当直线y =-12x +b 经过点B 时,b =5.综上,可知158<b ≤3.。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48 中考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教师版含解析)
中考专题48 中考专题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中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数和形两大部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
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应用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形:或者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或者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即数形结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情形是“以数解形”,而第二种情形是“以形助数”。
“以数解形”就是有些图形太过于简单,直接观察却看不出什么规律来,这时就需要给图形赋值,如边长、角度等。
1.数形结合思想的含义数形结合思想是指从几何直观的角度,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求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形助数),或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以数助形)的一种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问题得以解决。
2.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常见的四种类型(1)实数与数轴。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借助数轴观察数的特点,直观明了。
(2)在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中的应用。
利用函数图象解决方程问题时,常把方程根的问题看作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来解决;利用数轴或函数图象解有关不等式(组)的问题直观,形象,易于找出不等式(组)解的公共部分或判断不等式组有无公共解。
(3)在函数中的应用。
借助于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函数图象的几何特征与数量特征紧密结合,体现了数形结合的特征与方法。
(4)在几何中的应用。
对于几何问题,我们常通过图形,找出边、角的数量关系,通过边、角的数量关系,得出图形的性质等。
3.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方法“数”和“形”是数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 每一个几何图形中都蕴含着与它们的形状、大小、位置密切相关的数量关系;反之,数量关系又常常可以通过几何图形做出直观地反映和描述.数形结合的实质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在解决代数问题时,想到它的图形,从而启发思维,找到解题之路;或者在研究图形时,利用代数的知识,解决几何的问题.实现了抽象概念与具体图形的联系和转化,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经典例题1】(2020年•遵义)构建几何图形解决代数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在计算tan15°时,如图.在Rt △ACB 中,∠C =90°,∠ABC =30°,延长CB 使BD =AB ,连接AD ,得∠D =15°,所以tan15°=AC CD =12+√3=2−√3(2+√3)(2−√3)=2−√3.类比这种方法,计算tan22.5°的值为( )A .√2+1B .√2−1C .√2D .12 【标准答案】B【分析】在Rt △ACB 中,∠C =90°,∠ABC =45°,延长CB 使BD =AB ,连接AD ,得∠D =22.5°,设AC =BC =1,则AB =BD =√2,根据tan22.5°=AC CD 计算即可. 【答案剖析】在Rt △ACB 中,∠C =90°,∠ABC =45°,延长CB 使BD =AB ,连接AD ,得∠D =22.5°,设AC =BC =1,则AB =BD =√2,∴tan22.5°=AC CD =11+√2=√2−1 【知识点练习】(2019•湖北省仙桃市)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C.D.【标准答案】C【解答】解:解不等式x﹣1>0得x>1,解不等式5﹣2x≥1得x≤2,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经典例题2】(2020年•济宁)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如图,直线y=x+5和直线y=ax+b 相交于点P,根据图象可知,方程x+5=ax+b的解是( )A.x=20 B.x=5 C.x=25 D.x=15【标准答案】A【分析】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两直线答案剖析式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答案剖析】∵直线y=x+5和直线y=ax+b相交于点P(20,25)∴直线y=x+5和直线y=ax+b相交于点P为x=20.【知识点练习】(2020年株洲模拟)直线y=k1x+b1(k1>0)与y=k2x+b2(k2<0)相交于点(﹣2,0),且两直线与y轴围城的三角形面积为4,那么b1﹣b2等于.【标准答案】4【答案剖析】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仔细观察图形,注意几个关键点(交点、原点等),做到数形结合.如图,直线y=k1x+b1(k1>0)与y轴交于B点,则OB=b1,直线y=k2x+b2(k2<0)与y轴交于C,则OC=﹣b2,∵△ABC的面积为4,∴OA•OB+=4,∴+=4,解得:b1﹣b2=4.【经典例题3】(2020年通化模拟)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AEFG按图1位置放置,AD与AE在同一直线上,AB与AG在同一直线上.(1)小明发现DG⊥BE,请你帮他说明理由.(2)如图2,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DG上时,请你帮他求出此时BE的长.(3)如图3,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继续逆时针旋转,线段DG与线段BE将相交,交点为H,写出△GHE 与△BHD面积之和的最大值,并简要说明理由.【标准答案】见答案剖析。
专题复习数形结合(含答案)
专题复习三数形结合I、专题精讲:数学家华罗庚说得好:“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几何图形的形象直观,便于理解,代数方法的一般性,解题过程的机械化,可操作性强,便于把握,因此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在联系,既分析其数量关系,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地利用这种结合,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考方法.II、典型例题剖析例1.某公司推销一种产品,设X(件)是推销产品的数量,y (元)是推销费,图3—3—1巳表示了公司每月付给推销员推销费的两种方案,看图解答下列问题:(1)求Y1与Y2的函数解析式;(2)解释图中表示的两种方案是如何付推销费的?(3)如果你是推销员,应如何选择付费方案?Y<兀)Y1 Y2-。
2。
」600500400300200100解:(1) y1=20x,y2=10x+300. 图3-3-1(2) Y1是不推销产品没有推销费,每推销10件产品得推销费200元,Y2是保底工资300元,每推销10件产品再提成100元.(3)若业务能力强,平均每月保证推销多于30件时,就选择Yi的付费方案;否则,选择Y2的付费方案.点拨:图象在上方的说明它的函数值较大,反之较小,当然,两图象相交时,说明在交点处的函数值是相等的.例2.某农场种植一种蔬菜,销售员平根据往年的销售t每于克销售价(元)情况,对今年这种蔬菜的销售价格进行了预测,预测 5情况如图3—3—2,图中的抛物线(部分)表示这种蔬菜销售价与月份之间的关系,观察图象,你能得到关于这种蔬菜销售情况的哪些信息?答题要求:(1)请提供四条信息;(2)不必求函数的解析.解:(1) 2月份每千克销售价是3.5元;7对月份每千克销售价是0.5元;(3) 1月到7月的销售价逐月下降;(4) 7月到12月的销售价逐月上升;4321o I 1 2 3 4 5 6 7 s 9 10 11 12月份图3-3-2(5) 2月与7月的销售差价是每千克3元;(6) 7月份销售价最低,1月份销售价最高;(7) 6月与8月、5月与9月、4月与10月、3月与11月,2月与12月的销售价分别相同.点拨:可以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增减性、对称性.最大(小)值等,得出多个结论.例3.某报社为了解读者对本社一种报纸四个版面的喜欢情况,对读者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要求读者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版面,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绘制成了如图3—3—3所示的条形统计图:个单位:人2000(1)请写出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得的一条信息;(2)请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补全如图3—3—4所示的扇形统计图(要求:第二版与第三版相邻,并说明这两福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图3-3-3(3)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对该报社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综合(三)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综合(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解答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3a(a≠0)经过点A(﹣1,0).(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用含a的式子表示)(2)已知点B(3,4),将点B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若抛物线与线段BC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a的取值范围.2.已知抛物线y=ax2+bx+a+2(a≠0)与x轴交于点A(x1,0),点B(x2,0),(点A在点B 的左侧),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1)若点A的坐标为(-3,0),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点B的坐标;(2)C是第三象限的点,且点C的横坐标为-2,若抛物线恰好经过点C,直接写出x2的取值范围;(3)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点P在抛物线上,且∠DOP=45°,若抛物线上满足条件的点P恰有4个,结合图象,求a的取值范围.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直线y =ax 与抛物线y =ax 2﹣2ax ﹣1(a ≠0)围成的封闭区域(不包含边界)为W .(1)求抛物线顶点坐标(用含a 的式子表示);(2)当a =12时,写出区域W 内的所有整点坐标;(3)若区域W 内有3个整点,求a 的取值范围.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3y ax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与抛物线()2230y ax ax a a =--≠的对称轴交于点B ,将点A 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C ,连接AB ,AC 得到的折线段记为图形G .(1)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和点C 坐标;(2)∠当1a =-时,直接写出抛物线223y ax ax a =--与图形G 的公共点个数.∠如果抛物线223y ax ax a =--与图形G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出a 的取值范围.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241(0)y ax ax a =-+>.(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_______;(2)若当15x ≤≤时,y 的最小值是1-,求当15x ≤≤时,y 的最大值;(3)已知直线3y x =-+与抛物线241(0)y ax ax a =-+>存在两个交点,设左侧的交点为点()11,P x y ,当121x -≤<-时,求a 的取值范围.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存在抛物线2y x 2x m 1=+++以及两点()()A m m 1B m m 3++,和,.(1)求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2)若该抛物线经过点()A m m 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3)若该抛物线与线段AB 有公共点,结合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4ax+b(a>0)的顶点A在x轴上,与y 轴交于点B.(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b;(2)若∠BAO=45°,求a的值;(3)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若抛物线在点A,B之间的部分与线段AB 所围成的区域(不含边界)内恰好没有整点,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2mx+m﹣4与x轴交于点A,B(点A 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0,﹣3).(1)求m的值;(2)若一次函数y=kx+5(k≠0)的图象经过点A,求k的值;(3)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在点B,C间的部分(含点B和点C)向左平移n(n>0)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记为G,同时将(2)中得到的直线y=kx+5(k≠0)向上平移n个G有公共点时,请结合图象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单位,当平移后的直线与图象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经过点A (0,﹣4)和B (﹣2,2).(1)求c 的值,并用含a 的式子表示b ;(2)当﹣2<x <0时,若二次函数满足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求a 的取值范围; (3)直线AB 上有一点C (m ,5),将点C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D ,若抛物线与线段CD 只有一个公共点,求a 的取值范围.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2y x mx m m =-+-+的顶点为A(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用m 表示);(2)若点A 在第一象限,且2OA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已知点(1,2)B m m --,(2,2)C ,若抛物线与线段BC 有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y =x 2﹣2mx +1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为A ,将点A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1)直接写出点A 与点B 的坐标;(2)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用含m 的式子表示);(3)若函数y =x 2﹣2mx +1的图象与线段AB 恰有一个公共点,求m 的取值范围.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y =ax 2+bx ﹣1交y 轴于点P .(1)过点P 作与x 轴平行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Q ,PQ =4,求b a的值; (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在(1)的条件下,记抛物线与x 轴所围成的封闭区域(不含边界)为W .若区域W 内恰有4个整点,结合函数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13.已知二次函数y =ax 2﹣2ax .(1)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 = ;(2)当0≤x ≤3时,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4,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3)若a <0,对于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两点P (x 1,y 1),Q (x 2,y 2),当t ≤x 1≤t +1,x 2≥3时,均满足y 1≥y 2,请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31y ax ax a =-++与y 轴交于点A .(1)求点A 的坐标(用含a 的式子表示);(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3)已知点(2,2),(0,)M a N a ---.若抛物线与线段MN 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1)(1,4)a -;(2)43a <-或1a =-. 【解析】【分析】(1)根据抛物线23(0)y ax bx a a =+-≠经过点(1,0)A -可得a 和b 的关系,然后将抛物线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到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先根据点坐标平移的变化规律可得点C 的坐标,画出当0a >和0a <时抛物线的图象,然后结合图象即可得到a 的取值范围.【详解】(1)∠点(1,0)A -在抛物线23(0)y ax bx a a =+-≠上∠30a b a --=,解得2b a =-∠2223(1)4y ax ax a a x a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a -;(2)∠223(3)(1)(32)2y ax x a a x x x a a x --=-=-=+-∠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点(3,0),与y 轴交于点(0,3)a -∠将点(3,4)B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点C 的坐标为(33,4)C -,即(0,4)C由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如图,当0a >时由抛物线与x 、y 轴的交点可知,抛物线与线段BC 无公共点∠当0a <时若抛物线的顶点在线段BC 上,则顶点坐标为(1,4)∠44a -=解得1a =-若抛物线的顶点不在线段BC 上,要使抛物线与线段BC 恰有一个公共点,则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位于点C 的上方即34a ->解得43a <-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4 3a<-或1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知识点,较难的是题(2),正确分两种情况,并学会利用函数图象是解题关键.2.(1)21322y x x=--+,(1,0);(2)-1<x2<0;(3)a<-2.【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12bxa=-=-,求出b=2a,将点A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可得点C在第三象限,即点A在点C和函数对称轴之间,故-2<x1<-1,继而进行分析即可求解;(3)根据题意可得满足条件的P在x轴的上方有2个,在x轴的下方也有2个,则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下方,即可求解.【详解】解:(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12bxa=-=-,解得:b=2a,故y=ax2+bx+a+2=a(x+1)2+2,将点A的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12a=-,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21)2113(22y x x x=-++=--+;令y=0,即21322x x--+=,解得:x=-3或1,故点B的坐标为:(1,0).(2)由(1)知:2(1)2y a x=++,点C在第三象限,即点C在点A的下方,即点A在点C和函数对称轴之间,故-2<x1<-1,而121(1)2x x+=-,即x2=-2-x1,故-1<x2<0.(3)∠抛物线的顶点为(-1,2),∠点D(-1,0),∠∠DOP=45°,若抛物线上满足条件的点P恰有4个,∠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在原点的左侧,如下图,∠满足条件的P在x轴的上方有2个,在x轴的下方也有2个,则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下方,当x=0时,2220y ax bx a a=+++=+<,解得:a<-2,故a的取值范围为:a<-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解不等式、函数作图,解题的关键是通过画出抛物线的位置,确定点的位置关系,进而分析求解即可.3.(1)(1,﹣a﹣1);(2)(1,0)、(2,0)、(3,1)、(1,﹣1);(3)区域W内有3个整点,a的取值范围为:a=13或﹣32≤a<﹣1【解析】【分析】(1)将抛物线化成顶点式表达式即可求解;(2)概略画出直线y=12x和抛物线y=12x2﹣x﹣1的图象,通过观察图象即可求解;(3)分a>0、a<0两种情况,结合(2)的结论,逐次探究即可求解.【详解】解:(1)y=ax2﹣2ax﹣1=a(x﹣1)2﹣a﹣1,故顶点的坐标为:(1,﹣a﹣1);(2)a=12时,概略画出直线y=12x和抛物线y=12x2﹣x﹣1的图象如下:从图中看,W区域整点为如图所示4个黑点的位置,其坐标为:(1,0)、(2,0)、(3,1)、(1,﹣1);(3)∠当a>0时,由(2)知,当a=12时,区域W内的所有整点数有4个;参考(2)可得:当a>12时,区域W内的所有整点数多于3个;当13<a12<时,区域W内的所有整点数有4个;同理当a=13时,区域W内的所有整点数有3个;当0<a<13时,区域W内的所有整点数多于3个;∠当a<0时,当﹣1≤a<0时,区域W内的所有整点数为0个;当a<﹣32时,区域W内的所有整点数多于3个;∠区域W内有3个整点时,a的取值范围为:﹣32≤a<﹣1,综上,区域W内有3个整点,a的取值范围为:a=13或﹣32≤a<﹣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的基本性质等,这种探究性题目,通常按照题设的顺序逐次求解,一般较为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4.(1)对称轴1x =,C (5,3);(2)∠3个;∠1a <-或14a ≥或34a =- 【解析】【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x =2b a-求解即可解决问题,再利用平移的性质求出点C 的坐标即可.(2)∠画出图形即可解决问题.∠分两种情形:a <0或a >0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抛物线()2230y ax ax a a =--≠, ∠对称轴212a x a-=-=. ∠直线3y ax =-+与y 轴交于点A , ∠ A (0,3).∠将点A 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C ,∠ C (5,3).(2)∠如图1中,观察图象可知,抛物线与图象G 的交点有3个.∠由(1)得,抛物线的顶点为()14a -,. 当0a <时,由∠得,1a =-时,抛物线过点A ,B ,∠ 当1a <-时,抛物线与图形G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当抛物线顶点在AC 上时, 如图,也满足条件,∠43a -=,34a =-. 当0a >时,如图,抛物线经过点C 时,满足条件,∠251033a a a --=,14a =. 综上所述,当13144a a a <-=-或≥或时,抛物线与图形G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点睛】本题属于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由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1)2x =;(2)当5x =时,72y =,即y 的最大值是72;(3)1335a ≤< 【解析】【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公式即可得结论;(2)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可得顶点在1≤x≤5范围内,和y 的最小值是-1,得顶点坐标为(2,-1),把顶点(2,-1)代入y=ax 2-4ax+1,可得a 的值,进而可得y 的最大值; (3)当x=-2时,P (-2,5),把P (-2,5)代入y=ax 2-4ax+1,当x 1=-1时,P (-1,4),把P (-1,4)代入y=ax 2-4ax+1,分别求出a 的值,再根据函数的性质即可得a 的取值范围.【详解】(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4222b a x a a-=-=-=, 故答案为:x=2; (2)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顶点在1≤x≤5范围内,∠y 的最小值是-1,∠顶点坐标为(2,-1).∠a >0,开口向上,∠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即x=5时,y 有最大值,∠把顶点(2,-1)代入y=ax 2-4ax+1,∠4a-8a+1=-1,解得12a =∠21212y x x =-+ ∠当x=5时,72y = 即y 的最大值是72; (3)当x=-2时,P (-2,5),把P (-2,5)代入y=ax 2-4ax+1,∠4a+8a+1=5,解得a=13, 当x 1=-1时,P (-1,4),把P (-1,4)代入y=ax 2-4ax+1,∠a+4a+1=4,解得a=35, ∠13≤a <35.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最值,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6.(1)(1,)m -;(2):2y (1)x =+或2y (1)2x =+-;(3)013m ≤≤-+或132m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将抛物线的一般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根据题意将()A m m 1+,代入求出m 的值即可求得该抛物线的表达式;(3)根据题意分m≥0,m <0两种情形,分别构建不等式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抛物线解析式为:22y x 2x m 1(1)x m =+++=++,∠顶点坐标为:(1,)m -.(2)∠抛物线经过点()A m m 1+,,∠21(1)m m m +=++,解得0,2m =-,所以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y (1)x =+或2y (1)2x =+-.(3)当m≥0时,如图1中,观察图象可知:21213m m m m m +≤+++≤+,∠220m m +≥且2220m m +-≤,解得013m ≤≤-+.当m <0时,如图2中,观察图象可知:21213m m m m m +≤+++≤+,∠m 2+2m≥0且m 2+2m-2≤0,解得132m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m 的值为:013m ≤≤-+或132m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图象进行分析解答.7.(1)b =4a ;(2)12a =;(3)102a <或a =1. 【解析】【分析】(1)先将抛物线解析式化为顶点式,然后根据抛物线y =ax 2+4ax +b (a >0)的顶点A 在x 轴上,可以得到该抛物线的顶点纵坐标为0,从而可以得到a 和b 的关系;(2)根据抛物线解析式,可以得到点B 的坐标为(0,4a ),然后∠BAO =45°,可知4a =2,从而可以求得a 的值;(3)根据函数图象,可以写出a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y =ax 2+4ax +b =a (x +2)2+(b ﹣4a ),∠该抛物线顶点A 的坐标为(﹣2,b ﹣4a ),∠顶点A 在x 轴上,∠b ﹣4a =0,即b =4a ;(2)∠b =4a ,∠抛物线为y =ax 2+4ax +4a (a >0),∠抛物线顶点为A (﹣2,0),与y 轴的交点B (0,4a )在y 轴的正半轴,∠BAO =45°, ∠OB =OA =2,∠4a =2,∠12a =; (3)102a <或a =1. 理由:∠点A (﹣2,0),点B (0,4a ),设直线AB 的函数解析式为y =mx +n ,204m n n a -+=⎧⎨=⎩,得24m a n a =⎧⎨=⎩, 即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2ax +4a ,∠抛物线解析式为y =ax 2+4ax +4a (a >0),抛物线在点A ,B 之间的部分与线段AB 所围成的区域(不含边界)内恰好没有整点,∠441242a a a a a -+≥⎧⎨-+⎩或241440a a a a a -+⎧⎨-+>⎩, 解得,a =1或0<a ≤12,即a 的取值范围是0<a ≤12或a =1.【点睛】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画出相应的图形,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8.(1)m=1;(2)k=5;(3)2≤n≤5.【解析】【分析】(1)把点C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求出m;(2)求出点A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解决问题即可;(3)如图,设平移后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5x+5+n,点C平移后的坐标为(﹣n,﹣3),点B平移后的坐标为(3﹣n,0),求出点C或B直线y=5x+5+n上时n的值,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抛物线y=x2﹣2mx+m﹣4与y轴交于点C(0,﹣3),∠m﹣4=﹣3,∠m=1.(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令y=0,得到x2﹣2x﹣3=0,解得x=﹣1或3,∠抛物线y=x2﹣2mx+m﹣4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A(﹣1,0),B(3,0),∠一次函数y=kx+5(k≠0)的图象经过点A,∠﹣k+5=0,∠k=5.(3)如图,设平移后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5x+5+n,点C平移后的坐标为(﹣n,﹣3),点B平移后的坐标为(3﹣n,0),当点C落在直线y=5x+5+n上时,﹣3=﹣5n+5+n,解得n=2,当点B落在直线y=5x+5+n上时,0=5(3﹣n)+5+n解得n=5,观察图像可知,满足条件的n的取值范围为2≤n≤5.【点睛】本题属于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平移等知识,掌握待定系数法和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9.(1)b=2a﹣3;(2)32-≤a<0或0<a≤32;(3)0<a<4或3332=--a.【解析】【分析】(1)把点A(0,﹣4)和B(﹣2,2)分别代入y=ax2+bx+c,即可求解;(2)当a<0时,依题意抛物线的对称轴需满足232aa--≤﹣2;当a>0时,依题意抛物线的对称轴需满足232aa--≥0,即可求解;(3)∠当a>0时,若抛物线与线段CD只有一个公共点,则抛物线上的点(1,3a﹣7)在D点的下方,即可求解;∠当a<0时,若抛物线的顶点在线段CD上,则抛物线与线段只有一个公共点,即可求解.【详解】解:(1)把点A(0,﹣4)和B(﹣2,2)分别代入y=ax2+bx+c中,得c=﹣4,4a﹣2b+c=2.∠b=2a﹣3;(2)当a<0时,依题意抛物线的对称轴需满足232aa--≤﹣2,解得32-≤a<0.当a>0时,依题意抛物线的对称轴需满足232aa--≥0,解得0<a≤32.∠a的取值范围是32-≤a<0或0<a≤32;(3)设直线AB的表达式为:y=mx+n,则422nm n=-⎧⎨=-+⎩,解得:34mn=-⎧⎨=-⎩,故直线AB表达式为y=﹣3x﹣4,把C(m,5)代入得m=﹣3.∠C(﹣3,5),由平移得D(1,5).∠当a>0时,若抛物线与线段CD只有一个公共点(如图1),y=ax2+bx+c=ax2+(2a﹣3)﹣4,当x=1时,y=3a﹣7,则抛物线上的点(1,3a﹣7)在D点的下方,∠a+2a﹣3﹣4<5.解得a<4.∠0<a<4;∠当a<0时,若抛物线的顶点在线段CD上,则抛物线与线段只有一个公共点(如图2),∠2454ac b a-=. 即24(4)(23)54a a a⨯---=. 解得3332a =-+(舍去)或3332=--a . 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0<a <4或3332=--a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的性质、解不等式等,解题的关键是通过画图确定抛物线图象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求解. 10.(1)(,)m m ;(2)22y x x =-+或写为:2(1)1y x =--+;(3)2m ≤,或3m ≥.【解析】【分析】(1)化抛物线为顶点式,即可写出顶点坐标;(2)求出点AO ,列方程求解即可;(3)考虑点C 在抛物线上时m 的值,再结合图形,分情况进行讨论.【详解】(1)∠2222()y x mx m m x m m =-+-+=--+,∠抛物线的顶点A 坐标为(,)m m .(2)点A 在第一象限,∠2OA m =,∠2OA =∠1m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y x x=-+,或写为:2(1)1y x=--+(3)把22C(,)代入222y x mx m m=-+-+,得22224m m m=-+-+,解得2m=或3,结合图象可得:当2m≤时,抛物线与线段BC有公共点,当23m<<时,抛物线与线段BC无公共点,当3m≥时,抛物线与线段BC有公共点;综上,当2m≤或3m≥时,抛物线与线段BC有公共点.【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1.(1)A(0,1),B(4,1);(2)x=m;(3)m≤0或m>2.【解析】【分析】(1)计算自变量为0的函数值得到A点坐标,然后利用点平移的规律确定B点坐标;(2)利用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求解;(3)当对称轴为y轴时,满足条件,此时m=0;当m<0时满足条件;若m>0时,利用当x=4,y<1时抛物线与线段AB恰有一个公共点,然后求出此时m的范围.【详解】解:(1)当x=0时,y=x2﹣2mx+1=1,则A点坐标为(0,1),把A(0,1)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B点坐标为(4,1),(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2m-=m;(3)当m=0时,抛物线解析式为y=x2+1,此抛物线与线段AB恰有一个公共点;当m <0时,抛物线与线段AB 恰有一个公共点;当m >0时,当x=4,y <1,即16﹣8m +1<1,解得m >2,所以m 的范围为m ≤0或m >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像求解.12.(1)-4或4;(2)14<a≤13或﹣1≤a <﹣34. 【解析】【分析】 (1)根据题意先求出点Q 坐标,代入解析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讨论,利用特殊点进行分析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1)∠抛物线y =ax 2+bx ﹣1交y 轴于点P ,∠点P (0,﹣1),∠PQ =4,PQ∠x 轴,∠点Q (4,﹣1),(﹣4,﹣1)当点Q 为(4,﹣1),∠﹣1=16a+4b ﹣1,∠4=-b a, 当点Q (﹣4,﹣1)∠﹣1=16a ﹣4b ﹣1,∠ba=4;(2)当a>0时,当抛物线过点(2,﹣2)时,a=14,当抛物线过点(1,﹣2)时,a=13,∠14<a≤13;当a<0时,当抛物线过点(2,2)时,a=﹣34,当抛物线过点(2,3)时,a=﹣1,∠﹣1≤a<﹣34,综上所述:14<a≤13或﹣1≤a<﹣34.【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理解整点定义,并熟练掌握与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1)1;(2)y =x 2﹣2x 或y =﹣x 2+2x ;(3)﹣1≤t ≤2【解析】【分析】(1)由对称轴是直线x =2b a-,可求解; (2)分a >0或a <0两种情况讨论,求出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求解;(3)利用函数图象的性质可求解.【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对称轴是直线x =22a a--=1, 故答案为:1;(2)当a >0时,∠对称轴为x =1,当x =1时,y 有最小值为﹣a ,当x =3时,y 有最大值为3a ,∠3a ﹣(﹣a )=4.∠a =1,∠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2﹣2x ;当a <0时,同理可得y 有最大值为﹣a ; y 有最小值为3a ,∠﹣a ﹣3a =4,∠a =﹣1,∠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2+2x ;综上所述,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2﹣2x 或y =﹣x 2+2x ;(3)∠a <0,对称轴为x =1,∠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1和x =3时的函数值相等,∠t ≤x 1≤t +1,x 2≥3时,均满足y 1≥y 2,∠t ≥﹣1,t +1≤3,∠﹣1≤t ≤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利用分类思想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14.(1)(01)A a +,;(2)32x =;(3)a 的取值范围是14a - 【解析】【分析】 (1)与y 轴的交点横坐标为0,然后计算0x =时的函数值即可求出坐标;(2)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2b x a=-求解即可; (3)由N 点和A 点的坐标,可知点A 在点N 的上方,令抛物线上的点()2,c C y -,可得111c y a =+,分a >0,a <0两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抛物线231y ax ax a =-++与y 轴交于点A ,令0x =,得1y a =+.(0,1)A a ∴+.(2)由抛物线231y ax ax a =-++可知3322a x a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32x =. (3)对于任意的实数a ,都有1a a +>. 可知点A 总在点N 的上方.令抛物线上的点()2,c C y -.111c y a ∴=+.∠如图1,当0a >时, 2c y a >--.∠点C 在点M 的上方.结合函数图象,可知抛物线与线段MN 没有公共点.∠当0a <时(i)如图2,当抛物线经过点M时,2cy a=--.14a∴=-.结合函数图象,可知抛物线与线段MN恰有一个公共点M.(ii)当14a-<<时,可知抛物线与线段MN没有公共点.(∠)如图3,当14a<-,时,2cy a<--.∠点C在点M的下方.结合函数图象,可知抛物线与线段MN恰有一个公共点.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14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利用不等式解决问题,属于二次函数综合题,题目较难.。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冲刺:数形结合问题--巩固练习题及答案(提高)
中考冲刺:数形结合问题—巩固练习(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某工厂有两个大小相同的蓄水池,且中间有管道连通.现要向甲池中注水,若单位时间内的注水量不变,那么,从注水开始,水池乙水面上升的高度h与注水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可能是()2.若用(a)、(b)、(c)、(d)四幅图像分别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请按图像所给顺序,将下面的①、②、③、④对应顺序.①小车从光滑的斜面上滑下(小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②一个弹簧不挂重物到逐渐挂重物(弹簧长度与所挂重物的重量的关系)③运动员推出去的铅球(铅球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④小杨从A到B后,停留一段时间,然后按原速度返回(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顺序是 ( )A.③④②①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④①③②二填空题3. 如图,一种电子游戏,电子屏幕上有一正六边形ABCDEF,点P沿直线AB从右向左移动,当出现点P与正六边形六个顶点中的至少两个顶点距离相等时,就会发出警报,则直线AB上会发出警报的点P有个.4.如下图所示,按下列方法将数轴的正半轴绕在一个圆(该圆的周长为3个单位长,且在圆周的三等分点处分别标上了数字0,1,2)上:先让原点与圆周上数字0所对应的点重合,再将正半轴按顺时针方向绕在该圆周上,使数轴上1,2,3,4……所对应的点分别与圆周上1,2,0,1,……所对应的点重合,这样,正半轴上的整数就与圆周上的数字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1)圆周上的数字a与数轴上的数5对应,则a= ;(2)数轴上的一个整数点刚刚绕过圆周n圈(n为正整数)后,并落在圆周上数字1所对应的位置,这个整数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5.小翔在如图1所示的场地上匀速跑步,他从点A出发,沿箭头所示方向经过点B跑到点C,共用时30秒.他的教练选择了一个固定的位置观察小翔的跑步过程.设小翔跑步的时间为t(单位:秒),他与教练的距离为y(单位:米),表示y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这个固定位置可能是图1中的_________点.三、解答题6.将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石块(a>b>c)放入一圆柱形水槽内,并向水槽内匀速注水,速度为v cm3/s,直至注满水槽为止.石块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完全放入水槽内,如图所示.在这三种情况下,水槽内的水深h (cm )与注水时间 t ( s )的函数关系如上图1-6所示.根据图象完成下列问题:(1)请分别将三种放置方式的示意图和与之相对应的函数关系图象用线连接起来;(2)水槽的高h= cm ;石块的长a= cm ;宽b= cm ;高c= cm ; (3)求图5中直线CD 的函数关系式; (4)求圆柱形水槽的底面积S .7.在数学活动中,小明为了求23411111+++++22222n …的值(结果用n 表示),设计如图1所示的几何图形.(1)请你利用这个几何图形求23411111+++++22222n …的值为_______; (2)请你利用图2,再设计一个能求23411111+++++22222n …的值的几何图形.8.探索研究: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为函数y =14x 2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任一点,点A 的坐标为12 122 123124 … (图1)(图2)(0,1),直线l 过B (0,-1)且与x 轴平行,过P 作y 轴的平行线分别交x 轴,l 于C ,Q ,连结AQ 交x 轴于H ,直线PH 交y 轴于R . (1)求证:H 点为线段AQ 的中点;(2)求证:①四边形APQR 为平行四边形;②平行四边形APQR 为菱形; (3)除P 点外,直线PH 与抛物线y =14x 2有无其它公共点?并说明理由.9.阅读材料,解答问题.利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x 2﹣2x ﹣3>0.解:设y=x 2﹣2x ﹣3,则y 是x 的二次函数.∵a=1>0,∴抛物线开口向上.又∵当y=0时,x 2﹣2x ﹣3=0,解得x 1=﹣1,x 2=3.∴由此得抛物线y=x 2﹣2x ﹣3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x <﹣1或x >3时,y >0.∴x 2﹣2x ﹣3>0的解集是:x <﹣1或x >3.(1)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x 2﹣2x ﹣3<0的解集是 _________ ;(2)仿照上例,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x 2﹣1>0(画出草图).10.(1)夜晚,小明在路灯下散步.已知小明身高1.5米,路灯的灯柱高4.5米. ①如图1,若小明在相距10米的两路灯AB 、CD 之间行走(不含两端),他前后的两个影子长分别为 FM=x 米,FN=y 米,试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x lQC PA OB HRy②有言道:形影不离.其原意为:人的影子与自己紧密相伴,无法分离.但在灯光下,人的速度与影子的速度却不是一样的!如图2,若小明在灯柱PQ前,朝着影子的方向(如图箭头),以0.8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试求他影子的顶端R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2)我们知道,函数图象能直观地刻画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现有一新版龟兔赛跑的故事:由于兔子上次比赛过后不服气,于是单挑乌龟再来另一场比赛,不过这次路线由乌龟确定…比赛开始,在同一起点出发,按照规定路线,兔子飞驰而出,极速奔跑,直至跑到一条小河边,遥望着河对岸的终点,兔子呆坐在那里,一时不知怎么办.过了许久,乌龟一路跚跚而来,跳入河中,以比在陆地上更快的速度游到对岸,抵达终点,再次获胜.根据新版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请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3),画出乌龟、兔子离开终点的距离s与出发时间t的函数图象示意图(实线表示乌龟,虚线表示兔子).【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2.【答案】A;二、填空题3.【答案】5.【解析】如图,分别以一顶点为定点,连接其与另一顶点的连线,在此图形中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知,CD∥BE∥AF,ED∥FC∥AB,EF∥AD∥BC,EC∥FB,AE∥BD,AC∥FD,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正六边形的性质可知,相互平行的一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相等,在这五组平行线段中,AE、BD与AB垂直,其中垂直平分线必与AB平行,故无交点.故直线AB上会发出警报的点P有:CD、ED、EF、EC、AC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AB的交点,共五个.4.【答案】(1)2 (2)3n+1;【解析】(1)∵数轴上1,2,3,4,…所对应的点分别与圆周上1,2,0,1,…所对应的点重合,∴圆周上数字a与数轴上的数5对应时a=2;(2)∵数轴上1,2,3,4,…所对应的点分别与圆周上1,2,0,1,…所对应的点重合,∴圆周上了数字0、1、2与正半轴上的整数每3个一组0、1、2,3、4、5,6、7、8,…分别对应,∴数轴上的一个整数点刚刚绕过圆周n圈(n为正整数)后,并落在圆周上数字1所对应的位置,这个整数是3n+1.故答案为:a=2;3n+1.5.【答案】点Q.三、解答题6.【答案与解析】(1)(1)图1与图4相对应,图2与图6相对应,图3与图5相对应;(2)10; a=10; b=9; c=6.(3)由题意可知C点的坐标为(45,9),D点的坐标为(53,10),设直线CD的函数关系式为h=kt+b,∴945, 1053k bk b =+⎧⎨=+⎩解得1,8.278 kb⎧=⎪⎪⎨⎪=⎪⎩∴直线CD的函数关系式为h=127 88t+;(4)石块的体积为abc=540cm3,根据图4和图6可得:10540(106)535321s s--=-. 解得S=160(cm ).7.【答案与解析】(1)设总面积为:1,最后余下的面积为:12n , 故几何图形的值为:23411111+++++22222n …的值为112n -.故答案为:112n -.8.【答案与解析】(1)证明:∵A(0,1),B (0,﹣1),∴OA=OB. 又BQ∥x 轴, ∴HA=HQ;(2)证明:①由(1)可知AH=QH ,∠AHR=∠QHP,∵AR∥PQ,∴∠RAH=∠PQH, ∴△RAH≌△PQH. ∴AR=PQ, 又AR∥PQ,∴四边形APQR 为平行四边形; ②设P (m ,m 2),∵PQ∥y 轴,则Q (m ,﹣1),则PQ=1+m 2. 过P 作PG⊥y 轴,垂足为G .在Rt△APG中,AP=+1=PQ,∴平行四边形APQR为菱形;(3)解:设直线PR为y=kx+b,由OH=CH,得H(,0),P(m,m2).代入得:,∴,∴直线PR为.设直线PR与抛物线的公共点为(x,x2),代入直线PR关系式得:x2﹣x+m2=0,(x﹣m)2=0,解得x=m.得公共点为(m,m2).所以直线PH与抛物线y=x2只有一个公共点P.9.【答案与解析】解:(1)-1<x<3;(2)设y=x2-1,则y是x的二次函数,∵a=1>0,∴抛物线开口向上.又∵当y=0时,x2-1=0,解得x1=-1,x2=1.∴由此得抛物线y=x2-1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x<-1或x>1时,y>0.∴x2-1>0的解集是:x<-1或x>1.10.【答案与解析】解:(1)∵EF∥AB,∴∠MEF=∠A,∠MFE=∠B.∴△MEF∽△MAB.①===.∴=,MB=3x BF=3x-x=2x.同理,DF=2y.∵BD=10,∴2x+2y=10,∴y=-x+5,∵当EF接近AB时,影长FM接近0;当EF接近CD时,影长FM接近5,∴0<x<,②如图2所示,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EE′=FF′=0.8t, ∵EF∥PQ,∴∠REF=∠RPQ,∠RFE=∠RQP,∴△REF∽△RPQ,∴∴∵EE′∥RR′,∴∠PEE'=∠PRR',∠PE′E=∠PR′R,∴△PEE′∽△PRR′,∴∴∴RR'=1.2t∴1.2t= 1.2(Vt=影子米/秒)1.2t= 1.2(Vt=影子米/秒).(2)如图3所示.。
中考数学专题之数形结合
中考数学专题 数形结合知识梳理数形结合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思索,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另外,由于使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且解法简捷,从而起到优化计算的目的.华罗庚先生曾指出:“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这充分说明了数形结合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中考数学的一个最重要数学思想.典型例题一、在数与式中的应用【例1】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a ab +-=_________.【分析】 由数轴上a ,b 的位置可以得到a 〈0,b>0且a <b .∴2a a =-,a b b a -=-.【解】()22a a b a b a a b +-=-+-=-+【例2】 如下图是小明用火柴搭的1条、2条、3条“金鱼”……,则搭n 条“金鱼”需要火柴_________根.【分析】 由图形可知,搭1条金鱼需要8根火柴棒,后面每多一条就多6根火柴棒,所以搭n 条金鱼共需8+6(n -1)=(6n+2)根火柴棒. 【解】6n+2二、在方程、不等式中的应用【例3】 (08聊城)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20x a x ->⎧⎨->⎩的整数解共有2个,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分析】解不等式组得解集为2x ax >⎧⎨<⎩,我们可以将x<2标注在数轴上,要使得不等式组有2个整数解,由图象可知整数解为0,1,则a 应在-1~0之间,且可以等于-1,但不能为0,所以以的取值范围是-l ≤a <0.【解】 1≤n 〈0【例4】(08南通)用图象法解某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所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A.203210x yx y+-=⎧⎨--=⎩B.2103210x yx y--=⎧⎨--=⎩C.2103250x yx y--=⎧⎨+-=⎩D.20210x yx y+-=⎧⎨--=⎩【分析】根据图象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方程组的解为11xy=⎧⎨=⎩,只要将解进行代入检验即可.【解】D【例5】已知二次函数y=a 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若关于x的方程a x2+bx+c-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为()A.k〉3 B.k=3 C.k<3 D.无法确定【分析】如果根据b2-4a c的符号来判别解的情况,本题将无从入手,可将原方程变形为a x2+bx+c=k,从而理解成是两个函数的交点问题,即2y ax bx cy k⎧=++⎨=⎩,由图象可知只要y=k〈3就一定定与抛物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答案选C.【解】C三、在函数中的应用【例6】(08安徽)如图为二次函数y=a x2+bx+c的图象,在下列说法中:①a c<0 ②方程a x2+bx+c=0的根是x1=-1,x2=3 ③a+b+c>0 ④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__.(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分析】由图象可知,开口向上,与x轴交于-1和3两点,与y轴交于负半轴,则a>0,c〈0;由对称性知对称轴x=1,所以结论①②④正确.【解】①②④【例7】某跳水运动员进行10米跳台跳水训练时,身体(看成一点)在空中的运动路线如图所示,为经过原点O 的一条抛物线(图中标出的数据为已知条件).要跳某个规定动作时,正常情况下,该运动员在空中的最高处距水面2103米,入水处距池边的距离为4米,同时,运动员在距水面高度为5米以前,必须完成规定的翻腾动作,并调整好入水姿势,否则就会出现失误,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某次试跳中,测得运动员在空中运动路线是如图抛物线,且运动员在空中调整好入水姿势时,距池边的水平距离为3导米,问此次跳水会不会失误?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分析】(1)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要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就要确定抛物线上三个点的坐标,如起跳点O(0,0),入水点(2,-10),最高点的纵点标为23. (2)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后,要判断此次跳水会不会失误, 就是要看当该运动员在距池边水平距离为335米,3332155x =-=时, 该运动员距水面高度与5米的关系.【解】(1)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下,设最高点为A ,入水点为B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 x 2+bx+c ,由图可知,O ,B 两点的坐标依次为(0,0)(2,-10),且顶点A 的纵坐标为23,则2042104243c a b c ac b a ⎧⎪=⎪⎪++=-⎨⎪-⎪=⎪⎩,解得2561030a b c ⎧=-⎪⎪⎪=⎨⎪=⎪⎪⎩或3220a b c ⎧=-⎪⎪=-⎨⎪=⎪⎩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02b a ->.又抛物线开口向下,∴256a =-,103b =,c=0,∴2251063y x x =-+.(2)当运动员在空中距池边距离为335米时,即383255x=-=时,63y=-,∴此时运动员距水面高为16410533-=<.因此,试跳会出现失误.四、在概率统计中的应用【例8】(05江西)某报社为了解读者对本社一种报纸四个版面的喜欢情况,对读者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要求读者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版面,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1)请写出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得的一条信息;(2)请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补全扇形统计图,并说明这两幅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3)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对该报社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分析】观察条形统计图可以计算出调查总人数,画扇形统计图需计算出第一版、第二版的百分比和圆心角,分别为15003601085000⨯︒=︒,500360365000⨯︒=︒,建议可从不足的方面提出.【解】(1)参加调查的人数为5000人;(2)如图所示: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喜欢各版面的读者人数.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喜欢各版面的读者人数占所调查的总人数的百分比.(3)如:建议改进第二版的内容,提高文章质量,内容更贴近生活,形式更活泼些.综合训练1.“数轴上的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如图中数轴上的点P 所表示的数是2",这种说明问题的方式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叫做( )A .代入法B .数形结合C .换元法D .分类讨论2.(08大连)如图,两温度计读数分别为我国某地今年2月份某天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A .5℃B .7℃C .12℃D .-12℃3.某人从A 地向B 地打长途电话6分钟,按通话时间收费,3分钟以内收费2.4元,此后每加1分钟加收1元,则表示电话费y(元)与通话时间(分)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4.若M 112y ⎛⎫- ⎪⎝⎭,,N 214y ⎛⎫- ⎪⎝⎭,,312y ⎛⎫ ⎪⎝⎭,三点都在函数ky x=(k<0)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为( )A .y 2>y 3>y 1B .y 2〉y 1>y 3C .y 3>y 1〉y 2D .y 3〉y 2〉y 1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x -n=0没有实数根,则抛物线y=x 2-x -n 的顶点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6.(08临沂)若不等式组302741x a x x +<⎧⎨+>-⎩的解集为x 〈0,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a 〉0B .a =0C .a >4D .a =47.(08镇江)福娃们在一起探讨研究下面的题目:函数y=x 2-x+m (m 为常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如果x=a 时,y<0;那么x=a -1时,函数值( )下面是福娃们的讨论,请你解答该题.贝贝:我注意到当x=0时,y=m〉0.晶晶:我发现图象的对称轴为x=1 2欢欢:我判断出x1<a〈x2.迎迎:我认为关键要判断a-1的符号.妮妮:m可以取一个特殊的值.A.y<0 B.0<y<m C.y〉m D.y=m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150°,OA=OB=2,则点A、B的坐标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9.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如图1,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_______________.10.(08绍兴)如图,已知函数y=x+b和y=a x+3的图象交点为P,则不等式x+b>a x+3的解集为__________.11.方程组211y xy x=-⎧⎨=--⎩的解是__________.12.(08广州)如图,为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化简()222a b a b ---.13.(02南京)(1)阅读下面材料: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 、b,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当A 、B 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 在原点,如图1,AB OB b a b ===-; 当A 、B 两点都不在原点时,①如图2,点A 、B 都在原点的右边AB OB OA b a b a a b =-=-=-=-; ②如图3,点A 、B 都在原点的左边,()AB OB OA b a b a a b =-=-=---=-; ③如图4,点A 、B 在原点的两边,()AB OB OA a b a b a b =+=+=+-=-.(2)回答下列问题: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②数轴上表示x 和-1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如果2AB =,那么x 为__________; ③当代数式12x x ++-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14.(08苏州)某厂生产一种产品,图①是该厂第一季度三个月产量的统计图,图②是这三个月的产量与第一季度总产量的比例分布统计图,统计员在制作图①、图②时漏填了部分数据.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厂第一季度_________月份的产量最高.(2)该厂一月份产量占第一季度总产量的_______%.(3)该厂质检科从第一季度的产品中随机抽样,抽检结果发现样品的合格率为98%.请你估计:该厂第一季度大约生产了多少件合格的产品?(写出解答过程)15.(08恩施)如图所示,C 为线段BD 上一动点,分别过点B 、D 作AB ⊥BD ,ED ⊥BD ,连接AC 、EC .已知AB=5,DE=1,BD=8;设CD=x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AC+CE 的长;(2)请问点C 满足什么条件时,AC+CE 的值最小?(3)根据(2)中的规律和结论,请构图求出代数式()224129x x ++-+的最小值.16.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1,0)、B (3,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3)。
中考数学复习练测课件 专题练测4 数形结合思想
5.(2021·无锡)在 Rt△ABC 中,∠A=90°,AB=6,AC=8,点 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则 PA2+PB2+PC2 取得最小值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 A.点 P 是△ABC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点 P 是△ABC 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C.点 P 是△ABC 三条高的交点 D.点 P 是△ABC 三条中线的交点
A.1 个 C.3 个
B.2 个 D.4 个
3.(2021·大庆)已知函数 y=ax2-(a+1)x+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个数是
(C ) ①若该函数图象与 x 轴只有一个交点,则 a=1;
②方程 ax2-(a+1)x+1=0 至少有一个整数根;
③若a1<x<1,则 y=ax2-(a+1)x+1 的函数值都是负数;
6.(2021·鄂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C 的坐标为(-1,0),点 A
的坐标为(-3,3),将点 A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 90°得到点 B,则点 B 的坐
标为 (2,2)
.
7.(2021·衢州)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顶点 A 与原点 O 重合,AB 在 x 轴正半轴上,且 AB=4 3,点 E 在 AD 上,DE=14AD, 将这副三角板整体向右平移 12- 3 个单位,C,E 两点同时落在反比例
设 SDE=k4t+b4,代入 D(80,0),E4300,1630,得84003k04k+4+b4b=4=01. 630,解得kb44==1-,80. ∴SDE=t-8080<t≤4300. 当 S=30 时, SBC=t-16=30,t=46;SCD=-t+80=30,t=50; SDE=t-80=30,t=110;SEF=-5t+720=30, t=138.∴t 为 46,50,110,138 时,两人相距 30 米.]
中考数学专卷2020届中考数学总复习(22)圆-精练精析(1)及答案解析
图形的性质——圆1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AB=1,和都是以1为半径的圆弧,则无阴影两部分的面积之差是()A.B.1﹣C.﹣1 D.1﹣2.已知⊙O的直径CD=10cm,AB是⊙O的弦,AB=8cm,且AB⊥CD,垂足为M,则AC的长为()A.cm B.cm C.cm或cm D.cm或cm3.如图,⊙O的直径CD垂直弦AB于点E,且CE=2,DE=8,则AB的长为()A.2 B.4 C.6 D.8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坐标是(3,a)(a>3),半径为3,函数y=x 的图象被⊙P截得的弦AB的长为,则a的值是()A.4 B.C.D.5.已知⊙O的面积为2π,则其内接正三角形的面积为()A.3 B.3 C. D.6.如图,半径为3的⊙O内有一点A,OA=,点P在⊙O上,当∠OPA最大时,PA的长等于()A.B.C.3 D.27.在△ABC中,AB=AC=5,sinB=,⊙O过点B、C两点,且⊙O半径r=,则OA的长为()A.3或5 B.5 C.4或5 D.48.如图,B,C,D是半径为6的⊙O上的三点,已知的长为2π,且OD∥BC,则BD的长为()A.3 B.6 C.6 D.12二.填空题(共7小题)9.如图,⊙O的半径是5,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P,若CD=8,则△ACD的面积是_________ .10.正六边形的中心角等于_________ 度.11.如图,以△ABC的边BC为直径的⊙O分别交AB、AC于点D、E,连结OD、OE,若∠A=65°,则∠DOE=_________ .12.如图,AB、CD是半径为5的⊙O的两条弦,AB=8,CD=6,MN是直径,AB⊥MN于点E,CD⊥MN于点F,P为EF上的任意一点,则PA+PC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13.如图,在⊙O中,CD是直径,弦AB⊥CD,垂足为E,连接BC,若AB=2cm,∠BCD=22°30′,则⊙O的半径为_________ cm.14.如图,⊙O的半径是2,直线l与⊙O相交于A、B两点,M、N是⊙O上的两个动点,且在直线l的异侧,若∠AMB=45°,则四边形MANB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15.⊙O的半径为2,弦BC=2,点A是⊙O上一点,且AB=AC,直线AO与BC交于点D,则AD的长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小题)16.一个弓形桥洞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圆心为O,弦AB是水底线,OC⊥AB,AB=24m,sin∠COB=,DE是水位线,DE∥AB.(1)当水位线DE=4m时,求此时的水深;(2)若水位线以一定的速度下降,当水深8m时,求此时∠ACD的余切值.17.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与边BC交于点D,与边AC交于点E,过点D作DF⊥AC于F.(1)求证:DF为⊙O的切线;(2)若DE=,AB=,求AE的长.18.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点M在⊙O上,MD恰好经过圆心O,连接MB.(1)若CD=16,BE=4,求⊙O的直径;(2)若∠M=∠D,求∠D的度数.19.如图,⊙O的直径为10cm,弦AB=8cm,P是弦AB上的一个动点,求OP的长度范围.20.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点P在⊙O上,PB与CD交于点F,∠PBC=∠C.(1)求证:CB∥PD;(2)若∠PBC=22.5°,⊙O的半径R=2,求劣弧AC的长度.21.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C、D是半圆O上的两点,且OD∥BC,OD与AC交于点E.(1)若∠B=70°,求∠CAD的度数;(2)若AB=4,AC=3,求DE的长.22.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为直径,OD∥BC交⊙O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AD,BD,CD.(1)求证:AD=CD;(2)若AB=10,cos∠ABC=,求tan∠DBC的值.23.如图,PA,PB分别与⊙O相切于点A,B,∠APB=60°,连接AO,BO.(1)所对的圆心角∠AOB=_________ ;(2)求证:PA=PB;(3)若OA=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图形的性质——圆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AB=1,和都是以1为半径的圆弧,则无阴影两部分的面积之差是( )A .B .1﹣C .﹣1D . 1﹣考点: 扇形面积的计算. 分析: 图中1、2、3、4图形的面积和为正方形的面积,1、2和两个3的面积和是两个扇形的面积,因此两个扇形的面积的和﹣正方形的面积=无阴影两部分的面积之差,即﹣1=.解答: 解:如图: 正方形的面积=S 1+S 2+S 3+S 4;① 两个扇形的面积=2S 3+S 1+S 2;② ②﹣①,得:S 3﹣S 4=S 扇形﹣S 正方形=﹣1=.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找出正方形内四个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是解题的关键.2.已知⊙O 的直径CD=10cm ,AB 是⊙O 的弦,AB=8cm ,且AB⊥CD,垂足为M ,则AC 的长为( )A . cmB .cmC .cm 或cmD . cm 或cm考点: 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专题: 分类讨论. 分析: 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于点C 的位置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解:连接AC,AO,∵⊙O的直径CD=10cm,AB⊥CD,AB=8cm,∴AM=AB=×8=4cm,OD=OC=5cm,当C点位置如图1所示时,∵OA=5cm,AM=4cm,CD⊥AB,∴OM===3cm,∴CM=OC+OM=5+3=8cm,∴AC===4cm;当C点位置如图2所示时,同理可得OM=3cm,∵OC=5cm,∴MC=5﹣3=2cm,在Rt△AMC中,AC===2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如图,⊙O的直径CD垂直弦AB于点E,且CE=2,DE=8,则AB的长为()A. 2 B.4C.6D.8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CE=2,DE=8,得出半径为5,在直角三角形OBE中,由勾股定理得BE,根据垂径定理得出AB的长.解答:解:∵CE=2,DE=8,∴OB=5,∴OE=3,∵AB⊥CD,∴在△OBE中,得BE=4,∴AB=2BE=8.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垂径定理,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坐标是(3,a)(a>3),半径为3,函数y=x的图象被⊙P截得的弦AB的长为,则a的值是()A. 4 B.C.D.考点:垂径定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PC⊥x轴于C,交AB于D,作PE⊥AB于E,连结PB,由于OC=3,PC=a,易得D点坐标为(3,3),则△O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ED也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PE⊥AB,根据垂径定理得AE=BE=AB=2,在Rt△PBE中,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PE=1,则PD=PE=,所以a=3+.解答:解:作PC⊥x轴于C,交AB于D,作PE⊥AB于E,连结PB,如图,∵⊙P的圆心坐标是(3,a),∴OC=3,PC=a,把x=3代入y=x得y=3,∴D点坐标为(3,3),∴CD=3,∴△O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ED也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E⊥AB,∴AE=BE=AB=×4=2,在Rt△PBE中,PB=3,∴PE=,∴PD=PE=,∴a=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也考查了勾股定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5.已知⊙O的面积为2π,则其内接正三角形的面积为()A.3B.3C.D.考点:垂径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先求出正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再求出正三角形的边长,最后求其面积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OB、OC,过O作OD⊥BC于D,∵⊙O的面积为2π∴⊙O的半径为∵△ABC为正三角形,∴∠BOC==120°,∠BOD=∠BOC=60°,OB=,∴BD=OB•sin∠BOD==,∴BC=2BD=,∴OD=OB•cos∠BOD=•cos60°=,∴△BOC的面积=•BC•OD=××=,∴△ABC的面积=3S△BOC=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如图,半径为3的⊙O内有一点A,OA=,点P在⊙O上,当∠OPA最大时,PA的长等于()A.B.C3 D.2考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分析:当PA⊥OA时,PA取最小值,∠OPA取得最大值,然后在直角三角形OPA中利用勾股定理求PA的值即可.解答:解:∵OA、OP是定值,∴在△OPA中,当∠OPA取最大值时,PA取最小值,∴PA⊥OA时,PA取最小值;在直角三角形OPA中,OA=,OP=3,∴PA==.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当PA⊥OA时,PA取最小值”即“PA⊥OA时,∠OPA取最大值”这一隐含条件.7.在△ABC中,AB=AC=5,sinB=,⊙O过点B、C两点,且⊙O半径r=,则OA的长为()A.3或5 B.5 C.4或5 D.4考点:垂径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分类讨论.分析:作AD⊥BC于D,由于AB=AC=5,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D垂直平分BC,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得到点O在直线AD上,连结OB,在Rt△ABD中,根据正弦的定义计算出AD=4,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BD=3,再在Rt△OBD中,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OD=1,然后分类讨论:①当点A与点O在BC的两侧,有OA=AD+OD;②当点A与点O在BC的同侧,有OA=AD ﹣OD,即求得OA的长.解答:解:如图,作AD⊥BC于D,∵AB=AC=5,∴AD垂直平分BC,∴点O在直线AD上,连结OB,在Rt△ABD中,sinB==,∵AB=5,∴AD=4,∴BD==3,在Rt△OBD中,OB=,BD=3,∴OD==1,当点A与点O在BC的两侧时,OA=AD+OD=4+1=5;当点A与点O在BC的同侧时,OA=AD﹣OD=4﹣1=3,故OA的长为3或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平分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8.如图,B,C,D是半径为6的⊙O上的三点,已知的长为2π,且OD∥BC,则BD的长为()A.3B.6 C.6D.12考点:垂径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弧长的计算;解直角三角形.专题:计算题.分析:连结OC交BD于E,设∠BOC=n°,根据弧长公式可计算出n=60,即∠BOC=60°,易得△OBC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C=60°,∠OBC=60°,BC=OB=6,由于BC∥OD,则∠2=∠C=60°,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1=∠2=30°,即BD平分∠OBC,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OC,接着根据垂径定理得BE=DE,在Rt△CBE中,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CE=BC=3,CE=CE=3,所以BD=2BE=6.解答:解:连结OC交BD于E,如图,设∠BOC=n°,根据题意得2π=,得n=60,即∠BOC=60°,而OB=OC,∴△OBC为等边三角形,∴∠C=60°,∠OBC=60°,BC=OB=6,∵BC∥OD,∴∠2=∠C=60°,∵∠1=∠2(圆周角定理),∴∠1=30°,∴BD平分∠OBC,BD⊥OC,∴BE=DE,在Rt△CBE中,CE=BC=3,∴BE=CE=3,∴BD=2BE=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平分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也考查了弧长公式、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圆周角定理.二.填空题(共7小题)9.如图,⊙O的半径是5,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P,若CD=8,则△ACD的面积是32 .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分析:连接OD,先根据垂径定理得出PD=CD=4,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P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连接OD,∵⊙O的半径是5,AB是⊙O的直径,弦CD⊥AB,CD=8,∴PD=CD=4,∴OP===3,∴AP=OA+OP=5+3=8,∴S△ACD=CD•AP=×8×8=32.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正六边形的中心角等于60 度.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分析:根据正六边形的六条边都相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正六边形的六条边都相等,∴正六边形的中心角==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和圆,熟知正多边形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2014•扬州)如图,以△ABC的边BC为直径的⊙O分别交AB、AC于点D、E,连结OD、OE,若∠A=65°,则∠DOE=50°.考点:圆的认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如图,连接BE.由圆周角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ABE=25°,再由“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进行答题.解答:解:如图,连接BE.∵BC为⊙O的直径,∴∠CEB=∠AEB=90°,∵∠A=65°,∴∠ABE=25°,∴∠DOE=2∠ABE=50°,(圆周角定理)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难度不大.12.如图,AB、CD是半径为5的⊙O的两条弦,AB=8,CD=6,MN是直径,AB⊥MN于点E,CD⊥MN于点F,P为EF上的任意一点,则PA+PC的最小值为.考点:垂径定理;轴对称的性质.分析:A、B两点关于MN对称,因而PA+PC=PB+PC,即当B、C、P在一条直线上时,PA+PC的最小,即BC的值就是PA+PC的最小值解答:解:连接OA,OB,OC,作CH垂直于AB于H.根据垂径定理,得到BE=AB=4,CF=CD=3,∴OE===3,OF===4,∴CH=OE+OF=3+4=7,BH=BE+EH=BE+CF=4+3=7,在直角△BC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C=7,则PA+PC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评:正确理解BC的长是PA+PC的最小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如图,在⊙O中,CD是直径,弦AB⊥CD,垂足为E,连接BC,若AB=2cm,∠BCD=22°30′,则⊙O的半径为 2 cm.考点:垂径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圆周角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BOD=2∠BCD=45°,再根据垂径定理得到BE=AB=,且△BO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解答:解:连结OB,如图,∵∠BCD=22°30′,∴∠BOD=2∠BCD=45°,∵AB⊥CD,∴BE=AE=AB=×2=,△BO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BE=2(cm).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平分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14.如图,⊙O的半径是2,直线l与⊙O相交于A、B两点,M、N是⊙O上的两个动点,且在直线l的异侧,若∠AMB=45°,则四边形MANB面积的最大值是4.考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专题:压轴题.分析:过点O作OC⊥AB于C,交⊙O于D、E两点,连结OA、OB、DA、DB、EA、EB,根据圆周角定理得∠AOB=2∠AMB=90°,则△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B=OA=2,由于S四边形MANB=S△MAB+S△NAB,而当M点到AB的距离最大,△MAB的面积最大;当N点到AB的距离最大时,△NAB的面积最大,即M点运动到D点,N点运动到E点,所以四边形MANB面积的最大值=S四边形DAEB=S△DAB+S△EAB=AB•CD+AB•CE=AB(CD+CE)=AB•DE=×2×4=4.解答:解:过点O作OC⊥AB于C,交⊙O于D、E两点,连结OA、OB、DA、DB、EA、EB,如图,∵∠AMB=45°,∴∠AOB=2∠AMB=90°,∴△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OA=2,∵S四边形MANB=S△MAB+S△NAB,∴当M点到AB的距离最大,△MAB的面积最大;当N点到AB的距离最大时,△NAB的面积最大,即M点运动到D点,N点运动到E点,此时四边形MANB面积的最大值=S四边形DAEB=S△DAB+S△EAB=AB•CD+AB•CE=AB(CD+CE)=AB•DE=×2×4=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平分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15.⊙O的半径为2,弦BC=2,点A是⊙O上一点,且AB=AC,直线AO与BC交于点D,则AD的长为1或3 .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连接OB,由垂径定理可知BD=BC,在Rt△OBD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D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O的半径为2,弦BC=2,点A是⊙O上一点,且AB=AC,∴AD⊥BC,∴BD=BC=,在Rt△OBD中,∵BD2+OD2=OB2,即()2+OD2=22,解得OD=1,∴当如图1所示时,AD=OA﹣OD=2﹣1=1;当如图2所示时,AD=OA+OD=2+1=3.故答案为:1或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在解答此题时要进行分类讨论,不要漏解.三.解答题(共8小题)16.一个弓形桥洞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圆心为O,弦AB是水底线,OC⊥AB,AB=24m,sin∠COB=,DE是水位线,DE∥AB.(1)当水位线DE=4m时,求此时的水深;(2)若水位线以一定的速度下降,当水深8m时,求此时∠ACD的余切值.考点:垂径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分析:(1)延长CO交DE于点F,连接OD,根据垂径定理求出BC的长,由sin∠COB=得出OB的长,根据DE∥AB可知∠ACD=∠CDE,∠DFO=∠BCO=90°.由OF过圆心可得出DF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F的长,进而可得出CF的长;(2)若水位线以一定的速度下降,当水深8m时,即CF=8m,则OF=CF﹣OC=3m,连接CD,在Rt△ODF中由勾股定理求出DF的长,由cot∠ACD=cot∠CDF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延长CO交DE于点F,连接OD∵OC⊥AB,OC过圆心,AB=24m,∴BC=AB=12m.在Rt△BCO中,sin∠COB==,∴OB=13mCO=5m.∵DE∥AB,∴∠ACD=∠CDE,∠DFO=∠BCO=90°.又∵OF过圆心,∴DF=DE=×4=2m.在Rt△DFO中,OF===7m,∴CF=CO+OF=12m,即当水位线DE=4m时,此时的水深为12m;(2)若水位线以一定的速度下降,当水深8m时,即CF=8m,则OF=CF﹣OC=3m,连接CD,在Rt△ODF中,DF===4m.在Rt△CDF中,cot∠CDF==.∵DE∥AB,∴∠ACD=∠CDE,∴cot∠ACD=cot∠CDF=.答:若水位线以一定的速度下降,当水深8m时,此时∠ACD的余切值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的应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与边BC交于点D,与边AC交于点E,过点D作DF⊥AC于F.(1)求证:DF为⊙O的切线;(2)若DE=,AB=,求AE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证明题.分析:(1)连接AD,OD,则∠ADB=90°,AD⊥BC;又因为AB=AC,所以BD=DC,OA=OB,OD∥AC,易证DF⊥OD,故DF为⊙O的切线;(2)连接BE交OD于G,由于AC=AB,AD⊥BCED⊥BD,故∠EAD=∠BAD,=,ED=BD,OE=OB;故OD垂直平分EB,EG=BG,因为AO=BO,所以OG=AE,在Rt△DGB和Rt△OGB中,BD2﹣DG2=BO2﹣OG2,代入数值即可求出AE的值.解答:(1)证明:连接AD,OD;∵AB为⊙O的直径,∴∠ADB=90°,即AD⊥BC;∵AB=AC,∴BD=DC.∵OA=OB,∴OD∥AC.∵DF⊥AC,∴DF⊥OD.∴∠ODF=∠DFA=90°,∴DF为⊙O的切线.(2)解:连接BE交OD于G;∵AC=AB,AD⊥BC,ED=BD,∴∠EAD=∠BAD.∴.∴ED=BD,OE=OB.∴OD垂直平分EB.∴EG=BG.又AO=BO,∴OG=AE.在Rt△DGB和Rt△OGB中,BD2﹣DG2=BO2﹣OG2∴()2﹣(﹣OG)2=BO2﹣OG2解得:OG=.∴AE=2OG=.点评:本题比较复杂,涉及到切线的判定定理及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18.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点M在⊙O上,MD恰好经过圆心O,连接MB.(1)若CD=16,BE=4,求⊙O的直径;(2)若∠M=∠D,求∠D的度数.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先根据CD=16,BE=4,得出OE的长,进而得出OB的长,进而得出结论;(2)由∠M=∠D,∠DOB=2∠D,结合直角三角形可以求得结果;解答:解:(1)∵AB⊥CD,CD=16,∴CE=DE=8,设OB=x,又∵BE=4,∴x2=(x﹣4)2+82,解得:x=10,∴⊙O的直径是20.(2)∵∠M=∠BOD,∠M=∠D,∴∠D=∠BOD,∵AB⊥CD,∴∠D=30°.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综合题: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19.如图,⊙O的直径为10cm,弦AB=8cm,P是弦AB上的一个动点,求OP的长度范围.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过点O作OE⊥AB于点E,连接OB,由垂径定理可知AE=BE=AB,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E的长,由此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点O作OE⊥AB于点E,连接OB,∵AB=8cm,∴AE=BE=AB=×8=4cm,∵⊙O的直径为10cm,∴OB=×10=5cm,∴OE===3cm,∵垂线段最短,半径最长,∴3cm≤OP≤5cm.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点P在⊙O上,PB与CD交于点F,∠PBC=∠C.(1)求证:CB∥PD;(2)若∠PBC=22.5°,⊙O的半径R=2,求劣弧AC的长度.考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弧长的计算.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1)先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出∠PBC=∠D,再由等量代换得出∠C=∠D,然后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明CB∥PD;(2)先由垂径定理及圆周角定理得出∠BOC=2∠PBC=45°,再根据邻补角定义求出∠AOC=135°,然后根据弧长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劣弧AC的长度.解答:解:(1)∵∠PBC=∠D,∠PBC=∠C,∴∠C=∠D,∴CB∥PD;(2)连结OC,OD.∵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PBC=∠C=22.5°,∴∠BOC=∠BOD=2∠C=45°,∴∠AOC=180°﹣∠BOC=135°,∴劣弧AC的长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平行线的判定,垂径定理,弧长的计算,难度适中.(2)中求出∠AOC=135°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C、D是半圆O上的两点,且OD∥BC,OD与AC交于点E.(1)若∠B=70°,求∠CAD的度数;(2)若AB=4,AC=3,求DE的长.考点:圆周角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CB=90°,则∠CAB的度数即可求得,在等腰△AOD中,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得∠DAO的度数,则∠CAD即可求得;(2)易证OE是△ABC的中位线,利用中位线定理求得OE的长,则DE即可求得.解答:解:(1)∵AB是半圆O的直径,∴∠ACB=90°,又∵OD∥BC,∴∠AEO=90°,即OE⊥AC,∠CAB=90°﹣∠B=90°﹣70°=20°,∠AOD=∠B=70°.∵OA=OD,∴∠DAO=∠ADO===55°∴∠CAD=∠DAO﹣∠CAB=55°﹣20°=35°;(2)在直角△ABC中,BC===.∵OE⊥AC,∴AE=EC,又∵OA=OB,∴OE=BC=.又∵OD=AB=2,∴DE=OD﹣OE=2﹣.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正确证明OE是△ABC的中位线是关键.22.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为直径,OD∥BC交⊙O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AD,BD,CD.(1)求证:AD=CD;(2)若AB=10,cos∠ABC=,求tan∠DBC的值.考点: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由AB为直径,OD∥BC,易得OD⊥AC,然后由垂径定理证得,=,继而证得结论;(2)由AB=10,cos∠ABC=,可求得OE的长,继而求得DE,AE的长,则可求得tan∠DAE,然后由圆周角定理,证得∠DBC=∠DAE,则可求得答案.解答:(1)证明:∵AB为⊙O的直径,∴∠ACB=90°,∵OD∥BC,∴∠AEO=∠ACB=90°,∴OD⊥AC,∴=,∴AD=CD;(2)解:∵AB=10,∴OA=OD=AB=5,∵OD∥BC,∴∠AOE=∠ABC,在Rt△AEO中,OE=OA•cos∠AOE=OA•cos∠ABC=5×=3,∴DE=OD﹣OE=5﹣3=2,∴AE===4,在Rt△AED中,tan∠DAE===,∵∠DBC=∠DAE,∴tan∠DBC=.点评: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以及勾股定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3.如图,PA,PB分别与⊙O相切于点A,B,∠APB=60°,连接AO,BO.(1)所对的圆心角∠AOB=120°;(2)求证:PA=PB;(3)若OA=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考点:切线的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根据切线的性质可以证得∠OAP=∠OBP=90°,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求解;(2)证明直角△OAP≌直角△OB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证得;(3)首先求得△OPA的面积,即求得四边形OAPB的面积,然后求得扇形OAB的面积,即可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1)解:∵PA,PB分别与⊙O相切于点A,B,∴∠OAP=∠OBP=90°,∴∠AOB=360°﹣90°﹣90°﹣60°=120°;(2)证明:连接OP.在Rt△OAP和Rt△OBP中,,∴Rt△OAP≌Rt△OBP,∴PA=PB;(3)解:∵Rt△OAP≌Rt△OBP,∴∠OPA=∠OPB=∠APB=30°,在Rt△OAP中,OA=3,∴AP=3,∴S△OPA=×3×3=,∴S阴影=2×﹣=9﹣3π.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运用切线的性质来进行计算或论证,常通过作辅助线连接圆心和切点,利用垂直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有关问题.。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 数形结合思想(含答案)
数形结合思想一、选择题1、已知点M(1-a ,a+2)在第二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2 (B)-2<a<1 (C)a<-2 (D)a>1 2、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A )相应各组的频数 (B )组数 (C )相应各组的频率 (D )组距 3、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 <0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0B .x <0C .-2<x <0D .x <1 4、过⊙O 内一点M 的最长的弦长为6cm ,最短的弦长为4cm . 则OM 的长为( )A.3cmB .5cmC .2cmD .3cm5、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则这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 A .600B .1800C .300D .9006、若用(a)、(b)、(c)、(d)四幅图像分别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请按图像所给顺序,将下面的①、②、③、④对应顺序。
① 小车从光滑的斜面上滑下(小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② 一个弹簧不挂重物到逐渐挂重物(弹簧长度与所挂重物的重量的关系) ③ 运动员推出去的铅球(铅球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④ 小杨从A 到B 后,停留一段时间,然后按原速度返回(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正确的顺序是A .③④②①B .①②③④C .②③①④D .④①③②7、小圆圈是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边线表示它们之间的网线相联,边线标注的数字表示该网线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信息量,现在的结O 1-2点A向结点B传递信息,可以分开沿不同的路线同时传递,单位时间内传递的最大信息量为:A.19B.20C.24D.268、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9、如图,周长为68的矩形ABCD被分成7个全等的矩形,则矩形ABCD面积为()(A)98 (B)196 (C)280 (D) 28410、如图,在□ABCD中,EF∥BC,GH∥AB,EF、GH的交点P在BD上,则图中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有()(A)0对(B)1对(C)2对(D)3对二、填空题:1、把正方形ABCD沿着对角线AC的方向移动到正方形A'B'C'D'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一半,若AC=2,则正方形移动的距离AA'是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顶点B的坐标为(4,2),直线12y x b=+恰好将矩形OACB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b= 。
新课标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强效提升分数精华版专题二:数形结合
专题二:数形结合简要分析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中都体现了这种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是指从几何直观的角度,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求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形助数),或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以数助形)的一种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问题得以解决。
典型例题例1、小明根据邻居家的故事写了一首小诗:“儿子学成今日返,老父早早到车站,儿子到后细端详,父子高兴把家还。
”如果用纵轴y 表示父亲与儿子进行中离家的距离,用横轴x 表示父亲离家的时间,那么下面的图像与上述诗的含义大致吻合的是()A B C D例2、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 >0B .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c <0D .3是方程ax 2+bx +c =0的一个根【分析】从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图象开口向下,a <0;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x=0时,y =c >0;函数的对称轴为x=1,函数与x 轴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1,函数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3。
例3、如图所示,点A 的坐标为(2,0),点B 在直线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点B 的坐标为例4、如图,直线b x k y +=1与反比例函数xk y 2=的图象 交于A )6,1(,B )3,(a 两点. (1)求1k 、2k 的值; (2)直接写出021>-+xk b x k 时x 的取值范围; (3)如图,等腰梯形OBCD 中,BC //OD ,OB =CD ,OD 边在x 轴上,过点C 作CE ⊥OD 于点E ,CE 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P ,当梯形OBCD 的面积为12时,请判断PC 和PE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OPE DCBAyx【分析】(1)略(2)021>-+xk b x k 的x 的范围,就是当y 1>y 2时,自变量的x 的范围,从图象上看:直线在双曲线上方,即x 的范围是在点A 、B 的横坐标之间,这是“以形助数” (3)要判断PC 和PE 的大小关系,只需要分别求出它们的长度,“以数助形”.设点P 的坐标为(m ,n ),易得C (m ,3),点的坐标转化成线段长度CE=3,BC=m-2,OD=m+2,利用梯形的面积是12列方程,可求得m 的值,从而求得点P 的坐标,根据线段的长度关系可知PC=PE .考 点 训 练一、填空题1、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0___42,0____,0___,0___ac b c b a -2、如图,抛物线y =-x 2+2x +m (m <0)与x 轴相交于点A (x 1,0)、B (x 2,0),点A 在点B 的左侧.当x =x 2-2时,y ______0(填“>”“=”或“<”号).3、如图所示,矩形AOCB 的两边OC 、OA 分别位于x 轴,y 轴上,点B 的坐标为B,D 是AB 边上的一点。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数轴》测试卷(附带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数轴》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解答题(共15小题)1.如图1 将一根木棒放在数轴(单位长度为1)上木棒左端与数轴上的点A重合右端与数轴上的点B重合.(1)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B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30 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A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3 由此可得这根木棒的长为图中点A所表示的数是点B所表示的数是(2)受(1)的启发请借助“数轴”这个工具解决下列问题:①一天爸爸对小明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才刚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84岁啦!”则爸爸的年龄是岁.(在图2中标出分析过程)②爷爷对小明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14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118岁啦!”则爷爷的年龄是岁.(画出示意图展示分析过程)2.数轴上两点A B A在B左边原点O是线段AB上的一点已知AB=4 且OB=3OA.点A B对应的数分别是a b点P为数轴上的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a=b=(2)若P A=2PB求x的值(3)若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原点O向右运动同时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请间在运动过程中3PB﹣P A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3.【定义】点M N Q是一条直线上从左到右的三个点若直线上点P满足PM+PN=PQ 则称点P是点M N Q的“和谐点”.【理解】(1)在数轴上(图1)点A B C P表示的数分别为﹣2 0 5 1 点P是否为点A B C的“和谐点”?请通过计算作出判断.(2)点A B C是一条直线上从左到右的三个点且AB=2 BC=3 若点P是点A B C的“和谐点”则AP的长是.【拓展】(3)在数轴上(图2)点A B C表示的数分别为a a+2 a+5(a是整数)点P 在点A的左侧且点P是点A B C的“和谐点”点A B C P表示的数之和是否能被4整除?请通过计算作出判断.4.已知数轴上A B C三点对应的数分别为﹣1 3 5 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对应的数为x.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P点B与点P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P.(1)若AP=BP则x=(2)若AP+BP=8 求x的值(3)若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点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三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秒试判断:4BP﹣AP的值是否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请说明理由.5.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全球购物节完美收官来自全国各地的包裹陆续发到本地快递公司.一快递小哥骑三轮摩托车从公司P出发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来回投递包裹现在他一天中七次连续行驶的记录如表(我们约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单位:千米)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2+7﹣9+10+4﹣5﹣8(1)快递小哥最后一次投递包裹结束时他在公司P的哪个方向上?距离公司P多少千米?(2)在第次记录时快递小哥距公司P地最远(3)如果每千米耗油0.08升每升汽油需7.2元那么快递小哥投递完所有包裹需要花汽油费多少元?6.对数轴上的点P进行如下操作:先把点P沿数轴向右平移m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1再把点P1表示的数乘以n所得数对应的点为P2.若mn=k(m n是正整数)则称点P2为点P的“k倍关联点”.已知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为2 点N表示的数为﹣3.例如当m=1 n=2时若点A表示的数为﹣4 则它的“2倍关联点”对应点A2表示的数为﹣6.(1)当m=1 n=2时已知点B的“2倍关联点”是点B2若点B2表示的数是4 则点B表示的数为(2)已知点C在点M右侧点C的“6倍关联点”C2表示的数为11 则点C表示的数为(3)若点P从M点沿数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移动同时点Q从N点沿数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移动且在任何一个时刻点P始终为点Q的“k倍关联点”直接写出k的值.7.阅读材料:我们知道|x|的几何意义是在数轴上的数x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即|x|=|x ﹣0| 这个结论我们可以推广到数轴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如图若数轴上两点A B 分别对应有理数a b则A 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AB=|a﹣b|.根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数轴上表示x和﹣2的两点A B间的距离是若AB=3 则x (3)求|x﹣6|﹣|x+2|的最大值并求出x的取值范围(4)互不相等的有理数a b 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C.若|a﹣b|+|c﹣a|=|b ﹣c| 请分析判断在点A B C中哪个点居于另外两点之间.8.如图1 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是b并且a b满足|a+16|+(b ﹣4)2=0.(1)点A表示的数为点B表示的数为(2)若点C是线段AB上一点点H为线段AC的中点图中所有的线段长度和是64 求点H表示的数(3)若点P开始从点A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移动同时点Q从点B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也向右移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M是线段PB的中点N是线段BQ的中点.若线段MN= 2 求t.9.根据所学数轴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1)知识再现: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 B C如图1所示.①A点表示的数是AB之间的距离是②将点B向左平移4个单位此时该点表示的数是(2)知识迁移:如图2 将一根木棒放在数轴(单位长度为1cm)上木棒左端与数轴上的点A重合右端与数轴上的点B重合.①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B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应的数为30 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A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6 由此可得这根木棒的长为cm?②图中点A所表示的数是点B所表示的数是(3)知识应用:如图3由(2)中①②的启发请借助“数轴”这个工具解决下列问题:一天妙妙去问奶奶的年龄奶奶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37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119岁啦!”请问奶奶现在多少岁了?琪琪的想法是:借助数轴把妙妙和奶奶的年龄差看作木棒AB奶奶像妙妙这样大时可看作点B移动到点A此时点A向左移动后所对应的点C所表示的数为﹣37根据琪琪的想法完成一下问题:①若把A移动到B时此时点B向右移动后所对应的点D表示的数为②求奶奶现在多少岁了.10.如图1 点A B C是数轴上从左到右排列的三个点分别对应的数为﹣7 b2.某同学将刻度尺按如图2所示的方式放置使刻度尺上的数字0对齐数轴上的点A发现点B对齐刻度2.1cm点C对齐刻度6.3cm.(1)求数轴上的一个单位长度对应刻度尺上的长度是多少cm?(2)求在数轴上点B所对应的数b(3)若Q是数轴上一点且满足A Q两点间的距离是A B两点间的距离的2倍求点Q在数䌷上所对应的数.11.已知数轴上的点A B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a b且(12ab+10)2+|a−2|=0点P是数轴上的一个动点.(1)求出A B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点P到点A和点B的距离相等求出此时点P所对应的数.(3)数轴上一点C距A点7.2个单位长度其对应的数c满足|ac|=﹣ac.当P点满足PB=2PC时求P点对应的数.12.已知数轴上A 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a b且a b满足|a+20|=﹣(b﹣13)2点C 对应的数为16 点D对应的数为﹣13.(1)求a b的值(2)点A B沿数轴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运动点A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点B的速度为2个单位/秒若t秒时点A到原点的距离和点B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求t的值(3)在(2)的条件下点A B从起始位置同时出发.当A点运动到点C时迅速以原来的速度返回到达出发点后又折返向点C运动.B点运动至D点后停止运动当B停止运动时点A也停止运动.求在此过程中A B两点同时到达的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13.【阅读理解】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用诗句“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非”表达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性.点A 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 b A 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在数轴上A 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理解应用】如图1 已知数轴上的点A B C分别表示有理数a b c其中b是最大的负整数且a b c满足(a﹣4b)2+|c﹣11|=0.(1)请你直接写出a b c的值a=b=c=.(2)若D为数轴上的一个动点且DC=3DB求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拓展延伸】(3)若点P R Q分别从点A B C同时出发在数轴上运动点P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点Q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点R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朝某个方向运动若PQ+nRQ的值不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请求出n的值.14.在数轴上把原点记作点O表示数1的点记作点A.对于数轴上任意一点P(不与点O点A重合)将线段PO与线段P A的长度之比定义为点P的特征值记作P即P= POPA例如:当点P是线段OA的中点时因为PO=P A所以P=1.(1)如图点P1P2P3为数轴上三个点点P1表示的数是−14点P2与P1关于原点对称.①P2̂=②比较P1̂P2̂P3̂的大小(用“<”连接)(2)数轴上的点M满足OM=13OA求M(3)数轴上的点P表示有理数p已知P<100且P为整数则所有满足条件的p的倒数之和为.15.如图数轴上从左到右排列的A B 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点B表示的数是3 A 和B两点间的距离为8 B和C两点间的距离为4.(1)求A C两点分别表示的数(2)若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①当点P运动到与点B和点C的距离相等时求t的值②若同时有M N两动点分别从点B C同时出发都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数轴向左运动把点P与点M之间的距离表示为PM点P与点N之间的距离表示为PN当PM+PN取最小值时求t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5小题)1.如图1 将一根木棒放在数轴(单位长度为1)上木棒左端与数轴上的点A重合右端与数轴上的点B重合.(1)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B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30 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A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 3 由此可得这根木棒的长为9图中点A所表示的数是12点B所表示的数是21(2)受(1)的启发请借助“数轴”这个工具解决下列问题:①一天爸爸对小明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才刚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84岁啦!”则爸爸的年龄是56岁.(在图2中标出分析过程)②爷爷对小明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14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118岁啦!”则爷爷的年龄是74岁.(画出示意图展示分析过程)【考点】数轴.【专题】实数运算能力.【答案】(1)9 12 21(2)①56 ②74.【分析】(1)由图象可知3倍的AB长为30﹣3=27 即可求AB得长度.A点在3的右侧距离3有9个单位长度故A点为12 B点在A的左侧距离A有9个单位长度故B点为21.(2)根据题意设数轴上小木棒的A端表示小明的年龄B端表示爸爸(爷爷)的年龄则木棒的长度表示二人的年龄差参照(1)中的方法结合已知条件即可得出.【解答】解:(1)观察数轴可知三根这样长的木棒长为30﹣3=27 则这根木棒的长为27÷3=9∴A点表示为3+9=12 B点表示的数是3+9+9=21故答案为:9 12 21(2)①借助数轴把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差看作木棒AB同理可得爸爸比小明大84÷3=28∴爸爸的年龄是84﹣28=56(岁)故答案为:56.②借助数轴把小明和爷爷的年龄差看作木棒AB同理可得爷爷比小明大(118+14)÷3=44∴爷爷的年龄是118﹣44=74(岁)故答案为:74.【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的认识用数轴表示数及有理数的加减法读懂题干及正确理解题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数轴上两点A B A在B左边原点O是线段AB上的一点已知AB=4 且OB=3OA.点A B对应的数分别是a b点P为数轴上的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a=﹣1b=3(2)若P A=2PB求x的值(3)若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原点O向右运动同时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请间在运动过程中3PB﹣P A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考点】数轴.【答案】(1)﹣1 3(2)x的值为53或7(3)3PB﹣P A的值为定值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分析】(1)根据OB=3OA且AB=4 求出OA和OB即可解答(2)分三种情况分析当P点在A点左侧时当P点位于A B两点之间时当P点位于B点右侧时依次令P A=2PB即可解答(3)表示出t秒后的各点再计算3PB﹣P A得出固定结果即可说明.【解答】(1)∵OB=3OA且AB=4∴OA=1 OB=3∴a=﹣1 b=3故答案为:﹣1 3(2)①当P点在A点左侧时P A<PB不合题意舍去.②当P点位于A B两点之间时因为P A=2PB所以x+1=2(3﹣x)所以x=5 3.③当P点位于B点右侧时因为P A=2PB所以x+1=2(x﹣3)所以x=7.故x的值为53或7.(3)t秒后A点的值为(﹣1﹣t)P点的值为2t B点的值为(3+3t)所以3PB﹣P A=3(3+3t﹣2t)﹣[2t﹣(﹣1﹣t)]=9+3t﹣(2t+1+t)=9+3t﹣3t﹣1=8.所以3PB﹣P A的值为定值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线段的和差关系及动点的应用是解题关键.3.【定义】点M N Q是一条直线上从左到右的三个点若直线上点P满足PM+PN=PQ 则称点P是点M N Q的“和谐点”.【理解】(1)在数轴上(图1)点A B C P表示的数分别为﹣2 0 5 1 点P是否为点A B C 的“和谐点”?请通过计算作出判断.(2)点A B C 是一条直线上从左到右的三个点 且AB =2 BC =3 若点P 是点A B C 的“和谐点” 则AP 的长是 3或73 .【拓展】(3)在数轴上(图2) 点A B C 表示的数分别为a a +2 a +5(a 是整数) 点P 在点A 的左侧 且点P 是点A B C 的“和谐点” 点A B C P 表示的数之和是否能被4整除?请通过计算作出判断.【考点】数轴.【专题】数形结合 数感 推理能力.【答案】(1)是 (2)3或73 (3)能被4整除.【分析】(1)根据PM +PN =PQ 则称点P 是点M N Q 的“和谐点” 在﹣2 0 5 1选择合适的数据 确定出P 的位置.(2)由AB =2 BC =3 若点P 是点A B C 的“和谐点” 设P 表示的教为x 分情况讨论.(3)P 在A 左侧时 设AP =m 则PB =m +2 PC =m +5 化简即可. 【解答】解:(1)∵P A =3 PB =1 PC =4 ∴P A +PB =PC∴点P 是A B C 的“和谐点”(2)以A为原点建立数轴则A表示0 B表示2 C表示5设P表示的教为x①P在A左边时令P A+PB=PC即(0﹣x)+(2﹣x)=(5﹣x)x=﹣3此时AP=3.②P在AB之间时令P A+PB=PC即(x﹣o)+(2﹣x)=(5﹣x)x=3(舍去).③P在BC之间时令P A+PB=PC即(x﹣0)+(x﹣2)=(5﹣x)解得:x=7 3.此时AP=7 3.P在C点右侧时不可能P A+PB=PC.(3)P在A左侧时设AP=m则PB=m+2 PC=m+5且满足P A+PB=PC即m+m+2=m+5解得:m=3∴p表示的数为a﹣3.A B C P来示的数之和为:a﹣3+a+a+2+a+5=4a+4=4(a+1)(a为整数)∴能被4整除.故答案是:(1)是 (2)﹣3或73 (3)能被4整除.【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数轴 根据阅读内容进行转化 同时考查了线段的和差 列方程求解.4.已知数轴上A B C 三点对应的数分别为﹣1 3 5 点P 为数轴上任意一点 其对应的数为x .点A 与点P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P 点B 与点P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P . (1)若AP =BP 则x = 1 (2)若AP +BP =8 求x 的值(3)若点P 从点C 出发 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 点A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 点B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 三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 秒 试判断:4BP ﹣AP 的值是否会随着t 的变化而变化?请说明理由.【考点】数轴.【专题】数形结合 分类讨论 实数 数据分析观念 运算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观察数轴 可得答案(2)根据点P 在点A 左侧或点P 在点A 右侧 分别列式求解即可(3)分别用含t的式子表示出BP和AP再计算4BP﹣AP即可得答案.【解答】解:(1)由数轴可得:若AP=BP则x=1故答案为:1(2)∵AP+BP=8∴若点P在点A左侧则﹣1﹣x+3﹣x=8∴x=﹣3若点P在点A右侧则x+1+x﹣3=8∴x=5∴x的值为﹣3或5.(3)BP=5+3t﹣(3+2t)=t+2AP=t+6+3t=4t+6∴4BP﹣AP=4(t+2)﹣(4t+6)=2∴4BP﹣AP的值不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在有理数加减运算中的简单应用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5.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全球购物节完美收官来自全国各地的包裹陆续发到本地快递公司.一快递小哥骑三轮摩托车从公司P出发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来回投递包裹现在他一天中七次连续行驶的记录如表(我们约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单位:千米)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2+7﹣9+10+4﹣5﹣8(1)快递小哥最后一次投递包裹结束时他在公司P的哪个方向上?距离公司P多少千米?(2)在第五次记录时快递小哥距公司P地最远(3)如果每千米耗油0.08升每升汽油需7.2元那么快递小哥投递完所有包裹需要花汽油费多少元?【考点】数轴正数和负数.【专题】实数数感.【答案】(1)最后一次投递包裹结束时快递小哥在公司P的西边距离公司3千米(2)五(3)快递小哥工作一天需要花汽油费25.92元.【分析】(1)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求七个数的和得出的数是正数表示在公司东是负数就在公司西(2)从第一个数开始绝对值最大的就是最远距离(3)首先算出走过的路即各数的绝对值的和乘以每千米耗油量再乘以单价即可.【解答】解:(1)﹣2+7﹣9+10+4﹣5﹣8=﹣3(千米)答:最后一次投递包裹结束时快递小哥在公司P的西边距离公司3千米(2)|﹣2|=2(千米)|﹣2+7|=5(千米)|﹣2+7﹣9|=4(千米)|﹣2+7﹣9+10|=6(千米)|﹣2+7﹣9+10+4|=10(千米)|﹣2+7﹣9+10+4﹣5|=5(千米)|﹣2+7﹣9+10+4﹣5﹣8|=3(千米)∴第五次快递小哥距公司P最远.故答案为:五(3)|﹣2|+|+7|+|﹣9|+|+10|+|+4|+|﹣5|+|﹣8|=45(千米)∴0.08×45=3.6(升)7.2×3.6=25.92(元)答:快递小哥工作一天需要花汽油费25.92元.【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的性质有理数的加减和乘法大小比较等知识关键就是要求学生对有理数相关知识的要熟练掌握.6.对数轴上的点P进行如下操作:先把点P沿数轴向右平移m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1再把点P1表示的数乘以n所得数对应的点为P2.若mn=k(m n是正整数)则称点P2为点P的“k倍关联点”.已知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为2 点N表示的数为﹣3.例如当m=1 n=2时若点A表示的数为﹣4 则它的“2倍关联点”对应点A2表示的数为﹣6.(1)当m=1 n=2时已知点B的“2倍关联点”是点B2若点B2表示的数是4 则点B表示的数为1(2)已知点C在点M右侧点C的“6倍关联点”C2表示的数为11 则点C表示的数为52或5(3)若点P从M点沿数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移动同时点Q从N点沿数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移动且在任何一个时刻点P始终为点Q的“k倍关联点”直接写出k的值.【考点】数轴.【专题】新定义分类讨论数与式应用意识.【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设B表示的数为x利用“k被关联点”的定义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由于没有给出具体m n的值m n为正整数所以“6被关联点”要分4种情况进行根据定义列出方程求出C表示的数然后根据已知得到满足条件的C值即可(3)分别用运动时间表示P Q对应的数根据“k被关联点”的定义列出方程列出方程再根据k的取值与t无关即可确定对应的m n的值进而确定k的值.【解答】解:(1)设B表示的数为x则有:2(x+1)=4∴x=1即B表示的数为1.故答案为:1.(2)设C表示的数为y C在M的右侧则y>2∵6的正因数有1 2 3 6∴①当m =1 n =6时 则有6(y +1)=11 解得:y =56<2 不符合题意 舍去②当m =2 n =3时 则有3(y +2)=11 解得:y =53<2 不符合题意 舍去 ③当m =3 n =2时 则有2(y +3)=11 解得:y =52>2 符合题意 ④当m =6 n =1时 则有y +6=11 解得:y =5>2 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y 为52或5 即C 表示的数为52或5.故答案为:52或5.(3)设运动时间为t 秒 则P 表示的数为2+2t Q 点表示的数为﹣3+t ∵点P 始终为点Q 的“k 倍关联点” ∴n (﹣3+t +m )=2+2t∴(n ﹣2)t +(﹣3n +mn ﹣2)=0 对于任意t 都成立 ∴n =2 3n +mn ﹣2=0 解得:n =2 m =4 ∴k =8.【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理解新定义 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定义解决问题 同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7.阅读材料:我们知道|x |的几何意义是在数轴上的数x 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即|x |=|x ﹣0| 这个结论我们可以推广到数轴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 如图 若数轴上两点A B 分别对应有理数a b 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AB =|a ﹣b |. 根据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5(2)数轴上表示x和﹣2的两点A B间的距离是|x+2|若AB=3 则x﹣5或1(3)求|x﹣6|﹣|x+2|的最大值并求出x的取值范围(4)互不相等的有理数a b 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C.若|a﹣b|+|c﹣a|=|b ﹣c| 请分析判断在点A B C中哪个点居于另外两点之间.【考点】数轴绝对值.【专题】实数数感运算能力.【答案】(1)5(2)|x+2| ﹣5或1(3)x≤﹣2(4)点A位于点B C之间.【分析】(1)绝对值内相减即可解答(2)绝对值内相减再代入3即可解答(3)分析差最大时的点应在﹣2或﹣2的左侧即可解答(4)根据已知判断AB+AC=BC即可解答.【解答】解:(1)2﹣(﹣3)=5∴表示2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故答案为:5(2)|x﹣(﹣2)|=|x+2|∵|x+2|=3∴x=﹣5或1故答案为:|x+2| ﹣5或1(3)|x﹣6|﹣|x+2|表示的是x与6和x与﹣2的距离的差当x≤﹣2时6﹣(﹣2)=8∴x的取值范围为x≤﹣2(4)∵|a﹣b|+|c﹣a|=|b﹣c|∴AB+AC=BC∴点A位于点B C之间.【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绝对值的性质的应用是解题关键.8.如图1 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是b并且a b满足|a+16|+(b ﹣4)2=0.(1)点A表示的数为﹣16点B表示的数为4(2)若点C是线段AB上一点点H为线段AC的中点图中所有的线段长度和是64 求点H表示的数(3)若点P开始从点A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移动同时点Q从点B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也向右移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M是线段PB的中点N是线段BQ的中点.若线段MN= 2 求t.【考点】数轴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专题】代数几何综合题数感几何直观模型思想.【答案】(1)﹣16 4 (2)﹣12 (3)16或24.【分析】(1)利用绝对值及偶次方的非负性可得到a+16=0 b﹣4=0 可得出a b 的值进而得出点A B的表示的数(2)从条件所有线段的和为64入手再由点A B表示的数及点H为线段AC的中点可得到3AB +CH =64 可得出点H 表示的数(3)当运动时间为t 时 点P 表示的数为﹣16+2t 点Q 表示的数为4+t 计算出M N 表示的数 结合MN =2 得出一个关于t 的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1)由题意得:a +16=0 b ﹣4=0 解得:a =﹣16 b =4∴点A 表示的数为﹣16 点B 表示的数为4. 故答案为:﹣16 4.(2)∵点A 表示的数为﹣16 点B 表示的数为4 ∴AB =20∵所有线段的和为64∴AH +AC +AB +HC +HB +CB =2AC +2BC +AB +HC =3AB +HC =64 ∴HC =4 ∴AH =4∴点H 表示的数为:﹣16+4=﹣12.(3)当运动时间为t 时 点P 表示的数为:﹣16+2t 点Q 表示的数为:4+t 16÷2=8(秒) 当MN 的距离为2时 点P 在B 的右侧 则点M 表示的数为:−16+2t−42+4=t −6 则点N 表示的数为:4+t 2∴t −6−(t2+4)=±2 解得:t =16或t =24 答:t的值为16或24.【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绝对值的非负性以及偶次方的非负性解题的关键是构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解方程.9.根据所学数轴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1)知识再现: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 B C如图1所示.①A点表示的数是﹣2AB之间的距离是4②将点B向左平移4个单位此时该点表示的数是﹣2(2)知识迁移:如图2 将一根木棒放在数轴(单位长度为1cm)上木棒左端与数轴上的点A重合右端与数轴上的点B重合.①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B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应的数为30 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A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6 由此可得这根木棒的长为8cm?②图中点A所表示的数是14点B所表示的数是22(3)知识应用:如图3由(2)中①②的启发请借助“数轴”这个工具解决下列问题:一天妙妙去问奶奶的年龄奶奶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37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119岁啦!”请问奶奶现在多少岁了?琪琪的想法是:借助数轴把妙妙和奶奶的年龄差看作木棒AB奶奶像妙妙这样大时可看作点B移动到点A此时点A向左移动后所对应的点C所表示的数为﹣37根据琪琪的想法完成一下问题:①若把A移动到B时此时点B向右移动后所对应的点D表示的数为119②求奶奶现在多少岁了.【考点】数轴.【专题】实数数感运算能力.【答案】(1)①﹣2 4 ②﹣2(2)①8 ②14 22(3)①119 ②奶奶现在的年龄67岁.【分析】(1)①从图中数轴可直接得出答案②将点平移即可得出答案(2)①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再除以3即可②依次加8即可解答(3)①由题得最大数为119 即为答案②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再除以3 再用119减去AB即可.【解答】解:(1)①如图点A表示﹣2 点B表示2∴AB=4故答案为:﹣2 4②将点B向左平移4个单位该点表示的数是﹣2故答案为:﹣2(2)①30﹣6=24 24÷3=8∴这根木棒的长为8cm故答案为:8②6+8=14 30﹣8=22∴点A所表示的数是14 点B所表示的数是22故答案为:14 22(3)①若把A移动到B时此时点B向右移动后所对应的点D表示的数为119故答案为:119②妙妙和奶奶的年龄差为:[119﹣(﹣37)]÷3=52(岁)∴奶奶现在的年龄:119﹣52=67(岁).【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点的平移规律及合理的计算是解题关键.10.如图1 点A B C是数轴上从左到右排列的三个点分别对应的数为﹣7 b2.某同学将刻度尺按如图2所示的方式放置使刻度尺上的数字0对齐数轴上的点A发现点B对齐刻度2.1cm点C对齐刻度6.3cm.(1)求数轴上的一个单位长度对应刻度尺上的长度是多少cm?(2)求在数轴上点B所对应的数b(3)若Q是数轴上一点且满足A Q两点间的距离是A B两点间的距离的2倍求点Q在数䌷上所对应的数.【考点】数轴.【专题】实数运算能力.【答案】(1)0.7cm(2)﹣4(3)﹣1或﹣13.。
中考总复习数学专题优化训练: 数形结合思想
专题训练五 数形结合思想一、选择题1.已知在第二象限内,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2,到y 轴的距离是3,则P 点的坐标是A.(2,3)B.(-2,3)C.(-3,2)D.(3,2)2.把不等式组⎩⎨⎧≤->+01,01x x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图2-33.若M(-21,y 1)、N(-41,y 2)、P(21,y 3)三点都在函数y=xk (k <0)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为A.y 2>y 3>y 1B.y 2>y 1>y 3C.y 3>y 1>y 2D.y 3>y 2>y 14.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如图2-4所示,则a 、b 、c 满足图2-4A.a <0,b <0,c >0B.a <0,b <0,c <0C.a <0,b >0,c >0D.a >0,b <0,c >05.已知二次函数y=x 2-2x-3,当_______________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_______________时,y 的值小于0A.x <1;-1<x <3B.x >1;x <-1或x >3C.x >1;-1<x <3D.x <-1;x <-1或x >3二、填空题6.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2-5所示,化简2a +∣a-b ∣=__________________.图2-57.若不等式组⎩⎨⎧->+<12,1m x m x 无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8.青岛市是严重缺水地区,自来水公司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水,采取分段收费标准,若某户居民每月应交水费是用水量的函数,其图象如图2-6所示:观察函数图象,回答自来水公司采取的收费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69.观察下面的点阵图和相应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1)在④和⑤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写出相应的等式;图2-7(2)通过猜想写出与第n个点阵相对应的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10.如图2-8,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1,0)、B(3,0)和C(0,-3),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抛物线交于B、C两点.图2-8(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自变量x_______________时,两函数的函数值都随x增大而增大.(3)当自变量_______________时,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4)当自变量x_______________时,两函数的函数值的积小于0.三、解答题11.某广电局与长江证券公司联合推出广电宽带网业务,用户通过宽带网可以享受新闻点播、影视欣赏、股市大户室等项服务,用户交纳上网费的方式有:方式一,每月80元包干;方式二,每月上网时间x(小时)与上网费y(元)的函数关系用图2-9中的折线表示;方式三,以0小时为起点,每小时收费1.6元,月收费不超过120元.若设一用户每月上网x小时,月上网费为y元.图2-9(1)根据图2-9,写出方式二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试写出方式三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3)若此用户每月上网60小时,选用哪种方式上网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多少?12.如图2-10,一位运动员在距篮下4米处跳起投篮,球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当球运行的水平距离为2.5米时,达到最大高度3.5米,然后准确落入篮圈.已知篮圈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3.05米.图2-10(1)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该运动员身高1.8米,在这次跳投中,球在头顶上方0.25米处出手,问:球出手时,它跳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一、选择题1答案:C提示:点P到x轴的距离是2,所以y=2;到y轴的距离是3,所以x=3.2答案:B提示: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要注意实心点和空心点的区别.3答案:B提示:由k<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第二、四象限,由此可知y1、y2为正值,y3为负值;然后再根据增减性确定y1、y2的大小.4答案:A提示:二次函数y=ax 2+bx+c 图象中,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c 决定抛物线与y 轴交于正半轴或负半轴,a 、b 同号对称轴为负,a 、b 异号对称轴为正.5答案:C提示: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以及抛物线和x 轴的交点坐标,通过数形结合,得出答案.二、填空题6答案:b-2a提示:根据绝对值意义和二次根式化简.7答案:m ≥2提示:不等式组⎩⎨⎧->+<12,1m x m x 无解,即2m-1≥m+1.8答案:用水量不超过5吨时,每吨0.72元;当用水量超过5吨时,超过5吨的部分,每吨0.9元提示:5吨水花费3.6元,便可求出单价.超过5吨水后,每用3吨花费2.7元,便可求出水的单价.9答案:(1)1+3+5+7=42 1+3+5+7+9=52 (2)1+3+5+7+…+(2n-1)=n 2提示:点阵中点的总数实际上可以看作正方形的面积.10答案:(1)y=x 2-2x-3 (2)x >1 (3)0<x <3 (4)<-1提示: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再由图象判断.11答案:(1)y=⎩⎨⎧>-≤≤.50,22.1,500,58x x x (2)y=⎩⎨⎧>≤≤.75,120,750,6.1x x x (3)第二种费用最少,最少费用为70元.提示:运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解析式.12答案:(1)y=-51x 2+3.5;(2)0.2米. 提示: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求抛物线上点的坐标.。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讲义:专题(一)有理数与数轴的数形结合
专题一 有理数与数轴的数形结合要点归纳1.像2,31,0.25,π,30%等这样大于零的数叫做________;像-20,-32,-0.25,-30%等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的数叫做________.2.用正、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一个相反意义的量中一个“意义”规定用“+”表示,则另一个“意义”必定用“_______”表示.3.有理数按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整数和_______统称为有理数.4.我们把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数轴,这条直线上的任意数轴一个点表示一个数,原点左边的数都是______数,原点右边的数都是______数,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单位长度可表示一定的数量,如1米,1千米,400千克等.5.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______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典例讲解经典再现一、正、负数的识别及应用例1 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0.007,-200,53,-45,0.666…,-9,20.5,0,-32 【思路点拨】由正、负数的定义进行判断.解:整数:+0.007,53,0.666…,20.5;负数:-200,-45,-9,-32. 【方法规律】正数前面可以加“+”号,也可以不加“+”号;负数前面的“-”号不可以省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负数,要看它是不是在正数的前面加“-”号,而不是看它是不是带有“-”号,特别注意 ,“-a ”不一定是负数,如-(-5)数不是负数.例2 课桌的高度比标准高度高2cm 记作+2cm ,那么比标准高度低3cm 记作什么?现有5 张课桌,小明测量了它们的高度,记录如下:+1cm ,0cm ,-1cm ,+3cm ,-1.5cm .若规定课桌的高度与标准高度相差最多不能超过2cm ,问上述5张课桌有几张合格?【思路点拨】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分别用“+”、“-”数来表示,与标准高相差2cm ,是指可以高2cm ,也可以低2cm .解:比标准高度低3cm 记作-3cm ,这5张课桌中,合格的有:比标准高度:+1cm 、0cm 、-1cm 、-1.5cm ,共4张.【方法规律】如果超过标准高度记为“+”,那么不是(或低于)标准高度记为“-”,在判断几张桌子合格的问题中,我们不管超过还是低于标准高度,不看数前面的“+”、“-”号,只看符号后面数是否小于或等于0.二、有理数的相关概念(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的统称;(2)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的统称;(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的统称;(4)有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例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统称为有理数B .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C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D .非正整数就是指零、负整数和所有分数【思路点拨】A 选项中,有理数应包括正有理数、0和负有理数;B 选项中也漏掉了0;D 选项中,非正整数是指负整数和0.解:C三、有理数的分类例4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25,3.14,48,-32,-0.40,0,+34,-3.5,1,41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数:整数:有理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有理数:零:正有理数:有理数【思路点拨】此题考察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式,注意0是整数.解:(1)⎪⎩⎪⎨⎧-+---41,5.3,34,40.0,32,14.31,0,48,25:分数:整数有理数 (2)⎪⎪⎩⎪⎪⎨⎧----+5.3,40.0,32,25041,1,34,48,14.3负有理数:零:正有理数:有理数 【方法规律】对有理数进行分类时,必须按照同一标准,不能将两种分类方式混在一起,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都是分数.例5 下面四个结论中,正确的结论是( )A .两个不同的整数之间必有一个正分数B .两个不同的整数之间必有一个整数C .两个不同的整数之间必有一个有理数D .两个不同的整数之间必有一个负数【思路点拨】对于A ,如果是两个负整数,那么中间就没有正分数;对于B ,如果是两个连续的整数,中间就再没有整数;对于D ,如果两个整数是正整数,中间就没有负数;只有C ,不论是怎样的两个不同的整数,中间必有有理数,如2和3中间有25,-2,-3之间有-25. 解:选C【方法规律】如果一个说法(结论)不正确,可举反例说明.四、数轴上的点和数例6 指出下面数轴上A 、B 、C 、D 、O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思路点拨】数的性质A 点、B 点在原点的左侧,表示的是负数;C 点、D 点在原点的右侧,表示的数是整数,0点在原点;其次,还要确定每个点到原点的距离.解:点A 表示-5,点B 表示-1,点C 表示2,点D 表示5,点O 表示0.【方法规律】本题一个单位长度表示2,而不是1,容易看错,确定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一定性质,二定距离.例7 数轴上表示到3的点的距离是5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思维点拨】数轴上与表示3的点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两个,一个表示3的点的右侧且相距5个单位长度,另一个表示3的点的左侧且相距5个单位长度.解:8或-2【方法规律】距离是一个长度,在数轴上表示与某个点的距离为a (a >0)的点时,用分类讨论思想时要考虑在这个点左侧且距此点a 个单位长度有一个点;在这个点右侧且距此点a 个单位长度也有一个点.五、画数轴画数轴时,一定要体现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画数轴的步骤可归纳为:一画、二定、三选、四统一、五标数,即画直线、定原点、选取正方向,统一单位长度,确定要表示的数的对应点的位置.例8 如图,数轴上有A 、B 、C 、D 、E 、F 六个点,每两个相邻的点的距离相等,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表示原点的数在C 、D 之间B .有三个点表示的数是负数C .这六个数中没有表示整数的点D .C 点与原点最接近【思维点拨】A 点到F 点的距离是436,且相邻的点之间的距离相等,所以每两个相邻点间距离为427÷5=2027,原点在C 、D 之间,213>413,因此原点靠近D 点,A 、B 、C 三点表示的数是负数,B 点表示的数是分数.解:D拓展研究一、正、负数应用在一些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中,并没有出现常见的意义相反的量,而是把其中某一个量规定为“0”这个量作为正、负数的界限,解决问题时,要按题目的要求正确理解整数、负数所代表的实际的量的真正意义,把实际的量进行转化.例1 图中这个游戏叫做(井底之蛙),一个人或几个人玩,每人投一次骰子(可以是一粒或二粒),按点数井底之蛙开始往上爬,爬到哪一格,就按那一格的数字再往上升或往下降,只有升到井上或回到井底,才轮到第二个人.例如,投得3,往上爬三格,得“+1”,再升一格,又得“-4”,降四格回到井底,于是轮到第二个人投骰子.现在轮到你投骰子,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如果你投到哪些数,就可以把青蛙送到井上,不再坐井观天.【思路点拨】读懂题意,将每个数按题意上升或下降这些格,看是否送到井上,是否仍回井底. 解:投到8~12时,可以把青蛙送到井上;投到1~7时,青蛙回到井底.【方法规律】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二、有理数分类中0的位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分数; ②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③一个整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④一个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A .1个B .2个C .3个D .4个【思路点拨】一个有理数可能是正数、负数或0,整数也包括零,其中①④是正确的. 解:B【方法规律】在有关有理数概念的考察中,0最容易被忽视,要防止“一个有理数非正即负”和“一个整数非正即负”的错误出现.三、利用正、负数探究数字的排列规律例3 观察下列依次排列的两列数,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你能说出这两列数的第48个数,第101个数,第2019个数分别是什么吗?(1)-1,21,-3,41,-5,61,-7,81,…; (2)21,0,-21,0,21,0,-21,0,…. 【思路点拨】(1)这列数从数的性质看正、负交替出现,再考虑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2)这列数是0、21交替出现,再考虑性质符号的变化规律. 解:(1)这列数的排列规律是:对于第n 个数,n 为奇数时,此数是-n ,n 为偶数时,此数是n 1,因此,第48个数为481,第101个数为-101,第2019个数为-2019. (2)这列数的排列规律是:21,0,-21,0,…,从前往后奇数位上数是21或-21,偶数位上是0,位数除4余1的是21,位数除4余3的是-21,所以,第48个数是0,第101个数是21,第2019个数是-21. 【方法规律】从数的性质和除性质外的数的大小两方面寻找规律.四、有理数分类中小数的划分例4 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不是有理数?722,-3.0 ,-31,0.121121112…,0.676767…,π,-π,0.4. 【思路点拨】722,-31是分数,-3.0 ,0.676767…是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0.4是有限小数,也可以化为分数,所以都是有理数.0.121121112…,π,-π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为分数,所以不是有理数.解:有理数:722,-3.0 ,-31,0.676767…,0.4; 不是有理数:0.121121112…,π,-π.【方法规律】小数有三类: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故都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分数可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五、数轴上的数形结合例5 如图,数轴上有A 、B 、C 三个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B 点在数轴上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所表示的数是什么?(2)怎样在数轴上移点C ,使移动后的C 点(不与B 点重合)与A 点的距离等于B 点与A 点的距离?此时C 点表示的数是什么?【思维点拨】(1)B 点在数轴的移动可向正方向,也可向负方向,有两个结果;(2)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2,C 点向左移动,可在A 点左边,也可在A 点右边距离为2,但A 点右边距离为2的点与B 点重合,应排除.解:(1)-5或1(2)将C 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此时C 点表示的数是-6.【方法规律】到数轴上某点的距离为a (a >0)的点有两个,在该点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点.六、数轴的实际应用利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确定好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将实际问题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根据要求求解.例5 某人从A 地向东走10米到达B 地,然后向西走4米到达C 地,又向东走7米到达D 地,问此人现在在A 地的哪个方向?距A 地多远?【思路点拨】本题可借助数轴来解决,按照此人行走的方向和距离找出他三次行走后的位置.解:设A 地是原点,向东为正方向,以1米为一个单位长度,由图可知D 在A 地的正东方向,距A 地13米.【方法规律】本题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根据已知条件画出一条数轴,在数轴上讲三次运动过程表示出来,便能顺利解决问题.实战演练A 链接中考1.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如果用-551表示,那么下列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出生年代表示为:①司马迁出生于公元前145年:__________;②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_______.2.林艳在东西向的路上,先向东走30米,又向西走30米,她一共走了______米,她最后的位置是在_________.3.已知在数轴上有A、B两点,点A、B之间的距离为1,点A与原点的距离为3,那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4.数轴上的点A、B位置如图所示,则线段AB的长度为_______.5.点A为数轴上距原点距离4个单位长度的点,A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6.下列各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是()A.收入3000元与增加5000元 B.向东走5km与向南走3.5kmC.温度上升12℃与水位下降 D.七(5)班在比赛中胜3场与负3场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小数都是有理数;②存在最小的自然数;③-0.001是分数,也是有理数A.0个 B.1个 C.2个 D.3个8.如图,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可能是()A.2.4 B.-2.4 C.-1.6 D.-1.49.点A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所在的位置,当点A沿数轴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时,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A.3 B.-7 C.3或-7 D.无法确定B 冲刺中考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①0℃表示没有温度;②0是最小的整数;③0是偶数,也是自然数;④不带负号的数都是整数;⑤带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A.0个 B.1个 C.2个 D.3个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整数一定是自然数 B.自然数一定是正整数C.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D.任何有理数都可以表示为分数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规定了原点、正方向的直线是数轴 B.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非正数C.有理数如11000-在数轴上无法表示 D.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13. 一次月考中,新欣所在班级平均分为95分,把高出平均分的部分记作正数,新欣105分,记为____,兰慧记-12分,她实际得分为分.14.下列四个判断中,错误的是( )A.存在着最小的自然数 B.存在最小的正有理数C.不存在最大的正有理数 D.不存在最大的负有理数15. -a 一定是( )A.正数 B.负数 C.正数或负数 D.正数或零或负数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数轴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正数 B.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是非正数C.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D.数轴上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3 17.已知数轴上的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那么数轴上到点A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A.5 B.±5 C.±1 D.±1或±518.若b为正数,利用“<“号连接a,a-b,a+b为____.19.写出5个数(不能重复),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其中三个数是非正数;②其中三个数非负数;③五个数都是有理数,这五个数可以是.20.数轴上点A表示3,点B表示-4.5,点C表示-2,则点A和点B中,距离点C较远的点是___ _.21.点A在数轴上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且位于原点的右侧,若将点A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此时点A 所表示的数是____,若点B表示的数是点A开始时所表示的数的相反数,作同样的移动以后,点B所表示的数是____.22.点A、B、C、D、E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B、C、E分别为相邻整数点的中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点A、B、C、D、E各表示什么数?(2)点A、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点B、E之间的距离是多少?(3)现在把数轴的原点取在点C处,其余都不变,那么点A、B、C、D、E又分别表示什么数?23.观察下列各数12345,,,,23456---,…(1)写出第10个数;(2)写出第2019个数.24.检修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为(单位:千米):+8,-9,+4,+7,-2,-10,+18,-3,+7,+5(1)收工时在A地的哪边?距A地多少千米?(2)若每千米耗油0.4升,问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多少升?25.如图,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有理数都是整数,若A、B对应的有理数a、b满足b- 2a=5,那么请指出数轴上原点的位置.C决战中考26.将111111,,,,,,23456---…按一定规律排列如下:第1行 1第2行12-13第3行14-1516-第4行1718-19110-第5行111112-113114-115则第20行从左到右第10个数是 .27.在数轴任取一条长度为201913个单位长度的线段,则此线段在数轴上最多能盖住的整数点个数为( )A. 2019B.2019C.2019D.201928.小明家、学校、邮局、图书馆坐标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依次记为A、B、C、D,学校位于小明家西150米,邮局位于小明家东100米,图书馆位于小明家西400米.(1)用数轴表示A、B、C、D的位置(建议以小明家为原点);(2)一天,小明从家里先去邮局寄信后,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往图书馆方向走了约8分钟,试问这时小明约在什么位置?距图书馆和学校各约多少米?29.如图,一条笔直的流水线上,依次有5个卡通人,它们站立的位置在数轴上依次用点M1、M2、M3、M4、M5表示.(1)点M2和M5所表示的有理数是什么?(2)点M1和M4之间的距离为多少?(3)怎样将点M3移动,使它先到达M2,再到达M5,请说明;(4)若原点是一休息游乐所,那么5个卡通人到游乐所休息的总路程为多少?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DE⊥AB于E,S△ABC=15,DE=3,AB=6,则AC的长是( )A.4B.5C.6D.72.如图,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ACE≌△BCD B.△BGC≌△AFC C.△DCG≌△ECF D.△ADB≌△CEA3.如图,一张矩形纸片ABCD,其中AD=10cm,AB=6cm,先沿对角线BD对折,使点C落在点C′的位置,BC′交AD于点G(图1),再折叠一次,使点D与点A重合,得折痕EN,EN交AD于点M(图2),则EM的长为()A.165B.83C.85D.1034.下列各式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A.a2+4ab+4b2=(a+4b)2B.2a2-4ab+9b2=(2a-3b)2C.3a2-12b2=3(a+4b)(a-4b) D.a(2a-b)+b(b-2a)=(a-b)(2a-b)5.方程的解是()A. B. C. D.6.一次函数y1=x+1与y2=-2x+4图像交点的横坐标是()A.4B.2C.1D.07.一组数据:201、200、199、202、200,分别减去200,得到另一组数据:1、0、﹣1、2、0,其中判断错误的是()A.前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00B.前一组数据的众数是200C.后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等于前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减去200D .后一组数据的方差等于前一组数据的方差减去2008.如图,在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以B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AC ,在扇形BAC 内作⊙O 与AB 、BC 、AC 都相切,则⊙O 的周长等于( )A .49π B .23π C .43π D .π9.如图,点A 、B 、C 、D 在⊙O 上,CB CD =,∠CAD =30°,∠ACD =50°,则∠ADB =( )A .30°B .50°C .70°D .80°10.在算式2009201020112012⨯⨯⨯中,你估计哪一个因数值减小1导致乘积减小最大?( )A .2009B .2010C .2011D .201211.如图,在Rt △ABC 中,已知∠ACB =90°,BC =3,AB =5,扇形CBD 的圆心角为60°,点E 为CD 上一动点,P 为AE 的中点,当点E 从点C 运动至点D ,则点P 的运动路径长是 ( )A .2πB .6πC .πD .3212.已知点A (t ,y 1),B (t+2,y 2)在抛物线212y x =的图象上,且﹣2≤t≤2,则线段AB 长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A .25,2B .25,22C .210,2D .210,22二、填空题 13.据报道,目前我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位居全球第一,其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338 600 000亿次,数字338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可简洁表示为_______。
中考数学专卷2020届中考数学总复习(28)图形的相似-精练精析(1)及答案解析
图形的变化——图形的相似1一.选择题(共9小题)1.若x:y=1:3,2y=3z,则的值是()A.﹣5 B.﹣C.D.52.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AC,BC上,且DE∥BC,EF∥AB.若AD=2BD,则的值为()A. B. C. D.3.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为1:5,则它们的相似比为()A.1:25 B.1:5 C.1:2.5 D.1:4.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D,E是半圆上任意两点,连结AD,DE,AE与BD相交于点C,要使△ADC与△ABD相似,可以添加一个条件.下列添加的条件其中错误的是()A.∠ACD=∠DAB B.AD=DE C.AD2=BD•CD D.CD•AB=AC•BD5.如图,在方格纸中,△ABC和△EPD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要使△ABC∽△EPD,则点P所在的格点为()A.P1B.P2C.P3D.P4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4),B(2,0),点C在第一象限,若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相似(不包括全等),则点C的个数是()A.1 B.2 C.3 D.47.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AB=8,AD=3,BC=4,点P为AB边上一动点,若△PAD与△PBC是相似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8.如图,△ABC中,AB=AC=18,BC=12,正方形DEFG的顶点E,F在△ABC内,顶点D,G分别在AB,AC上,AD=AG,DG=6,则点F到BC的距离为()A.1 B.2 C.12﹣6 D.6﹣69.如图,在△ABC中,两条中线BE、CD相交于点O,则S△DOE:S△COB=()A.1:4 B.2:3 C.1:3 D.1:2二.填空题(共7小题)10 已知线段b是线段a、c的比例中项,且a=1,c=4,那么b= _________ .11.如图,点M是△ABC内﹣点,过点M分别作直线平行于△ABC的各边,所形成的三个小三角形△1、△2、△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是1,4,9.则△ABC的面积是_________ .12.若,则= _________ .13.已知△ABC∽△DEF,其中AB=5,BC=6,CA=9,DE=3,那么△DEF的周长是_________ .14.如图,已知在Rt△OAC中,O为坐标原点,直角顶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OA的中点B,交AC于点D,连接OD.若△OCD∽△ACO,则直线OA的解析式为_________ .15.如图,在▱ABCD中,F是BC上的一点,直线DF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BP∥DF,且与AD相交于点P,请从图中找出一组相似的三角形:_________ .16.如图,平行于BC的直线DE把△ABC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则= 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小题)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0,6)、点B(8,0),动点P从点A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移动,同时动点Q从点B开始在线段BA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移动,设点P、Q移动的时间为t秒.(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当t为何值时,△APQ与△AOB相似?(3)当t为何值时,△APQ的面积为个平方单位?18.已知在矩形ABCD中,P是边AD上的一动点,联结BP、CP,过点B作射线交线段CP的延长线于点E,交边AD于点M,且使得∠ABE=∠CBP,如果AB=2,BC=5,AP=x,PM=y;(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2)当AP=4时,求∠EBP的正切值;(3)如果△EBC是以∠EBC为底角的等腰三角形,求AP的长.19.如图,点E是菱形ABCD对角线CA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AE为边作一个菱形AEFG,且菱形AEFG∽菱形ABCD,连接EB,GD.(1)求证:EB=GD;(2)若∠DAB=60°,AB=2,AG=,求GD的长.20.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在AC,BC边上各取一点E,F,连接AF,BE相交于点P.(1)若AE=CF;①求证:AF=BE,并求∠APB的度数;②若AE=2,试求AP•AF的值;(2)若AF=BE,当点E从点A运动到点C时,试求点P经过的路径长.21.如图,AB∥FC,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分别延长FD和CB交于点G.(1)求证:△ADE≌△CFE;(2)若GB=2,BC=4,BD=1,求AB的长.2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B边上有一动点P,连接PD,线段PD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线段PE,且PE交BC于F,连接DF,过点E作EQ⊥AB的延长线于点Q.(1)求线段PQ的长;(2)问:点P在何处时,△PFD∽△BFP,并说明理由.2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M为AD中点,连接CM交BD于点N,且ON=1.(1)求BD的长;(2)若△DCN的面积为2,求四边形ABNM的面积.24.如图,在Rt△ABC中,∠C=90°,Rt△BAP中,∠BAP=90°,已知∠CBO=∠ABP,BP交AC于点O,E为AC上一点,且AE=OC.(1)求证:AP=AO;(2)求证:PE⊥AO;(3)当AE=AC,AB=10时,求线段BO的长度.图形的变化——图形的相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若x:y=1:3,2y=3z,则的值是()A.﹣5 B.﹣C.D.5考点:比例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比例设x=k,y=3k,再用k表示出z,然后代入比例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x:y=1:3,∴设x=k,y=3k,∵2y=3z,∴z=2k,∴==﹣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设k法”分别表示出x、y、z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2.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AC,BC上,且DE∥BC,EF∥AB.若AD=2BD,则的值为()A.B.C.D.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2,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DE∥BC,EF∥AB,AD=2BD,∴==2,==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应用,注意:一组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3.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为1:5,则它们的相似比为()A.1:25 B.1:5 C.1:2.5 D.1:考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相似多边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解答.解答:解:∵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为1:5,∴它们的相似比为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D,E是半圆上任意两点,连结AD,DE,AE与BD相交于点C,要使△ADC与△ABD相似,可以添加一个条件.下列添加的条件其中错误的是()A.∠ACD=∠DAB B.AD=DE C.AD2=BD•CD D.C D•AB=AC•BD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圆周角定理.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由∠ADC=∠ADB,根据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与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求得答案;注意排除法在解选择题中的应用.解答:解:如图,∠ADC=∠ADB,A、∵∠ACD=∠DAB,∴△ADC∽△BDA,故A选项正确;B、∵AD=DE,∴=,∴∠DAE=∠B,∴△ADC∽△BDA,故B选项正确;C、∵AD2=BD•CD,∴AD:BD=CD:AD,∴△ADC∽△BDA,故C选项正确;D、∵CD•AB=AC•BD,∴CD:AC=BD:AB,但∠ACD=∠ABD不是对应夹角,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圆周角定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5.如图,在方格纸中,△ABC和△EPD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要使△ABC∽△EPD,则点P所在的格点为()A.P1B.P2C.P3D.P4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专题:网格型.分析:由于∠BAC=∠PED=90°,而=,则当=时,可根据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断△ABC∽△EPD,然后利用DE=4,所以EP=6,则易得点P落在P3处.解答:解:∵∠BAC=∠PED,而=,∴=时,△ABC∽△EPD,∵DE=4,∴EP=6,∴点P落在P3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4),B(2,0),点C在第一象限,若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相似(不包括全等),则点C的个数是()A. 1 B.2 C.3 D.4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如图①,∠OAB=∠BAC1,∠AOB=∠ABC1时,△AOB∽△ABC1.如图②,AO∥BC,BA⊥AC2,则∠ABC2=∠OAB,故△AOB∽△BAC2;如图③,AC3∥OB,∠ABC3=90°,则∠ABO=∠CAB,故△AOB∽△C3BA;如图④,∠AOB=∠BAC4=90°,∠ABO=∠ABC4,则△AOB∽△C4A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知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AB=8,AD=3,BC=4,点P为AB边上一动点,若△PAD与△PBC是相似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直角梯形.分析:由于∠PAD=∠PBC=90°,故要使△PAD与△PBC相似,分两种情况讨论:①△APD∽△BPC,②△APD∽△BCP,这两种情况都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求出AP的长,即可得到P点的个数.解答:解:∵AB⊥BC,∴∠B=90°.∵AD∥BC,∴∠A=180°﹣∠B=90°,∴∠PAD=∠PBC=90°.AB=8,AD=3,BC=4,设AP的长为x,则BP长为8﹣x.若AB边上存在P点,使△PAD与△PBC相似,那么分两种情况:①若△APD∽△BPC,则AP:BP=AD:BC,即x:(8﹣x)=3:4,解得x=;②若△APD∽△BCP,则AP:BC=AD:BP,即x:4=3:(8﹣x),解得x=2或x=6.∴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是3个,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难度适中,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ABC中,AB=AC=18,BC=12,正方形DEFG的顶点E,F在△ABC内,顶点D,G 分别在AB,AC上,AD=AG,DG=6,则点F到BC的距离为()A. 1 B.2 C.12﹣6 D.6﹣6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首先过点A作AM⊥BC于点M,交DG于点N,延长GF交BC于点H,易证得△ADG∽△ABC,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过点A作AM⊥BC于点M,交DG于点N,延长GF交BC于点H,∵AB=AC,AD=AG,∴AD:AB=AG:AC,∵∠BAC=∠DAG,∴△ADG∽△ABC,∴∠ADG=∠B,∴DG∥BC,∵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FG⊥DG,∴FH⊥BC,AN⊥DG,∵AB=AC=18,BC=12,∴BM=BC=6,∴AM==12,∴,∴,∴AN=6,∴MN=AM﹣AN=6,∴FH=MN﹣GF=6﹣6.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9.如图,在△ABC中,两条中线BE、CD相交于点O,则S△DOE:S△COB=()A.1:4 B.2:3 C.1:3 D.1:2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DE∥BC,DE=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即可.解答:解:∵BE和CD是△ABC的中线,∴DE=BC,DE∥BC,∴=,△DOE∽△COB,∴=()2=()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应用,注意: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二.填空题(共7小题)10.已知线段b是线段a、c的比例中项,且a=1,c=4,那么b= 2 .考点:比例线段.分析:根据比例中项的定义可得b2=ac,从而易求b.解答:解:∵b是a、c的比例中项,∴b2=ac,即b2=4,∴b=±2(负数舍去).故答案是:2.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线段,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比例中项的含义.11.如图,点M是△ABC内﹣点,过点M分别作直线平行于△ABC的各边,所形成的三个小三角形△1、△2、△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是1,4,9.则△ABC的面积是36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先求出相似比.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DM=6:1,即S△ABC:S△FDM=36:1,从而得到△ABC面积.解答:解:过M作BC的平行线交AB、AC于D、E,过M作AC的平行线交AB、BC于F、H,过M作AB的平行线交AC、BC于I、G,因为△1、△2、△3的面积比为1:4:9,所以他们对应边边长的比为1:2:3,又因为四边形BDMG与四边形CEMH为平行四边形,所以DM=BG,EM=CH,设DM为x,则ME=2x,GH=3x,所以BC=BG+GH+CH=DM+GH+ME=x+2x+3x=6x,所以BC:DM=6x:x=6:1,由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故可得出:S△ABC:S△FDM=36:1,所以S△ABC=36×S△FDM=36×1=36.故答案为:36.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12.若,则= .考点:比例的性质.分析:先用b表示出a,然后代入比例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 =,∴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用b表示出a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13.已知△ABC∽△DEF,其中AB=5,BC=6,CA=9,DE=3,那么△DEF的周长是12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相似的性质得=,即=,然后利用比例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ABC∽△DEF,∴=,即=,∴△DEF的周长=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也等于相似比.14.如图,已知在Rt△OAC中,O为坐标原点,直角顶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OA的中点B,交AC于点D,连接OD.若△OCD∽△ACO,则直线OA的解析式为y=2x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数形结合.分析:设OC=a,根据点D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表示出CD,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出AC,然后根据中点的定义表示出点B的坐标,再根据点B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表示出a、k的关系,然后用a表示出点B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答.解答:解:设OC=a,∵点D在y=上,∴CD=,∵△OCD∽△ACO,∴=,∴AC==,∴点A(a,),∵点B是OA的中点,∴点B的坐标为(,),∵点B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2k2,∴a4=4k2,解得,a2=2k,∴点B的坐标为(,a),设直线OA的解析式为y=mx,则m•=a,解得m=2,所以,直线OA的解析式为y=2x.故答案为:y=2x.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用OC的长度表示出点B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15.如图,在▱ABCD中,F是BC上的一点,直线DF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BP∥DF,且与AD相交于点P,请从图中找出一组相似的三角形:△ABP∽△AED(答案不唯一).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开放型.分析:可利用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判断△ABP∽△AED.解答:解:∵BP∥DF,∴△ABP∽△AED.故答案为:△ABP∽△AED(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16.如图,平行于BC的直线DE把△ABC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则=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DE∥BC,∴△ADE∽△ABC.∵S△ADE=S四边形BCD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于三角形一边截三角形另外两边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三.解答题(共8小题)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0,6)、点B(8,0),动点P从点A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移动,同时动点Q从点B开始在线段BA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移动,设点P、Q移动的时间为t秒.(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当t为何值时,△APQ与△AOB相似?(3)当t为何值时,△APQ的面积为个平方单位?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压轴题;动点型.分析:(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解得k,b即可;(2)由AO=6,BO=8得AB=10,①当∠APQ=∠AOB时,△APQ∽△AOB利用其对应边成比例解t.②当∠AQP=∠AOB时,△AQP∽△AOB利用其对应边成比例解得t.(3)过点Q作QE垂直AO于点E.在Rt△AEQ中,QE=AQ•sin∠BAO=(10﹣2t)•=8﹣t,再利用三角形面积解得t即可.解答:解:(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由题意,得,解得,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6;(2)由AO=6,BO=8得AB=10,所以AP=t,AQ=10﹣2t,①当∠APQ=∠AOB时,△APQ∽△AOB.所以=,解得t=(秒),②当∠AQP=∠AOB时,△AQP∽△AOB.所以=,解得t=(秒);∴当t为秒或秒时,△APQ与△AOB相似;(3)过点Q作QE垂直AO于点E.在Rt△AOB中,sin∠BAO==,在Rt△AEQ中,QE=AQ•sin∠BAO=(10﹣2t)•=8﹣t,S△APQ=AP•QE=t•(8﹣t),=﹣t2+4t=,解得t=2(秒)或t=3(秒).∴当t为2秒或3秒时,△AP Q的面积为个平方单位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值,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点,有一定的拔高难度,属于难题.18.已知在矩形ABCD中,P是边AD上的一动点,联结BP、CP,过点B作射线交线段CP的延长线于点E,交边AD于点M,且使得∠ABE=∠CBP,如果AB=2,BC=5,AP=x,PM=y;(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2)当AP=4时,求∠EBP的正切值;(3)如果△EBC是以∠EBC为底角的等腰三角形,求AP的长.考点:相似形综合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专题:综合题.分析:(1)易证△ABM∽△APB,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就可得到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由P是边AD上的一动点可得0≤x≤5,再由y>0就可求出该函数的定义域;(2)过点M作MH⊥BP于H,由AP=x=4可求出MP、AM、BM、BP,然后根据面积法可求出MH,从而可求出BH,就可求出∠EBP的正切值;(3)可分EB=EC和CB=CE两种情况讨论:①当EB=EC时,可证到△AMB≌△DPC,则有AM=DP,从而有x﹣y=5﹣x,即y=2x﹣5,代入(1)中函数解析式就可求出x的值;②当CB=CE时,可得到PC=EC﹣EP=BC﹣MP=5﹣y,在Rt△DP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到x与y的关系,然后结合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就可求出x的值.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2,AD=BC=5,∠A=∠D=90°,AD∥BC,∴∠APB=∠PBC.∵∠ABE=∠CBP,∴∠ABM=∠APB.又∵∠A=∠A,∴△ABM∽△APB,∴=,∴=,∴y=x﹣.∵P是边AD上的一动点,∴0≤x≤5.∵y>0,∴x﹣>0,∴x>2,∴函数的定义域为2<x≤5;(2)过点M作MH⊥BP于H,如图.∵AP=x=4,∴y=x﹣=3,∴MP=3,AM=1,∴BM==,BP==2.∵S△BMP=MP•AB=BP•MH,∴MH==,∴BH==,∴tan∠EBP==;(3)①若EB=EC,则有∠EBC=∠ECB.∵AD∥BC,∴∠AMB=∠EBC,∠DPC=∠ECB,∴∠AMB=∠DPC.在△AMB和△DPC中,,∴△AMB≌△DP C,∴AM=DP,∴x﹣y=5﹣x,∴y=2x﹣5,∴x﹣=2x﹣5,解得:x1=1,x2=4.∵2<x≤5,∴AP=x=4;②若CE=CB,则∠EBC=∠E.∵AD∥BC,∴∠EMP=∠EBC=∠E,∴PE=PM=y,∴PC=EC﹣EP=5﹣y,∴在Rt△DPC中,(5﹣y)2﹣(5﹣x)2=22,∴(10﹣x﹣y)(x﹣y)=4,∴(10﹣x﹣x+)(x﹣x+)=4,整理得:3x2﹣10x﹣4=0,解得:x3=,x4=(舍负).∴AP=x=.终上所述:AP的值为4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函数等知识,证到△ABM∽△APB是解决第(1)小题的关键,把∠EBP放到直角三角形中是解决第(2)小题的关键,运用勾股定理建立x 与y的等量关系是解决第(3)小题的关键.19.如图,点E是菱形ABCD对角线CA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AE为边作一个菱形AEFG,且菱形AEFG∽菱形ABCD,连接EB,GD.(1)求证:EB=GD;(2)若∠DAB=60°,AB=2,AG=,求GD的长.考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利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和菱形的四边相等证得三角形全等后即可证得两条线段相等;(2)连接BD交AC于点P,则BP⊥AC,根据∠DAB=60°得到BP=AB=1,然后求得EP=2,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得EB的长即可求得线段GD的长即可.解答:(1)证明:∵菱形AEFG∽菱形ABCD,∴∠EAG=∠BAD,∴∠EAG+∠GAB=∠BAD+∠GAB,∴∠EAB=∠GAD,∵AE=AG,AB=AD,∴△AEB≌△AGD,∴EB=GD;(2)解:连接BD交AC于点P,则BP⊥AC,∵∠DAB=60°,∴∠PAB=30°,∴BP=AB=1,AP==,AE=AG=,∴EP=2,∴EB===,∴GD=.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20.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在AC,BC边上各取一点E,F,连接AF,BE相交于点P.(1)若AE=CF;①求证:AF=BE,并求∠APB的度数;②若AE=2,试求AP•AF的值;(2)若AF=BE,当点E从点A运动到点C时,试求点P经过的路径长.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压轴题;动点型.分析:(1)①证明△ABE≌△CAF,借用外角即可以得到答案;②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F的长度,再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或者三角形相似定理求得的比值,即可以得到答案.(2)当点F靠近点C的时候点P的路径是一段弧,由题目不难看出当E为AC的中点的时候,点P经过弧AB的中点,此时△ABP为等腰三角形,继而求得半径和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求得答案.点F靠近点B时,点P的路径就是过点B向AC做的垂线段的长度;解答:(1)①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C=∠CAB=60°,又∵AE=CF,在△ABE和△CAF中,,∴△ABE≌△CAF(SAS),∴AF=BE,∠ABE=∠CAF.又∵∠APE=∠BPF=∠ABP+∠BAP,∴∠APE=∠BAP+∠CAF=60°.∴∠APB=180°﹣∠APE=120°.②∵∠C=∠APE=60°,∠PAE=∠CAF,∴△APE∽△ACF,∴,即,所以AP•AF=12(2)若AF=BE,有AE=BF或AE=CF两种情况.①当AE=CF时,点P的路径是一段弧,由题目不难看出当E为AC的中点的时候,点P经过弧AB的中点,此时△ABP为等腰三角形,且∠ABP=∠BAP=30°,∴∠AOB=120°,又∵AB=6,∴OA=,点P的路径是.②当AE=BF时,点P的路径就是过点C向AB作的垂线段的长度;因为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所以点P的路径为:.所以,点P经过的路径长为或3.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性质的综合应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转化思想的运用.21.如图,AB∥FC,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分别延长FD和CB交于点G.(1)求证:△ADE≌△CFE;(2)若GB=2,BC=4,BD=1,求AB的长.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FCE,再根据对顶角相等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证明:△ADE≌△CFE;(2)由AB∥F C,可证明△GBD∽△GCF,根据给出的已知数据可求出CF的长,即AD的长,进而可求出AB的长.解答:(1)证明:∵AB∥FC,∴∠A=∠FCE,在△ADE和△CFE中,,∴△ADE≌△CFE(AAS);(2)解:∵AB∥FC,∴△GBD∽△GCF,∴GB:GC=BD:CF,∵GB=2,BC=4,BD=1,∴2:6=1:CF,∴CF=3,∵AD=CF,∴AB=AD+BD=4.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题目的设计很好,难度一般.2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B边上有一动点P,连接PD,线段PD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线段PE,且PE交BC于F,连接DF,过点E作EQ⊥AB的延长线于点Q.(1)求线段PQ的长;(2)问:点P在何处时,△PFD∽△BFP,并说明理由.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1)由题意得:PD=PE,∠DPE=90°,又由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易证得△ADP≌△QPE,然后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得线段PQ的长;(2)易证得△DAP∽△PBF,又由△PFD∽△BFP,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证得PA=PB,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PD=PE,∠DPE=90°,∴∠APD+∠QPE=90°,∵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90°,∴∠ADP+∠APD=90°,∴∠ADP=∠QPE,∵EQ⊥AB,∴∠A=∠Q=90°,在△ADP和△QPE中,,∴△ADP≌△QPE(AAS),∴PQ=AD=1;(2)∵△PFD∽△BFP,∴,∵∠ADP=∠EPB,∠CBP=∠A,∴△DAP∽△PBF,∴,∴=,∴PA=PB,∴PA=AB=∴当PA=时,△PFD∽△BFP.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M为AD中点,连接CM交BD于点N,且ON=1.(1)求BD的长;(2)若△DCN的面积为2,求四边形ABNM的面积.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由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得到对边平行且相等,且对角线互相平分,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两对角相等,进而确定出三角形MND与三角形CNB相似,由相似得比例,得到DN:BN=1:2,设OB=OD=x,表示出BN与DN,求出x的值,即可确定出BD的长;(2)由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1:2,得到CN=2MN,BN=2DN.已知△DCN的面积,则由线段之比,得到△MND与△CNB的面积,从而得到S△ABD=S△BCD=S△BCN+S△CND,最后由S四边形ABNM=S△ABD﹣S△MND 求解.解答:解:(1)∵平行四边形ABCD,∴AD∥BC,AD=BC,OB=OD,∴∠DMN=∠BCN,∠MDN=∠NBC,∴△MND∽△CNB,∴=,∵M为AD中点,∴MD=AD=BC,即=,∴=,即BN=2DN,设OB=OD=x,则有BD=2x,BN=OB+ON=x+1,DN=x﹣1,∴x+1=2(x﹣1),解得:x=3,∴BD=2x=6;(2)∵△MND∽△CNB,且相似比为1:2,∴MN:CN=DN:BN=1:2,∴S△MND=S△CND=1,S△BNC=2S△CND=4.∴S△ABD=S△BCD=S△BCN+S△CND=4+2=6∴S四边形ABNM=S△ABD﹣S△MND=6﹣1=5.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4.如图,在Rt△ABC中,∠C=90°,Rt△BAP中,∠BAP=90°,已知∠CBO=∠ABP,BP交AC于点O,E为AC上一点,且AE=OC.(1)求证:AP=AO;(2)求证:PE⊥AO;(3)当AE=AC,AB=10时,求线段BO的长度.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证明即可;(2)过点O作OD⊥AB于D,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CO=DO,利用“SAS”证明△APE和△OAD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EP=∠ADO=90°,从而得证;(3)设C0=3k,AC=8k,表示出AE=CO=3k,AO=AP=5k,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PE=4k,BC=BD=10﹣4k,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出k=1然后在Rt△BDO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解即可.解答:(1)证明:∵∠C=90°,∠BAP=90°∴∠CBO+∠BOC=90°,∠ABP+∠APB=90°,又∵∠CBO=∠ABP,∴∠BOC=∠APB,∵∠BOC=∠AOP,∴∠AOP=∠APB,∴AP=AO;(2)证明:如图,过点O作OD⊥AB于D,∵∠CBO=∠ABP,∴CO=DO,∵AE=OC,∴AE=OD,∵∠AOD+∠OAD=90°,∠PAE+∠OAD=90°,∴∠AOD=∠PAE,在△AOD和△PAE中,,∴△AOD≌△PAE(SAS),∴∠AEP=∠ADO=90°∴PE⊥AO;(3)解:设AE=OC=3k,∵AE=AC,∴AC=8k,∴OE=AC﹣AE﹣OC=2k,∴OA=OE+AE=5k.由(1)可知,AP=AO=5k.如图,过点O作OD⊥AB于点D,∵∠CBO=∠ABP,∴OD=OC=3k.在Rt△AOD中,AD===4k.∴BD=AB﹣AD=10﹣4k.∵OD∥AP,∴,即解得k=1,∵AB=10,PE=AD,∴PE=AD=4K,BD=AB﹣AD=10﹣4k=6,OD=3在Rt△BDO中,由勾股定理得:BO===3.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作辅助线构造出过渡线段DO并得到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3)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k=1是解题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36 提示:由 x 2 x 1 0 得 x 1 x 2 <1,则有 AB<OB.在 OB 上截取 OC=AB=x,又由
x 2 x 1 0 得 x 1 ,即 AB OA ,则 OAB ∽△ABC,AB=AC=OC. 1 x x BC AB
6. C 提示:由题所给的数据结合坐标系可得, A55 是第 14 个正方形上的第三个顶点,位于第
DM t, DG DO 2 , FG 2MG 2 2 t 2 . 若 EF+GH=FG 成立,则 EH= 2FG.由
EF//x 轴,设 H 为
x4 ,t
,又∵E,H 为抛物线上的两个点, x32
2x3
1 t,
x
2 4
2x4
1 t,
即 x3 , x4 是方程 x2 2x 1 t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x3 x4 2, x3 x4 1 t ,
得
a
42 b.
4b
.因
a,h
2 为边长且是整数.故当
4
b b
0, 0,
得
b<2,取 b
1, a
4 3
不是整数;
2 b 0, 当 4 b 0, 得 b>4,要使 a,b 为整数,只有两种取法:若 b=5 时,a=12(或 b= 12,a=5);若 b=8
时,a=6(或 b=6,a=8).
14. t=2 或 3≤t≤7 或 t=8. 提示:本题通过点的移动及直线与圆相切,考查分类讨论思想. 由题意知∠AMQ=60°,MN=2.当 t=2 时,圆 P 与 AB 相切;当 3≤t≤7 时,点 P 到 AC 的距离为 3,圆 P 与 AC 相切;当 t=8 时,圆 P 与 BC 相切.
例 3 设 AB=x,则 BC=2x,AC= 3x , BE= 1 x ,DF =DA= 1 x, BD 2 x..在 Rt△AEB 中求得
2
3
3
AE= 3 x, BF x, 代入证明即可. 2
例 4 如图,作出函数 y x2 5x 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
当 a=0 时,y=0 与 y x 2 5x 有且只有相异二个交点;当
13. AC=AG+GF+FC=16,由 AH·AI=AG·AF,得 AH
(AH+7)=2×(2+13),解得 AH=3,从而 HI=7,BI=6.设 BD=x,CE=y,则由圆幂定理 得
CE•CD=CF•CG y(16-x)=1×14
x=10- 22
BD•BE=BI•BH ,即 x(16-y)=6×13.解得 y=6- 22 .故 DE=16-(x+y)=2 22.
2
(
a,
b,
k
均为正整数),化简得
ka4kb48,来自ka kb4 4
18,或kkab
4 4
2, 4
解得
k 1, k 2, k 1,
a
5,
或a
3,
或a
6,
即有
3
组解.
b 12 b 4 b 8
11. (1) y x 2 2x 1 (2) 过 D 作 DM ⊥ EH 于 M , 连 结 DG,
a
b
c
x
有 x 2 Lx 2s 0 ②,故 a, b, c 是方程②的根.但任何二次方程至多只有两个相异的根,所
以 a,b, c 中的某两数必相同.设 a b ,若 c a ,由①得 a c 2s 1 1 2s a c,
c a ac
则 ac=2s=a ha ,这样△ABC 就是以∠B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b>a,矛盾,故 a=c,得证. 例 6 S AOB S BOC S AOC S ABC ,
0 a 25 时,y=a 与 y x 2 5x 图象有四个不同交点; 4
当 a 25 时,y=a 与 y x 2 5x 图象有三 4
个不同交点,当 a 25 时,y=a 与 y x 2 5x 图象有且只有相异二个交点. 4
例 5 由 a 2s b 2s c 2s L ①,知正数 a, b, c 适合方程 x 2s L. 当 x 0 时,
专题 数形结合
例 1 5 提示:作出 B 点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B'(2,-3),连结 AB'交 x 轴于 C,则 AB'=AC 十 CB' 为
所要求的最小值.
例 2 D 提示:设两直角边长为 a,b,斜边长为 c,由题意得 a+b+c=x,1 ab x ,又 a 2 b 2 c 2 , 2
一象限,所以 A55 的横纵坐标都是 14.
7. A
8. B 提示:由条件 a 2 ab ac ab b2 , 即 b2 aa c, b a c ,延长 CB 至 D,
ab
使 BD=AB,易证△ABC∽△DAC,得∠ABC=∠D+∠BAD=2∠D=2∠BAC. 9. D
10. C 提示: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 a,ba b, 则 a b a 2 b2 k 1 ab
为 E, F.设 OE=a, BF=b,则 AE= 3a , CF= 3b ,所以点 A,C
的 坐 标 为 a,
3a , 2a b,
3b .
3a 2 3 3,
3b2a b 3
解
3,
得
a 3,
∴点 D 坐标为 2 6,0 .
b 6 3.
3. - 2 提示:当 R,P,Q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PR+RQ 有最小值. 5
1 x y sin150 1 z y 1 xz sin120 1 4 3,
23
2 32
2
1 x 即2
y 11z 322
y 1 xz 32
3 2
6,
化简得
xy
2 yz
3zx
24
3.
能力训练 1. 2 3 提示:构造含15 的 Rt△ABC.
2. 2 6,0 提示:如图,分别过点 A,C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
EH x4 x3 x3 x4 2 4x3 x4 2 2 t , 2 2 t 2 2 2 t 2 , 解 得
t1
97 8
1 , t1
97 1 (舍去). 8
12.a 十 A=b+B=c 十 C=k,可看作边长为 k 的正三角形,而从 k 2 联想到边长为 k 的正方形的
面积.如图,将 aB+bC+cA 看作边长分别为 a 与 B,b 与 C,c 与 A 的三个小矩形面积之和,将三 个小矩形不重叠地嵌入到边长为 k 的正方形中,显然 aB+bC+cA<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