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性向与教师专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专业性向与教师专业发展
吴秋芬
【专题名称】教育学
【专题号】G1
【复印期号】2008年08期
【原文出处】《教育研究》(京)2008年5期第68~72,78页
【英文标题】Teachers' Professional Aptitude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吴秋芬,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合肥230061)
【内容提要】教师专业性向是适合教育工作的人格特征和成功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是教师发展的心理与素质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新领域,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从总体上看,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对知识和技能的重视在历史上影响一直很大,表现在专业发展的内容方面,强调教师知识的更新和增加以及技能的提高,而对于教师素质结构中涉及人格特征等深层内容则有所忽视。应加强对教师专业性向的研究,以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
Teacher's professional aptitude is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suitable for educational work and basic ability to successfully take up educational work, which is the psychological premise and quality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the important content and new field for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objec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Generally speaking, in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emphasis on knowledge and skill has been great influence in the history, which gives its expression to the content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mphasizing on the renewal and increase of teachers' knowledg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kill, while the deep content involve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eachers' quality structure has been neglected. As for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aptitude research, we can enrich the theory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practic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关键词】专业性向/教师专业性向/教师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aptitude/teachers' professional aptitude/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教师专业性向是适合教育工作的人格特征和成功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包括心灵的敏感性、爱的品质、交流、沟通的意愿、对教育工作的兴趣等人格特征和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基本能力在内的职业品质。教师专业性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与素质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新领域,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本文试图对教师专业性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
一、教师专业性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尽管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是否具有专业性还持有异议,如社会学者尹特齐尼等人曾根据其分析将教师、护士以及社会工作者三种人员归为“半专业”。[1]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人们正在努力使教师职业成为一个专门职业,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是使教师迈向专业的现实努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其他职业的专业发展一样必须遵循一般的专业标准,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使其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合教育工作的心理前提和素质基础,这个基础就
是教师专业性向。教师专业性向与教师素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属种关系,其中教师素质是属概念,教师专业性向是种概念。教师专业性向是那种与教师素质有关、对教师素质的最低限度要求的那部分内容,是合格教师的组成部分,包括人格和能力两部分。教师专业性向是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教师素质的内涵则比教师专业性向更丰富,外延也更广。
心理学理论表明,对某种职业的特殊潜在能力叫特殊性向[2],这种特殊性向表现在职业中被称为专业性向(或职业性向),教师专业性向即是其中一种。职业性向与工作成效有较大的关系,它是选择专业和职业的主要根据,具有某种职业所需的特殊性向者,将来从事该种职业会更容易获得成功,如工程师、牙医这类职业的成功与空间性向有显著相关,举重运动员的成功则与其运动性向相关。个人间的性向差异比较大,一个人可能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而在逻辑思维上却可能表现较差。这方面的理论以约翰·霍兰德提出的“职业性向理论”为代表,认为同一类型的劳动者只有与同一类型的职业相互结合,才能达到适应状态。劳动者找到了适宜的职业岗位,其才能与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依照霍兰德的理论,劳动者职业形象类型与职业类型相关系数越大,则二者的适应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斯普朗格和约翰·霍兰德都把教师归为社会型工作,认为他们具有合作性强、友善、善交际、洞察力强等社会型工作必备的职业品质。教师具有和一般社会型工作者相同的职业品质,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这种独特的职业品质为“教师专业性向”,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前提与素质基础。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其在人格特征和基本能力上与教育工作所要求的性向是相反的话,那么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教师,而如果教师具有适切的专业性向,则会为成为合格教师提供更大的可能性。特拉弗斯指出:“对一个师范生来说,假如他个性里充满着潜在的敌意,那他就难以形成教师所应表现的那种热情的、有支持力的而又有条理的行为模式”。[3] 1982年,英国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一个性格上适合做教师的人,尽管他所受的训练并非良好,亦终可以成为良好教师。[4]
爱的品质是教师所必不可少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以爱作为教育的前提和基石,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夏丐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及裴斯泰洛齐、陶行知、于漪、魏书生等,可以说都是“爱心荡漾”的。虽然自19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受到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教育爱”似乎有些式微了,但是20世纪影响很大的“人格本位”师范教育仍然强调“爱心”、“教育热忱”的作用。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研究也告诉我们,当教师具备了最低限度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后,其他认知的因素或人格因素就起着更大的决定作用。
对教师素质中人格因素的重视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就在其《雄辩术原理》中阐述过这个问题。20世纪也有很多学者对此比较关注并提倡对师范教育和教师培训进行改革,如艾伦认为必须在学科知识、行为技能和人格技能三个一般领域里,制定适合所有学科、所有年级、所有情景的行为标准,其中人格技能①“无疑是最急需、或许也是最重要的”,因为“有效的教学远非只是教材加上积极呈现教材的行为技能”,[5] 我国也有学者指出,“师资培养中的最大缺陷是忽视人际关系和心理因素”[6]。从实践上看,西方发达国家早在19世纪中期就将考察教师人格纳入到师范学校招生标准中。我国清末的盛宣怀“奏陈开办南洋公学情形疏”也规定师范生应“性近和平”、“耐烦碎”、“有条理”、“无火气”、“行正度大”。[7] 遗憾的是,这种好传统后来渐渐丢失了,虽然近年来逐渐引起关注,但是到现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另一方面,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基础。斯波尔丁发现教师的条理性和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呈正相关。那些被校长们称为“好”教师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比那些被称为“差”教师的表现出更多的条理性、系统性、责任心和务实性等行为特征。[8]
二、教师专业性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新领域
专业也称“专门职业”,是指具备高度的专门的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特性而有别于普通的